围绝经期的症状和激素治疗方案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e12c9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8.png)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背景:绝经期是指女性的月经停止。
在这个阶段,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健康问题,包括热潮红、阴道干燥、失眠等。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旨在通过提供适量的雌激素来缓解这些症状并预防相关的健康问题。
1.治疗适应症:-绝经期症状:包括热潮红、夜间盗汗、阴道干燥、性欲减退等。
-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可以通过提供适量的雌激素来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心血管健康: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可能与心血管健康有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治疗方式:-雌激素替代疗法(HRT):通过口服或外用雌激素补充剂来提供适量的雌激素。
-荷尔蒙疗法(HT):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基础上,加入孕激素来模拟自然月经周期。
3.剂量和调整:-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风险,选择适当的初始剂量。
对于大多数患者,低剂量的雌激素疗法是安全有效的。
-剂量调整: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应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最低有效剂量:在调整剂量时,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最小化潜在的副作用。
4.治疗持续时间:-普遍原则:治疗持续的时间应在患者个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共享决策。
-最短时间:在症状得到控制或达到治疗目标后应尽早停止治疗,并定期重新评估。
-年龄因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治疗的时间可能较短。
5.监测和评估:-体征和症状: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调整剂量。
-血液检测: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监测治疗的效果和调整剂量。
-年度评估: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乳腺卫生、子宫卫生和骨密度检查等。
6.安全性考虑:-乳腺癌风险:大多数研究表明,围绝经期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
应根据个体化的情况进行风险和利益的权衡。
-心血管风险: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在特定的人群中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在治疗开始后的早期。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c24c5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c.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经历了几十 年的历程,目前已经确认,HRT可以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在绝经早期 (治疗"窗口期")使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教育
HRT的适应症
1. 绝经相关症状:月经紊乱、潮热、多汗、睡眠障碍、疲倦、 情绪障碍如易激动、烦燥、焦虑、紧张或情绪低落等。
HRT总体原则
药物剂量
应用HRT时,应个体化用药; 且应在综合考虑绝经期具体症状、治疗目的和危险的前提下,
选择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剂量; 可考虑应用较现有标准用法更低的剂量; 对于卵巢早衰妇女,应较正常年龄绝经妇女所用药物的剂量
要大于正常年龄绝经的妇女。
HRT总体原则
用药时间
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后即开始给予HRT, 可达到治疗的最大益处。
相关定义
绝经前期( pre-menopausal period):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 自青春发育到绝经的一段时期。
绝经后期( postmenopausal period):指从绝经一直到生命终止的 这段时期。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al period):是从绝经前生育 期走向绝经的—段过渡时期,是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 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绝经过渡期又 分为绝经过渡期早期和绝经过渡期晚期。(进入绝经过渡期早期的 标志是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 的变化≥7天,进入绝经绝经过渡期晚期的标志是月经周期长度超过 原月经周期2倍以上)。
围绝经期我们优雅走过
![围绝经期我们优雅走过](https://img.taocdn.com/s3/m/9a7a4f966529647d2728528b.png)
68《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11月刊由此引发的雌激素水平低落是绝经相关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也使得女性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与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
在临床上,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测定性激素来判断卵巢功能从而指导判断女性是否进入绝经期,最为经典的绝经期性激素指标表现为“两高一低”——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以及雌激素降低。
除此之外,盆腔超声可以展示子宫和卵巢的全貌,对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而骨密度测定、各种量表评分都可以对围绝经妇女的相关症状进行评估。
针对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健康问题往往采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干预疗法。
绝经过渡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且通常不需要医疗干预。
而对那些出现影响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症状的患者,有几种可选策略,目前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激素替代疗法,通俗地说,就是缺啥补啥。
包括雌激素、孕激素、联合疗法和替勃龙等各种激素治疗,对于围绝经期妇女的各种症状都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因此它也成了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综合保健措施中的重要项目。
天癸、冲任虚衰是主因中医学在绝经前后诸症的治疗上也日益突显出其优势。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中医理论认为,“医生,我这段时间特别容易疲劳,晚上睡眠质量也很差,还时不时有发热、出汗的情况,这究竟咋回事啊?”陈女士带着一脸的焦虑问道。
今年48岁,平素身体情况良好的陈女士,近一年来家人都觉得她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脾气挺好,现在变得越来越急躁,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就这样她来到了我的诊室。
根据她的情况,我考虑是到了围绝经期,给她开了性激素、B 超等系列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证实了我的判断。
关注“两高一低”性激素指标这些症状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很常见,属于“绝经期综合征”,亦称“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围绝经期)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重点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2023》——绝经激素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重点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2023》——绝经激素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5e22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0.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重点人群治未病干预指南2023》——绝经激素治疗概述绝经相关问题或疾病危害着广大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绝经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
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放射线照射等所致的绝经。
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 ,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主要包括月经周期改变、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焦虑抑郁、心血管症状阵发性发作、骨质疏松等。
高风险人群本指南以四类高风险人群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重点人群:(1)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高风险人群(2)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3)围绝经期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4)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高风险人群干预原则需对绝经期女性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包括每年健康体检、推荐合理饮食和科学锻炼、并鼓励增加社交活动和脑力劳动。
启动指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 MHT)应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绝经女性本人有通过MHT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观意愿前提下尽早开始,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治疗方案,并长期评估。
绝经激素治疗(MHT)国际绝经学会对中年女性的健康管理及 MHT的建议(2016)指出:对于绝经前后启动MHT 的女性,可获得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级预防的好处。
有子宫的女性在补充雌激素时,应加用足量足疗程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已切除子宫的女性通常不必加用孕激素;MHT 必须个体化,应根据治疗症状的需求选择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获益/风险评估。
MHT 的启动时机虽然MHT 可以预防绝经后任何年龄的骨折发生,但是患者采用MHT 的年龄非常重要。
患者年龄50~ 60 岁或者绝经< 10 年,MHT 可作为一线治疗;60岁以上患者不建议启动MHT。
围绝经期综合症
![围绝经期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6e578044f7ec4afe04a1df99.png)
围绝经期综合症
绝经是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
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妇女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诊断要点】
1、绝经前后有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
2、有无手术或放射线破坏卵巢史;
3、全身及妇科检查有无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4、FSH值测定绝经过渡期血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5、氯米酚兴奋试验月经第5日起服用氯米酚,每日50mg,共5日,停药第1日测定血FSH,若FSH>12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治疗】
1、一般治疗加强宣教,心理治疗,体格锻炼,摄入丰富的蛋白质和含钙丰富食物,必要时可服谷维素20mg,每天3次,或夜服艾可唑仑2.5mg。
2、绝经过渡期处理重点是预防和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以及采用药物治疗控制月经紊乱症状。
3、绝经及绝经后期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以补充雌激素最关键。
(1)雌激素+周期性孕激素:雌激素每周期应用21-25日,后12-14日加用孕激素,每周期停用6-8日,模拟自然月经周期,可预防撤药性出血。
(2)雌激素+连续性孕激素:每日同时口服雌+孕,不发生撤药性出血,但可发生不规则淋漓出血,适用于绝经多年的妇女。
(3)中药治疗。
4、非激素药物用钙剂,每天1g或VtD3,每日服400-500U。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25445f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e.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
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
女性全身有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神经递质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遗传因素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
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临床表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
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
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
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
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
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
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
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
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2024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024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https://img.taocdn.com/s3/m/bf7c26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2.png)
2024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绝经健康管理应从绝经过渡期开始,包括全面的生活方式调整,并在专业医务工作者指导下对适宜人群开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MHT)在内的各项医疗保健措施。
关于MH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来看《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
适应证1.绝经相关症状: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VMS)(潮热、出汗),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夜间觉醒、缺乏深睡眠),疲乏无力,情绪障碍(如易激动、烦躁、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常感孤独、敏感多疑)(1类),躯体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悸、肌肉关节痛、咽部异物感、皮肤异常感觉等)(2A类),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考虑与绝经相关,必要时可请相关专科会诊。
2.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GSM)相关症状(1类):GSM包括与绝经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生殖系统症状包括生殖道干燥、烧灼、刺激以及阴道缺乏润滑导致的性问题和疼痛;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尿痛和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3.存在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低骨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有骨折风险(1类):高危因素包括:绝经尤其是早绝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脆性骨折(即非暴力或轻微外力后骨折)家族史,维生素D及钙等营养摄入不足,低体重[体重指数(BMI)<18.5kg∕m2]l缺乏运动、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影响骨代谢的慢性疾病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临床常用骨质疏松症一分钟试题及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OSTA)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基于骨密度的测定结果诊断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WHO推荐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绝经女性测定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年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即T值≤-2.5SD)诊断骨质疏松症z T值在-1~-2.5SD诊断低骨量。
如发生过脆性骨折,无论骨密度测定是否到达诊断标准也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对于POI 及未绝经女性,建议以测定值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健康人均值2.0个标准差(即Z 值≤-2.0SD)定义低骨量。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52e29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0.png)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MenopausalSyndrome)是指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性激素波动导致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的综合征。
本文围绕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方面介绍围绝经期综合症。
病理变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卵巢中的卵泡逐渐消失,导致内分泌紊乱。
此外,围绝经期综合症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影响植物神经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发生变化,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症状的发生与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如下1.卵巢功能减退:随着女性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孕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和生理功能。
2.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有关。
在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从而引发许多不适症状。
3.骨密度下降:随着女性进入更年期,骨密度会逐渐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这种病理变化会影响到女性的骨骼健康,增加骨折的风险。
4.生理功能雌激素水平下降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还对骨骼、血管、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体内的多个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
综上,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功能减退、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和骨密度下降等方面。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引发许多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临床症状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1.更年期综合症状:包括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疲乏、头痛等。
更年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自然退化过程,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52078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e.png)
➢预防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骨质 疏松症的危 险因素(如低骨量)及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 (A级推荐)
第11页/共26页
HRT慎用情况(2012年中国绝经指南)
• ①子宫肌瘤; • ②子宫内膜异位症; • ③子宫内膜增生史; • ④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 • ⑤有血栓形成倾向; • ⑥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催乳
第14页/共26页
MHT治疗时间(2012年中国绝经指南)
➢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后即开始给予 HRT,可达到最大的治疗益处。
➢HRT期间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受益/危险评估,根 据评估情况决定疗程长短,并决定是否继续应用。
➢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没有必要对HRT持续时间进 行限制,只要受益大于危险,即可继续给予HRT。
• 绝经(menopause):是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是一个回顾 性概念,一般需要在最后一次月经12个月之后方能确认。 绝经真正的含义并非月经的有无,而是卵巢功能的衰竭。
• 绝经前期(pre-menopausal period):是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 包括自青春期到绝经的一段时期。
• 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绝经一直到生命 终止的这段时期。
第22页/共26页
激素补充治疗会导致静脉血栓吗? 因为经皮吸收的雌激素没有肝脏首过效应,而口服药物会通过肝脏首过效应来影响肝脏内的凝血因子和纤 溶因子的合成,从而影响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因此,让其使用经皮吸收的雌激素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第23页/共26页
激素补充治疗何时停药?
国际绝经指南建议: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ee84763a45177232f60a2cb.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一、概述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一段时期。
妇女在此期内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叫围绝经期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绝经前后诸症”范畴。
二、西医诊断(一)临床症状1、月经紊乱:月经频发、月经稀发、不规则子宫出血、闭经等改变。
2、激素下降相关症状:(1)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是雌激素下降的特征性症状。
(2)精神神经症状:①情绪症状: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能自我控制。
②记忆力改变: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
③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老年痴呆、记忆力丧失、失语失认等。
(3)性欲改变:性欲下降。
但有学者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完全可以不与性激素水平相平行。
(二)体征1、泌尿生殖道检查: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器官萎缩、干燥、阴道炎、张力性尿失禁等。
2、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出血。
3、骨质疏松:围绝经期约25%妇女患有骨质疏松。
4、其他:皮肤萎缩,视力欠佳,眼干、红等。
(三)实验室检查1、FSH测定: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氯米芬兴奋试验:月经第5日起每日服用氯米芬50mg,共5日,停1日测定血FSH,若FSH>12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3、性激素改变:雌酮(E1)高于雌二醇(E2),形成E1/E2>1;孕酮减低或无孕酮;雌激素-睾酮升高。
(四)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评分标准为了对围绝经期临床病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国际、国内广泛采用Kupperman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3]。
三、辨证分型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肾阳肾阴易于失衡。
部分妇女因素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营阴暗耗,真阴亏损,阳失潜藏,阴阳严重失调,不能通过自身脏腑之间的调节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因而出现一系列因阴阳二气不平衡而导致的脏腑功能紊乱证候。
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使用
![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b2ec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8.png)
使用雄激素补充体内雄激素水 平,主要用于治疗因雄激素缺
乏引起的症状。
02
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 的生理变化
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随着 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 子数量和质量下降,激素分泌减少。
卵巢功能衰退可能导致月经周期不规 律、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 这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的标志。
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
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骨密度, 降低骨折风险,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积极作用。
降低骨折风险
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 低更年期妇女的骨折风险,尤其 是髋部骨折的风险。
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改善血脂水平,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心肌梗死的预防作用
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 的使用
目录 CONTENT
• 激素替代疗法简介 • 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生理
变化 • 激素替代疗法的疗效与影响 • 激素替代疗法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 其他治疗方法与辅助措施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激素替代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医疗方法,通过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 其组合来补充体内减少的激素水平,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和预 防相关疾病。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实践经验
总结和分享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实践经验,促进临床医生在治疗中更 加科学、规范地应用激素替代疗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更年期妇女发 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但长期使用的风 险仍需关注。
对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 对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增加乳 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 症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93da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5.png)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人体 内的阴阳五行平衡是健康 的基础,如果阴阳五行失 衡,就会导致疾病。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疗法 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 针灸、推拿、中药等。
脏腑气血理论
脏腑:中医理论中,脏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
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
0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态,如体重、血压、心肺功能等
0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CT等检查,了解患者的器官状态和病变情况
2
中医疗法原理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 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阴阳五行之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
02
中医疗法通过调 节内分泌,改善 围绝经期综合征 引起的潮热、盗 汗等症状,降低 并发症的风险。
03
中医疗法还可以 改善围绝经期综 合征引起的情绪 波动、睡眠障碍 等症状,降低并 发症的风险。
04
中医疗法通过 整体调理,提 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并发症的 风险。
谢谢
3
中医疗法方法
药物疗法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症
01
状,使用中药汤剂进行
调理
中成药:使用中成药进
02
行治疗,如逍遥丸、六
味地黄丸等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
03
激穴位,达到调理气血、
04
摩,缓解围绝经期综合
平衡阴阳的作用
征引起的不适症状
针灸疗法
01
原理:通过刺激穴位, 调整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发病原因
01 卵巢功能衰退:随着年龄 02 遗传因素:部分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何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f538f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5.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症状。
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往往因人而异,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
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阶段,是伴随年龄的增长所必然会出现的一种自然变化。
通常来说,只要做好护理措施就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但如果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则就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以缓解不适。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围绝经期综合征具体应该如何治疗?1.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症状?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性卵巢功能衰退,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逐渐失去排卵能力,雌激素分泌量也大大减少,导致身体和精神上出现多种变化。
其发生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影响,有过早绝经家族史的女性可能会更早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
而其严重程度则会一定程度上受到高级神经活动影响,也就是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情绪调节、生活压力等有关,性格开朗、神经稳定、生活满足的女性可能会更好地应对这一阶段的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则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月经改变,这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三种类型: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月经突然停止的较少见。
其次是血管收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可反复、短暂地在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出现,伴有皮肤潮红、灼热感、心悸和严重的身体不适感,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再次,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阴道组织可能会失去润滑和弹性,使性交变得痛苦。
雌激素水平较低也可能使女性更容易出现泌尿或阴道感染。
丧失组织张力可能导致尿失禁。
除此之外,围绝经期综合征还会引发一系列精神和神经症状,比如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和耳鸣等。
围绝经期有哪些症状
![围绝经期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5afe823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f.png)
围绝经期有哪些症状围绝经期有哪些症状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
这个时期一般是在45岁左右出现。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衰退的征兆。
它会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到一年,范围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变化。
那么围绝经期有哪些症状?1、大多数妇女月经在四十岁左右就会发生改变。
绝经的年龄一般都在49岁。
有少数的妇女会出现子宫出血的症状,严重的话会造成贫血。
2、生殖器也发生了改变。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
大部分人会得老年性阴道炎。
有时还会有憋不住尿的情况。
3、精神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睡眠状况也不是很好,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4、皱纹开始变多,头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容易增加脂肪,臀部也是,还容易长胖。
5、容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血压不稳定,还会有心悸,气短的情况。
心胸憋闷,冠心病发病的几率上升。
围绝经期的检查判断是否出现绝经期?可以通过检查得知。
如果得了围绝经期不要惊慌,要保持好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
1、到医院检查时,医生会让检查促卵泡生成激素是否有升高的情况,通过这个可以来判断出是否到了围绝经期。
2、还有一些检查也可以做一下,比如检查雌二醇和孕酮它俩的水平是否有所升高。
3、促黄体生成激素,如果是在经期的话,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绝经后就会出现升高现象。
4、分阶段对子宫进行判断,看看子宫内膜有没有出现病理异常,但是子宫内膜肿瘤不能判定。
5、测定一下骨头密度,看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一般在围绝经期就会有骨质疏松的症状,这个是能判定的。
6、还要检查子宫和卵巢是否出现妇科器质性疾病,用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内膜的厚度,排除子宫以及卵巢的肿瘤。
围绝经期的治疗围绝经期出现严重的病症时,可以通过一些医疗上的救治方法来缓解围绝经期带来的不适,更好的度过这一时期。
围绝经期也是比较重要的时期,如果不好好对待,也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1、可以通过精神疗法来进行治疗,可以用些精神上的药物加以辅助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74c3ee8c48d7c1c709a14594.png)
92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怎么一回事曹荣作者单位德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 西昌 615500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该疾病发生于女性群体中。
指的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出现性激素波动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还可能伴有神经心理症状。
女性绝经可分为人工绝经与自然绝经两种。
自然绝经指的是女性卵巢内的卵泡耗竭,或者卵巢中剩余的卵泡不能对性腺激素产生反应,卵泡出现分泌雌激素及不再发育的情况。
从而不能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生长,导致女性出现绝经现象。
而人工绝经指的是利用医学技术,将女性的双侧卵巢切除,或者采用其他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使得卵巢停止工作。
而保留患者双侧或者一侧卵巢、切除子宫的医疗活动不能称为人工绝经。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原因患者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原因在于生理性或者病理性因素导致卵巢功能衰竭。
卵巢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如发生衰竭或者被切除、被破坏,会导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
雌激素几乎分布于女性体内的各个器官与组织,起到调节与控制作用。
一旦女性体内出现雌激素减少,将会导致身体器官及组织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职业、神经类型、家庭背景,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等有关。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孪生姐妹的围绝经综合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基本相同,症状及持续时间也极为相近。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结合当前我国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反应来看,最典型的特征包括潮红现象与潮热现象。
患病人群集中于45~55岁的女性,不同个体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
部分患者的症状从绝经期开始持续至绝经期后两三年,少数患者直到绝经后的5年、10年,症状才会有所缓解或消失。
人工绝经者往往会在手术后的两周内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手术后的两个月达到最高峰,症状持续时间可达两年之久。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月经发生变化,起初月经周期会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直至绝经,或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经血淋漓不断,甚至大出血,直至月经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绝经期的症状和激素治疗方案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是女性正常得生理变化时期,大多数妇女没有任何不适,也有些会出现一些征状,俗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一、围绝经期妇女有哪些症状
1.月经改变: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少数妇女可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
2.泌尿生殖道改变: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宜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
3.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为面色潮红,阵发性发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失眠抑郁,记忆力减退。
4.心血管系统变坏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等。
5.骨质疏松:从40岁左右,女性骨质开始缺钙,如不补充,可发生骨质疏松。
6.皮肤:常言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是雌激素做的,围绝经期女性因为雌激素减低,可出现皮肤松弛,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皮肤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
二、如何平稳度过绝经期
正常情况下,60岁以后衰老是正常的,60岁以前衰老一定要积极挽救,在绝经
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了。
有些女性会出现像潮热和阴道干燥这样的不适症状。
激素替代疗法也叫激素疗法、绝经期激素疗法和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对绝经期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绝经过渡期治疗:绝经过渡期的标志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可伴有或不伴有低雌激素症状。
有低雌激素症状者,应先除外甲状腺疾病等其它因素。
有子宫者应先采用孕激素定期撤退治疗,每月加孕激素10一14天,如醋酸甲羟孕酮4一8mq/d,如果低雌激素症状改善不明显,应加用雌激素,如补佳乐1mg,1次/d,连服
21一28天,无子宫者无需使用孕激素。
2.绝经后激素治疗:可选用雌孕激素序惯联合或连续联合方案。
⑴.序惯联合方案:补佳乐1mq,1次/d,连服21一28天,其中后10一14天加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4一8mq。
⑵.连续联合方案:补佳乐1mq,1次/d,同日服用甲羟孕酮2mg/d。
对于绝经
早期症状严重者,可先用序惯联合方案,其中补佳乐1mg,1次/d,症状缓解后根据个体化需求渐减量。
绝经时间较长(绝经大于等于5年、年龄较大不愿有月经者,建议用连续联合方案。
无子宫者不加用孕激素。
激素治疗提倡在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早期开始应用。
不推荐60岁以上妇女开始应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