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实用培训教案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里程碑。
3. 理解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
4. 学习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的定义和特性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核心思想质量管理的组织和职责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质量管理里程碑和人物国际质量管理和标准(如ISO 9001)3. 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4. 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质量策划:目标和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过程监控和纠正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改进: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发展历程和主要里程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模拟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演练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质量管理学教材,提供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2.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质量管理的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4. 实践演练材料:准备实践演练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质量策划表格、质量控制图表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第3-4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3. 第5-6周: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4. 第7-8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上)5. 第9-10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质量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质量管理学实用培训教程
ISO/TS16949:2●0资02 产阶级“行为科学”理论形成
6
ISO/TS16949:2002系列教材之三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管理学派很多。但最有影
响的学派是“决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 家西蒙
他把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 把创造思想和逻辑思想应用了决策方式的研究
力武器
●美国的专家提出了“质量要革命”的口号,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用
ISO/TS枪16炮949,:不200流2 血的商业战,其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
10
ISO/TS16949:2002系列教材之三
二 质量是全球追求的目标
1日本
●日本的经济振兴就是从抓质量开始的
●日本社会已形成重视质量,为生产世界上第一流的产品而努力的 风
O成员——观察成员(不参与技术工作但可了解作情况和获取有关信息资料)
●ISO/TC176——1979年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称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 组织:42个p成员,21个O成员
些非竞争领域,如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推行质量政策,而使人民满意
ISO/TS16949:2002
12
ISO/TS16949:2002系列教材之三
三 “用户满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
标准
满足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的产品并不一定是用户 满意的产品。日本人提出“用户是帝王”就是强调企业 必须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
家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国家间的相互 依 赖更加紧密。技术、物资、
人才、信息间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通 有 无 是 现代经济的重要特 点。
质量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教师姓名:刘文娟第 1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 2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 3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 4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 5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 6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7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8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教案教师姓名: 刘文娟 . 第9 次课,计 2 学时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程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形态与结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质量的测量方法及数据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秤、天平、砝码、实物等。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可以用质量来描述的,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 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 测量工具介绍:介绍电子秤、天平等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4. 测量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践,包括测量教具和自己的物品。
5.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如何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如求平均值等。
6.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测量自己的书包,并记录数据。
答案:书包的质量为3千克。
答案:总质量为0.45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通过测量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活动,如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形态与结构”的质量部分。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
2. 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3. 理解质量管理在组织和企业中的应用和实践。
4.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2. 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
3. 质量策划: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开发、工艺策划、质量目标的设定。
4. 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控制图、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质量改进。
5.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内部审核、外部审核、认证和注册。
6.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的原理和方法、质量改进计划和实施、质量改进的评估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质量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演练:进行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考察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演练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实用的质量管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质量管理案例,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演练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2小时。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案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
一、持续改进与PDCA循环 二、质量目标管理 三、QC小组管理 四、标杆瞄准 五、8D方法
一、持续改进与 PDCA循环
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方 法之一。 持续改进是指循序渐进的质量改进, 它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为对象,以提 高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的活动, 还应该包括对产品固有特性的改进,以 适应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质量要求。 对于组织来言,持续改进组织的产 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是组织自 身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质量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的特点 ⑴以人为中心,强调自我控制。 ⑵注重授权,促使权力下放。 ⑶注重效果。 ⑷促进了管理的定量化和系统化。
二、质量目标管理
3.目标管理的内容:一个中心、四个环节、八项 主要工作 一个中心:以企业的总经营目标为中心 四个环节:PDCA循环四个阶段 八项主要工作:①企业质量目标的制定②质量目 标的展开③保证措施的制定④目标体系的实施⑤ 实施过程的控制和诊断⑥目标实施情况的考核与 评价⑦激励措施的制定和落实⑧目标管理的总结 和提高
⑵不断转动,逐步提高。如图(b)
⑶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A(总结处理)阶段。
一、持续改进与PDCA循环
二、质量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
目标管理指的是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与需求,最 高领导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 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和落实,要求下属部门以至每位 员工根据上级的目标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保 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 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工作绩效评定的依据。
四、辅助过程质量管理
辅助过程是指为使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 各种资源保障的过程,包括物资供应、工具供应、 设备供应等环节。进行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主 要是强调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提供方法和工具, 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 资源保障。 (1)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 件、内构件、配套件等在内的物资供应,是影响 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2)工具供应的质量管理。 (3)设备的质量管理:要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 保养和定期维修,以保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质量管理培训教案
一、质量与质量特性
(一)质量
(二)质量特性
1.产品质量特性
2.服务质量特性
(三)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工作质量的关系
二、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社会意义
•经济意义
•提高竞争优势的意义
1.1.2质量治理、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
一、质量治理
(一)质量治理的含义
(二)质量环
(三)质量治理的“三部曲”
3.对机遇的快速灵活反应。
(七)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1.有信息依据的决策;
2.通过参照实施记录,证明过去决策的有效性以增长能力;
3.增强对各种意见和决定加以评审、质疑和改变的能力。
(八)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增强双方制造价值的能力;
2.对市场或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联合做出灵活、快速的反应;
(二)统计质量治理时期
统计质量治理时期的要紧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并检验产品的质量。这时,质量职能在方式上由专职检验人员转移给专业的质量操纵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质量治理由事后检验改变为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标志着将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预防观念。
然而,在宣传、介绍和推广统计质量治理的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了质量操纵的数理统计方法,搬用了大量的数学原理和复杂的计算,又不注意数理统计方法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工作,忽视了组织治理工作,使得人们误认为“质量治理确实是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深奥”,“质量治理是数学家的情况”,因而对质量治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的感受,令人“望而生畏”,这都阻碍和阻碍了统计质量治理方法的普及和推广,使它未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卓越绩效模式
员工质量培训教案
员工质量培训教案教案标题:员工质量培训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2. 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提高员工对质量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目标:1. 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了解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质量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技巧。
4. 学习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概念和术语的介绍a. 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目标b. 质量管理术语解释(例如: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2. 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a.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b. 六西格玛方法论c. 5W1H分析法(什么、为什么、谁、何时、何地、如何)3. 质量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技巧a. 质量问题分类和分析b. 根本原因分析(鱼骨图、5为什么法)c.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工具(例如:PDCA、DMAIC)4.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a.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优势b. 团队建设和角色分工c. 有效沟通技巧(例如:倾听、表达、反馈)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演讲、讲解和示范介绍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对质量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技巧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提供真实或虚拟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和沟通的场景,培养实际应用技能。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质量管理概念和术语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场景中的表现,评估其技巧和效果。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讲解和示范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或虚拟的质量问题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解决。
3. 角色扮演指南:提供角色扮演场景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练习。
质量管理学授课教案
质量管理学授课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解释质量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组织中的应用。
强调质量管理学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增强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列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强调学生能够应用质量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来改进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质量问题。
二、质量管理基础2.1 质量概念解释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讨论不同质量标准和质量模型,如ISO 9001和六西格玛。
2.2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介绍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解释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组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三、质量策划和控制3.1 质量策划讨论质量策划的过程和重要性。
解释如何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3.2 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介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如控制图、散点图、因果图等。
强调这些工具和技术在监控和改进质量过程中的应用。
四、持续改进4.1 持续改进的概念解释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原则。
讨论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如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等。
4.2 改进计划和实施解释如何制定改进计划。
强调实施改进计划的重要性,并提供实施策略和技巧。
五、质量改进案例分析5.1 案例研究选择和分析选择适当的质量改进案例进行研究。
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案例进行分析,以识别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5.2 案例报告和讨论编写案例报告,总结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案例研究成果,并从不同角度探讨改进机会。
六、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续)6.1 质量保证和验证解释质量保证的概念和作用。
讨论质量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检验、测试和审核。
6.2 供应商质量管理介绍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七、统计质量控制7.1 统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介绍统计学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解释统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7.2 控制图的应用详细介绍控制图的类型和用途。
演示如何设计和解读控制图,以监控过程变异和改进产品质量。
八、六西格玛管理8.1 六西格玛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六西格玛管理的历史和核心理念。
员工质量培训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使员工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
2. 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对质量问题的敏感度。
3. 提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课程对象:公司全体员工课程时长:2小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2. 教学PPT3. 案例分析资料4. 小组讨论用纸和笔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员工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对企业和个人有什么重要性?2. 简要介绍本次培训的目的和课程安排。
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30分钟)1. 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的原则(如:顾客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2.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过程3. 质量管理工具- 质量管理工具的种类(如:鱼骨图、流程图、帕累托图等)- 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享一个实际的质量管理案例,让员工了解质量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2. 引导员工分析案例中的质量管理策略和工具,总结经验教训。
四、小组讨论(30分钟)1. 将员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现和预防质量问题?- 如何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在团队中推广质量意识?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 员工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员工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培训效果。
2. 观察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评估培训成果。
教学注意事项:1.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与员工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知识。
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共同提升质量意识。
4. 关注员工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质量管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质量意识的认识,树立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质量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改进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质量管理案例、质量管理图表。
2. 学具:教材、《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学习指导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管理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体系结构等。
3. 实践操作:a. 解读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分析标准要求。
b. 演示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如鱼骨图、流程图等。
c. 介绍质量控制方法,如AQL、SPC等。
d. 讲解质量改进策略,如PDCA、六西格玛等。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管理原则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构3. 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4. 质量控制方法5. 质量改进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质量管理的四大原则。
b. 结合实际案例,绘制并解读鱼骨图。
c. 简述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 答案:a. 质量管理四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力、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b. 鱼骨图:分析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c.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质量管理相关书籍,提高理论素养。
b. 组织学生参加质量管理实践活动,如质量管理小组、六西格玛项目等。
质量管理学培训课件(ppt 85页)
二、与质量相关术语的定义
❖ 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
互作用的活动。 ❖ 简单来说,这里所谓的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
• 产品:过程的结果。
• 国际化组织把产品分成四大类:服务、软件、硬 件、流程性材料。
•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的活 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二、质量管理的概念
❖ 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 、领导与控制的活动。
❖ 质量管理的基本过程: ❖ 质量计划:指旨在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实
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各种行动进行规划和部署的过程。 ❖ 质量控制:实现质量目标落实质量措施的过程。 ❖ 质量改进:实现前所未有的质量水平的过程。
施程序
二、质量成本与研究目的
❖ 质量成本: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 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 损失。
❖ 研究目的:
① 定量阐述质量问题的规模以明确改进的必要性。 ② 引导改进活动的方向 ③ 追踪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
二、质量成本的组成
分类
内容
运 预防成本 质行 量 质 鉴定成本 成量 本 成 内部损失成本
的特点。
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质量 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 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 、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和提 高的,因此“质量”具有时效性。 相对性:不同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 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的固有特性提出不同的需求,也 可能对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对质 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质量”具有相对性。
四、朱兰博士质量概念的辨析
❖ 两种理解: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1.1 质量管理的定义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3 质量管理的意义与目标1.4 质量管理与组织运营的关系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3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与优化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3.1 统计质量控制3.2 全面质量管理(TQM)3.3 六西格玛管理3.4 精益质量管理第四章:产品设计质量管理4.1 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性4.2 产品设计质量的管控流程4.3 产品设计质量的改进方法4.4 案例分析:成功的设计质量管理实践第五章:供应链质量管理5.1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5.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流程与方法5.3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5.4 供应链质量改进与协同管理教案《质量管理学》第六章:顾客满意度管理6.1 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6.2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分析6.3 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6.4 案例分析:顾客满意度管理的实践第七章:质量成本管理7.1 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7.2 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7.3 质量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7.4 案例分析:质量成本管理的效益第八章:质量改进策略8.1 质量改进的意义与目标8.2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8.3 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8.4 案例分析:质量改进的成功实践第九章: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9.1 质量审核的目的与类型9.2 质量审核的流程与技巧9.3 管理评审的过程与要求9.4 案例分析: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应用第十章: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力10.1 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10.2 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10.3 质量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10.4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质量管理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对于掌握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工具至关重要。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1.1 质量管理的定义1.2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系统的概念1.3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1.4 质量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2.1 质量策划2.2 质量控制2.3 质量保证2.4 质量改进2.5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的作用和应用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与结构3.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3.3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评审3.4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5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践第四章:质量策划与控制4.1 质量策划的概念与过程4.2 质量目标的设定与分解4.3 质量策划的工具与技术4.4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5 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技术第五章:质量保证与改进5.1 质量保证的概念与作用5.2 质量保证的实施与评估5.3 质量改进的概念与过程5.4 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5 案例分析:某公司质量改进的成功实践教案《质量管理学》第六章:统计质量控制6.1 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6.2 控制图的应用6.3 过程能力分析6.4 抽样计划的设计与实施6.5 案例分析:统计质量控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第七章:六西格玛质量管理7.1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7.2 六西格玛项目的选择与管理7.3 DMC方法论与实施步骤7.4 六西格玛工具与技术7.5 案例分析: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某公司的实践第八章: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8.1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与测量8.2 顾客忠诚的重要性与培养策略8.3 顾客关系管理的实施与优化8.4 顾客反馈与投诉处理8.5 案例分析:某公司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提升实践第九章:供应链质量管理9.1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9.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9.3 供应链中的质量控制与改进9.4 供应链协同管理9.5 案例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在某电子产品制造商的应用第十章:持续改进与创新10.1 持续改进的概念与原则10.2 PDCA循环与持续改进10.3 创新的重要性与激发方法10.4 质量管理与创新的关系10.5 案例分析:持续改进与创新在某公司的实践教案《质量管理学》第十一章:质量成本管理11.1 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1.2 质量成本分析与控制11.3 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工具11.4 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的关系11.5 案例分析:质量成本管理在某汽车制造商的应用第十二章: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12.1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过程12.2 质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12.3 质量风险控制与缓解策略12.4 质量风险管理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12.5 案例分析: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在某制药公司的实践第十三章: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13.1 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框架13.2 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13.3 认证认可制度与监管13.4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性要求13.5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在某食品企业的应用第十四章:国际质量标准与认证14.1 国际质量标准概述14.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4.3 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4.4 质量认证的过程与要求14.5 案例分析:某公司国际质量标准与认证的实践第十五章:质量管理的前沿议题15.1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15.2 数字质量管理及其应用15.3 可持续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15.4 质量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15.5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前沿议题在某高科技公司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质量管理概述: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和演变趋势。
质量管理学培训课件
04 质量控制的方法与工具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利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识别和消除导致不良 品的原因。
常用的统计过程控制工具包括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等。
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一种通过从一批产品 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 测试,然后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整
详细描述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员工了解质量目标,明确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角色和责 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质量管理提供持续改进的动力。
过程方法
总结词
将关注点放在产品或服务实现的过程中,通过优化过程来提 高质量。
详细描述
识别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各个过程,明确过程的输入、输出和 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过程参数和过程改进,确保过程的稳定 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收集并分析数据和信息,了解产品或 服务的实际表现和质量水平。通过比 较和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和风险,制 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以提高质量管理 水平。
0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 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组织框架,用于 建立、实施、控制和改进质量管理过 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可 靠性和一致性。
详细描述
该企业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严格质量控制。通过持 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了不良品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案例二:某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改进过程
总结词
关键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预防性维护
详细描述
针对某产品,企业运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对关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通过预防性维护,企业降低了 设备故障率,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治理学教案主讲:张道兵课程名称:QualityControl and Reliability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ﻫ学时:40学分:2.5适用对象:工业工程ﻫ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ﻫ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掌握质量操纵与可靠性的差不多理论、方法与技能,并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进行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打算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0学时,其前导课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在第七学期进行。
相关专业课有生产打算与操纵、设施规划与物流、现代制造系统、人机工程、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思想、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和差不多技能。
其重点是质量体系、工序能力、工序操纵和质量检验。
在深度上要能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解决质量治理与操纵问题,在广度上要结合企业信息化与先进制造模式进行教学与实践。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ﻫ第一章质量与质量治理 (6学时)§1-1质量定义ﻫ§1-2 质量治理§1-3 质量治理的演变§1-4 企业质量文化ﻫ§1-5 质量治理法律和法规简介§1-6 全面质量治理第二章企业的质量主体(4学时§2-1 质量主体的概念§2-2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2-3 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ﻫ§2-4 产品服务过程的质量第三章质量操纵及其常用技术(6学时)ﻫ§3-1质量操纵的数理统计学基础§3-2 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3-3工序能力ﻫ§3-4 工序质量操纵图第四章质量检验(4学时)§4-1 质量检验概述§4-2 差不多质量检验的实施§4-3 质量检验制度§4-4 质量检验打算§4-5质量检验的要紧文件第五章抽样检查理论(4学时)§5-1 差不多概念§5-2 验收抽样方案的统计分析第六章质量经济性与质量成本治理 (6学时)§6-1 质量效益与质量损失§6-2改进质量经济性的策略§6-3 质量成本的差不多概念ﻫ§6-4 质量成本治理§6-5全面质量成本ﻫ第七章可靠性工程与治理(4学时)ﻫ§7-1 可靠性与可靠性治理概述§7-2 可靠性工程ﻫ§7-3可靠性治理第八章复习(2学时)四、参考文献:1、《质量治理学》(第二版),刘广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A2、《质量治理与可靠性》,张根宝刘英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B3、《质量治理学》,秦现生主编,科学出版社——D4、《可靠性工程原理》,郭永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E5、《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宋宝维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F6、《质量知识手册》,潘渔洲编著,知识出版社——C7、《现代质量治理学》(第二版),龚益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8、《现代质量治理学》,韩福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9、《质量治理与可靠性工程》,光昕李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五、考试闭卷,平常成绩30%,考试成绩70%,作业2次,一次5分,考勤4次/人。
《质量治理学》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涉及到现代企业治理、产品质量操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测试技术、技术经济学、治理信息系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多门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以全面质量治理和ISO国际质量标准为主线,系统掌握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思想、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和差不多技能,并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进行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ﻫ要紧内容包括:质量与质量治理、质量体系与质量认证,质量操纵及其常用技术,质量检验、质量经济性、可靠性治理以及计算机在质量治理中的应用等内容,其重点是质量体系、工序能力、工序操纵和质量检验。
在深度上要能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解决质量治理与操纵问题,在广度上要结合企业信息化与先进制造模式进行教学与实践。
其前导课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治理学原理等。
相关专业课有生产打算与操纵、设施规划与物流、现代制造系统、人因工程等。
课程任课教师:张道兵2008年03月07日第一章质量与质量治理第一节质量的定义一、质量的术语定义以及要点(P25—A)1、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给予的")确实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在那个地点,质量的定义来自国际标准ISO9000:2000《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Fundamentals and v ocabulary),属于专业术语。
以下是有关“质量”的几点讲明:(P91—A)①在合同环境中,顾客的需要是规定的、而在其他环境中,隐含需要则应加以识不和确定。
②许多情况下,顾客的需要会随时刻而变化,这就要求定期修改规范。
③顾客的需要通常被转化为有规定准则的特征和特性。
需要能够包括:合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方面。
④“质量”术语既不用来表达在比较意义上的优良程度,也不用于定量意义上的技术评价。
在上述情况下应该使用修饰词。
例如,能够组成下列术语:(a)“相对质量”,表示例如产品在“优良程度”或“比较”意义上按有关的基准排序。
(b)“质量水平”和“质量度量”,表示在“定量”意义上进行精确的技术评价。
⑤产品质量受到相互作用的活动所构成的许多时期的阻碍,如设计、生产或服务作业以及维修。
⑥经济地取得中意的质量涉及到整个质量环(质量螺旋)的所有时期。
在质量环(质量螺旋)中不同时期对质量的作用,有时为了强调才加以区不。
例如:“设计对质量的作用”、“实施对质量的作用”。
⑦在某些参考资料中,质量被认为是“适用性”,或“适合目的”,或“顾客中意”,或“符合要求”。
由于这些仅仅表示了质量的某些方面,因此,通常要求更完整的解释,从而产生了以上定义。
2、要点:(1)“固有特性”是指产品的技术特征,不是后来人为附加的内容。
例如:汽车零部件的尺寸,发动机的功率,航空公司的班次率,物流配送公司的服务流程等。
显然,产品的价格不属于“固有特性”范畴。
(2)“满足要求的程度”是指将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要求相比较,依照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对其质量的优劣作出评价。
注:要求:(requirement)明显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治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在ISO9000:2000中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和期望。
(4)该质量定义也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涵:①质量的动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和顾客需求的不断改变,质量要求也应该适应上述变化,适时准确识不顾客的质量要求,修订规范、改进流程和方法、研究开发新产品,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②质量的相对性:企业应该注意到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差不,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进展水平、技术发达程度、文化传统适应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企业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应该能够提供具有不同性能的产品,使产品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
③质量的可比性:产品的等级高和产品的质量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例如,一支高级的金笔可能质量专门差,而一支一般的签字笔质量却专门好。
因此,在评价产品质量时,应该注意到将比较的对象限制在同一“等级”基础上。
◆等级(grade):(P90—A)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第二节质量治理的定义一、质量治理的术语定义以及相关术语(P26—A)1、质量治理(quality management):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操纵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①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操纵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②组织(organization)(P87—A):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示例: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2、组织能够是公有的或私有的。
2、相关术语(1)质量方针(qualitypolicy):由组织的最高治理者正式公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注: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量治理原则能够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质量治理原则:(P78—A)ISO9000:2000族标准的八项质量治理原则是ISO9000:2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也是组织的领导者进行治理活动的差不多准则。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以后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b)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制造并保持使职员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c)全员参与:各级人员差不多上组织人员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
d)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治理,能够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e)治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不、理解和治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f)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制造价值的能力。
这八项治理原则形成了ISO9000族质量治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例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把争创世界一流实物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进展中形成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向顾客提供最好的大众车和最好的服务、保持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同时,也形成为上海大众的核心质量方针:“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