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基础-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媒介受众的碎片化传统的媒体已被重新定义。

如电视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多端传播。

传统媒体通过新的渠道互动整合,将原有资源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开发利用,努力削弱了受众分化给广告收视/收阅/收听所带来的冲击。

新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已经迅速从一个信息与观点的发布者转型成为一个多元意见的平台与对话组织者。

媒体的零散化对应的是受众碎片化、部落化、群族化的特征。

随着互动电视的发展,互联网用户自由度的增加,受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参与者。

同时,受众面对数字化带来的独立和自由选择,他们倾向于使用过滤的手段来搜索真正需要的信息。

2.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

3.门户网站所谓门户网站是指提供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录服务。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网易和搜狐网等。

4.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根据相关公开数据该产品在全球已经突破5亿注册用户。

5.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新媒体的基本问题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式.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5.智能电视: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媒体.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和传承提出了挑战.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亿.·新媒体的优势1.从传播学分类来看,目前较为同行的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2)新媒体生态更加复杂,对既有的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3)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个人媒体得到了较大发展.(4)受众分化更加明显.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漫长过程,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接收方式,推动分众传播、小中传播更深入的发展.☆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1)冲击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新媒体使信息形成了一个“5A”的网络环境.从对正面宣传的影响上看,新媒体形式多样、信息内容庞杂,很容易将正面宣传的内容淹没,而错误的观点、非理性的舆论却有了传播渠道和生存空间.(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在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之间,“知沟”就会越大,而新媒体则更加强化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3)冲击媒体发展环境.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不断冲击着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影响新媒体公信力的建构.新媒体上的舆论变得更加多元,传统的“把关极致”受到的冲击增大.·纸媒还有明天吗1.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1按传统出版物的继承关系:数字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2按照是否具有互动性: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3按照信息类型,动画、文本、音频、视频等.2.按需印刷:指的是受到读者或顾客的订单后才印刷、装订和销售的出版物.3.数字产品的分类:1按照继承关系分类: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期刊、音像制品.2按照是否具有交互性区分: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应用程序.3按信息类型分类:文本型、图书音像型、动画型、音频型、视频型和多媒体型等.4.数字产品的特点:多媒体、超链接、开放性、数字产品内容的不确定性、互动性、信息海量、传播效率高、使用便捷、可获得性.5.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1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内容是数字出版的本质,技术是手段.2产品与需求的关系:3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4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5传统出版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关系:6.电子书:是利用忽视掩护、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终端阅读设备进行读取的数字化图书.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电子书内容,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的阅读软件.第二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意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组织经济活动的集合.2.数字出版产业:是出版企业组织所开展的数字活动的集合,是所有参与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传播活动的企业或组织,所组成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是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数字出版产业的特点:1产业集中度高.2低消耗和高附加值.3业务活动的平台化.4技术和平台商推进产业链重构.5以技术标准为保障.·新媒体理论研究模型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新媒体时代受众理论1.受众:简单地说,便是接受信息的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到达的终点信宿,此过程可以简要表示为:信息→新闻传播者→大众传播→受众→极少量的信息反馈.2.网络受众: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3.“网民”泛指上网者.只有上网者处在单纯的接受信息状态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网络受众”.网民有时既接收信息有发布信息,从外延上看,网络受众是网民的子集,或者说使其组成部分,在逻辑上,研究网民必然包含了对网络受众的研究.4.从受众角度看,新媒体具有选择性、主动性和互动性,这些传统大众转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5.新媒体的互动性:受众反馈几乎都是一种“延迟”行为.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的媒体.互动性是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越性.新媒体的互动性带来受众的主动性,传播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尤其是大众传播,都应该是双向的.6.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新媒体中受众的主动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7.传统的大众媒体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发送信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单行的推送式,媒体把经过编排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二是点对面式,一家媒体向众多手中推送同一种信息,这种方式一方面是被动的,另一方面是群体性的,受众只能是接受同样的信息而别无选择.8.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从传播学角度来看.9.强调受众接近权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一个有效的传播模式不仅要包括从传者到受众的信息流动,也应该包括从受众到传者的信息反馈.2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体环境.3有利于妥善地解决信息员和传者之间的关系.10.受众接近权实现的困难性在于:1传统大众传媒的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性决定了受众的意见和客观事实不可能被全部反映.2传统媒介的高度选性、时间和版面的限制让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被普遍认可.而媒体必然在选择时会有所偏重和回避,使受众很难被公平对待.11.网络对现实受众接近权的积极意义:1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受众由被动的接受到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2网络使得个人的意见获得的有力传播.3网络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要监督媒介权力,就要先打破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垄断地位.12.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根据报道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性效果;信息到大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便在性效果.其结果为,造成一个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1.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的原因:1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上网费用下降.2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的重组及竞争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在不断优化.3公众上网较为积极.4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使得的计算机网络制式和技能在迅速普及.2.搜索引擎四部为: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用户接口.·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1.网民可以按中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地域、性别、年龄、支付能力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结构.2.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心理相比,网民表现突出的心理特征有:1参与性心理.与传统媒介受众不同,网民不仅仅是接受者与旁观者,网民更多地加入传播过程中.2个性化心理.网民的媒介消费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更多的自主性.3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理.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种充分放开自己的环境,在匿名的状态下,他们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无法满足的需求.3.网民的新闻信息需求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信息来源很多,选择余地很大,接受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很强.2在大量信息面前,受众需要在选择上获得帮助.3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么能力加强,个人独立自主性也相应增强.4对传媒的需求增强,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提.受众需要更优质的服务,包括符合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传播,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关注经济信息.4.动机:原始含义是引起动作,心理学则把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音素称为动机.5.网民上网的动机:1求知,是以对知识、信息的追求为目的的一种动机,它是网民中最常见的一种心里活动.2消闲娱乐,娱乐,是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一种动机.3求名,追求自己成名,获得成就.4求便,如网上购物.5逃避动机,新媒体可以使网民逃避现实,不理会常规工作.6.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但是随着网民的大众化,为了休闲娱乐而上网的网民比例已经逐步上升为第一位,这印证了新媒体的娱乐化趋势.新媒体娱乐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网民结构的大众化,网络正在由“精英”的“专利”转化为大众媒体,网民结构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网络游戏热也促进新媒体的娱乐化.7.马太效应:指的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新媒体领域,马太效应指的是网民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经常访问的网站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网站上.第二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新媒体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新的传播类型.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网络人际传播1.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电子邮件互相传递信息,在网上交流,是一种存贮转发式服务.2.电子邮件的特点:1传输速度快.2非常便捷.3成本低廉.4信息多样化.5有广泛的交流对象.6比较安全.7保存时间长.3.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MTP来完成的,它是互联网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存贮转发式,是电子邮箱系统的核心.·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五章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门户网站1.门户网站: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2.新浪又王志东创立,和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3.腾讯成立于1998年11月,其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4.网易,1997年6月创立.5.搜狐,1998年由张朝阳创立.6.新闻网站:指以经营新闻业务为主要生存手段的网站.·垂直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第六章博客·博客的特点年的“德拉吉”报道让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博客的力量.年的“9·11”事件,是博客发展的分水岭.3.博客就是一种在网络上的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4.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简短明了以及个性化.从技术层面上讲,博客就是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5.博客不同于现实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主体充分表达自我的可能:网络的虚拟性使主体可以隐匿其真实身份;网络的开放性可以让人随时传播自己的观点;网络的互动性使主体可以方便地与人交流、沟通、互动.6.博客的特点:1具有共享性,以共享的方式扩散.2具有互动性,博客一刘艳的方式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可以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3具有大众化特征,博客满足了“四零”没有技术、成本、编辑、形式条件,是“零进入门槛”.4博客具有娱乐性,是一种自由体验式写作.5博客具有草根性.6博客具有感化性的特点.博客写作源于内心冲动,是一种体验式写作.6.博客对传统媒介的影响:1拓展新闻猜忌渠道,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传播主体平民化.2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使传播内容丰富化.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7.博客存在的问题:博客给传统道德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其虚拟性弱化了道德规范,信息多元化导致道德信念迷失,匿名性导致了道德人格的异化.1博客仍需要传统主流媒体.2博客具有草根性,实质是娱乐化平台.3已经成为了商业炒作的工具.4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5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微博1.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用户端组建个人社区.2.微博的优势:1简单易用.2主动性强.3及时性强.4发布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微博的社会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的民主化.3.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1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2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3微博是媒介组织传播产品的新方式.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也成为实时新闻更新的重要来源.4.茧效应:指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明显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通常选择接受那些符合自己既有判断标准、自己易于接受的信息,就像他们自己编制的信息茧,他们企图借助这层茧来逃避现实生活得某种不确定性,坚守不得不做出的众多选择.5.微博的冷思考缺陷、局限性:1发布信息随意性强,真实性没有保障.因此用户表达会更加随意,这种状态往往导致用户的表达缺乏节制.2微博具有草根性,实质是娱乐化平台.一方面单条微博信息十分有限,但是微博信息总体上却又具有海量性,这造就了微博的草根性和娱乐性.3微博已成为商业炒作的工具.4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基于微博自身的快捷分享,其为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5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国内微博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免费+广告营销”,即免费拱网民使用,向企业收营销费用.一方面微博比较零散,另一方面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6面临管理的困境.第七章微信·微信的发展1.微信快速发展的原因强大优势:1除了具有短信实时推送功能之外,推送内容的类型还呈现多媒体的特征.2背后的腾讯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3明确了微信是强关系属性.4能适用于多手机机型平台.5自身也在不断完善.2.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代表性产品,微信极大的促进了网络人际传播与人际沟通.数字化、互动性是手机的基本特征,其最大的优势是便携性和私密性.兼具互动性好、信息获取即时等特质.3.微信的传播优势:1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微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固定范围.2多媒体传播.微信可以实时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3系统开放,免费试用.微信急用几乎是零资费,性价比非常高.微信可以跨运营商和跨手机操作平台.4用户黏度高.从传播模式看,微信的传播主体非常明确,就是基于手机用户.5传播主体——双向性、互动性.6传播内容——私密性、即时性.微信信息交流内容也更为私密.其内容发布具有即时性.7传播渠道——多媒体平台集成共享.8传播效果——扩散性、准确性.·微信的社会影响1.意见领袖: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可以用过传播信息对别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2.微信带来的企业营销的新变革:1基于LBS计数喝茶看“附近的人”功能,发掘潜在客户,实行精准营销.2基于O2O模式和“二维码扫描”功能,开展品牌病毒式传播,发展电商业务.二维码抽象的凸陷链接了线上和线下,通过摄像头的扫描就能够轻松获得相应信息.它在线上可与商家产生联系,在线下能进项消费,充分体现了移动端在O2O上的发展.“微生活”的内涵就在于将微信融入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来,提供本地化服务.3基于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功能,打造全新社交关系网,开创企业口碑宣传新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在精准性和专业性方面更上了一层楼.而朋友圈功能能让微信的私密社交能力被激活,成为分享式口碑营销的良好渠道.4基于数据统计功能,开启大数据时代定制服务营销新模式.数据统计功能的推出使查看的数据更多更全面细致.3.微信的营销模式:1漂流瓶——品牌活动式,提高品牌知名度.2位置签名——草根广告式,吸引周边用户.3二维码——O2O折扣式打造忠实客户群体.4开放平台、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社交分享式,实现口碑营销.开放平台和朋友圈是有效的社交平台.视线企业信息的病毒式传播.4.微信营销的特点:1低廉的营销成本.2大量的潜在用户.3精准的营销定位.4信息交流的互动性.5信息传播的有效性.6多元化的营销模式.5.微信公众平台很适合被传统媒体借用进行更有效的大众传播.6.纸质媒体使用微信情况:1纸媒“发声”.2互动服务.利用微信的即时互动性来维护粉丝群体.3深度报道.纸媒推崇“内容为王”,依靠其专业的采编团队,使深度报道成为其优势.7.微信在广播上的应用:微信以其便携性、速度快、容易操作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听众.8.媒体类公众平台运营主体主要包括四类:1门户网站频道.2传统广电以及平面媒体.3独立科技媒体.4自媒体.9.传统媒体与微信的融合发展:1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实现其固有品牌的病毒式传播.2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朋友圈功能作为“原料加工厂”的平台.3传统媒体可以用微信的用户筛选推送功能提高传统纸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4传统媒体还可以借助微信的实时接收特性加强重大事件的报导和突发新闻的影响力,即权威解读和声音.·微信与微博的比较1.传播方式的比较:微信侧重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微博则侧中大众传播.微信是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目标群体更具有针对性,大致可分为好友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三种.其中信息接收指的是微信用户接受来自腾讯网站推动的新闻广播和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等,并可以向自己好友转发或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侧中大众传播,信息发布者无法预知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微博则侧重大众传播,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平台,信息的发布者无法预知信息的发送和接受.所以应该说,微博是通知系统,而微信是通信系统.2.用户网络社交比较:微信以强人际关系为主,微博则以单向关注的弱人际关系为主.微信以强人际关系为主要社交关系,以个人人际关系为核心,通过强广西和弱关系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递.从微信强关系来看,主要以亲戚朋同事等关系进行点对点方式信息沟通.从微博的弱关系来看,微博以单向关注的弱关系人际关系为主,易于人群的集结.3.传播效果比较:微信信息可信度高于微博魏新雨微博完全是具有不同基因属性的产品,微博有更强烈的传播和媒体属性,而微信有更强的粘性、更好的交流体验.第八章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1.社交网站:是给予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洛西汀中构建一个公开的活着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各种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2.社交网站的一个最显着特点在于:他使用户能够系统地在网络上将自己显示的社交网络公之于众.·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1.六度分隔理论:又称为六度空间理论、小世界现象、小世界效应.该理论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认识的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的联系或关系.2.社交网站的一个最重要特色是:社交关系的公开呈现.3.社交网站鼓励实名制,在这个意义上,它实现了网络虚拟世界想真实世界的回归.4.社交网站促进人际关系的构建、维系及良性发展.5.桑德拉提出,人际关系中的各方面不停地管理公共领域和死人空间之间的便捷.所谓的便捷,值得实在思想和感情上是否元和和他人分享的界限,或者可以理解成私密性和非私密性事物之间的界限.·社交网站带来的一些问题1.社交网站带来的问题:1虚假身份对社交网站造成困扰.2隐私受到侵犯.3角色冲突.4现实关系的疏离.5垃圾广告.2.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适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角色冲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①角色间冲突指的是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②角色内冲突,指的是同一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他的期望与要求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着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一致,而在角色承担者的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 第二种情形是行为模式上的冲突.。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 新兴媒体(一)网络媒体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新媒体复习题(含答案)

新媒体复习题(含答案)

新媒体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6题,每题1分,共56分)1.常用的短视频剪辑软件是()A、PhotoshopB、PremiereC、美图秀秀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区别主要有()A、发送信息数量限制不一样B、申请主体的限制条件不一样C、手机端显示界面不一样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以下不属于短视频平台的是()A、滴滴出行B、视频号C、抖音D、快手正确答案:A4.以下哪种形式不属于网络直播?A、视频直播B、图文直播C、电视直播D、音频直播正确答案:C5.下列不属于直播互动的是()。

A、面对面交流B、弹幕C、红包D、礼物打赏正确答案:A6.新媒体文案中正文的配图不可以是()A、GIF动图B、与内容无关的产品图C、相关信息的截图D、搞笑的表情包正确答案:B7.发微博一般要求最多不超过( )个字。

A、2000B、140C、1400D、14正确答案:B8."()就是指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消费者走进企业设定的"思维圈",以强有力的针对性心理攻击迅速实现产品销售的文字模式和口头传播。

"A、软文营销B、精准营销C、知乎营销D、微信营销正确答案:A9.官方微博在发布微博的内容时应当做好规划界定,即微博内容的“三要三不要”原则。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微博的三不要原则()。

A、不要泄露公司机密B、不要随便评论C、不要诋毁竞争对手D、不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正确答案:B10.快手的slogan记录世界记录你,抖音与3月19日发布的全新slogan 是()。

A、记录美好生活B、记录世界记录你C、让崇拜从这里开始D、给你新鲜好看正确答案:A11.网站的生存之道在于网站的(),为网民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是视频网站的根基。

A、编辑水平B、格式C、内容质量D、更新速度正确答案:C12.写作技术策略型软文的关键是()A、浅显易懂的小技巧B、伪技术类的广告C、深奥的,凸显自己专业的内容D、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技术正确答案:D13.对于新媒体来说,即便是同样的人群覆盖,不同的媒体对人群传播达到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新媒体大一知识点总结

新媒体大一知识点总结

新媒体大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新媒体概述新媒体(New Media)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传播媒介,传播和发布各种信息和内容的一种媒体形式。

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密切相关,它具有互动性、实时性、全球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社交互动、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第二章、数字媒体的特点数字媒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点:1. 可视化: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信息,提高信息传达效果。

2. 互动性:数字媒体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可以让用户参与其中,增强用户体验。

3. 全球性:数字媒体在传播范围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接收信息。

4. 实时性:数字媒体可以即时发布和更新信息,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实时需求。

5. 多样性:数字媒体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章、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网站、电子邮件等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移动App、移动网站成为主流媒体形式。

3. 社交媒体时代:社交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传播信息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微博、微信等成为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

4. 多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样和丰富,新闻、广告、影视等内容呈现多媒体化发展。

第四章、新媒体的应用领域新媒体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闻传播:新媒体改变了新闻报道和传播的方式,实现了新闻的即时传播和互动受众。

2. 广告营销:新媒体为广告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进行广告宣传推广。

3. 文化创意:新媒体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展示和传播平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创新和推广。

4. 教育培训:新媒体应用于教育领域,推广了在线教育、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篇: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整理1、搜索引擎的定义搜索引擎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检索系统。

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其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机制为用户在瞬间搜寻出所需的相关信息,成为缓解人们信息焦虑最有效的工具。

2、搜索引擎的原理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3、搜索引擎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4、门户网站的概念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5、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6、微博优势简单易用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主动性强只要轻点“关注”,即表示用户愿意接收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用户不想继续接收特定用户的信息时,点“取消关注”便不会再接收来自特定用户的信息了。

及时性强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强,在没有电脑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

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

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发布消息7、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1)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微博支持多界面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尤其是它与手机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的文件。

由于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新闻记者有时候也不能及时获得消息。

在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如果忽视微博,就等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渠道,更等于在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行业中失去竞争力。

(2)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微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工作者不应该忽视这股力量。

微博使得名人与普通人的零距离、感性接触成为现实。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要善于利用微博,甚至通过微博里的互动方式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新媒体概论复知识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新媒体概述一、新媒体生态环境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而新媒体是多对多的。

二、什么是新媒体?1、新媒体的定义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

2、新媒体的形态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

新兴媒体以桌面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智能媒体、互动电视媒体为代表。

新型媒体则包括户外彩屏、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超媒体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个性化和虚拟化。

三、互联网思维1、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包括简约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和迭代思维。

2、增加用户参与度的方法包括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增加用户参与度,以及通过原创内容与公众产生共鸣。

第二章、新媒体形态发展概观一、门户网站1、门户网站被理解为互联网的始发地,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枢纽。

2、门户网站可分为综合门户和垂直门户。

按照构建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门户、商业信息门户与政府门户等。

3、门户网站的特征包括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网民的依赖性与高粘性以及巨大的吸纳能力。

4、门户网站的发展经历了启动阶段、被夸大的预期峰值、幻灭的谷底、启蒙斜坡和生产力的稳定阶段。

二、社交媒体发展概述1、移动终端的发展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手机由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的演化,现被称为“第五媒体”或“全媒体”。

2、移动终端下的社交媒体经历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与之初、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三、互动性电视媒体发展及形态(第五章)四、新兴媒体发展及形态(第六章)第三章、聚合类媒体一、搜索引擎一、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种帮助用户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的机制。

它通过一定的计算策略在网络上追踪、捕获各类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归类、整理和存储,随时为用户提供查询帮助,从而起到信息导航作用。

新媒体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新媒体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新媒体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6题,每题1分,共56分)1.“震惊!有一种速度比科比还快,快到家了!”这则标题的命名方式是()。

A、恐吓式B、宣事式C、对比式D、标语式正确答案:C2.企业需要的七种新媒体能力中不包括以下哪种?A、项目管理能力B、文字表达能力C、专业设计能力D、人际沟通能力正确答案:C3.下面对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题要让受众明白你要真实准确地表达的信息B、标题内容可以随意设置C、有趣的标题能够提升受众的阅读欲望D、具有痛点的标题内容可以更加打动受众正确答案:B4.以下关于视频营销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视频营销就是电视广告B、它既具有电视短片的种种特征,又具有互联网营销的优势C、视频营销是电视广告与互联网营销两者“宠爱”集于一身D、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视频网站的兴起,视频营销也越来越被很多品牌企业所重视,成为网络营销中采用的利器正确答案:A5.()因其最普及、最快捷、最方便等特点,成为了移动新媒体的典型代表A、促销B、网站C、广告D、智能手机正确答案:D6.文案基本都由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附文4部分组成,其中()是为了加强诉求对象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

A、广告附文B、广告口号C、广告正文D、标题正确答案:B7.商业企业在“直播+”的营销过程中不包含 ( ) 形式。

A、直播+内容营销B、直播+互动营销C、直播+电商D、直播+调查正确答案:D8.微电影不同于商业化的影视大片,也不同于视频短片,它的营销手段与效果评估也与()等类似A、微信B、微博C、自媒体D、社群正确答案:B9.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庇古B、马斯洛C、科特勒D、马歇尔正确答案:B10.创作优质的短视频内容是为了()。

A、培养用户的喜好B、更好的传播与吸粉C、更便于与粉丝互动D、更好的定位正确答案:B11.新媒体用户分析就是()。

A、人口属性分析B、性别属性分析C、地域属性分析D、将用户标签化正确答案:D12.下面对文案排版说法正确的是()。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共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新媒体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介形态,利用数字技术、手机、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构成要素:1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2信息的呈现上是多媒体。

3全天候和全覆盖4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性5媒介融合的趋势3、概念的诞生和演进(小题)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给总统的报告书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

4、网民规模、成形结构比例等(小题)截止到2015年6月:网民规模亿,手机网民规模近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农村网民规模亿,占网民总数的%。

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4%,农村30%。

人均上网时长25小时。

搜索引擎的网民用户亿,使用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亿,增长率%网络团购用户规模亿,增长率%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亿,增长率为%网上旅行预订网民规模亿,增长率%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7849万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亿,占网民总体的%数据解读1、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手机上网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2、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3、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助力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4、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发展为什么网民规模渐趋稳定1、基础网络设施建设2、运营商和各大厂商联动,加快网络向生活的渗透。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加强4、网络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增加了网民的使用粘性。

新媒体发展的驱动力1、技术与市场发育2、资本市场准备3、党政重视支持4、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占领新媒体阵地5、如何理解互联网+(提升性基础+脑洞)“互联网+”是创新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网络与新媒体复习资料

网络与新媒体复习资料

网媒复习第一章1.媒介发展史口头传播时期~~手抄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开始~~电子媒介产生~~网络传播时期2.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P1~P2)第一次传播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第三次传播革命电报发明。

第四次传播革命,亦即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3.梅特卡夫定律由3Com公司的创始人、计算机网络先驱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

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4.摩尔定律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新摩尔定律:中国IT专业媒体上出现了"新摩尔定律"的提法,指的是中国Internet联网主机数和上网用户人数的递增速度,大约每半年就翻一番。

而且专家们预言,这一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

第二章1.新媒体的基本特征(P16~P19)数字化(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交互性(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超时空(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2.新媒体定义1967年由戈尔德马克提出,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按硬件设备终端分(1)以计算机为终端(门户网站、博客、微博、播客等)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

以计算机为终端的新媒体是最早出现也是普及程度最广的类型,绝大部分的其它新媒体终端都来源于或借鉴了以计算机为终端的新媒体。

(2)以手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手机报、手机电视)(3)以数字电视机为终端(无线数字电视、车载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第三章1.信息传播的通道(1)电子公告板系统,简称BBS(2)超级链接与门户(3)搜索引擎2.知识生产的平台(1)信息聚合,简写RSS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目前广泛用于网上新闻频道、博客和Wiki上。

【新媒体零售】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零售】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渠道 平台)
② 媒体:抢到传播机构 传播范围更广(自媒体?)
③ 传媒:
I.传播活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进行的,这种中介今天被称为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II.传播学意义上的传媒通常有两种含义:泛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或者是负载传播 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其次是在日常用语中指从事信息的采集、 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互联网: Internet ,专用名词
指当前全球最大的、最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联网,采用 通信协议,前身是美国阿帕( ARPNET)。
TCP/IP
因特网
2、TCP/IP ① 连接与通信
物理连接层面
应用程序 ② 计算机通信中的协议:计算机不同厂商设备、不同
CPU 以及不同操作系统组成的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认识新媒体
第一节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
1、起源:美国 CBS的 P.戈尔德马克 P.Goldmark 在 1967 年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
2、 ①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
,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
、微博、微信等新 APP 客户端。 (呈现形式 )
②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 ,如 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 (技术进步 )
* 印刷媒介:文字符号的理解和传播 * 广播:声音传播即时 * 电视:直观综合的视觉传播
5、关于媒介特性的思考
2
第二章 互联网 功能及应用
第一节 互联网 基本概念 TCP/IP
1、几个概念的区分
互连网: internet ,一个通用名称。
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自由选择
第二节 新媒体的源流之一:原生的新媒体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新媒体考试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环。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新媒体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的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内容涵盖了新媒体的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和实践技巧。

一、新媒体基础知识1. 新媒体定义与发展趋势- 简明扼要地解释新媒体的概念和定义。

- 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用户行为变化和产业转型等方面。

2. 新媒体技术与平台- 介绍当前流行的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如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

- 分析各种平台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适用的应用场景。

3. 新媒体传播理论与方法- 探究新媒体传播的理论基础,如传播噪音理论、社交资本理论等。

- 提供一些实用的传播方法,如KOL营销、UGC产生和内容策略等。

二、新媒体案例分析1. 社交媒体营销案例- 分析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社交媒体推广案例,如Nike、Coca Cola 等。

- 总结成功的案例特点和经验教训,为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微博热点事件分析- 选取近期有影响力的微博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 从传播效果、舆论影响等方面解读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3. 直播平台运营案例- 研究知名直播平台的运营策略,如抖音、快手等。

- 探讨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粉丝粘性和变现能力等问题。

三、新媒体实践技巧1. 内容创作与编辑技巧- 分享新媒体内容创作的技巧,包括标题选取、文案撰写和图片编辑等。

- 讲解如何优化内容,提高传播效果和用户参与度。

2. 数据分析与用户洞察- 介绍新媒体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如Google Analytics等。

- 指导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行为和喜好,从而优化内容和推广。

3. 危机公关与危机应对- 提供危机公关的方法和案例,如如何应对网络谣言、负面评价等。

- 指导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危机,保护品牌形象和声誉。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1.1959年,加拿大,马歇尔卢汉,发表电子革命演讲2.20世纪60年代,新媒体一词作为概念登台亮相3.1986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内对新媒体最早的引介之一4.新媒体概念: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这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5.新媒体基本特征:数字化和互动化6.新媒体共同发展方向: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7.媒介强调传播介质8.媒体一是强调传播主体即传播机构二是强调介质的大众传播属性9.原生的新媒体:指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

网络和手机是典型10.网络媒体传播特点:网络媒体利用的全时性媒体空间的海量性信息文本的非线性化信息组织的层次性媒体使用的个性化11.网络媒体的几个突破:信息传播突破地域限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储存与检索方式发生本质变化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传播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12.新媒体发展推动两种力量:传统媒体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13.1994 中国互联网时代14.1995 《神州学人》进入互联网发行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15.1995 12 《中国日报》全国性日报办网站之先河16.1994——2003 中国网络媒体确立自己作为第四大媒体的地位的奠基时期17.手机媒体传播特点:信息接收的贴身性传播情境的私密性信息落点的明确性传播的可延续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18.2003 9 1 《扬子晚报》中国手机报发端19.2004 《中国妇女报》第一份图文并茂的彩信版手机报纸20.手机和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广电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广广电运营商主导模式21.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22.新媒体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了公众表达增强公民监督的权利激发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推动了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第二章1.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1、 “新媒体”概念的诞生“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技术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在一份电子录像商品计划书中首先提出。

2、移动媒体主要是指以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子(纸)书等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新兴媒体形态。

移动媒体最大的特点:移动性,即小巧轻便,可以随身携带。

3、互动性电视媒体:传统的电视媒体结合互联网的数字与IP特性之后的升级形态,包括数字电视和IPTV两大类。

4、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①超媒体性②交互性③超时空性④个性化⑤虚拟化5、2001年英国报业联合会新媒体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位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为全球网民提供24小时的新闻播报服务,引起全球轰动。

6、UGC(用户生产内容)是目前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特征,鲜明地昭示了新媒体用户的创活力。

7、世界第一个互联网:1969年,美国国防部启动用于核战时通信的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阿帕网,阿帕网便是今天互联网的雏形。

8、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万维网以及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中国互联网的萌芽记网络媒体的成型9、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众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0、①1997年丁磊创立了网易公司,成为当时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

②1996年张朝阳利用美国的风险投资创立了搜狐,1998年2月,搜狐网正式开通,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家中文搜索引擎③1993年12月,《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展望咨询网进行传输,从而拉开了中国报纸电子化的序幕(中国第一份网报)④1995年12月《中国日报》网站开通,在国内开全国性日报办网站的先河11、在地方媒体探索构建大型网络新闻传播平台的过程中,千龙模式和东方模式是最受关注的两种发展道路。

12、2000年5月首批确定了5家重点新闻宣传网站,即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13、垂直门户网站出现,垂直门户网站主要相对于传统的综合门户而言,是指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而提供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和相关服务的网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专、精、深”。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

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

2. 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

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公“民新闻” (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 (非专业新闻传播者) 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

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

公众对于媒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

1967 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7. 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

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新媒体基础 复习资料

新媒体基础 复习资料

6新媒体基础新媒介的研究框架:新媒介技术——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数字技术推动下媒体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第一章: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第一节:数字传播技术的分类及特点1.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即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传播等。

2.数字技术的出现,成为传媒业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3.数字传播技术的分类从传媒的角度:数字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信息加工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数字信息发布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检索技术,数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数字媒体中的各种应用方式往往不是某一个层面的技术,而是多个层面技术的结合4.数字传播技术的特点(1)技术获得的低门槛(2)信息制作的低成本(3)复制与传播的便捷性(4)存储与循环利用的方便性(5)信息传播的双向性(6)传播模式的多样化(7)信息传播渠道的交叉化、融合化第二节、数字媒体的构成1、数字媒体是指以数字信息传播技术为介质的媒体2、原生的数字媒体: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最典型的是网络和手机)(1)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主要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是网络媒体兴起的基础·互联网的雏形是阿帕网,美国国防部实验性网络,最初四台计算机互联计算可以通过任一路而不是固定路发送信息·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是全球互联网诞生的标志·万维网的提出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万维网是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目的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

·万维网、电子邮件、BBS、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技术对第一代互联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慈宁宫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新媒体传播复习资料

新媒体传播复习资料

新媒体传播复习资料新媒体传播复习资料题型:⼀.单选题10题每题1.5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三.填空题10题每题1.5分四.判断题10题每题1分五.综合分析题(从3题中任选2题回答,每题20分)第⼀章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1.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是报刊、⼴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数字技术、⽹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线通信⽹、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2. 空中传媒是⼿机媒体的代表。

Sitv是数字电视的代表新浪⽹是互联⽹站的代表北⼴传媒是移动电视的代表航美传媒是专业经营机场及机载电视系统的传媒机构3.第⼀⼤媒体是报纸、第⼆⼤媒体是⼴播、第三⼤媒体是电视、第四⼤传播媒体是互联⽹、第五媒体是⼿机4.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征5. 传统媒体是⼤众化覆盖,⽹络媒体则可以做到个性化服务。

6.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是免费加收费。

7.传统媒体被定义为⼯业化时代的产物------报纸、⼴播、电视。

互联⽹和⼿机则代表信息时代的新媒体。

8.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9.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的第⼀个特点是它的消解⼒量,即消除(⼴播、报纸、电视、通信)之间的边界。

10.被称为信息社会“圣经”的专著是《数字化⽣存》,其作者是尼葛洛庞帝11. 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基础条件,其⼀是技术发展程度,其⼆是产业发展资本。

12.新媒体的构成要素核⼼是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a.新媒体建⽴在数字技术和⽹络技术的基础上。

b.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式上是多媒体。

c.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d.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e.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13.新媒体发展的原因:a.技术与市场发育b.资本市场准备c.党政重视⽀持第⼆章新媒体的类型1. ⾸先获得移动电视牌照的媒体是上海⼴播电视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