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教学反思
姜庆荣
我有幸代表苏州参加省级物理评优课活动,能获得广大同行的认可,已心满意足,同时,这次比赛确实也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节课以体验、观察、实验、活动的形式为依托,从爬杆比赛开始引入课题,通过爬杆引导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定义。接着从书本实验出发,研究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特点。最后,和学生一起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研究了两个物块叠加时的滑动趋势,以及工业传送带上的物体的滑动趋势的问题,并留有课后探究的课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整节课基本完成了四个教学任务。
1、立足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摩擦力是高中阶段的三大基本力之一。要理解摩擦力,最大的突破口还是体验,而且体验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根据实际情况,对书本的教学顺序作了适当的变换。书本是先讲静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再讲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大小。本节课,立足于学生体验,让两个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爬杆比赛,视觉冲击力强,学生参与度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看出,不仅是两位比赛选手,其他同学也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立足体验观察,掌握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方法。在爬杆的热闹之后,迅速将学生的心收回,让学生画出上爬、静止、下滑过程的受力分析图然后学生讲解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这其中又以上爬过程最难分析。学生有两种观点:1、摩擦力充当动力,向上;2、摩擦力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反,向下。教师让爬杆的同学再爬一次,注意让学生观察爬杆的动作,并最终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滑动趋势方向相反的结论。此外,教师设计记忆手套,再次将滑动趋势呈现出来,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3、立足课本,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问题。书本上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了静摩擦力的大小以及相关概念,所以我立足课本,以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没有做过多的拓展。
4、立足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以致用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滑动趋势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教师设计了两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并得出相关结论。1、两个滑块叠加,研究滑块间的滑动趋势。此实验有课本实验引出,进行简单的变化。学生凭直觉会得出有或没有两种结论,然后小组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最后教师引用毛刷演示,消除疑惑。2、传送带的摩擦力问题。加速、匀速、减速三过程的摩擦力的方向,小组讨论,教师演示,留下问题,学生课后探究。
本节课有很多不足。1、教师基本功有待提高,语言表达清晰度不够,针对性不强。2、教师临场应变力不足,一位按照自身设计的思路进行,对学生的能力预估不足。比如,在讲叠加木块的滑动趋势问题时,有个学生,提出了适当选取参考系的观点,非常好,这是我始料未及的。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研究上过于苍白无力,没有作为重点完全突出。
听了评课老师的点评之后,我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但有几点意见不敢苟同。1、受力分析是学生初中学习的重点,中考必考内容,为何这节课让学生画三个过程的受力分析图就不行。就课堂观察下来,学生的作图基本正确,几乎没有磕磕绊绊,看来在上高中课前,教师应该要将初中的课本好好看看。2、评委重点强调要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个我认为很正确。但是,学生其实在初中时已经实验定性研究过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问题,我想,这正是高中教材不安排滑动摩擦力大小探究而只安排静摩擦力大小实验探究的原因。因为初中这个实验学生已经做过了,而且做得很透彻,如果高中做也仅仅是机械重复,充其量将大小
关系与相关因素做一个定量小结而已,何必大张旗鼓,让学生重新探究一遍呢?所以,教师教书,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为了上新课而把所有知识都当成是新知识从头来过,这是低效且不可取的。3、关于逻辑性问题。评委老师讲,要有既定的逻辑,先讲清楚摩擦力的概念,然后由例子得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再方向,大小。我不否认这样的逻辑是正确,但是逻辑性的正确与否也有其相对性。摩擦力的概念难道学生不知道吗?教材上第一段话清清楚楚写着:“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很清楚,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讲过了,何必再费唇舌,浪费笔墨。低效教学往往就是产生在不断重复你以为学生不知道而学生其实比谁都清楚的情况下。4、传送带问题的设计是否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后在讲这个问题最为合适,但我今天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课题,本没想让学生得出学生正确的结论,更多的是想让学生课后思考这个现象背后所蕴藏的科学道理,为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作铺垫。一节课,并不是要所有问题都解决,生成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对问题现象所引发的思考,可能比生成更重要。
以上是我个人愚见,不妥之处,请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