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标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材解读。

一、教材内容结构。

1. 数与代数。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这是本册教材的开篇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直观的操作,如摆小棒、画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例如,计算13 - 5时,学生可以先摆出13根小棒,然后从13根里面拿走5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单根的小棒不够拿,需要把1捆小棒解开变成10根单根的小棒,再拿走5根,从而得出结果是8。

这种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减法运算奠定基础。

- 100以内数的认识。

- 包括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等内容。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数数,如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等,帮助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在数的组成方面,例如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通过实物演示(如用小棒表示4捆和5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组成。

读数和写数则注重数位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这部分内容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口算部分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

例如,30+20,学生可以理解为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即50。

在笔算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包括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等规则。

如计算34 + 25时,先将个位上的4和5对齐相加得9,再将十位上的3和2对齐相加得5,结果是59。

2. 图形与几何。

- 认识图形(二)- 本册教材主要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找出其中包含的这些平面图形,如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魔方的一个面是正方形等。

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如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

例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以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3.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是一本专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材内容1. 数字认知教材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关系。

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2. 计数与排序教材在计数与排序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学生通过数物品、数图形等活动,学会了正确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习排序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比较大小、排序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

3.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教材在加减法运算方面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4. 图形与空间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图形等活动,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并学会描述和区分它们。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形拼凑、图形变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5. 数据统计教材在数据统计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式,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特点1. 引导性教学本教材采用引导性教学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活动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故事阅读、游戏活动、实物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渐进式知识讲解教材的知识讲解采用渐进式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成就感。

四、教材评价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一、教材概述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以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数学世界,培养其基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基础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数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等。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数与计算:这部分内容将重点讲解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图形与几何:介绍基础几何知识,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统计与概率:初步介绍数据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意义和概率的概念。

4.实践与应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册教材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技巧:1.情境教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2.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教学: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4.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5.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五、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册教材采用了以下评估与反馈机制:1.课堂表现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博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烂熟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烂熟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7.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优良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说课稿

数的顺序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一)复习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

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数学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教材主要包括了数数、比较、加减法、几何图形等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本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数数部分,教材通过各种可爱的动物和漂亮的花朵来引导学生进行数数练习,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知识。

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循循善诱。

在加减法部分,教材首先从简单的加法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规律,然后再逐步引入减法知识,让学生们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基本的加减法技巧。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几何图形部分,教材设计了各种关于几何图形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们经常需要合作完成各种任务和练习,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数学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教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在快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本教材的引导下,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共计876字,如需2000字,请继续补充完整信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材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和几何形状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编排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长度单位、图形和几何等。

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物操作、图示讲解和游戏互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材还配有丰富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五、评价与反馈本册教材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等。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材还设有“复习”单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师用书与资源本册教材配备了教师用书,包括教学建议、课程计划和答案等内容,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七、实践活动与拓展本册教材注重实践活动与拓展,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拓展数学知识面。

同时,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八、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

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还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九、课时安排与进度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与进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在整体结构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了知识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逐步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设定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学生应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知识点分布本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几个方面。

在数与计算方面,学生将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初步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概率与统计方面,学生将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教材注重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练习与活动设计本教材的练习与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旨在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练习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拓展思维的训练。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六、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本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各种题型的设计和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教材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例如,在数与计算方面,可以与语文的拼音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可以与美术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在概率与统计方面,可以与科学的社会实践和数据记录相结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参下册,1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参下册,1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参下册,1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篇一: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第2,5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教材说明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

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1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

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

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2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1“位置”“统点。

2例如“20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又如教材在第6页、第37页和第85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分别展示了学生所能见到的含有数学内容的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第19页的放学以后、第31页的牧场上、第86~67页的小小商店等,都是反映学生生活的内容。

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内容,如第20页的热闹的小河边、第25页的爱劳动的小松鼠、第41页的小熊一家,第43页的能干的小青蛙等。

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简介这份文档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该课本是一年级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概述*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研究认识1~100的数字。

- 具体内容包括数线、数的相加、相减、数的排序等。

*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 具体内容包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加法表的记忆等。

* 第三单元:形状和位置- 研究不同形状的名称及其特点。

- 研究位置的概念,包括左右、前后、上下等。

*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与图形- 研究收集数据并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 研究图形的概念,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等。

* 第五单元:时间- 研究认识钟表和时间的概念。

- 研究简单的时间表示和计算。

* 第六单元:比较和测量- 研究比较大小、测量长度的概念。

- 研究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 第七单元:简单的乘法- 研究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研究简单的乘法口诀。

* 第八单元: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 研究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 发展学生的加法和减法口算能力。

*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和位置的概念。

* 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和图形制作能力。

*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

*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和测量长度。

* 引导学生理解简单的乘法概念。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份文档简要介绍了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希望这份课本能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内容简介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我们的校园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摆一摆,想一想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小小商店八、找规律(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九、统计(简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简单统计图表中表示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我长高了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看一看摆一摆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三个已知命题))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出现小括号;两步计算的混合计算问题;出现两步计算后比较够不够等情况的问题;)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引入,用几课时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相应的除法问题)三、图形与变换(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剪一剪四、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关于倍数的除法问题;)五、万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近似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六、克与千克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估算;)●有多重八、统计(用统计图表来表示在某个区间内的数据;出现复式统计表;学生开始实际进行完整的统计;在统计图中一个格表示多个数据;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建议;)九、找规律(较复杂的图形及数字排列规律)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简单的单位换算;简单测量,并恰当选择单位.)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验算)三、四边形(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周长含义及计算方法;估计长度,测量长度)四、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意义;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五、时、分、秒(时、分、秒及简单计算)●填一填,说一说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出现乘法竖式及0的乘法;乘法估算,并说思路;简单实际问题)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八、可能性(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 教材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 教材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从教材的总体内容来说,与实验版相比,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实验结果等各个因素,将“位置”单元内容简化并移至一年级上册。

2.将原一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移至此单元,并合并原来一年级下册的大部分内容,新增了丰富的内容。

3.移走原来“认识时间”的单元(至二年级上册)。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是原本就在本册的内容,只不过在内容上都有所变化,比如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丰富等,完善原来教学跨度比较大的地方等等,其中尤以“统计”这一单元的变化最大。

下面将按单元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教材编排情况,希望能为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介绍及指导思想

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介绍及指导思想

新人教版新课标修订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介绍及指导思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与教材解读一、学段目标本学段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二、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一、本册教材基本结构,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是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1. 教材简介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编写的,适用于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材结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分为10个单元,具体包括:1. Unit 1:认识数字0~1002. Unit 2:20以内的加减法3. Unit 3:认识人民币4. Unit 4:认识时间5. Unit 5:几何图形6. Unit 6:100以内的加减法7. Unit 7:简单的测量8. Unit 8:有趣的排列组合9. Unit 9:数据处理与分析10. Unit 10:综合应用每个单元都包含若干课时,每课时设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活动、课后练习等环节。

3. 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购物、时间、测量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循序渐进: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组织内容,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

3. 培养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材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评价体系完善:教材配备丰富的课后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4.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故事、操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3. 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1. 能识别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识别自己或别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开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区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

教学过程:一、联络生活,提醒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展描绘,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展准确的描绘。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络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绘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绘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绘。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的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确实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络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

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孩子们,这儿分别是淘气猴和萌小兔开的文具店,假如你要买练习本,在谁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画面〕生:萌小兔的店里。

师:告诉老师为什么在萌小兔的店里能很快找到?生:因为它的店整齐。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买。

因为它的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很整齐。

那么,生活当中,把这样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叫分类。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 数字的分解和组合
第二单元:加法运算
-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 加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减法运算
-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减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四单元:长度与重量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
- 衡量工具的使用和应用
第五单元:时间与日历
- 时间的认识和读写
- 一天的时间顺序和时间段的比较- 使用日历表达时间和日期
第六单元:图形与空间
-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图形的绘制和计数
- 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和描述
第七单元:数据统计
-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 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绘制
-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如课堂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学评价
-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定期进行测验和作业
- 通过观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主动性
- 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这本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解说,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家长了解教材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使用这本教材提供指导。

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世界。

本教材涵盖了数的认识、计算、几何图形、生活数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和计算是本教材的重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

这些内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

2、难点:几何图形和钟表的学习是本教材的难点。

几何图形的学习涉及到图形的识别和特征的描述,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全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钟表的学习涉及到时间的读取和转换,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材特色1、活动设计:本教材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2、联系生活:本教材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通过购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3、启发思维:本教材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鼓励他们总结规律。

四、教学建议1、注重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多元化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从教材的总体内容来说,与实验版相比,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实验结果等各个因素,将“位置”单元内容简化并移至一年级上册。

2.将原一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移至此单元,并合并原来一年级下册的大部分内容,新增了丰富的内容。

3.移走原来“认识时间”的单元(至二年级上册)。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是原本就在本册的内容,只不过在内容上都有所变化,比如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丰富等,完善原来教学跨度比较大的地方等等,其中尤以“统计”这一单元的变化最大。

下面将按单元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教材编排情况,希望能为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介绍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直观感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变化及变化原因在陶老师做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时,也提到了这部分内容的变化。

之所以这样变化,原因有三个。

一是在实验中老师们觉得合并编排,一上认识的图形太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同时由于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心理特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容易混淆;二是一下原来的这一单元“图形的拼组”在教学时内容不好把握,深不深浅不浅的。

所以我们在修订时对于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由于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而生活中容易找到与几何体(也就是立体图形)相似的实物(因为物体的存在,大量表现为几何体的形式),但却难以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儿童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即容易掌握和发现形体或物体的明显的外部特征,而常常忽略形体或物体的主要部分、局部和细微部分,难以掌握形体的定义。

这与儿童的观察力是密切相关的。

如,儿童说皮球、车轮是圆形的;积木、盒子是正方形的。

日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是“圆的”“方的”没有严格区分清平面与立体)。

可见,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因此我们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教材呈现:安排了3个例题。

1.例题1:教学5种平面图形★增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将原来一下例1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内容移到三上“四边形”单元中。

增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放在三上的,教学时也比较尴尬,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平行”的知识,也不能提到平行四边形平行的特征,只能是初步认识一下;二是在这里认识平行四边形后,就可以介绍一些关于数学背景知识(七巧板)的内容,同时可以大大丰富图形拼组的内容。

移走原来的例1,就可以非常准确的把教学内容定义在“初步认识”这一程度上,方便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

只要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图形中辨认出给定名称的图形(即图形名称与图形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就可以了,能简单的、用朴素的语言说清楚判断的理由就可以了,不需要严格的、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辨别图形。

★编排层次同认识立体图形的编排大致相同。

(除平行四边形外,基本与一上教材相同)从学生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入,让学生借助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如何引入?(建议可以用美术课上用的那些石膏模型)再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5类(既要关注分类结果,更要关注分类的过程和分类的理由,因为学生对分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对这些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抽象出5种平面图形,分别进行认识(给出5种图形的名称)。

随后“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上面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再一次辨认图形,巩固几种平面图形的表象,同时建立起课堂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做一做”第2题安排了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借助立体图形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过程中继续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

这种活动素材,在实际教学时,老师可以加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比如有的老师仿照原来一上立体图形认识部分的做一做第2题,设计了“猜一猜,是什么平面图形”的活动,既避免了简单的辨认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渗透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头脑中平面图形的表象。

具体可参见《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11期,“认识图形”课案及评析★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几点:(1)与立体图形的认识相同,老师们应该注意通过画、说、涂、拼、剪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比较低,还不能进行严密的逻辑证明。

所以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拔高要求。

(3)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素材(主题图,练习第6、7、8题),让学生去体验、去区分。

2.例题2:平面图形的拼组(除多了平行四边形、删掉小棒摆外,其余与一下例2同)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的探索,组合图形的认识等)、积累一些感性的经验。

注意:这里只让学生直观地、用朴素的语言说出拼出来的图形是什么平面图形就可以了,不要求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严格的证明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3.例题3: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使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对七巧板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七巧板的引入。

对于学生来说,七巧板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玩具,而且制作也非常简单(只要用一张较厚的纸,照七巧板的图样剪成7块就可以了)。

从历史上来说,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之一,而且具有丰富的价值(清朝王其沅著有《七巧八分书》共8册,收集了大量的七巧板拼成的图样;很早就传入欧洲,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有一本桑下客著的《七巧新谱》。

欧美人把七巧板叫做“唐图”tangram,在一些著作中常常提到。

近代数学家把七巧板作为组合分析中的数学问题来研究,美国计算机专家道许还设计了一个“解决七巧板问题的探索程序”。

近代的两位几何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副七巧板只能拼出13种凸多边形。

国外教材、ipad上等等,都有利用七巧板为素材的习题或者游戏。

)因此,教材在例题之后在“你知道吗”版块里介绍了七巧板,对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

4.练习。

★总体上练习的变化这次修订,我们对练习的编排下了很大的功夫。

针对实验中老师们提出的练习量少的反馈,我们对练习进行了调整,按课时来说,基本上每课时最少3题,最多5题。

同时,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我们按课时来编排练习题,层次很清楚,老师们翻翻教材就能看出来。

此外,我们丰富了练习的形式,尽量使练习不重复,同时做好铺垫及相关知识的渗透,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比如本单元练习的第6、7、8题。

★本单元练习的编排情况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

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限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介绍一、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分三个小小节编排。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变化及变化原因这一单元最大的变化就是减缓了坡度。

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直接由“十几减9”过渡到“十几减几”,在实验中显得跳跃性过大,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短,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鉴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必要途径和要求,我们在修订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十几减几”分为“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两部分编排,以减缓坡度,增加练习时间。

这种结构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结构(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是相对应的,形成了结构上的节奏美,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

(二)教材呈现(6个例题)从总体来说,这一单元计算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想加算减”的方法。

1.十几减9(例1)(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将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整合,主题图中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

(2)从卖气球这个小情境引出15-9后,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

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仍利用圆片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算理的理解)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

2.十几减8、7、6(例2、例3)例2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十几减8。

例3由“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13-7、13-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7、6,仍然呈现两种算法: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想加计算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适当突出了想加算减的方法。

3.十几减5、4、3、2(例4)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并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

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中有明显的体现。

4.解决问题(例5、例6)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2个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一些新的数量关系、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例5●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上来说,“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解决问题重在理解图意(或问题),例5则侧重于检测步骤——“解答正确吗”。

并呈现了检测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看看没来的人数与已经来的人数的和是不是要来的人数。

●教材借助了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并且有多余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使学生体会到:当信息比较多时,可以通过画图表示出信息,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来解决。

(2)例6●教材借助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应用所学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乐趣。

●使学生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通过操作表示信息的方法帮助理解,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