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适老性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适老性设计研究

何凌华

摘要:老旧小区的老龄化率远远高于城市平均水平,老社区是城市养老建设的一处主“战场”,老社区如何适应“养老”的新要求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尤其在9073居家养老的国家政策背景下,提升老旧小区的适老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老旧小区在老年人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从绿地、道路、场地、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了老旧小区在综合改造中的适老化对策。最后文章以北京双榆树社区为例,结合海淀区的综合改造,验证综合改造在老旧小区的适老性改造方面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老旧小区环境改造适老性设计

目前我国已确立的9073的养老体系,社区作为主要开展场所,其居住环境无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依托。建设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老社区在中国社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至今仍有30年的使用寿命,它们在传承时代记忆的同时,也面临着老龄化程度高、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等困境。明确老社区居住环境弊病、寻找相应解决办法不仅契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更可为社会养老模式的全面建立提供经验。

1.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日渐难以负荷。面对紧迫的养老形势,我国提出了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9073”养老模式,即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学界多关注居家养老体系在新社区的建构,而忽视了老社区中的养老问题。

老旧小区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前(即1990年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由于建成年代早,建设标准和配套指标普遍偏低,房屋老化、配套不齐、绿化面积小、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突出,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小区内部存在着违章建筑、配套设施被挤占、市政设施无人修理等严重问题。当初的青壮年住户如今已步入老年,老龄化程度高的老旧小区同时面临着社区环境的适老性程度低、养老配套设施不足、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的老龄化问题。

考虑到房屋质量与房屋本身的结构建造有很大关系,因此房屋自身的建筑改造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内。同时,养老配套机构也在老旧小区存在用地、权属、经费等复杂因素,并且各地社区的养老机构配置千差万别,因此社区的养老机构也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由于社区室外环境师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最重要元素,选择户外环境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有着实际的意义。本文重点在户外环境的各个方面探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中户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的可能性以及设计方法。

2.当前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在适老性方面的问题

2.1绿化景观单一无趣

老旧社区建筑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自建的房屋,建造阶段主要是我国城建观念相对滞后的时期,此时期多以功能性为主,缺少文化内涵规划,多数采用的是大一统的“苏联式”样式,缺少人性化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化的设计手法使得老社区的空间形式“千篇一律”,住宅楼前空间都是统一的条状空间,缺乏功能规划设计,这样的空间既缺乏美感又不利于使用,并且容易迷失。老年人身体机能消退,对外界的感知能力逐渐下降,千篇一律的社区环境不利于老年人对环境的识别。

2.2道路安全性缺乏保障

由于当时的交通环境影响,人们出行基本是以自行车和人行交通为主要交通工具,导致社区规划时空间局促,随着时代发展当时的规划理念已经不可能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汽车交通需求,社区内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停车位匮乏的问题。狭窄的道路和人车混行的状况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更重要的是,私搭乱建、占地经营等不良的道路环境也增加了老旧小区的消防风险以及医疗救护风险。

2.3场地活动混乱、缺乏无障碍处理

老旧小区户外场地和活动设施严重不足,活动场地只能见缝插针,很多活动场地的场地处理并不符合老年人的活动需求,铺地材料凸凹不平,场地高差多变,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的跌伤事故。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活动诉求也趋于多样:广场舞、大合唱等活动内容需要具有电源照明设施的硬地广场;空竹、毽子等健身运动需要相对隔离的动态活动场地;下棋、交流、休息需要具备遮阴条件的静态活动场地;带孩子的老人需要在儿童活动设施周边休憩。不同的活动内容对场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老旧小区的场地多呈现混杂

状态,这种高度混杂也导致相应的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也导致了部分居民楼受到严重的噪声影响。除了场地的诉求外,缺乏无障碍设计是老旧小区场地的一大通病。大多数老旧小区的活动场所都没有无障碍设施,即使有些场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也由于与老年人的出行轨迹不成体系,因此这些设计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2.4公共设施的设置不合理

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施陈旧损坏、设施设置位置不当、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一些健身器材的位置由于设置不当被常年闲置;路灯和楼道灯维护不利,配置不足使很多老旧小区都有“黑灯瞎火”的问题;标识标志的设置不当不清晰,使其形同虚设,失智老人极易走失。老旧小区由于老龄化程度高,较之普通小区需要更多更灵活的休憩设施,但一般的老旧小区休憩设施严重不足,老人只好自带凳子进行活动。据调查,实际上休憩设施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出行以及社区活动场地的使用。

3.社区室外环境的适老性改造途径

3.1绿地环境的改造

与新建小区相比,成龄的树种和宽阔的遮阴环境是老旧小区的优势。但由于老旧小区多为行列式的排布方式,在景观环境的丰富性方面与新建小区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通过增加绿化植被的种类、丰富宅间小空间的景观设计、对宅间绿化环境再改造来实现。但在针对老年人社区改造的问题中,老旧小区除了在景观改造方面进行相应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绿地环境适老性的提升。

3.1.1增加绿地自身的功能性:

绿地环境应尽量发展其绿化功能的实用功效,增强绿化区域的可进入性,提高绿化植被的实用功能(遮阴、果实、防护等功能),并提供一定区域的自种植区,丰富老年人户外生活。在老旧小区中,增加果树类树种是丰富绿地功能的一种方法,果实类的树种可以提供给老人观赏、采摘的乐趣。在老旧小区总会遇到将绿化用地自行开垦为自种植用地的问题,因此在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方案时,应规划一定面积的自种植用地。这样即可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也同时将绿化环境转变为了有意义的治愈环境,从另一个角度延长了老年人的自理年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