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城市设计
波士顿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波士顿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1678c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7.png)
波士顿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美国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央图书馆(New York Bicometrics),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自1921年开始运营至今,共为超过3.73亿册书籍提供服务。
馆藏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设计馆藏图书160万余册。
在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这座图书馆不仅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藏书数量最多的图书馆,也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之王”,还是纽约市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布鲁克林· M·哈克莱纪念基金会”的永久总部,还被称为全美公共建筑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之设计经典。
该建筑与城市中心曼哈顿岛和美国第二大城市波士顿(Boston)同处一座美丽的城市中心地带,同时也位于市中心北部。
在纽约中央公园内及周围的大面积绿地中均能看见这座图书馆。
因此该馆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之一,被誉为“全世界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馆藏面积最高”的中央图书馆(New York Bicometrics)。
这座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建筑与艺术风格,还融合了纽约和波士顿两个城市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与建筑风格;这里不但是美国著名地标之一,也曾入选《纽约时报》评选出的“世界百大建筑”。
一、设计理念美国中央图书馆概念最初源自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区中央公园内的一个旧图书馆,后经哈克莱纪念基金会的批准,开始使用新的图书馆概念。
中央图书馆由著名建筑师哈罗德·阿姆利什(Harold Armelly)设计。
在1923年建成后,由于纽约地区图书供应紧张,因此中央图书馆被迫关闭。
之后阿姆利什决定从芝加哥市中心迁往纽约州波特兰市的新址开始设计。
由于新址远离曼哈顿区并远离市区中心,图书馆内主要用来存放大量图书,因此便在旧馆周围建设了一座小型多层建筑,从而实现了对旧图书馆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的高度整合和控制;同时以建筑为媒介带动周围街区改造和发展,实现城区整体向周边地区及城市空间延伸。
国际十大景观设计公司
![国际十大景观设计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13c758baf61fb7360b4c654a.png)
国际十大景观设计公司1、SWA景观SWA于1957年创立,分支机构遍布美国各地。
项目范围遍及全球五十多个不同国家,专业项目获得超过五百多个不同的奖项。
他们也在中国做过很多项目。
杭州湖滨湖泊重建、北京金融街景观设计、广州珠海保利国际广场景观设计、昆明生态复建小区、台北光宝集团总部总体规划公司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993号锦江向阳大楼14楼V10室2、AECOM景观(原易道景观EDAW)EDAW(易道)于1939年建立于美国加州,是全球最大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公司。
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成就了易道在城市设计、景观建筑、环境生态和经济规划领域的主导地位。
公司在全球设有26家办公室,拥有1,2000多名专业人士,在亚洲,包括香港、上海、北京、深圳、苏州,以及新加坡均设有办公室。
2005年12月,美国500强设计咨询顾问公司AECOM并购易道,合并后易道继续沿用其公司原名,作为AECOM旗下的运营公司开展业务。
AECOM在全球设计服务、交通规划、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教育设施、海事工程、供水市场中排名第一,总体排名第三。
AECOM景观荣获香港园境师学会年度大赛三项大奖2010年11月24日 18:31美通社2010年11月2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AECOM宣布公司于近日在香港园境师学会(HKILA)举行的年度园境设计大赛中荣获三项优秀大奖。
颁奖仪式在参加者众多的香港园境师学会第22届年度晚宴上同步举行。
AECOM的西九龙高速铁路和公共交通换乘站项目荣获园境建筑概念优秀设计奖。
设计团队为该高端项目所提出的方案围绕城市密集人流区域中的绿色景观展开,通过一连串由屋顶花园、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组成的纽带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
位于大角咀樱桃街38号的海桃湾获得了园境建筑设计项目奖。
AECOM的项目团队以垂直景观之概念,为该住宅项目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犹如漂浮于架空层上的天际景观花园平台。
最终成型的璀璨空间效果为物业的整体景观增添了动感的一笔。
美国波士顿城市设计
![美国波士顿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feda4a77232f60ddcca1b6.png)
环境质量,也为城市形象性的创造起了积极作用。
波士顿市对城市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成就,也给城市
的形象增添了巨大的魅力。在城市中心区内有一条名为“自由的
足迹”的城市历史观光路线,它始于州政府前面的公共绿地,止
于中心区北部的查尔斯顿区的海军园。路上地面涂着红色路标,
曲折延伸4.8公里长,把反映波士顿市历史特色的社区、历史建筑
使之与其它各主要码头联系起来,提高滨水区的对外交通能力;
视线可达---是在规划中加强城市中心区各主要活动点与滨水区
的视线联系。
对滨水区开发改建所确定的城市设计原则是通过用地设计、
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手段,在保护传统滨水环境特点和空间尺
度基础上,创造滨水环境形象。
用地设计
(1)沿水域提供吸引公众的环境设施;
了对滨水区开发改建序幕。
滨水区开发改建的第一步是内港区改建,它公有11.3公里长,
包括海军园,北端区,中心滨水区和扇形码头。
滨水区规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总体规划布局战略,二是一
系列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及导引。总的设计方针是保证滨水区平
衡的、可控制的、合理增长的开发建设。其目标是:
(1)鼓励私人开发和公共环境改进相结合;
的空间走廊,是中心区的“支持核心”。
(4)布置在中心区周围的两个较大规模的城市居住区,形
成强烈的居住形态特色。
四、环境及特点
城市中心区是重要的超声波经济发展基地,它提供了创造城
市活力的空间环境,对整个城市及大都市的影响作用已被人们
所普遍认识和接受。中心区改建的范围是在朗方规划的基础上
针对城市功能和环境特点来确定的,其范围呈三角形,它是以
波士顿总体规划2030——传统城市规划的绝唱?
![波士顿总体规划2030——传统城市规划的绝唱?](https://img.taocdn.com/s3/m/9b1b6c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f.png)
波士顿总体规划2030——传统城市规划的绝唱?Here’s the plan for Boston: Ditch the ‘plan’ - The Boston Globe译者:NovemberRain两年前,当波士顿市长 Martin J. Walsh提出新的总体规划编制计划时,很多人认为这份规划能够改变这座城市的面貌。
那时候关于波士顿是否竞争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的激烈争论也使这座城市需要考虑体育设施、交通系统和住宅小区等现实规划建设问题。
但事实上,Imagine Boston 2030(畅想波士顿2030)将与普遍的设想大相径庭。
缺少具体的建设计划内容,规划将更多的篇章赋予了邻里开放参观(open houses)、社区作坊、愿景工作坊(visioning kits)等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Imagine Boston 2030内容并不详细具体(在城市用地、城市形态方面),但无疑展现了更多的雄心。
而波士顿上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citywide plan)颁布于1965年,与之相同地,Imagine Boston 2030也将波士顿定位为“创意之城”(City of Ideas)。
除此之外,两者有着极大的不同——几十年间波士顿发生了巨变,以及,不同时代城市规划学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965年的总体规划完成于城市更新运动(urban renewal)的鼎盛时期,那是一个高速公路建设和“清除贫民窟运动”(slum clearance)等联邦项目大行其道、“造城”与“拆城”均轰轰烈烈的时代。
当然,那场造城运动的结果并不美好——当波士顿退出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竞选时,那种“自上而下”的规划风格所带来的糟糕回忆仍被提及。
波士顿的城市更新运动过去几十年间,一系列例如发展许可审批(development approvals)、发展激励(developmentincentives)、不动产税征收等面向私人领域的手段逐渐兴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主要方法。
波士顿规划
![波士顿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cd4cd027cd184254b3535ca.png)
--城市规划
城市名片
Boston 波士顿
美国马萨诸塞
Text heere
州的 首府和最大城市 也是新英格兰 地区的最大城市,也 是(2008年)在人口 上美国的第21大的城 市. 该市位于美国 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创建于1630年,是美 国最古老、最有文化 价值的城市之一。
波士顿是美国革命期间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航运港口和制造业中心。今天, 该市是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它的经济基础是科研、金融与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并被认为 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该市位于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中心,这个都会区包括萨福克县的全部和剑桥、昆西、牛顿、萨默维尔、 里维尔和切尔西等城市,以及一些小镇和远离波士顿的郊区,还包括了新罕布什尔州的一部分。按照 人口数量,大波士顿都会区在美国的大都会区中排名第11位。
波士顿的今天
Text heere
Picture here
问题
所谓的中心干道-----一条六个车道 宽度的高架公路-----穿越了城市商业区 的中心。当这条中心干道在1959年开放 时就面临着车流量75,000辆/日的负荷;到 199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200,000辆/日, 使其成为美国最为拥堵的公路之一。每 天堵车时间持续10小时以上;交通事故率 的持续攀升。 高架公路(在其建设时迁移了大约 20,000附近居民)同样切断了波士顿北部 尽端部分和滨海临近区与中心商业区的 商业联系,让这些地区无法参与城市的 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也隔断了滨海临近 区与城市商业区的历史联系。
“一个城市的未来 是它的过去合乎逻辑的延 伸”
——波士顿市长托马斯央干道/隧道工程(Boston's Central Artery/Tunnel Project, 简称CA/T)。它包括2个部分: 1)在现有高架路的地下,修建 8~10车道的高速路,北端连接查尔 斯河上的大桥,南端连接93号州际 公路。地下高速路完成后将完全拆 除高架路,地上的位置塑造公共空 间,并适度开发; 2)将原90号州际公路南端延长, 从市中心和波士顿港的地下打通隧 道通往洛根机场。
【超详细城市发展史案例】美国波士顿
![【超详细城市发展史案例】美国波士顿](https://img.taocdn.com/s3/m/0131f28abceb19e8b8f6baf1.png)
波士顿的复杂性变化说明了以上观点
---------------------------选自《城市形态》
6
• 独立战争前
• 独立战争后
贸易 制造业 知识产业
• 独立战争前
1630年9月17日,来自英国的徒清教徒移民创建了波士顿。1620年11月21日,马萨 诸塞湾殖民地和附近60千米外建立的普利茅斯殖民地(位于今天的布里斯托尔县、 普利茅斯县和巴恩斯特布尔县)这2个清教徒团体在宗教实行方面截然不同,互相 不太有来往。这2个分开的殖民地直到1691年才联合起来,形成马萨诸塞湾省。
2020/3/1
制造业
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 制造业在重要性上压倒 了国际贸易。此后直到 20世纪初,波士顿仍然 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 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 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 业著称。该市通过附近 的小型河流连接了附近 地区,方便的货运使工 厂的增设成为可能。后 来,密集的铁路网更加 促进了该地区的工商业 繁荣。从19世纪中后期 起,波士顿的文化开始 繁荣起来,以慷慨的艺 术捐助者著称。这一时 期的波士顿还成了废奴 主义运动的一个中心。
波士顿市一个世界贸易中心、货 品交换的港口。波士顿的船运也 掌握着南大西洋船运业的主要部 分,同时也来往于太平洋、印度 洋、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波士顿 与海上世界的关系远比与其紧邻 陆地的关系要密切。它蜿蜒在堡 山和北端之间的海港,作为城市 的中心地带,并以长码头作为内 陆延长线的州街为焦点。
2020/3/1
城市规划管理经验美国波士顿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给予的某些启示
![城市规划管理经验美国波士顿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给予的某些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396f4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e.png)
都市规划管理经验(2023,No.2北京规划建设)——美国波士顿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予以旳某些启示高岩 Te-MingChang波士顿重建局(如下简称重建局)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市辖区内人口为58.9万人面积125.4平方公里)主管都市规划与经济发展旳机构它是美国为数不多旳将规划与发展合二为一旳例子。
这就决定了它既要设置规划法规来限制盲目旳房地产开发又要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发展和管理房地产项目。
笔者有幸在波士顿重建局工作数年,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都市规划与管理行为切身体会到它是怎样充足行使州立法赋予旳权力,将看似矛盾旳双重功能有效旳处理和发挥。
从它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旳参与、协调、审批、管理中可以予以我们诸多旳启示。
一、重建局简介及地区规划分区法旳发展历史重建局成立于1957年,经马萨诸塞州立法法案同意,因此它旳立法权利来自于州一级,但又是专门针对波士顿市旳机构在某些问题上旳处理可以独立于波士顿市政厅。
它旳财政预算也与波士顿市政厅分开进行。
重建局当年成立旳重要原因是美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茶旳都市更新运动许多大都市为了振兴衰落旳都市中心.大量征用市内土地建立一系列大型公共设施或由私人企业开发商业住房将搬家到郊区旳人口吸引回都市。
因此不管与否是居住还是商业用地,重建局具有可认为了公众利益而征用都市土地旳权力(这种权力称为“征用权”)付给原拥有者当时旳市场价格。
这可以说是美国版旳“拆迁办”。
同步它还具有买卖土地及为增进居住和商业房地产开发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旳权力。
除了前述成立旳初始原因外发明良好旳经济发展和居住就业环境提高市民旳生活质量也一直是重建局旳工作宗旨由于它也被赋予规划控制都市旳物质形态旳权利。
它自身既拥有都市中旳许多土地(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都市衰落期买来旳).并积极去开发经营这些土地;同步又立法管理监督其他旳私有土地开发,提供最需要旳住宅、办公楼等,从而指导都市旳发展方向。
这两种功能旳合并使得它可以完整地将规划制定旳方针、原则贯彻执行到实际旳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做到最小偏差因此规划与发展在这里是相辅相成旳关系。
【带状公园】波士顿罗斯肯尼迪绿道公园景观设计
![【带状公园】波士顿罗斯肯尼迪绿道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268b522e3f5727a5e9622b.png)
【带状公园】波士顿罗斯肯尼迪绿道公园景观设计1 背景设计和建造波士顿中国城公园的契机缘自被称为美国世纪工程的波士顿的Big Dig (大隧道,或大开挖)工程。
该工程造价近159亿美元,将1959年修建的跨越城市上空的高速干道埋到地下,成为一条长达7.8英里(约合12.6公里)长的地下快速隧道。
这一工程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波士顿的地面交通问题,将地面空间还给城市生活,开发为居住、商业和绿化相结合的综合城市廊道,重新建立城市与海,城市与人的空间联系。
同时形成了面积250英亩(约合101.2公顷)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包括城区一条贯穿南北的绿色廊道,即罗斯·肯尼迪绿道(Rose Kennedy Greenway),和利用大量的土方,在波士顿港湾的一个荒岛上建成一个生态公园。
工程之大,投资之巨,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事业建设工程。
城区的开放绿道共有30英亩(约合12.1公顷),其中包括三个新建的公园,包括:北端公园(North End Park),中部的码头区公园(Wharf District Parks),和南端的中国城公园。
三个公园总占地共8英亩(约合3.2公顷),总造价2 600万美元。
公园的设计分别通过在全世界招标选取设计队伍。
其中北端公园由当地的WallaceFloyd DesignGroup和来自西雅图的Gustafson Pa r t n e r s 合作设计;中部的码头区公园由EDAW和当地的Copley Wolff Design Group合作设计完成;而中国城公园最终由来自中国的北京土人和当地的CRJA合作团队提交的方案赢得评委们的一致认同,获得设计权。
绿道公园充分利用拆除高架后空出的一条狭长的地表土地,因地制宜将它改造成了波士顿海港边上的一条绿带。
公园设计风格简约,并无过多新建的景观建筑物或构筑物,更多的只是通过丰富的植物配植、蜿蜒的石铺步道、简洁的喷泉、有趣的艺术小品和形式多样的集会空间等组成一个个极富特色的矩形公园。
波士顿中央干道改造工程
![波士顿中央干道改造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d3ff1cfc4ffe473368abbe.png)
波士顿中央干道改造工程波士顿中央干道改造工程波士顿,麻萨诸塞州设计时间:1992-2000年波士顿中央干道改造项目为重新组织城市结构、提供周围街区乃至整个波士顿中心城区所迫切需要的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主要场所透视图多年以来波士顿人一直希望改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状况。
1982年启动的中央隧道工程的规划将梦想变成现实,中央隧道的建设于2004年完工通车,穿越波士顿市区的中央干道高架路被拆除并产生约12公顷有准备的位于波士顿中心城区的可用土地。
中央干道改造总平面图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波士顿城市中心区的街道系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生活。
将步行街道引向海边,促进滨水区的活动,形成环海港的步行系统,同时将一系列的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从而恢复社区感。
城市肌理和八个主要地区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完成于2001年,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广泛的公众参与原则,邀请了市民、周围居民、历史学家、水景规划师、艺术家、设计师、国家和地方官员参与设计讨论。
公园和休息场所成为城市中心的绿洲城市结构关系原中央干道的土地将被开发为城市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并形成整个地区城市公共活动的主干和核心,改造后的中央干道很宏伟,但不对称,有大片的绿化和公共建筑,通过多条与之连接的街道将周围地区形成统一整体。
滨海区结构示意主要场所透视图考虑到多样化的城市肌理,规划将中央干道从南至北分成了8个区,每个区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历史特征和与海港的联系,在城市居民、上班族和游客的生活中各有其作用。
公园等公共开放空间在该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城市里的绿洲,是举行重大活动和庆典的场所,也是政府对市民承诺的象征。
该项目对于波士顿而言是一个总结过去、思索未来的机会,改造后的中央干道将根植于城市及其历史,它将成为未来城市肌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逐渐消除高速公路在城市中心区留下的印迹,将成为波士顿城市中心区新形象的象征,就如同巴黎的杜拉瑞花园,华盛顿的林荫大道,芝加哥的湖滨公园和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
波士顿大开挖——交通整治带来的城市设计整合
![波士顿大开挖——交通整治带来的城市设计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c449b3d9915f804d2a16c178.png)
波士顿大开挖项目——交通整顿带来的城市设计整合“我们经过空间的设计鼓舞大家直接走到海滨,更好地使用水边的资源,更好地赏识海上美景。
”——大开挖项目工程主席马修·阿莫约罗波士顿中央干道 / 地道工程( Boston ′s Central Artery/Tunnel Project,简称 CA/T)是美国历史上投资最多的公共事业,也是世界有名的城市更新项目。
它从上世纪的 1991 年开始动工,直到本世纪的 2006 年其主体工程才算基本达成,当前仍有些扫尾工程在进行中,这个旷日长久的城市改造工程被当地人和蔼地称之为“ Big Dig (大发掘)”,也有人戏称它是波士顿的“永久之掘”。
项目的最先目的是为认识决城市主要交通系统的拥挤问题,但跟着工程计划及实行的深入与睁开,整个项目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设计整合工程。
一、项目缘起1.背景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 (Boston) ,是美国东北部濒临大西洋的一座历史名城,由英国殖民者建于1630年,到现在已有超过 400 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城市及美洲大陆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
波士顿拥有人口图 01 Boston 的 93 号高速公路60 余万,是周边约 200座市镇、650 万人口的多半市地区的中心。
市里范围包含波士顿内港 (Boston Inner Harbor) 、洛根机场( Logan Airport )、查尔斯顿( Charlestown )和南波士顿中心区 (South Boston) 。
因为该市所在的地区几乎是一个小岛,只有一条特别狭小的通路与大陆连结。
半岛上令人着迷的小山上有三座不高的山岳,半岛还与一个漂亮而寂静的海港毗邻,当年殖民者把其称作“山城”。
从两个最主要的方面能够说明波士顿的重要性:第一是波士顿历史上主要的有名古迹和建筑物被很好保护下来了;此外就是它一直充满活力的经济。
20 世纪 50 年月,当海上运输对经济工业的支持逐渐减少,水运码头的功能开始衰败,与此同时大批的汽车从郊区开往市里,造成的交通拥挤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梦魇。
国外旧城改造案例
![国外旧城改造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9b52a50029bd64783e2c55.png)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8
NO2. 美国纽约巴特雷公园城
(1979年—2000年)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9
巴特雷简介
u巴特雷公园城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的。当时曼哈顿的 历史港口已经渐渐衰落,因此,产生了大量废弃不用的空地和码 头。这个原先遍布着船坞、铁路广场、运输篷的地方,成为了一个 在城市到水面之间不可跨越的障碍。
u驳 船 码 头 一 带 的 旧 仓 库 反 映 了 新 加 坡 的 历 史 ,得 以 保 存 ,但是都已改头换面,更新装 修成餐厅、酒吧和娱乐中心。现 在驳船码头是新加坡市区最新的 娱乐场所,至少有35家酒吧和餐 厅,从而成为沿河最具吸引力的 露天就餐场所,而且 由 于 靠 近 商 业 金 融 中 心 ,这 里 成 了 时 尚 上 班 一 族 的 好 去 处。
u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页。
u大量的消费群体作为商业区的依托:有足够的上班族 资源去支持这一新型商业中心的运营,另外还有20000 人住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
u便利的交通:六条新开的道路和一条拓宽路占地 167000平方英尺,所征得的其它用地面积为142000平 方英尺。
u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商业集中地段,利用此地段的商 业集中性及废弃建筑不仅可以建立起一种当今流行的怀 旧建筑氛围,而且具有极大的商业和旅游价值。
河边胜景之克拉码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3
规划依据:
u宏观经济结构变迁 u周边地区的功能变化 u自身资源 u交通情况 u相关的配套
1、新加坡经济从运输贸易为主导转变为工业型经 济,而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发展的明星,成为众多 国家旅游的地方。
2、新加坡河横贯市中心区,周边地区多为金融与 政府办公区。
【超详细城市发展史案例】美国波士顿ppt课件
![【超详细城市发展史案例】美国波士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23f2d04afe04a1b071deae.png)
• 独立战争后
贸易
波士顿1850年的鸟 瞰图,由后湾的上 方向港口望去,越 过新建的公共花园 和波士顿公园,可 以看见挤满船的港 口,这正是刚开始 转变的商业都市景 象,金融穿云仍是 城市主业,夫人仍 然集中在市中心。
美国独立后的时期正式波士顿的 一个成长期,但从社会结构以经 济规模来看,它仍只是一个贸易 镇。 波士顿市一个世界贸易中心、货 品交换的港口。波士顿的船运也 掌握着南大西洋船运业的主要部 分,同时也来往于太平洋、印度 洋、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波士顿 与海上世界的关系远比与其紧邻 陆地的关系要密切。它蜿蜒在堡 山和北端之间的海港,作为城市 的中心地带,并以长码头作为内 陆延长线的州街为焦点。
波士顿建造在一个半岛上, 通过一个狭窄的地峡与大陆相连,并被马萨诸塞湾和后 湾-- 查尔斯河的河口所环绕。波士顿的早期欧洲移民最初根据这里的三座小山丘命 名为三山城(Triqountaine);后来根据移民中一些杰出人物的家乡--英格兰波士顿 (林肯郡)的名称重新命名。
2.史话波士顿
• 聚落形态的产生是人的企图和人的价值取向的结果。 “城市由人而建,并为人而建。”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0
2019/6/10
没有经过组织的公交线路使得市区街道一 团混乱,但却使1/3的居民有机会得到较好 条件的住房。小木屋、双拼、木质2到3层 的公寓蔓延至距市中心3英里远的地方。这 种情况一直等到制定了防火法、公交马车 无利可图时,才停止了向外继续延伸。不 恰当的布局、低劣的施工、公共设施的缺 乏,似的波士顿的前途一片黯淡,但小康 自己家首次拥有房产和新鲜的郊区空气。 有了获利的转机,小企业寻着资本的扩大 而增长。
制造业引发的社会现象
布鲁斯C.圆荚形市政大楼美国波士顿
![布鲁斯C.圆荚形市政大楼美国波士顿](https://img.taocdn.com/s3/m/df950b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4.png)
布鲁斯C.圆荚形市政大楼美国波士顿佚名【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导报》【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102-105)【正文语种】中文美国波士顿业主:美国波士顿市设计:2011-2012年实施:2012-2014年合作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及市政工程:美国水城佐佐木联合事务所施工管理:波士顿Shawmut设计施工公司业主项目管理:PMA建筑服务公司摄影:梅卡诺事务所Client: City of Boston (MA), USDesign: 2011-2012Realisation 2012-2014Partner architect, landscape architect and civil engineer:Sasaki Associates Inc., Watertown (MA), USConstruction manager: Shawmu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oston(MA), USProject management for client: PMA Construction services, Braintree MA, USPhotos:© Mecanoo梅卡诺和佐佐木设计事务所美国分公司已经开始合作为波士顿的公立学校管理部门设计一座新的办公大楼,并配有社区与商店。
这一三角形地块的再开发项目与周边费迪南德大楼(建于1895年)、柯蒂斯大楼(建于1888年)和沃特曼大楼(建于1890年)等历史悠久建筑的遥相呼应,是波士顿中心区附近罗克斯伯里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费迪南德大厦位于达德利广场,邻近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是从前罗克斯伯里充满活力的心脏地带的标志性建筑,周边有很多商店和爵士乐咖啡馆。
梅卡诺和佐佐木中标设计的这一的改建工程将会引起周边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变化,恢复遗忘已久的共同社区氛围。
将波士顿公立学校管理部门放在罗克斯伯里的心脏地带,势必会带动周边社区的再开发。
历史标志性建筑的更新及功能与文化的统一_波士顿市政厅改建方案概析_沈杰
![历史标志性建筑的更新及功能与文化的统一_波士顿市政厅改建方案概析_沈杰](https://img.taocdn.com/s3/m/dbca67df50e2524de5187edf.png)
酒店入口
直升机 停机坪
酒店 酒店交通路线
办公区
办公区交通路线
市政厅入口
12 大楼功能及交通组织
13 市政广场改建方案效果
成为波士顿的城市中心,充分调动周边基础设施资源和经济潜力, 带动广场周边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繁荣,将市政厅广场建设成为最受 欢迎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整座建筑大楼也会融入周围环境,提高 市政厅的影响力。
6 “套管”贯穿市政厅交通通道
合起来,增加市政厅的亲和力; 通过“贯通”将大楼空间有机地连 接起来,系统地组织交通线路,调整公共空间,提高建筑空间的系 统性。该方案希望通过改造将市政厅建成为具备现代公共建筑开放 性和系统性的建筑物。
2) Kuo chaouni with uenal karamuk 的设计方案(图 7、8) 市政厅在功能上和整个城市缺乏必要的互动,以致它与周围环 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Kuo chaouni with uenal karamuk 的方 案通过重组和改造建筑空间,希望把市政厅建设成为一个集多种功 能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其主要的改造包括: 拆除原有的砖石基座, 对建筑平面重新进行了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部分功能;通过改建将 市政广场延伸至国会大街,创建一个新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使市 政厅显得更亲近自然;建设休闲空间,新增大楼综合功能设施如餐 厅、日托中心和员工休息场所,使建筑更加人性化。该方案的宗旨 是为市民创造一个办公和休闲的城市公共环境。 3) Moskow Architects 的设计方案(图 9) 原市政厅办公效率低下,很大部分原因来自其内部环境的混
3 若干更新改造方案概析 为了改善市政厅使用环境,打造满足现代需求的政府办公建
筑,“波士顿建筑”(Architecture Boston)邀请了波士顿 6 个著名的 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市政厅进行改建方案设计,这 6 个团队代表着现 代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利用他们的全新设计元素激活这座封闭孤独 的建筑,以完成改建筑物的更新改造[4]。这些方案虽然侧重点有所 不同,但均从功能到形式对市政厅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其主要原 则可归纳为下列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室内环境以满足功能要求;二 是改变外部形象包括改建市政广场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波士顿的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波士顿的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4e59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1.png)
波士顿的美景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它不仅是美国独立运动的发源地,也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波士顿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还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城市建筑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本文将详细描绘波士顿的美景,包括其自然风光、城市建筑和文化氛围,探讨这些美景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启发。
通过展现波士顿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座美丽城市的魅力所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说明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介绍了文章的主题-波士顿的美景描写。
文章结构部分则通过本文的目录表明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和文化氛围三个方面。
最后,在目的部分,说明了撰写该文章的初衷。
正文部分依据目录分为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和文化氛围三个主要小节。
自然景观包括公园和花园、河流和湖泊,山脉和林地等内容;城市建筑包括历史建筑、现代建筑,街道和广场等内容;文化氛围则包括博物馆和艺术馆、音乐和表演艺术,餐饮和购物等内容。
每个小节将介绍波士顿的相关美景,并进行生动的描写与分析。
结论部分汇总全文的精华,强调美景的吸引力、波士顿的独特之处以及对人们的启发,旨在凸显波士顿的风景之美和文化之荣。
通过本文的结论,读者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波士顿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波士顿的美景进行描写和赞美,展现这座城市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通过对波士顿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和文化氛围的描述,让读者们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美丽和独特性。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美景,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历史建筑以及文化活动的热爱和关注,促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终,希望本文能够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让大家对波士顿这座城市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6b94ce518964bcf847c03.png)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Shanghai Bund waterfront urban design program项目名称: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设计单位:美国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chitects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类别:城市设计建设地点:上海场地面积:15公顷委托单位:上海市规划局设计时间: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外滩滨水区无疑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之一。
为了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改善外滩地区浦江沿岸的交通状况,上海市政府决定将目前外滩沿岸繁忙的过境交通引入地下,将地面道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以释放地面城市空间,并以此为契机对外滩滨水区进行一次较高标准的改造,营造标志性的城市空间形象,使之符合上海外滩的国际地位。
为此,上海市规划局及相关领导单位组织了十家单位参加的国际竞赛,为上海外滩滨水区的改造集思广益,提供思路。
在两轮的评选中,由美国波士顿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与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方案均获得了甲方和评审专家一致评选的一等奖方案。
在外滩沿江步行道上缓步徐行是如此令人难忘。
越来越多的上海本地居民和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人享受着这种经历。
沿着整条步道,我们看到的不但是20世纪初期上海最动人的部分,而且见证了新上海的崛起——在发展中的世界级大都会,一个代表21世纪都市面貌的城市。
但是,目前在这1.8km长的滨水步道上的沿江游览似乎基本上只是在观望:游人可以回望外滩的历史建筑,或是隔江远眺浦东的雄伟。
但是在整条步行道上,几乎没有途径可以直接地参与到城市的动感和活力中去。
因此目前的外滩更多的是“供游客游览的外滩”,而缺乏“供上海市民日常享用的外滩”的性质。
随着外滩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呼唤更多更丰富的城市与水岸边缘之间的垂直联系。
外滩旧时的图片展示了昔日水滨和城市间的这种“垂直联系”, 有时是船坞和码头,有时是桥梁和跳板。
波士顿园林景观
![波士顿园林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9454f2136bd97f192279e963.png)
波士顿园林景观十九世纪末,景观建筑师F.L.奥姆斯台特和C.艾略特意识到维存自然资源的重大意义。
河流、港湾、海岸线、邻里公园和环抱的小山都是为波士顿注入特色和活力的元素,这些丰富的天然景观要素造就了今天的波士顿式典范。
他们的影响力还深入了几乎全美的主要城市,奥姆斯台特的拥护者穿梭于各地,提出革命性富有远见的方法来解决变化多端的城市及其市民的需求。
他们的许多作品今天仍在被使用,例如中央大道和New Charles 河谷。
在波士顿,园林景观被各种形式演绎着,从大面积的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到展现自然风貌、未为人类所涉足的原野保留地。
景观设计师们致力于避免不当的土地使用,他们有规律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尽量避免产生冲击。
典型的案例如西南廊道公园(Southwest Corridor Park)和后期的Charles河下游绿带,以避免再出现类似已显破坏端倪的Neponset流域保护区以及Mistic流域保护区的状况。
还有在著名的“绿宝石项链”案例中,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作品得以保存下来,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城市需求变化的满足,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波士顿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恢复环境和改造已有景观的生动课堂。
已建成的作品(1)大都市规划和绿道:通过保护重要敏感的自然资源,景观设计师们对波士顿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奥姆斯台特的绿宝石项链是国际景观界的里程碑,他预见到联系的开放空间和滨河带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把矛盾变成潜在的资源。
这些保留土地的绝大部分归功于他的远见卓识,至今仍使波士顿受益匪浅,包括有:Beaver Brook 自然保留区,Middlesex 原野,Blue山脉,Mystic流域保护区和Revere海岸。
沿袭宏大的绿道规划精神,绿道规划的一个重要项目是Charles下游的绿道规划,使其从过去不当的使用和受人责难演化为今天健康、优美的滨河绿带。
1997年,命名为“被遗忘的查里斯”的Charles河道下游自然保留地总体规划重建了宜人的滨河带,在绵延近10公里的河道边新建连贯的可进人的景观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以蔬菜、水果为主的自由贸易市场----周末市场就一直设在这里。
贝肯由作为集中的早期居住地,它与以居住为主的后湾区一起,
形成城市重要的历史区,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和
完好的保护,这里布置着反映地方建筑风格和色调的3~4层的红 砖建筑,在贝肯山山顶是体块突出的州政府大楼,它建于1795年,
点为圆心,形成一定辐射区,共同构成了多功能,多层次的城
市社区结构,保证了城市的商业、居住和办公等综合使用要求,
是城市发展有利的支撑因素。朗方规划体现着功能和视觉高度
统一的特点,主要道路、主要广场空间与城市主要功能想配合,
并通过道路连成网络,形成整体环境。
这些规划概念主要有:
(1)以第8街作为主要的纵向轴线,穿过城市主要的商业活
表首都华盛顿城市形象的城市空间环境。
二、设计背景
1952年美国通过了“全国首都规划法”,成立了“全国首
都规划委员会”,制定了华盛顿市2000年的远期规划,1974年
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盛顿市规划机构规划管理办公室,并制
定了城市中心区的改建设计方针。
中心区改建的指导思想是让城市中心区更具有活力和吸引
使之与其它各主要码头联系起来,提高滨水区的对外交通能力;
视线可达---是在规划中加强城市中心区各主要活动点与滨水区
的视线联系。
对滨水区开发改建所确定的城市设计原则是通过用地设计、
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手段,在保护传统滨水环境特点和空间尺
度基础上,创造滨水环境形象。
用地设计
(1)沿水域提供吸引公众的环境设施;
作为城市设计方案,中心区改建设计的目的,是让私人开
发商和各相关机构,在认识上达成共识,更加主动地遵循城市
总体规划的思想及原则,积极参与中心区的改建活动,其中便
设有活力的国际城市。
三、主要原则
1.保护城市遗产,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华盛顿中心区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历史广场和形象性、
标志性的空间环境。特别是朗方规划独特的城市布局,都是城
五、设计目标及框架
为了充分表达城市中心区在城市的商业和商务中的重要作
用,反映出首都城市的生活功能与纪念性功能双重的特点,改
建设计首先建立了如下设计目标:
(1)中心区具有便利的交通联系,成为城市商业、办公和 旅游中心。
(2)在改建区的三角形范围中加强做为城市横轴线的底边, 即F街、G街和Mt Vernon广场在使用上和空间上的作用。
(4)在材料、质感和色彩选择上要考虑滨水区特点。
绿化设计(1)绿化特色应以自然格调为主;(2)考虑不
同季节、不同色彩的变化;(3)要与城市各主要的绿地相协调;
(4)沿水区设立经常话暖房,增加绿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在滨水区规划设计的实施方面,以有序开发和提高公共环境质
量并举的原则,强调开发过程中各方面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了
区则布局规整,街道笔直,如后湾区、南端区等。这些不同时期
形成的区域布局都很紧凑,它们以贝肯由为中心,沿海或沿河展
开城市结构。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城市中心区。沿城市的滨
水区是公园式的草地、花园和供人行、自行车行的散步道,形成
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市区内另一空间体系是贯穿整个城区
的公园绿地系统。这个系统的规划始于19世纪初,它以位于中心
环境质量,也为城市形象性的创造起了积极作用。
波士顿市对城市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成就,也给城市
的形象增添了巨大的魅力。在城市中心区内有一条名为“自由的
足迹”的城市历史观光路线,它始于州政府前面的公共绿地,止
于中心区北部的查尔斯顿区的海军园。路上地面涂着红色路标,
曲折延伸4.8公里长,把反映波士顿市历史特色的社区、历史建筑
区的波士顿公共绿地为起点,以点、线、面结合,规则与自由结
合的灵活形式,蜿蜒曲折,形成一条围合中心区的绿色屏障,为
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还十分重视利用经济手段平衡公私利益的
矛盾,有意识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体系,这些大小不
同的公共空间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主要区域内,既提高了城市的
了对滨水区开发改建序幕。
滨水区开发改建的第一步是内港区改建,它公有11.3公里长,
包括海军园,北端区,中心滨水区和扇形码头。
滨水区规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总体规划布局战略,二是一
系列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及导引。总的设计方针是保证滨水区平
衡的、可控制的、合理增长的开发建设。其目标是:
(1)鼓励私人开发和公共环境改进相结合;
朗方规划特点是:
(1)街道是格子形的,穿插着一些对角线大道,对角线相 交之处,形成许多圆形的广场。马路宽广,并且路旁绿树成荫:
(2)建筑物低,只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建立起一些比较 高的建筑物,但都不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这一点与美国其他 城市决然不同:
(3)建筑物安排有序,许多公共建筑和纪念碑等都是精心 安排的:
和视觉质量,建筑特点突出,天际线变化丰富,整体性强,给
城市带来了独有的城市形象。
二是便利的城市交通。作为华盛顿市几个主要空间和活动点
的交通联系区,有几条城市主要道路干线和地下铁穿过,交通
站点分布均匀,且均在人的步行范围之内,不但满足城市内各
项商业、办公、居住和旅游活动需要,也加强了中心区与大都
市的联系。
华 盛顿市区人口76万人,市区面积179平方公里,夏季平均气温摄 氏25.4度,冬季平均气温摄氏2.5度,全年平均降雨量105.2厘米。
华盛顿市原是一块灌木丛生的处女地,1800年划为美国首都后开始 建设,如今她已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是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中心。
最初,华盛顿市规划是以法国军事工程师朗方为首设计的, 规划范围为西南以波托马克河为界,东南以阿那考斯蒂河为界, 北边大致以现在的佛罗里达大街为界,面积大约30平方公里。 朗方规划是以国会与白宫为中心制定的,白宫与国会前面分别 是大面积绿地,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从国会和白宫向四面八方 放射出许多路,通往纪念碑、纪念管、重要的建筑物和广场。
三、城市滨水区开发改建
滨水区是波士顿城市发展建设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早期的波
士顿是移民登陆地和城市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由于交通方式的
改变,沿海工业向内地搬迁,加上本世纪初的经济萧条,滨水区
一度变得冷落,环境质量下降。
50年代后,结合城市中心区的改建,规划部门做出了对滨水
区改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让城市重返滨水区”的口号,揭开
至全世界都是最优秀的,几乎近现代所有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都
在这里留下过建筑作品,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城市及建筑博物馆,
是学习城市设计及建筑专业学生难得的实验室。
二 城市布局及历史保护
波士顿市中心区大部分面积是填海形成的,因此城市布局明
显地反映着历史的印迹。早期的发源地布局灵活,依由就势,巧
妙地结合地形变化,如贝肯山区,北端区和CBD区,后来的填海
的空间走廊,是中心区的“支持核心”。
(4)布置在中心区周围的两个较大规模的城市居住区,形
成强烈的居住形态特色。
四、环境及特点
城市中心区是重要的超声波经济发展基地,它提供了创造城
市活力的空间环境,对整个城市及大都市的影响作用已被人们
所普遍认识和接受。中心区改建的范围是在朗方规划的基础上
针对城市功能和环境特点来确定的,其范围呈三角形,它是以
美国波士顿市中心区城市设
计
一 城市概况
波士顿市位于美国东海岸的麻萨诸塞州。是美国距欧洲最近
的港口城市之一。1620年英国到北美的第一批移民在这里登陆。
1630年正式创建城市,成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新英格
兰地区”的中心,虽然它只有350年的历史,在美国的城市中却是
独一无二的“老”。
如今波士顿市是麻萨诸塞州的首府,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六
详尽的实施计划和开发改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的分析。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城 市设计研究
一、城市概况
首都华盛顿市位于沿东海岸分布的稠密的城市连绵区的南部,华 盛顿全名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为纪念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乔治.华盛顿和1492年发现美国新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而命名的。
个州的工商、金融、交通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人口64万人。
波士顿大都市是世界 上大学最密集的城市,共有大学68所,
堪称文化城市。其中设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系的大学也很多,
与波士顿中心区仅一河之隔的坎布里奇市就是著名的哈佛大学和
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波士顿市的城市建设,得易于这些大学
的支持和影响,无论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作品在全美乃
第8街为纵轴线,以F和G街为底边,以Mt Vernon广场为尖顶,
由城市主要道路所围合的几个街区。
这几个街区位于华盛顿市“纪念核心”及几个主要活动点的 几何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环境上有两个主要特点,对 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是良好的视觉空间结构。这个区具有良好的城市景观条件
金碧辉煌的穹顶高出周围的建筑群,显得格外突出,成为这一区
城市天际线的主要控制点,它的导向性和方位感很强。这一历史
区天际线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商务区高层建筑形成的天际线对比,
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城市的层次感和特色都很强。
除了上述整体保护的历史区外,分散在城市其它地区的著名历 史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波士顿市著名的三一 教堂及柯普利广场便是其中的事例之一。
(2)创造11.3公里长的滨水步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