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合集下载

防雷接地检测规范

防雷接地检测规范

防雷接地检测规范防雷接地检测规范是指对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检测接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确保建筑物在雷电活动中的安全性。

下面是防雷接地检测规范的要点。

一、检测对象防雷接地检测主要针对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进行,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金属导体、设备设施等所使用的接地系统。

二、检测标准防雷接地检测需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等。

同时,还应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

三、检测方法防雷接地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地陷法:通过将接地体连接到可控制电压的电源上,并测量地体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接地体的电位差,来评估接地系统的性能。

2. 电测法:通过测量接地系统中电流、电阻和电位差等参数,来评估接地系统的性能。

3. 磁测法:通过测量地面磁场分布的变化,来评估接地系统的性能。

四、检测要求1. 接地系统的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通常应小于10欧姆。

2. 接地系统的电位差应小于10伏,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接地系统的导通性能应良好,应确保接地系统与地埋电缆或其他设备的连接牢固可靠。

4. 接地系统应能够有效分散雷击电流,减少对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影响。

五、检测频率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检测应定期进行,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在雷电频发地区或特殊应用要求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测频率。

六、检测记录和报告防雷接地检测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检测结果等信息。

并根据检测结果,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包括接地系统的性能评估和改进建议等。

总结起来,防雷接地检测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雷电活动中的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效分散雷击电流,减少对建筑物和设备设施的影响。

同时,定期进行检测并提供详细的检测记录和报告,可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提出改进建议。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要求引下线间距※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1当建筑物高于30m时,从30m起每个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5m.※1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2现场浇灌的或预置构建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第一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3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4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5应利用钢柱和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6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的金属物顶端和低端与防雷装置相连.7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2建筑物宜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3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的避雷针.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端和低端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的应设两根引下线.可以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4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宜采用防直击雷措施.※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防雷装置第一节接闪器第4.1.1条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钢管为4Omm.第4.1.2条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rnm.第4.1.3条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镀锌钢绞线.第4.1.4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第4.1.5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条一款的规定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条的规定.二、钢管、钢罐的璧厚不小于,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璧厚不得小于4mm.注: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条的规定.第4.1.6条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在腐蚀性较强的扬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第4.1.7条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第二节引下线第4.2.1条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 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防腐揩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1.6条的要求.注: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条的规定.第4.2.2条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第4.2.3条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第4.2.3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至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第4.2.5条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至地面下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第三节接地装置第4.3.1条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mm.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第4.3.2条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第4.3.3条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第4.3.4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三的规定.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三、采用降阻剂.四、换土.第4.3.5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第4.3.6条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第4.3.7条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 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
注:接地的目的是:a.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 近似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b.引导入地 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接地的种类
1、防雷接地:(30,10,10Ω)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 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5.插入损耗
由于在传输系统中插入了一个SPD所引 起的损耗。它是在SPD插入前传递到后面的 系统部分的功率与SPD插入后传递到同一部 分的功率之比。插入损耗通常以dB(分贝) 表示。
6.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
220/380V三相系统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
设备的位置
耐冲击过电压类别 耐冲击电压额定值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15)
甘肃无为防雷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12月
(李磊:13893428204)
●了解内容
建筑物与构筑物
所谓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 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 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 的人工建造物称为建筑物 。
7.1 等电位连接的基本要求 1) 62305-3中:钢结构的电气连续性由焊接、
夹接、搭接和绑扎来保证,重叠部分为Φ的20倍。 2)在自然连接不能获得电气连续性的地方,
采用导线连接 3)在用导线连接不可行的地方,采用SPD连

7.2 等电位连接的检查和测试 62305中规定:电气连续性测试,最上部和地
2、交流工作接地 (4Ω)
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 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 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 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 接。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一方面,建筑物本身需要有效地保护其内部设备和人员免受雷电侵害;另一方面,雷电对建筑物的存在也构成了风险,因此,及时对建筑物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对象和方法2.1 检测对象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导线、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 避雷器、漏电保护器、防雷保护器等构成的内部防雷系统;- 防火墙、屋顶、外墙等构成的建筑物外部结构。

2.2 检测方法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于外部防雷系统的检测,应采用全面检测方法,包括对导线、接地装置等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外观进行检测。

- 对于内部防雷系统的检测,应采用综合检测方法,包括对避雷器、漏电保护器、防雷保护器等电气元件的检测,以及对内部接地系统的检测。

- 对于建筑物外部结构的检测,应采用结构检测方法,包括对防火墙、屋顶、外墙等结构的检测。

三、检测要求和标准3.1 检测要求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安全性:建筑物防雷装置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有效地抵御雷击侵害。

- 可靠性:建筑物防雷装置应具备可靠的工作性能,能够稳定地工作一段时间而不出现故障。

- 维护性:建筑物防雷装置应具备较好的维护性能,能够方便地进行检修、更换和维护。

- 适应性:建筑物防雷装置应能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雷电频率和电压等因素的变化。

3.2 检测标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应参照以下标准进行:-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GB/T 16895.23-2008《电工设备的振动试验第23部分:吊装的振动试验》四、检测流程4.1 检测准备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之前,应认真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安全措施:确保检测现场的安全,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GBT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

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a) 铁路系统;b) 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c) 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895,3—⒛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IEC60364-5-54:2002,IDT)GB 16895.4—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dt IEC 60364-5-53:1994)GB/T 16895.9—2000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各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idt IEC 60364-7-707:1984)GB 16895.12—2001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保护(idt IEC60364-4-443:1995)GB/T 16895.16-20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4节:建筑物电气装置电磁干扰(EMI)防护(IEC60364-4-444:1996,IDT)GB/T16895.17—2O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48节: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IEC60364-5-548:1996,IDT)GB 16895.22—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器(IEC60364-5-534:2001A1:2002,IDT)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idt ANSI/IEEE81:1983)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GB/T 18802.21-2004 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21:2000,IDT)GB/T 19271.1—200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1部分:通则(IEC61312-1:1995,IDT)GB/T 19663—2005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IEC 61024-1:1990 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IEC 61024-1-2:1998 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第2分部分:指南B——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IEC 61643-12:2002 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IEC 61643-22:2004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一选择和使用导则IEC 62305-1:2005 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IEC 62305-2:2005 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IEC 62305-3:2005 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IEC 62305-4:2005 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本标准未特别给出的通用性定义参见GB50057、GB/T17949.1、GB18802.1和相关标准的定义。

防雷检测应知应会一、规范掌握

防雷检测应知应会一、规范掌握

防雷检测应知应会一、规范掌握1、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和,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2、具有区或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5、当户外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L可按公式计算,但不宜小于15m。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和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7、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的措施。

8、接地装置是和的总称。

9、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

由雷电引起的和统称为。

10、屏蔽是减少的基本措施。

为减少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措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11、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

12、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应划为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应划为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应划为防雷建筑物。

13、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KA、 KA、 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KA/μs、KA/μs、KA/μs。

首次负极性以后雷击的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KA、 KA、 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KA/μs、KA/μs、KA/μs。

14、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

A.垂直接地体B.水平接地体C.离子接地棒D.接地模块。

15、当树木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保护范围外时,应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其净距应大于()m。

A 5B 4C 3D 216、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物内的等与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共用接地系统。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质量评估
定期评估检测质量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建筑物防雷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执 行质量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能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 命财产安全。
● 05
第五章 建筑物防雷 检测规范的市场前 景
建筑物防雷检测市场概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物防雷检测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规模 不断扩大,未来增长预测看好。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未来发 展趋势和挑战的深入分析和应对策略。
建筑物防雷检测 规范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简介 第2章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实施 第3章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案例分析 第4章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的质量控制 第5章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的市场前景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建筑物防雷 检测规范简介
建筑物防雷检测 规范简介
● 02
第2章 建筑物防雷 检测规范实施
建筑物防雷系统 的检测目标和要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检测目标包括对雷击风险的 评估,设备功能的测试以及接地装置的有效性 检查。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检测重点区域主要包 括高层建筑的雷击风险点,接地装置的连续性 和有效性等。
检测方法
传统测量法
优点:可靠;缺点:耗 时长
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 追溯性
检测报告的审查和验证 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评估和改进
总结反思检测质量问题
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 进建议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 优化
持续改进和优化质量 管理流程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实施有效措施以提升检 测质量
建筑物防雷检测常见问题

防雷检测规范

防雷检测规范

防雷检测规范防雷检测规范一、引言防雷检测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防雷检测的规范,以提高防雷设施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二、检测内容1. 防雷接地网的检测:检测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检测接地网之间的互连和接地极的连接情况。

2. 防雷引线和避雷针的检测:检测引线的连接是否牢固,检测避雷针的数量和布置是否满足要求。

3. 防雷保护装置的检测:检测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测保护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

4. 防雷设备的测试:对防雷设备进行额定电压的测试,检测设备的绝缘阻力是否满足要求。

5. 防雷装置的在线监测: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防雷装置进行连续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修复。

三、检测方法1. 检测设备的选择:选择专业的防雷检测设备,如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在线监测仪等。

2. 检测流程的规范:按照检测的内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测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检测。

3. 检测标准的制定: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测标准,便于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4. 检测记录和报告:在进行检测时,应详细记录检测数据和过程,并形成检测报告,便于后期分析和查阅。

四、检测周期1. 防雷接地网: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2. 防雷引线和避雷针:每两年检测一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3. 防雷保护装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4. 防雷设备: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5. 防雷装置的在线监测: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五、检测结果和整改措施1. 检测结果的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如不符合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 整改措施的制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和整改内容等。

3. 整改验证: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防雷接地检测规范

防雷接地检测规范

ICs33.100M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T 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building2OO8-02-23发布 -1O-01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检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检测规定和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建筑物旳防雷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接闪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设备和通信等领域中进行防雷检测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建筑和设备的安全,并减少雷电风险。

以下是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应包括的内容。

1. 雷电风险评估:在进行防雷检测前,应根据建筑和设备的特点,进行雷电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应包括雷电频率、影响范围、可能带来的损失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防雷措施的基础。

2. 设计和施工要求:根据雷电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防雷设备和装置的设计和施工。

包括建筑物的避雷装置、设备的防雷保护,以及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等。

3. 防雷材料和设备:选择合适的防雷材料和设备是保证防雷效果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防雷材料和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等。

4. 检测方法和仪器:防雷检测应使用先进的方法和仪器,确保对建筑和设备的防雷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检测方法可以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测试,仪器可以包括雷电计、电磁场测试仪等。

5. 检测报告和记录:对于每次防雷检测,应编制检测报告和记录。

报告应包括检测的对象、检测方法和仪器、检测结果以及相关的建议等。

记录应保存在相关的档案中,并定期进行更新。

6. 防雷维护和管理:建筑和设备的防雷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维护和管理内容包括对防雷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对雷电风险评估的更新等。

总之,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对于建筑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防雷检测,才能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防雷检测技术规范防雷检测技术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对社会、经济的损失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防雷检测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雷检测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防雷检测工作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耐雷设备防护技术规程》等,确保防雷设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防雷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需要进行中期和最终验收,确保设备的准确安装以及动态可调整。

2. 防雷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接地电阻要小于规定值、接地设备要独立分开、接地装置要连续均匀并符合要求等。

3. 防雷设备的接口要符合标准,保证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正确可靠,避免因接口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或故障。

4. 防雷设备的材料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导电材料的电性能、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等要求。

5. 防雷设备的维护保养要符合相关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清洁设备、修复设备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防雷检测技术规范还应规定防雷设备的检测频率和方法。

对于高风险区域,如大型工业厂区、高层建筑等,检测频率应更加频繁,可采用定期巡检和即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于一般性的住宅区、办公场所等,可以采用定期巡检的方式进行。

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也应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包括负责设备的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的责任人,以及负责进行防雷设备评估和规划的专业机构。

同时,规范还应明确责任人的培训和考核要求,确保责任人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总之,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的制定应参照相关标准要求,注重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检测频率和方法,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考核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防雷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地避免雷电灾害对社会、经济的损害。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技术规范》等
遵守地方法规和标准, 如《XX省建筑物防雷
检测规范》等
遵守企业内部规定和 标准,如《企业建筑 物防雷检测规范》等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测, 避免遗漏或错误操作
01
定期对检测仪器和设备
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 03
其性能稳定
检测完成后,对据进
行分析和评估,确保结 05
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前准备:
1 了解建筑物 情况,制定 检测方案
现场检测:
2 按照方案进 行现场检测, 记录数据
数据分析:
3 对检测数据 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出具报告:根
4 据分析结果, 撰写检测报告, 提交给客户
防雷检测的注意事项
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如《建筑物防雷设计
规范》等
遵守行业标准和规范, 如《建筑物防雷检测
谢谢
防雷检测的内容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01
检查建筑物的防雷 装置是否安装正确
03
检查防雷装置的连 接是否牢固
05
检查防雷装置的防 雷性能是否达标
02
检查防雷装置的接地 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04
检查防雷装置的绝 缘性能是否良好
06
检查防雷装置的维 护记录是否完整
接地电阻检测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03
准备检测工具:检测仪器、 测量工具、记录工具等
05
出具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 果,出具防雷检测报告,提 出整改建议
02
制定检测计划:确定检测项 目、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
04
进行现场检测:按照检测计 划进行现场检测,记录检测 数据,分析检测结果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目录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基本原则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程序和方法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注意事项 建筑物防雷检测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
建筑物防雷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雷雨天气中安全运行,防止雷击对建筑物造成损 坏。
通过防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物中存在的防雷隐患,从而避免因雷击而引发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正 常运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准 确性
遵循设备操作说明,避免人为误差
检测环境的考虑
天气情况:避免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选择无阳光直射、无阴影遮挡的时段进行检测 检测地点:选择开阔、平坦且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的地点进行检测 检测仪器:确保检测仪器完好、准确,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检测目的:确保 引下线的连接完 好,能够将雷电 引入地下
检测方法:采用 电阻测试仪检测 引下线的电阻值, 观察是否符合规 范要求
检测周期:每年 至少进行一次检 测,对于高层建 筑物等重要设施 应增加检测频率
注意事项:在检 测过程中应注意 安全,避免因操 作不当引发电击 等事故
接地装置检测
接地装置的组成和作用
检测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检测报告的编制:根据检测数据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等。
检测报告的提交:检测机构需将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并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准 确性和完整性。
检测报告的管理:检测机构应对检测报告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报告的 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

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一、前言随着现代化建筑和智能化设备的发展,建筑物防雷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建筑物防雷安全不仅涉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重大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规范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保障建筑物防雷安全,提高建筑物防雷技术水平,促进防雷事业的发展。

二、术语和定义1、建筑物:指固定在地基或其他支撑物上、用于居住、办公、生产或存储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2、防雷接地系统:指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与地面相连的设备或构件,与接地系统相互连接的系统。

3、接地电阻:指接地电极与大地之间的电阻。

4、接地电阻测试:对于防雷接地系统中所用的接地体、接地网、接地带等,测试其中各个接点的接地电阻。

5、防雷检测:对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6、防雷接触电压:指在雷电环境下,人体分别接触到建筑物不同部位时产生的电压。

7、等效接地电阻:指未使用测试集成式测试器,在不增大接地体附近导体上的通过电阻的情况下,等效地表阻抗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压之比。

8、等效地表阻抗:指由水和土壤的导电性能决定的与地表相接触的地下电性质。

三、检测内容及标准1、接地电阻测试1.1、接地体的阻值需低于10欧姆。

1.2、对于接地网、接地带等,其各个接地点的阻值需低于30欧姆。

1.3、测试时,最大电流不得超过10安培,最大测试电压不得超过50伏特。

2、防雷接触电压2.1、建筑物人员进出处不应出现防雷接触电压,也即不得超过10伏特。

2.2、对于其他部位,其防雷接触电压不得超过50伏特。

3、等效接地电阻测试3.1、测试需在无雨天气下进行。

3.2、测试点位应随机选择,测试集成式测试器使用应符合相应标准。

3.3、测试结果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其中等效接地电阻低于10欧姆为合格,防雷接触电压不得超过10伏特为合格。

四、检测方法和流程1、检测方法1.1、对于接地电阻测试,使用电接触法或电流法等测试方法。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XX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47。

1—20XX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GB 18802。

1-20XX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XX年版)GB 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303—20XX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12—20XX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IEC 61024—1:1990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IEC 61024—1—2:1998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第2分部分:指南B—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IEC 61312—1:1995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1部分通则IEC/TS 61312—2:1999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2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IEC 61643—21/Ed。

1。

0:20XX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ITU TS K11:1990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ITU TS K31:1993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94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要求
引下线间距
※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当建筑物高于30m时,从30m起每个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m及以上外墙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5m。

※(1)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现场浇灌的或预置构建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第一次。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3)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4)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5)应利用钢柱和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

(6)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的金属物顶端和低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7)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2)建筑物宜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3)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

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的避雷针。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端和低端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

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的应设两根引下线。

可以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

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4)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
与防雷装置连接。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宜采用防直击雷措施。

※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
及低压架空线。

防雷装置
第一节接闪器
第4.1.1条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
钢管为20mm。

针长1~2m。

:圆钢为16mm;
钢管为25mm。

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
钢管为4Omm。

第4.1.2条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rnm。

第4.1.3条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镀锌钢绞线。

第4.1.4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
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
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第4.1.5
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4.1.1
二、钢管、钢罐的璧厚不小于,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璧
厚不得小于4mm。

注: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3.3.5
第4.1.6条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

在腐蚀性较强的扬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

第4.1.7条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引下线
第4.2.1条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截面不应
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 mm2,厚度
不应小于4mm。

防腐揩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1.6条的要求。

注: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3.3.5
第4.2.2条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

第4.2.3条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
路。

第4.2.3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至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
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

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处
设接地体连接板。

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第4.2.5条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至地面下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第三节接地装置
第4.3.1条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mm。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第4.3.2条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第4.3.3条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第4.3.4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三的规定。

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三、采用降阻剂。

四、换土。

第4.3.5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
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

第4.3.6条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第4.3.7条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