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感受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一次约定
——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有感
第一次百度“钱学森”是在2009年10月31日,这一天,钱老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他的一生,而他的离去,再一次掀起了“钱学森之问”的热潮,这是他对中国教育表达的最后一片心意。虽然早已听过许多关于钱老的故事,但没想到真正去了解他却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百度完“钱学森”之后,竟然产生了儿时曾有的那种对科学家、伟人的深深崇拜和向往之情,心中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因此,我还特地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钱学森》,读完之后,脑海中产生了千万思绪,其中最为强烈的莫过于“钱学森之问”、“高校教育”、“上海交通大学”、“理想”、“科学家”几个字眼反复撞击着我的神经,多次碰撞之后竟然觉得自己的未来越渐明朗,就在那时,我告诉自己,我要以钱老为榜样,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科学,献给祖国崇高的事业。
2015年,在另一个金秋十月,我不仅幸运地邂逅了交大,更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参观了钱学森图书感,如同六年前不经意中的一次约定在这一刻履行了,那种感觉竟也无法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出。我想,作为科研人员,这种感觉不亚于研究出了突破性成果了吧。而这成果,无疑饱含了钱老精神的莫大的鼓舞。
当踏入钱学森图书馆的那一刻,就如同亲眼见到了钱老,比当年在书中看到的钱学森来得更加有血肉,更加的亲切:9.8米高的钱学森红色手稿、改进型中近程导弹实体、“导弹概论”手稿、“水动力学讲义”手稿等一个个钱老旧物在我面前熠熠生辉,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后辈学者,此生有幸离一个精神导师如此之近,那种欢跃也是毋庸置疑的。
钱老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无可置评的,这也是千万学者为之努力的方向。但这次参观给我的另一大收获是感动于钱老如此般的爱国之情。红色中国需要一代代像钱老这样的红色科学家。一位伟人,不仅要有非凡的成就,拥有爱国之心更为国家之骄傲,民族之幸。
我已经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那个曾经培养了像钱老这样德才兼备的大科学家的校园,我感到万分的庆幸,同时也有这万分的责任,但我想,我会为之奋斗的,因为从钱学森图书馆走出来的时候,我又默默地同钱老定下了一个约定,而这次,我选择终身为履行这个约定而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