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词鉴赏精选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唐宋诗醇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中考语文重点古诗词赏析汇总

中考语文重点古诗词赏析汇总

中考语文重点古诗词赏析汇总1曹操 (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主要内容:本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考诗歌诗词大全鉴赏

中考诗歌诗词大全鉴赏

中考诗歌诗词大全鉴赏中考诗歌诗词鉴赏11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2阿房宫赋杜牧〔唐代〕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不知其一作:不知乎;西东一作:东西)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练习一、《雁门太守行》1.这首诗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的英勇气概,也表达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二字。

用“黑云”作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

“压”形象的写出敌人人马众多来势之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态。

“开”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渲染战争紧张的气氛和危机形势。

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这首诗借助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情感,具体分析。

这首诗几乎句句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仅鲜明并且浓艳,他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借此来书写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望月有感》1.这首诗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比,像“千里雁”一样吊影自怜;像“九秋蓬”一样飘转无定,形象生动的写出兄弟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尾联“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以小见大,真假结合,既是因为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

高度概括而有深刻的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和痛楚。

4.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左迁蓝关示侄孙湘》1.本诗表达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首联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应用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凸起表现墨客运气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专题05诗词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05诗词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专题05 诗词鉴赏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用“生”“入”三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2.(2023·天津河西·统考二模)下面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2023·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篇含答案

第1篇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意思对即可。

2.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

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意思对即可。

第2篇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边塞秋景异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答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即可)第3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第4篇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中考古诗鉴赏精选

中考古诗鉴赏精选

中考古诗鉴赏精选中考古诗鉴赏精选村居⑴ ·【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

儿童散学⑷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⑸。

【注释】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yuān :鸢:老鹰。

纸鸢:风筝。

【题解】《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参考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作者简介】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中考首诗词名句赏析大全

中考首诗词名句赏析大全

中考34首古诗词名句赏析大全1、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

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壮志豪情1、《观沧海》曹操汉乐府诗歌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生动地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展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借以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主旨句2、《望岳》杜甫律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近望泰山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得高,看得远,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王安石绝句借描写飞来山及山上宝塔之高,抒发了诗人的无畏精神。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表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豪迈、无畏、自信与乐观。

4、《行路难(其一)》李白歌行体描写前路艰难,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名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连用四个典型动作表达内心的苦闷。

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比喻写出了被逐出京的苦痛及前路的艰难。

与“雪拥蓝关马不前”意境相似。

名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历史上两个政治不顺利,后来却成大业之人的典故表现希望被朝廷重用。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最强音。

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乐观人生态度。

5、《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现了词人对外国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中考】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中考】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5.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古诗词鉴赏1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干戈寥落四周星。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及背景:此诗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1.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作者沉痛地述说了国家的危难,个人的遭遇,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3、小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

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诗词鉴赏(15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诗词鉴赏(15篇)

★诗词鉴赏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答案:1、D 2、开放题。

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某某边。

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远,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首古诗词分类赏析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初三语文古诗文赏析与解读初三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外,也需要对古诗文有所了解与欣赏。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几首古诗文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分析,希望能够增进大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名篇之一,所表达的是诗人豪情壮志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诗人对自己壮志未酬的表达,意味着他不甘于平庸,追求更高的事业和境界。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创作的《登高》,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深深忧愁。

诗中的“悲秋”和“独登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流露出诗人的失意和对现实的无奈。

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让人难以忘怀。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明月光景的描绘,给人以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以上是几首较为经典的古诗文作品的赏析与解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古诗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⑴.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释】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⑴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⑵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中考诗词鉴赏(20首)

中考诗词鉴赏(20首)

古诗词鉴赏1、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龚自珍,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2.背景: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因政治上不受重视,官职卑微,抱负无法施展,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

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落英满眼,日暮风起,狼藉残红。

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的挥动马鞭长出这首歌。

二、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还可以哺育新的花朵。

三、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四、重点注释1、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吟鞭:马鞭。

吟,指吟诗。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

更护花:花比喻国家。

后两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五、内容分析第一部分:(1、2句)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

(抒情、叙事)第二部分:(3、4句)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抒发爱国热忱。

(议论)六、重点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还可以哺育新的花朵。

此句以落花为喻,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作者虽然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

七、典型例题(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3)赏析“浩荡”的表达作用:(4)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惆怅之情和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昔人乘鹤而去,只余空楼,千百年来只有悠悠的白云空自浮动,诗人吊古伤今,生发惆怅之情;后两句描写日暮时分,诗人遥望家乡却只见江雾迷蒙,生发思乡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结合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

“不复返”,包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嗟叹。

前两联吊古伤今,生发惆怅之情;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看到的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他乡的景色如此明丽美好,更加触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直抒胸臆,句意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可知,暮霭沉沉中,故乡杳不可见,怎不令人心生无限哀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写诗人无畏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政治前景和人生未来的乐观和坚定信念。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

中考单项训练古诗词赏析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风格有什么不同?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照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样不同的情态?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七、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中考古诗词《过零丁洋》的赏析(精选3篇)

中考古诗词《过零丁洋》的赏析(精选3篇)

中考古诗词《过零丁洋》的赏析(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考古诗词《过零丁洋》的赏析(精选3篇)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

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

【导语】诗词是华夏⽂明的瑰宝,是连绵千⾥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明瑰宝,是历史的丰碑。

⽽且诗词还是语⽂课程中很重要的⼀门功课。

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就给⼤家分享下有关于中考的诗词。

希望考⽣能全⼒以赴,祝愿考⽣都能考出好成绩。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有关于中考的诗词,欢迎阅读!【篇⼀】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哲理诗 1、⼭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陆游《游⼭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更上⼀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

(朱熹《观书有感》) 6、⼈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

(苏轼《⽔调歌头.明⽉⼏时有》) 7、会当凌绝顶,⼀览众⼭⼩。

(杜甫《望岳》) 8、⽵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在层。

(王安⽯《登飞来峰》) 10、海⽇⽣残夜,江春⼊旧年。

(王湾《次北固⼭下》) 11、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巷》) 13、野⽕烧不尽,春风吹⼜⽣。

(⽩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篇⼆】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活诗 1.⽵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斜风作晓寒》 3.绿蚁新醅酒,红泥⼩⽕炉。

——⽩居易《问刘⼗九》 4.造物⽆⾔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

——张维屏《新雷》 5.⼤⼉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弃疾《清平乐·村居》 6.梅⼦黄时⽇⽇晴,⼩溪泛尽却⼭⾏。

——曾⼏《三衢道中》 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三衢道中》 8.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诗词鉴赏精选
古诗词鉴赏(一)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赏析:
《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

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

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

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

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

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

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

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

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
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

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

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

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古诗词鉴赏(二) 《春怀示邻里》
作者: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赏析:
这首七律首联、颈联写景状物,颔联、尾联叙事抒情,是一首学杜的力作,表现作者贫居闲静的心境,也委婉地流露出世路艰辛的愤慨。

诗的开头两句:“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以“断墙”“老屋”,点明所居的简陋。

残破的墙壁上,在春雨淋湿之后,蜗牛随意爬行,留下了歪歪斜斜的痕迹。

老屋因久无人居,所以任凭燕子飞来做巢。

作者在这里不写“老
屋无人”,而代以“无僧”,实际上是自嘲的戏笔。

表明他也不过像个游方和尚而已,是经常浪迹在外边的(有人以为,作者租住僧房,故说“老屋无僧”。

但无佐证)。

作者居住在这样的老屋之中,可见生活的清苦。

第三四两句:“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

”写他也想外出追寻点笑语的机会,无奈又感到归来之后,鬓角上更会染上沙尘。

这两句显示作者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仍然保持傲然的情操,不愿在风尘中追逐。

第五六两句:“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即景抒怀,屋角的蛛网,檐口的蜂巢,在“风翻”、“雷动”的情况之下,形成了老屋的风光,而“开三面”、“趁两衙”,则是有所寄寓的笔墨。

作者先写风翻蛛网,却是网开三面,昆虫仍好有个避开的去处。

次写雷动蜂衙,那些蜂儿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拥簇在一起,就衙门里排衙一样。

而人在尘网之中,倒是网张四面,受到党祸牵连,难有回旋的余地。

过去他虽曾奔走多年,此时依旧有途穷之感,不似蜂儿还有走动的机会。

语意中对世路崎岖深表慨叹。

结尾两句:“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此二句表明他在现实的情况下,平白地辜负了春天,虽然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此时或许还有有未开的花儿。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反映宋诗的新趣味还在于它在看
似纯粹的、很地道的白描形象中暗暗地搬动着书卷,使得它看似非常琐细,其实却大有来头。

此诗词语讲究,情感深细,意境新奇。

结构则跳跃错落,写景、叙事隔联相承。

处处体现诗人细致、求新的构思
古诗词鉴赏(三) 《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

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

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此诗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
—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

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

”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

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

“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

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适与野情惬”,则是“山行”所感。

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

“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

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

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

“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

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

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

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

“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

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
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

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

“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枯木形,人禽两自在!······”梅尧臣从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

熊“自在”,鹿“自在”,看“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

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此联就可以说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熊升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行”者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行”者看了。

“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

从章法上看,这一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更充分的表现。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

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

王维的“欲投
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

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