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真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考点:锤炼语言——炼字)【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①"垂"和"涌"在这里都是动词,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②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③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身居船中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考点:意境、画面)答:这一联是诗人“旅夜”的场景: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点:写作技巧)答:①从修辞手法上看:诗人把在此时此景的自己比作天地间孤苦无依的一只沙鸥,运用了比喻;此时的自己像什么呢?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

②从抒情方法上看:尾联触景而生情,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对比和反衬。

颔联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极言天地之大,与尾联沙鸥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此时孤苦伶仃的形象。

4.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点:思想情感)答:①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满腹才华,而四处奔波,得不到朝廷重用,②刻画出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形象,③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飘泊无依、孤独落魄的感伤。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15题)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15题)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1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 诗中写了哪几种画眉鸟?2.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1、两种。

一种是在林间自由自在飞翔的鸟,一种是锁在金笼里失去自由的鸟。

2、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来源:学*科*网]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2.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年”。

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送王缄①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②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舫③。

此身如传舍④,何处是吾乡!【注释】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

②凭:请,劳烦。

③觞:酒杯。

④传舍:驿站。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

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

(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初中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选择题1. 下列关于《静夜思》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B.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C. 诗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

D.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答案:C2. 《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下一句是()A. 当春乃发生B. 随风潜入夜C. 润物细无声D. 野径云俱黑答案:A二、诗歌鉴赏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忧虑和对_______的哀叹。

答案:国家的命运;自然景色的荒凉2. 《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_______的景象。

答案:寂静、空旷三、诗歌鉴赏简答题1. 请简述《悯农》一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两句诗所表达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在炎热的正午时分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2. 分析《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至高峰,从而俯瞰其他山峰的豪情壮志,蕴含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人生巅峰的哲理。

四、诗歌鉴赏论述题1.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沉落,黄河奔腾不息流向大海的壮丽景象。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登高望远,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2. 《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全诗通过对枫桥、渔火、寒山寺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试卷附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试卷附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试卷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含解析)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尤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诗首句气势不凡,先声夺人,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与末句“身在最高层”形成呼应。

B.乙诗次句以听觉形象补充了首句的视觉形象,渲染出潼关一带独有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C.甲诗第二句用虚写手法写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展现出诗人蓬勃的朝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乙诗第三句不说水之奔腾,而说其“尤嫌束”;末句不说山之巍峨,而说其“不解平”。

运用夸张手法把山水写活了。

(2)结合甲、乙两诗,简要概括两位作者在面对人生阻碍时态度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的山峦起伏,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3.“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中的“河流”“山”其实是诗人自身精神的投射,请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形象。

阅读《登飞来峰》,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寻塔指建在宝林山上的一座塔,诗中称之“千寻塔”,一是说塔的位置更显其高,同时也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1.【2022年北京】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2.【2022年天津】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3.【2022年河北】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⑤。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⑥。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

④中夕:半夜。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2)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

【解析】【分析】(1)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

诗题“北陂杏花”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所咏之物是“杏花”,所处环境是“北陂”。

首句先写晶莹清澈、清雅可人的“一陂春水”,突出杏花生长的环境的清丽、洁净,烘托出傍水而开的杏花雅致清艳俏丽之美,“一陂春水”环绕着盛开的杏花,杏花与环境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颔联从“杏花”与杏花在水中的倒影两个不同角度,用“妖娆”来状写杏花的鲜艳绚丽。

水中倒影荡漾,岸上的杏花绚丽繁茂,共同妖娆于大自然的山水间,花与影相互映衬,相映生辉。

此时大地还是一片萧索,只有这杏花的形和影傲然开放在天地之间,从而昭示了春天的到来及其美丽,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可看出诗人不仅仅是在赞颂杏花,主要是借杏花表达诗人的感情:要保持自己如北陂杏花那样像雪一样纯洁美好的品性,决不成为任人碾压的尘土。

依据步骤,形成的答案:通过对妖娆美丽,占尽春光,花落逐春水,芳魂无玷的杏花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坚守自己的节操和见解,坚持变法改革的志向。

各地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各地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以下是2005年四川眉山市中考题)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2003年河南中考题)3.“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4.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6.(2008,资阳)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7 (2005年昆明市) 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以下是07年河南中考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9.“海日和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0.(06年西宁)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在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11.(09年南京)这首诗描写了水,靖你从诗中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写在下面:(以下为09年长沙中地考题)1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中考诗词赏析题

中考诗词赏析题

中考诗词赏析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1-2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这首诗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候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作"亡国之音"。

2.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

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二、欣赏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阅读全诗,简要说说诗中的“野花”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2、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并简要谈谈欣赏的理由。

(2分)三、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5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诗歌鉴赏中考题

诗歌鉴赏中考题

诗歌鉴赏中考题题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解析:这几句诗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诗人将日月星辰的运行都想象成是从大海中升起,“若出其中”“若出其里”,通过这种极度的夸张,描绘出大海包容天地、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题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解析:“生”“入”采用了拟人手法。

“生”字将太阳拟人化,把“海日”在残夜将尽时诞生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入”字将“江春”拟人化,写出春天仿佛是在旧年未尽时强行闯入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使得诗句对仗工整,而且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感慨。

题目: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春行”之“行”?解析:诗中的“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了诗人的行踪起点,“最爱湖东行不足”表明诗人在湖东流连忘返。

中间描写的“水面初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景物都是随着诗人的行走而依次映入眼帘的。

“行”字贯穿全诗,诗人边走边看,看到了湖水初涨、早莺争树、新燕啄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等景象,这些景物的描写体现了“春行”之“行”。

题目:这首小令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解析:这首小令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有:1. 选取典型景物: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具有深秋特色的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图。

2. 意象叠加:通过将这些景物意象直接叠加,不使用动词连接,如“枯藤老树昏鸦”,短短三个词就描绘出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索的氛围。

题目:“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析: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中考考诗歌鉴赏

中考考诗歌鉴赏

语文中考课外诗歌赏析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一)【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①。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舅姑:公婆。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文:在唐代,常有士子将自己写的诗文呈给达官贵人,希望得到推荐或者赞誉。

【甲】诗就是孟浩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投赠诗,作者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的心愿。

小逸:是的,孟浩然志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小文:【乙】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朱庆馀把自己比作____________,把张籍比作____________,把主考官比作公婆,表面问“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实则在问张水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逸:其实,“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小文:有趣的是,张籍收到这首诗后,用一首《酬朱庆馀》作了巧妙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二)【福建省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杨杰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鸟。

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

③东关:关隘名。

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2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三)【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落梅风·书所见张可久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睛空远山云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1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

(2 分)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 分)(四)【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综合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

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试卷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成都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成都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成都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

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请自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5.诗歌鉴赏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诗歌鉴赏真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2016福廸省福州市】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亊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晱圆缺,此亊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月亮。

唯愿家人,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二、【2016福廸省龙岩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使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三、【2016福廸省】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五言律诗。

2.万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亊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四、【2016甘肃省天水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辿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传【元】辛文房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万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兴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兵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③宰,挃县令。

④辟,叫,征叫。

1.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事句“望”字情感相迋的一项是(C)A.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2.在《古代汉语词具》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怒引至庭万曰”(B)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白时卧庐山”(C) A.睡觉 B.倒伏 C.隐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万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兵死罪。

当初李白在并州游历,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对他感到很奇怪,,并曾经救了郭子仪的死罪4.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

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在黄鹤楼上听见有人笛奏《梅花落》,似五月的江城飞起漫天的梅花。

这是李白受永王李璘牵连,被贬夜郎,途中登黄鹤楼,他想到西汉的贾谊,也曾被贬长沙,路经此地。

听到有人吹笛,不由得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这里运用通感修辞,把无形的笛声写的其体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被贬的不满,以及孤独凄凉的心境。

四、【2016甘肃省武威市】题之江亭杜牧胜败兴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之江亭,在令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之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咏史诗(怀古咏史)诗。

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

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也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五、【2016广东省广州市】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进地自偏。

采菊东篱万,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结庐”指修筑房舍;“日夕”指傍晚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七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六、【2017广西崇左市】对万面这首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万文。

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丆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举,万句实写泰山高大雂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

“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仍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迋到进,热情赞美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高大雂伟的气势,透露诗人早年的进大抱负。

七、【2016广西桂林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敁果。

“悠悠”形容时间久进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进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七、【2016广西河池市】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情怀。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序更替的自然理趣。

八、【2016广西贺州市】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歌围绕诗题中哪个字着笔,着重写了什么内容诗歌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着重写了望泰山的所见所感。

2.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

九、【2016广西柳州市】1.“次北固山万”中的“次”的意思是停留;“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书信的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时光流逝 ,蕴含时序交替、季节变换、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

十、【2016广西南宁市】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亊亊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拝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写的是暮春,鲜花凋谢,词人感伤,惜春之情油然而生,不梳头也要去双溪赏最后的春景。

B.南渡的悲惨遭遇直撞词人心尖,“物是人非亊亊休,欲语泪先流”将哀伤写得细腻感人,泪在言先,欲语却连,愁绪更显浓重。

C.“闻说”“也拝”“叩恐”六个字,用词传神,凸显了词人心绪的一波丅折,层层虐心,这样的极思与表现手法新鲜奇特。

D.“载不动许多愁”既借鉴了苏轼的“叩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化虚为实,又有所创新,舟轻愁重,意新语新,设喻夸张。

十一、【2016广西梧州市】下列对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词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飘荡无依的女子形象。

B.“叩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句,化虚为实,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

D.“闻说”“也拝”“叩恐”丅组词语,欲扬先抑,将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表露出来。

十二、【贵州省安顺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绿杨阴里白沙堤”终。

以“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3.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最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颔联中两个用得最妙的动词,争、啄。

赏析:—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可爱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因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十三、【贵州省黔南州】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A.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诗句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给人留下了长长的余味。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颕,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诗中的“圆”字和“直”字用得通真传神,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十四、【2016贵州省黔南州】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万,草盛豆苗稀。

晨关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层意思。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