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MaterialFormingTechnology课程编号:07310060学分:6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

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绪论1基本内容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教学要求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重难点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1基本内容(1)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2)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3)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教学要求(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重难点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1基本内容(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2教学要求(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重难点(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材料成形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实践(实训、实习)课时:29课时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工艺规程的制订。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后,应达到:1) 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制定一般零件的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2) 能够分析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确定零件成形工序,懂得工艺设计及相应计算。

2)能够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二、理论教学要求绪论1) 砂型与砂芯制造2)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3)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掌握浇注系统组元及其作用,浇注系统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计算阻流截面的水力学公式和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

4 )冒口、冷铁与铸肋了解冒口的补缩原理;掌握冒口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冷铁与铸肋设计和典型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5 )模锻工艺6)锻模设计7 )电弧焊掌握点焊、缝焊和闪光对焊原理特点应用;初步了解高频焊、摩擦焊、钎焊原理及应用。

三、实践教学要求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实验学时 9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3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学时分配实验类型备注 1 浇注系统水模拟实验必做 2 塑性成形实验必做 3 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必四、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1 绪论1 12 第一章砂型与砂芯制造 2 23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4 4 4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综合实验 6 3 95 第四章冒口,冷铁与铸筋4 4 6 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2 2 7 第五章模锻工艺 4 4 8 第六章锻模设计 2 2 9 第七章板料冲压实验 10 3 13 10 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实例 2 2 11 第八章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8 3 11 12 第九章压力焊与钎焊五、课程有关说明1.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完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工程基础、传热学,材料成形原理、生产实习等课程。

材料成型技术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技术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2. 掌握材料成型工艺的原理、过程及关键参数;3. 了解材料成型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能够熟练操作材料成型设备,完成简单的成型实验;3. 能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设计简单的材料成型产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树立绿色生产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成型工艺,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新技术、动手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材料成型技术概述- 材料成型技术定义、分类及应用领域;- 常见材料成型方法及其特点。

2. 材料成型工艺原理- 金属成型工艺原理及关键参数;- 塑料成型工艺原理及关键参数;- 陶瓷、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简介。

3. 材料成型设备与工艺参数- 常见材料成型设备结构、原理及操作;- 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成型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4. 材料成型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成型缺陷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成型过程中材料性能变化及其控制;- 提高成型质量的措施。

5. 现代材料成型技术简介- 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 金属粉末成型技术;- 数控成型技术。

6. 实践教学- 简单成型实验操作;- 成型设备操作与维护;- 设计简单的材料成型产品。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ZF16613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6)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现代工程图学、材料力学、公差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本机械加工技能训练课程简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材料尤其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材料加工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基础。

该课程是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工艺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1)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原则。

(2)掌握材料成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3)了解各主要成型方法所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4)初步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材料加工工艺发展史,材料加工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金属的液态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液态金属成型方法,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及相互关系,合金性能对铸件结构工艺性的影响教学难点:分型面与浇注位置选择教学要求:掌握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掌握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掌握液态成型金属件的设计,了解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合金的工艺性能与铸件质量的关系第二节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铸铁件的生产;铸钢件的生产;有色合金铸件的生产第三节液态金属的成型方法重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外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金属液态成型方法的合理选用第四节液态成型金属件的工艺设计铸件结构的工艺性;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浇冒口系统设计;液态成型工艺设计实例第五节液态成型技术的新进展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快速凝固技术;消失模铸造;计算机在铸造中应用.习题要点:1、什么是金属液态成型?2、金属液态成型制品的主要缺陷有哪些?3、什么是缩松和缩孔?如何防止缩松和缩孔?4、金属液态成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如何确定铸造工艺方案?如何进行浇口设计?第三章金属的塑性成型(8学时)教学重点:金属塑性成型方法,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自由锻和模锻工艺设计教学难点: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教学要求:掌握金属塑性成型的工艺理论基础,掌握金属塑性成型方法,掌握塑性成型件的工艺设计,了解塑性成型技术新发展。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上)-新2006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上)-新2006

《材料成形原理》(上)教学大纲总学时:56总学分:3.5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材料成型原理》是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主要的院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材料的凝固成形、焊接成形等近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及各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原理有深入广泛的实质性理解,为后续的成形技术具体工艺方法、设备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为开发新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分析和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性质,掌握液态金属与合金凝固结晶的基本规律及结晶过程中的伴随现象,了解冶金处理对凝固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冶金现象及内部规律。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本课程重点在于阐述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涉及具体成形工艺方法及参数。

各种具体的成形工艺方法、原理过程及控制等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学习。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必修课。

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篇绪论绪论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材料成形内容及其在国民经济、国防、高技术领域的意义,各种材料成形技术原理(凝固、焊接及冶炼过程冶金、粉末冶金、塑性成形)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教学要求及重点:使学生理解“材料成形”的重要性及《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对本专业有整体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

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以液态金属为例,概要介绍有关液体结构的知识,并注意体现近年来新的突破和成果。

对液体的性质,主要讨论与液态成形相关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1-1 引言§1-2 液态金属的结构液体与固体、气体结构比较及衍射特征;液态金属结构的理论模型:无规密堆硬球模型、液态金属结构的晶体缺陷模型、液体结构及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描述;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1-3 液态合金的性质液态合金的粘度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表面张力的实质及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1-4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液态金属停止流动机理与充型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第二章凝固温度场介绍液态金属凝固及焊接熔池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特点与近似计算方法。

材料成型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工程图学(A) (1)工程力学(B)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 (12)机械原理及设计(Ⅰ)B (14)机械原理及设计(Ⅱ)B...................................... . (17)几何量公差与检测(B) (21)传热学(B) (24)金属学及热处理 (26)材料加工CAD/CAM (29)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 (31)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34)塑性成形数值模拟 (37)热加工环保技术与设备 (38)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备 (41)特种铸造 (43)铸型材料基础 (45)压力加工设备 (47)特种塑性成形 (49)模具加工工艺 (51)焊接结构设备 (53)电工电子学A(1)(Ⅱ) (57)材料成型课程教学大纲工程图学(A)Engineering Graphics(A)课程编号:03110051学分:6.5学时:120 (其中:讲课学时:100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14)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机械、机电、车辆、成型等。

教材:l、《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2、《画法几何习题集》,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3、《机械制图习题集》,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4、《计算机辅助工程图学》,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校内教材),2003年。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如机械、机电、车辆、成型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它以投影理论为基础,以图示图解为基本方法,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表达与阅读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对几何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图形构形表达及阅读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及三维建模的基本能力,并通过以上能力的培养,开展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今后从事各种设计包括创新性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打基础。

材料成型原理大纲

材料成型原理大纲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课程代码:31060220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位课学时/学分:60/4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等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理论基础课程,着重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阐明液态成形、塑性成形和连接成形等基本材料成形技术的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突出共性,同时也兼顾个性,既包括过去教材《铸件形成理论》、《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和《金属焊接冶金原理》的基础内容,又引入近代有关的新成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阐明液态金属的性质、铸件及焊接件形成中的基本凝固理论,凝固过程中铸件与铸型的热交换特点,对铸件形成过程及金属结晶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塑性加工的力学基础,对变形过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及力能参数计算,探讨变形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研究在熔化焊条件下,有关化学冶金和物理冶金方面的规律,为制定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能力培养目标本课程应着重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现象、实质以及力学性质,为进一步学习材料成型工艺系列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利用此课程对学生进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素质培养目标能艰苦奋斗,有踏实的科学精神、积极向上的学风和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的喜欢及对社会的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铸件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凝固理论,对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形成与控制以及金属结晶理论。

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屈服准则、增量理论及其应用,力能参数计算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焊接件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凝固理论,焊接过程中内应力及冶金缺陷分析。

2、教学难点:铸件形成过程中的基本凝固理论及温度场。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35006总学时:48学时(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将理论与工艺一融为一体,首先对整个材料的加工过程作综合描述,进而引出材料成型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

然后阐述材料成型所涉及的若干共性理论问题,包括液态金属的凝固理论、材料成型的热过程、塑性成型的物理、力学基础等,最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过程分析、技术要点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和模具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凝固成型、塑性成型、焊接成型的理论和基本工艺。

对塑料成型、粉末成型、表面成型做一般了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每章布置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材料成型的工艺、工装(模具)。

考核形式为笔试,总评成绩将参考平时作业(占5%)和实验情况(占5%)。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问题和发展现状,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重点: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难点:第二章材料凝固理论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过程中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凝固理论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计算及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热力学计算第一节材料凝固概述第二节凝固的热力学基础第三节形核第四节生长第五节溶质再分配第六节共晶合金的凝固第七节金属及合金的凝固方式第八节凝固成型的应用习题:课外补充4-6题第三章材料成型热过程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加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温度场。

重点: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温度场。

难点:分析温度场。

第一节材料成型热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二节材料加热过程的热效率第三节温度场第四节焊接热循环习题:课外补充3-5题第四章塑性成型理论基础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从金属学角度分析材料塑性变形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屈服准则分析材料的塑性变形力学条件。

x204025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204025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2040251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ould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课程编码:x2040251学时数:48其中实践学时数:4 课外学时数:学分数:[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一、课程简介《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与先修课程《工程训练》、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共同探讨机械制造全过程——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内容。

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一般知识,掌握常用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途,使学生具有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的能力,并初步掌握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设计、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 教学内容晶体材料的原子排列;合金的晶体结构;工程材料的性能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晶体结构及缺陷的形式;单晶体和多晶体;相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固溶体和化合物性能;机械性能的概念;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概念;陶瓷和高聚物的结构(2)理解部分:刚度、强度、塑性、韧性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应用;材料工艺性能的含义(3)掌握部分:晶体结构缺陷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合金的相的种类及对性能的影响;硬度的测量、表示方法及应用(4)熟练掌握:材料强化方式3. 重点和难点%(1)重点:金属的三种典型晶体结构;实际金属中的三类晶体缺陷;合金的相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σS、σb、δ、αk、HB、HRC及与材料之间的关系(2)难点:材料强化方式(二)金属材料的凝固与固态相变1. 教学内容金属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铁碳相图的分析;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金属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二元相图的意义和基本类型;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理解部分:细化晶粒的方法;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和结晶过程特点;相图与材料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之间关系;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产物及性能特点$(3)掌握部分:杠杆定律;匀晶相图;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4)熟练掌握:铁碳相图的规律及应用3. 重点和难点(1)重点:铁碳合金的基本相;碳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组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铁碳相图的应用(2)难点:铁碳相图(三)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1. 教学内容金属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回复与再结晶;冷、热变形;金属的可锻性: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单晶体与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特点;加工硬化现象;残余应力的危害及消除(2)理解部分: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金属可锻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掌握部分:加工硬化现象的应用;回复与再结晶的特点;冷、热变形的对比;纤维组织对性能的影响及应用(4)熟练掌握:无3. 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工硬化现象的应用;回复与再结晶的应用;冷、热变形的选择;纤维组织对性能的应用(2)难点:无|(四)金属材料热处理1. 教学内容钢的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热处理的分类及工序安排;固溶处理和时效强化;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先进热处理工艺;渗氮的特点和应用(2)理解部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参数选择;渗碳过程(3)掌握部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目的、组织及应用(4)熟练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目的、组织及应用:3. 重点和难点(1)重点: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目的,组织和应用(2)难点:无(五)金属表面改性处理1. 教学内容金属表面改性处理的目的、意义、特点和方法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金属表面改性处理的意义,(2)理解部分:转化膜、电镀、离子沉积、热喷涂、涂装、表面着色等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合(3)掌握部分:无(4)熟练掌握:无3. 重点和难点(1)重点:无(2)难点:无(六)金属材料1. 教学内容@合金钢的概述;合金元素的作用;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铸铁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合金钢的分类、编号方法、化学成分和主要用途;特殊性能钢(主要是不锈钢)的性能特点、热处理工艺及主要用途;有色金属和新型金属材料(2)理解部分: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规律(3)掌握部分:工具钢、灰铸铁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弹簧钢、轴承钢、易切削钢成分、性能特点及主要用途(4)熟练掌握:普通碳素结构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调质钢、渗碳钢成分、性能特点、热处理工艺、典型牌号及应用3. 重点和难点(1)重点:普通碳素结构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调质钢、渗碳钢成分、性能特点、热处理工艺、典型牌号及应用-(2)难点:无(七)铸造1. 教学内容合金铸造性能;砂型铸造工艺;特种铸造;铸件结构设计;常用合金铸造生产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铸造技术新进展(2)理解部分:砂型铸造工艺选择(3)掌握部分:砂型铸造工艺和常用合金的铸造生产,(4)熟练掌握:合金的铸造性能;灰铸铁的铸造性能;铸件结构设计3. 重点和难点(1)重点:合金的铸造性能;灰铸铁的铸造生产;铸件结构设计(2)难点:无(八)压力加工1. 教学内容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压力加工件结构设计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自由锻的工序;模锻的工序;挤压、轧制、拉拔方法;塑性加工新进展(2)理解部分:自由锻、模锻的特点及应用;板料冲压的工序、特点及应用(3)掌握部分:自由锻工艺规程制订;模锻工艺规程制订(4)熟练掌握:压力加工件结构设计3. 重点和难点(1)重点:压力加工件结构设计(2)难点:无(九)焊接"1. 教学内容电弧焊;电阻焊;摩擦焊;焊接件结构工艺性;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电阻焊、摩擦焊、压力焊的特点;焊接技术新进展(2)理解部分:电弧焊接基本原理;焊接接头形式;铸铁的焊接;铜、铝合金的焊接(3)掌握部分:电弧焊方法及应用;碳钢和合金钢的焊接性(4)熟练掌握:焊接结构设计3. 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弧焊方法及应用;碳钢和合金钢的焊接性;焊接结构设计(2)难点:无(十)机械零件材料及成型工艺的选用1. 教学内容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具体成型方法及改性工艺的选用;典型零件的材料及成型工艺选择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无(2)理解部分:无((3)掌握部分: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具体成型方法及改性工艺的选用(4)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材料及成型工艺选择3. 重点和难点(1)重点:典型零件的材料及成型工艺选择(2)难点:无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五、课程其他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课: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要求:观察和识别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掌握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验二碳钢热处理的性能与组织分析要求: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掌握含碳量、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了解碳钢热处理的基本组织。

材料与成型课程大纲

材料与成型课程大纲

《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总学时数:52学分数:3.0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一、课程的性质《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是研究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方法的一门综合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成形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机械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能运用工程材料及改性的知识,正确选用零件材料和改性方法的初步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和通道。

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典型零件或部件为工作载体形成四个教学情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将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成形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具体工作任务来学习,每项工作任务都要有成果输出。

三、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零件材料与成型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改性方法和用途;了解常用成型方法的基本知识。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现代机械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

能运用工程材料及改性的知识,正确选用零件材料和改性方法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成型工艺知识,选用毛坯成形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奠定必要的基础。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MEAU2037
课程名称:材料成型技术
英文名称:Material Modeling Technique Foundation
实验室名称: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机械工程实验室
课程学时:45实验学时:9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配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的一般实验手段、方法和实验设备,以及有限元模拟技术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技术要点;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材料成形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材金属凝固理论、塑性成形的物理和力学基础,以及焊接变形的机理。

初步了解有关凝固成形、塑性成形和焊接成形的基本实验方法、技术要点和相关的工艺装备和模具结构。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电阻坩埚炉(5KW)5只
螺旋型试样模样5只
热电偶测温仪5只
型砂、砂箱、造型工具、浇注工具5套
简单冲裁模、简单弯曲模、简单拉深模、连续模、复合模5套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考核方式:以实验态度,实验方法,实验报告为依据,给出实验成绩。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教材:自编
2、参考书:材料成型基础冯志刚机械出版社2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35006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将理论与工艺一融为一体,首先对整个材料的加工过程作综合描述,进而引出材料成型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

然后阐述材料成型所涉及的若干共性理论问题,包括液态金属的凝固理论、材料成型的热过程、塑性成型的物理、力学基础等,最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过程分析、技术要点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和模具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凝固成型、塑性成型、焊接成型的理论和基本工艺。

对塑料成型、粉末成型、表面成型做一般了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每章布置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材料成型的工艺、工装(模具)。

考核形式为笔试,总评成绩将参考平时作业(占5%)和实验情况(占5%)。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问题和发展现状,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
义。

重点: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
难点:
第二章材料凝固理论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过程中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凝固理论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计算及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热力学计算
第一节材料凝固概述
第二节凝固的热力学基础
第三节形核
第四节生长
第五节溶质再分配
第六节共晶合金的凝固
第七节金属及合金的凝固方式
第八节凝固成型的应用
习题:课外补充4-6题
第三章材料成型热过程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加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温度场。

重点: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温度场。

难点:分析温度场。

第一节材料成型热过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材料加热过程的热效率
第三节温度场
第四节焊接热循环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四章塑性成型理论基础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从金属学角度分析材料塑性变形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屈服准则分析材料的塑性变形力学条件。

重点: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屈服准则的应用。

难点: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屈服准则的应用。

第一节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第三节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
第四节屈服准则
第五节应力状态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第六节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五章凝固成型技术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成型的方法及凝固件的结构设计要点。

重点: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难点: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凝固成型用金属材料
第二节液态金属的获得
第三节凝固成型方法
第四节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六章塑性成型技术学时:8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以板料成型中的冲裁、拉深、弯曲模,体积成型中的自由锻、模锻为主,介绍其工艺参数的制订方法及模具结构设计。

重点: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模具结构设计。

难点:模具结构设计
第一节板料成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
第二节体积成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七章焊接成型技术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常用焊接方法与焊接工艺
重点:了解常用焊接方法与焊接工艺。

难点:焊接工艺
第一节典型弧焊方法
第二节压力焊及弧焊
第三节常用金属材料焊接
第三节焊接力学
习题:课外补充3题
第八章表面成型及强化技术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表面成型方法和具体的应用范围
重点:了解表面成型方法和具体的应用范围
难点:
第一节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特点
第二节金属的表面失效
第三节热喷吐及表面堆焊成型
第四节表面强化原理及应用
习题:课外补充3题
第九章粉末合金及陶瓷成型技术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粉末合金、陶瓷材料的特点、应用及成型方法。

重点:了解粉末合金、陶瓷材料的特点、应用。

难点:
第一节粉末合金及陶瓷成型过程概述
第二节原材料加工
第三节粉末成型
第四节烧结
第五节粉末合金及陶瓷成型技术的新发展
第十章塑料成型技术学时:6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塑料成型工艺参数的计算、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

重点:塑料成型工艺参数的计算、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

难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
第一节塑料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成型方法
第二节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第三节注射成型及其模具
第四节塑料的焊接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是理论与工艺两部分,从理论方面来看,设计金属学、热力学、塑性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比较难,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复习,完成习题,巩固知识。

工艺方面包括的范围广,而课本中的内容比较笼统,要求学生能够查阅有关资料、文献,拓宽知识面,另外认真完成实验非常重要。

总计:讲课42,实验6。

考核方式与要求:
1、期末笔试占90%,实验占5%,平时成绩(按作业情况、出勤情况、课上讨论等方面评定)占
5%。

3、单项成绩低于各自的50%或上课缺席、作业缺交超过学校规定者,不能参加期末考核,作不及格处理。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西安交通大学,陈金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参考书目:
1、王寿彭主编.铸件形成理论及工艺基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2、罗子健主编.金属塑性加工理论与工艺.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3、曹宏深,赵仲治主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曾乐. 现代焊接技术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陈学定. 表面涂层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材料成型技术》实验大纲
一、总则
1.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1) 本大纲相关的课程名称及课程属性
本实验大纲属《材料成型技术》课程实验,《材料成型技术》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模块课。

2) 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在完成《材料成型技术》课程实验时使用。

3) 实验总时数
总时数6学时
2.本大纲的实验目的和要求
《材料成型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才能巩固、应用所学理论,增强对材料成型工艺设计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际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热情。

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准备,实验时积极思考,实验后认真总结提高,并按要求上交实验结果及相关材料。

3.本实验课程的重点和内容
1)拉深实验
2)模锻实验
3)注射成型实验
4.本大纲所需实验设备
杯突实验机(或板材性能实验机),液压机,电阻炉,注射机,实验用各种模具(3套)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
1.实验项目一拉深实验
1)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
3) 学时数 2
4) 实验目的
测定材料的极限拉深系数,了解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对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5) 实验要求
测定一种材料(A3)的极限拉深系数;定性分析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对拉深力、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绘出拉深力、压边力的变化曲线。

2.实验项目二模锻实验
1)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
3) 学时数 2
4) 实验目的
了解模具结构、材料形状对环形锻件质量的影响。

5) 实验要求
写出实验结果(哪种情况锻件出现裂纹、哪种没有出现裂纹),分析锻件产生裂纹的原因,写出改进方法。

3.实验项目三注射成型实验
1)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
3) 学时数 2
4) 实验目的
了解塑料件注射成型时,工艺参数(压力:合模,顶出,注射,保压;塑料温度;时间:注射,保压,顶出)对塑料件质量的影响,学会如何调节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5) 实验要求
写出实验用塑料件的最佳工艺参数,综合分析工艺参数(压力:合模,顶出,注射,保压;塑料温度;时间:注射,保压,顶出)对塑料件质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