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30bdc149649b6648d747c3.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学号:**********姓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
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
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
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
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
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
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
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
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dab436d4d8d15abf234e8b.png)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年级13级学号17130208 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2016.3-6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二、实验原理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1.离体状态;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3.无菌条件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
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
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
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
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
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
组织培养学实验
![组织培养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87427151e79b89690226dc.png)
• (3)灭菌室 • 用于培养基、器皿、工具和其他物品的消毒灭菌。 • 要求安全、通风、明亮;墙壁和地面防潮、耐高温;配
备水源、水槽(池)、电源或煤气加热装置和供排水设 施;保证上下水道畅通,通风措施良好。生产规模较小 时,可与洗涤室、配制室合并在一起,但灭菌锅的摆放 位置要远离天平和冰箱,而且必须设置换气窗或换气扇, 以利通风换气。 • 仪器与用具配置:高压灭菌锅、干热消毒柜或烘箱、细 菌过滤装置、工作台、培养基存放架或橱柜、周转筐、 换气扇、医用小推车等。
• 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当包括:准备室、 接种室、培养室、驯化室等,准备室又称为化学 实验室或通用实验室,可由洗涤室、培养基配制 室和灭菌室构成。在实际中可结合可行条件,合 并一部分。各分室能满足实验准备(器皿的洗涤 与存放、培养基制备和无菌操作、用具的灭菌)、 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三项基本工作的需要。 3
• (2)剪刀类:可采用医疗五官科用的中型剪刀。主要 用于切断茎段、叶片等。也可以用弯形剪刀,由于其头 部弯曲,可以深入到瓶口中进行剪切。
20
• (3)解剖刀 • 切割较小材料和分离茎尖分生组织时,可用
解剖刀。刀片要经常调换,使之保持锋利状 态,否则切割时会造成挤压,引起周围细胞 组织大量死亡,影响培养效果。 • (4)接种针 • 用来转移细胞和愈伤组织。
8
• 仪器与用具配置:超净工作台、空调机、解剖镜、接种 器具消毒器(或高温焚化炉)、紫外光灯、酒精灯、广口 瓶、三角瓶、搪瓷盘、接种工具、手持喷雾器、工作台、 搁架、接种用的小平车、不锈钢长方形饭盒(盛放70~ 75%酒精,用于浸泡接种工具)或医院用消毒盒等。配 置污物桶,以便存放接种过程中的丢弃物,须每天清洗 更换。
• 1、准备室 • 由洗涤室、培养基配制室和灭菌室构成。 • (1)洗涤室(cleaning room) • 用于玻璃器皿和实验用具的洗涤、干燥和贮存;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62cd7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d.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植物材料和培养基。
2. 消毒:消毒植物材料,如叶片、茎段等,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3. 器具消毒:消毒实验所需的培养瓶、显微镜片、剪刀等器具。
4. 取材料:用消毒过的器具将所需植物材料取出,例如茎段。
5. 材料处理:将植物材料进行预处理,如切割、消毒或暴露在光线下以诱导发芽等。
6.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凝胶。
7. 培养瓶准备:将培养基倒入消毒过的培养瓶中,通常是将液体培养基加入到瓶中,然后用胶状凝胶封上。
8. 材料接种:将植物材料放入培养瓶中的培养基中,通常是将茎段插入培养基中或将植物组织切割成小块直接放入培养基中。
9. 培养条件调控:设置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
培养条件,以促进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10. 观察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植物组织的发育和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11. 分离和传代:当组织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其分离成更小的部分,并继续在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扩增植物组织。
12. 实验结束:当实验达到预定的目标或需要终止时,停止培养,处理培养瓶和实验残余物,如进行消毒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只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条件可能因实验目的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3f67314afe4733687e21aa7b.png)
药品柜
冰箱
天
平
磁 力 搅 拌 器
恒温水浴锅
2、洗涤室(区)
功能:完成各种器具的洗涤、干 燥、保存、材料预处理,同时兼 顾试管苗出瓶等。 要求:需安装一个较大的水池, 水泥制作,白瓷砖砌内外表面, 池底放一张橡胶垫,以减少玻璃 器皿的破损。下水道应畅通,以 免妨碍工作。 设备:玻璃器皿、塑料器皿、周 转箱、洗涤刷、洗瓶机、洗涤剂、 晾干台等。
3、培养基制作与灭菌室(区)
要求:20 m2左右,明亮,通风。配置大型 工作台1张。 功能:培养基配制、分装、 高压灭菌,无 菌水的制备以及其它物品的高压灭菌等。 设备:高压灭菌器、电炉、不锈钢锅、培 养基分注器、物品橱1-3个,用以放置线绳、 封口材料等。此外还应有烘箱、天平、酸度 计、盆与桶等。
洗 涤 室
接 种 室
培 养 室
灭 菌 室
驯 化 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的组成
分体式-研究性质实验室,分开的若干房间将 准备室分解为药品贮藏室、培养基配制与洗涤室 和灭菌室等,功能明确,便于管理,但不适于大 规模生产。
通间式-规模化实验室,一般设计成大的通间 ,试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在同一房间内按程序完成 。便于程序化操作与管理,减少各环节间的衔接 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培养基配制、分装 和灭菌的自动化操作程序设计,减少规模化生产 的人工劳动,更便于无菌条件的控制和标准化操 作体系的建立。
9、天平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不同精度的天平。 感量0.001g的天平(分析天平)和感量0.0001g 的天平(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微量元素和一些 较高精确度的实验用品。 感量0.01g和0.1g的天平,用于大量元素母液配 制和一些用量较大的药品的称量。 陈列于 中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17a70d6c85ec3a87c2c523.png)
2种激素5种浓度的实验组合 6-BA mg/L) 0 NAA 0 (mg/L) 0.5 2.5 5 10 0.5 1 6 11 16 21 2.5 2 7 12 17 22 3 8 13 18 23 5 4 9 14 19 24 10 5 10 15 20 25
• 完全试验方案试验因子越多,处理数越多,试验越复杂,消耗的 精力、物力越多。为了减少试验处理,但又能准确全面地获得试 验信息,通常采用正交试验。例如,采用正交设计,在使用此表 时就可以安排4个因子,3种水平的试验,一共做9种不同搭配的试 验,其结果相当于做了27次种种搭配的试验。正交试验虽然是多 因素搭配在一起的试验,但是在试验结果的分析中,每一种因素 所起的作用却又能够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因此,一次系统的试 验结果,就可以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成倍 的收获。在组织培养研究中,可用于同时探求培养基中适宜的几 种成分的用量,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糖和其他成分的用量。
四、广谱实验法
• 在广谱实验法中,把培养基中所有组分分为4大类:无 机盐、有机营养物质(蔗糖、氨基酸和肌醇等)、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对每一类物质选定低(L)、中(M)、和高 (H)3个浓度。4类物质各3种浓度的自由组合即构成了 一项包括81个处理的实验。在这81个处理中最好的一 个可用4个字母表示。例如,一个包含中等浓度无机盐, 低等浓度生长素、中等浓度细胞分裂素和高等浓度有 机营养物质的处理即可表示为MLMH。达到这个阶段, 再试用不同类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即可找到培养 基的最佳配方。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生K素和细胞分裂 素对不同植物的活性有所不同。
• 不同的植物对培养基最适pH值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表 2—1),大多在5、6.5左右,一般培养基皆要求5.8, 这基本能适应大多植物培养的需要。 • pH值适度因材料而异,也因培养基的组成而不同。以 硝态氮作氮源和以铵态氮作氮源就不一样,后者较高 一些。一般来说当pH值高于6.5时,培养基全变硬; 低于5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因为高温灭菌会降低 pH值(约0.2—0.3个pH值)因此在配制时常提高pH值 0.2—0.3单位。pH值大小调整可用0.1M的NaOH和 0.IM的HCI来调整。lml的NaOH可使pH值升高0.2单 位,lml的HCl可使pH值降低0.2单位。调节时一定要 充分搅拌均匀。
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3a3a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3.png)
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设计引言概述:菊花的组织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它可以用来研究菊花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以及植物组织的再生能力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安排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1.1 菊花的种子: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菊花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1.2 培养基:准备含有适当濃度的植物激素的培养基,如MS培养基。
1.3 高温消毒器具:为了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需要准备高温消毒的器具,如高温培养箱。
二、实验步骤的安排2.1 种子表面消毒:将菊花的种子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2.2 菊花的离体培养: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离体培养。
2.3 培养条件的调节:调节培养皿中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以促进菊花的生长和发育。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3.1 菊花的生长情况:观察菊花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形成、茎的生长以及叶片的展开等。
3.2 菊花的再生能力:观察菊花在培养基上的再生能力,包括新芽的形成、花蕾的发育以及花朵的开放等。
3.3 菊花的遗传变异:通过观察不同菊花品种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分析菊花的遗传变异情况。
四、实验注意事项4.1 实验环境的准备:实验室应保持整洁,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4.2 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4.3 实验结果的记录: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结果,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一种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安排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以深入研究菊花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以及植物组织的再生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希望本文能为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e2084a79563c1ec5da719f.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葡萄柚的扩繁组织培养学院:园林学院专业:2012级园林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14.9.1—2014.10.14实验一:葡萄柚扩繁培养基的制备(1L)实验时间:9月1日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六楼实验室实验步骤:1.量取液体。
大量元素100 ml(用100 ml的量筒量),微量元素、有机元素、铁盐均10 ml(用10ml的量筒量),将上述量取的溶液混合于1L大烧杯中。
2.加纯水至500-600 ml刻度线稀释。
3.称取蔗糖30 g,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4.定容。
用1000 ml量杯定容后转移至大烧杯5.用移液枪取6-BA100μml,IBA 40μml。
6.混匀,调PH至5.9。
7.称取琼脂7g于塑料盆内。
将调好PH的培养基倒入塑料盆,置于微波炉内煮14min。
8.分装,封口,标记。
9. 121℃高温灭菌20min。
1000ml约一共分装33个瓶,加上实验老师给予的3个培养基我们组一共有36个瓶。
实验二:葡萄柚组培接种工作实验时间:9月3日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A栋六楼接种实验室实验过程:准备材料及器材:葡萄柚脱毒苗、超净工作台,手套、剪刀(3把)、镊子(3把)、酒精灯两盏、无菌皿。
实验步骤:1.接种前准备工作:用酒精棉球将超净工作台台面擦拭一遍,然后将所需物品放入超净工作台内。
2.接种操作:⑴将超净台的门打开至1/3,带上手套,用酒精将双手进行消毒,反复揉搓双手使手上酒精挥发完全,将手伸入超净台内。
⑵点燃酒精灯。
点燃前要确保手上的酒精已完全挥发,否则容易造成危险打开无菌皿。
⑶镊子消毒。
先用手将报纸打开,后在酒精灯上灼烧(除手捏的地方不烧,其余的均要烧,烧到烫为止。
镊子用完都要放到特定放镊子的架子中,且每次用时均要灼烧消毒)。
⑷挑拣材料。
先将盛放葡萄柚脱毒苗的瓶子上的塑料膜取下。
拿取镊子和剪刀(注意取放剪刀与镊子时要绕过培养基的瓶口,防止污染)。
用镊子将所需脱毒苗从玻璃瓶中夹到无菌皿上。
植物组培实训报告
![植物组培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eca0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3.png)
植物组培实训报告实训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10日实训地点:XX大学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植物器官再生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训内容1.细胞培养基的配制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准备了培养基的配制工作。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按照一定比例调配了含有蔗糖、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
这是植物组培实验的基础,也是植物细胞生长和分化所需要的养分来源。
2.植物种子的消毒和萌发在组培实验中,种子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采用了酒精和漂白粉的消毒方法,确保种子表面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随后,我们将消毒后的种子均匀地播放在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刺激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3.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在种子萌发后,我们将其转移到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利用植物激素的作用,诱导种子发生愈伤组织的产生。
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我们成功地诱导了愈伤组织的形成。
随后,我们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促进其分化为植物器官,如根系、茎和叶片等。
4.植物器官的再生通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上,我们成功地促使愈伤组织分化为植物器官。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调整了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浓度和组合,以达到不同器官的再生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了根系、茎和叶片的再生情况,并进行了相关的测量和记录。
三、实训收获通过本次植物组培实训,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们对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们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培养基的配制、种子的消毒和萌发、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物器官的再生等。
最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了扎实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组培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组培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和植物育种中的重要性。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db24a38ba1aa8114431d999.png)
MS培养基
愈伤组织
发芽培养基
丛状苗
2~3周后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转入 生根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分株培养)。
丛状苗分株培养
分离
生根培养基
愈伤组织
完整植株
脱分化 VS 再分化
避 光
需要光照 脱分化:由外植体进行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再分化:由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形成根和芽的过程。
灭菌锅 三角瓶加上封口膜后1kg压力下在灭菌锅中灭菌20min
封口膜
发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 生根培养基:生长素多,细胞分裂素少。
Step2:外植体的切取和消毒
取生长旺盛的幼茎
镊子和解剖刀
外植体的消毒:70%酒精中浸泡10 min→5%次氯酸钠 溶液中浸泡5 min→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5min→ 无菌水多次冲洗。
炼苗:降低湿度
Step6:定植栽培
栽培:转移至土壤中培养(定植),即可长成植株并开花。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状苗→生根苗→移栽植株
发芽培养基
脱分化 MS 培养基
再分化
(外植体)
生根培养基
Hope
多思 多问 多学
第四章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
完整 植株
外植体 生根发芽
琼脂培养基
组织培养: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芽、茎、根、花瓣或花粉 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 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发芽。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 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开风机,打开紫外灯20min以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23d6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8.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技术,培养植物组织,研究其生长过程和生理生化特性。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提取组织:从植物器官中提取叶片、茎段等组织。
2.消毒处理:将提取出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达到杀灭外界微生物的目的。
3.培养基准备:配置适合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添加剂。
4.培养条件:将消毒处理后的组织置于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设置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5.观察记录:观察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其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等。
6.提取代表性样本:根据需要,提取生长良好、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四、实验结果经过数天的培养,观察到了组织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组织经过消毒处理后放置在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现组织逐渐增殖。
最初的组织形态变得模糊,开始出现小芽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芽逐渐长大,发展成幼苗,并开始生长根系。
同时,观察到培养基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五、实验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植物组织培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工控制,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繁殖和发育。
通过调节培养基的配方、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可以控制生长的速度和分化程度。
实验中观察到的小芽和根系的形成表明植物组织在培养基上能够继续分化和增殖,这为后续的植物繁殖和基因改造提供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了植物幼苗,并观察到了其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对植物的细胞分化和增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用于植物繁殖和育种,还可以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等方面。
1.张三,李四,王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A].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进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
2. Liu K,Liu G F.植物组织培养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园艺科技.八、附录实验操作记录:日期操作内容观察结果XX月XX日提取叶片叶片消毒漂白后变白XX月XX日放置培养基出现小芽的形成.........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培养箱的洁净,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初中生物实验重点内容归纳
![初中生物实验重点内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084ad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4.png)
初中生物实验重点内容归纳一、植物学实验1.植物细胞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了解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植物组织切片:制作植物组织切片,观察不同的植物组织结构,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3.植物根、茎、叶的解剖:解剖植物的根、茎、叶,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过程。
4.植物开花和结果:观察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二、动物学实验1.动物细胞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动物解剖:解剖动物(如鱼、虫等),观察其内部器官,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
3.动物生理实验:如观察动物的心跳、呼吸等生理现象,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学实验1.微生物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的结构,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2.微生物培养: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实验,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生命活动。
四、生态学实验1.生态瓶制作: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运作,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二氧化碳等条件。
3.土壤小动物调查: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了解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五、生物技术实验1.植物的组织培养: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实验,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和应用。
2.酶的提取和鉴定:提取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酶,进行酶的鉴定实验,了解酶的特性。
六、健康与营养学实验1.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人体生理指标的测量:测量人体的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以上是初中生物实验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习题及方法:一、植物学实验1.习题: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植物细胞的结构,结合实验观察结果,确定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cd32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4.png)
名词解释1.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
其最大的特征是失去分裂能力。
3.脱分化:植物离休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使其回复到胚性细胞的状态。
其特征是已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了分裂能力。
4.再分化:指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组织、细胞、器官进行组培所获得的的再生植株。
6.根芽激素理论:根和芽的分化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率所决定,这一比率高时促进生根,比率低时促进茎芽的分化,比率适中时,组织则倾向于以一种无结构的方式生长。
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相对浓度可以控制器官的分化。
7.污染:批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幼苗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内滋生大量的菌斑,使试管苗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8.褐变: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9.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
10.无菌操作:亦称接种。
指将经过表面灭菌后的植物材料在无菌环境中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由于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无菌操作。
11.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
这是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概念,而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以植物各部分离体组织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7b8b91b8f67c1cfbd6b80f.png)
实验报告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
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1 供试材料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管。
3 试剂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
(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4ccbea3b8f67c1cfad6b876.png)
通过必修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大 多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 有没有不用种子来培育植物的方法呢?
扦插
营养繁殖
嫁接
压条
组织培养
扦插 压条
嫁接
一、组织培养概述
1、概念
组织培养就是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芽、 茎、根、花瓣或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三角 瓶中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合适的条件,使之产生 愈伤组织,进而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的植物。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发 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离体的植物 脱分化 器官、组织、 细胞
愈 再分化 根 伤
组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
织的过程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
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 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
非洲紫罗兰的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一定的 温度、空气、无菌环境、适宜的pH、适 时光照、植物激素等。
5、培养基是组织培养时植物组织或器官赖以生长和发育 的营养条件。
5%次 氯酸钠 溶液中
浸泡
5min
5%次 氯酸钠 溶液中 浸泡
5min
超净 台上 用无 菌水 清洗
将茎 移至 生芽 培养 基中
课后题:
1.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是否都可使用与本实 验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
任何植物种或品种都不可贸然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都要探索使用何种合成激素和何种 激素浓度才成。学习者可以参考已发表文献上成熟的经验, 也可自己探索。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资料
![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08b6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7.png)
实验目的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 2、尝试植物激素的应用
一、基础知识分析
(一)组织培养的生殖方式
通过必修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大多 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有 没有不用种子来培育植物的方法呢?
扦插
营养繁殖
嫁接
无性繁殖
压条
组织培养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大量元素母液(10倍液) 分别称取10倍用量的各种大量无机盐,依次溶解于大约800ml 热的(60-80℃)蒸馏水中。(一种成分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 种,最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后装入试剂瓶中,冰箱内贮存备 用)。
(2)微量元素母液(100倍液) (3)铁盐母液(100倍液) (4)有机物质母液(100倍数) (5)生长素母液 (6)细胞分裂素母液
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二)外植体(离体组织)消毒
1、70﹪酒精中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 2、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无菌水冲洗 3、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 4、超净台中用无菌水多次冲洗
注意: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 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根、芽
植物体
知识要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 2.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三)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培养基配制、 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 栽培等。
(1)外植体选取:不同的植物组织 同一植物的不同材料
(2)营养 (3)环境条件(pH、温度、光照) (4)植物激素 (5)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1c690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f.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基本设备:超净工作台;培养室、;洗涤、消毒室,卧式高压消毒锅;温室(培养大棚);常用仪器:1.蒸馏水器(学习操作),2.手提式高压消毒锅、卧式高压消毒锅(学习使用、操作),3.天平:⑴药物天平(工业天平)、粗天平、(精密度1/10)⑵分析天平(精密度1/10000),4.超净工作台(学习、使用、操作),5.电热干燥箱(烘箱),6.恒温光照培养箱(学习、操作),7.电冰箱,8.显微镜和解剖镜:①手提式解剖镜(学习、使用、操作)②立体解剖镜③普通显微镜,9.旋转培养机,10. 离心机(学习、使用、操作),11. 酸度测定仪:⑴精密PH4-7 试纸;⑵笔型袖珍酸度计。
必要的器皿:(一)玻璃器皿:1.培养器皿:①试管②三角烧瓶(锥形瓶)③圆形高形培养瓶(罐头瓶)④培养皿⑤扁身培养瓶⑥L 型和T 型管⑦凹面载玻片,2.盛装器皿:①试剂瓶②烧杯,3.计量器皿①量筒②容量瓶③吸管,4.其它器皿滴瓶、称量瓶、漏斗、玻璃管、注射器等实验室常用器皿。
(二)金属器械:1.镊子类:① 20-25cm 长型镊子(接种或转移愈伤组织)②尖端弯曲“枪型”镊子(镊取较小的植物组织)③尖头钟表镊子和鸭嘴镊子(剥离表皮用)④尖端为小铲状镊子(挖取带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物),2.解剖刀和刀类:①眼科用刀种牛痘疫苗的菱形刀(切割柔软组织中小细胞团)②解剖刀(手术刀)③双面刀片焊接在玻棒上(切取茎尖用)④锋利小刀、大刀和小铁锹,3.剪刀类:①解剖剪②眉剪③眼科剪④18-25cm 弯头剪⑤俢枝剪,4.接种针。
几种常用药剂的配制:(一)用95%尝试酒精配比不同浓度的酒精的配制。
学习配制70%和75%酒精。
(二)消毒剂:1. 20%次氯酸钠溶液:称取20g 次氯酸钠用少许水溶解,100ml 水定容。
2. 0.1%升汞(HgCl2)溶液:称取0.1g HgCl2少许水溶解,100ml水定容。
(三)洗涤剂:1. 2HCl酒精:95%酒精100ml 加入2mlHCl,2.硫酸-重铬酸钾洗液:取10g 重铬酸钾加入蒸馏水90ml,加热溶解冷却后,逐渐加入浓硫酸175ml,放入棕色玻璃瓶备用,(注意:切记不可将盛过洒精,甲醛等原剂的药品玻璃器皿直接泡入洗液在,因为重铬酸钾是一种强的氧化剂,一旦被还原氧化,洗液变绿,失去洗涤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课后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77932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实验6 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1. 如何证明洗涤固定化酶柱的流出液中没有淀粉酶?
2. 耐高温的淀粉酶有哪些可能的用途?
实验8 果酒的制作 1. 葡萄或其他果实上常有天然的野生酵母存在,为什么上述两个实验都要接种 酵母?
2. 为什么发酵瓶中的液体不能装满?
3. 图12中装着水的弯曲玻璃管起什么作用? 4. 制酒时必须保证所有用具都是清洁的,为什么?
1. 为什么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
实验8 果醋的制作
2. 为什么空气要用棉花过滤?
3. 你所得到的丙瓶中的液体是否就是市售的白醋?为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白醋?
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 加入白酒起什么作用? 2. 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3. 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的产物有什么不同?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 1. 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是否都可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长素和 细胞分裂素浓度?
2. 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
3. 如果在自然界取植物样本进行组织培养,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样本 不被污染?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 如何操作才可以尽量避免被杂菌污染?
2. 在培养后如何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
3. 进行恒温培养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 4. 实验完成后,接触过细菌的器皿应如何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5. 如果分离的是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如何保证不被普通的大肠杆菌所污染?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 为什么要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体培养基?
2. 有脲酶的细菌在生态稳态上起什么作用?
3. 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为什么有着色的环带出现? 4. 与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比较,为什么尿素培养基上只有少数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