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5.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

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豌豆种子五、实验药品药品、70% 酒精、0.1% 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等。

六、实验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植物细胞和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实现植物再生、遗传改良、病毒检测等多种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培养条件对植物再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选择了小麦离体子叶和茎段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消毒处理和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

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有效杀灭外源微生物,保证培养组织的纯净性。

接着,我们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转移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培养组织的生长情况,记录下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再生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植物材料的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光照和温度等环境条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小麦离体子叶的再生能力较强,而茎段的再生效果较差。

此外,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也对植物再生有显著影响,适当的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再生过程,而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则会抑制再生。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首先,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对于植物组织培养至关重要,不同植物材料的再生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次,培养基的配制需要根据具体植物材料和培养目的进行调整,合适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可以提高再生效率;最后,培养条件的控制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实验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为植物育种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启发,也希望能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李永吉 12101705 12青年农场主班第一部分:培养基母液的配制通过配制母液过程了解植物外植体立体培养所需各种营养成分及激素种类,掌握培养基母液配制的方法。

之所以要配制培养基母液,是因为考虑到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化、用量更准确,减少每次配药称量各种化学成分所花费的时间和误差,所以我们在配制培养基之前将配制培养基所需无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成分分别配制成比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浓缩母液,置于冰箱保存。

当配制培养基时,按预先计算好的量分别量取各种母液即可。

实验所需用具器材有:电子天平(检测灵敏度0.0001g)、pH计、托盘电子秤(检测灵敏度0.01g)、冰箱、烧杯(1000mL、500mL、250mL、50mL)、量筒(2000mL、1000mL、100mL、50mL)、试剂瓶(1000mL、250mL、150mL)、药匙、玻璃棒实验所需药品试剂有:蒸馏水、1N HCl、1N NaOH、95%酒精、各种所需化学药品(分析纯)实验内容:1、无机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20倍)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蒸馏水溶解于250mL烧杯中,如溶解缓慢,可稍加热。

CaCl2单独用100mL纯水溶解。

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

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冷藏。

MS无机大量元素母液配制2、无机微量元素母液配制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用200mL蒸馏水溶解于250mL烧杯中,。

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500mL。

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

3、铁盐母液配制按培养基配方所需量,将各种化合物称量扩大200倍,用托盘电子秤称取,并分别用20mL蒸馏水溶解于50mL烧杯中,溶解后将以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

倒入棕色试剂瓶贴上标签,保存于冰箱。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植物组培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使其成为整株植物的过程。

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遗传工程、植物繁殖等领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组培技术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影响,探究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品种,分别为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

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MS培养基、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实验步骤:1.植物材料的准备将四种植物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在无菌条件下播种在MS 培养基上。

2.植物细胞的分离将培养基上生长的植物幼苗取出,进行细胞分离。

将其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

3.植物组织的培养将分离出来的细胞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待组织生长出来后,再将其移植到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4.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将培养好的植物幼苗移植到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

当植物幼苗长大后,可以进行繁殖试验,检测组培植物在遗传性状上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

在四种植物品种中,水稻和大豆的组培效果最好,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而小麦的组培效果较差,生长速度较慢,成活率较低。

在遗传性状上,我们也发现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结论: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植物育种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加以调整。

虽然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在遗传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对植物育种和植物繁殖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

组培实验的实验报告

组培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如茎尖、叶片、愈伤组织等)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诱导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目的。

四、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柳树茎尖、紫玉兰叶片。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

3. 试剂:琼脂、蔗糖、葡萄糖、活性炭、硝酸铵、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酸、氯化钙、氯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钠、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铜、抗坏血酸、维生素B6、吲哚丁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4. 实验器具: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培养皿、移液器、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无菌水等。

五、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将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洗净,用75%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培养基配制: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1/2MS培养基和1/4MS培养基分别配制。

3. 接种:将消毒后的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3个材料。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光照强度为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5. 观察记录:每隔7天观察一次培养材料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生长速度、颜色、形态等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柳树茎尖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2. 紫玉兰叶片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植物的组织_实验报告

植物的组织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学会配制培养基。

3. 学习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方法,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4. 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诱导分化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外植体消毒、接种、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生根、移栽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幼苗、MS培养基、愈伤诱导培养基、生根培养基、消毒剂(如70%酒精、无菌水等)、消毒工具(如解剖刀、镊子等)。

2.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培养箱、显微镜、天平、烧杯、三角烧瓶、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小麦幼苗洗净,用70%酒精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用解剖刀将幼苗切成1-2mm的段,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配制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MS培养基、愈伤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高压灭菌30分钟。

3. 接种: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每皿接种3-5段,每个处理重复3次。

4. 愈伤组织诱导: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25-28℃)和光照条件下培养。

观察愈伤组织形成情况。

5. 再分化:当愈伤组织形成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愈伤组织再分化为芽和根。

6. 生根:当芽和根形成后,将植株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植株生根情况。

7. 移栽:当植株生根良好后,将其从培养皿中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根部,然后移栽到土壤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能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旺盛。

2. 再分化情况:愈伤组织在再分化培养基中能分化出芽和根,再分化效果良好。

3. 生根情况:植株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根长且粗壮。

实验报告组培

实验报告组培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器官,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拟南芥种子、MS培养基、琼脂糖、无菌水、消毒液等。

2.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种子消毒:将拟南芥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种子萌发:将消毒后的种子接种于含有1/2M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营养组织分离:待种子萌发后,选择生长良好的幼苗,用无菌剪刀将幼苗的茎尖和叶片剪下。

4. 培养基制备:将MS培养基加入琼脂糖,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

5. 培养基接种:将分离得到的营养组织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经过消毒和萌发处理后,拟南芥种子成功萌发,长出幼苗。

2. 营养组织分离:成功分离出拟南芥的茎尖和叶片。

3. 培养基接种:接种后的植物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生长良好。

4. 生长情况:接种后的植物组织逐渐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形成完整植株。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拟南芥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提高植物繁殖效率。

3. 本实验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植物育种和繁殖技术的发展。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种子消毒和培养基制备是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

2.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组培实验报告

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了解植物细胞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过程,掌握组培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应用于植物繁殖和遗传改良。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外界条件,使植物组织在体外进行生长、分化和再生,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基因工程等领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外植体(如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等)诱导培养基(1/2MS培养基、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等)细菌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剂(如75%酒精、1%次氯酸钠溶液)其他:超净工作台、接种针、酒精灯、移液器、培养皿、培养箱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将外植体浸泡在1%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培养基制备:称取适量的培养基粉末,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将溶解后的培养基过滤除菌,加入适量的琼脂和生长调节剂。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备用。

3. 外植体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接种针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

每个外植体接种3-5个,确保接种密度适宜。

4. 培养与观察: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形成、芽生长和根生长等过程。

5. 培养基调整与继代培养:当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或芽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可进行培养基调整和继代培养。

将愈伤组织或芽切割成小块,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培养基成分和生长调节剂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外植体可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础,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目录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 实验方法2.1 材料准备2.2 实验步骤2.3 实验设计3. 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3.2 结果分析3.3 结果讨论4. 结论引言研究背景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可用于植物繁殖、种质改良、病毒检测等方面。

通过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可以实现对植物特定性状的调控和改善。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生长情况,为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新品种选育的速度,提高植物的遗传改良效率,对于传统育种技术的完善和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材料准备- 植物组织样品- 培养基- 生长室- 培养瓶- 剪刀、消毒酒精等无菌操作工具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2. 取样品进行无菌处理,切取植物组织。

3. 将植物组织置于培养基上,放入生长室进行培养。

4. 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

5. 根据实验设计,对不同处理组进行相应操作。

实验设计本实验设计了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以验证植物组织培养的有效性。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到植物组织在培养基上出现生长现象,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情况有所不同。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生长的规律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果讨论在讨论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归纳,总结出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应用前景,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和启示。

结论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在植物繁殖、种质改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组织接种实验报告(3篇)

植物组织接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2. 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3. 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以及器官形成的过程。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特定的培养条件,使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完整植株。

该实验依据以下原理: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每个植物细胞都含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2. 脱分化: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已分化的细胞可以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无定形的愈伤组织。

3. 再分化: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激素和营养条件下,可以分化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外植体(如叶片、茎段、芽等)2. MS培养基母液3. 琼脂4. 灭菌水5. 70%酒精6. 碘伏7. 无菌操作台8. 显微镜9. 灭菌锅仪器:1. 离心机2. 高压蒸汽灭菌器3. 电子天平4. 移液器5. 培养皿6. 移植针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植物外植体用70%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碘伏消毒1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制备培养基:按照MS培养基配方配制母液,然后用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

3. 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小块,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2小时/天。

5. 观察:定期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分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接种后3-5天,外植体表面出现白色愈伤组织。

2. 再分化: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

3. 器官形成: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出完整的植株。

六、实验讨论1. 外植体消毒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环节,消毒效果直接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的再生。

2. 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

组织培养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配制、消毒和接种技术。

3.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和器官分化等关键技术。

4.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使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在植物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种子、胡萝卜切块、番茄叶片等。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 MS培养基、1/4 MS培养基等。

3. 试剂:氯化钙、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蔗糖、吲哚乙酸(IAA)、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等。

4.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移液管、培养皿、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的配制(1)称取适量氯化钙、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试剂,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2)将溶解后的试剂溶液加入适量琼脂,搅拌至溶解。

(3)将溶解后的琼脂溶液加入蔗糖,搅拌均匀。

(4)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搅拌,使琼脂完全溶解。

(5)待溶液冷却至50℃左右,加入适量IAA和6-BA,搅拌均匀。

(6)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中,待凝固后,置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分钟。

2. 植物材料的消毒(1)将植物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2)用75%乙醇消毒30秒。

(3)用无菌水冲洗3-5次。

3. 植物材料的接种(1)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切成小块或叶片。

(2)将植物材料接种至培养基中。

4. 培养与观察(1)将接种后的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2)定期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和分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的形成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小麦种子、胡萝卜切块、番茄叶片等植物材料在培养基上形成了愈伤组织。

初代培养_实验报告

初代培养_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初代培养一、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初代培养的操作技术。

3.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育种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使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离体状态下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

初代培养是指将植物外植体(如叶片、茎段、根段等)接种到培养基中,使其在无菌条件下生长、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紫苏叶片、无菌水、无菌滤纸、70%乙醇、氯化汞、无菌镊子、解剖刀、剪刀、移液枪、培养皿、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等。

2. 培养基:MS培养基(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紫苏叶片用70%乙醇浸泡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外植体切割:用解剖刀将消毒后的紫苏叶片切成0.5cm×0.5cm大小的外植体。

3. 接种: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中,每个培养皿接种5个外植体。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置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中,温度25℃,光照强度10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天。

5. 观察与记录:每隔3天观察外植体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形成时间、生长速度等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植体生长情况:接种后的紫苏叶片在3天后开始生长,5天后部分外植体开始形成愈伤组织,10天后愈伤组织开始增多,15天后愈伤组织达到最大值。

2. 愈伤组织特征: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柔软,细胞排列疏松,含有大量水分。

3. 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形成的情况,发现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紫苏叶片的初代培养,为后续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奠定了基础。

2. 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常用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技术,培养植物组织,研究其生长过程和生理生化特性。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提取组织:从植物器官中提取叶片、茎段等组织。

2.消毒处理:将提取出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达到杀灭外界微生物的目的。

3.培养基准备:配置适合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添加剂。

4.培养条件:将消毒处理后的组织置于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设置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5.观察记录:观察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其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等。

6.提取代表性样本:根据需要,提取生长良好、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四、实验结果经过数天的培养,观察到了组织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组织经过消毒处理后放置在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现组织逐渐增殖。

最初的组织形态变得模糊,开始出现小芽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芽逐渐长大,发展成幼苗,并开始生长根系。

同时,观察到培养基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五、实验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植物组织培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工控制,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繁殖和发育。

通过调节培养基的配方、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可以控制生长的速度和分化程度。

实验中观察到的小芽和根系的形成表明植物组织在培养基上能够继续分化和增殖,这为后续的植物繁殖和基因改造提供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了植物幼苗,并观察到了其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对植物的细胞分化和增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用于植物繁殖和育种,还可以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等方面。

1.张三,李四,王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A].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进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

2. Liu K,Liu G F.植物组织培养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园艺科技.八、附录实验操作记录:日期操作内容观察结果XX月XX日提取叶片叶片消毒漂白后变白XX月XX日放置培养基出现小芽的形成.........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培养箱的洁净,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组培综合实验报告

组培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组培综合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应用于植物繁殖和育种。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使植物细胞或组织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2. 培养基: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激素等。

3. 灭菌:灭菌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关键环节,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植物材料: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器官或组织。

(2)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等。

2. 仪器:(1)超净工作台:用于无菌操作。

(2)接种针:用于接种植物材料。

(3)培养箱:用于培养植物材料。

(4)显微镜:用于观察植物细胞形态。

(5)剪刀、镊子、酒精灯、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无菌水浸泡一段时间。

2. 灭菌:将准备好的植物材料放入70%酒精中浸泡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3. 接种:将灭菌后的植物材料用接种针接种到培养基上。

4. 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配制MS培养基或1/2MS培养基。

5. 培养过程: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光照等条件,观察植物材料的生长情况。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植物材料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状态、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等。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材料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良好,部分材料分化出芽和根。

2. 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长速度和分化能力存在差异。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成功应用于植物繁殖和育种。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名词解释1.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

其最大的特征是失去分裂能力。

3.脱分化:植物离休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使其回复到胚性细胞的状态。

其特征是已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了分裂能力。

4.再分化:指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组织、细胞、器官进行组培所获得的的再生植株。

6.根芽激素理论:根和芽的分化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率所决定,这一比率高时促进生根,比率低时促进茎芽的分化,比率适中时,组织则倾向于以一种无结构的方式生长。

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相对浓度可以控制器官的分化。

7.污染:批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幼苗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内滋生大量的菌斑,使试管苗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8.褐变: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9.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

10.无菌操作:亦称接种。

指将经过表面灭菌后的植物材料在无菌环境中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由于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无菌操作。

11.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

这是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概念,而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以植物各部分离体组织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组织培养_实验报告

组织培养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及观察。

3. 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4.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诱导分化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实验中,通常选用茎尖、叶片、愈伤组织等作为外植体,通过无菌操作,在含有植物激素和营养物质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使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最终发育成完整植株。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外植体:选取健康植物叶片、茎尖等。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诱导培养基等。

3. 植物激素:2,4-D、NAA、6-BA等。

4. 无菌器械:手术刀、镊子、剪刀、酒精灯、无菌培养皿等。

仪器:1. 高压灭菌锅2. 超净工作台3. 培养箱4.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放入70%酒精中浸泡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放入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

2. 外植体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剪成小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每块外植体接种3-5块。

3.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4.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的形成、器官分化等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外植体表面开始出现愈伤组织,颜色逐渐变深。

2. 器官分化: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激素浓度和条件下,可以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

3. 植株再生:通过进一步培养,分化出的器官可以发育成完整植株。

六、讨论与总结1. 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无菌操作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2. 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调控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发育。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解析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一)试剂乙醇、IAA 或 2 ,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MS 培养基(二)仪器设备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三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 1 kg/cm 2 )下灭菌20 min 。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

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如长镊子、解剖刀、剪刀等)及灭菌水,需同时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二、实验原理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1.离体状态;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3.无菌条件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

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

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

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

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

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

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

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

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入复杂的有机成分;微量元素种类全,浓度高。

这类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6.生长调节物质包括天然植物激素额人工激素类似物。

植物激素是一类植物自身合成、同时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生长调节物质对于离题培养中的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和个体再生等均起着重要而明显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基本培养基只能保证培养物的生存,维持其最低的生理活动,而只有植物激素的配合使用,才能完成离体培养物中按照需要设计的各个调节环节。

常用的植物组培激素种类主要有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并启动细胞分裂,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

同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调作用,对于培养物的形态建立十分必要。

在离体培养的分化调节中,生长素促进不定根的形成而抑制不定芽的发生。

在液体培养中,生长素还有利于体细胞胚胎发生。

常用的生长素有吲哚乙酸(IAA)、奈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吲哚丁酸(IBA)等。

在使用2,4-D时,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培养时期,因为高浓度的2,4-D常常抑制器官的发生,在分化培养时不能使用2,4-D代替其他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调节器官分化,延迟组织衰老,增强蛋白质合成等。

此外,它还能显着改善其他激素。

离体培养中,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不定芽的发生,与生长素协调使用能有效调控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包括6-卞基嘌呤(6-BA)、激动素(KT)、异戊烯氨基嘌呤(2ip)、玉米素(ZT)等。

3)赤霉素(G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激素,目前已发现的天然赤霉素有20多种。

自然界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花芽形成、打破种子休眠及诱导单性结实等生理功能。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时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与生长素协同作用对形成层的分化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还能刺激体细胞胚进一步发育成植株。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1.植物材料:马齿苋、番茄种子诱导的无菌苗、外植体(盘龙参、波斯菊、金叶女贞、黄花苜蓿、菊花、香樟、杜鹃、月季)2.实验药品(试剂):甲醛、MS培养基母液(见表1)、蔗糖、琼脂、1%升汞、酒精(75%和90%)、NaOH、HCl、6-BA、NNA、无菌水;3.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具:高压灭菌锅、天平、pH计、超净工作台、电炉、酒精灯、镊子、解剖刀、剪刀、烧杯、培养瓶、量筒、烧杯、玻璃棒、广口试剂瓶、牛皮纸、滤纸、培养皿、药勺、支架、打火机等。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2016/3/4)1.MS培养基贮备液配制表11)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再将它们混溶,定容。

2)贮备液III需加热溶解。

混合后调至,定容,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

3)6-BA:1 mg/mL(溶于少量1N盐酸后以蒸馏水定容)。

NAA:1 mg/mL(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

4)各种母液配制完成后,分别用玻璃瓶贮存,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日期等,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

一般无机物质的母液在冰箱中可保存半年以上,有机物质的母液保存时间在半年以内,但若发现有沉淀或霉变,应立即需重新配制。

2.其他试剂的配置1)1 mol/L 的NaOH:1瓶2)1 mol/LHCL :1瓶3)%的升汞或2%次氯酸钠:每个超净工作台一瓶(用时处理5-30min)4)70~75%酒精:每个超净工作台一瓶5)95%酒精:每个超净工作台一瓶6)75%酒精棉球:每个超净工作台一瓶(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1.培养基配制1)配制培养液(MS培养液):按每次配制500 mL培养基计,用量筒或者移液管从各种母液中分别取出贮备液I 25 mL、贮备液II、Ⅲ、Ⅳ各5 mL;2)溶化琼脂:用粗天平分别称取5g琼脂、15g蔗糖放入500 mL搪瓷缸中,加入蒸馏水400 mL,用用电炉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呈半透明状。

然后再将配好的混合培养液加入到煮沸的琼脂中,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 mL,搅拌均匀。

3)调pH:用滴管吸取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溶化的培养基中,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精密的pH试纸(~)测培养基的pH,一直到培养基的pH为为止(培养基的pH必须严格控制在)。

4)培养基的分装溶化的培养基应该趁热分装。

分装时,先将培养基倒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中的培养基倒入组培瓶(50 mL或100 mL)中。

注意不要让培养基沾到瓶口和瓶壁上。

组培瓶中培养基的量约50 mL 。

每500 mL培养基,可分装10~15瓶。

5)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应及时封盖瓶口。

最后在组培瓶外壁贴上标签。

2.培养基灭菌(高压灭菌)1)放培养瓶。

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直立于金属小筐中,再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内。

如果没有金属小筐,可以在两层锥形瓶之间放一块玻璃板隔开。

2)放置其他需要灭菌的物品。

将其他需要灭菌的物品也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内,如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带螺口盖的玻璃瓶、烧杯、广口瓶(以上物品都要用牛皮纸封口),用牛皮纸包裹的培养皿、剪刀、解剖刀、镊子、滤纸、铅笔等。

3)待需要灭菌的物品码放完毕,盖上锅盖。

在98 kPa、℃下,灭菌20 min。

灭菌后取出培养瓶,让其中的培养基自然冷却凝固。

最好放置1 d后再使用。

3.其他灭菌1)不耐热的物质将采用过滤灭菌如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尿素和某些维生素等。

过滤灭菌的原理: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的细胞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

2)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等可采用干热灭菌即利用烘箱加热到160-180℃的温度来杀灭微生物。

3)用于无菌操作的器械采用灼烧灭菌(三)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处理1.接种室熏蒸灭菌长期不用的培养室或接种室要进行熏蒸。

方法: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甲醛的用量通常按每立方米空间2-6毫升计算,高锰酸钾的用量是甲醛的一半。

室内准备妥当后,把称好的高锰酸钾放在瓷碗或烧杯内(最好在碗或杯下面铺一张报纸,以利清洗),然后将甲醛也倒入碗或杯内,立即出屋关门。

几秒钟后,甲醛溶液即沸腾挥发。

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当它与一部分甲醛作用时,由氧化反应产生的热可使其余的甲醛挥发为气体。

甲醛熏蒸接种室应至少在使用前24小时进行,熏蒸后密闭保持4小时以上再进入室内工作。

甲醛对人的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

因此,可在使用前用氨进行中和。

取与甲醛等量的氨水,倒在另一个烧杯里,迅速放入熏蒸室内,使甲醛和氨水发生中和反应,以消除甲醛味,减少对人体的刺激作用。

使用氨水应在工作前2小时进行。

对有材料的培养室,也可以采用乙二醇加热熏蒸2.准备组培室将组培室打扫干净,调至适宜温度3.超净工作台处理1)材料准备用75%酒精擦拭,准备好超净工作台内物品,包括酒精棉球、75%和90%酒精、废液缸、打火机、酒精灯、支架、镊子、解剖刀、解剖剪等2)灭菌处理实验开始前先用75%酒精擦拭工作台面,然后开启紫外灯,紫外照射20min-30min。

关闭紫外灯,开启风机10min后打开日光灯。

用70-75%的酒精拭擦台面并消毒双手。

试验用具也应该用酒精消毒。

点燃酒精灯,将金属器械在其火焰上灼烧,冷却待用。

注意:所有操作应在火焰近处并经过灼烧进行。

金属器械不能过度灼烧,以防退火。

移液管不能灼烧,培养瓶口、塑料材料、橡胶材料过火焰不能时间太长。

(四)无菌苗的培养(2016/3/11)1.培养基配制(方法同(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种子的萌发采用1/2MS培养基2.马齿苋(番茄)种子处理1)洗去浮尘和上漂的种子,挑选饱满种子,置于培养瓶中流水冲洗30min后倒掉水备用;2)将种子置于培养瓶中,用75%酒精消毒灭菌30~60s,用无菌水冲洗干净;3)用1%升汞处理8~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置于酒精灯火焰下方,用无菌接种器械进行分离接种。

3.接种及培养1)用酒精擦洗工作台和手,对接种器具进行灼烧灭菌;2)打开培养瓶,瓶口在灯焰处旋转灼烧,用镊子(90%酒精浸泡并灼烧)将培养材料置于培养基上,灼烧瓶口,盖上瓶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