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要求
简述墙体的构造要求
简述墙体的构造要求
一、墙体构造要求
1、墙体的材料:
墙体的材料应当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防水、防潮、防腐蚀能力,能抵抗外力的影响及温度变化的膨胀,同时具备较好的热负荷和热桥隔热性能。
2、墙体的构造:
墙体的构造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能抵抗外力的影响。
要注意与其他结构元素的连接,与屋面及地基的连接要设计到位,加强墙体内外面的结合力。
3、墙体的厚度:
墙体的厚度应根据结构承载能力和抗风压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而言,墙体的厚度应大于0.2m以上,以满足构造要求。
4、墙体的排水:
墙体顶部应设有排水沟及排水口,以防水雨进入墙体内部,防止墙体潮湿及腐蚀。
5、墙体的保温:
在墙体内部设置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部的热量渗入墙体内部,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
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求,脚手架连墙件应符合以下要求[2]:
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通常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
2、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3、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4、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5、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
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7、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砌体的构造要求
(11-34)
①砖砌平拱过梁的受剪承载力按式(11-25)计算。
②砖砌平拱受弯承载力按式(11-24)计算。
(3)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计算。
1.3 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墙梁的类型
(1)按承受的荷载分类。
①承重墙梁。除了承受托梁和顶面以上的墙体自重外, 还承受由屋盖或楼盖传来的荷载的墙梁,如建筑物底层为 大开间、上层为小开间时设置的墙梁。
图11-28 组合拱受力体系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2 (2)
无洞口墙 梁的破坏 形态。
3
弯曲破坏。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29 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
3)有洞口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弯曲破坏。
2.
3.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0 开洞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混凝土Leabharlann 构与砌体结构砌体的构造要求
1.1 墙、柱高厚比
1)高厚比验算的基本概念
砌体结构房屋中,作为受压构件的墙、柱除了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之外,还必须满足高厚比的要求。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 体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稳定性与刚度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砌体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β ]是指墙、柱高厚比的允许限 值(见表11-7),它与承载力无关,而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 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综合研究而确定的。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1 偏洞口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砌体的构造要求
4)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1) 墙梁支座 反力和内力 分布。
(2) 托梁的受力
特点。
(3) 中间支座上方 砌体的局部受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绑扎板钢筋→
(三)梁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主要作用,一是保护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二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三是在火灾等情况下, 避免钢筋过早软化。
1、板的厚度 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裂缝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使用要求、施 工方法和经济方面的因素。
(1)板的最小厚度 A、按挠度要求确定 当满足表2.1-2时,不需进行挠度的计算。 B、按施工要求确定表2.1-3
(2)板的常用厚度 单向板常用厚有60、70、80、100、120mm,预制板厚度可 以比现浇小些,且可取5mm的倍数。
架立钢筋的最小直径(mm)
<4
4~6
>6
8
10
12
分,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 弯矩较小处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 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即作为 受剪钢筋的一部分。
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高h>800mm时可采用60°。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4.1 构造要求-梁的钢筋
实际工程中,一类环境中梁、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为:混凝土强度等 级≤C20时,梁30mm,板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时,梁25mm,板 15mm。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 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三)梁板混凝土保护层层及截面有效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h0: h0=h-as 梁:一排As=40mm;两排As=60mm 板:As=20mm。
搁置在混凝土屋架或梁上时,a大于80mm。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1. 构造柱的基础:
(1)地基工程:构造柱的基础,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检查地基基础质量,合理布置构造柱,能够承受构造柱荷载的要求。
(2)构造柱的空腔:构造柱应选择空心结构,应设置地基水平底板,设置防水、防腐蚀措施。
(3)构造柱的规格:构造柱的规格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并确定,保证构造柱的刚度,足够承受构造柱的荷载。
2. 构造柱的施工:
(1)构造柱的施工前,应具备合理的施工图纸,施工资料,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施工工具,施工环境等;
(2)构造柱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前应充分测量,确定构造柱的底板位置,严格控制施工工序;
(3)在施工时,应严格检查构造柱的连接,确保连接状态正常,以确保构造柱的稳定性。
3. 构造柱的检测:
(1)检测构造柱的施工进度:应定期对构造柱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测,以确保构造柱的稳定性;
(2)检测构造柱的质量:应对构造柱的材料、连接部位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构造柱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检测构造柱的荷载:应对构造柱进行荷载检测,以确保构
造柱的安全性。
组合结构构造要求
1组合结构构造要求1.1栓钉的设置栓钉是组合结构中常见的抗剪连接件,用于抵抗钢材与混凝土交界面的剪力。
根据规范及图集规定一般下列位置需设置栓钉。
抗剪栓钉的直径规格宜选用19mm和22mm,其长度不宜小于4倍栓钉直径,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小于6倍栓钉直径且不宜大于200mm。
栓钉中心至型钢翼缘边缘不应小于50mm,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
1.1.1型钢混凝土梁栓钉设置要求对于配置实腹式型钢的托墙转换梁、托柱转换梁、悬臂梁和大跨度框架梁等主要承受竖向重力荷载的梁,型钢上翼缘应设置栓钉。
(组规5.5.14)剪力墙洞口连梁中配置的型钢或钢板,其高度不宜小于0.7倍连梁高度,型钢或钢板应伸入洞口边,其伸入墙体长度不应小于2倍型钢或钢板高度;型钢腹板及钢板两侧应设置栓钉。
(组规9.2.11)当框架柱一侧为型钢混凝土梁,另一侧为钢筋混凝土梁时,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宜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梁1/4跨度处,且在伸长段型钢上、下翼缘设置栓钉。
栓钉直径不宜小于19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在梁端至伸长段外2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应加密。
(组规14.4.1)型钢混凝土悬臂梁自由端的纵向受力钢筋应设置专门的锚固件,型钢梁的上翼缘宜设置栓钉;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型钢上翼缘宜设置栓钉。
栓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0mm,栓钉的最小间距沿梁轴线方向不应小于6倍的栓钉杆直径,垂直梁方向的间距不应小于4倍的栓钉杆直径,且栓钉中心至型钢板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组规14.4.2)1.1.2型钢混凝土柱栓钉设置要求各种结构体系中的型钢混凝土柱,宜在下列部位设置抗剪栓钉:1)埋入式柱脚型钢翼缘埋入部分及其上一层柱全高;2)非埋入式柱脚上部第一层的型钢翼缘和腹板部位;3)结构类型转换所设置的过渡层及其相邻层全高范围的翼缘部位;4)结构体系中设置的腰桁架层和伸臂桁架加强层及其相邻楼层柱全高范围的翼缘部位;5)梁柱节点区上、下各2倍型钢截面高度范围的型钢柱翼缘部位;6)受力复杂的节点、承受较大外加竖向荷载或附加弯矩的节点区,在节点上、下各1/3柱高范围的型钢柱翼缘部位;7)框支层及其上、下层的型钢柱全高范围的翼缘部位;8)各类体系中底层和顶层型钢柱全高范围的翼缘部位(组规14.7.1)在各种结构体系中,当结构下部楼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上部楼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时,在此两种结构类型间应设置结构过渡层,过渡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中确定某层柱由型钢混凝土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时,下部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应向上延伸一层或二层作为过渡层,过渡层柱的型钢截面可适当减小,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按钢筋混凝土柱计算,不考虑型钢作用;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2)结构过渡层内的型钢翼缘应设置栓钉,栓钉的直径不应小于19mm,栓钉的水平及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栓钉至型钢钢板边缘距离不宜小于50mm。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2)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
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 钢筋网片。
(3)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 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 凝土将孔洞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 (4)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
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
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 砖墙和砌块墙不少于700mm。
3.砌块砌体房屋
(1)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 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 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间距 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段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 不得小于300mm。
① 对砖砌体为9m;
② 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
(5)填充墙、隔墙应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一般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拉接筋,在砌筑墙体时,
将拉接筋砌入水平灰缝内。
(6)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 可靠拉结。 (7)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接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
②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
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①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制梁
装配式楼盖梁的截面有矩形、T形、倒T形、L形、十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1 )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焊接网。
(2 )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屋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②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
②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梁或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当板未直接搁置在圈梁上时,在内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20mm。
③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端钢筋应与支座处沿墙或圈梁配置的纵筋绑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④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与现浇板可靠连接。
⑤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⑥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 3 )承受吊车荷载的单层砲体结构应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 4 )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
( 5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当层数为3层、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
当层数超过 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 6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 ,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
( 7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底部现浇混凝土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400 m m ×400 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 mm。
(8 )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 9 )填充墙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耐久、防护和防止平面外倒塌要求。
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
柱距为0.9~4.8m,墙厚为240mm时,配筋率都小于0.2%。因此这
种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按无筋砌体考虑。
.
3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窗间墙间距s
s
a)无构造柱 H0、I1、E1
bc
bc
bc
构造柱
h
H0 E1 I1
x
x
Pcr1
Pcr2
y1
y2
H 0C E2 I2
h
窗间墙间距s
s
y y
b)有构造柱 H0c、I2、E2
0 .9 9 0
0 .9 8 7 0 .9 7 4
细料石、
C 15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半细料石
M 10
C 20
1 .0 0 4 1 .0 0 5 1 .0 0 7
1 .0 0 8
1 .0 1 0 1 .0 2 0
C 25
6.2.8 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6.2.9 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
公 式 ( 6) 1.050 1.067 1.083 1.100 1.125 1.250
从表2、表4可以看出,公式(5)、(6)的取值小于构造柱混 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10时的数据。
在使用中还规定:
bc l0.2时 5 , bc取 l0.25
bc l0.0时 5 , c取 1.0
因此,公式偏于安全。
6.1.3 注2为新增加的内容,用厚度小于90mm的砖或块材砌筑的隔墙,
基土 潮湿程度
规范背景
混凝土 砌块
石材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比h/b,矩形截面为2~3.5,T形截面为2.5~4。
(3)梁的配筋 梁中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
架立钢筋等 。
1)纵向受力钢筋。
用以承受由弯矩在受拉区产生的拉力。有时在受 压区,协助混凝土共同负担压力。
分布钢筋的作用:
将板上荷载更有效地 传递到受力钢筋上去,防止因温度 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引起裂缝;固定受力钢筋 的正确位置。
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 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 积的0.15%;其间距不宜大于250 mm。直径不宜小于6 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 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 mm。
2)弯起钢筋。
将跨中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其弯起部分承 受斜截面剪力,端部水平段承受支座处负弯矩产 生的拉力。
常用直径为12~28mm。钢筋弯起角度一般为 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可采用60°。
3)腰筋。
用以增强梁内钢筋骨架的刚性,增强梁的抗扭 能力,防止梁中部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 的侧面开裂。
钢筋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 8mm;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跨 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5)箍筋。
垂直纵向钢筋放置的钢筋套子。其作用是:用 以承受梁的剪力,固定纵向受力钢筋形成钢筋骨 架,便于浇灌混凝土,联系受拉及受压钢筋共同 工作。
常用的箍筋直径为φ4、φ6、φ8。箍筋形式有开口和闭
单项板中配有受力筋和分布钢筋,受力钢筋沿 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配置,分布钢筋配置在受 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交点用细铁丝 绑扎或焊接。
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三、纵向钢筋
4、配筋率
受压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全部纵向钢筋的 配筋率不宜超过5%。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不超过3%,通常在0.5 %~2%之间。
受力类型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一侧纵向钢筋
四、箍筋
2、构造要求
1、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 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 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 钢筋的最大直径;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 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给向受力钢筋最小直 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 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 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5、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 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最小配筋百分率 0.6 0.2 0.2%和45ft/fy% 中的较大值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 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三、纵向钢筋
4、配筋方式
对称配筋:在柱的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对称 布置相同的纵向受力钢筋。 非对称配筋:在柱的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布 置不同的纵向受力钢筋。
四、箍筋
1、作用
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正确; 防止纵向钢筋压屈,从而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三、纵向钢筋
3、构造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通常采用 12~32mm。一般 宜采用根数较少,直径较粗的钢筋,以保证骨架的刚度。 方形和矩形截面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少于4根,圆柱中不宜少于8 根且不应少于6根。
多层砌体构造要求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 的层数,按下表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 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 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 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2、构造柱构造要求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 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 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 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3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4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 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 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ι/4范围 内设置(ι为横墙长度); 5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 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 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3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1)砌体结构房屋的门窗洞口上均需有钢筋混凝土过梁,当在层高范围内有上下窗洞时,要注明上过梁、下过梁。
(2)墙体布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墙、柱的截面-墙体厚度、门窗间墙的最小宽度都应符合砖的模数;同一片墙的厚度应相同;壁柱间距应有规律;承重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2)墙体上下洞口宜对齐,使上下层荷载能直接传递(尤其要注意内纵墙上下层门洞能否对齐);宜避免在纵横墙交接处开门窗洞口或留通长沟槽,以致破坏纵横墙的整体连接。
3)砌体结构当层高较高时,需按墙体高厚比的验算,确定是否需加墙垛,以满足高厚比的要求。
(3)当梁跨度在砖墙厚240mm时大于等于6m,或砖墙厚180mm 时大于等于4.8m,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4)砌体结构房屋的楼(屋)盖可以采用现浇或预制楼(屋)盖,其布置方法请参见框架一一剪力墙结构部分。
但应注意:1)预制板的侧边不得进墙。
2)预制板不能悬挑或在中部支撑,只能在两端支撑。
3)预制板的板端,不得伸入砌体墙的构造柱,当遇构造柱时,应在构造柱位置拉开设置板缝。
4)当有阳台或雨篷需要楼板作为平衡条件时,与阳台(雨篷)相。
钢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钢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1 )对于普通螺栓连接、铆钉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应计算螺栓(铆钉)受剪、受拉、拉剪联合承载力,以及连接板的承压承载力,并应考虑螺栓孔削弱和连接板撬力对连接承载力的影响。
( 2 )螺栓孔加工精度、高强度螺栓施加的预拉力、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连接板摩擦面处理工艺应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已施加过预拉力的高强度螺栓拆卸后不应作为受力螺栓循环使用。
( 3 )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
焊缝应采用减少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焊接收缩应力的坡口形式与构造措施。
( 4 )钢结构设计时,焊缝质量等级应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确定。
( 5 )钢结构承受动荷载且需进行疲劳验算时,严禁使用塞焊、槽焊、电渣焊和气电立焊接头。
(6 )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且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连接。
( 7 )栓焊并用连接应按全部剪力由焊缝承担的原则,对焊缝进行疲劳验算。
(8)钢结构应根据几何形式、建造过程和受力状态,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
在建(构)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防震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支撑系统。
对于大跨度平面结构,应根据结构稳定性以及抗震、抗风等性能要求,通过计算设置支撑系统。
( 9 ) 焊接结构设计中不应任意加大焊缝尺寸,应避免焊缝密集交叉。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应采用双螺母或其他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 1 0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结构计算时应考虑构件的下列变形:①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
②柱的弯曲、轴向、剪切变形③支撑的轴向变形。
④剪力墙板和延性墙板的剪切变形。
⑤消能梁段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变形。
⑥楼板的变形。
( 1 1 )高层钢结构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加强层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加强措施。
( 1 2 )大跨度钢结构计算时,应根据下部支承结构形式及支座构造确定边界条件。
室内设计构造施工要求总说明
室内设计构造施工要求总说明一、室内设计要求1.符合功能需求:室内设计首先需要满足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如客厅要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厨房要便于操作等等。
2.考虑人性化设计:室内设计要人性化,考虑到居住者的习惯和需求。
比如在卧室设计中要考虑床的摆放位置,避免过于靠近窗户或门等不合理设计。
3.结合建筑风格:室内设计要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设计师要考虑建筑外观、结构的特点,将室内设计与之相融合。
4.合理利用空间:室内设计要充分利用空间,避免空间的浪费。
可以通过合理布局、采用嵌入式家具等方法,使得室内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二、室内构造要求1.结构稳定可靠:室内构造的首要要求是结构的稳定和可靠。
无论是新建房屋还是室内改造,结构要承受住荷载,保证使用安全。
2.涂料、胶水选用环保:室内构造中使用的涂料、胶水等材料要选用环保材料,避免对居住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3.电路安全可靠:室内电路的布置要合理,电线要规范使用,避免电路短路、漏电等情况发生。
插座的位置要合理布局,方便使用。
三、室内施工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室内施工要依据设计方案进行,不能随意变更设计要求。
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2.工艺规范:室内施工需要遵循相应的工艺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如瓷砖铺贴要平整、不漏胶,木工加工要尺寸准确等等。
3.施工现场整洁:室内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杂物要及时清理,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4.施工材料的保护: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护好使用的材料,避免损坏。
如不使用的瓷砖要妥善保管,避免破损;地板要覆盖防护材料,避免划伤等等。
总之,室内设计、构造、施工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做好配合。
设计要满足功能需求、人性化;构造要牢固可靠且环保;施工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
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构造和施工,可以打造出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室内空间。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第一种:边柱和角柱柱头构造
能锚入梁内的柱纵筋
梁底标高
无法锚入梁内的柱纵筋
第二种:边柱和角柱柱头构造
d为梁面筋直径 分两批截断
梁底标高
伸入梁内的柱筋 面积不少于65%
第三种:边柱与角柱的柱头构造 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宜分两批截断
第四种:边柱和角柱柱头构造 (梁、柱配筋率较高时)
第三种
楼面
楼面
第四种:变截面
第五种:变截面
相邻纵筋交错机 械连接或闪光接 缝对焊连接
楼面
楼面
相邻纵筋交错机械 连接或闪光接缝对 焊连接
第六种:变截面
第七种:变截面
按上柱钢筋 直径计算
上柱比下柱 多出的钢筋 按上柱钢筋直 径计算
楼面
楼面
上柱较大 直径钢筋
第八种: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
第九种:上柱钢筋比下柱大
加强对砼的养护,减少砼的温度变化,防止屋面板开裂,在砼达到 设计强度后,及时按建施图施工屋面防水及隔热层。 3、 框架端节点处,梁纵筋在柱内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0.4la时,端部 应采用机械锚固措施。 4、 本工程防雷接地对土建的要求详见电施图纸。 5、 本工程所有构件的焊接,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的有关要求。 6、 凡未注明的非受力铁件连接焊缝高度均为6mm,但不大于被焊构件 的厚度或直径。
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接头)
3、焊接接头 (1)受拉钢筋: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50%。 (2)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保护层厚度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且应符合下表规定。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 (17)构造要求
第三节构造要求一、高厚比验算高厚比β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边长h 的比值。
即β=H0/h。
验算高厚比的目的是防止墙柱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在使用阶段中因砌筑质量,轴线偏差或突然的振动等原因引起大挠曲变形而产生的失稳破坏。
高厚比也是计算构件承载力中的一个基本参数。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允许高厚比[β]用来控制墙、柱的最大高厚比β。
这是从构造上确保墙、柱具有必要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前提。
(一)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墙、柱的高厚比应按式(5 -4 )验算: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5 . 1 . 3 条采用;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5 -17 采用。
(1 )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μ1μ2 [β] 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本条限制;( 2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其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5 -15 其计算高度可按表5 -16 采用。
验的数值乘以 1 . 3 后采用。
(二)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按公式(5-4)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应改用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可按《砌体规范》第4.2.8条的规定采用;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2)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公式(5-4)验算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墙的允许高厚比[β]可乘以提高系数μC;式中γ——系数。
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γ=0;对混凝土砌块、细料石、毛料石及毛石砌体,γ=1.0;其他砌体,γ=1.5;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l——构造柱的间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竖向主框架的底部应设置水平支承桁架,其宽度应与 主框架相同,平行于墙面,其高度不宜小于1.8m。水平支承 桁架结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桁架各杆件的轴线应相交于节点上,并宜采用节点板构造 连接,节点板的厚度不得小于6mm; 2)桁架上下弦应采用整根通长杆件,或设置刚性接头。腹杆 上下弦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桁架与主框架连接处的斜腹杆宜设计成拉杆; 4)架体构架的立杆底端必须放置在上弦节点各轴线的交汇处; 5)内外两片水平桁架的上弦和下弦之间应设置水平支撑杆件, 各节点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6)水平支承桁架的两端与主框架的连接,可采用杆件轴线交 汇于一点,且为能活动的铰接点;或将水平支承桁架放在竖向 主框架的底端的桁架框中。
(6)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其材质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压钢板和钢板网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板面挠曲不得大于 12mm和任一角翘起不得大于5mm;不得有裂纹、开 焊和硬弯。使用前应涂刷防锈漆。钢板网脚手板的网孔 内切圆直径应小于25mm。 2)竹脚手板包括竹胶合板、竹笆板和竹串片脚手板。可 采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胶合板、竹笆板宽度不宜小于 600mm,竹胶合板厚度不得小于8mm,竹笆板厚度不 得小于6mm,竹串片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腐 朽、发霉的竹脚手板不得使用。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附着支承结构部位设 置与架体高度相等的与墙面垂直的定型的竖向主框 架,竖向主框架应采用桁架或刚架结构,其杆件连 接的节点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并应与水平支承 桁架和架体构架构成有足够强度和支撑刚度的空间 几何不变体系的稳定结构。竖向主框架结构构造应 符合下列规定:
3)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板宽度不得 小于200mm,板厚不得小于50mm,两端应 用4mm镀锌钢丝各绑扎两道。 4)胶合板脚手板,应选用现行国家标准《胶合 板 第3部分: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 (GB/T9846.3)中的Ⅱ类普通耐水胶合板, 厚度不得小于18mm,底部木方间距不得大于 400mm,木方与脚手架杆件应用钢丝绑扎牢固, 胶合板脚手板与木方用钉子钉牢。
பைடு நூலகம்
(2)附着支承结构
直接附着在工程结构上,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 接,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3)升降机构
控制架体升降运行的机构,通常可采用手动、 电动和液压三种升降形式。其中,单跨架体升 降时可采用手动、电动和液压三种升降形式中 的任意一种,但不得混用;两跨及以上的架体 同时整体升降时,应采用电动或液压设备,但 也不得混用,禁止采用手动升降形式。
(9)物料平台不得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部位和 各结构构件相连,其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建筑工程结 构。 (10)当架体遇到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 需断开或开洞时,断开处应加设栏杆和封闭,开口 处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的措施。 (11)架体外立面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并应 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和架体连成一体,剪 刀撑斜杆水平夹角应为45°~60° ;应与所覆盖 的架体构架上的每个主节点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伸 出端扣紧;悬挑端应以竖向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 对称斜拉杆,其水平夹角应不小于45°。
(4)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主要包括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以及荷载控制系统。 1)防倾覆装置是指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 覆的装置。 2)防坠落装置是指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 落时的制动装置。 3)同步升降控制装置是指在架体升降中控制各升降点的 升降速度,使各升降点的荷载或高差在设计范围内的装 置,即控制各点相对垂直位移的装置。 4)荷载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反映、控制升降动力荷载的装 置系统。
1)竖向主框架可采用整体结构或分段对接式结构。结构 型式应为竖向桁架或门型刚架形式等。各杆件的轴线应 汇交于节点处,并应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如不交汇于 一点,必须进行附加弯矩验算; 2)当架体升降采用中心吊时,在悬臂梁行程范围内竖向 主框架内侧水平杆去掉部分的断面,必须采取可靠的加 固措施; 3)主框架内侧应设有导轨。
4.1.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构造措施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 符合以下规定:
1)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 2)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 m,折 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 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 m; 4)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 m,且不得 大于跨度的1/2; 5)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 m² 。
(4)附着支承结构应包括附墙支座、悬臂梁及斜拉 杆,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3)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 装置;
4)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 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应采用弹簧垫圈加单螺母,螺杆露出 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并不得小于10mm,垫板 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 100mm×100mm×10mm。 5)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 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0。
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2)水平支承桁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3)脚手架架体构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4)附着支承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5)附着支承结构穿墙螺栓以及建筑物混凝土结 构螺栓孔处局部承压计算; 6)连接节点计算。
(3)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架体构 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索具、吊具应按 有关机械设计规定,按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
(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配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的,应更换或报废:
1)构配件出现塑性变形的; 2)构配件锈蚀严重,影响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的; 3)防坠落装置的组成部件任何一个发生明显变形的; 4)弹簧件使用一个单体工程后; 5)穿墙螺栓在使用一个单体工程后,凡发生变形、磨损、 锈蚀的; 6)钢拉杆上端连接板在单项工程完成后,出现变形和裂 纹的; 7)电动葫芦链条出现深度超过0.5mm咬伤的;。 8)液压升降装置主要部件损坏。
架体结构
图4-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架体结构
1-建筑结构;2-竖向主框 架;3-工作脚手架; 4-水平支承桁架
架体结构
1)竖向主框架 竖向主框架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垂 直于建筑物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 平荷载并通过附着支承将荷载传递给工程结构。 按照架体的边框形式可分为单片框架,或由两个片式结构组成 的格构柱式框架。前者采用偏心式与附着支承相连接,后者多 用于采用挑梁、悬吊架体等中心吊附着形式。 2)水平支承桁架 水平支承桁架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承受工作脚手架传来的竖向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竖向主 框架。 3)工作脚手架 工作脚手架又称架体构架,通常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搭 设,是位于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之间和水平支承桁架之上的架 体,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
(12)架体结构应在以下部位应采取可靠的 加强构造措施:
1)与附墙支座的连接处; 2)架体上提升机构的设置处; 3)架体上防坠、防倾装置的设置处; 4)架体吊拉点设置处; 5)架体平面的转角处; 6)架体因碰到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等 设施而需要断开或开洞处; 7)其它有加强要求的部位。
(5)架体构架宜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结构构 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架体构架应设置 在两竖向主框架之间,并应以纵向水平杆与之相连, 其立杆应设置在水平支承桁架的节点上。 (6)水平支承桁架最底层应设置脚手板,并应铺满 铺牢,与建筑物墙面之间也应设置脚手板全封闭, 宜设置可翻转的密封翻板。在脚手板的下面应用安 全网兜底。 (7)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且不 得大于6m; (8)当水平支承桁架不能连续设置时,局部可采用 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但其长度不得大于2.0m,且 应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其强度和刚度不得低于原有
(5)控制系统
操作控制电动葫芦或液压设备动作工况的设备。
4.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构配件性能要 求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用的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 钢管》(GB/T3091)中的Q235号普通钢管,应符合《焊接 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的规定,其钢材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 Q235-A级钢的规定,且应满足下列规定: 1)钢管应采用φ48.3×3.6mm规格; 2)钢管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 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有关规定的检验报告; 3)钢管应平直,其弯曲度不得大于管长的1/500;两端端面 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有裂缝、表面分层硬伤、压扁、硬弯、 深划痕、毛刺和结疤等缺陷的不得使用; 4)钢管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0.25mm; 5)钢管在使用前应涂刷防锈漆。
(2)当构配件使用型钢、钢板和圆钢制作时,其 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当室外温度高于或等于时,宜采用Q235、 Q345。承重桁架和承受冲击荷载作用的结构,应 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室外温度低于时,尚 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4)钢管脚手架的连接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在螺 栓拧紧的扭力矩达到65N· m时,不得发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