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构造要求复核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结构电算判断合理性
结构电算判断合理性结构电算判断合理性对于梁和扳,在出来电算结果以后,我一般采用手算结构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采用公式As=M/(fy*h0),在这儿漏算了γs,我一般是算出配筋面积以后,再除以0.95,0.9,0.85三个数字(因为大部分情况下γs在1 和0.85之间),算出结果以后与电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相差不大,则认同电算结果,我通过很多次计算发现一般情况下是电算结果远远小于手算结果(如果电算结果真的有错的话),这种情况一般是电算过程中计算机漏算了荷载,或者与个人计算参数设置有误有关。
我们一般都是要校核软件的配筋系统的,很多情况下,软件的计算出的内力和配筋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在配筋时容易出错。
最好根据配筋面积图和配筋图校核一下!要从两个方面判断:1、合理性。
1)周期、振型和地震力。
非耦联计算地震作用时,其第一周期一般在以下范围内:框架结构 T1=0.1~0.15N;框剪结构 T1=0.08~0.12N;剪力墙结构 T1=0.04~0.08N。
其中N为计算层数(N≤40)振型曲线光滑连续,零点位置符合一般规律。
2)位移位移曲线应上下渐变,不应出现较大的突变,位移值满足规范要求。
3)构件配筋的合理性。
满足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箍筋肢距,梁加腰筋等。
2、平衡性。
分析在单一重力荷载或风荷载作用下内外力平衡条件是否满足。
画图的话应该自己参照配筋计算出来的面积自己画,计算机出的图比较不可靠!要特别注意一下挑梁,大跨度梁的配筋。
首先,要保证结构模型和实际相符,如底层结构高度、铰接梁和框架角柱等特殊构件定义等其次,复核输入的荷载,如建筑隔墙、电梯吊钩、空调基座、消防水箱和特殊房间荷载等第三,计算参数必须逐一复核,使之和实际相符,详pkpm使用手册第四,判断电算结果的正确性:下述9大指标全部pass的话,整个结构方案应是合理的1、轴压比;2、剪重比;3、刚度比;4、位移比;5、周期比;6、刚重比;7、参与振动质量比;8、倾覆力矩比;9、楼层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具体规范条文详后附件最后,有目的的手工复核一些特殊构件:柱轴压比、较大跨度的梁、上部栽柱的梁等另外,“三分计算,七分构造”,对楼板大洞口周边梁板、转角窗房间楼板、不能贯通框架梁之间楼板、楼梯间休息平台梁处短柱、地下室顶板、大底盘顶板等电算结果反映不出来的部位只能通过构造措施加强,使之和计算模型相符这篇文章可以参考: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复杂,构件很多,计算后数据输出量很大,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结构设计统一的技术问题统一规定内容
结构设计统一的技术问题补充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复核裂缝部位及控制原则1、复核裂缝部位:地下室底板、侧壁、露天顶板构件。
2、底板底面、侧墙外侧保护层厚度取基础保护层厚度(详结构设计总说明)裂缝宽度<0.2mm,计算时保护层厚度取≤30mm(《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3.5.4)或25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2)。
当位于稳定地下水以下,构件的裂缝宽度可取<0.3mm(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构造措施1、谨慎采用大面积收缩补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需采用收缩补偿混凝土;2、超长混凝土结构推荐采用大后浇带+跳仓法+混凝土相对低温入模的施工措施;当后浇带之间偏长而地下室侧壁为直线型时,宜在侧壁中再设一道施工后浇带。
3、与水接触的构件可考虑选择采用预应力措施;地下室抗浮、抗裂设防水位取值及抗浮验算1、抗浮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和抗裂水位(稳定水位)一般由地勘提供并遵循规范要求。
(可靠设计依据)2、结构整体抗浮及局部抗浮验算、构件承载力设计按历史最高水位计算;构件抗裂验算可按常年稳定水位计算,无资料时,可取室外地坪以下1m处标高。
如室外地形标高呈倾斜,可分段取。
3、按历史最高水位计算承载力时,水压力分项系数取1.0,无承压水情况最高水位一般取到地面;其他情况取1.2。
(省《建筑结构设计规范》3.2.5)。
4、重力抗浮验算安全系数1.05,重力G为结构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部分重力抗浮部分采用抗拔锚杆、抗拔桩的抗浮验算,抗拔锚杆、抗拔桩单根抗拔力标准值:R=(S-G/1.05)/n地下室顶板施工堆载、消防车荷载、覆土容重取值1、地下室室外顶板的计算分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施工阶段活载为施工堆载,按不宜小于10.0kN/m2考虑,分项系数取1.0。
当覆土厚度不大于0.5m时需要考虑施工堆载作用,厚度大于0.5m时可不需考虑施工堆载作用。
考虑施工堆载时只作用于楼层梁板构件。
测量复核具体要求及测量问题控制措施2
测量复核具体要求及测量问题控制措施2⼆、常见测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1、⽆砟轨道轨道结构施⼯偏差(1)技术问题描述:①双块式⽆砟轨道道床施⼯,道床板施⼯控制标⾼有误,轨道⼏何尺⼨严重超限,超出后期静态调整极限值,造成返⼯。
②⽆砟轨道道床施⼯完成后出现落枕、轨底吊空现象。
(2)导致技术问题产⽣的原因:①输⼊竖曲线内业参数时未考虑到软件在识别曲线影响段依据的是前后变坡点及曲线半径来确定竖曲线影响段;②⽆砟轨道精调前未对轨枕、扣件进⾏全⾯清查,精调完成后,未开展浇筑前的验收复核;③变坡点⾼程等线路参数输⼊错误。
(3)避免技术问题产⽣的措施:①⽆砟轨道精调⼩车竖曲线参数输⼊时必须特别注意变坡点起、终点的输⼊,必须分别向前、向后各延长⼀个变坡点⾥程,竖曲线必须输⼊完整。
当有长短链位于竖曲线时,必须分段输⼊,分段时分别保持⾥程连续(将长短链串到下⼀个变坡点)。
变坡点轨⾯⾼程保持不变。
②在⽆砟轨道精调⼩车内业资料输⼊⼈员应组织现场作业⼈员开展测量内业资料技术交底,并开展换⼿复核,核对⽆误,交底清楚后⽅可开展现场施⼯。
③⽬前多数客专项⽬仅提供左线平纵资料,对右线资料的推算⼤多未明确推算原则,此情况下要积极与设计沟通,争取由设计院统⼀右线线路资料。
施⼯单位推算标段内部⼀定要明确统⼀推算⽅法及原则,统⼀设置右线综合断链位置,并与相邻标段确认衔接段落曲线参数统⼀。
2、底座板标⾼超限、中⼼线偏位(1)技术问题描述:①双块式⽆砟轨道桥梁底座板与道床板等宽,施⼯后左右侧出现错位,⼀侧道床悬空约3cm,⼀侧底座板外露约 3cm。
后期处理若单侧切割则导致道床钢筋外露,若补填混凝⼟则在列车通过后,局部会掉块,影响⾏车安全。
②板式⽆砟轨道底座板⾼度过⾼或过低不满⾜±5mm 设计要求,CA 砂浆灌注厚度⽆法保证,后期对标⾼过⾼的进⾏打磨,标⾼不⾜的进⾏凿⽑,重新浇筑。
(2)导致技术问题产⽣的原因:①在底座板放样时,放样资料未换⼿复核,放样坐标计算时未考虑曲线段设计平曲线资料为轨⾯中⼼,放样时未考虑曲线偏⼼导致。
设计技术复核意见书【模板】
电
气
专
业
是否影响原来主体工程的节能防雷要求
技术复核单位公章技术复核单位设计资质章
设计技术复核意见书
(附属钢结构)
工程项目名称:
工程设计单位:
技术复核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年月日
技术复核内容
技术复核的评价说明
技术复
核结论
专业负责人签字
结
构
专
业
钢结构支座分部位置、支座反力、支座构造是否满足原设计要求
直接与突出屋面的钢结构相连的构件是否计入附建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
建
筑
专
业
是否影响原来
1a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及基本构件构造要求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要求(答案)
A模块钢筋混凝土结构2A: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及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第一部分,简答题:1、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2、什么叫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说明两种极限状态的具体内容及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4、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一般是多少年?超过这个年限的结构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答:50年,不能使用。
5、何谓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结构抗力?试举例说明。
6、结构功能函数中的两个主要因素:R、S的相互关系各表示什么状态?7、什么是失效概率,可靠概率及可靠指标?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8、为什么能用可靠指标反映失效概率?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综合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荷载标准值?什么是荷载的设计值?10、什么是活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它的含意是什么?11、什么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在二类极限状态设计时,如何取值?12、试述承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物理含意?13、试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变形、裂缝等荷载效应组合的表达式是什么?说明各符号代表的含意。
14、某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梁端截面永久荷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109.5KN.m,荷载分项系数1.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70.6KN.m,活载分项系数1.3,组合值系数0.7,频遇值系数0.6 ,准永久值系数0.5,风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24.6KN/m,风载分项系数1.4,组合值系数0.6,频遇值系数0.4,准永久值系数为0。
试确定梁端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弯矩组合设计值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弯矩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及准永久组合值M。
15、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破坏?16、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是什么?为什么要作出这些假定?ξ?它有什么意义?17、什么是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ρ是如何确定的?18、钢筋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min19、在适筋梁的正截面设计中,如何将混凝土受压区的实际曲线应力分布图形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形?20、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梁?双筋梁的纵向受压钢筋与单筋梁中的架立筋有何区别?21、为什么要求双筋矩形截面的受压区高度x≥2as,(as,为受压区钢筋合力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若不满足这一条件应如何处理?22、As,和As均末知时,为什么令x=ξb h0使双筋梁的总用钢量最少?23、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4、什么是剪跨比?它对梁的斜截面破坏有何影响?在计算中为什么λ〉3,取λ=3?2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为什么要限制梁的截面尺寸?26、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弯起和切断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27、试说明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的区别。
桥梁梁柱式钢结构防撞护栏结构复核报告
钢结构护栏大/小横梁、立柱典型截面形式及截面特性如下表所示:
11
构件名称
表 2.2.3-1 钢护栏构件截面特性表
大横梁
小横梁
立柱
典型截面尺寸 (mm)
I y ( mm4 ) h ( mm )
6.713685e+006 140
1.173845 e+006 80
Wy ( mm3 )
95910
29346
图 2.2.2-4 《评价标准》5.3.1 条 对护栏安全性能试验车辆要求
表 2.2.2-1 《评价标准》5.3.3 条 防护性能对应试验车辆
② G:配载后试验用标准车辆重心距桥面板的高度(m) 查询《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第 5.5.1 条试验车辆主要技术参
数,获得上述试验车型重心高度参数: G(小型客车)=580 mm G(中型客车)=1260 mm G(大型货车)=1580 mm
XX工程 XX大桥
施工图设计
梁柱式钢结构防撞护栏 结构设计复核报告
中交设计 二〇一九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1 1.1 项目概况..............................................................................................1 1.2 桥梁护栏布置及结构形式 .................................................................2 2 护栏合规性校验 ....................................................................................4 2.1 依据标准..............................................................................................4 2.2 桥梁护栏抗撞能力设计校验 .............................................................4 2.2.1 桥梁护栏防撞等级 ..........................................................................4 2.2.2 基本构造校验 ..................................................................................5 2.2.3 结构抗力校验 ................................................................................11
施工现场图纸复核及会审制度
施工现场图纸复核及会审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施工现场图纸的复核及会审流程,确保施工现场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项目,在图纸的复核及会审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主要内容3.1 复核责任及流程3.1.1 复核责任(1)项目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施工现场图纸的复核工作。
(2)专业工程师:负责对施工现场图纸进行详细复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3.1.2 复核流程(1)接受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现场图纸。
(2)由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复核,包括但不限于:•图纸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是否存在错误或矛盾的部分;•是否满足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
(3)将复核意见及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
(4)根据设计单位的修改回复,再次对图纸进行复核。
(5)将最终的复核结果记录在复核记录表中。
3.2 会审责任及流程3.2.1 会审责任(1)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现场图纸的会审。
(2)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会审并发表意见。
3.2.2 会审流程(1)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图纸的会审,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2)会审前,将待会审的图纸发送给各方参会人员。
(3)会审时,各方参会人员根据自身专业领域对图纸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
(4)根据会审意见,对图纸进行修改,并记录修改情况。
(5)将最终的会审结果记录在会审记录表中,并将记录表发送给各方参会人员。
3.3 文件管理责任及流程3.3.1 文件管理责任(1)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施工现场图纸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2)施工单位:负责保管施工现场图纸,并按规定提供给相关人员。
3.3.2 文件管理流程(1)项目负责人制定施工现场图纸的归档管理规定,并下发给相关人员。
(2)施工单位按照管理规定对施工现场图纸进行整理和归档工作。
(3)施工单位负责将图纸归档并备份,确保图纸的安全性。
(4)需要使用施工现场图纸的相关人员,提出申请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并提供图纸。
施工图阶段结构专业审核要点一览表
审核梁跨数是否正确。
审核梁配筋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审核大跨梁、大悬挑梁配筋是否足够。
审核相邻跨的梁纵筋配置是否便于施工。
审核起柱的梁配筋是否加强。
审核大跨梁、大悬挑梁的裂缝、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审核薄弱连接处的板厚、板配筋是否加强。
审核悬挑板配筋是否合理。
审核洞边板是否有加强措施。
审核钢结构是否考虑了温度荷载。
审核计算书荷载布置图,是否存在荷载遗漏。
材料审核
审核基础,底板,外墙所用混凝土、钢筋的材料等级是否合理。
审核各层竖向构件混凝土,钢筋材料是否合理,是否合理分段。
审核各层梁板混凝土,钢筋材料是否合理。
审核后浇带构造措施是否合理,后浇带尺寸。
计算审核
审核计算内容是否完整。
审核计算软件为是否适用。
审核地下室顶板系统是否合适,有没有做各方案比较,选取综合最优方案。
审核承台与底板节点处,底板箍(锚)筋应该伸入底板,防止底板开裂漏水。
审核地下室外侧墙与支护结构间距是否合理,肥槽的回填方式及材料是否合理。
审核支护如采用水平支撑,拆撑方式及顺序需计算复核。
墙柱审核
审核首层墙柱平面图中是否标注沉降观测点。
审核采用结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应根据图集说明,结合工程进行必要的校核工作,且应作为计算书的内容。
设计说明
审核
审核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建筑场地类别、抗浮设计水位等是否正确。
审核建筑单体±0.00所对应的绝对高程与规划总平面一致。
审核防水混凝土的使用部位,抗渗等级是否恰当。
审核预制构件目录中的构件名称、数量、图集号、是否准确。
工程部复核制度怎么写范文
工程部复核制度怎么写范文一、制度目的工程部复核制度是为了规范公司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复核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复核制度,提高工程项目复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工程部门的工程项目复核工作,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工程材料、施工过程等各个环节的复核工作。
三、复核责任1.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复核工作,并明确复核工作的责任人员。
2. 工程部门复核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开展复核工作。
3. 复核人员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工作,并及时反馈复核结果。
四、复核流程1. 工程部门接收到待复核的项目资料后,应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复核工作:(1)明确复核的范围和要求。
(2)制定复核计划,安排复核人员。
(3)进行复核工作,记录复核结果。
(4)编制复核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5)整理复核资料,归档保存。
2. 工程复核流程图如下:(此处应有流程图)五、复核标准1. 工程复核标准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确保复核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复核标准应保证复核工作的全面性和严谨性,对各个环节都要求进行复核,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3. 复核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的要求,确保复核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六、复核报告1. 工程复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复核项目的基本信息。
(2)复核标准的落实情况。
(3)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4)复核结果和建议意见。
2. 工程复核报告应由复核人员书面编制,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七、复核结果处理1. 工程复核结果应按照复核报告中的建议意见进行处理,及时整改。
2. 复核结果处理后,需重新进行复核确认,确保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八、复核记录管理1. 工程复核记录应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复核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复核记录的归档管理应便于随时查阅和审阅,确保复核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17版钢结构标准抗震性能化设计——软件操作及手工复核
17版钢结构标准抗震性能化设计——软件操作及手工复核1.1 新钢标性能设计基本思路随着钢结构应用的急剧增长,结构形式日益丰富,不同的结构体系和截面特性的钢结构,其结构延性差异较大,为贯彻国家提出的“鼓励用钢、合理用钢”的经济政策,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钢结构特点,新钢标增加了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内容。
根据性能设计的钢结构,其抗震设计准则为:验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的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弹性变形(小震不坏)、根据其延性验算设防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中震可修)、验算罕遇地震作用的弹塑性变形(大震不倒)。
对于很多结构,地震作用并不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构件实际具有的受震承载力很高,因此,抗震构造可适当的降低,从而降低能耗,节省造价。
抗震设计的本质是控制地震施加给建筑物的能量,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延性)均可消耗能量。
在能量输入相同的条件下,结构延性越好,弹性承载力要求越低,反之,结构延性差,则弹性承载力要求高,在新钢标中简称为“高延性-低承载力”和“低延性-高承载力”两种抗震设计思路,均可达成大致相同的设防目标。
结构根据预先设定的延性等级确定对应的地震作用设计方法,称为“性能化设计方法”。
结构遵循现有的抗震规范规定,采用的也是某种性能化设计的手段,不同点仅在于地震作用按小震设计意味着延性仅有一种选择,由于设计条件及要求的多样化,实际工程按照某类特定延性的要求实施,有时将导致设计不合理,甚至难以实现。
大部分钢结构由薄壁板件构成,针对结构体系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设防要求,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思路才能在保证抗震设防目标的前提下减少结构的用钢量。
虽然大部分多高层结构适合采用高延性-低承载力的设计思路,但是对于多层钢框架结构,在低烈度区,采用低延性-高承载力的抗震思路可能更合理,单层工业厂房也更适合采用低延性-高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思路。
建筑结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
建筑结构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筑结构楼板的承载力复核计算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楼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楼板的承载力进行复核计算,可以保证楼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过载,从而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楼板的设计原理、承载力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建筑结构楼板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和构件选择两个方面。
在进行楼板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楼板所受到的外部荷载,包括活载、静载和风荷载等。
通过对荷载的计算和分析,确定楼板受力的方式和大小,以便选择合适的楼板构件。
另外,还需要考虑楼板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支撑方式等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的楼板设计方案。
楼板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典理论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
在计算楼板承载力时,需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压区和拉应力区,确定楼板的受力情况。
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可以采用挠度法、拉力法、压杆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楼板的边界约束条件和支撑情况,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楼板承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荷载大小、荷载分布、楼板尺寸和材料性能等。
荷载大小是影响楼板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荷载大小会导致楼板受力情况的差异。
荷载分布也会影响楼板的承载力分布,不同的荷载分布会导致楼板的受力方式不同。
楼板的尺寸和材料性能也会对承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楼板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楼板承载力复核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只有通过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才能确保楼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建筑结构楼板的承载力复核计算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篇示例:建筑结构楼板是建筑物中承载楼层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其承载能力的计算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楼板承载力的复核计算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之一。
某楼土建技术复核记录
某楼土建技术复核记录一、背景某楼是一座多层住宅楼,位于城市中心地带。
为了确保楼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需要进行土建技术的复核。
本文档记录了土建技术复核的相关内容。
二、土建技术复核内容土建技术复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复核基础工程是保证建筑物牢固稳定的重要部分。
复核内容包括基底开挖、基础处理、基础浇筑等。
需要查验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材料使用、现场施工情况等。
2. 结构施工复核结构施工是确保楼体承重能力的关键环节。
复核内容包括柱、梁、板等结构构件的尺寸、质量、连接方式等。
需要核对施工单位的图纸符合性、施工质量控制等。
3. 防水施工复核防水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内外层面防水性能的重要工作。
复核内容包括防水层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
需要核查防水层的厚度、连接处的处理情况等。
4. 细部施工复核细部施工是确保楼体内外部的质量和美观度。
复核内容包括墙面、地面、屋面等细节的施工质量。
需要检查细部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
5. 安全施工复核安全施工是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复核内容包括安全设施、操作规范、工地安全管理等。
需要核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等。
三、土建技术复核流程本次土建技术复核的流程如下:1. 确定复核标准根据相关土建技术规范,确定土建技术复核的标准。
包括各个施工环节的要求、验收标准等。
2. 制定复核计划根据楼体的施工进度和复核标准,制定土建技术复核的计划。
明确复核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3. 进行复核检查按照复核计划,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检查。
记录复核结果,包括复核的合格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4. 编写复核报告根据复核结果,编写土建技术复核报告。
报告要详细描述复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检查的内容、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改进建议。
5. 反馈复核结果将复核报告提交给相关的项目负责人,提供复核结果和建议。
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复核结果与建议经过土建技术复核,对某楼的施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设计图纸复核制度
设计图纸复核制度设计图纸由平纵断面设计、结构物设计、标准图、数据表及设计说明等几部分组成,每项工程开工前各工点技术人员在工程技术科长的组织下,进行图纸复核,将复核结果分单位工程写出书面汇报,格式由施技科统一下发,交施技科长复核,项目总工程师作最后审核,资料存档备查。
图纸复核包括内业复核和现场核对。
一、内业审核1.技术参数A.审查施工图纸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B.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C.平、纵断面所注里程、标高与各分项工程标注是否相符。
D.复核工程各部位的尺寸、高程、线型及所用材料标准是否正确。
2.工程数量审核将各单位工程图纸设计数量按照设计尺寸计算复核(土石方依据测量作出的实际地面线进行计算),依据设计图纸细目分项整理,并将复核结果分单位工程写出书面汇报,格式由施技科统一下发,交施技科长复核,总工作最后审核,资料存档备查。
二.现场核对主要是对照图纸查看核对现场原地面、构造物原地面、工程地质、征地拆迁、大、小临时工程、构造物设置的位置、规模、数量等情况。
主要工程现场核对内容如下:1.路基工程现场核对内容路基工程现场主要内容:基础处理方案是否合理、基底加固措施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支挡类型及设置是否合理、特殊土路基采取措施情况、取弃土场的设置是否合理、土石方调配是否合理、对原有水系及道路的破坏恢复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以桥代路、是否需要以隧代路、地质补勘工作情况等。
2.涵洞工程现场核对内容涵洞工程现场核对主要内容:基础类型及基底处理方案情况、是否处于岩堆、滑坡上、弃土是否合理、孔跨布置、与相邻路基排水情况、附近有无增减(合并)的可能、进、出口有无与地方既有道路、水系关系(标高及平面)、地质补勘工作情况等。
3.隧道工程现场核对内容隧道工程现场核对主要内容:进口位置是否合理、出口位置是否合理、进洞条件(含地质、覆盖层厚度)、斜井设置是否合理、平导设置是否合理、边仰坡开挖是否合理,措施是否到位、洞门类型、是否处于岩堆、滑坡上、弃碴场的位置是否合理、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地质补勘工作情况等。
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1
公路、市政工程项目
桥梁孔跨、墩台位置、支承垫石高差、沉降观测、桥梁徐变以及桩基、承台、墩台身、制架梁工艺工法,隧道洞门位置、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以及开挖、支护、衬砌、防排水工艺工法,路基涵洞(管)位置、基床厚度、标高以及地基处理、填料、路堤、路堑、支挡结构、边坡防护、过渡段、防排水工艺工法等。
测量控制轴线、标高线、预埋件位置等
4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
预留孔洞的位置、管道坐标、标高、坡度、材质、设备规格、设备方位、设备安装精度、系统调试等
5
通风与空调
预留孔洞的位置、风管、管道坐标、标高、坡度、材质、设备规格、设备方位、设备安装精度、部件排版、系统调试等
6
建筑电气
预留、预埋件的位置、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的规格型号、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接地、送电方向、调试等
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等;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
装配式结构工程
钢筋砼柱、屋架、吊车梁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3
建筑装饰装修
外墙防水
构造层次、做法、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等
建筑幕墙
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的品种、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
【最新精选】结构专业审查中违反强条分析
结构专业外部审查中违反强条分析一、结构计算1、计算书风荷载信息中,基本风压未按照荷载规范50年重现期取值,在承载力设计效应放大系数未放大1.1倍。
(共4个子项)分析:这是新旧规范变化引起的。
“高规”JGJ3-2002版第3.2.2条条文说明:“对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应考虑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较为妥当。
”所以,采用旧规范时,计算中取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
而“高规”JGJ3-2010版第4.2.2条要求:“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在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所以,现在再取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进行计算就不行了。
2、活荷载折减系数按楼层取值对住宅之外的储藏间、商业等部位不适用。
(共5个子项)分析:这是不认真学习规范引起的。
《荷载规范》第5.1.2-2条表5.1.2活荷载折减系数仅适用于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储藏间、商业部位的活荷载折减系数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卫生间、走廊、商业网点楼梯、电梯前室的活荷载偏小,不符合《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1条规定。
(共19个子项)分析:这是荷载输入不认真引起的。
住宅楼的活荷载输入时,可能把整个楼面的活荷载输为2.0kN/㎡,而卫生间、走廊的面积较小没有引起重视,所以没有改为2.5kN/㎡。
商业网点的楼梯、电梯前室的活荷载应考虑人员密集或疏散,而不能按多层住宅及门厅取值,其活荷载应为3.5kN/㎡。
4、综合楼餐厅的厨房,其活荷载取值应为4.0kN/㎡。
(仅1个子项)分析:这是荷载输入不认真引起的。
《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第9项,对酒店等的厨房,其活荷载取值应为4.0kN/㎡。
5、楼板上有内隔墙时,内隔墙的自重应按《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注6取值。
(仅1个子项)分析:这是输入时漏荷载引起的。
一般情况,隔墙下要设梁,隔墙的荷载直接输在梁上。
t型截面的类型及在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中的判断标准
文章标题:深度剖析T型截面的设计与复核标准在结构设计中,T型截面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结构剖面,它在不同工程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T型截面的设计和复核是结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其判断标准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T型截面的类型及在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中的判断标准,以帮助各位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
1. T型截面的基本类型T型截面是指在结构梁或柱的截面中,呈现出"T"字型的剖面形式。
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和结构设计要求,T型截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常见的T型截面主要包括"I形梁式T型截面"、 "槽钢式T型截面"、 "工字型T型截面"等。
每种类型的T型截面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设计要求,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2. T型截面的设计与复核标准在进行T型截面的设计和复核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其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T型截面的设计应该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考虑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裂缝控制。
对于不同类型的T型截面,其设计和复核标准也各有不同。
在钢结构设计中,T型截面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而混凝土结构中的T型截面设计则需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
3. 判断标准的确定针对T型截面的设计和复核,判断标准的确定是十分关键的。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结构受力的实际情况、结构的使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T型截面的设计和复核标准。
还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受力分析和结构试验等手段来进行深入的判断。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T型截面的设计与复核,我个人认为在确定判断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受力情况,避免仅从理论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实际工程的复杂性。
在T型截面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其在工程中的优势和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T型截面的类型及在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中的判断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
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一、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必要性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在审查和复核工作不到位,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甚至危及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可以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避免设计漏洞和施工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2. 保障工程安全通过审查和复核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3. 规范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可以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避免质量问题和纠纷的发生。
4. 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文件审查设计文件审查是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给排水设计方案等进行审核,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满足工程要求。
2. 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图纸审查是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纸与设计文件一致,并满足施工要求。
3. 材料质量管理材料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4. 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管理是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等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5. 施工现场监督施工现场监督是建筑工程审查复核制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金属复核瓦构造做法
金属复核瓦构造做法
金属复核瓦构造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做法是在混凝土或钢结构梁上铺设一层金属网,并在上面浇注一层混凝土,形成一种复合型瓦构造。
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相比传统的瓦构造,金属复核瓦构造可以大大减少结构体积,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金属网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在金属复核瓦构造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梁的尺寸和布设方式,然后在梁上铺设金属网,并进行固定和调整。
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保证其完全填满金属网的空隙,并进行充分的压实和养护。
最后,进行瓦面的处理和装饰,使其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
金属复核瓦构造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建筑类型的屋顶、墙面和地面等部位,尤其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金属复核瓦构造的质量和安全性。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⑻、按10.1.9款要求: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高厚比要求
按6.1.1要求,其实际高厚比与许用高厚比如下表:符合4.2.1款,4.2.2款要求,为刚性方案。判断为:满足要求
内横墙(1)
(地下室)
内横墙(2)
(地下室)
内横墙
(一~三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纵墙
(地下室)
内纵墙
(一~三层)
外纵墙
(地下室)
外纵墙
(一~三层)
窗间墙(1)
窗间墙(2)
β
7.10
10.42
12.75
⑸、按7.1.6款要求: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承重窗间墙最小宽为1m、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
⑹、按7.1.7款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②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③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50~100mm: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④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⑤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图纸不详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抗震设防情况及引用规范
GB50011-2001
一般要求
1、按7.1.2款要求:房屋的层数≤7,总高度≤21m。
2、按7.1.3款要求:普通砖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3、按7.1.4款要求: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2.5。
4、按7.1.5款要求: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15m。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图纸不详
基本满足要求
抗震设防情况及引用规范
GB50011-2001
出屋面的烟囱。⑥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构造措施要求
⑴、按7.3.1款要求:①构造柱设置部位:楼电梯间四角、隔15m、单元纵横墙交接处。
⑵、按7.3.2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③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④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⑹、按7.1.5款要求:①圈梁宜连续墙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②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③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基本满足要求
但保护层厚不满足要求
混凝土及引用规范
GB50010-2002
构造措施要求
1、按10.1.1款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60mm。
⑵、按10.1.3款要求: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7.92
8.00
6.76
6.81
5.19
6.81
μ1μ2μc[β]
26.73
25.62
25.75
23.83
23.83
22.10
24.66
23.43
24.66
一般要求
⑴、按6.2.2款要求: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MU10。
⑵、按6.2.6款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不宜小于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端伸出钢筋拉结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但板端缝宽不小于80mm,灌缝混凝土不宜低于C20。
⑹、按7.3.7款要求:7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⑺、按7.3.8款要求:③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⑻、按7.3.10款要求:门窗洞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
⑶、按7.3.2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横墙承重时:(对外墙及内纵墙应设置圈梁;对内横墙尚应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适当加密。
⑷、按7.3.3款要求:①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圈梁紧靠板底②圈梁在本节第7.3.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③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应为4φ10,最大箍筋间距应为250mm;按本规范第3.3.4条3款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⑺、按7.2.1款要求: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钢筋砖过梁为1.5m;砖砌平拱为1.2m。
⑻、按7.2.4款要求: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②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③钢筋砖过梁度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该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复核如下,引用的规范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项目
涉及到的条文款目及简述
实际情况
一般情况及引用规范
GB50003-2001
⑶、按6.3.3款要求: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②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③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满足要求
基本满足要求(有些图纸不详)
满足要求
⑶、按6.2.8款要求: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⑷、按6.2.9款要求:山墙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防裂措施要求
⑴、按6.3.1款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为60m。
⑵、按6.3.2款要求:判断为:满足要求①屋面应设保温层、隔热层。②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④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待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⑤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⑥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6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⑦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⑧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⑩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⑼、按7.4.6款要求:挑梁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①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不少于2φ12。其余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2L1/3。②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宜大于2。
⑸、按7.3.5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梁上不应小于配筋80mm。③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配筋拉结。
⑹、按10.1.7款要求: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②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