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
载体 , 是一个充满 创新 具有独 立 品格 的思想熔 炉 。大 学 那 么 , 如何解释“ 学精神 ” 大 ?这是 本文着 重要论及 的 问 并不是孤 立的社会 单位 , 它是有精神 的 , 大学 没有了精神 题 。本人认 为,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价值 理念的支配下 , 贯
就如 同人 没有了灵魂 一样 , 大学 精神 的凝练 和培 育是 一
( oi c ne) SeM Si cs e
浅 析 大 学精 神 的 内涵
张 春 男
( 南 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 南 海 口 5 0 2 ) 海 海 7 2 8
摘
要 : 学精 神作 为大学 的灵魂 和 思想核 心 , 虽 然不 是 真 实的 存在 体 , 却 时时 刻 刻 影 响着 一代 代 大 学师 大 它 但
善。 ”2此所谓的大学 当然不同于今天或是本文 中所指 的 现代教 育体 系中的大学 , 但是无论是古 代的太学 、 国子监 还是今天 的大学 , “ 其 明明德” “ 、 亲民 ” “ 、 至善 ” 的精神境 水、 阳光对 于 生命 一样 , 在 于 无形 , 存 却是 生命 的必需 。 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 的内涵 , 但值得强 调的是 , 对其 理解和认识 我们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问题 :
界应是共 同的。今者 , 大学应具有什么 样的精神 , 很多教
育家和学者也都进行过认真 思考 。
1 .大学精神在大学 的历史发展 过程 中或一段时间 内
可以是稳定 的, 一所大 学不会 有凝 定不变 的精 神。 当 但
大学 的精神有很 多层面 , 但特定到 某个 大学 , 其与众
不 同的特质 , 在校训 之中可以略见~二 。比如 , 到北大 提 我们就想到 “ 国 、 步、 爱 进 民主 、 学 ” 科 的精 神 ; 读清 华 , 解 我们就会想起 “ 自强不息 , 厚德 载物 ” 的追 求 ; 进复 旦 , 走 就能品味 出“ 学而笃 志 , 问而慎 思” 博 切 的境界 。这样 的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大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大学的研究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知识的追求、人文关怀、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精神的深层次意义。
首先,大学的核心精神之一是知识的追求。
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其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并通过研究与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应该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大学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只有不断追求知识,大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的源泉,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其次,大学精神还体现在对人文关怀的追求。
大学不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
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发展。
大学应该提供丰富的人文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现实,培养他们对美、善、真的追求。
同时,大学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应该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场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探索的环境。
学术自由是推动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重要途径。
大学应该坚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要强调学术责任和学术诚信,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大学精神还要求大学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作为社会的智囊团和灵魂工程师,应该积极回应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创新。
大学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同时,大学还应该担负起培养社会精英和领袖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领导才能。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体现在知识的追求、人文关怀、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理念” 源于希腊文 idea和 eidos
德文和英文里分别用 die 和 idea 表示
编辑ppt
16
一、哲学观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理念
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理性主
义教育目的观占主导地位时期 理性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
编辑ppt
25
(一)社会需求在大学理念形成中 所起作用的历史考察
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智慧的花朵”“象牙塔”
编辑ppt
26
2.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文艺复兴后“黄金时代”结束 大学成了僵
化保守落后的机构 洪堡 纽曼
编辑ppt
27
3.20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编辑ppt
7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 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 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路等冷冰冰的建筑 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聚地,而是人、思想、 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 代表。
编辑ppt
8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 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 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 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之所在,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的思想导向
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理念
编辑ppt
1
大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编辑ppt
2
一、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 也。”何为“业”,“我们所有一切身心活动,都是一刹 那一刹那的飞奔过去,随起随灭,毫不保留。但是每活动 一次,他的魂影便永远留在宇宙间,不能磨灭。就像一个 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 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也 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 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叶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 洗,便是活动的起灭;渍下的茶精便是业。茶精是日渍日多, 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将壶打碎。这叫做业力不灭的公例。 在这种不灭的业力里头,有一部分我们叫做‘文化’。”
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学术自由精神
独立自治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
理性批判精神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纽曼:博雅教育和智力训练造就具有“经过教养的智慧,高雅的情趣、直率、公正、客观的思想,活行为举止高贵、注重礼节”的绅士
洪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朱九思:学术
钱伟长:“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3)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民主、尊重、宽容、容忍、审慎使用
布鲁贝克:“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像没有限制的经济上的不干涉主义一样成为灾难”。
(4)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感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论当代的大学精神
论当代的大学精神论当代的大学精神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功能二.现在中国大学精神存在的问题三.对大学精神产生冲击的元素四.构建新型中国大学精神的路径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功能(一)独立自由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对于大学的行为提供指导,是大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在精神层面的依靠和取向。
大学的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她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发展和未来,是一所大学创办和成长的基础。
在大学精神中,独立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陈寅恪在给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铭文里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历代的知识分子所传诵,并且成为近代大学精神的一个高度的浓缩,独立是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条件,是学科进步、学术繁荣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自由精神实际上要表达的是“大学应当有其本身独立的精神,而学者不仅要为人师,更要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自由的思想”,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大学必须是自由的,唯有自由的精神才能保证学者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不受其他利益团体的左右,也能保证学生在研究的时候能够独立和创新。
(二)批判创新精神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就认为:“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
”这段话实际上代表了美国教育界的声音,在美国,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是学术界的最高价值和基本原则。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经指出的:“当大学履行发展知识的义务时,学术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前提。
由于这种义务是大学的基本目标,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这种探究和表达的自由。
不管是为了照顾捐助者的善良愿望,还是为了平息外界激烈反对某种学术观点的愤怒声音,都不能以牺牲学术自由作出妥协。
”如果说严格的学术规范是保障独立思想的一个前提,那么批判和怀疑精神便是促进独立思想和学术自由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简论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
游离 于 “ 大 学 ”之外 。何 谓 大学精 神 ,不 同时期 、不 同学者有 不 同的
注解 。依笔 者之 见 ,人文 精 神 、科 学精 神 、 自由精 神 、独立精 神 、批 判精神 、创新 精神 、民主精 神是大 学精神 的基本 思想 内涵。
一
五 、批判精神
批 判 精神 是 大学 的一 贯追 求 ,是大 学 发展 和社 会 进 步 的驱 动 力 ,
大 学作 为一 个客 观存 在 的实体 ,它 不仅 有物 质 的因 素 ,更是学 校
的历 史足迹 与现 实追 求 ,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学精 神既 深藏 于 “ 大学 ”之 中 ,又
学术 是 人类 理 智和 自由精 神最 高 的表 现 。它是 主 动 的 ,不 是被 动 的 ,
它是 独立的 ,不是依 赖的 ” 。
能否 大踏 步发 展和 进步 的标 志 。时代 的发 展 ,民族 的振 兴 ,人 类 的进
过 程 中所 凝 炼和提 升 出来 的治 学态 度和 价值 观念 体 系 。它 主要 包括 从 事科 学研 究 的一 系列行 为 规范 ,尊 重客 观规 律 、追求 实 事求是 的严 谨 态 度 ,独立 思考 、敢 于怀 疑 的批 判 精神 ,对 真理 的追 求 、对未 知 的探 索 和对观 念 的创新 精 神 ,是一种 追求 真 理的 精神 ,是 恪 守科 学道德 和
职业教 育
中 国化 工 贸易
Ch i n a Ch e mi c a l T r a d e 2 月
简 论 大 学精 神 的基 本 思想 内涵
王 壮 孟 野 杜 君
( 沈 阳化工大 学应用 化学学 院 。辽 宁沈 阳 1 1 01 4 2 )
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
来源:哈工大报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凝聚,是大学的旗帜与品牌,它是大学文化主体长期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的主体文化。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逐步凝练成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与传统,成为一所大学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其建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内能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的大学氛围,同时对外表现为大学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所在。精神文化虽无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那种直观可视的特点,然而由于它已经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大学的使命、校风、校训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
大学使命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来源。所谓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什么样的发展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形成什样的文化。有时它完全以大学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理想表现出来。任何大学不论其大小都应当有自己的使命,并在使命确定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大学使命就是大学的文化使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所在和价值取向。校风作为体现校园精神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校风(包含学风和教风在内)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不过,优良的校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育和实践。优秀的校风是学校的文化内核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试论现代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价值及启示
有 具体 的行 为规范和荣辱标准 , 十分 契合大学精神的奠立之 需 。因此 , 国现代大学精神是区别 于其他社会组织所特有 我 的相对稳定 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 态 , 是维系大学组 织特 性、 信念追求 的重要方式 , 它体现着大学人的理想 , 代表着大 学 自身 的价值 、 观念和立场 , 承担着大学 自我认同的重任 , 在
[ 中图分类号] G6 1 4
[ 文献标识码] A
[ 作者简介 ] 胡琦( 9 6 , , 17 一)男 硕士,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思政教 育及 高校 管理 。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 质存在 ,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 和 精神存 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已经证 明: 大学精 神有 着价值 导向、 精神陶冶 、 规范约束 、 群体凝聚 、 社会辐射等一系 列极其 重要 的品质与作用。 作为大学 “ 文化体’ “ ’ 文化群” 和 意 重铸 。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 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 的具有独 特气质 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 , 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 志和具 体凝聚 , 是人类社会文 明的高级形式 。它建立在对 现代 高等 教育本质、 办学规律 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上 , 内涵极为
成, 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 品质 。 当代我国 , 在 作为大 学思想文化建设指针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 明确 的政 治内容 , 又有深刻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 神, 还
、
现代大 学精 神的校 园文化 内涵
作为大学师生行 为价值取 向的大本大源 , 大学精神是赋 予大学 以生命 、 活力并反映大学历史传统 、 特征面貌的一种文
刻地体现 了与时俱进 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 是实现现代大学持
大学精神 , 如美 国哈佛大学一直倡导‘ . 崇是求真” 的大学精神 , 主张大学就是不懈追求真理的地方, 揭示 了大学使命 的本 质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前言大学作为传承与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大学需要不断弘扬和传承自身的精神文化,以培养学生扎根于传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与价值1.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文化符号,包括学术思想、人文精神、学风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
2.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校园精神文化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它不仅使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培养宽广的人文视野大学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培养学生宽广的人文视野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样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性,做到内外兼修。
2.引导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大学是学术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应该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学术诚信、批判精神、严谨求实等学术价值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弘扬大学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的培养基地,大学应该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这就需要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让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推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1.构建有序的教育体系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有序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学术水平,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规范严谨的教育系统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2.开设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大学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自身的情感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精神 论文
浅谈现代大学精神【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精神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和力量源泉,更是国家愿景、民族传承、社会意识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体,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关乎大学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兴盛。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在治校理念中凝炼大学精神,在教学科研中提升大学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大学精神。
【关键词】现代大学精神人文关怀开放包容科学理性一、现代大学精神的特征(一)现代大学精神应凸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其关注的是人对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人对自然的价值,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确保大学的独立人格以及尽可能避免各种社会不良习气对大学的侵袭,保持大学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大学产生人类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大学精神应凸显科学理性。
21世纪的大学必须坚定科学理性这一伟大的精神气质,弘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
(三)现代大学精神应凸显引领意识。
大学作为一种生产传播知识和真理的精英群集的学术共同体,还负有引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职责。
大学必须保持引领意识,进行优秀教育、卓越教育、完善教育。
(四)现代大学精神应凸显独立自治。
大学的独立自治主要体现在学术的自由中立、办学的独立自治。
这种独立自治的精神是大学的特质和大学人的精神品格。
(五)现代大学精神应凸显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精神要求打破封闭保守的藩蓠,21世纪中国大学必须通过对社会的开放,吸收来自大学外部的信息和资源,以取得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并通过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并保持自已的生机和活力。
大学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传统和当代环境中经由历届师生世代累积、共同建构、不断创新而形成的动态精神资源。
大学精神不是千人一面、僵化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建立在教育本质和办学规律等普遍共性基础上又自成风格、独树一帜的个性表达。
大学生团队精神内涵 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生团队精神内涵引言团队精神是指成员间合作与协作的一种意识,是团队成员在共同目标下形成的一种信任、互相支持和相互依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团队精神起源于对集体和集体活动的需求,是大学生发展个人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成功完成集体任务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1.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一个团队可以汇聚各种不同的才能和资源,共同实现目标。
2.相互信任与支持: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支持。
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3.共同目标的追求: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
4.各尽所能,互补不足:大学生认识到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5.分工合作与协作精神: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需要分工合作,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且通过协作精神来实现任务的高效完成。
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1.团队的价值:大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价值所在,认识到团队可以让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通过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2.协作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理解到团队合作是培养自己协作能力的好机会,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等技能。
3.增强责任心:大学生理解到团队合作需要为团队负责,这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自己更加成熟。
4.提高学习效果:大学生理解到团队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和互相提醒,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5.培养领导能力:大学生理解到团队合作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通过带领团队实现共同目标,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
总结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面的,它体现了大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视和认可。
通过团队合作,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与他人相互协作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引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思想引导、制度保障、实践环境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内涵劳动精神是指一种积极的、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奋发进取的价值内涵奋发进取是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核心要素,指的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劳动实践,具有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面貌。
大学生要具备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实事求是的价值内涵实事求是是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内容,要求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注重实际情况,不盲从、不浮躁,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真理,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创造的价值内涵创新创造是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核心价值之一,要求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敢于开拓创新,善于解决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1.思想引导强化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劳动创造的热情和兴趣。
可以通过开设劳动精神培养专题讲座、举办劳动模范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大学生宣传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大学生培育劳动精神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明确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渠道和方式。
可以通过开展劳动实践课程、设立劳动实践奖学金等方式,激励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
3.实践环境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当前高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10期当前高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文/史萌庄爱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精神文化构成大学文化系统的内核,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高校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提高。
可如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建设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则成为近几年的紧迫问题。
笔者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高校精神文化的意义和内涵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实践中形成的包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及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形式的总称。
”曾有学者把校园文化分为三个部分,即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精神层面构成大学文化系统的内核,制度层面是大学理念体制化的外显,而器物层面则以物化的方式积淀并折射着大学理念,构成大学文化的物质外壳。
”可以说,一所大学的灵魂部分是它的精神文化。
随着高校扩招,许多大学都改善了自己的办学条件,物质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然而基础设施的千篇一律让我们不由思考:一所大学究竟靠什么来影响这个社会?或者说,一所大学靠什么站在世界舞台的前列?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指出,一所大学要办好,除了有形资产、人力资源,还要注重文化内涵。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也就是说,仅靠物质文化的建设是不能让一所大学的价值显现出来的。
一所大学的个性,更多地体现它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一种内涵,一种信念,一种价值。
即使在当代大学无奈地向市场倾斜之际,大学精神也不能泯灭其本色的光辉。
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反映的精神文化就越是明显,而且它的影响力也会越加深刻。
大学精神的形成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和考验,一旦形成也必然具有了极大的稳定性,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不同时代的人在它的影响下将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精神:大学生命的灵魂
大学精神大学生命的灵魂大学是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是知识交流的中介,是开展智慧的源泉。
现代大学,要获得长足进步,肩负起社会的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必须坚守自己的大学精神。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永久支柱,是大学生命的灵魂。
它滋养着人的理想与人格,孕育着人的精神与智慧,以此为学人树立价值坐标,成为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并从根本上导引着社会的进步。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其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
大学精神给大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大学成为思想与智慧交锋的阵地,涵纳价值观念与理性思考的中心。
我们认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精神。
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也是大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基。
自由精神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自由,它使大学成为各种观念自由发展的场所。
“思想自由是公民凭借自我独立思考而产生理论、学说、观点、信仰、主张等抽象思维结论的自由”。
可见,思想自由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解放,思想自由为学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是言论自由,它使大学成为自由表达思想、观念的场所,使学者具有敢于言说的勇气。
“大学必须承认教员在校外即对于其教授学科范围之外之各种问题,有发表言论的权利。
其自由和责任应与一般的人民一样享有负担”。
三是学术自由,它使大学成为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
“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允许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还要允许人们通过认识的深化不断去修正错误,这就是学术自由的本质所在。
历史已经证明,越是开展学术争鸣,就越能促进学术繁荣。
反之,用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去禁锢人们的思想,就难免要阻碍学术的发展,甚至会扼杀先进的学术思想。
”学术自由的意义在于给予学者探索真理的勇气,激发学者追求真理的灵感,它是大学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关于大学精神的范文
关于大学精神的范文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
它包括了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人文精神的尊重、对创新的崇尚等方面。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动力。
首先,大学精神包括对知识的追求。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知识是大学的生命之源。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谦逊和谨慎,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勇于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其次,大学精神包括对真理的探索。
大学是真理的殿堂,真理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真理的深层次含义,不断挖掘真理的内在规律。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开放和包容,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
再次,大学精神包括对人文精神的尊重。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殿堂,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尊重人文精神,不断弘扬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不断传承人文精神的精髓。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最后,大学精神包括对创新的崇尚。
大学是创新的殿堂,创新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崇尚创新,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不断实践创新的理念。
大学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
总之,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动力。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人文精神的尊重、对创新的崇尚。
只有不断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才能不断激发大学的活力和创造力,才能不断推动大学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大家都能秉承大学精神,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创新求变,为推动大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培育要旨
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 代,奋斗精神需要具备担当性,勇 于承担责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奋斗精神在大学生中的体现
学习热情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学 习热情,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 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和集体的 发展目标而努力。
创新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勇于尝试、敢 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创 造新的价值,为推动社会进步做 出贡献。
提高国际竞争力
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有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 争力,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更具影响力。
04
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策略与 方法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独立自主精神
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自主的精神 。
树立正确价值观
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守信、勤奋 努力等。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全 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 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 和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具体的指 导。
现实意义
培养具有奋斗精神的大学生对于国家 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并提出有效的培育策略。
研究问题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0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的定义
奋斗精神是指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坚持 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它表现 为积极向上、勇于挑战、不畏困难、 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大学》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意义6页word
《大学》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意义《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大学》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辉仍然透过历史的迷雾照射着我们的生活,给予后人颇多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大学》包含丰富的儒家思想,提出了“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既有修身的道理,也有治人的道理,以修身为本,而达到“至善”的最高标准和境界。
1.三纲《大学》的三大纲领,即在开篇中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1 明明德。
“明明德”是《大学》的第一个纲领。
“明明德”,从字面上看,前后两个“明”意义不同。
前一个“明”为动词,意为使……彰明、显明,第二个“明”为形容词,意为光明的、美好的。
“德”是指人人生来就具有的德行、品德和修养。
因此,“明明德”意为彰显人人生来都具有的光明的德行。
彰显的原因在于,人从出生之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各种思想的侵扰和影响,这些来自社会或个人的思想像虫子一样侵蚀着人心,使人心受到污染,所以去除现实污染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对应了孟子的“性善”说。
这种彰显内心光明德行的思想并非诞生于孔子这里,而是在孔子之前就早有萌芽。
1.2 亲民。
对于“亲民”的字面意义,古人有不同的看法。
孔颖达在《礼记疏》中将“亲民”解释为“亲爱于民”。
这样“亲民”就是亲近、热爱和爱护他人和人民大众的意思。
这不仅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也是对人民大众的期望,因为民众之间也需要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和帮助。
不管是统治者亦或是人民大众,在“明明德”即彰显自己内心美好的德行之后,要学会将达到“明明德”的途径和方法,用语言和行为传授或影响他人,使人人都做到“明明德”,最终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
“亲民”的另一种解释,也就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说法,认为“亲”通“新”,意为革旧更新。
因此“新民”指推己及人,使人革旧更新。
从《大学》的具体内容来看,此种解释较为合理,因此后人大多采用"新民"的解释。
总的来说,“亲民”不论是针对统治者,还是从人民大众角度来说,都具有颇多的现实启示意义。
《大学》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意义
《大学》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意义
《大学》是孔子的文章,其对现今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
大学的精神内涵就是
只要学习,总有一种可能性,无论环境变化多么激烈,我们都可以突破困境,走向成功。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精神是解决方案的贡献者。
大学的意义在于智慧的传承及交流,为不同
学科的研究提供支持,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在大学里,学生们可以广泛接触学术,了解当代的学术进展,提升学习能力。
他们可以从中受到交流、学习以及涵养的启发,习得创新精神,把知识落实在实际生活当中,使学术思想不断融入生活,为推进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也是学术之城,在学术交流的界线上与世界各国接轨,为世界開放学术研
讨的空间,为学术兴趣提供各大面积的话语权。
国家也得到了更多的收益,学术领域也不断受到振奋,学科跨越及交流技术的突破,都使学术得到伟大的发展。
《大学》精神对当今中国教育也发挥了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追求卓越和质量的发展等方面,使得高校能够立足基础教育,同步重视技能培训,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落脚点,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质量和引领力。
《大学》的精神让学者们从研究深处拨离出来,站在社会生活中央,承担社会
责任,以新思想去改变旧模式新征程,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使教育成为学科卓越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内涵解析
(总第3期70识。
民族危机所激发的精神意识是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形成的重要社会背景,由文化对立到文化融合,从严复到蔡元培以及梅贻琦等中国大学人,最终所选择的中西会通的文化观,克服了“体用之争”,将西方的科学、民主与中国德治的传统文化融合起来,既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使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发展。
由此培育的中国近代大学精神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演进,在守望中国大学精神自有的逻辑的基础上,吸收并消化西方大学精神,形成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成为引领中国近代大学迅速发展的精神动力。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两股重要力量的影响: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和西方大学精神。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根基仍然是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它是“砧木”,是西方大学精神能够被移植而且成活的基础,两者的交融形成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
因而,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就是中西大学精神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尧德治的精神储朝晖博士认为,“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的久远根基。
[3](332)到了近代也不例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的大学精神就体现在大学之“道”上,它不仅是一种本体性的规定,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是对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的定位。
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至上”也就成了古代大学办学的价值追求。
近代大学精神的演进仍然是遵循自身的逻辑———大学之“道”来发展的,是以“道”为圭臬。
因而,德治仍然是近代大学精神的主要价值。
1917年蔡元培在就职演说中道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真谛,随后他又提出了“循思想自由为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对大学精神所作的完满诠释,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
蔡元培更是重视对大学的继承,他强调“兼容并包,有容乃大”,也就是要精通中外古今学问、取中西文化精华的融合壮大。
其北大精神参酌了“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提出“大学教育应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这正是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现实运用。
大学之道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义
大学之道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义
文章名称:真正的大学之道
大学的宗旨是追求知识,学习贯彻和传播科学精神以及培养人才,这也是真正
大学之道的内涵。
不论是学科研究,还是布道教诲,都要把科学的挑战和社会的新需求作为基本的依据,以科学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集聚各学科之力,进行综合性的拓展和研究,以此引领学术前沿,加速社会科技发展,实行原则及目的的三重效果,这就是真正大学之道。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真正大学之道在于志存高远,勇闯知识疆界。
在追求知
识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仅要精益求精,而且要宽容包容,要用积极、持久的努力,求真务实前行,勇于把握未来,努力建立根基,以备日后奋斗,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的精神。
此外,真正的大学之道还要求大学生们担当卓越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都能
够找到自我价值,并像花朵那样开花结果,把大学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中,争取“大
学为社会潮流余音醉人”的景象。
综上所述,真正的大学之道需要大学生时刻谨记高尚的理想,修炼文化素养,
具备多重文凭,担当卓越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过人之处”激发社会发展的步伐。
大学生更应该牢记真正的大学之道每一个细节,将它贯彻到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大学精神的价值
当今社会正处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突发期,中国迫切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来化解、应对各种不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国大学面临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我们的大学能否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从精神的高度来澄明大学发展的前提,面对现实的各种困惑,展望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标志着一所大学对它自身自觉意识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大学发展的水平,预示着大学未来发展的种种趋势。
从这一意义说,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浓缩了的大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是大学的“精神的自我”。
这种精神的价值在于从思想上为大学的师生员工提供一切认知与实践行为的信念,增强自我行为的内在信心、勇气与力量,激励他们对正义、善良、勇敢、洞见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因素的不懈追求,使他们更有价值、有尊严、有希望,从而促使大学和谐有序、科学发展,为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因此,深刻领会大学精神的真实内涵,让大学精神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是什么?我们能否用一个准确无误的概念来表达呢?中国古代的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能说出来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能表述出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
既然世界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那么,对于一个易变的大学精神,怎样才能真实表达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我们能否从认识论的视角单层面、静态来说明呢?用静止的概念来反映动态的精神显然存在矛盾,可见,真实表达大学精神的内涵具有较大的难度。
正如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言:“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的,因而是最高和最难的。
”“所有精神性的东西都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同外界、同对立面接触、发挥、忍受,然后再回过头来的圆圈式的过程,最终得到精神性的富有”。
如:真理。
尽管如此,人的好奇本能以及现实的需要迫使众多的人们在精神探险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向人们述说、表达了千奇百怪的精神景观。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磨砺中积淀的、是通过教学、科研、服务等不断融入、彰显、追求和创造的理想与信念、道德与良知等价值理念体系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精华的演化,是一所大学整体形象、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软实力的体现。
大学精神不是理论家、政治家的预设,历史是大学精神发展的根基,沿着
历史的轨迹探寻大学精神奥秘,这是理解大学精神的切入点。
大学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独立与自主、自由与民主的人文精神。
这是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提条件;第二、批判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这是一切科学成为科学的前提,是科学家们的共同信念;第三,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这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表达了做人做事要有像天体运行那样昼夜不息、周而复
始、积极向上的精神。
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自信、自强等人格要素;不畏强暴、不随波逐流、追求真理、勇于承担、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心、使命感。
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向上的积极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才会精神抖擞、奋发有为,一个团体才会和谐有序、团结向上,一个国家民族才会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这是大学精神的一般共同特征,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是
理解大学精神的核心。
情是大学精神的基础,这是我们理解大学精神的关键。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情的世界里,徇情、体情、感情、悟情、动情,时时刻刻都浸泡在情的海洋里,深受情的滋润和洗礼。
这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生命世界,人类的任何真知灼见都离不开这个真实的世界,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的超验理论,这种没有根基的学说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是空中楼阁。
大学精神作为人类追求的精神理想,其现实的基础就是广大教职员工对学生、教育事业、学校、国家无私的爱以及师生情、同学谊等等,假如没有或者淡化这种爱的情感,任何大学精神都只能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