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学案1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6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 6 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我为您带来的6 篇《《春江花月夜》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大学语文》是 21 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旨在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而《春江花月夜》是文学欣赏里很重要的一首诗歌,它选自上篇的第二单元,生命之悟单元,是唐初张若虚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它融美景、美理、美情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觉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进行深思。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态度。

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而且通过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会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欣赏诗歌基本上只是从感性上来欣赏,还停留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听老师讲,所以要改变他们原有的固有的模式,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

让他们欣赏诗歌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主要完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诗的欣赏讲解,掌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能力目标:训练同学们进入诗歌的意境,说出诗歌的美妙之处,锻炼同学们领悟诗歌韵味的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诗的讲解,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 (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全人类;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等情感。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它带有一点淡淡哀愁的离别愁绪。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

(重点)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难点)教学步骤: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孤篇盖全唐”。

一、作者简介张若虚(660年-约720年),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与、、、齐名,号“吴中四士”。

工诗,尤擅七言。

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

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

二、翻译诗句:三、初步阅读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重在写。

这首诗从写到,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

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

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

这就是,,以及。

四、深入研读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

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

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景——春江月夜美景把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朗读一下。

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

2、理——宇宙人生哲理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请结合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理:1、;2、;3、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1)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来她的思念之情。

诗篇把“月”化,“”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

老师寄语: 老师寄语:
在做题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在做题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让我们笑傲课堂! 让我们笑傲课堂!
• 2、请分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 、请分析“鸿雁长飞光不度, 的含义。(提示:结合诗句内容, 。(提示 文”的含义。(提示:结合诗句内容,注意从 表层向深层意义的挖掘) 表层向深层意义的挖掘) • 这两句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鸿雁远飞也不 这两句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 能穿越月光传递音讯, 能穿越月光传递音讯,鱼在深水的跃动仅能激 起阵阵的波纹却也无法传递音讯。其二, 起阵阵的波纹却也无法传递音讯。其二,两句 反用典故(鱼雁传书 鱼雁传书), 反用典故 鱼雁传书 ,鱼雁也无法传递思妇对 游子的思念之情。 游子的思念之情。
自主学习( 分钟 分钟) 自主学习(5分钟)
内容: 内容: 美读。 ①反复诵读 、美读。 浏览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②浏览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理解《春江花月夜》词意。 ③理解《春江花月夜》词意。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学案,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学案, 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目标:坚决落实! 目标:坚决落实!
• ①、皎洁的月色引发出诗人怎样的联想?举出具体的 皎洁的月色引发出诗人怎样的联想?
诗句并思考:诗人对人生、宇宙的认识有何特点? 诗句并思考:诗人对人生、宇宙的认识有何特点? • 诗人睹月思情,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睹月思情,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宇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的纯净之境,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 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 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 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 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 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 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 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 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 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而 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 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因而全诗的基调是“ 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因而全诗的基调是“哀 而不伤” 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学案(有答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有答案)

第6课春江花月夜学习目标 1.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

2.分析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刘方平的诗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

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

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

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一、作者简介张若虚,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背景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

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杨广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

张子容两首的写作年月在张若虚此诗之前。

杨广等五首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2、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2、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教学难点1、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2、置身诗境,理解诗中的画面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慨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诗歌中的意象2、通过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中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与学互动设计(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民乐《春江花月夜》,展示春江月夜的图片暖场)一、情境导入我们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课前分组搜集到的古典诗词中的咏月佳句,看看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而月也因此成就了不少诗人的千秋美名。

唐代的张若虚就是如此。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光照千古的明月吧。

二、板书课题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赏析三、知人论世小组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发言,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教师补充(出示powerpoint):《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抒写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春江花月夜》学案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春江花月夜》学案1

春江花月夜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自主翻译解读课文。

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一幅清幽静谧的春江月照图。

看题目,春、江、花、月、夜是五种景物。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茫茫江月使诗人这一部分诗句未见一个“思”字,诗人是如何描写月下思妇的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为了表达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人借,教学后记翻译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4、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8、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9、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10、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11、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若虚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上的新的开拓。

2.诗中多角度写景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诗中优美浓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诗句,把握诗歌的景与情,理解诗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走近作者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

官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

今仅存诗二首;《春江花月夜》为人传诵。

★字音识记滟滟( ) 霰( ) 汀( ) 纤尘( ) 衣砧( ) 扁舟子( ) 碣石( )★字形辨识河畔嫁妆羁绊装饰搅拌★词语释义滟滟:水波闪耀动荡的样子。

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霰:小冰珠。

汀:水边的平地。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

扁舟:小船。

捣衣砧:洗衣时捶捣衣物的砧石。

逐:追随。

闲潭:安静的水潭。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渤海边上。

★名句诠释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月光下的花林,如水珠般晶莹剔透。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一代一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一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大雁远飞,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

鱼龙在水中游动跳跃,激起波纹,却不能传递音讯。

4.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个游人能乘月而归,游子缭乱不宁的情思,伴随着月光的余晖散落在江边的树问。

内容感悟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渎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蕴含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事难圆,显示了景物与人事的违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字宙与人生的矛盾。

《春江花月夜》教案(最新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最新8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最新8篇)语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展示课件:作者简介。

找学生读。

展示全诗课件,让学生自读几分钟。

走进课文:《一》课件展示前四节生齐读问:开头两句点出了题目中的哪几个景物?春江,月最突出的写了哪个景物?(板书)月这是怎样的一轮月啊?板书(潮生月)赏析“生”字写出了明月与海潮活泼的生命。

曾有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以说一个“生”字写出了明月伴随着海浪相生相依的状态。

还有呢?(随波月)春江带月,月随波转,一望无垠,极其开阔而博大。

下面还有什么月?似霰月如霜月这是个比喻句,写出了月光的什么特点?细,轻,柔。

概括一下这两轮月的特点(辽阔朦胧)该怎么读?读出它的舒缓,陶醉来。

找学生读指导师范读展示课件白云五句生齐读这轮明月它缓缓升起了,它照在春江水上,春水涣涣,它照在花丛中,繁花艳艳,它照在人的心上,又能引发人的什么思绪呢?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找找看,这轮明月让哪些人心生感慨!思妇游子扁舟子是指——飘荡江湖的游子明月楼是指——思妇的阁楼它照在思妇凭栏远眺的身影里,它照在游子起身回首的双眸里,可谓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分隔万里的思妇和游子,他们的情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分隔万里的思妇和游子,他们“不思量,自难忘”。

诗人又是如何具体的描写他们的呢?赏析其中的“卷”和“拂”拟人手法,明写月光的挥之不去,实写思妇思念远方游子的苦恼和懊恼。

这是个(相思月)这段应该怎么读?(低回)生示范,指导,师示范《三》展示课件此时相望不相闻到复西斜“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鸿雁和鱼龙本是传递感情的信物,可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不能随月光飞到你身边,下有悠长的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跃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眼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游子,只能沉沉的睡了,在梦中,他梦到了什么?落花(展示落花意象课件)生读落花是衰败的象征,在诗歌里象征着游子的还乡梦碎。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一、导语设计:在一个春天晴朗的夜晚,你置身一人来到美丽的江边,你的头顶上就有一轮硕大的明月……接着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自然引出张若虚在《春江花明月》这首诗里也写了月。

那么,他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思呢?直接进入课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旅夜书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二.整体感知,品诗意对《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千古美文,我们一定要用心去读、去品。

那么,同学们让我们抛开一切,用心灵去倾听诗人的心声。

(分组诵读)1.读了这首诗,作者融入的是怎样的情感?明确:相思之情2.根据诗中语句的描写,写出月亮运行的轨迹(学生活动)提示: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3.再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提示: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三.细度全诗,品诗韵(一) 分析景物美(1——10句)( 学生齐读)1.当月亮随波而生时诗人看到了哪些美景?2.前十句写了一种很美的画面,能否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绝美的画面?(引导学生赏析)3.这十句写景的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表现了作者见到江天月夜美景的惊喜之情。

4.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诗句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幅美景的特点?明确:寥廓、空明、澄澈(再次齐读,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二) 分析哲理美 (11——16句)1.置身于如此空明纯净、澄澈寥廓的美景,所以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张若虚先想到什么?(生齐读11——16句)明确:想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精选9篇)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精选9篇)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二、方法指导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三、预习导引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背景再现《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2、字音辨识滟滟()芳甸()似霰()汀上()纤尘()纤夫()皎皎()浦上()扁舟()扁担()徘徊()()砧上()碣石()潇湘()()3、词语释义滟滟芳甸霰穷已但见扁舟离人青枫浦上不胜愁可怜徘徊无限路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5、根据诗意,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四、预习疑难:xx五、课堂学习导入语: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1、诵读指导①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②再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感③美读课文,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内心情感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部分为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第二部分为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的离愁别绪3、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5、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明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表明天不知天上宫阙,仿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欣赏诗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明确: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7、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明确: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8、鉴赏本诗的情感美: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9、春江花月夜中中心景物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月亮,结构上起线索作用,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10、月亮是诗歌的主要意象,结合本文及所学课文思考一下月亮意象的深刻内涵?明确:第一、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再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第二、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如“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江潭落月复西斜”等句;有代表性的还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第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第五、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11、作者是如何将景、理、情融为一体的,结合具体诗句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明确:第一部分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以明月的渐渐升起为中心,紧扣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最终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对景抒情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写江月永照,引发生命短暂;用明月常圆,引发人间常别通过景与情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月圆人难圆的感叹最后一部分,主要用月照、春归、花落、雾漫、月残来引发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这里,景与情相互烘染,离别之苦显得更加浓重12、你对本诗的内容有何评价?学完本诗你有哪些人生感悟?请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二、方法指导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三、预习导引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人,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开元初与、、号称。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

背景再现《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

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

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

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

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2字音辨识滟.滟()芳甸.( )似霰.()汀.上()纤.尘()纤.夫()皎.皎()浦.上()扁.舟()扁.担()徘徊..()()..()()砧.上()碣.石()潇湘3词语释义滟滟芳甸霰穷已但见扁舟离人胜可怜徘徊无限路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5根据诗意,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四、预习疑难:五、课堂学习1诵读指导①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②再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感③美读课文,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内心情感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3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语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学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下面给大家分享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欢迎阅读!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篇1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

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

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

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

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

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

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

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

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土和亲人朋友的思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假设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假设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介绍及背景提示:(一)、:张假设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学历案(教案+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同步学历案(选择性必修

《春江花月夜》学历案(教案+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同步学历案(选择性必修

《春江花月夜》学历案(教案+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同步学历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张若虚及其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意义;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感受诗歌所营造出的优美诗意;4.巩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内涵;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3.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意象的意义;2.把握诗歌的抒情主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背景及分析艺术特点;2.朗诵法:用朗诵的方式感受诗歌的诗意;3.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

五、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引导学生感受春江的美景;2.讲解诗歌背景: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内涵,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基础;3.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针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解释,以达成更深入的理解;4.朗诵法: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朗诵诗歌,发掘出每一个字中的情感,深入理解诗歌;5.写作辅导:根据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指导他们完成一篇短文,以诗歌中的意象为主题,写一篇自己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6.课堂总结: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回顾诗歌中的艺术特点和诗意。

六、板书设计春江花月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临安风雨起,还记得归路的青草?丹桂飘香,绿水长流世事如梦,人生何处不相逢?七、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学生能积极讨论,自由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2.写作评估:学生通过写作表现出对诗歌的细致理解和对诗意的准确把握。

《春江花月夜》学案 (用)

《春江花月夜》学案 (用)

《春江花月夜》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感受美妙诗境,学习写景技巧(重点);2.赏析并把握本诗的景、情、理的有机融合(难点)。

【课前预习】1.认真阅读《非常学案——唐诗宋词》P4“常识·速览”部分,了解作者及作品。

2.认真诵读全诗,结合P5《非常学案——唐诗宋词》“知识·梳理”部分,整体感知,理清线索(重点)和思路(难点),熟读成诵。

3.自主预习:(一)作品解读:《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

原词以佚。

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

最为出名《春江花月夜》的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这首诗被古人这样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这首诗也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二)作者简介: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称为“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

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这种事物在诗中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2.这首诗线索清晰,思路清楚。

春江花月夜学案001(精)

春江花月夜学案001(精)

课题春江花月夜教学目的: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引入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新知教学(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与整体感知1、感知指导: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请听配乐朗诵,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2、体裁知识:《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春江花月夜
(第1课时)
专业科:年级:高二科目:语文班级:
设计人:审核人:任课教师:学生姓名:
学习内容学习全诗景、理、情、趣相互交融,选取意象与合成意境的创作方法
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学习难点意象的选取,意境的把握
学习流程
一、练习反馈
1、注音:
滟滟()芳甸()霰()汀()
皎皎()扁()舟子捣衣砧()碣()石
2、通假字:
“文”通()
3、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空里流霜不觉飞,
江畔何人初见月,人生代代无穷己,
谁家今夜扁舟子,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昨夜闲潭梦落花,
不知乘月几人归,
二、知识链结:
一提起唐代诗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李白、杜甫。

确实这两位诗人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各领风骚。

不过唐代有的诗人“不明则已,一鸣惊人”。

比如张若虚,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一经问世,即震惊诗坛,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闻一多先生称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能享誉古今的诗歌其意境必定十分优美。

这首诗的意境美表现在哪里呢?
学习这首诗时,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置身诗境,去探寻和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吧。

1、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以文辞俊秀而名显长安,《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诗。

2、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整体感知----月之线索
1、诗的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都可以独自成景,那么,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最主要的意象?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四、品读鉴赏:
1、理清结构:按照“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把诗歌分为三部
分。

2、品读“月下之景”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
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思考:这些月景具有什么特点?
引起了你的怎样的感受?
3、品读“月下之思”第二部分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
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1)、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
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
轮孤月发出奇想,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2)、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

比如: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而作者是什么观点?又是什么态度?
4、品读“月下之情”:
(1)、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象是在
等待什么人,那么这首诗在第三部分写到了什么人呢?从原诗中找。

(2)、把第三部分分成3个小层次,并做分析。

五、拓展延伸:
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小作文)
(作业参考答案: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

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

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

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

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

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

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