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1-4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 总那么- 1 -第二章................................................................城市性质及职能- 2 -第三章................................................................人口及用地规模- 2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一节 ............................................................. “三区〞划定-3-第二节 .......................................... 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开展战略-4-第三节 .......................................... 城镇空间、等级及职能构造-5-第四节 .................................................................... 产业布局-7-第五节 .................................................................... 旅游开展-8-第六节 .................................................................... 生态建立-9-第七节 .................................................................... 综合交通-12-第八节 ............................................................. 重大市政设施-15--19-第五章.........................................................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3 -第一节 ............................................................. 城乡统筹策略-23-第二节 ........................... 重点建立地区空间构造和“四区〞划定-25-第六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27 -第一节 .................................................... 空间构造及开展策略-27-第二节 .......................................... 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开展方向-28-第七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9 -第一节 ............................................................. 公共中心体系-29-第二节 ............................................................. 行政办公用地-30-第三节 .......................................................... 商业金融业用地-31-第四节 ............................................................. 文化娱乐用地-32--34-第六节 ............................................................. 医疗卫生用地-34-第七节 .......................................................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35-第八节 .......................................................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6-第八章...................................... 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及居住用地规划- 36 -第一节 ................................................................ 保障性住房-37-第二节 .................................................................... 居住用地-38-第九章............................................. 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39 -第十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41 -第一节 .................................................................... 绿地系统-41-第二节 .......................................................................... 水系-43-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45 -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老城保护及更新- 48 --49-第二节 ............................................................. 文物古迹保护-51-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 52 -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3 -第一节 ................................................................ 目标及战略-53-第二节 ............................................................. 城市对外交通-54-第三节 ............................................................. 城市道路系统-55-第四节 ............................................................. 公共交通系统-57-第五节 ............................................................. 静态交通设施-59-第六节 .................................................................... 步行交通-59-第七节 .................................................................... 旅游交通-60-第八节 .................................................................... 交通管理-61-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61 -第一节 .................................................................... 供水工程-61-第二节 .................................................................... 排水工程-62-第三节 .................................................................... 供电工程-63-第四节 .......................................................... 通信和邮政设施-64-第五节 .................................................................... 供热工程-65-第六节 .................................................................... 燃气工程-65-第七节 ............................................................. 环境卫生设施-66-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7 -第一节 ....................................................... 城市应急保障体系-67-第二节 .................................................................... 防震减灾-68-第三节 .......................................................... 防洪〔潮〕排涝-69-第四节 .......................................................................... 消防-69-第五节 ............................................................. 气象灾害防御-70-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分期建立规划- 71 -第一节 ............................................................. 近期建立规划-71-第二节 .................................................................... 远景规划-72-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工程背景为适应城市开展新要求,落实国家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强化大连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与龙头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录第⼀章总则 (1)第⼆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标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2)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6)第六章中⼼城区⽤地布局及专项⽤地规划 (37)第七章中⼼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4)第⼋章中⼼城区绿地⽔系规划 (48)第九章中⼼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51)第⼗章中⼼城区市政⼯程规划 (53)第⼗⼀章中⼼城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规划 (56)第⼗⼆章中⼼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59)第⼗三章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 (62)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设想 (67)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71)第⼗六章附则 (72)附表⼀:荆州市发展⽬标与指标体系表 (73)附表⼆:荆州市中⼼城区⽤地汇总表 (74)附表三:荆州市中⼼城区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75)附表四:荆州市中⼼城区规划主、次⼲路⼀览表 (76)附表五:荆州市中⼼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览表 (79)附表六:荆州市省级以上⽂物保护单位⼀览表 (81)第⼀章总则第⼀条规划⽬的为适应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城市建设,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规划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3)《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2007);(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7)《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8)《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9)《荆州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10)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1)荆州市政府关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进⾏修编的请⽰(荆政⽂[2004]95号)。
4第四章城市及村镇规划法律制度
2012-2-11
18
乡规划、 乡规划、村庄规划
住宅、道路 公益事业 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范围
供水、供电
生活服务设施
垃圾收集
2012-2-11
畜禽养殖场所
19
三、城乡规划的编制及审批权限
1 .编制: 编制: 编制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村规划: 乡、村规划:
乡、村庄: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 村庄: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 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镇: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 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和 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 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 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 2012-2-11 26 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2012-2-11 25
2.城市、镇、乡和村庄发展的原则 城市、 城市
城市: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城市: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 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 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 生活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2012-2-11
27
4.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 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
第四章 城市及村镇建设规划法规
问题2:
被告据此作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的处罚决定 是恰当的。 该违法建筑位于贵阳市区主干道一侧,属城 市规划区的重要地段,未经规划部门批准即擅自 动工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其行为本身就严重影响 了该区域的整体规划,且原告在被告责令其停止 施工并作出处罚决定后仍继续施工,属从重处罚 情节。
《城乡规划法》第64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 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 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 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 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 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被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 权出让合同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 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 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退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 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 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 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 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 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 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 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 的罚款。
《建筑法》第65条
【案例4-1】不理睬城市规划局的处罚决定, 违法建筑被拆除案
原告贵州省电子联合康乐公司不服被告贵 州省贵阳市城市规划局作出的对其违法建筑拆 除的决定,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 讼。 原告诉称:被告作出的令原告限期拆除违 法建筑的决定所依据的事实不清,适用法律、 法规错误。原告新建的儿童乐园大楼曾经贵阳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同意,且报送给被告审批。 该工程虽然修建手续不全,但不属于严重违反 城市规划。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限期拆除房屋 决定。庭审中,原告又提出变更被告的拆除决 定为罚款、保留房屋的诉讼请求。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镇布局
建立并完善中心放射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心四轴” 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以主城 区为中心的四条呈放射状城镇发展轴。10个建制镇镇区构成 四条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这四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
1.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依托。该发 展轴上有三江镇区和大致坡镇区。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6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职能 第四章 人口与用地规模 第五章 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第六章 主城区空间总体布局 第七章 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第八章 主城区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九章 主城区远景发展设想 第十章 规划管理措施与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附 则
到2020年,海口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90亿 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并在 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初步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 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热带滨海风光为特色 的绿色生态城市。
城市特色发展策略
1.绿色环境特色
构建组团间、沿海、沿江生态隔离绿地和南部生态防护林带,增 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提升城市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
江东组团 江东组团是海口城市复合职能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组团
由办公居住片区、水城片区、桂林洋滨海片区、桂林洋 综合片区、灵山片区组成。
滨江办公居住片区:以办公居住为主,并配套相应的商 业服务设施的片区。
滨海水城片区: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 桂林洋滨海片区: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片区。 桂林洋综合片区: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和无污染工业
主城区空间布局 采取“3+1”的布局结构。“3+1”是指沿海岸
线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城市发展轴线和生态保 护轴线以及沿南渡江的纵向发展轴线。
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修改文本磐石市人民政府2016年4月规划项目名称: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修改项目设计编号:规设2015-02-06规划委托单位:磐石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单位法人代码:资质证书编号:规划出图专用章:院长:李越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总规划师:王斯伟研究员注册城市规划师所长:殷鹏龙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所主任规划师:张春雨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赵怀石殷鹏龙其他参编人员:吴爽赵龙王程陈岩苗畅武刘思歧张春雨张芳张巨兴修改说明《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简称10版《总规》)于2010年编制完成,2012年获吉林省政府审批,对磐石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0版总规批准实施后,磐石市城市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变化:一是国家“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二是“十三五”期间磐石市对自身发展新定位与新思考;三是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保障性住房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对城乡用地布局的影响;四是吉林省、吉林市创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新要求。
b5E2RGbCAP为更好应对以上问题与挑战,2015年4月磐石市人民政府委托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进行实施评估。
2015年6月,报告经省住建厅审查后,住建厅以《关于印发<磐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实施评估审查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吉建函[2015]359号)函复磐石市人民政府、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意磐石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以下简称“修改”)工作。
p1EanqFDPw本次修改是在对10版《总规》实施评估基础上,按照国家、吉林省、吉林市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要求,调整发展思路,统筹考虑“增量”与“存量”,优化空间资源,强化设施配套,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在保持现行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布局、路网框架等重大原则性问题不变的前提下,对其中不适应今后发展需要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修改条文涉及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各类指标修改,第二方面是技术更新,第三方面是优化用地布局,第四方面是吉林省和磐石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具体要求,增补和修正各类规划内容(具体修改内容见修改报告与修改文本),修改后的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集、说明书。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oMcbyqM。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得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得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得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得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UxzaJPm。
2000年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占16、84%,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3328人。根据预测,2020年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将达55%,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可达8000人。4ArgsOT。
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二产、三产延伸,逐步提高农业得综合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改造后得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得新型工业结构。限制与转移无资源条件得高消耗、重污染得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MOshjX5。
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得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得战略思想,建立完善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得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与谐社会得能力。X8goDy3。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2xk7A3I。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18个知识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18个知识点1、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2)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4)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5)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7)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8)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位于规划区内的要纳入总规。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10)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2、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的基本方法。
1)调查内容区域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调查方法现场踏勘或观察;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文献资料的运用。
3、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两种:因果分析法、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如用地指标的确定。
) 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形回归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用于功能结构分析);等值线法(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格网法(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图表法(用于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比较分析)。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和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5、城市用地的分类 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总规: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详规:达到小类深度。
用地标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分四级(60.1-75 75.1-90 90.1-105 105.1-120);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居住18-28;工业10-25;道路广场7-15;绿化大于等于9;建设用地结构:居住20-32,工业15-25,道路广场8-15;绿地8-15。
6、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工程地质条件: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有活动断裂带地区,慎重),强震区不宜建设城市,地震断裂带上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
7 ) 特殊职能的城市:
特殊职能在城市的建设和布局上占主导地位,规划异与一般城市。 A. 革命纪念性城市: B. 风景旅游、修疗养为主的城市: C. 边贸城市:满洲里、景洪、伊宁、二连浩特等。
2. 根据城规法,按人口规模分:
1) 大城市:≥20万。 2) 中等城市:20-50万。 3) 小城市:<20万。 习惯上:≥100万为特大城市。
②城市的重心位置
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 重心位置,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的最短的效果。E.g.:
③城市的边缘位置
即城市区位追求位于区域边缘并邻接于其他影响其发展的区域。这种位置 非常有利,可以成为两个或多个地区的贸易中心。这种边缘位置既可以在不同 的地形区域和经济区域之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政治区域或其他人文因素之间。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是个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出的对 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性。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 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指导作用。编制总体规划时
②战略重点:
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事关全局的关键部门和
地区的问题,体现在城市发展中比较长时期发挥作用的行业或地域,具有阶段性。 战略重点通常 表现在:
a.在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b.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筑,科技,能源,交通,教育常被列为发展重点。 c.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③战略措施:
总结:①首先要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予以充分关注,赋予她经济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26
3)这种推算法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 成后的城镇人口是可行的。
27
3. 递推法 ① 核心: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
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② 动态修正有关参数进行推算,虽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
回归分析法的严密,但这种定性分析结合动态的参数调整来预测, 显得更科学,计算也简单。 未来几年人口预测=现有人数*(1+人口增长率)n
42~52
31~36
17~22
42~52
24
2.职工带眷系数法 1)本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的。 2)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
身职工数 Ⅰ =职工总数*居民系数 Ⅱ
注: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居民系数=带眷比*(1-同地双职工人数百分比/2)*平均
1.劳动平衡法: (过去较多采用) 1)它主要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之上,以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
2)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百分比 =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百
利用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来估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城
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
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
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
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平衡。
22
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推法, 各类城市可根据情况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较核。
建设法规 第四章 城乡规划法规.
• 四、制定城市规划的依据 •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 城乡规划必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 •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 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
• • • •
第六节 法律责任
• 一、城市红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 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包括规划和已建成的 城市主、次干道、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供水、 排水、燃气、电力、电讯、管沟、消防疏散通道、 防洪堤等内容。 • 二、城市绿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 的城市绿地范围的边界控制线,包括公园绿地、生 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5大类别。 • 三、城市紫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保护 的历史文化建设的边界控制线,包括国家、省、市 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等内容。 • 四、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或 保护的现有城市水体规划水期边界控制线。包括规 划和已建成的自然的江、河、湖泊、溪流、沼泽地、 自然湿地、水塘、水库、景观水系等内容。
五、城乡规划报送审批程序
•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 划,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 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 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
• 某企业的诉讼依据是,2004年2月10日石家庄市人民 政府已经收回了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土资源局 的土地审批权并明确:今后高开区项目用地依法逐级 上报。而高开区国土资源局却在2004年4月9日为第 三人核发了《建设用地批准书》,因而这一批准书没 有任何法律效力。而《建设用地批准书》是规划局核 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前提条件。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经审理认定,《建设用地批 准书》与该案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是同一个具体行 政行为。 • 据此法院做出行政判决:维持石家庄市规划局核发的 (2005)第029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驳回原告 开发区某企业的诉讼请求。这个判决结果与一年前如 出一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
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人、人地、当代与未来第1节城市规划的任务1.规划【概念】: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属性】:第一,既定目标,即规划必定是基于既定的,特定的目标:第二,行动或决策集合或序列,即规划必定包含一系列对于实现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或行动:第三,这些决策或行动的内在逻辑在于后向传递性,即上一项决策或行动引发下一项决策或行动,最终导致既定目标的实现。
2.城市规划2。
1城市规划职业的起源城市规划泛指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有意识地管理与干预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活动.城市规划学科从其诞生之曰起就致力于化解城市矛盾与危机,为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提供解决方案。
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问题矛盾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学科始终以增进公共利益为基本方针。
2.2 城市规划的任务【一般】: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透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頑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中国】: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第2节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目标【本质层面】: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专家认知】:利维(J。
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发展目标和策略 (1)第三章人口和用地规模 (3)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4)第二节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5)第三节城镇发展分类指导 (5)第四节产业转型发展与布局引导 (8)第五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9)第六节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 (13)第七节市域空间管制 (14)第八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第九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7)第十节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9)第十一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23)第十二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26)第五章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28)第一节规划区空间管制 (28)第二节规划区城乡空间结构 (29)第三节规划区城乡统筹 (30)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33)第一节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33)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 (34)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40)第四节工业用地布局 (41)第五节物流仓储用地布局 (42)第七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43)第一节城市交通战略 (43)第二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43)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44)第四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45)第五节城市慢行系统规划 (46)第六节城市静态交通规划 (46)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与广场及景观系统规划 (48)第一节中心城区绿地与广场系统规划 (48)第二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50)第九章中心城区历史保护与旧城改造 (51)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51)第二节旧城改造 (52)第十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4)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54)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55)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57)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58)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59)第六节供热工程规划 (60)第七节环卫工程规划 (61)第八节综合管廊规划 (6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4)第一节城市防洪 (64)第二节城市消防 (64)第三节城市抗震减灾 (64)第四节城市人防 (65)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67)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69)第十四章规划实施 (71)第十五章附则 (72)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2008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定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在协调指导邢台市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三节市域城乡人口预测第四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五节市域重点城镇发展规划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七节市域产业发展规划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九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十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第十一节市域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第十二节市域重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十三节市域综合防火规划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节城市职能、性质与规模第二节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第四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五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第六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第七节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第八节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九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第十节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一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时序规划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六章附录第1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促进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保障城市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特制定《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2、相关文件与规划(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132号)(2)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门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发【2010】9号文件精神(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6)《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3条本规划在空间地域上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规划区范围同市域。
城市规划条例
城市规划条例《城市规划条例》 [1]在1984年1月5日由国务院颁布.1990年4月1日废止.目录.1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3第三章旧城区的改建.4第四章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5第五章城市各项建设的规划管理.6第六章处罚.7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编辑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国家领导和管理城市建设的规定,为了合理地、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把我国的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城市,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城市按照其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划分为三级:大城市,是指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人口二十万以上不足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二十万的城市。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城市,都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城市规划,按照规划实施管理。
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与城市规划管理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并服从城市规划和管理。
第四条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地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及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第五条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平时与战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并且考虑治安的需要以及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因素,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第六条城市规划必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应当节约土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第七条城市规划必须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城市绿地,搞好绿化建设。
02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
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2030 版)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第一章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城市规划区范围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二)城市发展目标(三)城市性质和职能(四)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第三章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第一节市域规划(一)区域协调(二)市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理要求(三)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红线区管控(四)镇村发展策略(五)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六)区域性重大设施和通道第二节城市规划区规划(规划区小于市域的城市应单列此节)(一)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二)城市、镇开发边界和城市集中建设区第三节城市集中建设区规划(一般城市)(一)空间结构(二)建设用地布局(三)城市地下空间(四)城市更新(五)新城新区建设要求第三节分区指引(超大、特大城市)(一)中心城(主城)(二)外围组团(包括副中心、城市新区等)(三)镇按照集中建设区内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层次,分别提出规划指引, 包括边界、功能、规模和规划管理要求等。
第四章主要专项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一)历史文化保护目标和层次(二)各层次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划定城市紫线第二节城市特色风貌(一)城市特色风貌定位黄线(二)城市形态格局和景观体系求(三)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和控制要求(四)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第三节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三)绿地规划与城市绿线(四)水系统规划与城市蓝线第四节居住和公共服务(一)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和布局原则(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标准(三)社区规划要求第五节综合交通(一)交通发展目标、指标和策略(二)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交通枢纽布局、城市(三)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网(四)停车设施和管理(五)城市货运和物流(六)行人、自行车交通组织(七)保障措施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一)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二)市级重大市政设施(邻避设施)布局要求、城市黄线第六节综合防灾减灾第五章规划实施(一)搭建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二)对专项规划和各层次规划深化细化要求(三)规划时序和远景展望(四)规划实施机制和政策保障(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公开制度(六)加强规划实施监管(七)完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第六章附则(一)法律效力(二)名词解释城市总体规划编写要求为规范上报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果,规范表达,强化强制性内容的刚性,提高规划的针对性、法定性和动态适应性,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实施和监管,现对总体规划上报成果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规划上报成果包括法定内容及其说明。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市综合发展目标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11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14第六章城市空间发展策略15第七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16第八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25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27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31第十一章景观风貌规划34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34第十三章旧城更新改造规划37第十四章土地开发控制规划38第十五章市政工程规划41第十六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45第十七章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49第十八章附则5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一)上位规划依据《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二)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05)《城市绿化条例》(1992.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09)(三)地方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第二条规划原则①区域协调发展原则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③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原则④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原则⑤规划连续性原则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①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人文规划,绿色规划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坚持城乡一体,体现区域协调发展规划④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经济的规划⑤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体现公平公正的规划⑥加大公众参与,体现公共政策的规划⑦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法制的规划⑧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体现文化的规划⑨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的规划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0—2020年;远景:2020—本世纪中叶第五条规划范围(一)市域:整个市域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5258.75平方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职业构成: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职业类型划分,各占
总人数的比例。
专业结构和职业构成的分析可反映城市性质经济结构、现 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 定城市发展政策与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规划中应提出 合理的职业构成与产业构成建议协调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性质 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城市用地组成与用地选择
§§44--22城城市市发发展展战战略略
• 城市发展战略 • 城市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
指城市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全局性的策划。其核心是要解 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般包括战 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2. 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三方面入手:
①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② 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
一般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标准(职工人数、产量、产 值等)从数量上分析,以其超过部门结构整体的20%-30%为主导 因素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 量分析。
1. 年龄构成
① 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②一般分6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 (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Male:18/19-60,Female: 18-55)、老年组(Male:61以上,Female:56以上)。 百岁图、年 龄构成图
b.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
基本人口:指在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 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相反的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服务人口: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机关、文化、商 业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其多少随城市的规模而变动。
② 劳动构成:(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人口中的比例,是 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影响因素
2、 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规划中
必须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的基本平衡。
3、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份等
组合情况。它对住宅类型的选择,生活与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 生活居住区的组成等都有密切关系。
4. 劳动构成
①城市总人口(按劳动与否) :
a.非劳动人口(被抚善人口):随职工人数变动
国土规划
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 全面规划。
区域规划
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 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 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 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的综合安排。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 区域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 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疗养、 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
城镇体系规划
以区域为整体,建设良好的区域化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 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止对区域整体 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 力的发展,应是支持型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减少污染;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性,还扩展 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核心是发 展,但要从全局、长远观点认识发展。达到可持 续发展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
6. 文化构成:人口的文化素质、劳动力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
的发展。
大学学历人口比重成为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五.城市人口规模
一)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基本原则
1、城市对劳动的需要量,也就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所 以马克思的 “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估算城市人口发展 规模的理论基础。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方面去认识:
1. 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
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城市的性质起决 定性的作用,市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 据。
2. 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主导 基本因素决定城市的性质,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 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城市人口的含义:
从城规角度看,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外,一 般不计入,而应将它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研究人口的年龄、性别、家庭、劳 动力、文化水平、职业等构成情况。
远景规划: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 的轮廓性、结构性的部署,它是一个空间 结构的安排。
§4-3城市性质和类型
• 城市性质的含义 •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 城市类型 •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城市性质的含义
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 的作用,是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 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 性。
总之,确定城市性质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既要避免把现状 城市职能照搬到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
对城市性质的描述要简明,一要突出特色;二不回避难 免的“雷同”;三要避免罗列。同时在城市性质的 表述中对城市 的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
§4-4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 城市人口的含义 •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 城市人口的构成与素质 • 城市的流动人口 • 城市人口规模
五.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避免两种倾向: 1) 以“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2) 不区分基本因素的主次。
1、一般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 的地位、作用。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 济职能用一定的技 术指标,从数量上 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力资 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