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答题
小学地理农田水利知识测试题

3.思考题:设想未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附:涵盖的考点、难点或知识点
1.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2.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3.农田排水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4.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措施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利用________,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因此农田水利工程需要解决________的分配问题。
3.滴灌是一种________的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建设________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提高耕地质量。
B.滴灌
C.漫灌
D.轮灌
4.下列哪种措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
A.深翻土壤
B.增加植被覆盖
C.建设梯田
D.加大灌溉量
5.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指的是?
A.灌溉
B.排水
C.水利规划
D.水文观测
6.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
A.喷灌
B.滴灌
C.漫灌
D.轮灌
7.下列哪种措施能够提高耕地质量?
A.深翻土壤
B.增加植被覆盖
5.农田水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本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C
2.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B
4. B
5. A
6. B
7. C
8. B
9. A
10. 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对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四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农田水分状况:2.容水度:3.灌溉模数:4.参照作物需水量:5 .灌溉方法: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叫作物需水量?A、灌溉作物所需满足的蒸发蒸腾量。
B、实际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C、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
D、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2.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
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及()3类。
A、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B、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和凋萎系数。
C、汽态水、吸湿水、薄膜水。
D、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四个方面?()A、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作物产量。
B、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C、土壤含水量、灌溉条件、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D、降水、日照、土壤特性、及作物性状。
4.田间灌水均匀度是指()?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 ()叫作物需水关键期?A、作物最需要灌水的生长时期。
B、作物生长最关键的生育阶段。
C、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阶段。
D、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6.作物需水的模比系数是()?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D、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7. ()叫作物系数Kc?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的大小。
D、作物系数Kc 是作物本身生理学特性的反映,它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面积有关,Kc = ETc/ETo。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灌水率:2.排涝模数:3.平均排除法:4.(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5.容泄区:二.选择题(共10分)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A、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A、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A、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六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渠道设计流量:2、灌溉水利用系数:3、最小流量:4、田间净流量::5、不冲流速:二.单向选择题(共10分)1.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 ()A、地下水埋藏深度。
B、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渍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C、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D、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大埋深。
2.对于控制一定地下水位要求的农田排水系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在同一排水沟深度的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愈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B、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大,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C、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小,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D、在同一排水沟间距的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愈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3.设计排涝标准时,需选择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一般选择标准是?()A、1-5年。
B、5-10年。
C、10-15年。
D、15-20年。
4.对渍害最不敏感的作物是?()A、小麦;B、玉米;C、高粱;D、水稻。
5.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A、明沟排水;B、竖井排水;C、暗管排水;D、暗沟排水。
6.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用来校核排水沟的最小流速的设计流量是?()A、排涝设计流量;B、排渍设计流量;C、日常排水设计流量;D、排涝模数。
7.农田长期渍水不会造成下列后果?A、土壤的透气性很差。
B、土层都处于强烈的氧化状态。
C、利于硫化氢等硫化物的形成,对作物根系产生永久性伤害。
农田水利学题库

农田水利学题库一、单选题1、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不包括()A 吸湿水B 毛管水C 重力水D 结合水2、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不包括()A 经验公式法B 水量平衡法C 蒸腾系数法D 灌溉定额法3、以下哪种灌溉方式属于地面灌溉()A 滴灌B 喷灌C 沟灌D 渗灌4、渠道的纵坡主要取决于()A 渠道流量B 渠道糙率C 渠道沿线地形D 渠道设计流量5、渠道横断面的形状不包括()A 梯形B 矩形C 三角形D 圆形6、渠道防渗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减少渠道渗漏损失B 提高渠道输水能力C 防止渠道冲刷D 增加渠道淤积7、排水系统的组成不包括()A 田间排水网B 骨干排水河沟C 排水闸D 进水闸8、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 上层滞水B 潜水C 承压水D 泉水9、井灌系统的组成不包括()A 水井B 水泵C 渠道D 田间管网10、以下哪种不是农田水利工程常见的建筑物()A 渡槽B 倒虹吸C 桥梁D 水塔二、多选题1、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包括()A 灌溉排水B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C 防治水旱灾害D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E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2、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A 气象条件B 作物品种C 土壤条件D 农业技术措施E 灌溉排水措施3、常见的灌溉方法有()A 地面灌溉B 喷灌C 微灌D 地下灌溉E 调水灌溉4、渠道设计的主要参数包括()A 渠道比降B 渠道横断面尺寸C 渠道糙率D 渠道纵坡E 渠道流量5、渠道防渗的措施有()A 土料防渗B 混凝土防渗C 砌石防渗D 塑料薄膜防渗E 沥青材料防渗6、排水系统的任务有()A 排除农田多余水分B 降低地下水位C 防治土壤盐碱化D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E 增加土壤肥力7、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包括()A 达西定律B 非稳定流运动C 稳定流运动D 水均衡原理E 渗透系数8、井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地下水资源量B 水井布局C 水泵选型D 灌溉面积E 投资成本9、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包括()A 水闸B 涵洞C 跌水D 陡坡E 桥梁10、农田水利规划的原则有()A 统筹兼顾B 因地制宜C 综合治理D 可持续发展E 经济效益最大化三、判断题1、农田水分不足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农田水利学题库

农田水利学题库一、选择题1、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不包括()A 吸湿水B 毛管水C 重力水D 土壤水2、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不包括()A 经验公式法B 蒸腾系数法C 水量平衡法D 加权平均法3、灌溉制度的内容不包括()A 灌水定额B 灌溉定额C 灌水时间D 施肥时间4、渠道纵断面设计的任务不包括()A 确定渠道纵坡B 确定渠道水深C 确定渠道堤顶高程D 确定渠道边坡5、以下不属于田间排水方式的是()A 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滴灌排水6、农田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泵类型是()A 离心泵B 轴流泵C 混流泵D 潜水泵7、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包括()A 净流量B 毛流量C 损失流量D 以上都是8、影响渠道输水能力的因素不包括()A 渠道断面尺寸B 渠道纵坡C 渠道糙率D 渠道水质9、以下不属于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是()A 渡槽B 倒虹吸C 水闸D 桥梁10、地面灌溉的方法不包括()A 畦灌B 沟灌C 淹灌D 喷灌二、填空题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和()。
2、常见的灌溉水源有()、()、()和()。
3、渠道横断面的形状主要有()、()和()。
4、农田排水的任务是()和()。
5、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6、微灌系统通常由()、()、()和()四部分组成。
7、灌溉渠道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8、渠道的工作制度分为()和()。
9、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是()。
10、土壤水的势能包括()、()、()和()。
三、简答题1、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内容。
农田水利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以消除旱涝灾害,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田水分状况。
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2)灌溉技术。
探讨各种灌溉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如地面灌溉、喷灌、微灌等。
(3)排水技术。
农田水利复习题

绪论◇名词解释①农田土壤水分状况②地区水情③涝灾④渍灾⑤旱灾⑥洪灾◇问答题①农田水利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是什么?②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何特点?③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名词解释①凋萎系数②田间持水率③吸湿水④薄膜水⑤吸湿系数◇选择题①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A、膜状水B、毛管水C、重力水D、吸湿水②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A、吸湿系数B、田间持水率C、最大分子持水率D、凋萎系数③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A、吸湿系数B、田间持水率C、毛管持水率D、凋萎系数④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A、最大分子持水率B、毛管持水量C、田间持水率D、饱和含水率⑤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A、洪灾B、涝灾C、渍灾D、洪涝灾害◇问答题①什么是旱作地区的适宜农田水分状况?②什么是水稻地区的适宜农田水分状况?③为什么要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第二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名词解释①植株蒸腾②株间蒸发③深层渗漏④作物需水量⑤田间耗水量⑥作物需水临界期⑦灌水定额⑧灌溉定额⑨灌溉用水量⑩灌溉设计保证率○11灌水率○12灌水率图◇问答题①什么是农作物灌溉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有何意义?②什么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常用的灌溉设计标准有哪些?③什么是设计典型年?如何确定设计典型年?◇计算题①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已知:(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观测资料见表1;(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②用列表法推求南方某灌区晚稻灌溉制度。
已知:(1)晚稻各生育阶段水面蒸发量和需水系数见表1(稻田渗漏量为3.01mm/d);表1 1963年晚稻逐日耗水量计算表(2)晚稻生育期降雨量见表2;表2 1963年7月~10月逐日降雨量表(mm)(3)晚稻各生育阶段设计水层见表3。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二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SPAC系统:2.作物需水量:3.作物灌溉制度:4.田间持水量(率):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4. 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7.在设计管道灌溉时,单口出流与多口出流时,管道水力计算有什么不同?8.简述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的区别?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节措施2.试述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20分)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
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
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SPAC系统:(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m)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为加快农田水利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B ,2016年5月17日,国务院公布《农田水利条例》 A保障国家水安全 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2. D 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措施保障农田水利发展。 A乡镇人民政府 B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 A负责全国农田水利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A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4.国家依法保护 B 的合法权益。 A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者 B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者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农田水利工程参与者 5. A 是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A经批准的农田水利规划 B农田水利规划 C农田水利年度工作要点 D流域综合规划 6.政府投资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由 D 组织竣工验收,并邀请有关专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代表参加。 A乡镇人民政府 B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人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7.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应当按照 C 组织竣工验收。小型农田水利工. . 程验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A基本农田建设验收规程 B投资者约定 C水利建设工程验收工程 D农田水利国家标准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 A 收集与分布农田水利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信息。 A农田水利信息系统建设 B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C节水灌溉系统建设 D农田水利管理工作 9.政府投资的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工程管理权限确定的单位负责运行维护,鼓励通过 B 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运行维护 A公开招投标 B政府购买服务 C财政补助 D社会集资 10. B 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委托的单位,个人负责运行维护。 A政府投资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筹劳 C农民或其他社会力量投资 D政府与社会力量投资 11. D 应当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合理负担机制。 A乡镇人民政府 B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人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2. B 应当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运行维护工作正常进行。 A乡镇人民政府 B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人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县. . 级以上人民政府 13. C 应当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安全负责,并公示工程建设情况 A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B水行政主管部门 C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 D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方 14.国家鼓励采取 C ,促进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改造;控制和合理利用农田排水,减少肥料流失,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A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 B生态恢复和改善 C先进适用的农田排水技术和措施 D先进的生产技术 15.国家鼓励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你们用水合作组织等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采取 B 等方式鼓励购买节水灌溉设备。 A公益投放 B财政补助 C政府拨款 D政府倾斜 16.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基础水利服务体系,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 A 。 A本级政府预算 B上级政府预算 C下级政府预算 D投资预算 17.农田灌溉和排水的用电执行 B 价格。 A农村生活用电 B农业生产用电 C农村综合用电 D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类用电 18. C 应当为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经营农田水利工程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D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 . 多选 19.发展农田水利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B建管并重 C因地制宜 D节水高效 20.国家鼓励和引导 ABCD 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和运行维护,保护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B农民用水合租组织 C农民 D其他社会力量 21.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应当统筹考虑 ABCDE 等因素。 A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B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C农业生产需求 D灌溉排水发展需求 E环境保护 22政府投资建设或者财补助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按照规定交由 BCD 等使用和管理的,由受益者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负责运行维护。 A灌区管理单位 B 受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D农民 23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实行 A 管理与 BCD 等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A灌区管理单位 B 受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D农民 24农田灌溉用水应当合理确定水价,实行 AB 。 A有偿使用 B计量收费 C定额管理 D累进加价 25.农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 BC 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监测。 A灌区管理单位 B 水行政主管部门 C农业主管部门 D土地主管. . 部门 26.下列哪些地区应当优先发展节水灌溉: ABD A粮食主产区 B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C滨海地区 D地下水超采地区 2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力量通过 AD 等方式,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活动,保障其合法经营收益。 A提供农田灌溉服务 B以工代赈 C出租土地 D收取供水水费 28.下列哪些行为是《农田水利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ABE A堆放阻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蓄水输水、排水的物体 B建设阻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蓄水输水、排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C侵占、损毁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以及有危害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行为 D向塘坝、沟渠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 E擅自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
. 农 田 水 利 条 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快农田水利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农田灌溉和排水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田水利,是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采取的灌溉、排水等工程措施和其他相关措施。
第三条 发展农田水利,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措施保障农田水利发展。
第四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田水利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农田水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田水利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农田水利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
.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和运行维护,保护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依法保护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规 划 第六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国农田水利规划,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农田水利规划,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七条 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农业生产需求、灌溉排水发展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
农田水利规划应当包括发展思路、总体任务、区域布局、保障措施等内容;县级农田水利规划还应当包括水源保障、工程布局、工程规模、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推广、资金筹措等内容。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农田水利调查。农田水利调查结果是编制农田水利规划的依据。
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应当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等方面的意见。
第九条 下级农田水利规划应当根据上级农田水利规划编制,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 经批准的农田水利规划是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农田水利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实施农田水利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农田水利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一条 编制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规划涉及农田水利,应当与农田水利规划相衔接,并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 工程建设 第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田水利规划组织制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安排的与农田水利有关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关工作。
第十三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田水利标准。 农田水利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组织制定。
第十四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田水利规划,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