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讲义方法与教学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论,讲义 第五章
第五章小学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依靠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从书面符号(包括文字、图画等建构意义的过程。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张鸿苓先生认为:“阅读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己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活动。
”阅读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阅读的功能主要是:1、吸收知识、信息。
即使在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发展的现代和将来,阅读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能力,是学习、吸收知识的必不可少的能力。
2、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和美的黑陶。
好的读物是人生的教科书。
阅读能够启迪人生,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好的读物展示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使人禁尚真、善、美。
3、开发智力。
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为智力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阅读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等心智活动,是一种智力的锻炼和开发4、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小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主体、任务、基础、条件)小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认识的主体是小学生,客体是阅读教材,主要是课文;其次,认识的任务是从课文中接受作者的知识、经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培养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认识的基础是阅读实践;第四,认识的条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这些是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特点。
1、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
多音字,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读准音;多义字,必须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
在阅读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未来生活、工作,个人发展完善的重要能力和有效途径。
3、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大量听.说练习的机会。
在阅读中,他们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这些对写好作文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讲义
初中语文课堂讲义导言初中语文是学生接触文学、文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语文课堂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场所,通过语文课堂的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本讲义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加系统、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研究和探究。
课堂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应遵循“明确目标、组织有序、课堂生动、效果显著”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学到哪里。
2. 保证课堂组织有序,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教师要求严格,管理严谨,关注教学效果。
3. 让课堂生动有趣,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研究积极情绪高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两个方面。
语文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写作等方面。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流派、名著等方面。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应注重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创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3. 遵循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展示法等多种方法。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1. 运用情境教学法,以语境为基础,通过实际情境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研究。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
3. 运用示范教学法,提高学生模仿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结语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文学、文化的重要阶段,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十一章)(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一章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关于教学设计的界定,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史密斯和雷根的表述,他们认为教学设计址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
他们认为,教学设计的实质是设汁者关于学与教的原理指导下展开的对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规划,是一种系统化与反思性的过程。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几点:第一,语文教师是设计者。
第二,语文教学设计,说到底就是学程设计。
这就要求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坚持以学习者及其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的实际与提升。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融入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体悟与发现,尤其是进行探究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团体——学习者共同体的智能优势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学习资源。
第三,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要了解本学科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走向。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具体包括,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教师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熟悉知识的类型与教学。
一、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它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文献和重要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洞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其次,建构新的语文观。
最后,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所教学段的目标。
二、充分了解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学程设计。
学习者及其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
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
其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是关键。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
寻找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平衡点
忠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如果授课教 师把握的尺度不好 , 很容易变成图文演示课 , 课堂 的 气氛表面上很好 , 但学生被动接受的多 , 到的东西 学 却不一定多 , 容易变成“ 填鸭式” 教学。 陷足误 区者应不 断更新 教育教 学观 念 , 极学 积 习先进 的教学 理论 , 改变满 足 现状 的心 态 , 服惰 克 性, 积极进取。既要努力学习现代多媒体 教学 手段 , 又要 汲取传统教学 的精华 , 各取其长而舍其短。 其次 , 根据学科 特点 , 出平衡 点 , 找 选择最 优化 的教 学 手 段 。 借助 Pw ro tFa 、 u owr oe i 、 lh A t ra Pn s h e等软件制作 课 件 , 节课文字 的显示量少 则几 千字 , ~ 多则上 万字 。 这是传统 的“ 黑板 教学 ” 所不 能 比拟 的。黑 ; 最 即使借助幻 灯
“
一
且板书 内容停 留时间长 , 便于学生前后勾连 , 较好地
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同时 由于板 书 以简 洁为原 则, 课堂教学显得相对 比较抽象 , 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 抽象思维和想象力 。缺点 是缺乏 形象性 , 堂教学 课
胶片也只是有限度地增加容量。一张幻灯胶 片最 多 也不过能写二百字左右 , 一节课下来 , 能用 到十张幻 灯 胶 片 也 已经 很 不 错 了 , 且 幻 灯 胶 片 的抄 写 又 比 而 较麻烦 , 更不用说 书写不规范 、 专用笔颜色不佳 而给 学生带来识别上的麻烦 了。而用 电脑 制作 的多媒体 课件 , 既兼有 了黑板板书直观性 , 又大大地超越 了幻 灯胶片的容量 , 优点是 显而 易见 的。如 果一 节课既 要归纳知识要点 , 又要通过堂上练习加以巩固迁移 , 那么制作课件更 是 明智 之举 。大 家可 以想象一 下 , 在黑板上归纳 了知识要点 之后 , 再抄几 道语 文练 习 题 是 多 么 的 困难 和 费 时 。 语文课 的课 堂教 学应该 根据 语文 的学科特 点 , 根据不 同的文体 、 同的篇 目及 不周 的课型有 选择 不 地运用教学手段 。如诗歌教学 , 重在 朗读 , 重在充分 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 , 把握 意象 , 领悟 意境 , 设身处 地 了解此时 、 此地 、 此景和此人所抒发的情感 。在这个 方面, 选择传统的教学 手段是 比较好 的。在 了解 了 作者 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之后 , 通过教师 的圈点 、 讲解 , 让学 生的反复诵读 , 再 充分发挥想象力进入作 者所创设 的情境 , 而从整体上把握 意境 , 从 领悟作者 所抒发的情感。这样做 , 效果 要 比用多媒 体展示 几 幅意境相近的图片直 观 的灌 输好 得多。相反 , 果 如 讲说 明文和议论文 , 用多媒体展示作者 的行文思路 , 再辅 以一些图片 、 图表则要 比传统 的教学来 得直 观 和有趣味 , 以大 大提高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再如 毕 可 业班的专题复习 , 多媒体 教学 , 用 课堂 容量大 、 度 密 大, 再配 以印发 的讲义和练 习, 可以克服板 书停 留时 间短 的弊端 , 很适合复 习时 间紧逼 的毕业班教学 。 此外 , 教师还需要具备 对教 材较强 的理 解和驾 驭能力。教 师只有 在平时注 重学 习 , 断提 高 自己 不 的素质 , 深入地钻研教 材 , 彻地 理解教 学的重 点 、 透 难点 , 形成对教材较强的驾驭能力 , 才能找 出传统教 学与现代 多媒体 教学 的平衡 点 , 从而正 确地选 择行 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邹城 市第二 中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
2011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绪论教学目的:了解课程概况、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课程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品质。
课程目标:1.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理论素养2.培养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参考文献A、基本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6月发布)。
B、主要著作: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7月、2004年月出版,倪文锦主编);2、黄麟生林润之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5、《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6、《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7、《语文课程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刘国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9、《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杨再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10、《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C、专业报刊:1、《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2、《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3、《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发展演变等教学目的与要求: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第三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一、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概念(一)课程和课程论1.课程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课程论课程论是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侧重研究的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或者说,侧重研究“提供哪些教育内容”,“为什么提供这些教育内容”,“怎么有效组织这些教育内容”。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对于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三种因素的强调程度不同,形成当代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人本主义课程论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
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强调要尊重儿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满足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为儿童的价值实现创造条件。
(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关心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权威作用。
(二)教学和教学论1.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活动,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
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1)教学即学习在古代汉语中,教学即学习,包括自学和通过人教授而学这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
(2)教学即教授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自此教学即有了教授之义。
(3)教学即教学生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极力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初三语文讲义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文名称)》讲义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书写;(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表达技巧。
2. 能力目标:(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提高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课堂讨论。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表达技巧;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词语;2.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3.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学习中。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教具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情节;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生字、生词教学:(1)教师板书生字、生词,讲解字词的读音、字形和词义;(2)学生跟读,巩固字词。
2. 课文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段落大意;(2)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写作手法;(3)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词语。
3. 修辞手法教学:(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课课文,为下节课做准备。
浅析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更加生动、智能化。
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打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软件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视觉、听觉等多种传感器功能,可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和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将古诗词与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融合在一起,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种用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去呈现语文知识,无论在言语表述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呈现和美感娱乐。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课程、上传资料和讲义,发布教学任务、在线授课和考试等。
并且,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进入学生社区,进行学科讨论,与同学互动、交流、学习。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无间延伸,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活跃度、互动度和参与度,从而让语文教学呈现更丰富的情况和更开放的可能性。
三、教学游戏的设计四、移动学习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终端的普及也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
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而且,通过移动设备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竞赛、评测等,而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
例如,在下课后,学生可以拿出手机观看题外文、听语音课和做使用互动答题,从而在非常时段补充学习素材。
此外,移动学习终端还可以将语文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如利用手机摄影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在观看自己记录的片段中,察觉发现语言的魅力并增强情感体验。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语文学习更加智能化、生动化、互动化。
《小学语文教学论》辅导讲义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 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 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一种比较宽泛的抽象概念, 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 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当然 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描述了情意领域的 完善画面。
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 体现,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 量要求。
我国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是中小学教学目标制 定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 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 (《中小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P42—P64)
下面具体谈三个小问题:
2002级网络小教专业业余班 《小学语文教学论》 2004.02.16 第一次辅导课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1、本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借鉴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研究成果,着重研 究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的基本理论和教学实 践。它是中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深化和提 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1)为什么要从三个维度来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 的:
①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说明语 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它不仅仅是培养双基——掌 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还有丰富的人文 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 内容的价值取向。
②由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所谓 “综合性”,指的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综合地运用 多种知识、多方面的技能,以及知识、技能与思想
教案二字:了解清华附中的中学语文教学
在中国教育界,清华附中一直以来都是享有盛誉的名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清华附中的教学中,中学语文一直是重要的一门课程。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在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中,教学目标是十分明确的。
教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年级、教学内容和能力水平等来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学目标都是由国家或省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例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等;也有教师会基础上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内容在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中,教学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教师们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语法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基本的阅读、写作,还会涉及到文学常识、文化素养、批评鉴赏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在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中,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多样化的。
教师们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等等。
同时,教师们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中,教学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们会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方面。
同时,教师们也会注重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
五、教学辅助手段在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中,教学辅助手段也是十分丰富的。
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例如教材、讲义、课件等,还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室等。
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发现,清华附中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是非常详细且科学的。
教师们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语文研究目标:1. 熟练掌握初中语文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要求;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和批判思维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湘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课文阅读与解析:通过研究各篇课文,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 语言知识点: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 写作技巧与实践: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口语练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5. 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1. 教师讲解与示范:对于重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教师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5.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和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将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2. 作业评定:学生的课堂作业将以正确率和完成质量为评价标准进行评定;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研究成果展示: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写作作品展示等方式展示语文研究成果。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和题册: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2. 多媒体设备:用于课堂展示课文、图片、视频等资源;3. 课件和讲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课件和讲义;4. 练题集:为了检验学生的研究效果,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练题集。
高中语文课堂讲义
高中语文课堂讲义一、课程简介在这个高中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中学阶段所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观点,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悉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 锻炼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结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4.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5. 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述:讲述语文知识和技巧,解析文学作品,夯实基础;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激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3.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语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文运用的技巧;5. 写作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6.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7.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
四、教学内容1. 语言基础知识- 词汇: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固定搭配等;- 语法:句子成分、句式转换、时态语态等;- 修辞: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阅读理解-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精读、推理判断等;- 阅读材料:课外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文章、议论文等;- 阅读理解题型:主旨理解、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3. 写作训练- 写作结构:议论文结构、记叙文结构、说明文结构等;- 写作技巧:段落衔接、过渡词语、逻辑思维等;- 写作题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文学欣赏- 古代文学:诗词、古文阅读,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现代文学:小说、戏剧、散文等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 外国文学:了解外国文学名著,拓展文化视野。
五、作业要求1. 完成课堂笔记: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和思考问题,并在课后整理成笔记;2.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完成课堂指定阅读材料的理解任务,并进行思考和讨论;3. 写作训练:按照要求完成课堂上的写作练习,并进行互评;4. 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小组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语文课堂,因多媒体教学而精彩
语文课堂,因多媒体教学而精彩鲁迅先生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会比讲义好,将来恐怕要这样的。
”的确,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中。
在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确实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因为条件所限制,孩子们根本没看到过赛特凯达斯瀑布,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赛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
”然后通过电脑屏幕把赛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展现到学生面前,随着画面一转,音乐声变为低旋的哀乐,许多人参穿黑色葬礼服,站在面临枯竭的瀑布前,神情严肃,为瀑布举行葬礼。
当电脑展示完后,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二、画龙点睛,突破难点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
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课堂上教师制作课件,巧妙地将两个火车头在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原先推的火车头拉。
学生看到了这样的绝妙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为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三、课堂延伸,发散思维,培养说话能力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常见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综合法听说读写综合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讨论分享、写作练习等活动来实施。
2. 故事启发法故事启发法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寓言、童话、历史故事等形式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阅读和思维能力。
在讲述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表演或创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发展。
3.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通过给予学生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文游戏,如语言接龙、语法抽抽乐、字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语言的乐趣并获得知识。
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1. 循序渐进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难度。
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不断巩固和扩展语文能力。
2. 理解导向原则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信息、把握重点,并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通过理解导向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合作互助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语言教学》讲义
第一章语言教学本章主要讨论四个问题:①语言教学的一般问题②汉语文教育③国外语言教学④语言理论引言什么是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相当广泛的应用性学科,基本上有三大块属于应用语言学的基本领域,即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发展较快且较为定型的还有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等。
第一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基本过程1.1语言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什么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language teaching)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①自然习得孩童在入学之前的语言学习是一个自然习得的过程。
②系统学习入学之后在一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受到系统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1.1.1 语言教学的历史第一、中国的“六书”“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
……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大戴礼记·保傅篇》)。
其中的“六书”就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六书”理论①(1)作为汉字结构理论基础的“六书”是东汉学者许慎提出来的。
自汉以降,历代学者都把“六书”视为汉字的造字原则。
(2)清•戴震首倡“四体二用”说,把传统“六书”分为造字法和用字法两个部分。
(3)不少学者相信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对“六书”的解释: 《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既然班固认为“六书”是“造字之本”,所以自乾嘉以来,“六书”理论分歧的焦点就集中在“转注”、“假借”中。
由于对“转注”、“假借”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各家异说纷逞,聚讼难决,有关汉字的造字条例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
①余延1997:20世紀漢字結構的理論研究,《漢字研究》第3期(4)“六书”理论提出时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字理论。
因为《说文解字》并不是以造字法作为它的主要研究目标。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四章)
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构成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及相关概念一、概念辨析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向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研制体制。
这种体制很大程度上将课程与教材两个不同的层面〔范围〕重叠起来,客观上造成了课程与教材层面、教材与教学层面不同问题的混淆。
拿语文科来说,既定的教学大纲与既定的教材几乎可合二为一,而在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材〔教科书〕的权威事实上又要超过教学大纲——不备有“语文教学大纲”的学校、没读过“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师,不在少数;而教学那么必需“以本为本”。
这样,几乎全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都积累到了语文教材研制或编写的层面,语文教材编写,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语文课程探究、语文教学探究的职责。
语文教材的研制或编写、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与体例,很大程度上,被不无夸大地误认为就是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科学化”、制定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规律”。
反映在术语上,是不辨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文〔选文〕内容,诸种含义紧紧地纠缠在一起,乃至张冠李戴。
“语文教材内容”,长期以来,人们或者将它混淆于“语文课程内容”,或者将它混淆于“语文教学内容”,甚至混网于“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
二、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支配。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造就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打算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或称课程要素〕就是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看法等。
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是课程层面的概念,答复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特指为了到达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看法、价值观等要素;从学生的角度,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
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答复“用什么去教”这一问题。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四章)(1)
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构成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及相关概念一、概念辨析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向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研制体制。
这种体制很大程度上将课程与教材两个不同的层面(范围)重叠起来,客观上造成了课程与教材层面、教材与教学层面不同问题的混淆。
拿语文科来说,既定的教学大纲与既定的教材几乎可合二为一,而在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材(教科书)的权威实际上又要超过教学大纲——不备有“语文教学大纲”的学校、没读过“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师,不在少数;而教学则必须“以本为本”。
这样,几乎所有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都堆积到了语文教材研制或编写的层面,语文教材编写,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的职责。
语文教材的研制或编写、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与体例,很大程度上,被不无夸张地误认为就是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科学化”、制定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规律”。
反映在术语上,是不辨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文(选文)内容,诸种含义紧紧地纠缠在一起,乃至张冠李戴。
“语文教材内容”,长期以来,人们或者将它混同于“语文课程内容”,或者将它混同于“语文教学内容”,甚至混网于“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
二、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或称课程要素)就是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是课程层面的概念,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特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从学生的角度,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
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回答“用什么去教”这一问题。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并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和方法1. 文学作品阅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年级的课外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 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根据故事情节、文学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2. 课文阅读与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对教材内的课文进行阅读和理解。
- 方法: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分析文本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提问并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3. 阅读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 方法:教授常见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判断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阅读难题。
4. 作文指导: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文学作品的写作活动,引导他们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5. 课堂演讲: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演讲或主题演讲活动,鼓励他们用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2. 阅读测验: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 作文评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综合考虑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资源1. 统编版语文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2. 课外文学作品。
3. 课堂讲义、题和作文指导材料。
4.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教学计划执行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适时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反馈和辅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参考资料-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钱锺书等著,《围城》- 鲁迅等著,《狂人日记》- 张小娴等著,《红玫瑰与白玫瑰》- 教育部语文教研室。
初中语文讲义教案
初中语文讲义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4. 能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短语的掌握。
2. 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3. 课文中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的理解。
2. 课文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课文注释。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提出要求和期待。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要介绍课文《草原》。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语调的把握。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20分钟)1. 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重点词语和短语(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的记忆和运用。
2. 学生做好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逻辑关系。
2.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复述课文(10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2.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情感体会(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会。
高中语文教学讲义(拿来主义)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讲义(拿来主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杂文相关知识,理清文章思路,培养语文能力。
2.学习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一、二。
教学时数与设想:依据由整体到局部、由略读到精读的普遍认识规律安排两课时。
第—课时把握文章整体,粗略了解作者观点、思路和文体知识;第二课时细致品味文章的段、句、词及修辞。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新课导入现在是五月了,假想我们到山上看到一棵野生的杨梅树,满树结满了诱人的果实。
这时我们就会本能地占有它,然后摘下鲜红肥润的杨梅,美美地吃起来。
如果不慎摘到烂果子,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如果看到青果,我们会把它留在树上。
这就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
在对待简单的生活问题时,我们都能本能正确地运用拿来主义。
但如果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许多人就困惑、迷惘了。
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就有许多知识青年乃至大学者都困惑、迷惘过。
二、启发思考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说说看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明确: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
提示: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送古董,捧几张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现在我们撇开课文,就说在对待“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上,可能会产生哪几种态度?明确:全盘否认、全盘接受、消极躲避、辨正汲取。
3.我们现在来看看历史上,都有哪些态度?〔见练习册,简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
1919年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时期,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疑心,传统中国似乎“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一呼百应。
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独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独。
〕几乎成了笑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方法与教 学媒体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
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 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一)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教学内容 (四)教师素质 (五)学生特点 (六)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和
这篇课文是议论文。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 说过,议论性的或说明性的文章,在总体把握 是要把观点和分观点弄清楚。一篇文章可能有 一个主要观点,也可能有两个主要观点,下面 又有分观点来支撑主要观点。把这些观点分观 点的关系看清楚看明白了,文章思路也就把握 住了。茅盾的这篇文章比较长,我们先取他的 一部分,把这部分看成相对独立的一个整体, 看能不能准确把握住它的内容。
2。讲授法的内容维度
(1)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20年前,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观察孩子们怎 样感知新教材的讲解。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 疲劳,下课时简直是精疲力尽了。我开始仔细 听教师的语言,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 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 是那么模糊不清,以至于第一次感知这个或那 个概念的儿童,不得不用全部力气,才能听懂 一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于 此。——苏霍姆林斯基
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 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 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是用陈述句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可这段文字里没有出现 一个“逝世”的词,为什么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停止思想了”,而不像一般人去世时用“逝世”“死 去”?这是因为……
例一《致橡树》教学片断
我的体会,男女有别,女的该有温柔的一面,男的想找温暖 的港湾/把男同志比作橡树/把男女关系讲得非常清楚/用现 在的话就是妇联号召的“自尊、自立、自强”
例二《拿来主义》教学片断
同学们,鲁迅先生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在对待文化遗产的 态度上,先批判了这三种情况:一是不敢走进们,怕,恐惧; 二是全盘否定,虚无主义的态度;三是接受一切,全盘继承。 这都不是拿来主义。鲁迅先生用具体的形象的比喻,把问题 讲得非常具体,非常通俗。本来,继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很深 奥的理论问题,可是经鲁迅先生这么论述,我们就恍然大悟, 就清楚明白了。你看,多么具体,多么形象——”孱头”” 混蛋”“废物”。这就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5、讲授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 信息。
例《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片断
生:“渌水荡漾清猿啼”这句诗中的“清”方才王明生按 照课本注解译为“凄清”不如译为“清脆”。(学生点头)
师:(微笑)很对。为什么译为“凄清”不如译为“清 脆”?
生:译为“凄清”就和这几句诗描写的感情色彩不一致了, 所以不如译为“清脆”。
(一)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系统性和逻辑性。
2、讲授具有启发性。 3、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
动。
4、讲授要配合运用其他教学手段。 5、讲授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 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例:《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教学片断
2、讲授具有启发性。
例:《我的老师》教学片断 作者写蔡芸芝老师对学生的挚爱,写道蔡老师“从
来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 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 《人又少了一个》教学片断 这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还回过头来冷笑一 声,还漠然地望了我一眼,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 《愚公移山》教学片断 邻居家的小男孩也来参加劳动,他爸爸同意吗?
条件
三、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三)灵活性原则。 (四)创造性原则。
第二节 一般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言语), 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 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
美国教学论专家弗兰德斯提出三分之二律:即 课堂时间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 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 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
3、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 准确、生动。
例《变色龙》教学片断 这篇小说开头写奥楚蔑洛夫是那样的凶
焰万丈,不可一世,而他一旦听说狗是 将军的,就害怕到如此程度!可见他的 狰狞嘴脸。 简洁是智慧的表现,冗长是肤浅的藻 饰。——莎士比亚
4、讲授要配合运用其他教学 手段。
例《晋祠》教学片断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数千年深厚的文化 平铺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无论 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名胜。刚才你们讲到的故宫、 颐和园、秀美的西湖等,讲到的遥远的西藏、新疆 无不有我们祖先的文化遗迹,这些历史文化哺育着 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 女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今 天,我们同样要从中吸取精神养料,不能愧对—— (师生同说)我们的祖先。
(三)讲授法的表现形式 1、诠释性讲授(介绍概念和术语的含义) 2、描述性讲授(描述一个过程或步骤) 3、说明原因性讲授
(四)讲授法的维度分析 1。讲授法的形式维度 (1)语音 (2)语流 (3)语速
门开了,老师慢吞吞地走了进来。从门口到讲台不到二 米,她一共走了七步!好不容易她开始讲课了,声音很 轻。我听见她在问:“谁愿意把课文读一遍?”没有人 举手,于是她自己开始读了。读得很慢,声音拖得很长。 好不容易我听见她读完了第一段。好在第一段只有4句 话。文章进入了高潮,她还是那么不紧不慢的。不知不 觉老师读完了课文,开始讲课。仍是很轻的,不紧不慢 的。“我们翻开第8页,这里说……”我把头扭向窗外, 不禁想起了下午要看电影,是什么片子呢?侦探片,还 是文艺片?转过来看看邻桌,居然趴在桌子上看幽默画, 前面的小张在做数学……下课铃终于响了,大家都抬起 了头,收拾书包。我一边收拾一边想:这堂课真没劲。
师(微笑)谈得很好。单从“清猿啼”来看,“清”完全 可以译为“凄清”,但从全句来看,联系着几句诗句来看, 译为“凄清”就与全句乃至几句诗句描写景物的感情色彩 不相一致,甚至矛盾了。你译为“清脆”的确较好。(学 生点头)
(二)讲授法的功能
1、说明是什么和怎样做 所谓“通感”就是…… 2、解释原因(为什么)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章开头这样写“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