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3篇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3篇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3篇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篇1一、《当代教育学》简介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

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很关键,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外当代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二、《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

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3、教育学的思想来源(1)、孔子的教育思想。

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B,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

“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C,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

D,孔子倡导启发试的教育方法。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A,《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B,《学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C,《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D,《学记》同样重视启发性教学。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代表人们和作品。

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

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

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通用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教育学相关读书笔记(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当代教育学》简介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

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很关键,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外当代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二、《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当代教育学》是一本给予读者深刻思考的教育学著作。

作者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到的见解,对当今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并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当代教育学》对教育的定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种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而这些才是真正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这也引起了我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其次,《当代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论述让我深感敬佩。

作者指出,教育并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好的教育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

这也让我思考到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此外,《当代教育学》还对教育目标的设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需要我们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个性发展的平衡。

这让我反思了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问题,我们是否太过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当代教育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综合能力。

它也让我思考了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如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同时,它让我认识到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问题,如何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公平性。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努力。

总之,《当代教育学》是一本令人耐人寻味的教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加深了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当代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1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

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资料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资料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用教育新理念武装自己《当代教育学》读后感阅读完《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从中受益匪浅,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发,真正觉得如果老师把认真准备的课堂付诸实施,把所学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与德育,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实现21世纪的教育理想。

一、课堂目标要明确。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说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来武装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组织学生积极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上课前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白一堂课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应该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上课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等,对学生因材施教,把对优等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课堂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课程的规范程度较高,习惯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

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有时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说,而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教学,对重点要尽量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课堂内容要正确。

课堂内容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教育与教育学得发展第1节教育得发展1、教育得概念教育:就是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就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得基本途径。

(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就是同时产生得,在有较完善得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

教育为社会发展、人得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与人得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得要求)广义上说,凡就是增进人们得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得思想观念得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得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她们发生某种变化得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得教育,没有固定得教育者,也没有固定得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得教育场所与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得制度严密制度得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就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得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得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得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得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得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与象征性功能就是古代教育得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得人文化、世俗化与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得范围产生了巨大得作用与深远得影响;19世纪以后得近代教育,发展得主要特点就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与法制化。

二战后得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得大众化与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当我翻开《当代教育学》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仿佛被引领进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世界。

作为一本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从多角度探讨了当代教育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我深感当代教育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这本书强调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需求。

这种变革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即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然而,我也意识到当代教育学面临的挑战。

其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尽管许多教育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公平性,但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

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教育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的教育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方式。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教育正逐渐成为主流。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此外,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最后,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阅读《当代教育学》的过程中,我深感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观点,还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为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实际状况。

它使我认识到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探索。

通过这次阅读体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我相信,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和创新,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用教育新理念武装自己《当代教育学》读后感阅读完《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从中受益匪浅,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发,真正觉得如果老师把认真准备的课堂付诸实施,把所学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与德育,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实现21世纪的教育理想。

一、课堂目标要明确。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说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来武装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组织学生积极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上课前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白一堂课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应该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上课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等,对学生因材施教,把对优等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课堂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课程的规范程度较高,习惯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

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有时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说,而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教学,对重点要尽量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课堂内容要正确。

课堂内容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引言当代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改革的学科领域。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对当代教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及理论进行探讨和总结,以加深对教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在当代教育学中,教育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他人行为和发展的活动。

它既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正式的家庭、社会和媒体的教育。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道德、社会和身体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教育的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行为的反应。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改变学生的行为,并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来增强或抑制某种行为。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奖惩和重复练习的重要性,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一种行为主义教育的体现。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建构。

根据认知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结构。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等活动。

社会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社会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交往中构建的。

根据社会构建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来共同构建知识。

社会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习社区的重要性,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等活动。

当代教育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当代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当代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社会阶层分化和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教育公平问题的存在。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或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和机会。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当代教育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一、《当代教育学》简介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训的基本途径。

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很关键,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外当代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二、心得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3、内涵逐渐扩大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当代教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教学方法到教育政策,从学习理论到教育技术。

在阅读当代教育学的相关书籍时,我注意到了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括技能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当代教育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教学活动,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再者,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这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平台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此外,教育公平是当代教育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政策和实践应该致力于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

在教育评价方面,当代教育学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标准化测试。

评价应该反映学生的整体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过程、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最后,终身学习的概念在当代教育学中得到了强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化。

因此,教育系统应
该支持和鼓励终身学习,为个人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途径。

这些摘抄反映了当代教育学的一些主要趋势和理念,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实践和政策的深刻见解。

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有效地进行教育。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20200626015709)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20200626015709)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1 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

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 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当代教育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教材,也适用师范院校函授生、中小学教师进修的教育学教材。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您喜欢。

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1近日,我看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一书,里面的某些章节对我颇受启发,特别是上篇第11章中“教师管理”这一部分的论述:“合理安排使用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合理安排使用,首先必须做到知人善任,就是学校领导者要能够识别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

了解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专长,了解教师性格爱好和健康状况,从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要充分发挥教师聪明才智,看到每位教师的潜力所在,并积极设法为其创造发展潜力的条件,把老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把中年教师看作是学校承前启后的纽带,把青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里充分反映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

特别是青年教师,虽然缺少经验,但他们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使我联想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一所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成为影响我校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如何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下面谈谈对青年教师管理的几点做法。

1.建立健全的青年教师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

学校要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培养计划,教师个人也要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计划。

按计划实施,定期检讨计划是否可行,及时修改。

2.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特别是青年教师。

(1)抓好青年教师的职业观念,解决事业心问题。

教师的职业观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们要主动工作、用心工作。

2023年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2023年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2023年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2023年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特点:(1)主张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

反对封建教会的压迫和统治,张扬个性(2)强调满足儿童的性情和爱好。

夸美纽思的教育思想:(1)强调要遵循自然,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2)他用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法则。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3)教育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发展途径。

英国教育家洛克:(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2)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自然教育,让儿童任其天性,自由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德国的教育家康德,都非常重视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主张教育要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2)教育的过程、方法要遵循自然。

《论语》孔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重视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2)以“仁”为核心的和最高道理标准,并把仁的思想归纳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3)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承认人的先天个性差异,但更强调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以致用。

《墨子》:墨家代表墨翟的著作,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应用技术的传习;认为获得知识有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2023年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__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__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__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__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__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3、学习与教学过程三过程:__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__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__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当代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洪山一中陈宏斌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1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

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当代教育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教材,也适用师范院校函授生、中小学教师进修的教育学教材。

以下是收集的2020《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您喜欢。

近日,我看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一书,里面的某些章节对我颇受启发,特别是上篇第11章中“教师管理”这一部分的论述:“合理安排使用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合理安排使用,首先必须做到知人善任,就是学校领导者要能够识别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

了解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专长,了解教师性格爱好和健康状况,从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要充分发挥教师聪明才智,看到每位教师的潜力所在,并积极设法为其创造发展潜力的条件,把老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把中年教师看作是学校承前启后的纽带,把青年教师看作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里充分反映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

特别是青年教师,虽然缺少经验,但他们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这使我联想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一所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成为影响我校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如何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下面谈谈对青年教师管理的几点做法。

1.建立健全的青年教师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

学校要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培养计划,教师个人也要制定出个人的发展计划。

按计划实施,定期检讨计划是否可行,及时修改。

2.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特别是青年教师。

(1)抓好青年教师的职业观念,解决事业心问题。

教师的职业观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们要主动工作、用心工作。

(2)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一个人道德低下,不可能为人师表,也难以从教。

青年教师往往好胜,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耐心,可能会出现打骂等体罚学生的现象。

所以必须抓好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青年教师不能凭想当然去工作,也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凭经验去工作,必须让他们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3.业务上传、帮、带,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以老带新,师徒共进”是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在包思想、包业务、包质量的基础上,让新老教师结对成为帮教对子,制定出提高目标,认真扎实地开展传、帮、带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性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和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能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要信任和大胆使用他们。

如让他们上公开课、单独组织安排活动、让他们挑重担,给他们表现自己、锻练自己的机会。

并允许他们有缺点,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进步。

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无比的潜力,只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一定能培养出师德高尚、素质高、有创造精神的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近20年来出版的《教育学》大约不下200部。

但有新意的却不多,都没有摆脱旧的体系和模式。

虽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体系仍然是旧的,还是因循原来的四大块,感到与热火朝天的教育现实不相称。

最近读到袁振国教授主编的《当代教育学》,顿感面目一新。

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在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这三个方面。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该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

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

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

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

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

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的,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来。

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

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

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教学建议”中写道:“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样想。

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从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

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

”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

这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体系新。

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

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

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

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兴趣。

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以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

谁知,中师教育学的老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

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

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强。

这次《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

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颇有新意。

最后体现在内容新。

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

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

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

例如在讲“教育学的发展”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

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

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

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当代世界教育”,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

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书中有许多案例提供学生思考。

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

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

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是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建立新的教育学绝不是容易的事。

书中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教育发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之间,隔了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似乎在历史分期逻辑上不顺;又如,把“教学”说成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值得商榷。

可以这样说,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也应该是双方的行为。

其他有些章节在逻辑安排上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对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

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影响很大,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中外当代教育学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

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本书一开始首先介绍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化发展等有关内容,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其次,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即方法问题,这是当好教师的根本保障,通过介绍中外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思考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技巧,通过教育社会功能的介绍,让学生树立大教育观,能够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处理教育内部的问题。

全书特别注意了以下"四个贴近":一是贴近学生。

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掌握学校教育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知识,并有机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校教育能够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