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
浅谈刘家琨的“此时”与“此地”
浅谈刘家琨的“此时”与“此地”——以“何多苓工作室”和“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内容提要:刘家琨有一个对地域主义建筑绝妙的解释:“与其说利格瑞塔的建筑和巴拉甘相似,不如说西扎的建筑与巴拉干的建筑更为相似,因为他们对资源利用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关键词:刘家琨批判地域主义游走路径中国园林低技策略天井母题内部迷宫建筑的文学性在我开始建筑学学习的时候,我就有幸接触到刘家琨的作品,浅浅的阅览了一下,渐渐就对他失去了关注。
现在看来,当时的我很肤浅,不懂建筑,在众多的建筑师当中,我往往会关注那些设计作品的形式很吸引眼球的人物。
因此,我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空间、场地关系及建构等方面的理解。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慢慢对建筑有些熟悉,开始以理性和审视的态度对待建筑学学习。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家琨建筑事务所的“胡慧珊纪念馆”,一间坡屋顶的混凝土小房子,为了纪念汶川地震中罹难的女孩而建,她的名字叫胡慧珊。
房子很小,外部素雅宁静,内部简单而温馨,充满着天光。
纪念馆关注普通的生命,让人感受到淡淡的悲哀和生命的力量。
在被感动的一瞬间,我觉得我应该去了解刘家琨和他的建筑作品。
随后,我查阅了关于刘家琨的许多资料,探究刘家琨建筑充满力量的所在。
下面是我对“何多苓工作室”和“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介绍分析,以及我因彼而发的感受与想法。
一、何多苓工作室何多苓工作室的基本构成是一个金石玉章般外形简单、内部复杂的正方体。
一条路径绕围封闭的天井外壁盘旋而上,在投影即将闭合时于一个空中小院处骤然转折,进入突现的天井,一条飞廊凌空斜穿而过,从天井上空折返回刚才经过的房间,迷宫化的空间和路线由于观察角度的突变而顿时变得清晰,使人明白刚才身在何处。
这条使人进入非常状态的飞廊是整幢建筑的“机锋”所在,他打破了稳定严谨的正方体,所到之处焕然一新。
先以一个循序渐进的叙述引领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突然间机锋一转,截断惯性,使人一步踏空,于反常中有醒悟。
刘家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解读
钟鸣,诗人,当他最为湘财工会策划了一个主题为“南传佛教”的博物馆时,他找到了刘家琨,并告诉他:“反正这是你的事,我已经找了你,剩下的是你自己的事了”。
不知刘家琨在接受这个项目时是否意识到这个博物馆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设计背景及构思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是刘家琨的一件很特殊的作品,不同于以往项目背后复杂的现实环境,鹿野苑石刻博物馆面对的现实是在是非常的轻松,地处城市边缘,宽松的用地,造价的限制不大,也没有品位低下的甲方无端的干涉,唯一的限制似乎就是用地红线。
作为设计前提的对象——需要处理的现实在这个项目中被一一抽空。
这是否意味着这个项目将是一个没有目标失去“掌控”的设计?实际上,建筑师本身的品位和审美取向变得非常重要:“由于收藏的内容是一些传奇,所处的位置优势一篇河滩野地,从情感判断上自然会感到必须离日常生活远一些,因此民居的元素被放弃了,而堤坝、遗迹一类的意向却挥之不去”。
在进行建筑构思上,刘家琨经常会从一些文字或画面上的“意向”出发——这显然与他深厚的文学和绘画修养有关,而他的才华更在于他总是能为文学或绘画意向找到直接对应的建筑材料,从而保证设计绝大部分是在材质、建造、体量、空间、气氛和意境等抽象层面上展开。
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就选取了“混凝土”通过“雕刻”来达成“巨石”这一意向的精确概念描述来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
在建筑设计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
而清水混凝土是‘人造石’的重要内容。
设计人希望得到其朴素和整体,得到一块冷峻的‘巨石’”。
选址及场地博物馆选址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用地为10亩(6670㎡),是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
上游有一座石桥,下游不远处是河湾。
河床中和平地的薄土下面是沉积的卵石,本地的野生杂树和竹林五规则地生长。
距河10m之内属国有,不允许任何永久性建筑(沿河的10m用地最后被划出去了,导致现在的螺纹钢栅栏离房子太近了),因此,这临河的用地实际上与河流又有着一道隔绝。
刘家琨地方的灵魂观后感
刘家琨地方的灵魂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刘家琨地方灵魂观的核心理念1.地域文化传承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传统与现代交融三、观后感的具体阐述1.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2.对生态环境的关注3.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反思四、刘家琨地方灵魂观对现实生活的启示1.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性2.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五、结论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参观了刘家琨地方,并对当地的灵魂观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刘家琨地方的灵魂观,是一种充满地域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承。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图景。
首先,刘家琨地方灵魂观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地域文化传承。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这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同时,这种文化传承也体现在当地建筑、民俗活动等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氛围。
这也让我认识到,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支柱,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保护它。
其次,刘家琨地方灵魂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里,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还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
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再次,刘家琨地方灵魂观主张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地方特色。
这种交融不仅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还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使我们意识到,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
通过对刘家琨地方灵魂观的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地域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重要性。
这些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应该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挖掘各地的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
同时,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家琨访谈
6
8
个电影厂,改造成园林式的电影院,他们就问是青砖还 是红砖?我也就这么说 :你们是要标榜你们是 1958 年 间建的厂,你的电影院的名字都要把那个年代当成卖点, 叫“峨影 1958”,那你就用红砖吧。红砖就是那个时代 的一个表达。而当你用上青砖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宽 窄巷子”这样的古典传统民居改造项目。青砖、红砖确 有不同的文化涵意,不过它们都还是砖……
我现在都在想,当初是不是应该弄一下、折一下, 理由可以编的,现在就可以 :平面折过来一点,不是 可以说有种环抱性吗?但是,在现场的感觉就不是这 样,因为前面的道路和电视塔都是大尺度,所以我最 后决定就来这么一横。这样做也就把这个建筑物的年 代往过去、往现代主义简洁造型的那个方向拉了一下。 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们会把自己生活的那个 年代看得特别重要,分得特别细。等你死了之后,别 人去看它,那会儿其实关系就变了。当下那个时尚轮 转的周期是比较短的,没那么重要。 …… 冯:现在我们拿着这块再生砖,有一个样板(图 7、8), 我们看这个东西距离在 0.5m 左右,可是用在建筑外 墙上的时候,我们体验这个事情有好几种距离…… 刘 :是有好几种距离。我在诺华那个房子(诺华上海园 区一期项目建设,上海浦东,2008 -)其实有个大的型, 就有点儿像来自中国传统的大殿,正正的、有大大的屋 檐 ;当它转化成计划经济时代的,比如有点儿像部委大 楼之类,还是这样正正的,然后有挑檐。北京那些部委 大楼多数是 1950 年代的,但那个脉络其实是从古典建 筑上转化过来的。我做的这个东西也有这么一个样子, 看起来好像是比较传统的东西,远看你会觉得像传统中 国的、或者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东西,当然它有些变化 了,它有挑檐,也有挑出来的外廊和可动的遮阳。那么, 远看一个大型是这样的,但是因为有了挑出来的外廊, 你走出去一转身,就可以和它近距离地接触了,所以远 看是个灰色的面,近看是有骨料的,所有的混凝土部分 远看也是个型,近看我会让你看到骨料,我和甲方也讲 清楚,这个房子里有一个主题是骨料。 冯 :这个是跟触感有关的? 刘 :和视觉、触感,和这个材料的构成都有关系。因 为骨料外显,它的材料构成是可见的,要是这个材料 的骨料看不见,它就是只停留在表面。因为我在追溯 一个有真身的、和自然、和生长有关系的东西,环保、 再生这样的东西。我选择这么一个材料的时候,它的 骨料已经在那儿了。它已经有渗透性了,渗透性不光 是材料本身的那个东西,它会渗透到过去…… 冯 :近几年,在国内讨论材料,往往集中在抽象的那 一块。而现在,我们起码从两、三个层次来讨论,比 如远看的时候……
刘家琨西村大院综合体建筑案例分析共61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刘家琨西村大院综合体建筑案例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刘琨
一、文学之于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表达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出小说,则犹如一座建筑,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
人们的进入有赖于从中心向外的层层推进。
--翟永明<sup>1</sup>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文学和建筑只有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问题。
比如你对一个人性格上的东西感兴趣,肯定无法以建筑来表述你的看法,而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又没法直接用文字表达。
--刘家琨<sup>2</sup>本文力图避免单纯地囿于建筑学学科领域来分析刘家琨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因为作为小说家的刘家琨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对于我们研究其建筑创作来说同等重要。
建筑和文学,不过是刘家琨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体验方式和对这些想像性关系所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
建筑,作为刘家琨个人的表述体系中与文学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在本质上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建筑。
以此为基点,才能真正理解刘家琨建筑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文学性以及在文学作品中闪现的诸多建筑思想的片段。
(一)相对于建筑上的晚熟,刘家琨的文学创作可谓早慧。
早在他作为知青下乡到温江(1975-1978)的后期便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夹杂着青春期的些许伤感体验以及现实主义的叙述,这篇处女作闲置了几年后才在大三时被重新修改,并在大学毕业前夕发表于《花城》杂志。
<sup>3</sup>如果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习的四年(1978/2-1982/2)里,刘家琨建筑专业上的"懵懵懂懂",部分是因为"重建工的特色就是老师不怎么管"<sup>4</sup>,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教学传统,重建工的野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什么都玩,到毕业的时候一头雾水,就像《美国丽人》中的那个女孩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干,好像什么都干过了......"<sup>5</sup>,那么这一时期刘家琨的文学则早熟于建筑。
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
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摘要:平民化建筑思想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背景,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文章以刘家琨为例解析平民建筑思想的形式和影响。
关键词:平民;大众;建筑师;刘家琨;建筑思想一、平民化思想在西方艺术中人格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孕育出了平民化思想。
人格观念的变化从中世纪艺术到当代艺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神化的人格、崇拜的伟人、淡薄高远的平民、平凡甚至鄙俗的小人物。
20世纪艺术与科学、社会、生活广泛结合,艺术不再是美丑的问题,而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的功能反而成了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
在艺术领域中平民化思想正是在这样逐渐产生的。
高傲的民众启蒙者,文化的先驱,社会的精英不再是艺术家的形象,他们不过是与一般人地位一样从事某一行业的“职员”,这使一种平民意识贯穿于艺术家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之中。
另一种对平民化思想的解读也指艺术家关注和表现广大平民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体现出对平民阶层现状的同情与思考。
二、平民化建筑思想“平民化建筑思想”这一思想与艺术中的平民化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由于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则平民化建筑思想就有以下特点:从社会方面看,它指建筑师应该关注平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重要职责在于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只专一于大型、烧钱的公共建筑上;从建筑学方面看,建筑师不再属于上层社会,而是把自己看成平民一员,从而再设计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成为了设计的出发点,反复推敲形式与材料,很好地满足建筑的物质与精神功能。
三、刘家琨的“低技”平民化建筑思想刘家琨则是这方面被认为做的比较突出的建筑师了,对于平民建筑思想而言,给人留下最深影像的则是他的用“低技策略”处理现实的手法的运用。
在他看来,如何直而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
他对于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使得他在低技之路上走在他人的前面。
在利用当地资源而创造出非凡艺术效果的建筑案例中,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算是经典的一例,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中,他让没有专业训练的农民施工队,用清水混凝上建出一个多么精致的巨石建筑,反而在墙体上保留着建造的模板痕迹。
建 筑:抵抗还是放弃? ——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
建筑:抵抗还是放弃?——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刘家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所有国家的文明与文化艺术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的环境下,本国的传统文明如何加入到这个浪潮中去,同时又要保有自己文明的特色。
我所提出的所谓的"抵抗文化",它并不是(像义和团那样的)排外,而更多的是在审视自己的文化,保留、坚持自己文化的特色之后,既回到自己文化的源泉,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
"抵抗文化"反映在建筑学领域,则称为'对氏抗建筑学",它是指把建筑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和国际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结果。
陈家刚:作为开发商兼建筑师,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我一方面从建筑学意义上考虑开发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思考建筑艺术。
从开发商角度讲,正如我与北京现代城老总播石屹谈话时所提出的,很多开发商所造的建筑设有成为一个好的可以流传于世的作品。
难道国外的建筑就不是开发商蜂的吗?国外的建筑也都是由开发商开发的,他从经济上的考虑肯定讲究,问时从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艺术品的考虑更考究。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开发商和设计者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提出"口到建筑本身"的目的,就是反对(开发商)把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放在建筑之外,而开发商从建筑本身着手,最后才会取得流芳百世的成效。
我们把住宅当作一个商品,任何一个人在购买时都会要求产品本身的品质优良。
如果忽略了建筑本身而过多地夸大其他的东西,从开发的意义上看,只是一个短视行为。
在建筑风格上,近五十年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很多传统文化的光辉之处都消失掉了。
这也是家理所讲的--文化与观念的冲击和对抗。
比如我们现在的所有开发商都讲卖房子是论平方的,传统的房产观念就不是这样的,而是说我这个住它有几进院子,有几组厢房,有几处事台楼阁,而且各种房子都有定义,不仅是从使用功能上讲,从精神方面讲也有丰富的内涵。
关于刘家琨的再生砖:蔡克非、篠原
关于刘家琨的再生砖:蔡克非、篠原寬之、冯仕达对谈1.刘家琨对材料兴趣的连续性和开放度筱原宽之(冯仕达_英译中):第一个议题:是不是刘家琨先生对建材的认识在宏观来说是比较开放的,他的项目使用的材料不仅仅有砖材、混凝土和钢。
这种多元性,对于我们讨论再生砖而言,是不是有一种意味——是不是(刘家琨)不是那种专门用砖材作为语言的建筑师?他一直都在用砖材,而且好像有特别注意这种材料,但同时刘先生好像对于材料也是比较开放的。
蔡克非:我觉得刘老师对材料是有自己的偏好的,砖是他的爱好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这从他之前的作品也能够看得出来。
刘老师会有一些不太喜欢的材料,比如说铝单板之类的,但是对砖、混凝土砌块或抹灰这一类的水泥制品,他一直很有兴趣。
冯仕达:除了铝板以外,刘先生还有什么特别不太喜欢使用的材料?蔡:相对来说,太工业化的材料1)他都不太喜欢。
筱原(冯_译):那么几位建筑师对材料的认识有什么基本的不一样?我觉得王澍老师用的瓦片有点装饰性的意味,刘先生感觉上好像(是跟王澍)是不一样的。
蔡:据我所了解,刘老师至少从2003年就开始关注水泥制品了。
当时我跟刘老师参加南京建筑实践展的项目,注意到在南京近郊有很多用水泥制品修的乡村住宅。
在设计说明里面专门提过这件事情,我不知道冯先生看到过没有。
刘老师的意思大约是说,既然中国乡村水泥制品的使用如此广泛,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水泥制品用得更好,这才是利用了中国最根本的现实。
当时南京建筑实践展的接待中心外墙,就采用了一种仿照汉砖形式的混凝土砌块,同时也借鉴汉砖的排水原理,这是最开始(的实践)。
这种砖在南京实践展接待中心施工之前,用在了鹿野苑的二期、三期展馆,也算是做了一个mockup(实物模型)的实验(图B-1)。
2008年地震,开始做再生砖*,其实质就是把地震灾区的碎砖打成骨料,然后压制成的砖(图B-2~图B-4)。
说简单点,它就是一种混凝土砌块,但是因为用了废墟的材料做骨料后,就被砖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道理有点类似于分子料理。
刘家琨:用建筑讲故事的人
刘家琨:用建筑讲故事的人每个人选择的位置,就像玉米和稻谷的生存策略:稻谷都是挤在顶端,然后有一个很小的果实,玉米则是在中部结穗,上部便于接受阳光,下部便于汲取营养。
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说,他生活的地方——成都,正是这样一个玉米中部结穗的地段。
既有利于了解中国更广泛的现实,也不容易在都市流行主义的幻觉里迷失掉。
刘家琨,1956年生于成都。
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7年到1989年,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
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曾参加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中国房子/建造五人文献展、德中文化年“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法国蓬皮杜中心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中国新建筑等展览。
主要作品包括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等。
主要著述包括《英雄》、《高地》、《灰色猫和有槐树的庭院》、《明月构想》、《此时此地》、《叙事话语与低技策略》。
在中国这些已经成名的少壮派建筑师中,早年具有文人身份的刘家琨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
他一直拒绝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扎堆”,长久以来始终立足于四川成都这片土地。
建筑里实际的“破坏者”刘家琨曾经是成都白夜酒吧的常客。
事实上,白夜酒吧内部设计正是出自他的手:宽大的玻璃幕墙,线条简洁的银灰色的桌子和椅子,天花板上吊着奇怪的装饰,形状类似放大的黄色酵母。
每一个初次来到白夜酒吧的人都会被这种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吸引,也被迷惑。
但是很快,白夜的风格就发生了改变,甚至可以称得上“破坏”。
“破坏者”不是别人,正是刘家琨。
线条简约的椅子显然无法承受长时间喝酒谈天的身躯,刘家琨要求白夜酒吧的主人,他的朋友诗人翟永明安置了一张长沙发以便休息,而这个深棕色的沙发与以前银灰色的调子冲突颇大。
他甚至要求这个由啤酒、咖啡和书画构成的文化沙龙里出售银耳汤,因为宿醉的人最需要这样的甜品。
当然他的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但是从这一点或许可以了解刘家琨的某些特质。
浅析建筑师刘家琨的乡村写作和都市写作
浅 析 建 筑 师刘 家 琨 的 乡村 写 作 和都 市 写 作
石 春 初
摘 要: 剖析 了现代建 筑师刘家琨在 其个 人实践生涯 中的两个方 向—— 乡村建筑 与都市建筑 , 阐释 了这 些作 品对叙事语
言和 文学化、 低技策 略、 建构语言 与功 能性 的探 索, 以及所体现 的建 筑师对建 筑地 域性 、 社会 性的热忱关注 , 对资 源等 当 代性 问题 的态度。 关键 词 : 文学化, 低技策略 , 地域 性, 社会性 , 处理现实
1 诗意・ 乡村
刘家琨 的乡村建筑 ,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在 19 ~19 93年 9 9年 于成都 市郊 完成 的一组 艺术 家工作 室 , 包括 I号 罗 中立 工作 室 ,
现出主体叙 事性结构——“ 游走路径 ” 的设 置 , 使他 这一 系列 建筑
作品体现出深刻 的文学性 。 “ 游走路径 ”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 中立工作室 中。工作室有一
小而全” 个 体” 而应 的“ , 要有前 瞻 I 要保证一定 时期 的超前 。规划设计要做到一步到位 , 蓝图画到底 。规划不应是 以我为 中心的“ 生, 量 力而行 , 分步实施 。县城规划要 防止 自流 , 不要 等建筑物建立起 是“ 承上启下 、 出特色 、 突 优势 互补 、 协调发展 ” 的群体 网络 。既要
维普资讯
.
52 ・
第3 4卷 第 1 8期 2 00 8年 6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r URE
V0. 4 No 1 13 . 8 J n. 2 0 u 08
文章 编 号 :0 96 2 (08 1 —0 20 10 —8 52 0 )80 5 —3
中 图 分 类 号 : U-6 T 8 文献标识码 : A
“此时此地”——刘家琨
“此时此地”——刘家琨摘要:中国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创作受到全球化冲击。
因此,如何直面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做到既回应全球化的现实,又传承地域性的文脉,是当下建筑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对“此时此地“双重概念的阐述,由此引入写作背景和思路;第二部分紧系“此时”这条时间主线,论述刘家琨在启蒙、实践、上升、成熟四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第三部分紧贴“此地”这条地域主线,论述刘家琨在四川、上海、南京等地的地域实践。
由此构成本文写作的双重概念和两条主线。
关键词:时此地;刘家琨;全球化;地域性第一章“此时此地”1.1 “此时此地”“全球化”背景下,大批境外建筑师的参与使建筑“地域性”的淡化,这一现象促使许多本土建筑师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建筑,刘家坤的创作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刘家琨强调“此时此地”,“此时”指建筑创作“时代性”;“此地”针对建筑创作的“在地性”。
“此时”是一种时间观念,对应“全球化”;而“此地”是一种区域概念,对应“地域化”。
因此,以刘家琨建筑创作的时间轴线为“此时”的第一主线,以不同地区的地域建筑实践为“此地”的第二主线,且两条主线贯穿全文。
1.2 《此时此地》《此时此地》为刘家琨于2002年发表的一本书名,“此时此地”是书中提出的创作理念。
书中,刘家琨以质朴的语言叙述了他的主要的作品及核心的创作思想。
它包含基地、结构、细部、材料,同时又整合了空间、光线、视野、路径。
第二章“此时”“此时”从刘家琨建筑创作的时间角度,探讨刘家琨从业30多年的建筑实践。
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地域创作启蒙期(1982-1998);第二个阶段:地域创作实践期(1999-2002);第三阶段:地域创作上升期(2003-2009);第四个阶段地域创作成熟期(2010-至今)。
2.1地域创作启蒙期(1982-1998)①建筑与文学相结合在早期创作的时候,刘家琨试图寻找建筑和文学相结合的方式。
刘家琨访谈
冯 :如果你要做相同类型的项目的时候,选材会不一 样吗? 刘 :可能会不一样。 冯 :因为你不愿意,其实你追求的是一个余韵的事情 是吗?虽然用的是现代的一个东西,可是它还是可以 往里面再进一步阅读的。 刘 :坦白地说也会有,因为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特定的 性质,或在文化上面,铁比较粗野,黑铁时代 ;铜, 青铜时代 ;黄铜,有一些联想,商业,金碧辉煌。材 料都会有某种属性,词都有属性的。 冯 :不是传统的材料有属性,现代的材料都有属性。 你的工作就是要把它读到属性的那个层次。 刘 :我希望是,不过我希望它首先还是材料本身。 冯 :其他的一些中国建筑师也许用上的是现代的材料, 或者是现代的形式,但是他的思路和追求的在这一方 面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要读的是现代的、砖的某一种 属性。 刘 :我就是希望在当下的普遍情况下使用和工作,一 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老老实实盖房子,传播是有一 个时代的时间距离的,我们现在用这些,一个现代的 再生材料,别人会说和传统没关系,如果你用小青瓦, 别人就说和中国传统有一个联系,这是特别简单直接 的一个印象连接。现在修房子不用小青瓦了,但是看
6
8
个电影厂,改造成园林式的电影院,他们就问是青砖还 是红砖?我也就这么说 :你们是要标榜你们是 1958 年 间建的厂,你的电影院的名字都要把那个年代当成卖点, 叫“峨影 1958”,那你就用红砖吧。红砖就是那个时代 的一个表达。而当你用上青砖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宽 窄巷子”这样的古典传统民居改造项目。青砖、红砖确 有不同的文化涵意,不过它们都还是砖……
9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10cmx20cm小砖砌筑的外墙
尔会有,但是它不是瓦的……瓦想要什么?瓦想上墙? 冯 :但是赫尔佐格就不会这样说,赫尔佐格就会说材 料的特征是和用法有关的,是举重若轻的事情,不是 砖头本身是否愿意以重力的表达为主,混凝土本身是 否以表达重力为主…… 刘 :一个材料当然是可以有多种用途,这没有问题。 但是用某种材料做成某种特定的产品后,它就有它最 本真的用途。比如,你把拱片瓦放上墙的时候,这就 不是它最本真的用途,当你把它放上墙的时候,它的 装饰性可能会大于它的本真性。这些方法我其实也在 用,但比较控制,总是用在次一等级,也许我只不过 是想更本真些。 冯:那比如说土楼公社,没有张雷和王澍的材料意识了, 可是甲方提出来了土楼的原型。 刘 :这是甲方提出来的,还是他们做的? 冯 :甲方。 刘 :其实你看所有媒体的关注,并不是刘晓都他们最 关心的低收入这件事。媒体关注的还是它像个土楼。 土楼也有方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都 市实践把它做成一个方的,那媒体可能就不会那样关 注了。圆的看起来很像土楼,像不像土楼也很重要, 像就引起那么多关注,但是这个项目的实质是低收入, 刘晓都反复强调这一点。
刘家琨亦文亦建筑
插话:
“我主持工作的事务所,是一个资质为乙级的股份合作制地方事务所。处境有些暧昧:没有国家设计院那样深厚的底蕴,也缺乏学院中的单纯,但这一切反过来也可以说成优点,比如灵活性和实践经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运用。” 身材高大,面部冷峻的刘家琨习惯这般介绍自己的工作室。
小说中那个有名建筑师父亲设计福音学校中败笔“削平了山顶在孤零零地安上去”与当今先毁坏再修复、先椎平再重建、先破坏再保护、占据大量田地营造田园小景的都市乡村化做法如出一辙。
当2004年3月30日,刘家琨与市长孙平,作家龙应台、易中天对话中,涉及拆迁敏感主题的话题被某媒体误读后,刘一大清早在红眼班机上赶制关于《关于”问城记”的补白》,文中观点与他22年小说批评的观点也别无而致:“比摸仿传统形式更值得讨论的是摸仿传统生活条件。在密集生存,土地匮乏的今天,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奢侈,因为田园都市仍然是都市,都市里的田园不能种田。它触及了中国国情中最紧要的现实,隐藏了深远的资源问题。”
批判不等同于牢骚满腹,刘家琨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同在,立足当下,处理现实就是他现实中的追求,他的言行无不是为此。
言:“不要再仅仅关注那些零星散落的点,不要再纠缠于那些已经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现在与其面对过去,追究责任,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赶快放到如何在不可遏制的高速建设中尽可能创造一个好的未来方面。。
对“其它事情”心有所仪?何为“其它”?
在20世纪80年代,如所有狂热的文学青年一样写小说,且写出了一点名气。“把文学当事业,把建筑当职业”,是刘家琨那时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1987年,他从一个业余创作的小‘文青’,变成了四川省文学院里一个专职摇笔杆子,名正言顺搞创作的作家。虽说那只是借调,但也足以羡煞诸多深知写海无涯,但又痴心不改的业余创作者。
刘家琨作品中的新地域主义类型学思想探析
15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6刘家琨作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师最核心的代表与实验建筑师的一员,其在建筑作品创作中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取本土原型,而他对原型的提取不仅仅是在建筑符号语汇上,更是在本地生活方式、场所空间精神上。
通过运用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方法对其作品进行剖析,可引起大家思考如何更加真实地抽取原型来致敬当下。
当前国内外对建筑类型学思想、新地域主义思想都有丰富且详细的研究,此类文献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国际知名建筑师作品进行分析,而将视线聚焦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思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分析成长并驻扎于我国西南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及其作品思想,可为我国乡土建筑设计理论打下基础。
1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概念及背景对复杂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自古便已有之,而类型学理论运用在建筑中始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
关于建筑类型学的范畴,有学者认为从广义上来讲,只要是设计概念涉及“原型”,或可分析出“原型”特征的作品,都应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范围。
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构架,从不同角度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从历史寻求“原型”的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二是从地域寻求“原型”的新地域性建筑类型学[1]。
在同一纵向时间线上发展的人类文化,因地区的不同而在建筑文化中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特征,所以即使全球的地域文化都是人对自然做出的反应,但在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新地域主义(Neo-regionalism)是指在设计中提炼吸取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性或传统风格,最终赋予现代建筑当地的文化特性。
这类建筑风格在功能及结构上都遵循现代的指标及需求,但在空间、形式及场所氛围上扬弃地吸收当地传统[2]。
从类型学角度出发,新地域主义与新理性主义一样在设计之初必须先提取所要表达或暗含的原型,与新理性主义提取的文化传统原型还原历史这一“宏大叙事”有所不摘要 在当代西方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背景下,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代表建筑师刘家琨作品中的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思想,有助于建筑学者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将本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进而创作出具有我国传统气息的本土建筑。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2012-04-27 04:21:52(一)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写作“由于正处于一个过渡性的都市发展阶段,人们一面在经营汇聚,一面在经营逃离,于是我的工作就越来越明显地开始分为两个部分: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
”——刘家琨关于乡村建筑,我已经分别在两篇文章中具体深入的探讨过何多苓工作室,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两个项目。
在刘家琨看来,这类乡村建筑的共性是在工地控制方面十分辛苦,但决策上比较简单:传统、文脉、视野、光线、材料、空间、地形地貌与场所精神。
它们基本上仍然属于古典建筑学的思考范畴。
主要的困难就是造价的限制和工艺的低下。
而这两点,恰恰正是可以通过设计的智慧来求得化解,甚至有所创造的。
而主要策略仍然是他多年前提到过的所谓“低技”理念。
而纵观家琨建筑事务所成立十几年来所做的项目,乡村建筑毕竟占少数,大部分还是都市建筑,而抛开那些性质各异的项目不谈,他的都市建筑实践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教育建筑,通过对一系列教育建筑实践的解析,我们或许能更进一步理解刘家琨的思想、策略。
这些教育建筑分布在两个城市之中。
它们包括成都的13中迁建、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馆。
(二)成都的教育建筑实践成都13中迁建(1999---2000年,18689 ㎡)在成都13中迁建工程也称成华中学扩建。
在新校区里,现存两栋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共约一万平方米,原竞赛允许将之拆除,但刘家琨决定予以保留并与新校舍相连接。
由于方案的这个特点,刘家琨赢得了这一项目。
而在具体设计时,刘家琨拟采用砖混结构并在外墙上直接暴露红砖和混凝土以展现真实的建造逻辑。
遗憾的是由于甲方的坚持,建筑群最后采用了框架结构。
因此外墙上所见的红砖并不受力,其作用仅仅相当于面砖,在过梁、圈梁等位置砖的竖砌也完全成为趣味问题。
不过刘家琨对页岩砖表现力的追求为之后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和川美设计艺术系馆之中页岩砖的使用积累的经验。
刘家琨的建筑
[ UED ] 138 | 08 | 202210杰出的四川建筑师刘家琨在上世纪末崭露头角。
他于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得建筑学学位,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科班出身的第一代中国建筑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后来向设计院提出申请,被派去新疆和西藏做了几个项目。
这两个自治区风格迥异,地方特色鲜明。
20世纪90年代初,刘家琨不仅是活跃的建筑师,还是创作了好几部小说的作家,其中就有1996年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明月构想》。
这部小说可被视为后现代博尔赫斯式幻想,对现代主义和社会乌托邦做出了同样的批判。
正如朱涛所说,刘家琨寓言式理想主义的“明月构想”不仅可被看作对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极端理性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激进的集体化共同体理想的反思,而今天崛起的中国建筑就建立在现代主义和激进集体化共同体这两种乌托邦的废墟之上。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双重废墟为刘家琨的建筑注入了深深的忧郁,尽管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设计一个微观的替代性现实,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家琨既抵制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驱使下的整体环境的商品化,又反对那种用以对抗世界末日的个人主义美学立场。
他在努力创造某种文化,这种文化的灵感既来自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活力,也源于对多种传统交叠的自觉——他既从过去汲取养分,也从瞬息万变的当下获得启发。
从这个意义上,刘家琨的建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也同样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环境和特定地点的存在属性。
他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受到20世纪90年代风行于成都的知识分子氛围的滋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刘家琨、诗人翟永明和艺术家何多苓之间成果丰硕的交流。
在1999年创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后,他首个得到国内外赞誉的作品是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博物馆建在他家乡成都附近的郫县。
该作品2001年开始设计,2002年建成,场地位于靠近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平地的薄土之下是沉积的卵石,建筑主要用清水混凝土建造。
鉴于当地工人施工能力有限,建筑师决定在外部木模板和砖砌内壁之间浇筑混凝土,最大程度降低通常支模浇筑混凝土工序的复杂性。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课件
刘家琨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对当代建筑界产生深远 影响,引领潮流,成为众多建筑师学习和借鉴的 对象。
社会贡献
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对社会 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具有重要 社会价值。
对后辈建筑师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坚持创新
01
刘家琨的创作之路启示后辈建筑师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
VS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刘家琨的作品告诉我们,现代技术并不排 斥艺术,两者可以完美结合。在当代建筑 设计中,应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创造 出既有技术含量又具有艺术感的建筑。
05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业内专家评价
创新精神
社会责任
刘家琨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独特的创 新精神,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为建筑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ppt课 件
CONTENTS
• 刘家琨简介 • 刘家琨建筑风格解析 • 刘家琨建筑作品赏析 •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01
刘家琨简介
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刘家琨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家庭背景普通,没有从事建筑 行业的亲属。
成长经历
设计理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崇尚自然
在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他善于利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使建筑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文化传承
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构造、雕刻等,使现代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重视地域特色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启示我们,在全球化 的大背景下,建筑仍需要保持地域特色 ,弘扬地方文化。
束缚,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刘家琨平民建筑思想
摘要:平民化建筑思想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背景,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文章以刘家琨为例解析平民建筑思想的形式和影响。
关键词:平民;大众;建筑师;刘家琨;建筑思想
一、平民化思想
在西方艺术中人格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孕育出了平民化思想。
人格观念的变化从中世纪艺术到当代艺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神化的人格、崇拜的伟人、淡薄高远的平民、平凡甚至鄙俗的小人物。
20世纪艺术与科学、社会、生活广泛结合,艺术不再是美丑的问题,而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的功能反而成了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
在艺术领域中平民化思想正是在这样逐渐产生的。
高傲的民众启蒙者,文化的先驱,社会的精英不再是艺术家的形象,他们不过是与一般人地位一样从事某一行业的“职员”,这使一种平民意识贯穿于艺术家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之中。
另一种对平民化思想的解读也指艺术家关注和表现广大平民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体现出对平民阶层现状的同情与思考。
二、平民化建筑思想
“平民化建筑思想”这一思想与艺术中的平民化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由于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则平民化建筑思想就有以下特点:从社会方面看,它指建筑师应该关注平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重要职责在于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只专一于大型、烧钱的公共建筑上;从建筑学方面看,建筑师不再属于上层社会,而是把自己看成平民一员,从而再设计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成为了设计的出发点,反复推敲形式与材料,很好地满足建筑的物质与精神功能。
三、刘家琨的“低技”平民化建筑思想
刘家琨则是这方面被认为做的比较突出的建筑师了,对于平民建筑思想而言,给人留下最深影像的则是他的用“低技策略”处理现实的手法的运用。
在他看来,如何直而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
他对于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使得他在低技之路上走在他人的前面。
在利用当地资源而创造出非凡艺术效果的建筑案例中,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算是经典的一例,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建造过程中,他让没有专业训练的农民施工队,用清水混凝上建出一个多么精致的巨石建筑,反而在墙体上保留着建造的模板痕迹。
而模板在立面以及内部材质纹理上表现出的粗糙质感使得鹿野苑不
光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师被迫的选择,它却是建筑师在对环境以及现实人们的生活状态观察之后所建造的一个物质和精神上的结合。
对于刘家琨而言,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的问题,而且是美学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除了在空间方面的设计,刘家琨设计的细部还延伸至陈列展品的构架上。
对建筑物质性方面,他对各种建造方法和建筑材料所进行了丰富的尝试:早期艺术家工作室系列中最常见的抹灰再刷涂料、犀苑休闲营地运用的黑色镜面花岗岩、“红色年代”中的铝合金百叶,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采用人工锈蚀铝板、室外冲刷露骨料墙段、鹿野苑二期的预制混凝土砌块、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现浇混凝土以及页岩砖组合墙等等。
与此同时,他还吸取“民间智慧”,对于许多当地现成材料如自来水管、钢筋、石棉瓦、竹竿等的创新运用……长期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在建筑材料利用和表现方面游刃有余,而且在中国当前主张大拆大建的发展时期这种结合实际的“低技术手段”探索更显得尤为必要。
四、对现实资源的挖掘、整合和现有条件的利用
充分挖掘当地来进行建造,体现了刘家琨处理现实的独特策略,“资源”的范围变大了,突破了建筑学范畴,更将生产资源、社会资源等添加到到建筑创作中。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根据使用者的现实状况,在成都锦都二期商业院街墙体的设计中,他挖掘现有的生产资源,用本地基层水泥建材厂定制的预制混凝土砌块代替青砖。
在顺砌后形成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防水功能的水平凹缝带。
刘家琨的这种处理手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生产加工工艺,材料性能等的一次创新运用。
【1】
同时,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系馆设计中,刘家琨将“现有资源”的潜质又发挥到了极至:建筑群顺应地势的变化,利用坡地,形成叠级平台内院和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并在平台和教学楼交接处切挖出天井。
通过对地基资源的研究,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序列层次;以工业厂房屋顶为原型,发展出了与当地民房相呼应的屋顶形式,同时与混杂与层叠的屋顶环境融合到一起。
采用当地低廉的材料,如水泥波纹板、陶砖、多孔空心砖等,并采用旧建筑的外挂式楼梯将钢筋混凝土楼梯外挂于教学楼的山墙上,在这种新与旧的对比下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除此之外刘家琨特意留置了“空白”的水泥墙,来满足美院学生特殊的专业“嗜好”:墙体涂鸦,从而使得墙面显现出一种特殊的纹理,同时也符合美院校园文化的特殊性;他同样在设计四川美院雕塑系教学楼中利用了学生的“智力资源”,版画系学生自制的铁灰色锈蚀铝板被用到了建筑界面上,从而形成了符合雕塑系馆气氛的创造性表面肌理。
【2】
在中国当代建筑师里,刘家琨坚持于“此时此地”的工作思想和“低技理念”的设计立场可以称得上是最为朴素明确的实践宣言。
不过随着设计项目的尺度规模和所在的地域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定义正在越来越难以区分互相密切联系的概念,譬如地域与国际、乡村与城市、低技与高技等等。
今天,刘家琨的作品
从之前的西藏、新疆到现在远及南京、上海、浙江、广东。
在新的实践环境下,刘家琨对自己建筑的思想与立场进行了不断的反思。
在《我在西部做建筑》一文中刘家琨写道“……工作有了一种方向,早期表现为‘低技策略’现在我自己称为‘处理现实’” 【3】从他近期一系列的作品中可以解读出这一策略的深刻内涵。
虽然他的每个作品各有不同,但我们还是能发现这些作品中反映的面对现实状况所反映出的同一性——一切源于现实,并利用现有条件,重构现实。
【2】
五、结语
最终,所谓的低技处理使得刘家琨达到他对于建筑的追求,然而,研究其表现形式,我们似乎可以从建筑的材料运用上看到材料与环境的对话关系,比如当地经验不丰富的施工队建造的鹿野苑,利用从他们手中建造出来的富有机理的墙面,将计就计地与整个环境融洽的结合;还有在上文提到的四川美术学院的设计过程中,将立面的大片墙留给艺术系的学生,让他们自身对于校园文化的解读进而转译成为符合环境氛围的建筑元素,平民建筑思想即得到无声的宣扬。
虽然在此称之为“低技”,是因为它是通过我们能常见的手段技巧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当“低技”发展深入,它所需要的则是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对于建筑思想而言,它已经不再是“低技”了,反而成为了真正的“高技”。
在当今高技派大行其道的今天,刘家琨的平民建筑思想让我们思考是否不应该盲目追随,而是要放开思路,切合实际地寻找建筑构成的其他元素,求得最佳的解决途径。
此时,平民建筑低技策略或许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敬,殷红.“之间”与“缝合”[J].时代建筑,2007,(4).
[2]徐杰,邓敬.在现实中发生—对刘家琨近期作品中“处理现实”策略的概析.深度评论,2007,(5).
[3]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J].时代建筑,2006(4).
作者简介:王国栋(1989- ),男,甘肃定西人,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