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与特色

合集下载

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

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

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徽州古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建筑空间和雕刻装饰展现着艺术魅力,赢得世人瞩目,徽州木雕,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徽州古建技艺,经受大自然暴力的考验,数百年来依然耸立,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方面展示着自身的生命力,它不仅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与伟大,也表明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是徽州木雕一大特色。

木雕选用木质多为特种木材,如圆柏、梓、椿、银杏、楠木、榧、甲级杉树等,为炫耀木材质地的高贵,雕艺品均不油漆,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及自然纹理来充分体现徽州人的建筑风格和气派;同时雕刻的细部在自然成色中更是熠熠生辉,尽显匠心独韵。

家具方面,如床和衣橱,一般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使其更加鲜明生动。

徽州木雕是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它的艺术特色能充分体现在刀刻形象上,应该感谢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能工巧匠,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徽州木雕作品绘画性很强,作品从正面观赏最佳,每地一块或一组献词是在一个平面上,采用阳刻的手法,依据画面的结构,逐渐递增使层次加深。

它们的形体受雕刻材料的实用板面所约束,处理层次基本上在允许雕刻深度的平面上变化,整体感很强。

从雕刻装饰角度,安装时也有技巧,这类雕刻在动工之初,设计者已有整体规化,特别是梁托,梁架,斗拱,雀替,檐条,月梁上的雕刻,需待雕成后方能安装,使用什么样的内容与形式,既要考虑美观,又要重视实用,不损梁柱承重功能。

如大窗子下方栏板,天井四周上方横板,檐条等,板薄采用浮雕较多,雕刻戏剧题材如连环计里的貂蝉和吕布,白蛇传里的许仙与白娘子,庆功堂上的八千岁程咬金与众将官等多采用亮相式的手法表现,一天到晚在窗下或檐条上粉墨登场,也有表现动态的如打仗、比武、游艺等。

在窗子和屏门隔扇下方的雕刻花鸟走兽,虫芋、八宝博古等也都是采用浅浮雕表现手法,但刻画的比较精细。

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粗大的月梁上采用圆雕,高浮雕、镂空雕,还要不妨碍它的承重力。

徽州木雕的文化底蕴及其艺术特征

徽州木雕的文化底蕴及其艺术特征

人文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徽州木雕的文化底蕴及其艺术特征□胡然然摘要:徽州木雕的题材与内容、创作方法与造型形式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包含深刻的文化底蕴。

徽卅木雕受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等因素影响,以“礼”与“理”、“孝”与“爱”、“忠”与“节”、"知”与“贵”、“传说”与“自然”为主要题材,具有意与形结合、实用与观赏结合、内敛与夸张结合、雅与俗结合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徽州木雕艺术特征理学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中原民众向南方迁徙,最终有一些居民定居在徽州。

中原地区的文化、民风民俗等在徽州地区不断沉积,最终形成了中国山越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杰出代表一徽州文化。

徽州历史源远流长,徽州文化博采众长。

徽州文化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兴盛造就了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版画等各类形态的艺术形式。

其中,被称为“徽州三雕”的木雕、砖雕、石雕极具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民间艺术瑰宝。

徽州木雕的形成和发展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背景、繁荣的徽商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徽州木雕虽然出现在明清时期,但其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徽州木雕产生于民间,具有民间美术的典型特征,反映了徽州地区百姓朴素善良的情感、艺术审美理想和浓厚的宗族意识;徽州木雕的题材、创作技艺与造型特征富有鲜明的徽州地域特色,包含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一、徽州木雕的兴起徽商崛起是徽州木雕兴起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其倡导离土不离乡,普遍重视修建祠堂、修缮家谱、建设府宅,以荣宗耀祖、孝义传承。

这个时期,雕刻技艺被广泛应用于祠堂、府宅等徽派建筑,修建的徽派建筑中遍布木雕、砖雕。

早期,徽州木雕技术简单、风格粗犷;后期,随着徽商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对建筑雕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期的“徽州三雕”以多层透雕逐渐取代了早期较为简单的平面浮雕。

浅谈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

浅谈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

浅谈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本文浅谈了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

标签:徽州木雕技艺精髓徽州雕刻是徽州木雕、石雕、砖雕、竹雕四种雕刻技艺的总称。

作为灿烂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雕刻其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时代而达极盛。

皖南的山区盛产木材,房屋建筑以砖木石结构为主,其中木料的使用占据比例更大,这就为木雕艺人展示雕刻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徽州木雕作为徽州四雕之一,也是中国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木雕区别于其他木雕流派的特性是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艺术风格,徽州木雕的创作者多为民间艺人,雕刻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映射出古时徽州的社会生活情景、社会各个阶层的情趣,大多以删繁就简、细化局部的手法来表现所选取的题材,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联想。

徽州木雕的艺术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因材施教、因需造型,徽州木雕在设计局构图上善于采用谐音来寓意,例如荷花螃蟹则比喻为:和谐;青蛙荷花喻为:和鸣等。

此外徽州木雕还重视审美中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的自然融合。

就取材方面,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书画经典、自然现象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都是徽州木雕艺人取材的对象。

徽州木雕見证了徽商的兴起与衰落,同时也是徽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木雕是文化积淀,更是高品位的艺术,蕴藏着纯净、自然、真挚的儒家文化内涵,是徽州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过了几百年岁月的洗礼和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技艺的传承与积累,徽州木雕形成了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适用于审美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是值得我们不断地研摩学习的,从中汲取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徽州木雕艺术。

传承和发展徽州艺术木雕,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革新观念,提升审美水平。

也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囿于原有的思想,不断地向前发展。

艺术家的观念决定了其作品的题材、表现形式及创作手法等。

表现题材、表现形式、具体的创作手法上应尽可能的丰富多样。

反过来,题材的丰富、表现形式的变化、雕刻手法的创新也会逐渐引导艺术家观念的变化。

小议徽州木雕

小议徽州木雕
2徽 州 木雕 的形 式 美
黟县卢村 的志诚堂
徽州木雕 在明代风格粗 放 , 清代细腻 繁复 , 图 、 局深受 构 布 传统 中国画的影响 , 讲究意境美 ; 在形象构 造和题材选择上与 民 间 艺术和一 艺美术互通互融 , 用传 统题材 中的龙 、 、 选 风 麒麟 等 ; 并 且通 常 在 采 用 花 卉 纹 样 时 ,巧 用 二 方 连 续 和 四方 连 续 等 表 现 手法 。常用深浮雕和 圆雕提倡镂空效果 , 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 有 层 , 台楼谢 , 木 山水 , 亭 树 人物走兽 , 鸟虫鱼集 中于同一画 面 , 花 层 次 分 明 , 落 有 致 , 栩 如 生 , 分 展 示 了徽 州 木 雕 独 特 的 形 错 栩 充 式美 。 3 州 木 雕 的装 饰 美 . 徽 徽 州 木 雕 注 重 画 面 的题 材 和 工 艺 的精 美 , 与 民居 的 粉 墙 、 它 黛 瓦 相 结 合 , 成 了 黑 、 的交 响 曲 , 现 出较 强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 构 白 表
起 到 了 重 大 的 影响。 三 、徽 州 木雕 的 文化 价 值
徽州小雕的内容极其 广泛 , 寓意吉祥 、 祥禽瑞兽 、 神话故事 、 名人轶事 、 文学戏 曲等各种题材 , 在题材 的表现 手法上意欲含蓄 并且象征意味浓厚 , 深具徽州传统文化。并且徽州木雕的用材 随 意, 构图布局 上散 而不 乱 , 艺精湛 , 技 采用线雕 、 浅浮雕 、 浮雕 、 深 圆雕 、 空雕 等多种技法 , 镂 其不涂彩漆 。 只髹 以桐油 , 没有富丽堂 皇的感觉倒 显得古朴而雅致 , 达到了儒 雅的境界 。
徽 州木雕体现 了以儒商思想伦理道德为 【心的美学思想 , f 1 从 文 化 内 涵 和 内容 题 材 上 , 们 十 分 清 楚 地看 到徽 州 木 雕 的美 学 价 我 值; 徽州术雕 是历史 的遗存 , 它身上承载 了许多的历史信 息 , 在 可 以通 过 它们 来 了解 明清 时 期 人们 的生 活 、 习俗 和 思想 方 法 等 社 会 现 象 和 发展 规 律 ; 中华 民族 的道 德 观 念 和传 统 美德 是 民族 原 始 创 造 力 的 基础 和凝 聚 力 量 的 源 头 , 当 时 起 到 了社 会 教 化 作 用 的徽 在 州术雕对今 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它们 的社会意义 。 1 州木 雕 雕 刻 纹 案 基 本 形 态 的 美 学价 值 . I 徽 民间传说和故事的木雕作 品 , 国各地都 有 , 全 而徽州 木雕却 能在这些庸 常作 品中脱颖而出 , 那是因为徽 州木雕作 品中能不 断 涌 现 一 些 与 时俱 进 、 反 映徽 州 社 会 生 活 的 新鲜 血液 。徽 州 木 直接 雕 的 雕 刻 纹 案 的基 本 形 态 有 :. 物类 。徽 州 木 雕 的 人 物 案 种 a 人 类繁多 , 包括 《 八仙 》 中的铁拐李 、 韩湘 子 、 仙姑 、 何 张果 老《 白蛇

浅谈徽州三雕的艺术特色

浅谈徽州三雕的艺术特色

浅谈徽州三雕的艺术特色徽州三雕是徽州建筑中的三大传统雕刻艺术,包括木雕、石雕和砖雕。

这三种雕刻艺术相互配合,融合于徽州古建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建筑文化和美学风格。

徽州木雕徽州木雕是徽州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主要包括柱雕、屏风、门窗雕等。

徽州木雕的特色在于丰富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在徽州木雕中,最受欢迎的是大型的柱雕,他们通常作为梁柱上的装饰,比较复杂的柱雕可以有很多层次的分化,在某些视角看起来非常立体。

徽州木雕的艺术特点是细腻、精致、富有讲究。

他的形状多为福禄寿喜、龙、凤、麒麟、鲤鱼、狮子等图案,崇尚自然主义。

在制作木雕时,徽州木雕工匠首先要选择正宗的桧、松、柏、梓等木材。

然后他们会先用简易的线稿勾勒出大致的雕刻形态,然后用挖刀、刻刀、削刀等工具开刃雕刻。

徽州木雕由于几百年历史,以至于今天仍然保存了很多极具历史价值的原始造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徽州建筑的精髓。

徽州石雕徽州石雕是徽州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徽州石雕的艺术特点在于精致、厚重、高耸,更加符合它在建筑中的作用和位置。

徽州石雕的题材一般以佛教寺庙中佛的形象、忠诚恭敬的狮子、西施婵娟、花鸟等作为主要图案。

而在雕刻技艺下,徽州石雕难以复制。

在制作石雕时,徽州石雕工匠需要先准备好原始的石料,在石头表面刻划出粗略的外形,然后在上面进行细致雕刻。

工匠需要用刻刀磨刀、挥刀斋数、用大力推动、反复琢磨,雕刻出细腻的线条和立体的形态,让每一个石雕千态百变、生动逼真。

徽州砖雕徽州砖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独特艺术形式,是涵盖在墙体中的浅浮雕,是他们上层几何构造中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他们作为门窗、望楼、墙壁等的装饰。

徽州砖雕的特点在于精致、繁琐、刚健,他的题材以动物、人物、图案、花鸟等为主,其中动植物和人物以及文化古董和文化艺术为主。

任何一个建筑的墙壁中,都能看到徽州砖雕惊人的魅力,砌筑师傅们的匠心独照创造了引人入胜的雕刻,使这些艺术品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神态和姿态。

徽派木雕实践考察心得体会

徽派木雕实践考察心得体会

一、前言徽派木雕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徽派木雕的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我近期有幸参加了徽派木雕实践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和实践操作,我对徽派木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徽派木雕的艺术特色1. 独特的造型风格徽派木雕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造型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等,如八仙、龙凤、狮子等,形象生动,寓意吉祥。

2. 精湛的雕刻技艺徽派木雕在雕刻技艺上具有很高的水平,雕刻手法多样,包括浮雕、透雕、圆雕等。

在雕刻过程中,工匠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将木雕作品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3. 丰富的题材内容徽派木雕题材丰富,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又有山水风光、花鸟鱼虫等。

这些题材内容不仅展现了徽州地区的风土人情,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 独特的装饰手法徽派木雕在装饰手法上独具匠心,如镶嵌、贴金、彩绘等。

这些装饰手法使得木雕作品更加精美,更具艺术价值。

三、徽派木雕的制作工艺1. 选材徽派木雕选材讲究,多选用楠木、樟木、杨木等优质木材。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适合进行精细的雕刻。

2. 设计在制作徽派木雕之前,工匠们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用途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作品的造型、题材、装饰手法等因素。

3. 切割切割是徽派木雕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工匠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切割过程中,要确保木材的尺寸、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 雕刻雕刻是徽派木雕的核心环节,工匠们运用各种雕刻手法,将设计转化为现实。

在雕刻过程中,要注重线条的流畅、形象的生动和细节的处理。

5. 装饰装饰是徽派木雕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镶嵌、贴金、彩绘等。

这些装饰手法使得木雕作品更加精美,更具艺术价值。

四、实践考察心得体会1. 感受徽派木雕的魅力通过实践考察,我深刻感受到了徽派木雕的魅力。

徽派木雕作品造型独特、雕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徽派木雕的艺术研究

明清时期徽派木雕的艺术研究

明清时期徽派木雕的艺术研究作者:袁乙宸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摘要:徽州地处安徽与浙江、江西的交接处,地域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浓厚,清朝年间便有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一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派木雕可追溯到宋朝,以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称著,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到了巅峰状态,所以明清时期的徽派木雕也是我国木雕艺术的顶峰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故而笔者将从明清时期徽派木雕的艺术背景谈起,具体分析其艺术特点、艺术手法以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明清时期徽派木雕传统民间艺术引言徽派木雕历史悠久,但如今所称的徽派木雕指的是明清时期的徽州木雕,与徽州著名的石雕、砖雕并列为“徽州三雕”。

徽派木雕内容多为传说典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徽派木雕题材主要表达了孝道、忠义等思想。

另外,徽派木雕区别于其他流派最主要的特征在于选材不分高低贵贱,选材范围十分之广。

一、明清时期徽派木雕艺术的背景(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徽州被环山所包围,地势奇特,陶冶了徽州人民的艺术情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令徽州树木丛生古木撑天,松、杉、柏、樟、檀、梓、椿、银杏、框、楠木等各类亚硬木材或软木材为徽州建筑木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尽管徽州交通相对闭塞,但也促成了徽州独一无二的木雕艺术,成为如今木雕行业的一大流派。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木雕隶属民间工艺品,在民间文化的熏染下不断发展形成,徽州的程朱理学的故乡,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受程朱理学的儒家文化思想影响十分注重礼仪和宗法秩序,渗透了理学的徽派艺术注重了设计的灵魂与精神,视淡泊为雅为真,视五彩为邪欲,所以即便是达官显贵之人在房屋设计上仍然追求雅致与含蓄。

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作徽派木雕的主题背景,充分体现在了徽派木雕的图案与纹样上,“岳母刺字”与“卧冰求鲤”发扬了孝道精神,“苏武牧羊”和“周仁献嫂”传达了仁义之情。

确切而言,儒家文化是贯彻徽派木雕的灵魂。

(三)封建统治者的控制。

封建统治者对百姓住宅规模的控制,使得房屋建设只能从雕刻入手,在建造祠堂、书院、房屋时,极尽装饰之能事,将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精巧、典雅的装饰物装点在建筑结构上或室内摆设中,凡在梁坊、雀替、轩昂、柱撑、桩托、挂屏、檐栏、楼沿、床架、几案、门窗隔扇、隔心和其他家具上的雕刻部件,都镌刻雕镂得富有美感、新颖别致。

安徽工艺美术文化:木雕

安徽工艺美术文化:木雕

后来徽商利用创造的财富, 回乡大 兴土木,建成祠堂、牌坊、文会、 书院、风水塔等家族公益性建筑。 清中叶以后,徽州村落建设达到全 盛。宏村承志堂就是当时的代表建 筑,梁架上的“宴官图”、“百子 闹元宵”,以及阁楼 护板上的“渔、 樵、耕、读”,“三英战吕布”、 “百忍图”等图案布局饱满,场景 生动。

——
第第


三四 节章

与 创
木 雕大 ຫໍສະໝຸດ 之安瑰 徽宝新美工
, 匠 心
艺 美
徽术

03
工徽 艺州 样木 式雕
传 统 的
02
01
徽 州 木 雕
文徽 化州 背木 景雕



木雕 目录
contents
中国木雕工艺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奴隶 社会。在徽州木雕中“孝”占了很大一部 分主题。徽州木雕的《二十四孝》,体现 的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孝文化。在每个 时代孝道对正人伦、安社稷具有一定的影 响作用,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心理。
徽州木雕的历史文化 背景

徽州木雕始于宋代,明代得以迅速发 展,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汉代以后, 几次政治迁徙,达官贵人至此生活为 当地文脉的形成创造了得天条件。宋 代以后,当地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 科甲之路,使徽州地区成为文化素质 极高的地区。明中期,徽州人抓住社 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纷纷从商。
徽州木雕

徽州木雕 • 装饰性 • 民俗性 • 实用性
徽州木雕传统的 工艺样式

第一,徽州木雕雕刻的工艺较为复杂, 体现在雕刻用刀工艺复杂和雕刻手法样 式复杂。
第二,徽州木雕艺术的造型设计也独具 讲究
第三,吉祥寓意的视觉图形设计与应用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价值研究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价值研究
第 3 3卷 第ຫໍສະໝຸດ 1期 20 12年 2 月
衡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He g a g No ma iest o r a n y n r lUnv riy o
No 1 1 3 . Vo . 3
Fe b. 20 12
徽 州 民居木 雕 艺术 价 值 研 究
收稿 日期 :2 I 1 —4 01 -0 2
以徽州 名 胜 黄 山 为 主 ,也 包 含 古 徽 州 境 内具 有 代 表性 的 山川 风 光 。花 鸟 鱼 虫 主 要 来 源 于 传 统 绘 画 手 稿并予 以加 工 改 良 ,图 案 一 般 呈 连 续 图样 ,也 可 独立 成画 。文字 对联 主要 是 当时全 国名 家所 书或
陈 丽
( 阳 师范学 院 美 术 系,湖 南 衡 阳 衡 4 10 ) 2 0 2
摘 要 :徽 州 古 民 居 木 雕 是 徽 派 建 筑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也 是 徽 文 化 艺 术 的 重 要 栽 体 ,从 早 期 的 平 面 浅 浮 雕 到 多
层 透 雕 期 间经 历 了较 长 的发 展 过 程 ,从 拙 朴 粗 犷 到 精 美绝 伦 ,凸 显 其 审 美观 的衍 变 。 徽 州木 雕 寓 意 平 安 、 吉 祥 、 富 贵 、升 迁 等 ,艺 术 形 式 雕 刻 手 法 多样 而 丰 富 ,是 研 究徽 派 地 域 文 化 的 活 证 物 ,有很 高 的 艺 术研 究 价 值 。
雕 担 当了重 要 的 角 色 ,木 雕 是 否 精 美 、技 艺 是 否 精 湛显示 主 人 的 经 济 实 力 是 否 雄 厚 。在 竞 争 的 机 制 下徽 州雕 刻 趋 于 成 熟 ,逐 渐 形 成 了后 来 的 徽 州 木 雕艺 术 的辉煌 。 徽 州木 雕艺 术 形 式 多样 ,多 用 于建 筑 的 架 梁 、

传承徽州三雕技艺的文化价值

传承徽州三雕技艺的文化价值

传承徽州三雕技艺的文化价值徽州三雕技艺,听着就让人觉得有点意思。

说到这技艺,大家可能会想:雕刻、雕塑、雕琢,都是些啥呀?徽州的三雕,指的就是木雕、石雕和砖雕,哎,这三样可是咱们徽州文化的精华所在呢!每一件作品,都像是有了灵魂,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想象一下,走进一家徽州的老宅,四周全是精致的雕刻,仿佛时光都静止了,真的能让人陶醉其中。

先说木雕,这玩意儿可是得靠巧手啊!那些雕刻师傅,个个都是高手。

他们用刀子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转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就飞出来了。

嘿,别小看这小鸟,它们可不是随便雕的,都是有故事的。

每个雕刻都有背后的文化,讲的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比如,有的雕刻表现的是“桃花源记”,让人一看就想起那种梦幻般的生活。

更厉害的是,木雕还讲究对称和平衡,简直就是艺术与数学的完美结合。

走在街上,偶尔看到一扇木雕的门,瞬间觉得这地方真有品位。

咱们聊聊石雕。

石雕这玩意儿更是了不得!那坚硬的石头,在师傅的手里,简直像泥巴一样听话。

说实话,石雕的过程真的是一场“战斗”,要是一个不小心,刀子可能就滑了,哎呀,那可真是“痛不欲生”啊!不过,师傅们就是有这样的本事,把石头雕刻成各种造型,从神像到动物,每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那些神态各异的佛像,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它们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然后咱们再看看砖雕,砖雕可不是简单的砖头叠起来的。

这可需要花心思啊,砖雕的每一个图案都独一无二,像是给砖头也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那些砖雕作品常常装饰在古老的建筑上,给人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想想,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真是“梦回大唐”啊!砖雕的图案,有的是花草,有的是人物,色彩斑斓,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每次看到,都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泥巴的快乐,真的是童心未泯。

徽州的三雕技艺,不仅仅是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

就像古老的诗词一样,它们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今天,我们在城市里走来走去,偶尔发现一些古老的建筑,上面的雕刻让人停下脚步,心里暗想: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安徽民俗,徽州木雕

安徽民俗,徽州木雕

走进雕刻的世界---徽州木雕摘要:徽州木雕是安徽省传统文化民俗之一,它是“传统四雕”之一,大多用在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之上,多表现一些山水、名人轶事等,在古代的徽州民居之中随处可见。

徽州木雕起源于大概徽商崛起之时,与徽商密切相关。

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特征和内涵,体现着徽州当时的民俗风貌,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

随着历史的变迁,徽州木雕从未丧失它在民间艺术殿堂中的地位,并在时间的沉淀下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这篇文章将带领阅读者走进徽州木雕的世界,让我们在感受徽州木雕的魅力的同时,更加体会到安徽文化与民俗的瑰丽之处。

关键词:徽州木雕、起源、特征、作用、看法徽州木雕介绍与起源“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像我们熟悉的朱熹、胡雪岩、胡适等一些著名人物都出自徽州。

自然,这样一个地方也有着独特的文化。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徽州题材的电视剧或者到一些徽州民居旅游过,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在建筑物上看到雕刻的身影,有山水虫鱼、名人故事,还有宗教神话、民俗风情……这就是出自徽州被世人铭记的“徽州木雕”。

“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名扬天下,其中又数木雕最负千古盛名。

徽州木雕,就属传统“徽州四雕”之一。

徽州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区盛产木材,且大多纹理清晰、材质柔软,徽州木雕的主要木材有楠木、紫檀、沉香、红木等;建筑物绝大多数是砖木石结构,又以木质建筑为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木雕艺人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旧时,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首屈一指,遍及城乡,民居宅院的屏风、窗棂、拦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民用旦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1】徽州木雕都出自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之手,来自民间又回归于民间,无声的木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时各阶层的社会状况,给人返朴归真的联想。

我国美学大师王朝闻曾经这样说过:“尽管通俗,格调却并不低”。

徽州木雕始于宋代,在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

徽州木雕艺术管窥

徽州木雕艺术管窥

线、 细线 、 长线 、 线 的游走 律动 。徽 州 木雕 的画 面一 般很 少 短 留有大片空 白, 白处 往住 用树 、 、 、 、 或 云纹 等 图像 空 花 枝 叶 藤 来填补串联 。这种处 理并 不拘 泥于 客观 物象 , 一切 服从 装 饰
会文化 的合理 因素 。徽州木雕具有 深邃 的文化 内涵 和很 高的 和审美价值 。这些特点不是独 立的 , 而是相互 联系 的 , 此交 彼
很 明显 的例 子 。还 有 许 多 徽 州 木 雕 几乎 达 到 了 “ 近 乎 道 ” 技 的
徽州木雕 的出现 与流行 , 既与徽 州特殊 的地理 环境有 关 , 也 与特定的人文环境有关 。
从 自然资源上讲 , 徽州 山区盛产 木材 , 当地建 筑物绝 大多 数都 是砖木石结构 , 以木料使用 为多 , 尤 因此木雕 成 了古 代徽
但儒家伦理思想 又让 徽州 木雕 承载着 浓浓 的说教 功能 。
的雕刻工艺让徽州木雕呈现 出丰富的面貌。 徽州木雕常常运用优美 的线 条来表现 对象 。尽 管许多 木 雕 是以复杂的深 浮雕 、 圆雕 、 雕来 构成 物象 的结构 关 系 , 透 塑
徽州 , 作为一个 地域 的名称 , 其前身经历 了从 “ j天子都 ” “ 蛮夷 ” 之地 , 有着悠久 的历史 。尽管 千 百年来 , 朝代 的不 断更 迭变化 , 徽州地域的社会环境相对 稳定 , 但 这就为徽 州文 化体 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 了良好 的条件 。徽州这 一文化 区域 的形
的, 其题材 内容 与我 国其 他地 区的木 雕差 别不 大。但后 来 在 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 , 州木 雕 的主题 内容 在保 留地方 民俗 特 徽 色的同时逐渐揉进 了儒家伦 理 内涵 , 新安 理学 ” “ 在徽 州木 雕

徽派建筑木雕介绍

徽派建筑木雕介绍

徽派建筑木雕介绍
徽派建筑木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也是徽派文化
的一部分。

徽州木雕以其精美的雕刻和色彩艳丽而闻名于世,它
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徽州历史、人文和风俗习惯。

木雕
一般是指以木材为材料,通过雕刻来完成造型的艺术形式。

通常
在建筑装饰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

在徽
派建筑中,木雕装饰随处可见,而且工艺精湛,十分精美。

徽州木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筑构件上的雕刻,如梁、枋、斗拱、雀替等;另一类是装饰构件上的雕刻,如博古、窗格、门罩、门簪等。

徽州木雕多为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因此徽派建筑木
雕也叫“砖木雕刻”。

砖木雕刻是在木料上刻出花纹图案并镶嵌
到建筑上来进行装饰。

砖木雕刻与木雕一样都是利用木材本身具
有的天然纹理来进行艺术创作。

徽派建筑木雕按照题材分为:人物故事类、花鸟鱼虫类、历
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和戏曲人物类等五大类。

徽州木雕题材丰
富多样,常见的有:博古(如八仙过海)、博古(如关公)、百子图、八仙过海等。

—— 1 —1 —。

徽州木雕的技术内涵与人文情怀

徽州木雕的技术内涵与人文情怀

徽州⽊雕的技术内涵与⼈⽂情怀2019-09-02⼀、徽州⽊雕简介徽州⽊雕是传统“徽州四雕“之⼀。

徽州⼭区盛产⽊材、建筑物绝⼤多数都是砖⽊⽯结构,尤以使⽤⽊料为多,所以,就有了⽊雕艺⼈发挥聪明才智的⽤武之地。

旧时,徽州⽊雕多⽤于建筑物和家庭⽤具上的装饰,其分布之⼴在全国⾸屈⼀指,遍及城乡,民居宅院的屏风、窗棂、拦柱,⽇常使⽤的床、桌、椅、案和⽂民⽤旦上均可⼀睹⽊雕的风采。

徽州⽊雕的题材⼴泛,有⼈物、⼭⽔、花卉、各种吉祥图案等。

以⼈物为主的有名⼈软事、⽂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等题材;以⼭⽔为素材的主要是徽州名胜;以动物、花⽊、图案为内容的,⼀般呈连续图样形式,亦能独⽴成画。

徽州⽊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法。

⽊雕在徽派吉建筑上,通常⽤于架梁、梁托、楼层拦板等处雕花撰朵,富丽繁华。

⽊雕的边框⼀般⼜都雕有缠枝图案、婉转流动,琳琅满⽬。

⽊雕既美观,⼜实⽤,⼤凡窗⼦下⽅、天井四周上⽅栏板、檐条,采⽤浮雕较多;在梁托、⽃拱、雀替以⾄⽉梁上使⽤圆雕较多。

在家具⽅⾯,应⽤⽊雕较多的是床与⾐橱。

这些家具⼀般⽤⾼级⽊材制作,均⽤朱漆和⾦箔装饰⽊雕的表⾯,使其更加鲜明⽣动。

明代初年,徽派⽊雕已初具规模,风格拙朴粗犷,以平⾯浅浮雕⼿法为主。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的增强,炬耀乡⾥的意识⽇益浓厚,⽊雕艺术也逐渐向精朗细刻过渡,以多层透雕取代平⾯浅雕成为主流。

⼊清以后,对⽊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为强烈,涂⾦透镂,穷根华丽,虽为精⼯,但有时反⽽过于繁琐。

现今,在古徽州所辖县内⽊雕精品仍然随处可见。

歙县黄村⼀家民宅,在梁、仿、榇、⽃拱、雀替上全部精雕细刻,装饰着灵兽、百鸟、蝙蝠和回⽂图案,布局严谨,造型优美。

楼下围着天井的24层镂花隔后门,上半部是连续图纹漏窗,下半部是浮雕花鸟隔板,连接上下两半部的中间横板,则雕刻着戏曲故事,内容皆出⾃《三国演义》戏⽂。

在堂前右侧登楼的门⼝上⽅,有⼀幅⽤浮雕与镂刻相结合的⽊雕画,背景是⼭⽯冈峦、⽵林曲径,画中有⼀位年轻妇⼈倚间眺望,有⼀个男⼦夹着伞,背着包袱,从⼭道上⾛来,这是⼀幅反映建肩远祖在外经商发边回乡的“商旅回归国“。

徽州木雕类文物保护及工艺传承研究

徽州木雕类文物保护及工艺传承研究

谢谢观看
四、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传承与发展
2、加强对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保护和修复。可以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 技相结合的方法,对破损的木雕门窗装饰纹样进行修复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传承与发展
3、促进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和发展。可以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 生活方式,对传统徽州木雕门窗装饰纹样进行创新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 和生命力。
基本内容
在这些传承方式中,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最为常见的。例如,著名的徽州 木雕艺人汪德洪就是家族传承的代表,他在家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徽州 木雕艺术推向新的高度。而师徒传承的代表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 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方新中,他师从多位木雕大师,在师傅们的指导下不断磨练技 艺,最终成为徽州木雕艺术的佼佼者。
基本内容
近年来,随着徽州木雕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和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也 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对徽州木雕的技艺、风格和历史文化等方 面的深入研究,了多部相关著作和论文,为人们深入了解徽州木雕提供了宝贵的 资料。此外,一些研究机构还开展了针对徽州木雕传承人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和 提炼了他们的技艺特点和经验,为新一代的徽州木雕传承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基本内容
徽州木雕类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对于了解徽州地区的历史、文 化和民俗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是徽州人民智慧 和技艺的结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徽州木雕类文物的保护和传承逐渐受到 人们的。
基本内容
当前,徽州木雕类文物的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 速,徽州木雕类文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其次,由于保护意识的欠缺,部 分徽州木雕类文物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导致文物损坏。此外,资金和技 术的不足也制约着徽州木雕类文物的保护工作。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

细品雕梁画栋——探析徽州木雕陈亮【摘要】明中叶至清末,徽商崛起,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发迹的徽商们回乡修建祠堂、宅第、书院和馆舍,徽州古民居就在这种情形下鳞次栉比地发展起来。

徽州古建筑装饰上“三雕”中的木雕最令人称奇,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

徽州木雕在选材上较随意,不苛求材质,主要讲究的是艺术性和情趣性。

徽州木雕的教化作用比装饰作用更为重要,实际上已成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渠道。

鲜明的儒道思想,完整的构思设计,大胆的构图布局,巧妙的光影造型,优美的装饰效果,多元的雕刻工艺,不拘一格的材质,这些都成为徽州木雕的艺术价值所在。

【期刊名称】《中国艺术》【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木雕;徽商;取材;题材;自然美;儒家思想【作者】陈亮【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305皖南徽州山区,居万山环绕中,素有“东南邹鲁”、“文物之邦”的美誉。

在这块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到处可见融湖光山色与古代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明清古建筑群。

徽州山岭起伏,气候温和,盛产松、竹、桐、茶叶等经济作物。

徽州人凭借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产品加工外运,换取日用必须品。

明中叶至清末,随着外出经商者越来越多,徽商慢慢崛起,遍布全国重镇,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徽商们致富后,为了光耀门楣和造福乡里,纷纷回乡修建祠堂、宅第、书院和馆舍,往往一掷千金,徽州古民居就在这种情形下鳞次栉比地发展起来。

由于明清时期在营建住宅上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加之山高土地稀少的局限,徽商们不敢越礼去建造与官邸威严宏大争雄的住宅,因此在营建房屋时,就不得不在封建贵族华丽的府宅之外另辟蹊径。

在整体装饰方面,对建筑内部雕刻风格的典雅、工艺制作的细致和内容题材的寓意等方面大下功夫,雕刻艺术因此日臻完美,特别表现在古建筑装饰的“三雕”上。

“三雕”即砖雕、木雕和石雕。

“三雕”中的木雕则最令人称奇,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

徽州木雕考察报告

徽州木雕考察报告

徽州木雕考察报告徽州木雕考察报告一、前言徽州木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徽州木雕这一瑰宝,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专门进行了此次考察。

二、历史沿革徽州木雕源于唐代,起初只是为祭祀商贾放在家庙里的鬼芸牌匾、门神等祭品,而在宋代,徽商地位的抬高使得徽州木雕逐渐成为了寺庙供奉的佛像和道观中的神像和屏风等,开创了徽派木雕的新局面。

明清时期,徽州木雕更为发达,技艺也更加成熟,制作范围涉及了城墙、建筑、器物、家具和艺术品等多个领域,而且还在民间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到了民国时期,徽派木雕工艺虽然经历了一段低潮期,但是仍然在大家的努力下呈现出了新的生机。

三、工艺特色徽州木雕精湛的工艺技巧和表现形式十分独特,可以用“雕透”“雕凸”“轻而微韵”“繁而不乱”来形容其特色。

雕透是指将图案中的繁复细节透雕出来,既具有深邃的层次感,又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美感;雕凸则是指立体感极强的雕刻技法,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触感和观感;轻而微韵则是指作品具有一定的柔和度和灵动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空灵的美感;繁而不乱则是指作品的复杂度十分高,但又能够合理的组合在一起,没有呈现出缺乏条理感的混乱。

四、代表作品徽州木雕的代表作品十分繁多,这里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徽派建筑中的重檐歇山式建筑物,其屋檐飞檐斗拱、飞檐翘角、飞檐石雕等都堪称名作;另外还有极具艺术价值的神像和佛像,如梁式三教殿中的菩萨像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董子杰制作的《十八罗汉》;家具方面,大量的明清古典家具中均融入了徽州木雕的工艺,如奇门、屏风、案台、椅凳、床榻等,其中又以明式家具的神韵较为独特。

五、现状和发展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转型,徽州木雕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目前,大量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失落,不少技艺娴熟的徽派木雕工匠,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退出了工艺活动,加之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有限,这将对徽州木雕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徽州木雕的底蕴和特色

徽州木雕的底蕴和特色
蠲I 土抽簪 ; 双轨鉴析 盘 挚嚣I
徽 州 木 雕 的 底蕴和特色
翟 清 伟
中国传 统 的儒 学给 徽州 木 雕 带来 了独 特 的文化 底蕴 。 在
神内 l。 椭
东 南的邹 鲁
正足这 种儒 学
在古徽 州 . 自宋 以后 ,逝 爿 i i
形成 了 “十室九 商 ”、 “_ 之 卜 村币 废诵读 ”的太 最蒙 。 又瞰
钢 制 术雕 的雕 刻类 型大致 有浅 浮 雕 、深浮 雕 、透雕 、圆雕 、镂 空雕等 .工 艺流 程也 大体相 同。


般包 括备 料 、放样 、粗胚 、细
胚 、修 整等 几个 阶段 。徽州 术雕
的绘画 性报 强 ,
每个 作品 的正
面 欣赏 效果 最佳 。每 一块或 一组
雕 的 枋t 雕 有 型 两 还 刻 三 战 其 厅 额 就 刻 大 木 I 边 雕 有《 英 吕 、 前
晒 的雕刻 找到 r现 实中 依存 的思
想基础
位1 宏村 中的 承志 堂, 是 雕保 留 比较完 好的 徽商 宅第 ,在
茹符器 I : 38
双轨鉴析l 抽 出 挚 I 立 乎 : 圜
的是 《 子仪 拜寿 》.南 向粱坊 郭
上雕 刻的 是 《九族 共荣 圜》 ,即
《百 忍 图 》 这 些 雕 刻 寓 意 明
化的 “ 义 ”、 “仁礼 ”等 精 忠
“孝 道 ” 、 “忍 让 ” 、 “崇
王 ” 、 “恩荣 ” 、 “患 义 ” 、 “ 康之 I 等反 映儒 家文化 内 小 廿
这 艉是理 学的 故乡 。儒家 观念 影 响深 远 ,先儒 名贤 比旃接 踵 .曾 通 老 百 姓 中 “肩 圣贤 『 躬 实 践 f l i 者 ”也根 多 。故这 里被 比拟 为扎 孟 敞 里 , 成 了仁 义礼 治 之 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古建筑中木雕之美在于其高超的雕刻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徽州木雕是指徽州古建筑中的雕饰部分,那些隔扇、窗扇和拦板、梁、柱、斗拱、雀替等,到处都是精雕细刻的木雕艺术,构成徽州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

徽州木雕艺术具有中国正统文化思想,又带有地域文化的烙印。

在徽州木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正统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贯穿于其中,徽州木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徽州木雕艺术特色
1. 徽州木雕展现生气勃勃的艺术风格。

徽州木雕产生于明清时期,由于徽州区域经济的强盛和文化的繁荣,徽州木雕同时又洋溢着浓郁的祥和之气。

徽州木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

表现远景的木雕作品构图紧凑,层次分明。

表现近景的木雕作品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将人物身材雕刻的较为短小,衬托人物的脸更加饱满生动,徽州木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明代,徽州木雕以平面淡浮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木雕艺术也逐渐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成为徽州木雕的主流。

清朝以后,由于追求木雕装饰美感,使有些作品因过于精工而趋向繁琐。

明初为发展期,明中叶至清中叶为鼎盛期,清末至民国间为衰落期;明代的风格呈古朴特征,接近汉画像砖风格,造型浑圆结实,简朴中富有变化,用线粗放刚劲,人物形象略有夸张,其间雕刻工艺有浅浮雕、深浮雕和圆雕几种。

清后期又一改明代的质朴,趋向繁复精巧,增加了透雕、凹雕、线刻和多层雕刻等手法。

到民国时,由于受到绘画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强的写实性,民间的拙味相对减弱。

在雕刻的题材内容上,明代木雕内容相对单纯,清代更为注重情节和典故,如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更加普及,内容更为丰富多样。

从整体风格上来看,徽州木雕呈现出民族上升时期所特有的生气勃勃的艺术风格,其原因就在于徽州地区当时的强盛,这种热情的格调与地域经济生活的富庶是契合的。

明清时期古朴的艺术风格中,人物造型非常生动,造型准确,栩栩如生。

2. 徽州木雕强调主观的艺术表现手法。

建筑装饰反映了一定群体的意识,民间艺人根据世俗情感和传统观念来确定木雕的内容和形式,在体裁的选择上也反映出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标准。

木雕的题材丰富,有人物故事、山水;有抽象的纹样也有动植物的题材,如“凤穿牡丹”。

一般文人学士较集中的地方,往往选择花鸟山水,由于文人审美意趣所造就的定型化抽象符号作为雕饰题材。

在富商云集之处,由于其文化层次不高但经济富有,雕刻装饰常取传统中的历史人物故事与戏文题材等),雕刻的主题也是表达了民间艺术的特性。

可见,徽州木雕较之于历代宗教雕塑来说更贴近于生活,具有生动的特点。

皖南某宅门扇木雕《仙饮图》是一幅出色的作品,陶渊明倚坐塌上如仙,手执长茎荷叶如执如意,一童子正往荷叶中倒酒,憨态可掬,而“仙人”仰头眯眼,口含荷茎,仿佛已吸到甘咧的酒水,人物前有几案和杯、碗。

整副画面构图完整,言简意赅,体现了木雕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主观意向性。

徽州的建筑天井起着四水归堂的招财作用;中堂条案上摆放的钟、镜子和花瓶表示终生平静(钟声瓶镜),这些式样每家几乎相同,木雕作品也不例外。

徽州木雕主要表现传统吉祥图案,装饰题材广泛,大多为人物故事、风俗民情,木雕相对于其他的建筑装饰方式,更注重立面的观赏效果,它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题材的选择和表现的方式偏向于世俗化和生活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常见的有如意、祥云、五子登科,还有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

3. 徽州木雕注重装饰性与实用性,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徽州木雕在装饰
上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木雕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明代木雕拙朴大气,追求整体效果,雕刻简洁大方。

从现存的明代建筑雕饰来看,多以简洁的梁架体现线条美和技术美。

清代建筑木雕极为注重装饰,屋内门窗、隔扇勾栏、雀潜满饰山水云气、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和人物故事,甚至梁架上都进行雕饰。

木雕刻画精美细致。

注重装饰性是徽州木雕艺术的又一显著特征,在以直线、曲线、粗线、细线以及长线和短线等各种线条的对比的以线造型为主要手段的基础上,配以楼台亭阁、树木花草等等,起到连接各个人物场景的作用,故事人物也更加突出。

在对木材质地的选用方而,徽州木雕艺人们十分重视木质的自然美感,大多数木雕不上漆,或很少一部分涂上红、黑和金色,有的作品巧妙地运用木版的自然纹理来表现主题和起装饰的作用。

徽州古建筑梁架均为木结构,构造奇巧,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明清民居木雕多是以建筑装饰的形式出现的,很少有大型的单独雕刻,大多掺杂在构件之间,本身多根据所分布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内容与构图,重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协调统一,很多装饰构件同时也是结构构件。

如门窗和隔扇中的雕刻画面,其构图需适合于门窗等原有的形状,梁垫和牛腿的雕刻面需符合其所处的位置,且不可雕刻得层数过多,以免破坏其功能。

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的栏杆、檐条,采用浮雕较多;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

在家具方面运用木雕较多的是床与衣橱,主要用高级木材制作,一般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表面,使其更加鲜明生动。

门扇和博古架一般在相同形状的窗扇中以定型的纹样与浮雕相结合,使得每一扇窗户做到多样统一,显示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多样的徽州木雕艺术形式。

4. 徽州木雕在布局经营上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同时还重视点、线、面的运用。

门窗、隔扇的上部以线为主,既满足了室内采光需要,又具有很强装饰效果。

心板、腰板、群板以面的形式出现,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

尤其是心板、腰板是人们视线最容易涉及的地方,雕刻更为细致讲究,戏曲故事、民间传说、花鸟鱼虫等非常精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蝙蝠、菊花等常以点的形式穿插于窗格之间,使屋内雕饰显得层次更为丰富和灵动。

徽州木雕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在布局经营上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使木雕能够展示更为丰富的内容。

为了达到立体效果,工匠们力图挖掘出更深的空间层次,地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的雕刻方式,构建出由近致远的透视效果。

远山、房屋则采用由上向下斜刻的方式突出立体感,人物作为重点放在画面的中间层次加以突出。

并通过流畅的线条使雕刻作品轮廓分明、层次清晰。

雕刻的工艺种类有皮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等。

建筑梁架上的大木雕,大部分采用深浮雕、圆雕和透雕的表现形式,以便于人们远处观看的需要。

梁架下的门板隔扇一般采用皮雕、浅浮雕和透雕的表现方法,以满足人们近处观赏的需要。

徽州木雕大部分为清水雕,表面不施色。

这主要是,明初对民间用色严格限制;再者就是追求文人的清雅风格。

清中期以后,有的木雕开实施色并采用装金工艺。

徽州雕刻的造型遵守绘画法则,利用绘画的点、线、面三大形式要素,注重于外形的宽广。

从传统绘画上吸取营养,利用线去表现木雕的结构和透视变化。

线描出现于中国原始时期的制陶艺术,中国画的独特趣味体系是沿着线、笔、墨的方向不断突进的,线条意识强,这些具体的特点都体现在徽州木雕上,木雕的造型手段是把线描技法运用到木雕上来,刚柔相济,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结构和透视,从而将绘画的线与雕刻的面有机结合。

徽州雕刻作品的构图紧凑,主题分明,造型多变化富有立体效果,充分显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徽州木雕艺术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后,它的艺术特征仍然绽放光彩,受到很多人所重视。

徽州木雕无论
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清晰地体现了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美学思想,注重装饰性与实用性,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这一切都住都注定了徽州木雕在建筑艺术史上会留有辉煌的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