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语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17

师父,我很命苦,有没有什么方法改命?

根本上说,一切从念头上下功夫,念头改了,啥都改了。

具体咋办?要修福增慧。如果能舍就会有福德,真能舍就能生发我们的智慧。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却很难。

心修定慧,弟子在生活与工作中哪种办法最简单、最有效?

安住当下,干啥是啥。

我们时常讲觉悟,觉悟什么呢?宇宙人生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就是认清你自己,觉察到真正的自己。

就是觉悟自己的本心本性而已。

觉悟到释迦佛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相。\

怎样才能有大根器?

大根器是我们累世所积累的福德因缘,是我们当世修行的基础,但现在也会成为过去,还需我们当下精进用功,以成就未来的解脱因。

我想跳出三界,怎奈影子囚在红尘,怎么办?

所谓三界也是因缘所生之法,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悟得此因缘空性,虽处红尘,当下即能超越,证入空、无相、无愿的三种解脱法门,解开烦恼的束缚。

有人说先有物质,物质生出意识,那物质从哪里来的?

心不自心,因物故心;

物不自物,因心故物。

心物互为因果,没有谁先谁后。

物质乃至世界的起源与消失,都是因缘的结果。《阿含经》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界也是迁流不息、变动不居的,有情众生也是在无尽缘起的诸方时空中,“此方灭尽,转归他方;他方灭尽,还归此方”,最终直到终成正觉。

一个人若能活在每一个当下,

做好每一个当下的事情,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也就更能看透得与失了。

达摩祖师西来意,为何祖师们从不说破?

每个人开悟的因缘都不尽相同,而且宗门直指人心,不历阶级。

故宋释云有言: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缘果是贯通三世的。

人生就像栽树,心地犹如田地,种好自己的地,时候到了,自然会有收成。

佛陀睹明星而悟道,看见的是哪颗星,还是另有所指?

不管是哪颗明星,就看你能否顺着佛陀所“指”而见道,并敢于直下承担:哦,原来我也本具佛性,我亦能成佛!

师父,修行到何等境界才能达到无欲望呢?

欲望有善法欲,关键是我们能否把欲望转化为我们的念力和愿力。

修证到圆明寂照的本来自性清净的涅槃境界就没欲望了。

师父,何为善,何为恶,如何让自己心里有一个处事准则?

依于真实之理,有利于自他,并不舍众生的心行,就是善;而不利众生,也不利于自他的心行就是不善。

在身口意上契合这样的自性善就是我们处事的准则。

师父,人怎么可以改变自己的霉运,让自己的生活事业都开始走上坡路?

修诸善法,勿行恶念。

僧人出家,辞亲割爱,还能孝养父母吗?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孝养父母,是净业正因,僧人与世俗孝敬父母的方式不同,

僧人没有不慈爱父母而专门慈爱众生的,只不过僧人出家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众生、为累世父母的大孝大勇行为。

我们的本师释迦佛,正是累世报答累世众生亲恩,积累这样的因才成正觉。

各殿堂部分春联与大家分享:

方寸天地慈悲济世宣妙法,丈室春秋普利有情度众生。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往,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经藏解脱利诸物,空有二意显真禅。

悟到禅机万念息,喜无长物一身轻。

佛教禅宗一脉兴传承北魏,武学鼻祖千年光大继隋唐。

达摩东来四卷楞伽九年面壁传心印,六祖南下花开五叶大乘国士结硕果。

人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相相俱无名真实相,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心心悉泯乃清净心。

修行自在,就是做一个慈悲喜舍的人。

慈悲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这么一个心愿。

我们为人处世,要善待一切众生,包容一切众生,并帮助一切有缘众生。

平常人受到辱骂则会恼羞成怒,受到赞美则会沾沾自喜。

其实,无论褒贬,至少说明别人对你很在意,如此,我们就应当心存感谢。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发生都遵循了一种因缘关系,因缘所生之法,并无实体,所以佛法才要求大家莫执着,顺其自然。即相离相:“攀缘”与“随缘”

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向善,顺其自然,顺应自然。

我感觉做事的时候,总是不能坚持到底,怎么办?

确立自己阶段性的目标和理想,探索生命之源,以获得生命的智慧能力。

达摩祖师西来意,为何祖师们从不说破?

每个人开悟的因缘都不尽相同,而且宗门直指人心,不历阶级。

故宋释云有言: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缘果是贯通三世的。

人生就像栽树,心地犹如田地,种好自己的地,时候到了,自然会有收成。

请问,佛陀睹明星而悟道,看见的是哪颗星,还是另有所指?

不管是哪颗明星,就看你能否顺着佛陀所“指”而见道,并敢于直下承担:哦,原来我也本具佛性,我亦能成佛!

师父,修行到何等境界才能达到无欲望呢?

欲望有善法欲,关键是我们能否把欲望转化为我们的念力和愿力。

修证到圆明寂照的本来自性清净的涅槃境界就没欲望了。

师父,何为善,何为恶,如何让自己心里有一个处事准则?

依于真实之理,有利于自他,并不舍众生的心行,就是善;而不利众生,也不利于自他的心行就是不善。

在身口意上契合这样的自性善就是我们处事的准则。

师父,人怎么可以改变自己的霉运,让自己的生活事业都开始走上坡路?

修诸善法,勿行恶念。

僧人出家,辞亲割爱,还能孝养父母吗?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孝养父母,是净业正因,僧人与世俗孝敬父母的方式不同,

僧人没有不慈爱父母而专门慈爱众生的,只不过僧人出家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众生、为累世父母的大孝大勇行为。

我们的本师释迦佛,正是累世报答累世众生亲恩,积累这样的因才成正觉。

各殿堂部分春联与大家分享:

方寸天地慈悲济世宣妙法,丈室春秋普利有情度众生。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往,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经藏解脱利诸物,空有二意显真禅。

悟到禅机万念息,喜无长物一身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