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片表面PEG硅烷化处理方法(提供抗细胞粘附作用)
硅烷吸水烘干
![硅烷吸水烘干](https://img.taocdn.com/s3/m/32df11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8.png)
硅烷吸水烘干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表面处理。
硅烷吸水烘干的过程包括硅烷化处理、水洗和烘干三个步骤。
下面详细介绍这三个步骤及其作用。
1.硅烷化处理:硅烷化处理是将硅烷偶联剂与材料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稳定的硅烷膜。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的有机硅化合物,一端能与材料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另一端能与涂料、胶粘剂等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硅烷化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材料表面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防护性能。
硅烷化处理方法有喷涂法、浸涂法和刷涂法等。
喷涂法是将硅烷偶联剂喷洒在材料表面,适用于大面积、形状复杂的材料表面处理。
浸涂法是将材料浸泡在硅烷偶联剂溶液中,适用于小型、形状简单的材料表面处理。
刷涂法是用刷子将硅烷偶联剂涂抹在材料表面,适用于局部、小面积的材料表面处理。
2.水洗:硅烷化处理后,材料表面可能会有多余的硅烷偶联剂残留,需要进行水洗以去除这些残留物。
水洗可以采用喷淋、浸泡或超声波清洗等方法。
喷淋法是用喷头将水喷洒在材料表面,将多余的硅烷偶联剂冲洗干净。
浸泡法是将材料浸泡在水中,通过水的渗透作用将多余的硅烷偶联剂溶解掉。
超声波清洗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将多余的硅烷偶联剂从材料表面剥离。
3.烘干:水洗后,材料表面会残留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的目的是去除材料表面的水分,使硅烷膜更加稳定和牢固。
烘干方法有自然晾干、热风烘干和红外线烘干等。
自然晾干是将材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水分自然蒸发。
热风烘干是利用热风将材料表面的水分迅速吹干。
红外线烘干是利用红外线的辐射作用,将材料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
总之,硅烷吸水烘干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表面处理,为各种工业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防护性能。
玻片硅化试剂盒(APES法)
![玻片硅化试剂盒(APES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8eb916f12d2af90242e68c.png)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玻片硅化试剂盒(APES 法)简介:硅化载玻片是通过对玻璃表面起化学修饰作用改变其表面的化学物理特性, 使组织切片或细胞牢固的贴于玻璃片上,防止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的诸多因素所造成的脱片现象。
玻片经过硅化处理后具有束水性。
3-氨丙基-3-乙氧基硅烷(APES)是一种新型玻片粘附剂,通过对玻璃表面起化学修饰作用,改变其表面的化学物理特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操作过程中脱片现象的发生。
用APES 处理过的玻片可以广泛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冰冻切片、细胞培养技术和原位杂交等领域。
Leagene 玻片硅化试剂盒采用APES 法,主要用于玻片的硅化,包括盖玻片和载玻片。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玻片置于APES Solution 中浸泡10s ,如果效果不好可延长至30s 。
2、 置于洗涤液中洗涤。
3、 DEPC 处理水中漂洗,空气中干燥或37℃烤干。
4、 4℃保存(最好用铝箔包好,避免污染)。
注意事项:1、 APES Solution 、洗涤液有轻微毒性,请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
2、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12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 名称 IH0005 3×100ml IH0005 3×500ml Storage 试剂(A): APES Solution 100ml 500ml 4℃ 试剂(B): 洗涤液 100ml 500ml RT 试剂(C): DEPC 处理水 100ml 5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编号 名称 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TC0699 葡植物总糖和还原糖检测试剂盒(硝基水杨酸法)。
Plexera表面化学处理技术原理
![Plexera表面化学处理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9efabf69dc5022aaea0076.png)
Plexera表面化学处理技术原理简介玻片表面化学处理是芯片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
未经过表面处理的硅表面不利于蛋白、核酸吸附,尤其是多肽等小分子化合物。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多聚赖氨酸处理、环氧化、硅烷化、醛基化、羧基化、生物素化等,使其表面带上一层活性基团。
Plexera表面化学处理专利技术,通过在玻片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树状结构。
每个树枝末端形成一个活化基团(生物素化、羧基化等),可以用于固定一个蛋白或者小分子药物,从而大大增加了固定量,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树枝底部形成聚乙二醇平面,通过聚乙二醇的高亲水性形成具有抗非特异性吸附的水化表面,降低了检测背景。
Plexera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提供固定多肽和寡糖等小分子化合物玻片的企业。
Plexera专注于技术的创新,立志于为生命科学提供高质量的载玻片。
Plexera采用专利技术,先在硅表面镀上一层薄的纳米金或纳米银,再均匀的途上一层PEG(聚乙二醇),以及硫醇。
Plexera表面化学处理的优点1.大大增加了对小分子的固定量,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2.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带来的背景信号,大大提高了检测极限;3.独特的框架设计,使得微量(20μl)的样本即可均匀,稳定的通过芯片表面进行检测,大大降低了样本的使用量;4.表面化学处理专利技术,使得小分子化合物可以被大量稳定的吸附在树状结构上,保持了天然的构像,不影响与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结合。
同时,进一步延展了小分子的空间,使他更利于与生物高分子结合;5.采用纳米金表面修饰技术,使得可以直接在通过SPR技术进行检测;6.纳米金或纳米银表面修饰,利用纳米对荧光信号的增强效应,使荧光信号增强10-100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Plexera玻片运用免疫荧光检测;蛋白芯片、基因芯片、化合物芯片、多肽芯片、寡糖芯片;SPR 检测等。
PEG的修饰作用
![PEG的修饰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494f1ec5da50e2524d7f1a.png)
PEG的修饰作用京江学院药物制剂0702 3071158037 赵艳华摘要:聚乙二醇修饰即PEG化,是将活化的PEG通过化学方法以共价键偶联到蛋白质或多肽分子上。
自Davis1977年首次用PEG 修饰牛血清白蛋白以来,PEG修饰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蛋白质和多肽的化学修饰,多个PEG修饰药物上市或在临床研究中。
PEG修饰具有半衰期延长、免疫原性降低或消失、毒副作用减少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增强等。
关键词:PEG(聚乙二醇);修饰高分子聚乙二醇(PEG)由于其毒性小、无抗原性、具有良好的两亲性,且生物相容性已获FDA认可,对蛋白质的改造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聚乙二醇化修饰技术通过共价键,将聚乙二醇与被修饰药物耦联,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这种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肽类)、酶、抗体及小分子药物。
1 PEG化学结构及性质1.1 PEG化学结构结构式CH2(OH)-(CH2CH2O)n -CH2OH1.2 PEG性质【1】聚乙二醇系列产品通常情况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脂肪烃、苯、乙二醇等,不会水解变质,有广泛的溶解范围和优良的相容性、很好的稳定性、润滑性、成膜性、增塑性、分散性等。
系低毒物质,且无刺激性,属非离子型聚合物。
2 聚乙二醇修饰剂根据化学修饰剂与蛋白质之间反应性质的不同,修饰反应主要分为酰化反应、烷基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芳香环取代反应等类型,对蛋白质进行氨基、巯基和羧基等侧链基团进行化学修饰。
根据被修饰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多肽、单克隆抗体分子片段、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的不同分子量大小、分子结构以及其理化特性,公司采取不同的聚乙二醇化技术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修饰【2,3】。
2.1随机修饰随机修饰蛋白质多以赖氨酸的ε-NH2或α-NH2为修饰目标,由于赖氨酸在蛋白质内通常数量较多,这种修饰引起蛋白质中多个赖氨酸被修饰,得到的产物是聚乙二醇化修饰异构体的混合物,目前FDA批准的已经上市的聚乙二醇化新药多数为随机修饰的产物。
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实验原理及步骤
![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实验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0bf533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d.png)
实验三: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课前预习】1.介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些?2.细胞融合技术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目的要求】掌握细胞融合原理以及应用PEG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基本原理】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
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细胞接触并不发生融合现象,因为各自存在完整的细胞膜,在特殊融合诱导物的作用下,两个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可促进两个或多个细胞聚集,相接触的细胞膜之间融合,继之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融合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
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种间细胞融合,而且也能诱导动植物细胞间产生融合。
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为生物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研究核质关系、绘制染色体基因图谱、制备单克隆抗体、育种等。
细胞融合的诱导物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灭活的仙台病毒(Sendai virus)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和电脉冲。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聚乙二醇,因为它易得、简便,且融合效果稳定。
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OCH2)n CH2OH,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 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
普遍认为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
PVP和PEG表面修饰对有序介孔碳纳米粒分散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PVP和PEG表面修饰对有序介孔碳纳米粒分散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2df5c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PVP和PEG表面修饰对有序介孔碳纳米粒分散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王琳召;乐李敬;康安锋;佘岚;王欢;马志强;杨峰【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the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nanoparticles (MCN) by PVP or DSPE-mPEG2000 modification,and to compare the effect on the dispersion and cytotoxicity of MCN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Methods MCN was synthesized by low concentration hydrothermal method.The surface was modified by PVP or DSPE-mPEG2000.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nitrogen sorption analysis,particle size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The effect on the disper-sion of MCN was K-8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materials.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ell oxidative stress.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synthesized MCN was uniform,with average particle size about 90 nm.The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increased slightly after surface modification,while the dispers-i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toxicity of L929 and HeLa cells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However,the modified MCN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f reducing production of 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onclusio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nanoparticles with surface modified by PVP or DSPE-mPEG2000 provid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oxidative stress.%目的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培化磷脂酰乙醇胺(DSPE-mPEG2000)对制备的有序介孔碳纳米粒(MCN)进行表面修饰,以改善材料的疏水性质,并考察其对MCN分散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浓度水热法合成MCN,并用PVP和DSPE-mPEG2000对其表面修饰,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粒径仪和红外(IR)等表征其性质.考察了表面修饰对MCN分散性的影响,并用CCK-8法考察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材料对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制备的MCN粒径分布均一,平均粒径约90 nm,修饰后的粒径略有增大,Zeta电位稍有升高,分散性明显提高,但修饰前后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毒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浓度下,修饰后的MCN能明显减少细胞氧化应激的产生.结论 MCN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用PVP和DSPE-mPEG2000修饰后的MCN能明显减少细胞氧化应激的发生.【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5页(P158-162)【关键词】有序介孔碳纳米粒;聚乙烯吡咯烷酮;培化磷脂酰乙醇胺;表面修饰;细胞毒性【作者】王琳召;乐李敬;康安锋;佘岚;王欢;马志强;杨峰【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有序介孔碳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非硅基介孔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被研究者们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潜能的介孔材料之一[1-3]。
PEG衍生物及其蛋白药物修饰的PEG材料介绍
![PEG衍生物及其蛋白药物修饰的PEG材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6b2a1c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b.png)
PEG衍生物及其蛋白药物修饰的PEG材料介绍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即聚乙二醇化,是将活化的聚乙二醇通过化学方法偶联到蛋白、多肽、小分子有机药物和脂质体上是一种蛋白质工程分子修饰方法。
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修饰技术局限于应用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0)。
常用的修饰剂有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mPEG-SS)、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碳酸琥珀酰亚胺酯(mPEG-SC)等,通过酯键或三嗪环将聚乙二醇与药物分子偶联,这种非特异性的不稳定连接方式使得一个药物分子经常连接数个聚乙二醇分子。
但第一代聚乙二醇修饰药物通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较大的毒性和免疫原性,生物活性、药代动力学的性质与原型药物没有本质的改变。
以应用相对分子质量高(>20000)聚乙二醇修饰剂为特征的第二阶段的修饰技术具有连接稳定、定点修饰、控释等特点,修饰后的药物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好的物理及热稳定性、更高的产品均一性和纯度。
但总得说来,蛋白药物PEG修饰技术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定点修饰,修饰产物不均一,给分离纯化带来很大难度,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临床应用。
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性质和PEG衍生物的特点,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定点修饰的策略和方法。
有一些蛋白的N端对其生物活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在N端实施PEG修饰则会使蛋白的生物活性丧失,因此将PEG修饰的位点转移至C 端则是一种有效的修饰策略。
一般选用mPEG-酰肼或mPEG-胺对蛋白质进行修饰,羧基的修饰位点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及末端羧基。
mPEG-酰肼是近年来开发的又一种可与羧基特异性结合的修饰剂。
与赖氨酸相比,半胱氨酸在蛋白质中出现几率和数量很少,利用具有巯基反应活性PEG衍生物就可以实现蛋白定点修饰,但缺点是半胱氨酸的巯基通常处于蛋。
白的活性中心,修饰后会使蛋白活性损失较大。
对于没有半胱氨酸的蛋白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引入巯基反应位点。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8732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4.png)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是一种对玻璃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通过在玻璃表面引入硅烷基团,改变玻璃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
硅烷化处理可以提高玻璃表面的润湿性、粘附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性能。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玻璃样本:首先,需要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然后,对玻璃表面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打磨、抛光等,以提高表面粗糙度,有利于硅烷化处理的效果。
2. 硅烷化处理:将玻璃样本放入硅烷化处理设备中,通过涂抹或喷涂的方式,将硅烷化试剂均匀地覆盖在玻璃表面。
硅烷化试剂中的硅烷基团可以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硅烷化玻璃表面。
3. 固化:在硅烷化处理后,需要对玻璃表面进行固化处理,使其具有稳定的性能。
固化处理方法包括烘干、加热、紫外线照射等。
4. 分析与表征: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对硅烷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进行表面形貌、粗糙度、化学结构等
方面的观察和表征,以评估硅烷化处理的效果。
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家居、汽车、电子、生物医学等。
通过硅烷化处理,可以提高玻璃表面的性能,降低表面污染、粘附、磨损等问题,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玻璃表面硅烷化处理过程中,一些因素如处理温度、电源频率、电极间隙等会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优化处理工艺,以获得理想的硅烷化效果。
聚乙二醇表面改性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
![聚乙二醇表面改性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https://img.taocdn.com/s3/m/ad84978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b.png)
聚乙二醇表面改性抑制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肖锡峰;江小群;周雷激【摘要】Poly ethylene glycol ( PEG) , as a polymer of unique properties in hydrophilicity and electrical neutrality, is well known as a significant material to resist protein adsorption. Here we reviewed some develop ments in recent years in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EG on various substrates,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PEG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adsorption resistance, and the strategies of PEG modi fication on hydrophobic surfaces. We also look forward to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聚乙二醇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亲水性和电中性的聚合物,被公认为抑制非特异性吸附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聚乙二醇对各种用途的基质进行表面改性地研究,包括聚乙二醇本身的结构特点、聚乙二醇抵抗吸附的理论解释、在疏水性表面引入聚乙二醇改性的各种策略,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9页(P445-453)【关键词】非特异性吸附;聚乙二醇;表面改性;综述【作者】肖锡峰;江小群;周雷激【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从本质上讲,非特异性吸附是有动力学和热力学共同控制的复杂过程[1~4]。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https://img.taocdn.com/s3/m/13309771168884868762d637.png)
(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 院应用化学系 , 1 广州 5 0 0 ; 10 6
2 .华 南 理 工 大学 材 料 学 院 生 物 材料 研 究 所 , 州 504 ; 广 160 3 .广 州 医 学 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 州 5 0 2 ) 广 110
外, 然而 , 尽管 P G负载化 的材料表 面具有 良好 的生物 相 容性 , 因其 对 蛋 白质 和 细胞 的 阻抗作 用 , E 但
细胞 难 以在 材料表 面黏附 和生长 J 因此通过 引入 活性 基 团对 P G基 材进行 修饰 改性 , , E 使其可 用于构
建所期 望 的生 物功能 材料 .
摘要
通 过 低 温 等 离子 体 技 术 对 聚 乙 二醇 双 丙 烯 酸 酯 ( E D / P G A) 甲基 丙 烯 酸 | 羟 乙 酯 ( E B 一 H MA) 聚 物 水 凝 共
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 ,以骨髓基质干细胞 ( MS ) B c 为细胞模型 , 考察 了细胞在等离子 体表面改性前后 的 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 X射线光 电子能谱 、 接触角和扫描 电镜进行 表征 . 研究 结果表 明, 材料表面经氩等离 子体处 理后 ,其亲水 性得 到较大 的改善 , 面 自由能 由 4 . Jm 增加 到 表 5 9m / 7 . J m ; 0 3m / 体外实验结果证 明, MS B 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 面培 养 2 4h后 出现 明显细胞核 ,18h细 6 胞融合成片 , 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
生 物材料 表面 的化 学官 能团 ( 如羟 基 、 基 、 胺 羧基 、 羰基 、 酰胺 基等 ) 细胞 相容性 有重要影 响 ] 我们 通过紫 外光 自由基 聚合法 制备 了聚 乙二醇 双丙 烯 酸酯/ 甲基 丙 烯酸 .
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d465b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25752.5(22)申请日 2020.09.25(71)申请人 上海宝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松路380号5、6楼(72)发明人 任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 巩克栋(51)Int.Cl.C08J 7/16(2006.01)C08J 3/12(2006.01)B01J 13/20(2006.01)G01N 33/543(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包括固相表面以及修饰在所述固相表面的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
本发明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不仅可以降低固相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还能提升免疫分析的灵敏度以及拓宽检测范围。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CN 112175225 A 2021.01.05C N 112175225A1.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包括固相表面以及修饰在所述固相表面的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功能基团为羧基、氨基、巯基、羟基或马来酰亚胺等活性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为单臂和/或多臂的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臂的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50-20000;优选地,所述多臂的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0;优选地,所述多臂为4臂、6臂或8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固相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功能基团的聚乙二醇通过其带有的功能基团与固相表面的活性基团共价结合而修饰在固相表面。
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抗细胞粘附基底
![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抗细胞粘附基底](https://img.taocdn.com/s3/m/6379b3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5.png)
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抗细胞粘附基底说到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这玩意儿,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名字也太高大上了吧?听起来好像跟我无关”,但别急着翻白眼,给我点耐心,咱们慢慢聊。
这个小东西的背后藏着不少科学的奇妙故事,对咱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医疗领域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你说它神秘不神秘?它的作用,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脑袋一转就明白了。
要说它到底干啥用的呢?咱们就从细胞粘附这个话题说起吧。
你想啊,咱们的细胞就像小小的“驻地军”,它们要么粘在某个地方,要么四处漂泊。
而那些细胞到底怎么“粘”的,就跟这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有着密切关系。
说到细胞粘附,其实就是细胞跟表面某种材料的“亲密接触”。
它们靠着一层层的分子“粘合剂”紧紧地吸附在上面,不然一阵风吹来,这些细胞就像没有定向的漂浮物一样,随时都会跑掉。
所以,细胞能不能稳定地附着在基底上,简直是影响一堆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好啦,那这个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到底是怎么搞定的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厉害的“黏合剂”。
它能在细胞表面和各种材料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原理呢?就是它的分子结构里有一部分特别喜欢跟材料表面亲密接触,另一部分则偏爱跟细胞的表面搞好关系。
就这样,细胞就能在一个合适的基底上“安家落户”,不会轻易溜走。
听起来是不是像是魔法一样?对,就是这种神奇的化学反应,搞定了细胞的“栖息地”。
很多时候,科学家们需要做一些细胞培养实验,研究细胞的行为。
可是细胞有点挑剔,它们对所附着的基底是有要求的。
你想啊,如果基底表面过于光滑,细胞就没法好好附着;如果表面太粗糙,它们也不愿意“安居”。
所以,科学家们为了让细胞能够稳稳当当地粘住,得做些“手脚”。
这时候,寡聚乙二醇硅烷化试剂就派上了大用场。
它能在表面形成一层像是“柔软地毯”的东西,使得细胞更容易在上面“扎根”。
这对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细胞生长的实验来说,简直就是一剂“定心丸”。
说到这,你可能还会觉得:“这玩意儿就这么厉害?”是的,没错!它不光能让细胞粘住,还能控制细胞的形状、大小、甚至是生长方式。
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新方法
![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c893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b.png)
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新方法引言PEG(聚乙二醇)修饰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修饰方法,可用于改善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靶向性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特性。
PEG 修饰的化学药物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毒性,因此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PEG修饰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反应的选择性、修饰效率以及合成步骤的繁琐。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许多新的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方法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方法及其在药物研究和应用中的潜力。
PEG修饰化学药物的传统方法传统的PEG修饰方法包括酯化、醚化和胺化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PEG与药物分子上的活性官能团进行反应,实现PEG的共价连接。
然而,传统方法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容易导致多个PEG分子连接在一个药物分子上,影响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其次,修饰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和高反应温度。
此外,制备PEG修饰的化学药物的合成步骤繁琐,需要多次纯化和结构表征步骤。
新的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方法及应用为了克服传统PEG修饰方法的限制,许多新的方法被提出并应用于PEG修饰化学药物的合成。
下面将介绍两种具有潜力的新方法。
1. 一步法点击化学点击化学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和快速的化学反应,可用于PEG修饰化学药物的合成。
通过在药物分子和PEG分子上引入点击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可以使它们在一步反应中高选择性地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连接。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在药物分子上引入炔基官能团,而在PEG分子上引入偶联反应的亲疏水性官能团,使它们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发生连接。
这种一步法点击化学修饰方法具有高反应效率、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可以极大地提高PEG修饰化学药物的合成效率和质量。
2. PEG杂化纳米粒子PEG杂化纳米粒子是一种新颖的PEG修饰化学药物的方法。
该方法将药物与PEG修饰的纳米粒子结合,形成PEG杂化纳米粒子。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通过调节PEG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求助】玻璃的硅烷化处理
![【求助】玻璃的硅烷化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cbee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5.png)
【求助】玻璃的硅烷化处理【求助】玻璃的硅烷化处理作者: lexel (站内联系TA) 收录: 2009-04-27 发布: 2009-04-27yccycc (站内联系TA)虽然没做过但是根据经验先把玻璃表面羟基化(浓硫酸加双氧水处理),然后选用适当的硅烷偶联剂就可以了lexel (站内联系TA)谢谢,我知道怎么弄了gywu0420 (站内联系TA)确切是怎么处理的?我也想知道lexel (站内联系TA)等我处理好后会将做法和样品贴起QQ1236971 (站内联系TA)据我所知,就是玻璃洗干净,然后加硅烷,加热蒸发但是要注意,硅烷化以后的玻璃器皿要单独放置,千万不能和其他的为处理的器皿混放。
硅烷过程中,器皿的清洁很重要,不然得不到好的单层吸附lylyh (站内联系TA)这个我做过,简单的步骤是这样的:1.活化玻片,活化可以用浓酸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带上羟基2.玻片用氮气吹干,在硅烷化试剂APTES中进行硅烷化,使其表面带上氨基3.同样是氮气吹干,120度烘箱中放置半小时,这步是进行固定,是氨基更牢固你可以去看看文献,有这方面的报道的毛强强 (站内联系TA)俺们实验室是作自组装膜方面的,硅基底和石英玻璃方面的,和玻璃上的很相同。
基本方法和6楼同学形容的一样,但是我们导师认为120度的烘热,会使膜层受到破坏,反而不好。
香烟爱上火柴 (站内联系TA)俺想问下,ITO玻璃也可以硅烷化嘛?lele4ever (站内联系TA)可以,先用NaOH活化羟基,然后甲苯溶剂,室温两天。
香烟爱上火柴 (站内联系TA)这个NaOH,还有甲苯的浓度有什么要求不?用NaOH要浸泡多久之后转移到甲苯溶剂!谢谢指教!aifei1206 (站内联系TA)我们实验室处理过石英片,玻璃的处理差不多。
1.首先活化玻璃片,用浓酸和双氧水(体积比7:3)煮一下,知道没有气泡冒出来,使玻璃片表面带上羟基2.玻片用氮气吹干,放在一个容器中,然后用合适的硅烷化试剂(端基有带氨基,巯基,烷基链的)中进行硅烷化,就是滴一定量的硅烷化试剂进去放在烘箱里120度加热3小时,然后再改为150度加热30min 自然冷却后就行了乃容斋 (站内联系TA)我最近也在了解这方面的问题,我做的是纳米线不过。
科研小知识:PEG修饰植物提取物:(PEG-KLTPPSAPS)
![科研小知识:PEG修饰植物提取物:(PEG-KLTPPSAPS)](https://img.taocdn.com/s3/m/e38be0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9.png)
科研小知识:PEG修饰植物提取物:(PEG-KLTPPSAPS)许多中药提取物和植物提取物都具有多靶点治疗AD的作用。
PEG 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性质,应用于增加药物稳定性和溶解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受体亲和力,延长体内半衰期等.康莱特(KLT)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双相广谱抗癌药,既能高效抑杀癌细胞,又能显著提高机体整理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多种移植性肿瘤及人体肿瘤细胞移植于裸鼠的瘤株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另外,还有一定的镇痛效应。
且对放疗、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
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抗恶病质和止痛作用Glucose-PEG-KLT葡萄糖聚乙二醇康莱特Poloxamer-PEG-KLT泊洛萨姆活化聚乙二醇康莱特ALD-PEG-KLT醛基聚乙二醇康莱特β-Cyclodextrin-PEG-KLT β-环糊精聚乙二醇康莱特Sucrose-PEG-KLT 蔗糖聚乙二醇康莱特猪苓多糖 PPS猪苓多糖是中药猪苓提取的多糖类物质,主要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可以用于肺癌,对白血病患者可减少出血和感染,减轻化疗的某些不良反应,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猪苓多糖和人参多糖对PBMC和PP淋巴细胞具有活化作用,可以诱导TNF-a和IFN-Y生成;同时在一定的质量浓度下,引起肠上皮内和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这种低下是否能减少肠道黏膜免疫通常反映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这种免疫影响形成的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SC-PEG-PPS琥珀酸琥珀碳酸酯聚乙二醇猪苓多糖Trehalose-PEG-PPS 海藻糖聚乙二醇猪苓多糖Mannitol-PEG-PPS 甘露醇聚乙二醇猪苓多糖β-Cyclodextrin-PEG-PPS β-环糊精聚乙二醇猪苓多糖Sucrose-PEG-PPS 蔗糖聚乙二醇猪苓多糖黄芪多糖APS是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是黄芪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片表面PEG硅烷化处理(提供短期的抗细胞粘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聚乙二醇(PEG)表面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功能,因而具备抗细胞黏附的作用。
PEG还具有相当好的生物相容性,毒性低,电中性,不会引起机体的排异反应,因此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具有金微米图案的玻片表面,玻片背景和金微米区域都是可细胞黏附的。
若实验设计需要限制细胞在玻片表面的粘附,可选择对裸露的玻片表面进行“PEG钝化”处理。
因而选择的钝化试剂要能和玻璃表面的官能团发生反应,同时又不与金发生作用。
为了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可选择使用带硅氧烷基的寡聚乙二醇试剂(MTPES)作为钝化试剂,它的一端是硅氧烷基,可以与玻片表面的羟基共价结合,另一端是PEG(实际上是寡聚乙二醇链段,n=5-15)链段,可以提供良好的抗细胞粘附作用。
利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可使MTPES在玻片表面形成含寡聚乙二醇的单分子层。
实验试剂:
硅烷化PEG试剂:(2-[Methoxy(polythelene 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95% MPTES
三乙胺(TEA)分析纯,上海强顺化工有限公司
甲苯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仪器:
DT-03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仪Omega
DZF真空干燥箱上海华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PEG硅烷化接枝可分为等离子体处理、恒温反应、后处理几个步骤。
(1)等离子体处理(目的是在玻璃表面制造出活性羟基)。
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成分包括电子、离子、自由基、中性粒子和光子。
活泼的
自由基易发生化学反应,带电的微粒通过高速撞击能做功。
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轰击,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对各种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具有金微米图案的玻片首先要用氧等离子体进行表面活化,等离子体处理仪的工作功率为100 W,真空度0.3 mBar,处理时间15 min. 处理结束后,将玻片取出装架并立即放入Milli-Q水中浸泡20 min,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在玻璃表面制造出活性羟基,以便与MPTES中的硅基团发生反应。
用氮气将玻片吹干。
(2)恒温反应。
可试设计如下图所示的PEG硅烷化接枝反应器。
反应器的主体是一个体型较大的磨口玻璃瓶,其中最多能容纳两个玻片架,玻璃瓶有一个带旋塞的支口,以备通氮气时用。
接枝反应以甲苯作溶剂,MPTES的浓度为6mM,加入1%(v)三乙胺作为催化剂,所有试剂和玻片架放入后,在反应器支口接上氮气导管,轻轻盖上涂有真空硅油的盖子,向反应器中通入约5 min氮气,随后关闭旋塞、盖紧盖子,在60℃氮气保护下反应24 h。
图1 PEG硅烷化接枝反应器效果图
(3)后处理。
接枝反应结束后,取出玻片架,用甲苯和无水乙醇各超声清洗5-10 min以除去玻片表面非共价结合的MPTES分子。
最后用Milli-Q水充分漂洗并用氮气吹干。
玻片表面PEG硅烷化步骤建议在细胞接种日前1-2天完成,若间隔太久可能导致PEG抗黏附层会失效(经验及文献结果均表明在培养液中,该抗粘附层在3-4天后由于降解等作用会导致抗粘附失效。
因而该方案一般仅能做细胞粘附实验,而需要较长培养时间的细胞分化等实验则需要将图案共价转移到PEG水凝胶表面,详见文献Yao X, Peng R, & Ding J (2013) Cell–material interactions revealed via material techniques of surface patterning. Adv. Mater. 25(37):5257-5286.)。
细胞接种实验前,建议取出玻片并用75%酒精对其进行灭菌处理,最后用无菌的Milli-Q水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