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名词解释
395#——家庭社会工作
![395#——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f5477624a7302768f993917.png)
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个别名词解释自由发挥1一、名词解释1、婚姻指一男一女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2、家庭结构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右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4、次系统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错误的给出正确说法。
1、无论在何种婚姻形式中,婚外性生活都是被严格限制的。
错2、符号互动理论中的“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只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
错3、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消除个人的明显外在症状。
错4、家庭暴力经常是突发性的,没有任何预兆的。
错5、亲子关系最全面,最深刻,维持的时间也最长,是家庭关系的枢纽。
错三、简答题1、21世纪中国婚姻法会呈现哪些方面的发展趋势?填补立法空白,充实和健全现行的婚姻法2、简述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
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3、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有哪些?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越俎代庖;混沌一片;4、再婚家庭经常会面临哪些方面的危机?再婚夫妇结合在一起后,如何面对各自的原来的前夫(妻),如何进一步相互接纳;继子(女)对继父(母)是否能够很快接纳;继子(女)对其亲生父母是否仍然感情深厚;继父(母)对前妻(夫)所生子女是否接纳,一旦继母再婚后又有其亲生子女,继父将如何处理;当自己子女又有了继父与继母,作为亲生父母感受如何;继母再嫁后所带的子女是否能够和丈夫前妻所生子女融洽相处;5、我国家庭暴力常见的产生原因有哪些?传统的不平等的性别仪式惯性是导致我国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关系是家庭暴力冲突的重要原因;家庭成员背景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情绪上家庭冲突发生的重要媒介;家庭成员对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是家庭冲突最常见的现实起因;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上导致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2一、名词解释1、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社会工作概论 家庭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 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96aa383eefdc8d377ee3203.png)
其它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 依附理论、 建构 主义……
第四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1. 家庭治疗的概念 Family therapy / Family treatment作为
家庭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工作方法起源于 20世纪50年代。 谢秀芬: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它以整 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重的焦点在家 庭成员的互动关系和沟通问题,是处理人 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周月清 将美国家庭社会工作分为三类 : ——临床性服务与具体式服务 ——以家庭问题作为服务对象 ——儿童福利的家庭服务
2. 香港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
1958年成立社会福利署,开始主要工作 就是提供家庭服务。
——咨询 ——家务服务 ——家庭生活教育 ——儿童照顾服务
3. 台湾的家庭社会工作
开设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联合治疗课程 徐震、林万亿:——经济的协助; ——心理的治疗; ——社会的服务; ——制度的配合; 谢秀芬: ——与社会制度有关或社会资源缺乏的问题; ——与家庭关系有关的问题; ——家庭成员有社会适应上的问题; ——结构破损家庭的问题;
——解决中心治疗 ——叙说治疗 ——整合治疗
7.家庭治疗的目标 ——评量家庭某特定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困扰的家 庭因素;
——了解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互反应关系; ——了解与促进每一分子的角色扮演与角色功能; ——改善或解决家庭当前的交互反应关系上的难 题;
——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功能; ——充分发展现代家庭生活应有的功能;
接案:建立专业的信赖关系;了解家庭以确 定是否属家庭治疗范围;适当的初步介入 治疗;
治疗:探索、诊断、介入改变
结案:对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总体评估和总 结;消除家庭的以来,推动家庭进入自我 支持、自我改善阶段;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实务》辅导:家庭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实务》辅导: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e04edf2af45b307e9719745.png)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一)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涵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使其更好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
在这个定义中,需要注意以下3点:(1)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2)目的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发挥家庭功能(3)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3.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1)增强家庭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2)结合家庭治疗和支持,保障家庭维持有效家庭功能(3)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维护家庭成员有效、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1.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区别(1)起源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比较早,其源于友好访问员;家庭治疗心理治疗延伸到家庭(2)关注焦点不同:社工关注更广泛;治疗焦点是家庭(3)工作理念不同:社工强调人在情境中;治疗强调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结构(4)专业关系不同:社工要建立良好关系;治疗缺乏2.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联系服务领域、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工作人员(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1.家庭的定义2.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单亲家庭3.家庭变迁与社会工作:需要将家庭结构的改变与家庭成员互动关系和方式转变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变化联系起来,并且放在家庭生活场景中去考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保持警觉,避免自己的误解,准确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设施:(一)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成员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生活的改善离不开成员的支持(二)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家庭资源、家庭成员互动、自然环境中(三)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首先解决危机,进而预防危机产生(四)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生态视角、人在情境中。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cd65b2fda38376bae1fae9f.png)
4、人必须和其他系统不断接触,并从互动体验 装逐渐建立自我观念,形成特别的行为模式。
标题内容
标题内容
标题内容
标题内容
对自己的看法
对别人的看法
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根据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鲍文(Murry Bowen)是家庭系统理论的奠基人, 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20世纪50年代,随着 他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家庭系统理 论。
他的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1、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 感联系和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是家庭 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2、在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趋向于 传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理论。
社会退行:在社会慢性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焦虑氛围中, 会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情绪系统,社会成员很可能走向未分化, 其结果是更多的不适应行为和焦虑的产生。
家庭生命周期,即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 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最终本家庭消 亡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新婚期; 第二阶段:育儿期; 第三阶段:教育期; 第四阶段:向老期; 第五阶段:孤老期;
家庭沟通理论之非暴力沟通
观察:什么是我的 观察
需要:哪些需要导 致这些感受
感受:我的感受如 何,体会和表达感 受
为了改善生活,我 的请求是什么
基本假设与概念
1、相信人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各种能力和资 源,使人能够过快乐和有建设性的生活。
2、人是由身体、心智、情绪、感觉等不同部分 构成的,必须是这些部分和谐。如果某些部分 受到忽视和排斥,就会产生身心困扰。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与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a5a23c828ea81c758f578f9.png)
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与内容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地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周月清:以社会工作方法或理论,并以家庭为中心以及维护家庭完整,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并且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提供家庭服务以及从事各项问题的解决。
谢秀芬:家庭社会工作是由公私立机构提供的一连串服务,以强化家庭生活和援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问题为目的。
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香港和台湾的家庭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早,并且家庭社会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由个人问题而引申家庭问题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观察个人,理解个人,是家庭社会工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角度家庭社会工作者和家庭建立的工作关系是平等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间接服务分类和转介服务综合和调整服务直接服务开发的服务治疗的服务欧美国家家庭社会工作的三大类●临床性服务和具体式服务:临床式服务和具体式服务●家庭问题作为服务内容和对象的区分:夫妻不合、亲子关系障碍、单亲家庭、儿童虐待等●儿童福利的家庭服务:支持性服务、补充性服务、替代性服务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第二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Hill提出,20世纪30年代家庭发展理论的假设: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家庭内在事件,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中国特别需要注意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以及观点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心向力以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 家庭越有弹性,家庭越有良好的功能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个人问题常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以及家庭价值观有关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边界(boundaries)沟通家庭结构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强调三个方面:家庭和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家庭大系统和家庭子系统的关系家庭和人格的关系社会冲突理论床头吵架床尾合:将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可以不成为伤害家人和分裂家庭的力量夫妻间的暴力会应验达伦多夫的理论——导致家庭结构解体符号互动理论三个论题,七个假设论题一:人类的行为是受到个人的想法深深影响的假设1:人类针对事情的行动时基于意义上的。
2023中级社工知识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3中级社工知识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d713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3中级社工知识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023中级社工知识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导语:家庭社会工作就是指帮助求助的家庭开展,并运用自身的及社会的资,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
我们相关的考试知识吧。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解]:(一)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效劳(考点)1.家庭行为学习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3.家庭心理安康教育考生要把握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同时可以做好对内容的分类。
结合案例进展分析。
1.家庭行为学习家庭行为学习是把行为治疗的原那么运用到家庭效劳中的尝试,它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展干预的效劳。
它假设,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在学龄前,孩子需要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在学龄阶段,孩子需要与年龄相近的伙伴进展交流,学习学校的行为规那么;在青春期,孩子那么向往更多的自由空间,也需要学习新的行为。
当然,孩子的行为学习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是严密关联的,即使到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仍旧是影响孩子行为学习的重要因素。
家庭行为学习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设计家庭效劳的介入方案的。
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也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的,它把行为治疗的原那么运用到家庭照顾的技巧训练中。
不过,它与家庭行为学习不同,不是针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而是针对家庭中的父母,尤其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感到困难的家长。
它假设,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状况不仅取决于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时还取决于父母是否可以及时理解孩子的反响,并且根据孩子的反响调整沟通交流的方式。
3.家庭心理安康教育家庭心理安康教育是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不同效劳方式综合成一体的家庭效劳活动,它最初运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后来扩展到其他涉及安康照参谋题的家庭,如肺结核疾病患者家庭、学习情绪控制与管理的家庭等。
第七讲家庭社会工作
![第七讲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3c2e6303186bceb19e8bbeb.png)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2、可以协商的婚姻 A个案辅导
针对夫妻关系、财产划分、子女抚养权等问题进行调 解。诉讼离婚转为协议离婚。 B小组辅导
自愿参加主要帮助离婚后适应有困难的一方处理情绪 问题,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婚后生活。
适应小组、情绪辅导小组、单亲亲子小组 帮助成员学会应对婚姻的打击,正确处理情绪问题, 更快适应婚后生活,帮助离婚双方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
15%是男性。妇联维权部称,男性遭遇家庭暴力,同样 可以向妇联寻求帮助和维权。
案例介入
一位妇女来妇联进行投诉,说她的丈夫虐待她,他们结婚五年, 有一个儿子,今年4岁。丈夫自有了孩子后,开始与她吵架,并 动手打了她几次。一次是他们一起回公婆家,孩子闹着要吃肯德 基,不肯吃做好的饭。爷爷奶奶不停的哄着,越哄孩子越闹,她 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教训了孩子几句,公婆不高兴了,认为媳妇 给自己脸色看,于是,就转向儿子,冷言冷语的数落儿子,儿子 一气之下,打了老婆几个耳光。她感到委屈极了,带着孩子回了 娘家。还有一次,她与几个老同学聚会,吃过饭,几个人在一起 玩起了麻将,一直玩到了十一点多才回家,一进家门,丈夫就对 她大打出手。周围的人劝她说,丈夫之所以打她,是因为她对公 婆不敬,还有人认为,她不应该外出打麻将深夜不归。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 社会工作的方法为服务手段,以促进家庭功能正常运转 和帮助适应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 其核心要素(P407) 1、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整体 2、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协助家庭正常运转 3、家庭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价值观)
问题:
1.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什么?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对赵某可以采取哪些辅 导措施?
初级社会工作者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初级社会工作者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9aa9f1c58fb770bf68a5519.png)
初级社会工作者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概述笔者社会工作者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备考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不同的社会工作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不同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界定。
台湾学者徐震、林万亿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服务与治疗。
香港学者马丽庄在《家庭社会工作》一书中指出,家庭社会工作就是指帮助求助的家庭发展,并运用自身的及社会的资源,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
本书取台湾家庭问题专家和着名社会工作者周月清的定义,其界定是: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或理论,并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而提供各项家庭服务,以从事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包括对整体家庭及各个家庭成员两者的需要从事评量、介入和评估等,即为家庭社会工作。
相对而言,这个定义包容性较大同时又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整体家庭为取向作为问题评量和介入的重点家庭社会工作并非只是单一的帮助家庭中个别的成员,或解决个别成员的困难,而是因个别成员问题的发现介入到家庭,而问题的解决是以整体家庭为对象,即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具体而言,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往往把个人的问题视为整个家庭的问题。
就是说,因为个人有了困难,因此难以履行其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该扮演的角色,由此协助家庭重建的任务和重要性远远的超过出对个别的家庭成员的困难帮助,如失业的父亲或重病的母亲,其遭受的影响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家庭;同时,当个别成员有了问题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非功能性的家庭,如一个离家逃学的青少年,可能是非功能性家庭的受害者,因此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处理的不只是青少年个人,而是需要介入到整个家庭。
2、重视家庭和社区资源的联结虽然,家庭社会工作也采用“治疗”的诊断观点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但是它更加重视如何联结社区资源,如何改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帮助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
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1资料讲解
![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1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4a44c9d4d8d15abe234e94.png)
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1幻灯片1●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幻灯片3第一节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一)发展背景●19世纪末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1917年《社会诊断》——20世纪50年代家庭服务模式的发展:● 1.19世纪末: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以家庭单位为重点的家访● 2.1917年,Richmond,社会诊断:强调家庭对个人影响的重要性;● 3.20世纪50年代:实务工作开始发展幻灯片4●(二)相关定义:p73●按照台湾学者的看法和理解,所谓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在家庭领域中的应用。
●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十分重视生态学观点以及社会系统对个人的影响,以及系统与系统间环环相扣的联系,因此强调把家庭看成是一个整体。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晚近的家庭维系服务的观念影响,也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及把服务提供到家的社会工作,或者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方法。
幻灯片5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社会工作定义:●《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地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
”●台湾学者谢秀芬在《家庭与家庭服务》中提出:“家庭社会工作是由公私立的机构提供一连串的服务,以强化家庭生活和援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上的问题为目的。
”●台湾学者徐震、林万亿在《当代社会工作》中指出“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服务与治疗。
”幻灯片6国内学者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国内有的学者指出,应该结合目前我国的家庭变革现状,从尊重现实的角度,认真总结现有的家庭服务的经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向并给予科学的建议,这点应该是发展我国现有家庭工作的出发点。
●再此基础上,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社会工作事物初级 第10章 家庭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事物初级 第10章 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817b476258fafab069dc0274.png)
第10章家庭社会工作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1)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2)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治疗修补取向、成长发展取向)(3)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2、家庭社会工作的类型(1)以家庭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2)以家庭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3)以家庭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3、不同类型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共同特征(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进行干预(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4、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1)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2)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3)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1、两者的区别(1)起源不同:家庭社会工作起源较早(2)关注焦点不同:家庭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比较广泛;家庭治疗焦点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3)工作理念不同:家庭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家庭治疗更为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4)专业关系不同:家庭社会工作要求社工与家庭成员简历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2、两者的联系(1)服务领域的相互影响(2)服务模式的相互影响(3)工作人员的相互影响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1、核心家庭已成为主要的家庭类型2、作为社工,要把家庭结构的改变同家庭成员互动关系的转变以及家庭成员需要的变化连接起来四、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1、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2、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3、采取危机介入的策略4、运用生态视角对于进城务工家庭的子女来说,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他人,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家庭沟通交流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一)家庭系统理论(运用最广、最受欢迎)1、基本观点(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家庭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有效解决2、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概念,家庭系统概念的六个核心的要素(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3)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的其他成员(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关系(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6)家庭系统依据已将建立的规则建立(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核心观点: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2、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重新调整夫妻的角色,学习把子女作为成人对待)、中年夫妇家庭阶段、老年家庭阶段(三)生态系统理论1、微观系统:个体直接面对面解除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如家庭2、中观系统: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家庭和学校关系3、外部系统: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如家庭所在的社区4、宏观系统: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1、家庭行为学习: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主要针对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遇到困难的家长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受助家庭提供必要的知识,增强受助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1、婚姻辅导2、家庭暴力的干预关注夫妻角色学习,可以运用行为学习理论;注重夫妻沟通交流方式改善,可以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强调夫妻平等关系,可以性别视角三、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一)家庭的救助和帮扶:以整个家庭作为帮助的对象,其目的是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二)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目的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婚姻调节和婚姻学校等形成,其目的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善服务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1、家庭处境化原则: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境中的观察和评估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3、家庭个别化原则4、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将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解决的需要与长远的预防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步骤(一)接触阶段1、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2、为初次会谈做准备3、安排第一次会谈还需初步评估受助家庭的问题与受助家庭建立基本信任关系(二)开始阶段1、与受助家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3、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此外一份完整的家庭成员需要评估报告包括:(1)家庭成员的问题(2)家庭成员的能力(3)家庭系统的互动方式(4)家庭与外部环境的交流(5)家庭生命周期签订服务合同的内容:(1)服务介入或的目标(2)家庭会谈的时间和次数(3)家庭会谈的地点(4)参加会谈的家庭成员以及基本要求(三)介入阶段1、制订服务介入计划2、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3、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4、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此外服务介入计划的内容:问题;总目标;阶段目标;介入方案介入阶段社工的角色:合作者、促进者、支持者、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为成员提供相关服务机构的服务机构资源的调动者:为成员建立和扩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四)结束阶段1、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2、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成果增强成员的改变意识和自信心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1、家庭结构图2、绘制原则(1)长辈在上,晚辈在下(2)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3)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3、横线表示婚姻关系,横线上一撇是分居关系,横向上两撇是离婚关系,点状线是同居关系(二)家庭干预的常用干预1、观察: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方式2、聚焦:收窄注意的焦点,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3、例子使用4、再标签: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名词解释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3f7f4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0.png)
家庭社会工作整理版名词解释婚姻:指一男一女间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一般而言,家庭结构具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人员构成,二是指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模式。
主干家庭:即有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功能。
家庭系统虽小,但功能却很复杂,,自成一体,同时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家庭生命周期:表示的就是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
这种控制调节系统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
第11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11章 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2ed279a6529647d272852f2.png)
第十一章家庭社会工作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1.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涵(1)定义:所谓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
(2)家庭社会工作内容:①以家庭作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②以家庭作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③以家庭作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
(3)共同特征:①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②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③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4)基本功能:①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②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③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2.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1)区别①起源不同:家庭社会工作的产生要比家庭治疗早,它源于社会工作初期美国慈善组织运动中的“友好访问者”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家庭治疗则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的尝试和实践,时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②关注焦点不同:与家庭治疗相比,家庭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更为广泛,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包括家庭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而家庭治疗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
③解决方式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为关注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以及相互影响的方式,并且通过解决这些具体困难以及改善家庭成员日常沟通交流的方式发挥家庭的正常社会功能;而家庭治疗则更为强调家庭成员的家庭角色和关系的调整,以保证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④工作理念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注重在受助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开展专业服务;而家庭治疗更为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
⑤专业关系不同:在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开展专业服务,这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初级社会工作师辅导之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初级社会工作师辅导之家庭社会工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c12a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c.png)
家庭社会⼯作概述 ⼀、概念: 家庭社会⼯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作介⼊,即动员社会即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即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要素: 1、家庭社会⼯作者。
2、⼯作对象——家庭。
3、家庭社会⼯作的价值观。
三、注意事项: 1、把握社会转型带来的家庭变动: (1)家庭结果的⼩型化、简单化与多样化。
(2)家庭功能中⼼的转移。
(3)家庭关系感情化、平等化趋势。
(4)家庭⽀持络的变化。
(5)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家庭问题。
2、认识中国家庭⼯作的体系: (1)正式的家庭⼯作结构。
(2)⾮正式的家庭⼯作。
家庭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家庭社会⼯作的⼀般性任务和内容: (⼀)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活有秩序运动。
(⼆)提供⼼⾥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
(三)开展教育与培训,提⾼家庭整体素质。
⼆、我国家庭社会⼯作的内容: 1、政府体制内的家庭社会⼯作: (1)家庭救助。
(2)家庭⽣活服务。
(3)婚姻调解。
(4)家庭⽣活教育。
(5)城乡社区针对家庭开展的教育与培训。
(6)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
2、⾮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作: (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
(2)家庭⼼⾥辅导。
(3)家庭能⼒建设。
家庭社会⼯作的主要⽅法 ⼀、整合社会⼯作⽅法在家庭中的应⽤ 1、个案⼯作⽅法。
2、⼩组⼯作⽅法。
3、社区⼯作⽅法。
4、社会⼯作⾏政。
⼆、家庭治疗 1、概念与流派:⼀个主要理论家,4种理论流派, 2、⽬标与范围: (1)⼴泛且深⼊地评估家庭⼈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素质。
(2)了解与促进家庭⼈员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
(3)了解与促进每⼀分⼦的⾓⾊扮演与⾓⾊功能。
(4)改善或解决家庭当前的交互反应关系上的难题。
(5)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功能。
(6)充分发展现代家庭⽣活应有的功能。
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2)
![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2)](https://img.taocdn.com/s3/m/da6d32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8.png)
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2)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作关系,保持情感、道德上的中立,不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任何纠纷,不做任何道德评判和价值判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受到信任和支持。
② 循环提问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照顾到每个参与家庭治疗会议的家庭成员的想法和感受,不能让任何家庭成员有被冷落、被轻视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感觉,循环提问有助于做到这一点。
通过向每个家庭成员发问的方法,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由此不但可以全面收集家庭的信息,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③ 积极赋义原则:对于家庭的困扰,家庭成员往往有所感受,并有着自己的(消极)解释。
对此,治疗师可以换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从积极的方面给予解释,并引导家人从问题的根本以及自己能够有所应对的.方向入手进行行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限。
它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改变家人之间的交往结构,可以使个别成员的症状好转或消失;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
也可以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习惯和规则,它是因应无形但又是实际存在的需要,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这些习惯和规则管束或指引着家庭成员循着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去相处,从而减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纷扰。
但是僵化、过时、不合适的家庭结构将会阻碍家庭成员的成长,给家庭带来问题。
家庭次系统是家庭大系统中根据性别、功能、角色和代际不同而分成的比整体小的次级系统。
通常家庭系统是由多个次系统组成,如夫妻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兄弟姐妹次系统等。
界限是家庭与外界、家庭各次系统之间以及个别成员之间存在着的边界。
在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看来,治疗师的功能犹如一位界限建立者,他评估家庭次系统及其界限的功能,并帮助家庭澄清模糊不清的界限并打开不家庭结构适当的僵化界限。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有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的诊断蓝图简称为家庭图,就是用简明的图示表达出家庭的结构特征。
10-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
![10-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accd2387375a417876f8f0a.png)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成
一体的服务活动,目的是为受助家庭提供必要的知识,并且增强受助家庭 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支持
(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婚姻辅导 家庭暴力干预
答案:D(2015)
三、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 (一)家庭的救助和帮扶
(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
1.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主要区别
起源不同 关注焦点不同 工作理念不同 专业关系不同
2.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联系
服务领域的相互影响 服务模式的相互影响 工作认为的相互影响
(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
1.家庭 家庭是依靠血缘、婚姻或法律连接起来的一群人;家 庭成员拥有共同分享的历史和未来;家庭成员之间存 在深厚的情感联系 2.家庭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养 家庭和单亲家庭
宏观系统: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
答案:BD(2015)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家庭行为学习:假设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学习任务,
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指导孩子行为学习的同时鼓励父母在孩子做出适当 的行为时给予奖励
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帮助父母学习运用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增进
最低生活保障 灾害救助
(二)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家庭生活教育:讲座、宣传、知识竞赛和娱乐活动 以家庭为主题的服务活动 家长学校
(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Hale Waihona Puke 婚姻调解 婚姻学校:新婚夫妇、离婚夫妇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582e04ec3a87c24028c4d2.png)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2、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
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简答题:1、婚前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法律准备。
心理和意识上的准备:审视双方的性格、习惯及兴趣;促进有效沟通;学习处理冲突;了解婚姻的期望;认识夫妻角色及分工;性和生育计划安排;家庭财务预算安排;重视双方的姻亲关系。
2、家庭治疗的特点:是以家庭而不是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重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3、家庭的特征: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4、家庭治疗的原则:中立原则;循环提问原则;积极赋义的原则。
5、家庭治疗师的角色: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联结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帮助求助家庭的组织者;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联盟者。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862b9bbceb19e8b8f6ba68.png)
1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基本假设家庭 家庭社会工作是重要理论和概念 社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是主要内容会 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家庭社会工作是常用方法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的困难,使其更好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
① 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② 目的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发挥家庭功能③ 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把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当做服务活动开展的对象;把家庭作为服务活动开展的场景或者活动单位。
(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① 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② 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③ 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3)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① 增强家庭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② 结合家庭治疗和支持,保障家庭维持有效家庭功能③ 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维护家庭成员有效,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4)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主要区别① 起源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比较早、其源于友好访问员;家庭治疗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② 关注焦点不同:社工关注更广泛;治疗焦点是家庭2③ 工作理念不同:社工强调人在情境中;治疗强调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结构。
④ 专业关系不同:社工要建立良好关系;治疗缺乏(5)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① 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样家庭、单亲家庭。
② 家庭变迁与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家庭结构的改变与家庭成员互相关系和方式转变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变化联系起来,并且放在家庭生活场景缺乏去考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保持警觉,避免自己的误解,准确 服务对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婚姻:指一男一女间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一般而言,家庭结构具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人员构成,二是指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模式。
主干家庭:即有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功能。
家庭系统虽小,但功能却很复杂,,自成一体,同时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家庭生命周期:表示的就是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
这种控制调节系统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
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结构功能理论:按照帕森斯的观点,家庭的中心特点是均衡,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确立被外部世界打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
结构功能论运用到家庭社会学及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就是把家庭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上、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现存的结构。
家庭有两个不能忽略的基本功能:一是孩子的生育与初级社会化,使他们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二是使成年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
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在于传授人们承认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传授完全确立的行为模式。
社会冲突理论:与功能论相比,冲突理论更强调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它由此带来了社会的整体变迁。
其区别具体而言
1、功能论认为现代家庭是平静的、被动的,是和其他社会单位平衡的部分,而冲突论则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组织蕴涵着潜在的和事实上的冲突;
2、在功能论看来,家庭被认为是人们最初实现社会化的地方,而冲突理论却认为,人们的观念不是因教养而产生的,两性差异和“自然”的等级才是形成人们不同观念的最根本原因;
3、功能论把家庭看成永恒的“生活场所”,家庭成员的财富、地位、身份都可以代代相传,而冲突论认为这恰恰维护和促成了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
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既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又是心理内化的依据,所以在人的外部行为和内心世界之间起中介作用;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个体现象,所以是联结个体和社会的桥梁。
而个体正是通过对符号的掌握,才具备“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才得以产生。
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社会生活是要求有互惠关系的,人们的选择是建立在要得到最大的奖赏和最少的代价之下,以便获取最大的利润或最好的结果。
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起因于家庭内部交换的不平等。
社会交换理论对协调家庭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视角。
因为在家庭中常发生的情形是,家庭成员对其所受到的关爱、照顾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一旦没有得到这些便认定是对方出了问题,没有想到这种关系的维护还需要自己的相应付出。
因此,社会交换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家庭治疗的原则
①中立原则:家庭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始终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与家庭建立工
作关系,保持情感、道德上的中立,不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任何纠纷,不做任何道德评判和价值判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受到信任和支持。
②循环提问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照顾到每个参与家庭治疗会议的家庭成员的想
法和感受,不能让任何家庭成员有被冷落、被轻视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感觉,循环提问有助于做到这一点。
通过向每个家庭成员发问的方法,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由此不但可以全面收集家庭的信息,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③积极赋义原则:对于家庭的困扰,家庭成员往往有所感受,并有着自己的(消极)解释。
对此,治疗师可以换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从积极的方面给予解释,并引导家人从问题的根本以及自己能够有所应对的方向入手进行行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限。
它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改变家人之间的交往结构,可以使个别成员的
症状好转或消失;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
也可以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习惯和规则,它是因应无形但又是实际存在的需要,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这些习惯和规则管束或指引着家庭成员循着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去相处,从而减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纷扰。
但是僵化、过时、不合适的家庭结构将会阻碍家庭成员的成长,给家庭带来问题。
家庭次系统是家庭大系统中根据性别、功能、角色和代际不同而分成的比整体小的次级系统。
通常家庭系统是由多个次系统组成,如夫妻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兄弟姐妹次系统等。
界限是家庭与外界、家庭各次系统之间以及个别成员之间存在着的边界。
在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看来,治疗师的功能犹如一位界限建立者,他评估家庭次系统及其界限的功能,并帮助家庭澄清模糊不清的界限并打开不家庭结构适当的僵化界限。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有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的诊断蓝图
简称为家庭图,就是用简明的图示表达出家庭的结构特征。
绘制家庭图是对家庭问题的根源进行诊断时常用的方法,治疗师可以参照家庭图来拟定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