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3、初步感受“渔歌⼦”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体会这⾸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教学⽅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法:⾃读⾃悟、⼩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歌景交融( 7 分钟) (⼀)好语积累: 师:出⽰词语(1) 学⽣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来形容什么的? ⽣:回答 师:出⽰其他⼏组 ⽣: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师就考考⼤家,就读了这⼀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汇报 师:总结并⿎励。

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样⼀边读⼀边往了脑海⾥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才会提⾼的快。

(⼆)激趣导⼊: 师:播放歌曲:《渔歌⼦》 师:你从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家念出⼏句吗? ⽣:试着背出 师导⼊:刚才这⽀歌,可不是⼀⾸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初读正⾳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唐】张志和) ⽣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不仅是词的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的“⼦”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渔歌⼦》是写什么的? ⽣:回答 师:打开课件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生字学习
guī

xián
chā




词语解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雨如烟:细雨濛濛,远看如烟雾。 闲人:无事可做的人。 插田:插秧。 才了:才料理完。了:完结 蚕桑:种桑养蚕。
子绿 规遍 子 绿 声 山 规 遍 声 山原 里 里 原 雨 雨 白白 如 满 如 烟 川满 。 ,川 烟 。 ,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是他田园诗的
代表作品。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 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 瓜。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也 傍 桑 阴 学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 种 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瓜
渔歌子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瞧,这就是麻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 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 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 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 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图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 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 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 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 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 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渔歌子”为词牌名。字面意思为古人打渔时 喜欢咏的歌词。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 填词用的曲调名称。
精读感悟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箬笠: 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不须: 不想。 归: 回去,回家。
明诗意
精读感悟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事……
精读感悟
后两句的诗句描述 了孩子们在干什么?
模仿大人样子, 学着种瓜。
从一个“学”字,我们体会到了 孩子们的天真、勤劳、可爱。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诗歌中描写的农家夏忙时热烈的 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 里。
初读感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完本课,让我们了解了 江南初夏的旖旎风光,也让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生 活的热爱。
精读感悟
回忆学习古诗 词方法:
读诗句--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乡村四月》和 《四时田园杂兴》。
2.积累其它描写乡村的古 诗词。
板书设计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山原、川、子规、雨 四时田园杂兴:昼耕田、夜绩麻、学种瓜 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 ,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 着学种瓜呢!
明诗意
精读感悟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 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 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板书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 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 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 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释题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最后 10年隐居石湖,所以号石湖居士,南宋诗 人。58岁病辞。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 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 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 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 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是 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农家夏忙时热 烈的劳动场面。
儿童天真、勤 劳、可爱。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 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 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 瓜。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 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自由读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
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感情朗读
【词句赏析】
青箬笠
绿蓑衣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 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 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 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 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唐】张志和
渔 歌 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俗称“花鱼”或 “桂鱼” 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想 回去,回家。
【自由读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 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 瓜。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学种瓜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同学们读《渔歌子》有什么 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 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 活情趣。
景物:
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
【译文】
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西塞山附
近,白鹭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 中,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鳜鱼是那样肥美。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乡 村 四 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时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时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时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

2. 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 sāi sè塞车(sāi)边塞(sài)茅塞顿开(sè)lù lǜ绿化________ 碧绿________ 绿林________ 鸭绿江________le liǎo好了________ 行了________ 对了________ 了不起________jiě xiè未解________ 浑身解数________ 解释________ 解甲归田________ɡònɡ ɡōnɡ供给________ 供耕织________ 提供________ 供词__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烟________ 闭________ 耕________ 膀________ 衷________ 观________咽________ 闲________ 耘________ 傍________ 蓑________ 规________塞________ 须________ 若________赛________ 烦________ 箬________。

4. 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5. 写出带点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________白满川: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________傍: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3)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6. 填空。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水乡________(季节)特有的景色。

后两句写________。

(2)《四时四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古诗词三首(共51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古诗词三首(共51张PPT)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将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的盘子,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山想象成小巧的青螺。在诗人的想 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 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忆江南
江南好,
熟悉。
风景旧曾谙。
江边的花朵。
颜色鲜红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过火焰。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种植物,叶蓝
绿色,可提取青
能不忆江南?
蓝色染料。
翻译: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太阳从东方升起,阳 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 的火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
“诗仙”“诗侠”“酒仙”等称呼,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tínɡ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 鸟/高 飞 尽 ,
孤 云/独 去 闲 。
相 看/两 不 厌 ,
只 有/敬 亭 山 。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 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这首词,解决问题: 1.说说你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
理解。
“旧曾谙”点明这首词是回忆江南景物 所作。“江南好”则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 江南春天的赞美。
2.这两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样的表达效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 江水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复习课件(课文要点)统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复习课件(课文要点)统编版
②下片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编鸡笼的二儿子、剥莲蓬的小儿子。重点刻画了小儿 子。“喜”和“卧”用得好。“喜”字可以说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小儿子的顽皮和淘 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 卧” 字使用得最妙,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样子和 盘托出,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诗人简介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 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 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 《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 痴呆词》等。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 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诗人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 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 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下片写了孩子们的活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而又不乏生机的乡村图画。既有天 然之趣味,又有天伦之和美;既有耕作之繁忙,又有小孩子的调皮嬉戏,写尽了农家之 乐,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主题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 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 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 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 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 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 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 摘下的莲蓬。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渔歌子》教案【教材分析】《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

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

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

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塞、箬、笠、蓑”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词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乡村风光的美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田园诗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 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借助信息技术体会诗中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23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

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乡村四月》插图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

谁来说说?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课件出示: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1、【课件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

【课件出示生字:蚕、昼、耘、塞、箬、笠、蓑】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全诗】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4、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2、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激趣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

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二、导入《独坐敬亭山》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三、初读理解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1、看插图晓大意。

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

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 sāi 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 ) 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五、写出带点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

诗人以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滁州 西涧的自然风光,包括幽草、黄鹂、 春潮、野渡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 幽静的画面。
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 得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描写西涧的春景,诗人表达了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借 景抒情,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归 隐的意愿。
X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 课《古诗词三首》
汇报人:XX
REPORTING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艺术手法鉴赏与实践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目录
XX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REPORTING
教材分析与课程目标
•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包含三首 古诗词。这些古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 护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观念。
通过比较古代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价值 观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追求真、善、美 的生活境界。
结合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 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关爱 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
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古代诗词讲究格律和韵律,要求诗句的字数、平仄、押韵等符合一定的规则,以形成和谐 的音乐美。
诗词中意象及象征意义探讨
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情感或理念的艺术手法,它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 形象,并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和理解古诗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其中必然包含多音字的应用。

多音字是指一个汉字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读音,让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多音字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三首古诗词,其中包含了多音字的应用: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中的“白日”和“白”字都是多音字,分别可以读作“bái”和“bó”.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了解到“白”字的不同读音,同时体会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进取精神的鼓励。

2.《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中的“白”字和“白发”中的“白”字都是多音字,前者读作“bái”,后者读作“bó”.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学习到“白”字的不同读音。

3.《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的“明”字和“明月”中的“明”字都是多音字,前者读作“míng”,后者读作“míng”.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学习到“明”字的不同读音。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词,孩子可以不仅提升语文素养,还能了解多音字的应用,增加诗词的乐趣,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希望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诗词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愿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人才。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精品】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人教新课标23.古诗词三首故乡的山溪课内阅读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描写了江南农村(时节)的景象,我能从“,”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中的山原指的是,白满川的意思是,子规表示鸟。

3. “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给下列黑体字加拼音。

鳜鱼( ) 箬笠( )5.下面是对以上诗歌的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诗作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青山,白鹭、红花、流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恬然安适的情趣。

D.“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故乡的山溪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山东老家。

家乡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崭新的瓦房,清脆的蝉鸣……一下就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

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

”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

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一饮而尽。

好凉爽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澈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

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

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着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

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肥大的虾。

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

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主动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

教材简介:
本文通过对石缝间顽强生存的小草,改变自己、适应生存的蒲公英以及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大片天地的松柏的描写,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命的沉重话题可能很少或者很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问题并真正有所收获。

不但是学习重点甚至是学习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所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

(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

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

齐读。

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我会读。

(2)我会讲。

(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三、自学辅导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1)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我搜集的第二则格言。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六、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强烈
19、生命生命瓜苗生长顽强珍爱生命
静听心跳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