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功效异同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煎
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者忌用。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芦根
天花粉
同: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热病烦渴,津伤口渴
异: 清胃止呕:胃热呕吐 清热利尿:热淋,小便不利 除烦 止呕:胃热呕哕
脾胃虚寒者忌服。
消肿排脓:疮疡肿毒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夏枯草
决明子
同: 苦寒,归肝经。
清肝明目:肝火目赤肿痛。
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并善于 清热解毒,又常用于多种热毒病证。
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 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且解肌退热, 善解项背强痛。
【相似药物比较】
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疏散风热透表力强,治温 热病卫气营血证皆可;
又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 痢。
同: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治热入营血、 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常相须为用。
异: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 瘰疬多用; 生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强,故血热出血、内热 消渴多用。
• 牡丹皮与生地黄:
均可清热凉血,用治阴虚发热。 生地重在甘寒滋阴,能使阴生而热退; 丹皮偏于清芬透达,使邪散而热退。
常见中药功效的异同比较
麻黄与桂枝功用鉴别
同:均辛温,归肺、膀胱;均有发汗解表作用,常 相须为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发汗力强,用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力和缓,可用治外感 风寒表实证、表虚证及阳虚外感。
异:麻黄还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用治咳嗽气喘, 风水水肿。 桂枝又归心经,温通经脉,用治寒凝血滞诸痛
热毒疮疡;
连 翘 外感风热
苦寒泻火,消痈散结力强, 为“疮家圣药”;
及温病初起; 又清心利尿,用于热淋涩
痛。
【相似药物比较】
大青叶 苦寒
心胃
板蓝根 苦寒
心胃
青黛 咸寒
肝肺
三者属
同一来源,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温热病及
血热发斑、
痄腮、咽痛、 疮疡等。
凉血消斑力强,尤长于治气血 两燔发斑证。
偏上行头面,长于解毒利咽散结, 治温热病兼咽痛、痄腮、大头 瘟等。
长于凉肝清肺,治疗肝火犯肺, 咳嗽痰血,胸痛等; 又定惊止痉。
【相似药物比较】
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兼能疏郁通乳,为治乳痈要药;
又利湿通淋,治疗热淋涩痛, 湿热黄疸。
1.乳痈、肠痈等
热毒疮痈 凉血解毒消肿力强,为治疔毒
紫花地丁2. 毒蛇咬伤
要药。
九.清热凉血药
【玄参、生地黄功用鉴别…】………………
善温暖脾胃,为脾胃寒证的要药; 回阳救逆力弱于附子,治亡阳证 (附子无姜不热); 兼温肺化饮,治寒饮喘咳。
【相似药物比较】
肉桂
同出肉桂树 温经散寒
树皮入药; 长于温里寒,用于里寒证; 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用于命
门火衰证。
桂枝
寒凝血瘀诸证 (胸痹、经闭、 风寒湿痹证)
嫩枝入药; 长于散表寒,用于表寒证; 又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蓄水等
蝉蜕甘寒质轻,疏散肺经风热而利咽、透疹、止痒, 又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凉肝息风止痉。
石膏
知母
同: 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气分热盛及肺胃热证。
异:
甘、辛,大寒
苦、甘,寒。归肾经。
煅用:收敛生肌,收湿,止 滋阴润燥:肺热燥咳,

津伤口渴及内热消渴。
疮疡不敛.湿疹湿疮.(外用. 阴虚内热证。肠燥便秘。
目暗昏花等证。
不同:
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柴胡、升麻、葛根鉴别
同:解表----表证发热 升阳----清阳不升
其中:柴胡、升麻两者均能升举阳气,用治气虚下陷; 升麻、葛根两者又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异: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 疏肝解郁,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又常用于感冒发热、肝郁 气滞等证。
相同点: 发表和中 不同点:藿香长于化湿醒脾,善和中止呕,
且能解暑
紫苏长于散寒解表,善行气宽中, 且能安胎,解鱼蟹毒
【厚朴、苍术功用鉴别】
同:均为化湿药,性能辛苦温,具有燥湿之功, 常相须为用,治疗湿阻中焦之证。
异:厚朴以苦味为重,苦降下气消积除胀满,
又下气消痰平喘,既可除无形之湿满,又可 消有形之实满,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鉴别】薄荷、牛蒡子、蝉 蜕
• 相 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同 透疹--点 利咽---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风热上攻,咽喉肿痛
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
不 热、发热无汗者首选,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同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

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尤宜,又外散风热, 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散肿之功。
又宁心安神,治心悸,失眠。
薏苡仁
水肿,小便不 甘淡凉 利脾虚泄泻
脾胃肺
为清补渗利之品,治脾虚水肿 及脚气水肿; 兼除痹,治着痹拘挛; 兼清热排脓,治肺痈、肠痈。
【相似药物比较】
附子 辛甘大热
有毒 心肾脾
干姜 辛热
脾胃心肺
回阳救逆 温中散寒
亡阳证
脾胃虚寒证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为治亡阳 证要药; 又补火助阳,治各种阳虚证; (上助心阳以通脉,中补脾阳以 健运,下壮肾阳以益火,外固卫 阳以祛寒;) 散寒止痛又治寒痹证。
柴胡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 来寒热。
【胡黄连、黄连功用鉴别】
同:名称相似苦寒清热燥湿,善除胃肠湿热,同 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异: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甘遂、京大戟、芫花功用鉴别】
同:三者均为峻下逐水药,泻水逐饮,作用毒,且不宜与甘草同用;内服时,多醋制,可降低 其毒性。
证。
【相似药物比较】
小茴香 辛温
肝肾脾胃
暖肝肾散寒止痛,治疗寒疝腹痛, 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
又理气和胃,治疗中焦虚寒气滞证。
温中止痛
丁香 辛温
脾胃肺肾
脾胃寒证
高良姜 辛热
脾胃
善温中降逆,尤宜于胃寒呕吐; 又温肾助阳,治疗阳痿,宫冷。
温中散寒止痛止呕,为治胃寒疼痛、 呕吐专药。
异: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京大戟,最弱者为芫花。
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 大戟偏行脏腑水湿, 芫花泻胸胁水饮,并祛痰止咳。
【巴豆、大黄】
同:均具有较强的攻下祛积作用,用于积滞便秘。 异:巴豆辛热燥烈,药力刚猛,峻下冷积,开通闭
塞,主治冷积便秘重症; 大黄苦寒泄降,峻下实热,荡涤胃肠,主治实
热积滞便秘急症。
【羌活、独活鉴别用药】
同:二者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 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异: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 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
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 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 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
藿香与紫苏比较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心烦。
相火。
清热安胎:胎热不安。清胃止呕:胃热 退虚热:阴虚火
呕吐。
旺证。
脾胃虚寒者不宜 脾胃虚寒者忌用 脾胃虚寒者忌用。
使用。
阴虚津伤者慎用。
桑叶、菊花功用鉴别
相同:
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清肝明目---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
目赤肿痛,以及肝肾精血不足,
苍术辛散温燥为主,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又可祛风湿。
【相似药物比较】
砂仁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止泻
化湿行气之力偏中下焦;
化湿行气力略胜, 温中重在脾而善止泻;
豆蔻
湿阻中焦
及脾胃气滞证。
化湿行气之力偏中上焦;
用于湿温痞闷, 温中偏胃而善止呕.
【相似药物比较】
茯苓 甘淡平 利水渗湿
心脾肾 健脾
为平补渗利之品,为利水渗湿 首选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异:
清肝火力强。
明目佳品。虚实皆宜。
散结消肿:疮痈肿痛,瘿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瘤瘰疬。
润肠不宜久煎。
脾胃虚弱者慎用。
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黄芩
黄连
黄柏
同:苦寒 清热燥湿:湿热证。 泻火解毒:脏腑火热证及热毒证。
异:归肺胆脾胃 归心脾胃胆大肠 归肾膀胱大肠经。
大肠小肠经。
清泻肺热:肺热咳嗽 清心除烦:热病 善清下焦湿热及
证;甘温助阳化气,用治痰饮、蓄水证、心悸。
荆芥与防风功用鉴别
同:二者均辛微温,祛风解表,外感风寒、风 热表证均可使用;防风胜湿还可用于夹湿表 证;以及风疹瘙痒。
异: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强;又能 透疹、消疮、止血,用于…。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 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 止痛、止痉,用于…。
• 赤芍与牡丹皮: 均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治血热、血瘀之证。 但活血之力赤芍优于丹皮,凉血之力丹皮优于赤芍。
• 赤芍长于活血止痛,清泻肝火以治肝热目赤、肝郁 胁疼等;
• 丹皮长于凉血除蒸,既透血分实热又清阴分虚热。 • 治疗血热瘀滞之证,二者常相须配伍。
【银柴胡、柴胡鉴别(退热)】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 小儿疳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