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注会CPA审计最终背诵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

专题一审计计划

1、审计证据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取决于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仅实施

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了解、评估和测试相关控制。

2、对注册会计师带来不便的一般因素,不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做出XX不可行的决定;应

当实施存货监盘,或安排其他注册会计师代为监盘

3、内部审计的自主程度和客观性时有限的,如果拟利用内审的特定工作,应当评价内审的

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内审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4、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5、重要性的确定:

a)盈利稳定——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b)微利或微亏,或盈利和亏损交替——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

损;

c)新设企业——总资产;

d)新兴行业——营业收入;

e)基金——净资产

f)研发中心——成本或营业费用;

g)公益性基金会——捐赠收入或支出;

基准通常保持稳定,在经营规模没有重大变化时,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宜超过上年的重要性。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6、注会无需将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平均或按比例分配到各报表项目,而是应根据前期审计

经验和本期风评结果,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7、当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获取了新的信息或进一步程序使注会对被审单位经

营情况了解发生了变化,注会应当修改实际执行的和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8、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不需要更正;临界值一般为报表整体重要

性水平的3%-5%,最高不超过10%。

9、银存和应收的函证程序:

➢注会应当函证银存,除非有证据表明银存、借款及往来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重大错报风险低;

➢注会应当函证应收账款,除非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者函证很可能无效。

➢如果不对银存和应收函证,应当在底稿中说明情况。

10、管理层要求不函证时,应当考虑其合理性,合理则实施替代程序,不合理则视为审计范

围受限,应考虑对财务报告可能产生的影响;

分析原因时,应考虑管理层的诚信、是否存在舞弊或错误、替代程序能否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范围受限:

11、注会应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对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串通舞弊的

风险保持警觉;发出前核对,收回后验证。

12、对电子回函,应当与被询证者联系,合适回函的来源和内容;口头回函不能作为有效的

审计证据,注会可以要求书面回函,无书面,则实施替代程序。

13、如果注会认为积极式函证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必要程序,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充

分的审计证据,注会应当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14、利用专家的工作:

a)确定是否利用:管理层是否用了专家的工作;事项的性质和重要性及复杂性;重大

错报风险;预期程序的性质及其注会对专家工作的了解,程序是否可获得替代性证

据;

b)评价专家本身:专业素质、胜任能力和客观性;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与专家就重

要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评价专家工作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

c)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结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与其他证据的一致性;专家使

用的假设,及假设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专家使用原始数据及其相关性、完整性和准

确性。

d)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的程序:询问、复核底稿和报告、必要时与其他专家讨论、

与管理层讨论专家的报告;

15、利用内审工作

注会应当评价内审的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内审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师傅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a)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内审的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内审是否能保持应有的

职业关注;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b)内审对注会工作的影响:内审已或拟执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被审计项目的重大错

报风险;内审人员评定审计证据的主观程度;

c)对内审特定工作实施审计程序:检查内审已检查的项目;检查其他类似项目;观测

内审程序。

16、与治理层的沟通

a)沟通的事项: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告审计相关的责任;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

1)后任发起,需被审计单位同意,口头或书面,前任未答复继续沟通未答复则接受;

2)接受委托前必须沟通,除非有证据表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很低;

3)沟通内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

上存在的分歧;前任曾与治理层沟通过的舞弊、违反法规行为、及值得关注的内控

缺陷;前任认为变更的原因;

专题二风险评估

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举例:

a)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等其他因素,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b)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一股独大,可能存在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治理层形

同虚设,对管理层无有效的监督;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如没有适当的职责分离。

c)被审计单位对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涉及重大不确定性的事项或交易;以往

发生的错报在本期的重大调整;

d)被审计单位业绩衡量和评价:股权激励、首次上市、招投标等,存在舞弊的风险,

可能为了满足财务指标的要求而粉饰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整体产生不利影响。

e)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信息化程度高,带来信息化技术风险;大量研发,导致

研发失败风险;新的会计准则;

f)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层缺乏诚信或面临异常压力;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或管

理层;内控存在缺陷;

2、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a)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智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

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b)控制活动: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

c)流程: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确定重要性、重点领域、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内控——控制测试)

——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风险:实质性程序))——形成结论

d)了解内控是必须的评价内控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得到执行;控制测试是非必须程

序,用来评价控制的有效性;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得出重大错报风险,进而通过进一

步审计程序来应对。

e)综合性方案:控制测试+细节测试;实质性方案:只有细节测试;

f)特别风险:100%:舞弊、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超出正常经营过程中的重

大关联方交易;50%:具有高度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

专题三风险应对

1、财务报表层次的总体应对措施:

a)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b)指派更有经验或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

c)提供更多的督导;

d)在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中融入更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查以前没查的);

e)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在期末实施更多的程

序,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更广泛的审计证据,扩大审计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