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与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战略

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战略

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战略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纷纷跨足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

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意义、融资策略和挑战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战略进行浅析。

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意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跨国经营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市场,实现更高的利润增长。

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扩大企业的业务规模。

其次,跨国经营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合资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品牌价值,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品牌升级。

最后,跨国经营还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通过将业务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市场,中国企业可以避免因为国内市场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2. 融资策略在进行跨国经营时,中国企业需要灵活运用融资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融资策略:2.1. 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通过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进行融资。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再投资、利润留存等方式获得内部融资。

这种融资方式比较灵活,无需向外部机构支付利息或股权份额,降低了融资成本。

2.2. 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是指通过向外部机构或个人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

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进行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但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或股权份额,并承担一定的风险。

2.3.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

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在国内或国际股市上市,吸引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从而获得资金。

股权融资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较大的资金规模,但也需要承担股东权益变动等风险。

3. 跨国经营融资策略面临的挑战虽然跨国经营可以为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挑战:3.1. 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监管差异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这些差异可能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并且需要与多个国家的政府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

浅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浅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浅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班级:工商1101姓名:吴琼学号:11101107【论文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性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跨国经营的道路。

文中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又是全球市场大舞台上的主要竞争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至今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比较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1978 年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而国外则拥有几百年的历史。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广泛,进入行业较多,企业数量较大。

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和备案的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共计6296家,协议投资金额达112亿美元.投资涉及的行业也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

尽管我国在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

1999年度,我国只有9家公司进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并且这9家公司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也有不少差距,如平均利润率只有500强的1/3,资产收益率仅为1/6。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1.宏观上(1)缺乏总体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主要表现在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未建立统一、权威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未制定系统、稳定的海外投资促进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政策上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导向机制。

由于国家的宏观信息系统不完备,现有的海外投资项目多数是根据多种渠道得到的非系统化信息决定投资的,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无论在行业还是地区布局上,都没有统筹安排的主攻方向和目标,投资行为上表现出无序性,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国际声誉。

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1. 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是一大挑战。

各国政府和民众对外国企业的态度和限制政策常常会影响企业在当地的经营与发展。

政治风险一旦出现,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损失,甚至被迫退出当地市场。

2. 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品牌形象往往受到质量信誉、文化差异等影响。

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

3. 合规风险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存在合规方面的弱点,容易陷入合规风险。

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4. 人才管理跨国经营需要人才的支持,但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和管理人才存在一定困难。

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可能影响企业在海外的运营效率。

5. 安全风险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大。

包括恐怖袭击、劳工冲突、自然灾害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对策1. 加强政治风险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的准备。

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政府支持,降低政治风险。

2. 提升品牌形象在产品质量控制、文化融合以及对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通过品牌建设和公关活动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扩大市场份额。

3. 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当地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岗位。

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降低合规风险。

4. 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人才时,应该注重对语言和文化的培训,以便员工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缺乏慎重研究和判断 , 对海外合作者 的信誉 、 能力 、 式并不能很好地为我国企业 提供 学习机会 , 许多涉 稳定性等基本素质考察不够 , 致使受骗上 当的情况 外企业也未 能通 过 间接 出 口真正 积累 国际经 营经 时有发生。 验, 无法为更深人地进入 国际市场 、 参与 国际经营进
相比, 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 , 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还必须完善政策,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
能力。 关键词 : 国企业 ; 我 跨国经营; 发展 战略
中圈分类号:2 1 F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5 (06 0 1 3-7 120 )2 0-
2 4 —o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分析
客观 地说 , 国企业 在 “ 出去 ” 我 走 战略 的实施 过
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 , 完全可 以在国际市场 上拓展新 的发展 空 间。但是 由于还处在 发展 的初
期, 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 国公司相 比, 在许多方面还
收 稿 日期 :o 6 _ 1 o 2o _ o —- 4
争力强的企业。 目前 , 我国境外投 资与发达 国家差 法了解不够 , “ 对 游戏规则 ” 认识不足 , 参与 国际化 距很大 , 境外投资总额不足 G P的 2 , D % 企业平均投 经营比较盲 目, 也就无法 实现企业 自身核 心能力 与 资额为 10万美元左右 , 5 而发达国家为 60万美元 , 环境之间的最佳适应 , 0 更谈不上核心能力成 长的最 发展中国家为 40万美元。从我 国对外投资的项 目 5 大化。因此 , 国企业 在 国际化 的进 程 中, 我 经常受 规模看, 大多是中小企业。据德 国的统计表 明, 德国 挫 。 中小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约为 7 , % 而大型企业 约 ( ) 五 多数企业核心能力较差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国经营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国经营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国经营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国经营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通过跨国经营来拓展市场和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动机、实施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动机国有企业国际化的动机主要包括资源需求、市场扩张和技术引进等方面。

首先,国有企业可能因为国内市场饱和或资源不足而寻求海外市场和资源。

其次,通过国际化战略,国有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入来源,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国际化战略还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方式国有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投资、收购合并、战略联盟等。

直接投资是指国有企业直接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收购合并是指国有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国外企业来进入国际市场。

战略联盟是指国有企业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三、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挑战国有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往往面临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

其次,国有企业在海外市场上还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这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际化战略还面临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和市场波动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都需要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启示在国有企业推进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启示值得关注。

首先,国有企业应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国有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中应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

五、结语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国经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摘要]当前,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和战略栽体。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性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跨国经营的道路。

本文讨论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特征、前景,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研究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对外投资China'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Problems andDevelopment Strategy[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and strategic plant body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nterprises are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compete, we mus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aking the road of transnational busin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s, analysing problems exsit in transnational business, and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measures and proposals.[Keywords]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eign Investment目录引言 (1)一、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概述 (1)(一)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 (2)(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理论 (3)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与特点 (4)(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 (5)(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征 (5)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6)(一)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 (6)(二)跨国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 (7)(三)跨国经营的人员素质低缺乏管理经验 (7)(四)资金不足阻碍跨国经营的发展 (8)(五)技术优势与竞争者相距甚远 (8)(六)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缓慢 (8)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研究 (9)(一)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9)(二)熟悉国际规划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9)(三)加快培养跨国经营所需的专门人才 (9)(四)建立企业金融系统来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 (10)(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竞争优势 (11)(六)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12)结论 (12)致谢 (14)参考文献 (15)引言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出现了加速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现状研究以为例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现状研究以为例

3、缺乏国际化人才
3、缺乏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 营方面起步较晚,因此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使得中国企业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难以有效融入当地市场和文化环境。
三、提升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竞争 优势的对策建议
1、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 题
1、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不足
1、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不足
虽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在国际化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经 验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目标市场了解不足、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管理团 队国际化素质不高等方面。
2、跨国经营风险挑战加大
2、跨国经营风险挑战加大
3、跨国经营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结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国际化经营 管理经验不足、风险挑战加大等问题。未来,中国企业需要更加理性地制定跨国 经营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并探索多样化的跨国经营形式,以更好地 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内容
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谢谢观看
2、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未来,中国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引进高素质人 才和加强培训,提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素质。同时,将更加注重目标市场的本土 化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3、跨国经营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3、跨国经营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未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形式将更加多样化。除了现有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 购等投资形式外,还将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如联合开发、共建园区等。将更加注 重与当地社区和政府的合作,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经济体系。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未来发展 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篇: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伴随经济化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十五”期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还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存在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际化经营的总体实力相对薄弱等问题。

为了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之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经营战略转变。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和条件1.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石油、天然气以及许多重要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蕴藏量不足,即使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源量,人均占有量也比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部分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实行跨国配置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

2.大规模引进外资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学习条件和市场机会。

根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以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居第三位。

截止到2004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5621.01亿美元。

浅议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浅议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国家 的发 展提 供 了 良好 的机 遇 。 ( 二)从发展 中国家及我国角度看跨 国公 司
外直接投资净额为 4 8 4 亿美元。从 以上 的状况和数据 看 ,当前我 国企业 的跨 国经 营仍处 于发展 的初级 阶 段。快速且有效的发展跨 国经营是使我 国跻 身国际市 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的主 要手段 ,也是促 使我 国经济持续 、快速 、健康 发展 , 提高综合 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 目前我国的许多海外 投资企业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 的跨国企业 ,但是经 过近十几年的艰苦磨练,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杰出的 跨 国公 司,如 中国银行 、首都钢铁 公司 、海尔集 团、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化工进出 口总公司等。
浅 议我 国企业 的跨 国经营
吴 宇
哈尔滨 10 8) 500 ( 黑龙江大学 经济学 院,黑龙江
[ 摘
要 ] 我 国企 业跨 国经营主要存 在三方面问题 :投 资方面,对外投 资意识 不强,投 资 范围只限 于几
个国家,投 资数额 较 小且投资方式不利 于企业进一 步向外扩 张。在产 品 方面,欠缺 品牌 观念 ,名牌产 品数 量
二 、我 国企 业跨 国经 营存在 的 问题
发达 国家和我 国跨 国企 业集 团的 比较 比较特征
海外子公司 投资动机
发 达国家跨
国企业 集团 规模大数量多
我 国跨 国企业 集团
规模小数量少
效益型和 战略型 资源 型和市场 型
主要投资形式
主要投资地 区 产品特征
控股子公司
有 限,产 品服 务相对较差 ,产品技术质量低 ,具有 垄断优 势的技 术较 少。在 管理方 面 ,政府 支持 不足 ,相 关 政策 、法规 不完善 ,专业人 员 匮乏 ,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待于完善 。应加 强跨 国投 资意识 ,扩大跨 国投 资范 围; 利 用现有 比较优 势增大对外投资额 ,完善跨 国经营方 式 ;树立 正确 的名牌观 念 ,加 大投入 和利 用 资金 力度 ; 发展 高新技 术,加 强技 术创新 ;完善 相关法规 ,加 强政府 支持 ;同时应加 快专业人 才核 算。 [ 关键 词] 跨 国经 营;投资 ;问题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B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战略选择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探讨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一般而言,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一)外部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

加入WTO 后,形势将更加严峻。

这表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会拒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而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比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仅整车厂就有100多家,但全年的总产量之和只相当于外国一家中型企业的产量。

全国企业500强的销售额之总和只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的年销售额。

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一批跨国大企业正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公布的数据,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 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

这些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 —70%,产品研究与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

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美国《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 %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

并且从行业集中度和其生产经营与其他跨国企业的相关性等经济指标看,全球500强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二)内部原因通过国外研究论证,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比较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因素促进了跨国经营的出现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生。

根据海墨和金达莱伯杰(Hymert and Kindleberger)的观点,跨国公司拥有某些垄断优势,诸如:(1)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2)对某些原材料来源的垄断;(3)经济规模优势;(4)对销售渠道的控制;(5)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促成了跨国经营或外国直接投资。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及相应对策摘要: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潮流。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增长,世界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跨国企业的稳步跃进,促使跨国公司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与战略变革,以新的竞争秩序适应发展的经营环境,稳定良好的增长势头,提高世界竞争力,力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十余载,机遇与压力并存,挑战与危机并进,研究我国跨国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对我国变革传统概念中“跨国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整合生产具有深远意义,与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

Abstract: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the main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foreign trade, and global multinationals leap forward steadily, prompting multinationals revolute policy and chang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competitive business environment, stabilize healthy impetus of growth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orld, and strive to develop faster and better. China has joined the WTO more than ten years, the opportunities and pressures exist, the challenges and crisis are in hand.It is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new trends of world's major multinational development,which help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multinational"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of our country and integrate productions of worldwide. Thus,this resear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our country.第一章跨国公司发展历程要分析我国跨国企业的现状问题,我们首先要先了解跨国公司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当弄清了跨国够公司的本质问题,才能进一步分析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问题。

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小型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跨国经营的重要性。

跨国经营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竞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跨国经营的意义和价值1.1 开拓新市场中小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进入到各个国际市场,拓展客户群体,获取更多的销售机会。

跨国经营可以为企业带来增长的动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1.2 获取资源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跨国经营的方式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

例如,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中小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1.3 分散风险跨国经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在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少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的风险。

通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企业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2. 跨国经营的挑战和风险2.1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在跨国经营中,中小企业会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这些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的市场拓展和沟通产生一定的阻碍。

2.2 法律和政策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可能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必须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否则,将面临被罚款、被起诉等风险。

2.3 资金和资本运作困难跨国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本运作,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小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同时制定有效的资金和资本运作策略。

3. 跨国经营的策略3.1 选择合适的市场和行业在跨国经营中,中小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拓展。

市场规模、竞争程度、消费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

同时,中小企业应该选择自身擅长和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行业。

3.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例如,可以与国外的大型企业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共享市场渠道等。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提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跨国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竞争力较差和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就如何做大我国跨国公司,使之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1、跨国经营发展总体态势较好,跨国经营企业大大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

2002年6月我国在境外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2003年6月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

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2、大企业在迅速成长,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

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3家,1999年增加到9家,2000年和2001年则发展到11家。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大。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一)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从企业跨国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许多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家计划指令安排的,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涉,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先行体制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企业难以对国际时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

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加工项目较多,高科技项目较少,且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挑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市场挑战。

在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往往会遇到本土企业的竞争。

这些本土企业熟悉当地市场,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在价格、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都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对策: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以增强自身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

二、文化差异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法律法规、商业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给中国企业的经营带来隐患。

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可能会在商业活动中犯下严重的错误,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对策: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需要重视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培养员工的跨文化能力,加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建立符合当地法规和商业礼仪的经营方式,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经营风险跨国经营中的经营风险也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由于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往往会面临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多种风险。

如果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国企业可能会在跨国经营中受到损失。

对策: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

通过投保、外汇套期保值、合约条款等方式,降低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品牌建设的挑战。

中国企业的品牌在国外市场往往会面临认知度低、信誉不佳等问题,这会严重制约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亚要内容。

因此,研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和提出战略对策无疑有着童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改一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迅速发展。

但是,从中国这样大的国家的角度看,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其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小,政策上我国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导向机制。

而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口益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如果不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将会在国际市场中处子干分不利的境地。

当前,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与鼓励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原因是国际贸易战的加剧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它使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转为技术和资本输出,由进出口贸易转为向国外直接投资,以绕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阻碍。

在跨国公司扩张的同时,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也更加显著,它使国际市场的争夺更趋激烈。

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搞国际化经营,走向国际市场势在必行。

本文拟就跨国经营问题作一概略的分析。

一、九十年代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能带来的机会是:第一,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

从国际范围看,世界格局从两霸对峙转入多极化的转折时期,世界经济重新分化组合,给我国以较大回旋余地。

世界许多国家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不久前对亚洲和美欧20。

多家大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联盟,今后十年经济将高速增长,年均实际增长率约为6%,是美国的2.5倍。

因此,日本企业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日本企业在亚洲最重要的投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欧美企业经济政策调整后,也把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作为重点投资对象。

亚太地区相对政治稳定,经济很有活力。

不管人们把下一世纪称作“太平洋”世纪,还是“东亚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逐渐东移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提出的我国面向21世纪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标志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是我国由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开端。

在当今世界宏观局势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成为WTO成员,进一步打开国门,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代表着国家之间的竞争。

一个国家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和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实行跨国经营是必由之路。

跨国经营的概念一般来说,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

约翰·费耶维舍(JohnFayerweather)教授认为:“尽管人们可以给跨国经营做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定义,但它只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活动。

因此,跨国经营所特有的一些概念必须直接来自于与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的经营过程。

”理查德·罗宾逊(RichardD.Robinson)认为,“跨国经营作为一个研究与领域,所包含的是对不止一个民族国家、地区和殖民地的人或机构有影响的公共和私人经营活动”、“‘经营’这一概念所指的是这样一种以实现某种人类满足为目的的有组织的人类努力:这就是为了以明确的条件加以规定的、以交换补偿为基础的相互利益,将商品和劳务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或者从一个人或群体转移给另一个人或群体。

就是说,一个政府拥有的实体为了内部财务利益而进行商品生产和销售是一种经营活动,但支付社会保障津贴或对外援助则不是。

” 跨国经营的兴起和发展跨国经营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印度及远东进行掠夺性贸易的殖民地公司,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为先导,他们主要是输出产品和掠夺资源。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合集五篇)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合集五篇)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合集五篇)第一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内容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顺从趋势,不断发展。

从改革开放的初期至今,我国海外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1世纪初始,随着我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跨国经营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断提升,而且投资分布的地区日趋广泛,投资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壮大。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ABSTRACT] At pres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In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compliance tre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Far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overseas business from scratch and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In the start of 21 century, as China's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strategy, 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into a new era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each year, and it have been expandin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ising,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areas of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nvestment has diversified the main trend.Althoug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scale.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 WORD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Foreign Investment;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在跨入21世纪新纪元,中央提出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优势,让我国的企业勇敢的跨出国门,雄赳赳的走向世界,这是我国企业需要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本土化战略研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国经营方兴未艾。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呈现初级化特点,也显示了令人欣慰的发展趋势。

同时,跨国经营的“本土化”特点也渐渐凸显。

摩托罗拉进军中国始于1987年,当时摩托罗拉在北京建立了办事处,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国本土扎下了根。

2001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313亿元人民币,2000——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连续两年雄踞销售量第一宝座。

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也是美国在华最大的投资商之一。

摩托罗拉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的原因,从摩托罗拉(中国)网站上如同宣言式的话语中便可一目了然:“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是‘与中国建立牢不可破的战略伙伴关系’,目标是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摩托罗拉在中国一直推行本土化战略,尽量做到“入乡随谷”。

摩托罗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摩托罗拉目前被认为是在华企业中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跨国公司。

海尔是一家从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起来的,继而进行跨国经营的中国家电业民族企业。

海尔被称为中国商界一朵耀眼的奇葩,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并不断蓬勃地发展着,现已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美国设有分公司。

2001年,海尔全球营业额602亿人民币,海外营业额占到14%,其中海外机构实现营业额为7.3亿美元。

特别是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在美国建立海尔美国公司更使韩国家电业的老板们在钦佩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海尔在美国取得的骄人成绩望尘莫及。

海尔冷柜已在美国同类型号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

海尔的窗式空调也已占美国市场的3%,今年销售量有望翻番。

而这一切无不和美国海尔进行的一系列本土化营销策略有关。

一家是美国企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经营,一家是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本土化经营,其策略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外呢?作为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的本土化策略能给予正在开始迈向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海尔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一、策略一:人力资源的本土化跨国公司在进行营销本土化的策略时,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人力资源的本土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与发展战略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投资经营投资战略
论文摘要:本文以跨国公司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论述的主线,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认为,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和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战略。

一、引言
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是从国际投资开始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史中,国际贸易的历史远比国际投资悠久,国际贸易的理论也比国际投资的理论成熟得多。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被称为“赫—俄—萨模式”(H-O-S Model)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比较公认的权威学说,而在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

西方学者通常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现象,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各自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国际投资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二、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海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内部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联系。

这其中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海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主要原因。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

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产权、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的改革远未到位。

首先,按常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理应保值和增值,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甚至连保值也未能做到。

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主要有: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个人的名义在当地注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确,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隐患。

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存在于国内母公司,一些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也沿袭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

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根本改变,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的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业务发展漠不关心,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海外企业缺乏国内母公司的相关支持而孤军奋战,海外业务的拓展活动显得后劲不足。

同时国内母公司的这种态度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境外企业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甚至导致管理者设租、寻租与企业资产的海外流失。

(二)政企不分与所有者主体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关键问题就是政企不分与所有者缺位。

应该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这在产权制度上是相对明晰的。

简单来讲就是,机构作为所有者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管理国有资产的是机构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这些人在事实上的责、权、利等方面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并无百分之百的利害关系。

这样来看实际上无论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充其量也只
能还是国有资产的一个代理人而己,而相应的委托人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方面仍然处于缺位的状况之中。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

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

(二)把软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突破口
把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是是因为:
第一,投资少,风险小。

硬技术创新需要的投资较大,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而软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本体的延伸部分的创新,投资较少,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

软技术创新从构思开发到具体实现都是以企业内部为主,只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三)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资源的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国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力度。

科技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活动,没有较大投入,很难进行创新。

其次,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

最后,大力培养科技开发人才。

科技开发是一个由知识技能的积累到创造性地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靠承载知识技能的各种人才来完成的。

国有企业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科技开发人才,一方面要值得投资自己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有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四、结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一前,应强化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素质,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克服自身劣势,认真地做好知识准备和相应的人才准备,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国际惯例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法律政策等。

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实力来决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投资方向。

通盘考虑项目的条件和直接、间接效益,减少盲目行动,规避和减少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