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水文测量规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测量,可沿用原高程系统,有条件的可提供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转 换关系。
2 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或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3 高程测量等级根据需要可采用三、四或五等。测量路线视情况可采用附合路
线、闭合路线、支线等。
2020/8/8
7
B.高程测量
Ⅱ 水准测量基本要求
1 水准路线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测量等级 附合路线
三等
≤150km
四等
≤80km
五等
≤16km
闭合路线 环线
≤200km
≤100km
支线 ≤45km ≤15km ≤4km
备注
测站水准点连测和比降观测水准 点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2.8km
测站水准点连测和比降观测水准 点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1km
2020/8/8
8
B.高程测量
2 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应符合下表
①对可靠程度低的往测或返测可进行单程重测。
②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符合限差,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 的原测高差亦符合限差,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 ③若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超出限差,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 方向的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应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合 差。 ④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往、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应重测另一单程, 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采用每点设站法可单项观测,但总的测回数不变。
5 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仪器标称精度
测距
测角
(等级) (″)
垂直角观测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
测回较差 (″)
边长 测回数
仪器高、棱 镜高测量精 度(mm)
四等
Ⅱ
2
3
≤7
≤7
2
2
五等
Ⅲ
2
2
≤10
≤10
2
2
备注
①当采用2″级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根据仪器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②垂直角的对 向观测,当直觇完成后即刻迁站进行返觇测量;③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的高度,在观测前后各量1次并 精确到1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2020/8/8
18
B.高程测量
⑤用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观测时,可只重测1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1 个左或右单线的高差取平均值。
⑥如果重测结果分别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符合限差,应取3次单线的结果平均 值。 ⑦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2各单线结果均超过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1个单程单线,至符 合限差要求为止。
等级
视线长度(m) 仪器类型
视距
前后视距差(m) 数字水准 仪重复测
单站 测段累计 量次数
备注
三等
DS3、DSZ3
≤75 ≤2
DS05、DSZ05、DS1、DSZ1 ≤100
四等
DS3、DSZ3
≤100 ≤3
DS05、DSZ05、DS1、DSZ1 ≤150
五等
DS3、DSZ3
≤150 ≤5
≤5 ≤10 ≤30
及支线。
2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高程导线或三角
高程网。
3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可采用每点设站法或隔点设站法,也可两种方法
交替使用。隔点设站时,应每站变换仪器高度或位置观测两次。
2020/8/8
22
B.高程测量
4 每站测前测后,应各测量一次仪器高和棱镜高,两次误差不应超过2mm;
式中:
δi—某一测段上的闭合差改正数,m; Li—某一测段路线的长度,m; L —水准路线的总长度,m;
ni—某一测段中的仪器站数; n —水准路线的总仪器站数。
2020/8/8
21
B.高程测量
Ⅴ 跨河水准测量
略。
Ⅵ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1 适用于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山区以及沼泽、水网地区,四、五等水准路线
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20√D
±30√D
24
B.高程测量
6 其他规定
①高程路线应起讫于高一级的高程控制点上。
②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长度的规定。
③视线长度不宜大于700m,最长不超过1km,当视线长度大于500m时,宜使用不 小于40cm×40cm的特制觇牌。
④全站仪观测斜距、平距和高差时,温度变化超过1℃时,宜在测回间重新输入温度 后再进行观测。
2020/8/8
4
修订的内容
取 消
经纬仪量距 导线测量
旁点交 会导线
2020/8/8
A .概述
增 加
电磁波测 距高程导
线测量
卫星定位 高程测量
数字测图
卫星定位平 面控制测量
5
PART
B 高程测量
2020/8/8
6
B.高程测量
Ⅰ 一般规定
1 水文测量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
使用相位法数字水 ≥3 准仪测量,重复测
量次数为表中次数 减少1次。使用数字 水准仪测量,在地 ≥2 面振动较大时,暂 停测量,直至振动 消失,无法回避时 ≥2 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2020/8/8
9
B.高程测量
3 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三等
光学测微法 中丝读数法
四等
五等
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
双面水准尺,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施测
带测微器 光学水准仪
线条式铟钢标尺
塔尺、折尺
数字水准仪
条码式标尺
2020/8/8
12
B.高程测量
6 水准观测要求
①安置水准仪三脚架时,宜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交替轮换置 于路线方向的两侧。 ②除路线拐弯处外,每测站上仪器的前后视标尺的3个点位置,应接近于一条直线。
20 L
25 L 或 6 n
30 L
40 L 或 10 n
8 L 14 L 20 L
1、L—各种路线往返平均长度, 以km为单位。L小于1km时,按1km 计。 2、n—水准测段测站数。 3、每千米水准站数超过16站时, 用n计算。
2020/8/8
11
B.高程测量
5 三四等水准测量仪器配置方案
普通光学 水准仪
应避免望远镜针对太阳;视线不宜不遮挡,遮挡不应超过标尺 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若有振动时,应待振动源造成的振动 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测段往返起始测站应对限作业、通 信等进行设置。
2020/8/8
16
B.高程测量
3 采用单面水准尺观测时,仪器变换高度应不小于10cm。
4 测量读记及计算数据进位要求
三、四 等水准
测量
测微法、数字水准 仪观测时,中丝读 数、计算平均高差,
均记至0.1mm
其他方法观测时, 应读记至1mm, 计算平均高差取至
0.5mm
五等水 准测量
2020/8/8
中丝读数、计算平 均高差均取记至
1mm
视距和视距差取至0.1m
17
B.高程测量
5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超限处理
2020/8/8
10
B.高程测量
4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 之差(mm)
路线、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mm)
平原
丘陵、山区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 值(mm)
备注
三等
20 L
四等 30 L
五等 40 L
12 L
15 L 或 4 n
⑤视线通过江河、湖泊、沼泽和沙漠时,若往返观测高差较差超限,在排除可能发生 粗差的条件下,可将限差放宽√2倍。
⑥当高程路线的长度小于估算的最短水准路线长度的1/2时,可将附合、闭合限差放 宽√2倍。
2020/8/8
25
B.高程测量
Ⅶ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1 2 3 4
2020/8/8
静态方法进行四等及以下高程测量;五等及碎部高差测量可采用RTK实时动 态定位方法施测。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宜与卫星定位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
2020/8/8
19
B.高程测量
6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
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支线水准路线
闭合差计算公式
备注
△h=∑h-(Hd-Hu) △h=∑h
△h=∣∑ht∣ - ∣∑Hc∣
式中: △h—高差闭合差,m; ∑h—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m;
∑ht 、∑Hc—路线上各测站的往测、返测 的高差总和,m;
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3 ~ 5个校核水准点,其位置数量应满足进行水 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仪器站数不多于6站,非平坦地区不多于11站。
水准点应逐一编号。以后无论其高差变动,都不应改变其编号,不要是可加 辅助编号。水准点埋设应符合GB/T50138及GB/T12898的规定。
14
B.高程测量
水文测量规范
SL 58—2014
2018年3月25日
2020/8/8
1
目录
CONTENTS
A
概述
B
高程测量
C
断面测量
D
附录及条文说明
PART
A 概述
2020/8/8
3
A .概述
《水文测量规范》(SL 58—2014)2014年9月10日经水利部批准公布, 2014年12月10日开始实施,替代《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 58—93)。
Ⅳ 水准观测
1 水准测量读数、路线要求及观测顺序
等级 读数要求
测量路线要求
测站观测顺序
三等 中丝读数法 往返观测,单程双转点观测(测微器和铟钢尺)
四等 五等
中丝读数法 中丝读数法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进行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往 返或单程双转点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用单程观测,水准支线往返 观测,困难条件下单程双测
③同一仪器站测量时,三、四等水准测量不应两次调焦,五等水准测量不宜两次调 焦。转动仪器的微倾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使用自动安平水 准仪时,相邻仪器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 ④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 换前后站位置,并应重新安置仪器。 ⑤工作间歇时,应选择2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 测指标应符合“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表”的规定。
2020/8/8
23
B.高程测量
5 电磁波测距高差导线测量限差见下表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 差(mm)
边长 (km)
观测方式
四等
10
五等
15
对向观测 ≤1
单程双测
对向观测 ≤1
单程双测
备注 D为测站间或照准点间的水平观测距离,km。
2020/8/8
高差较差 (mm) ±45√D
±14√D ±60√D ±20√D
修订目的
1 统一水文测量中高程测量、断面测量和地形图测量的技术标准。
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 展及广泛应用,涌现出大量的先 进测量仪器,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使传统水文测量工作 产生了极
2 大的变革,原规范中未涉及这类新仪器、新技术的使用规定,所以该规范已
不能满足 水文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迫切需要修订,以适应水文测量技术发 展,保证水文测量成果质量。
后前前后
后前前后、 后后前前
2020/8/8
15
B.高程测量
2 各类水准仪测量时的要求
气泡式 水准仪
光学测微 法水准仪
数字 水准仪
中丝读数法仪器安平后,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 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1cm。
仪器安平同气泡式水准仪,且照准水准尺基本分划时,符合水 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2mm。
Hd—路线上终止已知水准点的高 程,m;
Hu—路线上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 程,m。
2020/8/8
20
B.高程测量
7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水准线路测站数
的比例进行分配。
改正数 计算类型
测段长度
水准线路测站数
闭合差改正数 计算公式
备注
δi=(-Li/L)*△h δi=(-ni/n)*△h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采用RTK方法时,若位于CORS系统有效覆盖范围内,可 选用网络RTK测量。高程异常模型可利用CORS系统已有模型,也可根据需 要,建立高程异常模型。 高程异常模型可根据测区情况建立:①利用卫星定位测量、水准测量、重力 测量、地形测量及重力场模型资料,按物理大地测量方法获得;②区域面积 较小、地形平坦及重力异常变化平缓读取,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资 料,通过数学拟合方法获得。
2020/8/8
13
B.高程测量
Ⅲ 水准点设置
1
2 3 4
2020/8/8
水文(水位)站应设置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基本水准点3个,1明2暗, 基本点间距宜为300 ~500米,不超过700米。测站附近有国家水准点时, 可作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使用。
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和侧高处, 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方。
(mm)
1.0
2.0
3.0
4.0
基、辅分划 (黑红面) 所测高差 之差(mm)
左右 路线 转点差 (mm)
1.5
1.5
百度文库
3.0
—
5.0
4.0
6.0
6.0
检测间 隙点高 差之差 (mm)
3.0
5.0
6.0
备注
1、采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 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同 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 同。 2、使用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 观测时,不计算黑红面读数差。 3、使用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 两次观测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 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2 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或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3 高程测量等级根据需要可采用三、四或五等。测量路线视情况可采用附合路
线、闭合路线、支线等。
2020/8/8
7
B.高程测量
Ⅱ 水准测量基本要求
1 水准路线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测量等级 附合路线
三等
≤150km
四等
≤80km
五等
≤16km
闭合路线 环线
≤200km
≤100km
支线 ≤45km ≤15km ≤4km
备注
测站水准点连测和比降观测水准 点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2.8km
测站水准点连测和比降观测水准 点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1km
2020/8/8
8
B.高程测量
2 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应符合下表
①对可靠程度低的往测或返测可进行单程重测。
②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符合限差,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 的原测高差亦符合限差,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 ③若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超出限差,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 方向的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应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合 差。 ④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往、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应重测另一单程, 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采用每点设站法可单项观测,但总的测回数不变。
5 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仪器标称精度
测距
测角
(等级) (″)
垂直角观测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
测回较差 (″)
边长 测回数
仪器高、棱 镜高测量精 度(mm)
四等
Ⅱ
2
3
≤7
≤7
2
2
五等
Ⅲ
2
2
≤10
≤10
2
2
备注
①当采用2″级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根据仪器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②垂直角的对 向观测,当直觇完成后即刻迁站进行返觇测量;③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的高度,在观测前后各量1次并 精确到1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2020/8/8
18
B.高程测量
⑤用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观测时,可只重测1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1 个左或右单线的高差取平均值。
⑥如果重测结果分别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符合限差,应取3次单线的结果平均 值。 ⑦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2各单线结果均超过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1个单程单线,至符 合限差要求为止。
等级
视线长度(m) 仪器类型
视距
前后视距差(m) 数字水准 仪重复测
单站 测段累计 量次数
备注
三等
DS3、DSZ3
≤75 ≤2
DS05、DSZ05、DS1、DSZ1 ≤100
四等
DS3、DSZ3
≤100 ≤3
DS05、DSZ05、DS1、DSZ1 ≤150
五等
DS3、DSZ3
≤150 ≤5
≤5 ≤10 ≤30
及支线。
2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高程导线或三角
高程网。
3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可采用每点设站法或隔点设站法,也可两种方法
交替使用。隔点设站时,应每站变换仪器高度或位置观测两次。
2020/8/8
22
B.高程测量
4 每站测前测后,应各测量一次仪器高和棱镜高,两次误差不应超过2mm;
式中:
δi—某一测段上的闭合差改正数,m; Li—某一测段路线的长度,m; L —水准路线的总长度,m;
ni—某一测段中的仪器站数; n —水准路线的总仪器站数。
2020/8/8
21
B.高程测量
Ⅴ 跨河水准测量
略。
Ⅵ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1 适用于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山区以及沼泽、水网地区,四、五等水准路线
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20√D
±30√D
24
B.高程测量
6 其他规定
①高程路线应起讫于高一级的高程控制点上。
②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长度的规定。
③视线长度不宜大于700m,最长不超过1km,当视线长度大于500m时,宜使用不 小于40cm×40cm的特制觇牌。
④全站仪观测斜距、平距和高差时,温度变化超过1℃时,宜在测回间重新输入温度 后再进行观测。
2020/8/8
4
修订的内容
取 消
经纬仪量距 导线测量
旁点交 会导线
2020/8/8
A .概述
增 加
电磁波测 距高程导
线测量
卫星定位 高程测量
数字测图
卫星定位平 面控制测量
5
PART
B 高程测量
2020/8/8
6
B.高程测量
Ⅰ 一般规定
1 水文测量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
使用相位法数字水 ≥3 准仪测量,重复测
量次数为表中次数 减少1次。使用数字 水准仪测量,在地 ≥2 面振动较大时,暂 停测量,直至振动 消失,无法回避时 ≥2 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2020/8/8
9
B.高程测量
3 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三等
光学测微法 中丝读数法
四等
五等
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
双面水准尺,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施测
带测微器 光学水准仪
线条式铟钢标尺
塔尺、折尺
数字水准仪
条码式标尺
2020/8/8
12
B.高程测量
6 水准观测要求
①安置水准仪三脚架时,宜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交替轮换置 于路线方向的两侧。 ②除路线拐弯处外,每测站上仪器的前后视标尺的3个点位置,应接近于一条直线。
20 L
25 L 或 6 n
30 L
40 L 或 10 n
8 L 14 L 20 L
1、L—各种路线往返平均长度, 以km为单位。L小于1km时,按1km 计。 2、n—水准测段测站数。 3、每千米水准站数超过16站时, 用n计算。
2020/8/8
11
B.高程测量
5 三四等水准测量仪器配置方案
普通光学 水准仪
应避免望远镜针对太阳;视线不宜不遮挡,遮挡不应超过标尺 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若有振动时,应待振动源造成的振动 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测段往返起始测站应对限作业、通 信等进行设置。
2020/8/8
16
B.高程测量
3 采用单面水准尺观测时,仪器变换高度应不小于10cm。
4 测量读记及计算数据进位要求
三、四 等水准
测量
测微法、数字水准 仪观测时,中丝读 数、计算平均高差,
均记至0.1mm
其他方法观测时, 应读记至1mm, 计算平均高差取至
0.5mm
五等水 准测量
2020/8/8
中丝读数、计算平 均高差均取记至
1mm
视距和视距差取至0.1m
17
B.高程测量
5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超限处理
2020/8/8
10
B.高程测量
4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 之差(mm)
路线、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mm)
平原
丘陵、山区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 值(mm)
备注
三等
20 L
四等 30 L
五等 40 L
12 L
15 L 或 4 n
⑤视线通过江河、湖泊、沼泽和沙漠时,若往返观测高差较差超限,在排除可能发生 粗差的条件下,可将限差放宽√2倍。
⑥当高程路线的长度小于估算的最短水准路线长度的1/2时,可将附合、闭合限差放 宽√2倍。
2020/8/8
25
B.高程测量
Ⅶ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1 2 3 4
2020/8/8
静态方法进行四等及以下高程测量;五等及碎部高差测量可采用RTK实时动 态定位方法施测。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宜与卫星定位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
2020/8/8
19
B.高程测量
6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
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支线水准路线
闭合差计算公式
备注
△h=∑h-(Hd-Hu) △h=∑h
△h=∣∑ht∣ - ∣∑Hc∣
式中: △h—高差闭合差,m; ∑h—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m;
∑ht 、∑Hc—路线上各测站的往测、返测 的高差总和,m;
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3 ~ 5个校核水准点,其位置数量应满足进行水 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仪器站数不多于6站,非平坦地区不多于11站。
水准点应逐一编号。以后无论其高差变动,都不应改变其编号,不要是可加 辅助编号。水准点埋设应符合GB/T50138及GB/T12898的规定。
14
B.高程测量
水文测量规范
SL 58—2014
2018年3月25日
2020/8/8
1
目录
CONTENTS
A
概述
B
高程测量
C
断面测量
D
附录及条文说明
PART
A 概述
2020/8/8
3
A .概述
《水文测量规范》(SL 58—2014)2014年9月10日经水利部批准公布, 2014年12月10日开始实施,替代《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 58—93)。
Ⅳ 水准观测
1 水准测量读数、路线要求及观测顺序
等级 读数要求
测量路线要求
测站观测顺序
三等 中丝读数法 往返观测,单程双转点观测(测微器和铟钢尺)
四等 五等
中丝读数法 中丝读数法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进行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往 返或单程双转点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用单程观测,水准支线往返 观测,困难条件下单程双测
③同一仪器站测量时,三、四等水准测量不应两次调焦,五等水准测量不宜两次调 焦。转动仪器的微倾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使用自动安平水 准仪时,相邻仪器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 ④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 换前后站位置,并应重新安置仪器。 ⑤工作间歇时,应选择2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 测指标应符合“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表”的规定。
2020/8/8
23
B.高程测量
5 电磁波测距高差导线测量限差见下表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 差(mm)
边长 (km)
观测方式
四等
10
五等
15
对向观测 ≤1
单程双测
对向观测 ≤1
单程双测
备注 D为测站间或照准点间的水平观测距离,km。
2020/8/8
高差较差 (mm) ±45√D
±14√D ±60√D ±20√D
修订目的
1 统一水文测量中高程测量、断面测量和地形图测量的技术标准。
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 展及广泛应用,涌现出大量的先 进测量仪器,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使传统水文测量工作 产生了极
2 大的变革,原规范中未涉及这类新仪器、新技术的使用规定,所以该规范已
不能满足 水文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迫切需要修订,以适应水文测量技术发 展,保证水文测量成果质量。
后前前后
后前前后、 后后前前
2020/8/8
15
B.高程测量
2 各类水准仪测量时的要求
气泡式 水准仪
光学测微 法水准仪
数字 水准仪
中丝读数法仪器安平后,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 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1cm。
仪器安平同气泡式水准仪,且照准水准尺基本分划时,符合水 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2mm。
Hd—路线上终止已知水准点的高 程,m;
Hu—路线上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 程,m。
2020/8/8
20
B.高程测量
7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水准线路测站数
的比例进行分配。
改正数 计算类型
测段长度
水准线路测站数
闭合差改正数 计算公式
备注
δi=(-Li/L)*△h δi=(-ni/n)*△h
卫星定位高程测量采用RTK方法时,若位于CORS系统有效覆盖范围内,可 选用网络RTK测量。高程异常模型可利用CORS系统已有模型,也可根据需 要,建立高程异常模型。 高程异常模型可根据测区情况建立:①利用卫星定位测量、水准测量、重力 测量、地形测量及重力场模型资料,按物理大地测量方法获得;②区域面积 较小、地形平坦及重力异常变化平缓读取,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资 料,通过数学拟合方法获得。
2020/8/8
13
B.高程测量
Ⅲ 水准点设置
1
2 3 4
2020/8/8
水文(水位)站应设置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基本水准点3个,1明2暗, 基本点间距宜为300 ~500米,不超过700米。测站附近有国家水准点时, 可作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使用。
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和侧高处, 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方。
(mm)
1.0
2.0
3.0
4.0
基、辅分划 (黑红面) 所测高差 之差(mm)
左右 路线 转点差 (mm)
1.5
1.5
百度文库
3.0
—
5.0
4.0
6.0
6.0
检测间 隙点高 差之差 (mm)
3.0
5.0
6.0
备注
1、采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 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同 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 同。 2、使用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 观测时,不计算黑红面读数差。 3、使用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 两次观测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 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