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是一种结合音乐、游戏和体验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的。
它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体验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潜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理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理念是通过音乐、歌唱、舞蹈和打击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能力。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启迪。
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成就感,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究欲。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1. 学生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2. 整体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强调音乐教育要紧密结合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均衡地成长。
3. 渐进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4. 心理感受: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倡导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增强自信和自我认识。
5. 多元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综合艺术素养。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1. 音乐活动策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音乐活动,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目标。
2. 音乐材料准备: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材料,包括歌曲、乐曲、器乐和舞蹈等,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3. 音乐活动实施: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指导他们学习音乐知识、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营造和谐、活泼的音乐教学氛围。
奥尔夫音乐教学简介

育的共同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奥尔夫音乐教学简介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
CONTENCT
录
• 奥尔夫音乐教学概述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基本原则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步骤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常用乐器介绍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各类教育场景
中应用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与挑战
01
奥尔夫音乐教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原本性”音乐教育,即追求 音乐、舞蹈、语言等元素的原 本性表达,让学习者在亲身参 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将音乐、舞蹈 、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 体,让学习者在多元化的艺术 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
实践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学习者的 亲身参与和实践,通过拍打、 跺脚、唱歌等方式,让学习者 直接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节奏训练与声势练习
节奏模仿
教师敲击节奏型,学生模仿并跟随敲 击。
声势练习
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感受不 同节奏型和力度变化。
乐器演奏技巧指导
02
01
03
乐器介绍
简要介绍本节课使用的乐器及其特点。
演奏技巧讲解
针对每种乐器,详细讲解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注意事项 。
集体合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乐器进行集体合奏练习。
双簧管
双簧片振动发声,音色柔和而 富有表现力。
单簧管
单簧片振动发声,音色浑厚丰 满,适合演奏抒情旋律。
大管
低音管乐器,音色低沉浑厚, 为管乐组增添厚重感。
奥尔夫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六)即兴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 核心最吸引人的部分,孩子不再是一 直被动的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 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音乐活动 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 。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三)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每 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表演者,而 并非只是观众,要真正的去体验, 将每个人内在的音乐本能引导出 来,并因而发挥个人的潜能,达 到自我实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四)本土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宝藏,选用本 国的童谣、儿歌、民谣、舞蹈、游戏、乐器 等等来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素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原本性
原本性(元素性):指从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 出发,使用音乐最原本、最朴 实、最简单的音乐 素材学习音乐。第二层含义为人们接受音乐后, 所形成的一种 无意识的音乐本能的表达。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二)综合性
综合性奥尔夫体系是一个高度 综合的整体,他的教学方式是将语言、 欣 赏、舞蹈、歌唱、绘画、乐器演 奏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加以展现的,学 习音乐永远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奥尔夫音乐教育
第一课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
奥尔夫音乐教育,它 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 夫(1895- 1982)创立的。
它与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 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并么是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是综合了音乐、 舞蹈、戏剧、绘画、文学等各种艺 术形式的教学。取材于儿童日常生 活中的经验,通过听、说、唱、跳、 奏、玩等不同形式让孩子在各种游 戏中经验、探索、创造进而认知的 教学法。
不但儿童学习起来倍感亲切,乐于学习, 同时能使本国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虽然没 有固定统一的教案,但也给了教师一个很大 的发挥空间。
奥尔夫音乐的教研(3篇)

第1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方法。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起源、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起源奥尔夫音乐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通过即兴创作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特点1. 注重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等方面。
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素养。
2. 强调即兴创作奥尔夫音乐教育主张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发挥,鼓励即兴创作。
这种创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突出生活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故事等素材,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强调团队协作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逐渐传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纷纷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机会。
2.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应用(1)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节奏训练、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导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
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
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
通过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质。
(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练有节奏的心理。
体态律动打开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教育体系之一。
其主要教育手段与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3)以首调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
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1、奥尔夫本人简介:(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节奏”是他在音乐中最突出的表现。
因为能将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融动作、语言、音乐三者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三大特点的理解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三大特点的理解
一、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奥尔夫音乐课一反以往那种学唱一些歌曲、学习一些节奏或加入一些简单的律动的做法。
它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并能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逐步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始终让孩子在完全放松、心情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学龄前的儿童正处于创造力萌芽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利用艺术作为手段支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奥尔夫教学法中一环也是世界所有先进国家在儿童教育中极为重视与推广的做法。
二、奥尔夫教学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
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
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
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
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
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
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
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三、直接诉诸于感性,强调音乐教育中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乐器、能力训练、即兴创作等。
运用噪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声音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演奏。
奥尔夫教学理念及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特点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特点奥尔夫曾经说过,“正如要有自然界中的腐殖质,才有可能使万物生长一样,靠原本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在人的物质载体上,才能发挥出音乐本身的附属能力,才能挖掘出人本身生来就已经具有的音乐潜能,还如奥尔夫说过的那样“音乐始自人自身”。
音乐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将人的音乐能力发展出来,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人们要通过音乐接受教育,同样要通过教育去学习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可大致分为八个方面:1、民族性,2、原本性,3、实践性,4、综合性,5、即兴性,6、模式性,7、系统性,8、音乐性。
就以民族性和原本性做一简单阐释。
1、民族性。
用奥尔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于我总把我创作的主要任务,看作是去诉诸于人们之中无意识的东西,以及使人们在精神上结合在一起,不管他属于哪一个种族或民族。
人在原本的感受上总是到处相同的,我们如今不再像过去的实际那样,孤立地出于个别的文化圈子之中,我们时代的人由于现代化的交往工具而彼此如此接近,以致不仅在经济和政治的问题上有相互理解的意识,并使之保持清醒,每个时代有它的精神任务。
”2、原本性。
可以用鲁迅先生咏莲蓬的诗句所说的“扫除腻粉呈风骨,脱却红衣学淡妆”来阐释。
对于音乐原本性的追求也正是出于这种思想精神。
音乐作为人类最原本性的思想情感之一,有它许多最原本性的因素,如简谱的乐汇、旋律、节奏以及形式结构,这些都是音乐最原本的元素,也是最不施腻粉的自然风貌,就像孩子叫“妈妈”,情人表白“我爱你”一样。
我国古代诗歌和民歌中所体现的对仗和“起承转合”等形式结构的因素,也正是语言、文学艺术乃至人类表现手法中具有原本性的东西。
可是许多原本性的东西,在19、20实际专业音乐艺术高度发展后,已被淹没或忽视,而其原本的力量事实上却是不可磨灭的,始终与人类、与人类的艺术共存,它始终对人类、尤其对儿童,散发出一种自然而强大的感染力,就像母语、方言为儿童、为本地人所固有、所倍感亲切一样。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有如下: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
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特点 - 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特
点 - 奥尔夫音乐
1、综合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
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
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看到一幅图画后。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13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
4、A
$CL14ttht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5、从儿童出发音乐不是增英人寸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总结评价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注重 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输入 系标统题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不仅关注音乐本身,还将音乐与舞 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一个完 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创新性
实践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群,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适用性。
普及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亲 身参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 现力和创造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融合,奥尔夫音 乐教育法将继续吸收不同文化元素, 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个性化教育
未来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将更加注重学 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 点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 案。
多元化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接触不同风格、流派和文 化背景的音乐,培养其对多元音乐 的欣赏能力和包容心态。
整合艺术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教育资源,如音 乐厅、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为 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机会。
创造性: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
激发创造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 创造潜能,鼓励他们通过音乐表 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培养创新思
对传统音乐教育方法的反思与革新
批判传统音乐教育中以知识传授 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强调音乐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中 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追求音乐的原本性和创造性
04
CATALOGUE
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分析
综合性:跨学科整合,多元化发展
【父母学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父母学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一)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导儿童唱歌辨五音,而且也教导儿童弹奏乐器。
在教导儿童献唱、弹奏的同时,还融合民主自由朗读、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去展开艺术课堂教学活动,并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身心资金投入地展开创作、演出、观赏、交流与评价。
奥尔夫指出:这种创作、演出、观赏三位一体,歌、歌舞、趣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就是为了给儿童缔造赢得全面、多样、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
其中嗓音造型包含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读活动。
动作造型包含律动、舞蹈、戏剧演出、统一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就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并作乐器以此展开节奏训练的极直观又有意思的活动。
声势就是捻指、拍手、拍摄腿、狂吼的缩写)。
声音造型即为指乐器弹奏活动。
奥尔夫指出:这种集诗、歌舞、趣、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合乎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合乎儿童的特点和他们自学音乐的自然天性。
(三)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教导儿童音乐欣赏时,奥尔夫不是使孩子们被动的听到,而是利用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展开,分声踏雪弹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至音乐的奇妙,而且介绍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
奥尔夫指出,使儿童主动自学音乐还应当包含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奥尔夫常常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做为编剧而存有,而是一个明确提出问题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回去积极探索答案,回去找寻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明确提出问题并非政府探讨,鼓励学生掌控自学内容。
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
第三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第三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1)完整、独特的体系①体系性,我们今天了解的奥尔夫教学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从理论原则,指导思想到教材、教学法、教师及丰富的、成功的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具备的一个完整体系。
它虽然从人的音乐天性出发,从音乐最起码,最简单的元素出发,但一切又都讲究高度完美的艺术性。
它虽然十分强调以节奏为基础,但不仅是拍拍打打,对于旋律、和声、配器、曲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它虽然以器乐为特色,但又是声乐与器乐并重的。
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完整的体系性。
②独特性,这个体系以“元素性音乐教育”为特色,明显地区别于“传统”教学法和其它各种国外教学法,与“奥尔夫音乐风格”一样,形成它的独特性。
③灵活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没有教学大纲,没有分年级的要求,它的基础教材不要求一首挨一首地进行,而按音乐语言发展的顺序(如唱5、3、再6,再1(I),2,先五声后七声等)渐进,它的即兴性更使每年的教材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教材的两个不同班级的课,也不出现重复,永远是新鲜的。
在德国各地,各校,在运用这一体系的世界各国,都不一样。
④开放性,从实质上说来,奥尔夫教学体系可以归结为一种教学思想,因此它没有框框、不封闭、不排他,可以把各种教学法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因而它必然逐步发展、逐步丰富、永远没有终结。
⑤艺术性,奥尔夫教学体系要求从教师的教学到表演、乐器制作,那怕是最简单的,也必须有艺术价值。
奥尔夫教材中很简单的四小节儿童歌曲,在艺术上都很经得起推敲,质量要求很高,音准、音色毫不含糊,在和声、乐曲结构、配器等方面都有它自身的艺术准则。
(2)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①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训练节奏的步骤:♦从体感入手,把体内的节奏诱发出来。
♦单层次的训练:模仿、问答、节奏补充…♦多层次的训练:卡农、多声部节奏。
♦用节奏为旋律作伴奏。
奥尔夫的教学理念

奥尔夫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身心发展。
音乐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成长。
2. 综合性:奥尔夫认为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舞蹈、戏剧、语言等各方面的综合,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对音乐的创新和即兴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和最吸引人的部分。
4. 本土化:奥尔夫教育鼓励将音乐教育融入本国的文化传统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兴趣,将本土音乐元素融入教学,使音乐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5. 互动与合作: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即兴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 愉悦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愉悦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教师以鼓励、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7. 注重实践: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探索音乐的本质。
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鼓励本土化、互动与合作,以愉悦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其间。
原本性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它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1、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1.综合性——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用耳听,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即兴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
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达到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的目的。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情商”。
通过视、听、触、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4.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开放性的,它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
中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了本民族文化如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等因素。
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具有通俗性,人们更容易懂和接受。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是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的。
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让我对奥尔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体会,之前只是听说当我真正接触时,才发现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我们现在所有音乐活动的一大飞跃,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通过小中大班的展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贴近孩子的音乐。
他通过老师的一个引导,主要在鼓励幼儿能够大胆自主的创造,没有局限性,体现了幼儿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的理念,从现在的“寓教于乐”逐渐转换为“寓乐寓教”让孩子在感知表现中体现美与快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多样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提倡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和世 界文化多样性,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传统和艺术特 色。
推动音乐教育国际化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 以推动音乐教育国际化发展,促进全球范围内音乐教育的 交流与合作。
提倡个性化教学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教 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奥尔夫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他的音乐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 会的需求。
03
CATALOGUE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特点
强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奥尔夫认为,音乐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应该将 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体验音 乐。
综合性思想
01
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的融合
奥尔夫认为,音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因此
,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的综合。
02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02
通过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在音
乐中自由表达、自由创作,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03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鼓励儿童在音乐活动中展现自我,通过表
演、创作等方式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强调体验和感受
亲身参与音乐活动
奥尔夫教育理念

奥尔夫教育理念
奥尔夫教育理念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
这个理念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回归到人的本性,诉诸感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具体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包括以下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的权利和机会,音乐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少数有天赋或兴趣的学生。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个性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特点和优势,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4.重视音乐实践: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5.鼓励音乐创造: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通过即兴演奏、创作歌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弘扬民族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民族音乐是构成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实践创造,同时也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
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奥尔夫音乐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乐体系的特点奥尔夫是当代具有声誉的德国作曲家,⾳乐教育家,他的⾳乐剧作《卡尔⽶娜•布拉纳》在⽬前世界舞台上是演出最多的⾳乐作品之⼀。
他将⾳乐作曲与⾳乐教育⼆者融于⼀⾝,形成独具特⾊的⾳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并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泛的三⼤教育体系之⼀。
奥尔夫⾳乐教育体系传播⾄今已经⼏⼗年,仍在继续发展,⽽且被更多得⼈所接受。
其特点有: 1.综合性 奥尔夫通过原本的⾳乐即语⾔(诗歌、朗诵)、⾳乐(唱、奏)舞蹈、戏剧紧密结合的形式去找回⼈类最接近⾃然状态的感觉。
2.即兴性 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是让学⽣在游戏中去探索声⾳,去尝试⽤字词、语⾔,⽤⾃⼰的动作即兴的做些什么。
⽤即兴的敲打⼀些节奏开始⾃⼰的⾳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乐⽅⾯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式,即兴成为奥尔夫⾳乐教育体系最核⼼、最吸引⼈的构成部分。
3.亲⾃参与,诉诸感性,回归⼈本要孩⼦通过⾃⼰亲⾃参与⾳乐活动,从亲⾝的体验中找出知识。
(概念)注视⼉童的感性体验,给⼉童充分展现的机会。
4.适于开端的 奥尔夫⽤最基本的⾳乐元素、素材,对⼉童进⾏⾳乐能⼒的培养。
例如:从语⾔进⼊⾳乐课堂。
这是奥尔夫教育的⼀种独创性。
再⽐如:从节奏⼊⼿,在没有教⼉童正式歌唱,没有学习乐谱之前,通过节奏的⾛、跑,⾝体动作的拍⼿、跺脚、拍腿等起步,训练节奏感稳定的拍⼿。
奥尔夫的⾳乐教育体系最突出的贡献之⼀是发明和设计的以敲击⽅法来演奏⾳乐的乐器。
这些乐器⽤⾳响吸引了接触它的孩⼦。
更加以在设计上的精致、使⽤的⽅便和适⽤于教学⽽很快闻名世界,这些乐器也有“奥尔夫乐器”之称。
5.从本⼟⽂化出发,多元化的教育 奥尔夫的⾳乐教育理念之所以在世界各⼤洲不同⽂化国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中⼀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个体系强调从本⼟⽂化出发,充分尊重每种⽂化的形态。
他强调⽤⾃⼰的⽂化去改造别的⽂化,这是⼀种对待世界不同民族及⽂化传统的态度。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1865年---1950年)著名得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得音乐教育体系。
其体系得核心就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就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她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得各种要素。
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得要求、能够解释与表现音乐得乐器。
通过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得核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得内心听觉与情感强化了音乐得艺术性质。
(2)体态律动得教学目得: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得直觉本能、对音乐情绪与表现得感受、对运动平衡得感觉、以及培养有规律得运动神经习惯与训练有节奏得心理。
体态律动打开了音乐教育实践得一个新得领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就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得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她得名字命名得“柯达伊教学法”就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得教育体系之一。
其主要教育手段与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得地位。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得主要手段。
(3)以首调唱名体系培养全面得音乐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什么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得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它就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得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她得教育理念得灵魂。
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得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1、奥尔夫本人简介:(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得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她得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得熏陶,这也为她日后在音乐戏剧与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得基础。
(3)“节奏”就是她在音乐中最突出得表现。
奥尔夫教育法的三大特点解释

奥尔夫教育法的三大特点解释奥尔夫教育的三大特点为原本性、综合性、创造性。
奥尔夫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六点,分别是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适于开端;为所有人。
即兴是奥尔夫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教育主要关键在于"探索" 及"经验",激发参与者的想象力与幻想力,邀请学习者进入音乐的喜乐中,发展潜在的音乐性,着重音乐的经验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上特别强调创造性教学、渐进式教学、本土化教学、完整性教学、社会性教学、平衡性教学、专门性教学,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份发挥创作潜能,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快乐走进音乐殿堂,学习起来自然而没有隔阂,又能够一面享受合奏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及满足感。
奥尔夫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除用于幼儿的启蒙期之外,青少年、成人乃至于银发族,都可从中获得启发,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合作、互动的乐趣。
其他应用奥尔夫方法最初旨在向儿童教授音乐,但由于它提供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注意力的不同好处,该技术通常用于教授有特殊需要的个人。
该技术的简单性允许所有范围的残疾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弱智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任务,而不必担心被嘲笑或被甩在后面。
视障/盲人那些由于“经常呼吸很浅”而倾向于“犹豫、生涩和过度控制”运动的人可以使用不同的呼吸和运动练习来放松他们的身体和呼吸。
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感受不同乐器产生的振动来使用奥尔夫方法。
由于音乐大多具有弹性,因此受到精神损害的学生可以使用该方法作为一种治疗形式。
即使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也可以使用奥尔夫方法来帮助提高记忆力、灵活性和敏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
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
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
通过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质。
(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练有节奏的心理。
体态律动打开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教育体系之一。
其主要教育手段与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3)以首调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
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1、奥尔夫本人简介:(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节奏”是他在音乐中最突出的表现。
因为能将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融动作、语言、音乐三者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
节奏训练在奥尔夫教学中既是入门的先导,也是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4)作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音乐剧方面,他创造了一种融音乐、舞蹈(动作),戏剧为一体的音乐剧。
正是这种创造,使他的音乐课突破了单纯的唱歌课或器乐课的思路,形成在课堂上融舞(动作)、说、唱、奏及戏剧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5)他倡导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界及爱乐者的一致肯定与推崇。
1950----1954年他的五本《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出版后,立即吸引各国注意,短期内就有十八种语言的版本问世。
教材中自始至终贯穿了奥尔夫的教育思想,即音乐是为孩子的,并且能唤起孩子的即兴和创造的潜在本能,并为孩子的自发需要而存在。
这套教材不仅是为儿童音乐教学所用,也是奥尔夫整个音乐教育思想的结晶,是奥尔夫音乐风格的基础。
(6)1962年,奥尔夫日本之行,是奥尔夫教学法在世界传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7)1963年---1973年格特鲁特·奥尔夫与医生、心理学家、特殊教育家研究残障音乐教育。
这使得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新的教育学科----音乐治疗学有了新的领域。
但是奥尔夫最主要的目的是将这种音乐教育推广到学校。
(8)从1975年开始,每五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举行一次定期的奥尔夫世界大会。
目前,世界各国都成立奥尔夫教育学会,并且彼此交流。
(9)20世纪80年代初,奥尔夫教育体系传入中国。
(10)1982年3月9日卡尔·奥尔夫与世长辞。
2、奥尔夫教育理念:原本性的音乐:“原本”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语言、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人们必须自己亲自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中。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成为“完整的人”才是目的。
因此,他的音乐教育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和出发点,从儿童生活天地去取材。
(2)音乐要与动作、语言三者合而为一。
(3)强调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表演者,而并非只是观众,要真正的去体验。
(4)从儿童出发,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儿童亲自动手去演奏音乐、创造音乐。
3、奥尔夫教学的实质:真、善、美(1)“真”:体现在以本国文化为基础,从儿童生活天地去取材,让他们沐浴于充满音乐气氛的环境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进而研习音乐、创造音乐,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善”:体现在以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出发点,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式,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与自然的表达能力。
(3)奥尔夫教学的“美”:在于启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潜能,并在合奏中培养群体的精神,制造一个充满和谐的气氛,更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于一体,以达成健全的人格教育。
创造丰富、美好的人生。
4、奥尔夫教学特点:(1)人性化:将每个人内在之音乐本能引导出来,使大家都能表现人的价值,并因而发挥个人之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2)本土化:每个国家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宝藏,因此选用本国之童谣、儿歌、谚语、民谣、游戏、乐器、舞蹈等等,来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素材,不但儿童学习起来倍感亲切,乐于学习,同时能使本国的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3)创造性: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激发创造潜能,举凡声音、语言、节奏、旋律、律动、故事、戏剧等都通过个人创作,小组的集思广益中完成。
(4)渐进性:由两个音开始到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在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都要做恰当的衔接,培养积极的参与态度,使其免受挫折。
(5)游戏性:每节课都要像玩游戏,不管是知识性的、感性的、理论性的,都能设计成生动活泼的课程,使孩子们很自然的参与并且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6)完整性: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能亲自体验音乐中所包含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曲式、速度、力度、表情等等,一窥音乐的全貌。
(7)平衡性:顺应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以达到智力与身体的均衡的发展。
(8)社会性:在活动中培养儿童倾听的习惯,学习互相尊重,有包容心,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学习与人互动、沟通、协调、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精神。
(9)综合性: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合音乐、诗歌、美术、律动、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已达到健全的人格教育。
(10)全民性: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甚至连生理、心里残障者也应给于音乐教育的机会。
5、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声音与语言的游戏:运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各种声音以及语言中高低抑扬的节奏变化,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例如:名字游戏、山东童谣《风来咧》。
(2)唱歌:歌唱是孩子最自然的语言,独唱、齐唱、轮唱,或唱歌加上一些顽固伴奏,边唱歌边做律动等,都能赋予歌唱更丰富多元的面貌。
(3)乐器的运用:运用人的身体当作乐器、自制乐器、打击乐器或奥尔夫音条乐器等做各种音色的变化,节奏的组合与即兴创作或为歌曲的伴奏、器乐合奏以及戏剧的配乐等。
例如:即兴声势模仿,给语言结构做伴奏的声势,声势卡农练习。
(4)美劳的应用:听音乐画图,或设计各种图形再用声音、天然乐器或乐器来演奏,为故事需求设计道具等。
(5)律动与舞蹈:肢体的即兴创作,把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感受直接以肢体表现出来,还有以舞蹈的形式表现,认识各国各民族的特有舞蹈亦能增进对音乐的深刻体验。
(6)游戏:儿童最喜欢玩游戏,把他们熟悉的游戏配合音乐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捉迷藏、猜拳、听音游戏、打电话、跳房子等等。
例如,律动与游戏《握手舞》(7)戏剧:由故事到编成戏剧,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的感受,加上音乐创作等,这种亲身体验比那枯燥的说叫方式要有更大的效果。
(8)音乐欣赏: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音乐的耳朵,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并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大象》。
6、奥尔夫教学法的步骤:(1)探究(2)模仿(3)即兴演奏(4)创造(注:以上四个步骤不是必须按这个顺序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单独练习某一环节,也可两种或三个、四个环节同时使用,也可以像打地基一样一点一点建起来。
)总之,教材是死的,而教学法是活的。
我们要学习的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与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把握其基本原则,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以其兴趣、生活经验、以及想法为导向,教师站在引导的角色,通过启发式、亲身参与,激发其创造潜能。
并且要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创新,才能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
结语:奥尔夫说:音乐是一种理想,而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教育使它生长和开花结果。
教师要提供一个全面而开阔的视野,让孩子在充满音乐气氛的环境中,愉快的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进而研习音乐、创造音乐。
因此,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在培养个个成为音乐家,而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音乐教育不是天才教育,而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全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