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2 精

2020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2 精

地表形态的塑造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

读图完成8~10题。

8.⑥板块是 (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答案】D【解析】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的赤道上,则根据板块分布判断可知,⑥板块为美洲板块。

9.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答案】A10.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答案】A【解析】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为非洲大陆。

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正确答案为A;非洲大陆的南北两端都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错;非洲大陆的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故C错;非洲大陆东海岸没有世界性的大渔场,故D错。

北京时间2020年8月2日,贵州赤水、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六个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

完成11,12题。

11.关于四地景观图名称或其属性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景观为冲积扇,在外流河的中下游最为多见B.②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软下硬C.③景观为丹霞地貌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为冲积扇,多分布在山陆地带,故A项错误;②为风蚀蘑菇,岩性上硬下软,故B项错误;③为喀斯特地貌,故C项错误;①为层理性较强的沉积岩,故D项正确。

12.丹霞地貌经历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以下地质作用过程正确排序的是 ( )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②地壳水平运动③流水侵蚀搬运④重力崩塌⑤地壳抬升运动A.①⑤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③综合题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褶皱和断层B.地壳运动和向斜C.地震和背斜D.沙丘和断层【答案】A【解析】地质构造有两种,褶皱和断层,A对。

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不是地质构造,B错。

地震是地质灾害,不是地质构造,C错。

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不是地质构造,D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地貌。

2.读下图,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图中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为向斜成山B.乙地背斜成山C.甲地向斜成谷D.丙地为背斜成谷【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分析,乙地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地貌形态是山岭,所以是向斜成山,A对、B错。

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从地貌形态看是山谷,所以是背斜斜成谷,C错。

丙地岩层发生措动的位移,是断层构造,D错。

【2】图中使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火山活动【答案】B【解析】内力作用使甲地拱起,形成背斜构造,由于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较松散,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B对。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A错。

沉积是在低洼处,甲处是拱起,地势较高,C错。

火山活动是岩浆活动,图示没有岩浆活动,D错。

【3】下列物质都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磷矿石、石油B.锰矿、钢材C.雷电、耕地D.玉米、草场【答案】A【解析】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或能量,磷矿石、石油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A对。

钢材是工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B错。

雷电存在于自然界,但是不能用于生产、生活,C错。

玉米是农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D错。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质作用,自然资源的概念、特征。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答案】C【解析】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Word版含解析

【2016年高考题】(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9~20题。

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 东北坡B. 西北坡C. 东南坡D. 西南坡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 温带荒漠带B. 温带草原带C. 热带雨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19.D 20.C考点:风化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第19题,需要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只需要从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分析,其它降水、风向等不需要考虑。

(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 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 ②C.③D.⑤2.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1.D 2.C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关系。

【名师点睛】地形即地表的形态。

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六等。

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中山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黄土高原周围。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猜押练一 必考点练4 地壳运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猜押练一 必考点练4  地壳运动(含解析)

猜押练一致胜高考必须掌握的10个必考点练必考点练4 地壳运动冰劈作用是指充填在基岩表层深浅不同、长短不一的节理或裂隙中的水,当气温在0℃上下变动时,时而冻结,时而融化,导致岩石沿裂隙扩张破碎(见下左图),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在基岩周围。

冰劈地貌主要分布在中高纬的高山地区。

下右图是某区域冰劈作用地貌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质作用来看,冰劈作用属于 ( )A.内力作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堆积作用2.右图所示地貌中,冰劈作用强度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回答3、4题。

3.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太行山B.太岳山C.子午岭D.六盘山4.汾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 )A.断裂下陷—流水沉积B.褶皱—断层C.断裂下陷—流水侵蚀D.水平挤压—风力堆积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

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6.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莱士溪因见证了1857年大地震而名声大噪,成为地质胜景。

读简图,完成7~9题。

7.该“地质构造线”附近最可能是( )A.向斜构造B.背斜构造C.断层构造D.地垒构造8.图中“地质构造线”两侧地块的相对移动方向为 ( )A.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B.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C.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D.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9.与1857年前相比,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流量变小的河段是( )A.甲B.乙C.丙D.丁牡蛎适宜生长在温暖、咸淡水混合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

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重难点解读〗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

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

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

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

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2020高考】文科地理专题复习练习----地壳运动规律(3套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文科地理专题复习练习----地壳运动规律(3套含答案解析)

专题二地壳运动规律【定位考点】态(2018·全国文综I,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近几年高考大题对岩石圈的考查方向主要是运用内、外力作用分析某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其中外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是考查重点。

其命题特点为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应用。

2.从命题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坐标图,综合考查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答题思路为【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地质剖面图判读【2018北京卷】下图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题思维流程】【错点错因】B项断层、花岗岩判断依据不明确。

原因是没掌握被破坏的岩石形成的时间早这一原则。

【考法突破】1、明确考向:地质剖面图判断的四个技巧(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2甲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1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3丙处)。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

(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a.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刷题本:04 地壳运动规律 选择题42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刷题本:04 地壳运动规律 选择题42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刷题本:04 地壳运动规律选择题42题1.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如图是扇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2.下面是某区域地质演变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三幅地质结构图反映的地质演变过程,按照发育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2)该区域地貌与地质演化的特点是( )A.背斜成山B.趋向崎岖不平C.向斜成山D.以内力作用为主(3)若该区域准备建设高速铁路,规划人员需要考虑( )A.铁路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地震发生B.线路最好选择在河谷地带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沿山脊修建,避免受山洪威胁3.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②褶皱③沉积作用④岩浆侵入⑤断层⑥侵蚀作用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2)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岩浆的喷出B.断层的发生C.页岩的沉积D.褶皱的发生4.如图中的甲河流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乙处地貌类型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处为断层,地壳垂直运动形成B.乙处为峡谷,地壳垂直运动形成C.乙处为断层,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切割形成D.乙处为峡谷,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切割形成(2)丙处发育成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侵蚀作用强烈,挟带大量泥沙到河口B.多条河流在此交汇,泥沙大量沉积C.海洋潮汐运动,大量海水挟带泥沙沉积D.受板块挤压运动影响,地壳不断抬升5.下图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4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4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4题地表形态的塑造1、下图为凌河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煤层形成于砾岩层中B.煤层形成的时间较晚C.煤层由变质作用形成D.皮家处适合开采煤炭2.图示区域P—K期间的地质过程主要为()A.沉积—挤压—侵蚀—沉积B.下沉—侵蚀—抬升—沉积C.沉积—断裂—下沉—沉积D.下沉—沉积—抬升—侵蚀2、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

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图)。

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

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

据此完成下题。

1.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 )A.8点前后B.12点前后C.16点前后D.20点前后2. 羚羊峡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B.岩石风化和流水侵蚀C.岩石风化和风力侵蚀D.生物作用和冰川侵蚀3、苏州鸡笼山位于天平山主峰南900m,海拔53.6m,为花岗岩山体。

山不高,有二峰。

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

其上乱石嶙峋,杂树苍苍,藤蔓垂挂,仿佛一座硕大的山石盆景。

次峰更奇,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

图a 为“五人撑伞”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A. BB. CC. DD. E2.图a中“五人撑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 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B. 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C.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D. 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4、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据此完1-2题。

1.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2.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地势起伏较小5、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1.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答案](1)断层。

理由:岩层断裂并产生错动位移,而后形成河流。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岩层c沉积并固结成岩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并固结成岩。

⑶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

[解析]第(1)题,参照图例,观察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

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层层沉积;b岩层不符合层层沉积的规律,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符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第(3)题,河流在断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工仙峰匚二I沙漠4)00KI河流EZW季节问(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地势较低、位于向阳坡,气温偏高;坡度大,冰雪不易存留。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坡度平缓;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程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练习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程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练习

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考点一巧学内力作用与地貌,落实“地理实践力”[考情报告] 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常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侧重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9·江苏高考)右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1)~(2)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错误!错误!(1)D (2)C1.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地质构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2.落实地理实践力,掌握地质剖面图类试题解题技巧(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三乙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三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二),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一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三丙处)。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图一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三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壳及其运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壳及其运动(含解析)

2020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高训练地壳及其运动一、选择题以下图表示俄罗斯某地所遭受的地理现象的三个阶段。

据此完成 1~2 题。

1.图中角砾岩按成因属于()A.堆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答案A分析该地所遭受的地理现象应为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大批碎屑物质,碎屑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堆积压实,而形成了角砾岩。

2.融化岩石形成过程中最可能陪伴着()A.地壳岩浆喷出B.激烈变质作用C.地热激烈开释D.较强堆积作用答案B分析图中融化岩石是由物体激烈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促进岩石融化而形成的,该过程最可能陪伴着激烈的变质作用, B 项正确。

由图可知,该过程中并无岩浆喷出,也没有地热的激烈开释, A、C两项错误;融化岩石形成的过程中最可能发生变质作用,与堆积作用关系不大,D项错误。

塌陷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聚积体。

煤炭采掘时碰到塌陷柱,可能遭受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

以下图表示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散布与起伏情况。

据此达成3~5题。

3.图中塌陷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A.40 米B.80 米C.120 米D.160 米答案C分析图中等高距是50 米,联合等高线散布,塌陷柱的最大深度范围是- 150~- 100 米,最小深度范围是- 50~0 米,相对高差范围是 50~150 米,最大垂直高度应靠近150 米,故 C项正确。

4.与图中塌陷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A.背斜顶部多裂隙B.向斜槽部易积水C.煤层结构较柔软D.煤炭采空致塌陷答案A分析依据图中煤层底面的海拔,该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易塌陷,故 A 项正确。

5.在采掘工作面靠近塌陷柱时,以下现象属于先兆特色的是()A.四周岩层渐渐致密B.四周小断层渐渐增加C.涌出水量渐渐减少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答案B分析四周岩层渐渐致密,不易发生塌陷,清除 A 项;涌出水量渐渐减少、煤层顶板压力减小,发生塌陷的可能小,清除C、D两项。

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地壳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地壳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地壳运动(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该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的代表(图1)。

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图2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 ④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地幔。

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应为重熔再生(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变质作用(③)形成的。

珊瑚岩的形成应与①直接相关。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60~100百万年B.距今100~120百万年C.距今120~140百万年D.距今140~160百万年4.图中热点位于甲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答案:3.A 4.D 5.B解析:第3题,A时间长度最长,但板块移动的距离与C、D差不多,因此其移动速度最慢。

故选A。

第4题,据材料信息可知,热点位置是相对不动的,而板块在移动。

读图可知,距今20百万年在甲地西北方向有新的火山锥,据此可以判断热点在甲地西北方向。

故选D。

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热点在示意图的西北角且位置固定,而板块是不断移动的。

距今时间越久的火山锥,其形成时间越早,即先经过热点。

高考地理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

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 题。

1. 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甲B. 乙C.丙D. 丁2. 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甲B. 乙C.丙D. 丁答案 1.C 2.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回答3~4 题。

3. 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A. 澳大利亚大陆B. 阿拉伯半岛C.斯里兰卡岛D. 中南半岛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海岭和海沟B. 岛弧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 岛弧和裂谷答案 3.D 4.B解析第3 题,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斯里兰卡岛都在印度洋板块上,中南半岛在欧亚板块上。

第4 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两板块的交界带形成岛弧、海沟;海岭是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裂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不是碰撞挤压地带。

读图,完成5~6 题。

5. 该图片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B. 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 冰川侵蚀6. 该地貌景观发育的基础岩石是( )A. 花岗岩B. 玄武岩D. 大理岩C.石灰岩答案 5.A 6.C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7~8 题。

7. 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 )A.MB.OC.PD.Q8.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 )A. 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 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 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 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读图,完成 5~ 6 题。

25. 该图片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B. 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 冰川侵蚀6. 该地貌景观发育的基础岩石是 ( )A. 花岗岩B. 玄武岩C.石灰岩答案 5.A6.CD. 大理岩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 MOQ 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7~ 8 题。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突破练:4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突破练:4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突破练4地表形态的塑造(2019山东济南高三5月三模)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下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2.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3.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B.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C.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D.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2019广东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

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

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5.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A.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6.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A.岩性坚硬B.河流较多C.降水较少D.断裂较少(2019河南高考模拟)下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

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

据此完成7~9题。

7.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8.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A.①形成时期B.②形成时期C.③形成时期D.④形成时期9.推测该溶洞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上升(2019河北邯郸高考模拟)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重难点解读〗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

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

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

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

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

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9.B 10.C 11.C【解析】9.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B对。

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

故选B。

10.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 对。

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

故选C。

11.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

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故选C。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6—9题。

6.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8.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9.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答案】6.D 7.A 8.A【解析】6.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而且图示每个时期的阶地面都较平坦,说明各个时期内地壳比较稳定,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7.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

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A对。

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B、C、D错。

8.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

故选A。

〖备考秘籍〗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试题多以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植被分布特征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环境的演化特点,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要出题方向,今后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因此复习时应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透彻的理解,对地形、地貌与植被等地理要素的关联程度深入挖掘。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因果链条,理顺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

要多注意外力作用及其地貌类型的复习,尤其突出风力和流水地貌。

〖重难点突破〗1.构造地貌与地质剖面图判读[透析考向]地壳运动(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的考查要求学生理解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形成机制,掌握主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并知道主要地质构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是考查学生对物质循环过程理解与否的重要方式。

要强化学生对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掌握判读的技巧。

地质年代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这个角度可以结合地质剖面进行考察,但是应该不会考察太深。

[学法指导](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方法①分析判读地质构造。

褶皱判断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岩层的弯曲形态进行判断;二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反之为向斜。

②判读地貌形态。

一般和地质构造联系在一起,可直接读取。

背斜正地形形成山岭,逆地形形成谷地,向斜相反。

断层常形成块状山地、高地、裂谷、陡崖、谷地或低地。

(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特征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④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2.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透析考向]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故为高考题考查重点。

一般以景观图、区域图、古代聚落、交通线选线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学生对河流作用及河流地貌形成机理的理解,并且理解随着外界因素的改变,河流地貌的发展与变化。

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往往更多侧重于河流地貌、地形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对自然的适应和利用。

[学法指导](1)流水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有溯源侵蚀、向下侵蚀和侧蚀。

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特别注意:若河道平直,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即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若河道弯曲,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流水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机理: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

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3)特殊河流地貌特征①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

②河曲地貌: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

但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侧蚀河曲,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

③河流阶地地貌: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

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或河床)。

构造运动或气候剧变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先形成的阶地地势高,年代早,新形成的阶地地势低,年代新;只发生侵蚀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完全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阶地则为堆积阶地。

④三角洲地貌与海岸线变迁成因:位于河流入海口,因河床展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

面积大小变化原因: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3.风力堆积地貌[透析考向]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往往以景观图、区域图、古代聚落、交通线选线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学生对风力作用及风力地貌形成机理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