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城市
北京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北京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总结各个学科的重难点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
其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考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北京高三地理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和备考建议。
一、北京地理位置及特点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也决定了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地理位置方面,可以总结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气候特点、地势地貌等。
1. 经纬度位置北京的经度为116°-117°43'东经,纬度为39°-41°05'北纬。
北京处于东经116°,因此是我国的东部边缘地带,同时也是华北平原的北缘。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成为了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 气候特点北京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和秋季变化较快,气温适宜,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这种气候特点对于农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地势地貌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状。
同时,北京地区还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如燕山、平原、山地、河谷等。
这些地势地貌的变化为北京的城市规划、交通发展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北京的人文地理除了自然地理条件外,北京还有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北京的文化内涵,也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历史文化建筑北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如故宫、天坛、长城等,这些都是北京得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之一。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是北京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2. 教育和科技资源北京作为中国的教育和科技中心,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为北京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科技资源的集聚也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归纳选择题1、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末山西省全省常住人口约为3491.6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
其中太原市常住人口约530.4万人,城镇化率约为89.06%。
下图示意山西省主要城市分布及各市人口密度。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近年来,山西省常住人口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人口生育意愿低②人口流出多③人口老龄化严重④自然灾害多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太原与晋城面积相差不大,但太原人口密度是晋城的三倍多。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B.水源C.经济D.家庭(3)近年来太原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这可能造成该市()①住房闲置②交通拥堵③用工困难④环境压力增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CC【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的利弊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抚育成本高等导致人口生育意愿低,出生人口减少,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山西省人口外流,这是导致近年来山西省常住人口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是常住人口减少产生的问题之一,不是原因;自然灾害多发不是近年来山西省常住人口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2)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吸引人口流入。
(3)太原的城镇化进程较快,吸引人口迁入,可能导致劳动力过剩、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压力增大、污染问题加重等。
2、冲积扇常常形成于()A.滨海地带B.河源地带C.河流中下游D.山麓地带答案:D【提示】流水地貌解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解答】冲积扇常常形成于山麓地带。
故选D。
3、下图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顺河流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一、知识体系梳理在完成一轮基础复习后,学生应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分类整理,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突破针对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特别关注那些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要敢于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练习,突破难点。
三、真题模拟练习通过练习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注意掌握解题步骤和思路,培养答题规范性。
同时,注意总结易错题和难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答题策略。
四、答题技巧提升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目,总结归纳答题技巧和方法。
例如,对于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法、直选法和推理法等技巧;对于综合题,要学会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通过练习和反思,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五、知识查缺补漏通过练习和模拟考试,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补充。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笔记和教辅资料,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填补知识空白。
六、心理素质培养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通过调整心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高考的挑战。
七、时间管理规划合理规划和管理复习时间,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
同时,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建立学习档案或使用学习管理工具,记录学习进度和成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高考地理难点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应用
高考地理难点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应用一. 逆温现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1.一般情况——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2.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米下降温度低于0.6℃,也属于逆温现象。
产生逆温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实际温度为T S (1)当T S≥T时,开始出现逆温现象(2)当T S<T时,逆温现象消失二. 成因类型1.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下图中第一个图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情况;过程:在晴朗无云或微风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表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b)。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见下图c)。
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以出现,以冬季最强。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平流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上,会发生接触冷却作用,愈近地面的空气降温愈多,而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
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
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3.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
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
地球运动——难点突破系列3(时间计算问题)(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难点突破系列3
2 北京时间
时区和区时 美国时间
中国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实际跨5个时 区。美国本土使用四个时间(按时区)。 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弊端,试举例说明。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 区 B.西十区C.东十区 D.东 二区 情境类时间计算,计算的障碍来自时间信息隐藏,突破图文信息,获得时间。
难点突破系列3
精练2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大结局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 2018年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西三区)夏令时为( )A.11月10日4时 B.11月11日3时C.11月11日5时
D.多于2/3
方法:求180°的时间。 110°E地方时12:00,180°为16:40,16:40/24:00>2/3。D正确。
难点突破系列3
5 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时长
上午
正午 12:00
下午
例如:某日日出5:00, 求昼长?
根据当地正午12:00, 可知5:00--12:00上 午时长为7小时,上 午和下午等长(以 12:00平分),可知 昼长为2*7=14小时。
180°
90°W A 0°
90°E B
180°
35°W
120°E
2.定点:即将Βιβλιοθήκη 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34小.定结差值:(1地)确定方定向时两:计地求算的要经点具度位体差于到。已准如知确上点经图的度中西,A边北、,京B取时两“间地-是的”区经。时度(要差2)先如为转上35换图°+成中1地所20方求°=时的, 133555°°W°W。的某(2地地)确方经定时度时=已间2知0差时,,-时即1间01计小55算时°×与240分纬分钟度钟/无=1°关9=时,642所00分以分钟已钟。知,两转地化时成间为,10一小地时经20度分, 钟求。另一地经度的问题,再复杂的时间计算都会归结为已知三个量,求未知量。 难度在于挖掘(隐性)信息,建立位置关系和复杂事件顺序。 拆分法(更简单):155°=150°+5°,即10小时+20分钟。
微专题02 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2 热力环流【考点梳理】(一)热力环流形成原理1.一个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需要注意:(1)水平方向的气压梯度产生于大气在垂直方向的上升及下沉运动,大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即风)是其结果。
(2)受重力作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永远高于高空。
热力环流中气压的高低,是同一水平面的比较。
同一水平面由气压高低差异所形成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两个方向3.(1)温差关系:近地面两地有气温差。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气温高的地方: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②气温低的地方: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 ,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A.热力环流B.峡管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2.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
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
下图为2018年乌鲁木齐市城郊范围示意图,T1郊区面积等于城区面积;T2郊区面积是城区面积的1.5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难点突破攻略——解析高考新课标 “四大能力”
近年高考试题的呈现形式常常是“提 供资料、设置情景,考查能力”,而文字、 地图、图像,图表等多种形式往往是重要 的信息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反 映资料与问题关系的核心。学会从资料中 提取信息,就是会从资料中找出问题的要 点,情景的关键,解答的条件,思考的提 示等。
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原料、水源、土地)、经 济因素(原料地、燃料地、市场、交通)、社 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环境因素(大气 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交通的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技 术因素 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区域定位、区域特征、条件评价、开 发治理
(2)此刻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月30日20时40分 B.6月24日20时40分 C.6月28日3时20分 D.7月2日15时20分
(3)此刻关于南极中山站(69º22ˊ24″S, 76º22ˊ140″E)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处于科学考察最佳时期 B.科考人员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也为56º C.受极地高压影响,降水极其稀少,淡水资源极其 匮乏 D.该地昼长可能为0
【例题】图11-2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 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 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回 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 候变化11—3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 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解析】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有“用肉眼看到北极星, 并测得仰角为56°”,“ 晨昏线”,“ ①、②、 ③点均在赤道上”“ ①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 东半球” “①、②间球面最短距离约4995km”。 解读信息:“用肉眼看到北极星,并测得仰角为 56°”表明地点④在北半球,56°N,隐藏得最深 的信息是处于夜半球;“虚线表示晨昏线”, “ ①、②、③点均在赤道上”,“ 地点④在北半 球”三个信息结合起来可得出虚线为晨线,北极附 近为极昼,①地地方时为6点;“ ①、②、③点均 在赤道上”, “①、②间球面最短距离约 4995km”“ 相邻经线间经度间隔相等”三条信息 结合起来可解读出①、②、③经度间隔为45°。 【答案】(1)B (2)C (3)D
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考点梳理】(一)等压面图的基本特征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二)等压面判读的基本要领1.判断气压高低(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L2中,P B>P B′,P C′>P 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1)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2)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N地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当M地处于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澳大利亚北部降水多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贵阳多晴朗温暖天气D.我国沿海易受台风影响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地方时的计算
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度, 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度, 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9—10题。 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 题 9.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 B.0时 . 时 . 时 C.12时16分 D.11时44分 . 时 分 . 时 分 10.M、N两地的经度差 . 、 两地的经度差 A.大于10° .大于 ° B.小于 ° .小于10° C.等于 ° .等于10° D.可能大于 °, .可能大于10° 也有可能小于10° 也有可能小于 °
放大一倍即是原来的两倍 1/1000×2=1/500 × =
180° 【练习1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练习1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12 若阴影部分为7 ①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 7月6日 月 日 分为7 则甲地时间为: 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 7月7日 月 日 15时 A、15时 B 、9 时 0点 点 12时 C 、3 时 D、12时 北京时间为: ②北京时间为: 45°E A 、6 日8 时 B 、7 日8 时 20时 20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 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 。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M Q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5.北京时间是 ( ) 1200 A.6日12时 B.7日12时 O P C.6日24时 D.5日12时 26.此时 ( )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N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理自转速度最快
202X高考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附地理必背100条知识点)
202X高考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附地理必背100条学问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由于它需要记忆大量的地理学问点,并且需要对地理原理、地图、地理现象等进行深化理解。
为了挂念同学们高效地学习地理并取得好成果,以下是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及复习技巧,同时附上地理必背的100条学问点,供参考。
一、地理学习方法:1.了解考纲:生疏并了解高考地理的考纲,明确考试内容和考查形式,有针对性地学习。
2.规划学习方案:依据自己的状况和复习时间支配,合理支配每天的地理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地理学科是与现实生活亲密相关的学科,要擅长将地理学问与实际状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爱好和效果。
4.多维度学习: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广泛,要从地理原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文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学习,全面把握学问点。
5.乐观思考:地理学科不仅要记忆学问点,更要深化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缘由和规律,培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6.多元化学习资源:利用教科书、课堂笔记、辅导材料、地图、教学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源,综合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7.合理使用时间: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地理学问的复习,例如在排队、等车、休息等时间段进行地理小学问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8.做好笔记: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留意记录重点内容,回顾整理笔记,挂念加深对学问点的记忆和理解。
9.定期复习:地理学科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复习,要设立定期的复习方案,巩固已学过的学问。
第1页/共4页10.做题强化:做大量地理题目,把握题目解题的技巧和方法,生疏考试题型,提高解题力量和应对考试的速度。
二、地理复习技巧:1.拆解学问点:将简单的学问点拆解为简洁易懂的部分,逐一进行学习和理解,然后再进行整体的把握。
2.重难点突破:对于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问点,要进行深化争辩和理解,结合实例进行练习,加深记忆。
3.归纳总结:对学过的地理学问进行归纳总结,制作地理学问卡片,便利查阅和复习。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标志
(1)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2)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
(2)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
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
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和土壤关系成为高考的重难点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和土壤关系成为高考的重难点1、植被(1)定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①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
②人工裁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3)形成过程: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4)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气候①植物生长快慢与气温高低有关;热量决定植被类型②昼夜温差影响植物生长的速度及品质③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不同光质对植物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等影响不同④降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主要水分来源⑤风是植物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风还能促使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均匀分布,并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风会使植物变形(2)地形①海拔影响植被垂直地带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布②坡向影响植被生长和类型(3)土壤①酸碱度影响植被类型②肥力影响植被生长(4)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5)植被形态对环境的适应①根系: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②叶子:叶片厚,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③分布: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而土壤贫瘠④花色: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⑤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3、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气候:调节温差;增加蒸腾,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大气成分;防风固沙(2)地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保持水土,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3)土壤:减少土壤侵蚀;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形成(4)水文:涵养水源;减少含沙量;增加下渗;减缓地表径流;削减风浪,保护堤岸(5)生物:繁衍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6)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4、森林的作用(1)林冠层和林下植被层①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②白天阻挡太阳辐射,晚上阻挡热量逃逸,减少昼夜温差③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加大降水的可能性④防风,削减风力(2)枯枝落叶层①吸收和渗透降水,涵养水源②枯枝落叶层腐烂后,形成腐殖质和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促进下渗③减缓地表径流,防洪减灾④阻碍了土壤表面蒸发水分,土壤蒸发量减少(3)根系土壤层①植物根系可以固土护坡②加大土壤孔隙度,加速下渗5、森林的分布及类型(1)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微专题05 锋面系统-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5 锋面系统【考点梳理】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符号(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
(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2.影响我国的两个典型的准静止锋3.给我国带来主要降水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形成:夏半年副热带高压加强,位置北移,受其影响,海洋暖湿气流登陆北上,在高压脊北侧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
(2)移动①正常年份推移规律锋。
(3)影响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快,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易出现北旱南涝。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次天气系统过境引起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部分气象要素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尘暴最严重的时段是()A.4~10时B.8~14时C.14~20时D.18~24时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外来冷气团替代了本地暖气团②大气保温效应减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④降水天气带来降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C 2.C【解析】1.由图可知,10时~22时间天气能见度明显降低,说明沙尘暴天气强度大,且14~20时,风速极大,沙尘暴最严重,C正确。
微专题03 逆温-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3 逆温【考点梳理】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如图所示。
2.逆温的类型3.逆温的影响(1)有利方面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
(2)不利方面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出行的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易造成交通事故。
④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
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
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
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的时段是()A.01时~07时B.07时~13时C.13时~19时D.19时~01时2.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空气湿度③地形④盛行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A.受冷空气影响更大B.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C.受山谷风影响更大D.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龙卷风是从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小、强度大的强风旋涡。
当其下端伸到水面,便能吸起高大的水柱,称为水龙卷。
水龙卷一般与水面垂直,但有时上部会发生倾斜。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一、中国的城市分类在中国,城市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行政区划来看,中国的城市主要分为四个层级: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可以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中国还有特区城市,如香港、澳门。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的基础。
例如,地处交通要道的地方容易形成商业城市;拥有丰富资源的地方容易形成工业城市。
其次,政治因素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此外,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也会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三、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中居住的过程。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能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等。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功能和质量,并满足居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建设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房屋建设、交通建设、绿化建设等。
五、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环境保护包括改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
城市的绿化和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环境改善的一种方式。
六、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是经济的中心,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
城市经济包括产业经济、商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
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线城市普遍以服务业和创新产业为主导,二线城市以制造业和商贸业为主导,三线城市以传统产业和农业为主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城市重难点解读根据近几年的考查方向分析,2020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的变化应该不大,一般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图表,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等级和城市化等角度进行考察。
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依据图表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结合新时代情景下城市群建设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社会热点,理解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核心考点。
典例探究一、(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 2.B 3.A【解析】1.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D正确。
2.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错。
属于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B对。
安庆、池州、宣城相对集中,而盐城和滁州与之相隔较远,没有集中分布,C错。
协调发展水平Ⅳ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没有对称点,不具有对称性,D错。
3.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其中多数城市在空间上邻近核心城市上海,说明上海对周边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很大,提升了这些城市的等级水平,A对。
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可见,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性质和产业部门与上海差别很大,B、C、D错。
二、(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节选)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
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
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
图5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6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6分)【答案】(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解析】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三、(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3.D 4.C 5.B【解析】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
故选D。
4.“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
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
故选C。
5.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宜;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
故选B。
备考秘籍本专题的考查重点主要涉及到两个,一个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一个是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往往以城市发展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要求论证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探讨与城市发展的有关的事物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等。
在复习时,不用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核心知识的复习,加强该知识点和该类型题的训练和讲解。
重难点突破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透析考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功能区的考查依然是个热点。
本知识点的考查重点集中在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与变化趋势;功能区布局与相关影响要素的关联性等。
考查方式主要是以城市区域简图和坐标统计图为命题载体,侧重考查考生地理事物空间布局分析的具体直观思维和统计资料数理抽象思维能力,往往既有选择题,又有综合题,综合性较强。
[方法指导](1)在复习本部分知识时要注意重点围绕三大功能(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进行复习,关注三大功能区的面积、位置、空间形态、建筑景观等特点,并注意其空间分布变化(2)依据产业布局判断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第一,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主要交通干线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第三,注意有污染的工业的区位选择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
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可植树造林,也可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
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2.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透析考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依然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宏观背景会结合“一带一路”、城市群建设等,微观背景会联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现综合题;从命题方式上看,以文字或图表资料为背景。
考查过程中一般联系工业化、城市规划、人口迁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查。
[方法指导]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区农村和小城镇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2)区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逆城市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
前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后者往往出现在城市化的后期。
(3)城市化趋势图的阅读方法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及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卫星城等,这一过程可用多种图示反映出来。
城市化的趋势可以通过过程模拟图、数据表格图、区域图等形式表达出来,阅读这类图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
①城市数目的变化;②城市范围的扩大;③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④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⑤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联系方式完善;⑥城市等级和城市体系形成;⑦城市带(群)的形成;⑧卫星城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