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题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题型集锦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题型集锦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f(x) = x^2B. f(x) = -x^2C. f(x) = |x|D. f(x) = x^3(2) 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若f(x)在x=1处取得最小值,则a的值是多少?A. -1B. 0C. 1D. 2(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2,第n项an的表达式为an=1+(n-1)×2。
求第10项a10的值。
A. 19B. 21C. 23D. 25(4) 已知复数z满足|z|=2,且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若z=a+bi(其中a、b为实数),则复数z的模的平方|z|^2等于多少?A. 4B. 8C. 16D. 362. 填空题:(1) 若函数f(x) = ax^2 + bx + c在x=1处取得最大值,则a的值是______。
(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2,第n项an的表达式为an=1+(n-1)×2。
求第5项a5的值。
______(3) 已知复数z满足|z|=2,且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若z=a+bi(其中a、b为实数),则复数z的实部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 若函数f(x) = x^2 - 4x + 3在x=2处取得最大值,则f(x)的导数f'(x)在x=2处的值为______。
3. 判断题:(1) 若函数f(x) = x^2 + 2x + 1是奇函数,则常数c的值为-1。
()(2) 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2,第n项an的表达式为an=1+(n-1)×2。
若n为奇数,则第n项an为正数。
()(3) 若复数z满足|z|=2,且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则z的实部a小于0。
()(4) 若函数f(x) = x^2 - 4x + 3在x=2处取得最大值,则f(x)的导数f'(x)在x=2处的值为0。
青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高二
青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细胞核的描述?A.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小的结构B. 细胞核是细胞中负责能量合成的部分C. 细胞核包含DNA,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D. 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答案:C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A. 美国B. 沙特阿拉伯D. 伊朗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骨骼系统中的一部分?A. 骨骼B. 肌肉C. 皮肤D. 韧带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的正确说法?A. 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结果B. 地球自转是地球沿着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C. 地球自转是地球离开地轴的运动D. 地球自转是地球与其他星球相互影响的结果答案:B二、填空题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阿基米德原理是阐述了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_____________。
答案:排开的液体体积相等3. 北京是中国的_______,也是中国的________。
答案:首都,政治中心4. 汉字“飞”字的部首是______。
答案:飞5.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它的全长约_________。
答案:6300千米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请简要阐述。
答案: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包括有机体内以及有机体周围的环境因子。
生态系统由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气候、土壤等)组成,并通过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维持着生物圈中物种的存在和繁衍。
2. 请简要描述DNA的结构。
答案: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它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腺嘧啶)组成。
两条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碱基之间的配对规则是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胸腺嘧啶与鳞腺嘧啶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含沉浸纷至沓来B. 惴惴不安沮丧不寒而栗C. 沥尽心血靡靡之音蹉跎岁月D. 惊愕呆滞蹑手蹑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桑梓之地”中的“桑梓”指的是家乡。
B.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指的是画龙的眼睛。
C.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指的是相隔甚远的马和牛。
D. “杯水车薪”中的“杯水”指的是一杯水。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B. 这条河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山间。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D. 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如同火箭般快速。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优美的一项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绿树阴浓夏日长,下联:清风徐来夏日短B.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C. 上联:千里共婵娟,下联:万里送行舟D.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山西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西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的必经过程B.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会加倍C.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答案:D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通常不作为催化剂?A. 酸B. 碱C. 金属D. 酶答案:D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能量的过程C. 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氧气D.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A. 声波B. 光波C. 重力波D. 地震波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D.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6.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能量守恒定律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C. 能量是守恒的D. 能量是不可测量的答案:C7. 下列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是双螺旋结构B. DNA携带遗传信息C. DNA由蛋白质组成D. 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答案:C8. 在化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分子间作用力的?A. 离子键B. 共价键C. 范德华力D. 金属键答案:C9. 下列关于相对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时间是绝对的B. 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恒定的C. 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D. 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延伸答案:B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闭合的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是恒定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______吸收光能。
答案:叶绿体2. 牛顿的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______。
高二文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文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观念的D. 意识的答案:A2.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D. 明朝实行闭关锁国答案:D3. 以下属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E. 《儒林外史》答案:ABC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五礼”之一?A. 冠礼B. 婚礼C. 丧礼D. 祭礼E. 宴会答案:E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美国C. 俄罗斯D. 法国E. 印度答案:E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孔子,其思想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儒家思想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唐朝,当时的皇帝是________。
答案:唐太宗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体现了实践的________。
答案:客观性4.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要论述了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5.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__朝代。
答案:隋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指在封建社会中,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限制商业的发展。
这一政策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商业则被视为次要的,甚至有害的。
通过征收高税、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等手段,来抑制商业的发展。
2. 阐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民主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因为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感到愤怒,发起了抗议活动,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
高二期末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二期末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 核糖体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答案:A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A. 叶绿素中B. 叶绿体中C. 线粒体中D. 细胞质中答案:B3.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 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C.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D. DNA复制是全不连续复制答案:A4.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B.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C.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D.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答案:D5.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分离定律描述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 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孟德尔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答案:D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循环的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越高,稳定性越强答案:D7.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B. 基因突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A8.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有丝分裂期B. 间期是细胞周期中最长的阶段C. 有丝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D. 细胞周期的长短与细胞类型和环境条件有关答案:C9.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B.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C.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中物种组成和数量的变化答案:B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B.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D. 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物种的分化和适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藏寺水利枢纽地处黑河上游,控制了黑河干流来水的80%,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调节分配起到重要作用。
图示意黄藏寺水利枢纽的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黄藏寺水利枢纽所在山脉为()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西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C.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D.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2.黄藏寺水利枢纽可能会加剧黑河下游的()A.水土流失问题B.石漠化现象C.沙漠化现象D.红漠化现象3.为改善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建议()①增大生产用水比例②缩小生活用水规模③增大生态用水比例④减少中游用水比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小王自驾行驶在某岛屿公路上,从该岛东部出发,穿越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历时五天到达该岛屿西部。
小王出发地附近热带雨林茂密,终点附近为广袤的热带草原。
据此完成4~6题。
4.小王此次旅行所在的岛屿最可能是()A.马达加斯加岛B.日本本州岛C.大不列颠岛D.斯里兰卡岛5.该岛屿西部能见到()A.滴水叶尖B.正午立竿无影C.梯田广布D.绿洲农业发达6.推测该岛屿东部自然带的成因是()①西风来自海洋②地形对水汽的抬升③暖流增温增湿④受赤道低压控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我国露营地空间分布不均,部分露营地选择布局在高等级旅游景区附近,呈现“傍景”分布特征。
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19.(1.5分)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b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A. 600 gB. 900 gC. 1 600 gD. 5 600 g
27.(1.5分)下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⑥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⑦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A.②⑥⑦B.②③⑥C.①⑤⑦D.②⑤
24.(1.5分)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1.5分)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导致了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下列关于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当地群落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洪水和泥石流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
B.泥石流发生区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当地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复存在,但水平结构依然存在
D.当地群落的营养结构发生改变,也可能有新物种的入侵
④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高二英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英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听力部分(共20分)A. 对话理解(每题1分,共5分)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a) Go to the libraryb) Visit his grandparentsc) Attend a concert2. Why does the woman refuse the man's invitation?a) She has to study for an examb) She is not interested in the eventc) She has already made plans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Teacher and studentb) Friendsc) Colleagues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Take a breakb) Go to the doctorc) Drink more water5.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 Sunnyb) Rainyc) WindyB. 短文理解(每题2分,共15分)Passage 1:6.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a) The history of a famous scientistb)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c)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7. When did the even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occur?a) In the 1980sb) In the 1990sc) In the 2000sPassage 2:8.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a) To inform about a new policyb) To persuade people to take actionc) To describe a personal experience9.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issue discussed?a) Positiveb) Negativec) Neutral二、语法和词汇部分(共30分)A.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0. The book is ______ interesting that everyone wants to read it.a) sob) veryc) tood) quite11. She ______ the letter as soon as she got home.a) wrote downb) wrote upc) wrote offd) wrote out12. - How about going out for a walk?- _______. It's too cold outside.a) I'd love tob) I'm afraid notc) I don't think sod) I'm not sureB. 填空题(每题2分,共15分)13. The _______ (发现) of the new planet was announced by the scientists.14. He is _______ (幸运的) to have such a good job.15. The _______ (会议) will be held in the conference room.三、阅读理解部分(共30分)A. 阅读理解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Passage 1:1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1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 the topic?18. What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we should do?Passage 2:19.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20.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in the passage?21.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B. 阅读理解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Passage 3:22.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uthor to write the passage?23. What are the three key point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四、写作部分(共20分)A. 短文改错(5分)Your task is to 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B. 书面表达(15分)Write an essay of 120-150 words on the topic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答案一、听力部分1. b) Visit his grandparents2. a) She has to study for an exam3. c) Colleagues4. b) Go to the doctor5. a) Sunny6. b)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7. c) In the 2000s8. b) To persuade people to take action9. a) Positive二、语法和词汇部分10. a) so11. d) wrote out12. b) I'm afraid not13. discovery14. fortunate15. meeting三、阅读理解部分16. The passag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ociety.17.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echnology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18.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use technology responsibly.19. The passage aims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20. The two speakers are friends.21. We can infer that the speaker is concerned about thefuture of the environment.四、写作部分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完成。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莆田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数学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f (x )=alnx −12x 2+x ,且f ′(1)=3,则a =( )A .4B .3C .2D .12.直线l 1:ax +y −1=0,l 2:(a −2)x −ay +1=0,则“a =−2”是“12//l l ”的( )条件 A .必要不充分 B .充分不必要 C .充分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3.已知圆的方程为2260x y x +−=,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最短弦长为( ) A .1B .2C .3D .44.等差数列{a n }中,公差12d =,且1359960a a a a ++⋅⋅⋅+=,则123100a a a a +++⋅⋅⋅+=( ) A .145B .150C .170D .1205.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3、a 7是函数f (x )=13x 3−4x 2+4x −1的极值点,则a 5=( ) A .2−或2B .2−C.D .26.已知1F 、2F 是椭圆C :22194x y+=的两个焦点,点M 在C 上,则12MF MF ⋅的最大值为( ) A .13B .12C .9D .47.已知8ln 6a =,7ln 7b =,6ln 8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a >> B .c b a >>C .a c b >>D .a b c >>第 2 页 共 4 页8.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发现:与椭圆22221(0)x y a b a b+=>>相切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2222x y a b +=+,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若圆()22:()()4R C x a y a −+=∈上存在点P ,使得过点P 可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椭圆2213x y +=相切,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 []0,4B .[]4,4−C .[]0,2D . []22−,二、多选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a n =(−1)n ,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下列数列一定成等比的有( ) A .数列{}1n n a a ++ B .数列{}2n a C .232,,n n n n n S S S S S −−D .数列{}1n n a a +⋅10.任取一个正整数,若是奇数,将该数乘以3再加上1;若是偶数,将该数除以2,反复进行上述两种运算,经过有限次步骤后,必进入循环圈1→4→2→1,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等). 如:取正整数6m =,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得出6→3→10→5→16→8→4→2→1,共需经过8个步骤变成1(简称为8步“雹程”).现给出冰雹猜想的递推关系如下:数列{a n }满足:1,231,nn n n n a a a a a +⎧⎪=⎨⎪+⎩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若a 2=m (m 为正整数),a 6=1,则m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 A .2B .5C .16D .3211.椭圆22:14x C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O 为坐标原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点2F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则△ABF 1的周长为4 B .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C .P 为椭圆C 上一点,Q 为圆221x y +=上一点,则点P ,Q 的最大距离为3D .椭圆C 上不存在点P ,使得120PF PF ⋅=第 3 页共 4 页12.已知函数()2ln 2f x x x m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0m ≤或12em =时,()f x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B .当0m ≤或14m =时,()f x 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 C .若()f x 为单调递减函数,则14m > D .若()f x 与x 轴相切,则12em =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2),其纵截距为正,且纵截距比橫截距大1,则直线l 的方程为 .1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与过2F 的直线2l 交于P 点,1290F PF ∠=,且点P 在椭圆上.则椭圆C 的离心率=e __________.15.点P 是曲线x x y ln 2−=上任意一点,且点P 到直线y =x +a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2,则实数a 的值是 .16.已知点(,)P m n 在圆22:(2)(2)9C x y −+−=上运动,则m +n 的最大值为 ,的取值范围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1) 已知圆22110C x y +=:与圆22222140C x y x y +++−=:.证明圆1C 与圆2C 相交;并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 求圆心既在第一象限又在直线3x −y =0上,与x 轴相切,且被直线x −y =0截得的弦长为2√7的圆的方程.第 4 页 共 4 页18.(12分) 设函数f(x)=x +ax 2+blnx ,曲线y =f(x)过点P(1,0),且在P 点处的切线斜率为2.(1) 求a 、b 的值; (2) 证明:f(x)≤2x -2.19.(12分) 设{}n a 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1a 为2a 、3a 的等差中项.(1) 求{}n a 的公比;(2)若11a =,求数列{}n na 的前n 项和.20. (12分) 设首项为2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前n 项积为n T ,且满足_________. 条件①:111n n a a n n +=++; 条件②:23n nn S a +=; 条件③:12n n n n T a T n ++=. 请在以上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上面的横线处,并解答以下问题: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13n n S ⎧⎫+⎨⎬⎩⎭的前n 项和34nM <. (参考公式....:22221123(1)(21)6n n n n ++++=++)21.(12分) 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43−.记M 的轨迹为曲线C .(1) 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 经过点P(−1,0)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C 、D 两点. 记△ABD 与△ABC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求|S 1−S 2|的最大值.22.(12分) 已知函数()e 1,R x f x ax a =−−∈. (1)求函数()f x 的极值;(2)若1是关于x 的方程()()2R f x bx b =∈的根,且方程2()f x bx =在(0,1)上有实根,求b 的取值范围.莆田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正确填涂缺考标记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A. 惯性定律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C. 万有引力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C2.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C.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D. 与电荷无关,由场源电荷决定答案:A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宏观过程答案:C5.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A. 波动性B. 粒子性C. 直线传播性D. 反射性答案:A6. 根据相对论,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B. 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慢C. 长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短D. 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常数答案:D7. 在电磁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磁效应B. 电流的电场效应C. 电流的引力效应D. 电流的热效应答案:A8.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B.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C. 稳定的电场产生磁场D. 稳定的磁场产生电场答案:A9. 在量子力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基本的量子概念?A. 波函数B. 量子态C. 量子纠缠D. 经典力学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的类型?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光波D. 声波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库仑1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V = IR1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称为______。
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地理
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地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下列哪个是地球公转的直接结果?A. 日夜更替B. 季节变化C. 潮汐现象D. 月食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几种?A. 3种B. 5种C. 7种D. 10种4. 以下哪个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洋B. 地形C. 纬度D. 人类活动5. 长江是中国的哪一条河流?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青海湖7.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 东北B. 西藏C. 新疆D. 云南8.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沙漠C. 库姆塔格沙漠D. 巴丹吉林沙漠9.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A. 越南B. 菲律宾C. 泰国D. 印度10.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1. 以下哪个是板块构造学说中的概念?A. 地壳B. 地幔C. 板块D. 地核12. 以下哪个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A. 火山爆发B. 地壳运动C. 海啸D. 气候变化13. 以下哪个是造成海啸的主要原因?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气候变化D. 台风14. 以下哪个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A. 台风B. 干旱C. 地震D. 气候变化15. 以下哪个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A. 降雨量减少B. 河流干涸C. 气候变化D. 地壳运动16. 以下哪个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A. 过度放牧B. 森林砍伐C. 气候变化D. 火山爆发17. 以下哪个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18. 以下哪个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19. 以下哪个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20. 以下哪个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台州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步于对数的认识和记数方法的形成。
在古代中国,数字的产生究竟始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年代,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考古依据,以此确定其具体年代。
在目前已知的古代遗存当中,半坡遗址一些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与数字有关,但那也只是今天人们的一种猜测。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数字的具体记录,包括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是三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记数法——十进位值制。
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与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方法相应的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
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算筹是一种长六寸、直径一分的小圆竹棍。
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5-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
0这个数字则以空位表示。
再用它们依据纵横相间的方式组合表示一个数:在个位、百位、万位、百万位等摆纵式,在十位、千位、十万位、千万位等摆横式。
在明确了算筹的摆放方法之后,就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利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开平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了。
后来在筹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珠算。
珠算明代时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取代了筹算。
筹算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痕迹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筹划”“统筹”等词语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历史上筹算的影子。
珠算较筹算更为快捷方便,因而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快捷的计算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正因为如此,国外曾有人把算盘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修筑长城E.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强化了士族阶层C. 限制了皇权D. 阻碍了经济发展E. 以上都不是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传播中国文化E. 以上都是4. 清朝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加剧了社会矛盾B. 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入C. 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割让D.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E.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C. 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D. 未能实现国家统一E.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 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D. 外国列强的侵略E. 以上都不是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建立抗日根据地B. 进行游击战争C. 组织群众抗日D. 与国民党合作E. 以上都是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放农民B. 消除封建剥削C. 促进农业发展D. 巩固新政权E.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遭受了哪些重大损失?A. 经济停滞B. 文化遗产被破坏C. 社会秩序混乱D. 人才流失E.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B. 对外开放C. 国有企业改革D. 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E.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他曾七次下西洋。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3 分)范小姐在和高先生结婚登记时发现自己已与张某领证“结婚”。
原来,范小姐曾在2017 年丢失过身份证,工作人员分析,很可能因证件的丢失而被她人钻了空子。
在此事件中( )①范小姐的姓名权等个人信息受到了侵害②范小姐可以通过法院维护自己的荣誉权③范小姐和高先生的婚姻因范小姐重婚而无效④范小姐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她与张某的“婚姻”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3 分) 淘宝Q 品牌旗舰店给张注定向发布了促销信息。
张三回复客服:“每件再优惠100 元就下单。
”客服回复:“可以,请先生按原价拍,在付款后返还100 元。
”由此可见( )①如果张三不下单,意味着张三要承担违约责任②张的回复是对Q 品牌旗舰店的要约作出的承诺③Q 品牌旗舰店给张三定向发布的促销信息属于要约④客服的回复表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 (3 分) 2021 年底,某香菇收购公司与当地香菇种植户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在2022 年香菇上市季节以合同议定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香菇。
该公司向农户支付了每亩200 元的定金。
2022 年年初,香菇销售渠道紧缩,香菇上市后,收购公司提出降低收购价格的要求,种植户无法接受,双方协商未果引发纠纷,种植户遂诉至法院。
本案中( )①如果收购公司不履约,种植户可以不退还定金②收购公司提出降低收购价格要求属于新的要约邀请③对于商事纠纷,双方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进行司法调解④种植户无法接受是基于购销合同不是种植户的真实意思表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3 分)漫画《呵护小家,你我参与》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②子女在生活上照料父母③子女不干涉父母私事④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 (3 分)李甲无儿无女。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杭州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抛物线24x y =的准线方程为()A. 1x =-B. 1x = C. 1y =- D. 1y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标准方程即可求解.【详解】由题知,抛物线方程为24x y =,则其准线方程为1y =-.故选:C2.圆2240x y x +-=上的点到直线349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1 B.2C.4D.5【答案】A 【解析】【分析】求出圆的圆心和半径,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半径关系,求解即可.【详解】由2240x y x +-=,得22(2)4x y -+=,圆心为(2,0),半径2r =,圆心到直线3490x y -+=的距离3d ==,故圆上的点到直线349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d r -=.故选:A3.设平面α内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以及平面外一点P ,若平面α内存在一点D 满足()2PD xPA x =+- 3PB xPC +,则x 的值为()A.0B.19-C.13-D.23-【答案】C【解析】【分析】由空间向量共面定理构造方程求得结果.【详解】 空间A B C D 、、、四点共面,但任意三点不共线,231x x x ∴+-+=,解得:13x=-.故选:C4.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1,0,0A ,()0,2,0B ,()2,0,2C ,则BC 边上的中线长为()A.1B.C.D.2【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中点坐标公式与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即可得解.【详解】因为()0,2,0B ,()2,0,2C ,所以BC 的中点为()1,1,1,又()1,0,0A ,则BC =.故选:B.5.设{}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10a <,48S S =,则()A.0d <B.70a = C.120S = D.7n S S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求和公式,结合选项计算依次判断即可.【详解】A :由48S S =,得1143874822a d a d ⨯⨯+=+,则1112a d =-,又10a <,所以11102a d =-<,得0d >,故A 错误;B :7111166022a a d d d d =+=-+=>,故B 错误;C :121121111121266022S a d d d ⨯=+=-⨯+=,故C 正确;D :7177711135()()22222S a a d d d -=+=-+=,21(1)1222n n n n nS na d d --=+=,由21235n n -≥-,得15n ≤≤或7n ≥,即当15n ≤≤或7n ≥时,有7n S S ≥,故D 错误.故选:C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212322n n f n +=++++≥ (*n ∈N )的过程中,从n k =到1n k =+时,()1f k +比()f k 共增加了()A.1项B.21k -项C.12k +项D.2k 项【答案】D 【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出()1f k +和()f k 的项数,进而作差即得结论.【详解】因为()1111232n f n =++++ ,所以()1111232k f k =++++ ,共2k 项,则()11111112321221k k k f k +++++++++=+ 共12k +项,所以()1f k +比()f k 共增加了1222k k k +-=项,故选:D7.若数列{}n a 满足递推关系式122nn n a a a +=+,且12a =,则2024a =()A.11012B.22023C.11011D.22021【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取倒数法可得11112n n a a +-=,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122n n n a a a +=+,所以1211122n n n n a a a a ++==+,所以11112n n a a +-=,又12a =,所以1112=a ,故数列1{}na 是以12为首项,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1111(1)222n n n a =+-=,得2n a n=,所以20242120241012a ==.故选:A8.设双曲线Γ的中心为O ,右焦点为F ,点B 满足2FB OF =,若在双曲线Γ的右支上存在一点A ,使得OA OF =,且3OAB OBA ∠≥∠,则Γ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22,77⎡⎤-⎢⎥⎣⎦ B.21,7⎛⎤+ ⎥ ⎝⎦C.31,7⎛⎤+ ⎥ ⎝⎦D.33,77⎡⎤-+⎢⎥⎣⎦【答案】B 【解析】【分析】因为OA OF =,所以A 是以O 为圆心,为OF 半径的圆O 与Γ的交点,根据条件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27480e e --≤求解即可.【详解】不妨设A 在第一象限.因为OA OF =,所以A 是以O 为圆心,为OF 半径的圆O 与Γ的交点.设Γ的左焦点为X ,则4XOA OAB OBA OBA ∠=∠+∠≥∠,122AFO XOA OBA ∠=∠≥∠,即A FAB FB ≥∠∠,FA BF ≤在圆O 上上取一点C ,使FC B F =,则FC FA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2CX FC a -≤(a 是实半轴长),即()222224FC aC c C X F +≥=-(c 是半焦距),由2FB OF = ,得212c FB FO ==,得22222242c c c Xa C ⎛⎫+≥=⎭⎛⎫⎪⎝ ⎪⎭-⎝2274202a ac c +-≥,又离心率ce a =,所以27480e e --≤,又1e >,所以21,7e ⎛⎤⎝∈⎥⎦,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f x ,()g x 在R 上连续且可导,且()00'≠f x ,下列关于导数与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00Δ0ΔlimΔx f x x f x f x x→--'= B.()()()Δ0ΔΔlim2Δh f t h f t h f t h→+--'=C.()()()000Δ03Δlim3Δx f x x f x f x x→+-'= D.()()()()()()000Δ0000Δlim Δx g x x g x g x f x x f x f x →'+-='+-【答案】BCD 【解析】【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逐个求解.【详解】()()()()()000000limlimx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x xx∆→∆→+⎡⎤-∆--∆-'=-=-∆-∆⎣⎦,故A 错;()()()()()02limlim22h h f t h f t h f t h f t f t hh∆→∆→+∆--∆+∆-'==∆∆,故B 对;()()()00003lim3x f x x f x f x x∆→+∆-'=∆,由导数的定义知C 对;()()()()()()()()()()0000000000000limlimlim x x x g x x g x g x x g x g x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x x ∆→∆→∆→+∆-'+∆-∆==+∆-'+∆-∆,故D 对;故选:BCD10.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正项等比数列{}n b 的前n 项积为n T ,则()A.数列n S n ⎧⎫⎨⎬⎩⎭是等差数列 B.数列{}3na 是等比数列C.数列{}ln n T 是等差数列D.数列2n n T T +⎧⎫⎨⎬⎩⎭是等比数列【答案】ABD 【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为计算即可.【详解】设{}n a 的公差为d ,{}n b 的公比为q ,则2112222n n S d d d d S n a n n a n ⎛⎫⎛⎫=+-⇒=+- ⎪ ⎪⎝⎭⎝⎭,所以()1212n n S S d n n n --=≥-是常数,故A 正确;易知()1133323nn n n a a a d a n ---==≥是常数,故B 正确;由()1ln ln ln 2n n n T T b n --=≥不是常数,故C 错误;()221212n n n n n nT T b q n T T b +++-÷==≥是常数,故D 正确.故选:ABD11.已知O 为抛物线()2:20C y px p =>的顶点,直线l 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过点,M N 分别向准线2px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 Q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直线l 过焦点F ,则以MN 为直径的圆与y 轴相切B.若直线l 过焦点F ,则PF QF⊥C.若,M N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28p -,则直线l 过定点()4,0pD.若OM ON ⊥,则直线l 恒过点()2,0p 【答案】BCD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结合条件判断AB ,设直线l 方程为x my b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条件判断CD.【详解】设()()1122,,,M x y N x y ,选项A :MN 中点H 即以MN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横坐标为122x x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12MN MP NQ x x p =+=++,所以梯形PMNQ 的中位线122x x pGH ++=,所以点H 到y 轴的距离为1222x x p GH +-=不等于半径1222x x pMN ++=,A 说法错误;选项B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MP MF =,NF NQ =,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MPF PFO MFP ∠=∠=∠=∠,2NQF QFO NFQ ∠=∠=∠=∠,因为()212π∠+∠=,所以π122∠+∠=,即PF QF ⊥,B 说法正确;选项C :由题意可知直线l 斜率不为0,设直线l 方程为x my b =+,联立22x my b y px=+⎧⎨=⎩得2220y pmy pb --=,22480p m pb ∆=+>,所以122y y pb =-,由21228y y pb p =-=-解得4b p =,满足0∆>,所以直线:4l x my p =+过定点()4,0p ,C 说法正确;选项D :因为OM ON ⊥,所以由0OM ON ⋅= 可得12110x x y y +=,所以221212022y y y y p p⋅+=①,将122y y pb =-,代入①得2b p =,满足0∆>,所以直线:2l x my p =+过定点()2,0p ,D 说法正确;故选:BCD12.布达佩斯的伊帕姆维泽蒂博物馆收藏的达·芬奇方砖是在正六边形上画了具有视觉效果的正方体图案(如图1),把三片这样的达·芬奇方砖拼成图2的组合,这个组合再转化成图3所示的几何体,若图3中每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122QC AD AB AA =+- B.若M 为线段CQ 上的一个动点,则BM BD ⋅的最小值为1C.点F 到直线CQ 的距离是3D.异面直线CQ 与1AD 【答案】ABD 【解析】【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判断A ,以1A 为坐标原点,1A F 所在直线为x 轴,11A B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B 、C 、D .【详解】因为()1112222CQ CB BQ AD BA AD AA AB AB AD AA =+=-+=-+-=--+,所以()112222QC CQ AB AD AA AD AB AA =-=---+=+-,故A 正确;如图以1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1B -,()11,0,0D -,()1,0,1D --,()0,1,1Q -,()1,1,1C --,()0,0,1A -,()1,0,0F ,()1,1,0BD =-- ,()1,2,2CQ =- ,()11,0,1AD =- ,()2,1,1CF =-,对于B :因为M 为线段CQ 上的一个动点,设CM CQ λ=,[]0,1λ∈,则()()()1,0,01,2,21,2,2BM BC CM λλλλ=+=-+-=--,所以()121BM BD λλλ⋅=--+=+,所以当0λ=时()min1BM BD ⋅= ,故B 正确;对于C :CF ==63CF CQ CQ ⨯+-⨯-+⨯⋅==,所以点F到直线CQ的距离d ==,故C 错误;对于D:因为111cos ,6CQ AD CQ AD CQ AD ⋅===⋅ ,所以1sin ,6CQ AD ==,所以1tan ,CQ AD =,即异面直线CQ 与1AD ,故D 正确;故选:ABD .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sin exf x =,则()f x '=_____________.【答案】sin e cos x x ⋅【解析】【分析】利用复合函数求导函数方法求解即可.【详解】由()()()sin sin sin c e e e sin os x x x x x x f '=⋅=⋅''=,故答案为:sin e cos x x⋅14.若平面内两定点A ,B 间的距离为3,动点P 满足2PA PB=,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首先求点P 的轨迹方程,再利用数形结合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详解】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线段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33(,),(,0),(,0)22P x y A B -,因为2PA PB=,即2PA PB =,=,整理为:22542x y ⎛⎫-+= ⎪⎝⎭,则点P 的轨迹是以点5,02⎛⎫⎪⎝⎭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所以点P 到AB 距离的最大值是2,所以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13232⨯⨯=.故答案为:315.已知点P 是抛物线24y x =上动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点A 的坐标为()1,0-,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过P 做准线的垂线,根据定义可得PF PM =,将所求PFPA最小,转化为sin PM PAM PA =∠的最小,结合图像分析出,当PA 与抛物线相切时,PAM ∠最小,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根据判别式求出PA 斜率k ,进而可得PAM ∠的值,代入所求即可。
威海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威海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文学地理学”就是探讨文学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关系,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如何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表达。
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生命的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
中国早期的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地理学是属于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
中国文学的起源是《诗经》《楚辞》。
《诗经》分为十五国风、大小雅和颂,就是由黄河流域的地方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祭祀,它是以地理为基础的。
作为另外一个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成为相对独立的语言表达系统。
所以中国文学一开始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不同的诗性智慧的系统。
文学地理学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四大领域,即区、文、群、动四个字。
区,即区域。
早期部落间的兼并、联合和凝聚,留下屈指可数的一些邦国,这就沉积下文学的区域类型,如秦、楚、齐、鲁、吴、越等。
文,即文化。
它以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到人间的各种现象和生活方式里面,赋予人间现象和生活方式以意义、特色、思维,比如官方文化、民间文化、隐士文化等。
群,即族群,包括民族和家族。
讲中国文学不讲少数民族就讲不清楚汉族,不讲汉族也讲不清楚少数民族,因为我们的DNA都混在一起,民族问题是文学地理学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家族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王安石变法遭到司马光反对,南北家族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司马光等来自北方家族,安土重迁,文化上素以稳重见称,而王安石等来自南方家族,带有更多的开拓性和冒险性。
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到家族脉络中才能看得更清楚。
动,即空间流动。
无论是区域类型、文化层分、族群组合,只要它一流动,就产生新的生命形态,出现文化、文学之间新的选择和融合。
空间的流动可以使流动的主体眼前展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区域,有了两个世界的对比,可以接纳、选择和批判的东西就多了,就能开拓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末考试试题(2000下)时量:120分钟分值:100第I卷(三道大题,共44分)一、(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臆造(yi)拙劣(lie)缄口(jian)不啻(zhi )B、溽暑(ru)恸哭(tong)癖好(pi)讥诮(qiao)D、难堪(kan)执拗(niu)攫取(jie)丛冢(zong)D、租赁(lin)债券(juan)创伤(chuang)纤细(xian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矜夸决窍恬不知耻草菅人命B、陶冶广袤逆情被理面面相觑C、憔瘁蹩进百无聊赖励精图治D、苑囿屏藩固若金汤竦身一摇3、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名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在我是一宝贝,因为这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去买来的,那时还恐怕因为书报便宜,店员不肯经手,开口时非常惴惴。
(惴惴;忧愁,恐惧)B、但是如果以为随随便便写下去就叫做朴素,实际上使朴素变成了简陋和寒伧,那是我们所反对的。
(寒伧;单薄、寒酸)C、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D、俨然是一位身扼重关力敌千军的守关武士,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
(巾帼:中国古代妇女戴的头巾)4、下面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晚饭摆出来了,四叔_______的陪着。
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_____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③老妇人听着,_______垂下眼兴看手中的孩子。
④“怎么样?”老妇人________而焦急地问。
她恨不得阿弟挖一颗心给她看,让她一下子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A、俨然淡然凄然悄然B、淡然俨然悄然凄然C、凄然悄然淡然俨然D、悄然凄然俨然淡然5、下面文句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一定什么问题不可能解决,不可能正确的解决。
A、因为则就也也许B、因为那就也也许C、如果那就也或者D、如果则就也或者6、下面各句的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B、“嗨!上帝”,她回答:“那有什么关系!”C、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D、她手里毫不吃力地提着箱子——箱子并不大——起过去,她抬起头,打量着在她面前闪现的人们的脸。
7、对下面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它在句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时候,她心里鼓起一股好像震动了全身的猛劲,吹灭了这一切狡猾而微弱的小火星,像命令一般地对自己说:“可耻啊!”——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母亲在革命者精神的鼓舞下,迅速完成了由动摇到坚定的转化。
B、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栓去买药时的喜悦心情。
C、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的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运用了回环的手法,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D、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于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密的胜利里。
——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了路互栽夫人的容貌的美丽和生活的幸福。
8、将下面各句排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②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③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④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⑤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
A、③②⑤①④B、③①④⑤②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③②⑤9、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可惜他随后挑战四米四二失败了。
B、清晨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C、鲁迅曾是中国旧文化的批判者,但他又是中国民族自尊的维护者,由此被国人誉为“民族魂”。
D、对那些刁难教师的人,必定会受到广大群众的谴责,尊师的新风尚必定在社会舆论的倡到与支持下,逐步形成。
10、下面各项中两个加点的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用实者成实时采A、诸越则桃李冬实则津泽皆归其根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今之乐犹古之乐也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二、(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答题荷丈人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1、下列名句朗读时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以/杖荷B、至/侧行矣C、欲/洁其身D、行/其义也12、对下列词句的理解正确的项是()A、子路从而后——子路走在孔子后边。
B、止子路宿——孔子留子路住宿C、见其二子焉——叫他的两个儿子来到跟前见子路。
D、使子路反见之——让子路反头看丈人。
1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准确一项是() A、这篇文章选自《论语.微子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
B、这篇文章选自《论语.述而篇》是一篇对话体记叙文。
C、这篇文章主要表明了孔子“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为人臣应尽的职责”的政治态度。
D、这篇文章的批判了荷丈人只顾洁身自爱,忘记君臣之间的大伦,隐居避世的错误。
三、(三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现代文,按要求答题。
(一)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
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
而越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17、文中作者说作了一首诗,其中“飞来天外有鹰扬”句应是放在这首诗的哪一处()骑射胡服捍北疆 a、英雄不愧武灵王。
b.邯郸歌舞终消歇 c.河曲风光旧莽苍。
d..望断云中无鹄起。
e.两千几百年前事。
d.只剩蓬蒿伴土墙。
A、a处B、b处C、c处D、d处E、e处F、f处18、“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作者这种说法的根据是:()A、传说B、史迹C、推论D、史籍19、文章在称颂赵武灵王筑长城的功绩时,写秦始皇,其主要目的是:()A、用来陪衬赵武灵王,表现赵武灵王的英明伟大。
B、用来表明“孟姜女哭长城”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C、将两人并提,借此肯定秦始皇。
D、将两人并提,借此否定秦始皇。
(二)①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
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②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③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
④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至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长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⑤姑娘开始了奔波。
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还掏出自己的工资,把一位关键人物屡屡灌得大醉如泥。
⑥不久,小溪上架起一座桥。
钢筋水泥结构。
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⑦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个年级的50名学生。
20、下面是第②段与其它段的关系的理解;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与第①段构因果关系。
B、现第③段构成因果关系。
C、与第⑥段构成照应关系。
D、与第⑦段构成照应关系。
21、下面的分析,哪一项跟文章实际相符()A、第①段是对“他”的褒将,第④段是对姑娘的贬抑。
B、第④段与第①段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他”的勇气。
C、第④段与第①段构成比照,是为下文作伏笔交代。
D、第④段是全文的过渡段。
22、本文的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⑤⑥/⑦第Ⅱ卷(三道大题,共56分)四、(共6分)23、按原文填空。
(2分,每小题1分)①忍看朋辈成新鬼,。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4、按要求填空(2分,每小题1分)①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成语有多个,其中现在用来比喻祸患不在外部而在内部的成语是。
②鲁迅先生写成于1924年的小说《》它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
25、用一句话(限13个字)概括出下面这段话的主旨。
(2分)大千世界,最美好的创造物莫过于人的生命。
她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珍贵礼物。
惟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和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类之舟刚刚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主旨:五、(共10分)读下面的短文,按文后要求答题。
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隈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辨儿。
有的花辨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都可以画写生画。
我家隔壁张家挂着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全是荷花,墨笔画的。
我数过,四条总共画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这一池的荷花荷叶看作了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比齐白石先生更大了,那画家是谁呢……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
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
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摇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吗?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晴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
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要好好地想。
26、写出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2 分,每词一分)①姿势:②舒坦:27、文章第二段最后一句“那画家是谁呢……”请你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不超过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