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汉语国际教育是面向海外母语为非汉语的广大学子的汉语及文化教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调查2011~2014年间鞍山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24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分析现阶段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选题,即确定研究主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好的选题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2011~2014年间鞍山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24篇本科毕业论文,总结现阶段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提高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选题情况统计我们以届别为单位,对124篇论文(2011届27篇,2012届31篇,2013届31篇,2014届35篇)的选题方向进行分析。

把选题初步分为四个模块:1.对外汉语基础研究,包括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为范畴的基础性研究;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包括对学习者习得与认知的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顺序、教材编写等研究;3.文化研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外文化比较研究;4.除上述三模块外,其他选题均归为这一模块。

选题为前三个模块的论文完全符合本专业方向,选题为第四模块的论文主要集中于语言应用研究。

从统计数据来看,对外汉语基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文化交流模块的论文共计100篇,比例为81%。

选题为其他论文共计24篇,比例为19%。

选题为对外汉语基础研究方向的论文篇数逐年增多,选题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的论文篇数逐年减少,选题为文化研究方向的论文篇数每年变化不大。

从整体来看,四届论文的选题角度正向多元化发展。

关于对外汉语基础研究的选题分布不均衡:语用研究最多,共计16篇,占该模块的45%;其次是语法和词汇研究,分别为9篇和8篇,占该模块的25%和22%;再次是语义和汉字研究,分别为2篇和1篇,占该模块的5%和3%;语音研究四届为0篇,占该模块的0%。

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_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应该怎么写?想必对于这方面的职业学者来说写作论文已经是尤为常见了,并且也都是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证明自己的能力,本论文分类为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论文5400字(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综合课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研究论文摘要:综合课作为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全方位训练。

综合课既有综合性,又兼顾了其他课程类型的训练重点。

文章将根据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综合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特点,探究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如何对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的训练。

关键词:对外汉语;综合课;技能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类型中,综合课因其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全方位的训练,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课往往较为忽视听、说,更注重词汇、语法和阅读教学,导致学生学习重心偏移,无法全面提升交际能力。

因此有必要根据综合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阶段研究如何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听说读写能力全面训练的必要性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人的大脑活動是极为复杂的有机整体,听与读、说与写分属语言输入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语言输入是在思维能力的作用下,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接收与理解,语言输出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消化与重组,将所形成的感知与认识表达出来。

通过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不难看出,语言输出的前提是语言输入,反之语言输出也可以作用于语言输入,形成积极效应。

从学科性质角度来讲,对外汉语教学并非母语教学,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有极大区别。

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备熟练表达能力,因此语言技能训练方面更加突出读写能力训练,培养重点在熟练掌握一定语言知识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学素养、优良品质和审美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摘要:汉语国际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研究热点、主题和方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引言: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对外汉语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总结当前研究热点和主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热点1. 汉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研究。

随着对外汉语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研究汉语教学方法和教材的优化和创新,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2.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语言,还涉及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研究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汉语国际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规划。

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政策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了解教育机构的宏观环境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主题1. 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承。

研究如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2. 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

研究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需求。

3.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和能力提升。

研究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整理,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 实地调查。

通过对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实际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3. 统计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帮助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技能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教育活动。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加,汉语国际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汉语的能力,并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中,可以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论文可以回顾汉语国际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介绍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工作情况。

2. 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论文可以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习者的效果,介绍国内外的教材和教具的应用情况。

3. 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培训与发展:论文可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教师发展机制,介绍培训课程和教师资格认定情况。

4. 汉语国际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论文可以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评估方法和质量保障机制,讨论相关评估机构和评估结果的
应用情况。

5. 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和挑战:论文可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对学习者以及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分析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在撰写汉语国际教育论文时,需要收集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不同地区和机构的实际情况。

最后,撰写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结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介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介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介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技能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国际汉语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通过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知识水平,在交流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海外对汉语教学师资在量上的需求等途径,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引言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学科,国际汉语教学工作任务艰巨,涉及到汉语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汉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近年来,由于海外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增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1985年,全国仅有4所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到2019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校已达到149所。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些新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缺乏培养人才的经验,在办学条件、办学目标、专业定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本体知识不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较弱,汉硕专业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

总体来说,尽管每年汉硕专业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多,但能外派的汉语教师资源依旧稀缺,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断增长的汉语需求与师资供给有限之间的突出矛盾。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缺乏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技能。

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一般都开设了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课堂观察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教育不足。

学生成份复杂,除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专业的学生之外,还包括外语专业和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

对于本科阶段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或非汉语专业的学習者来说,汉语本体知识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汉语语言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学术论文4600字_汉语国际教育学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学术论文4600字_汉语国际教育学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学术论文4600字_汉语国际教育学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汉语国际教育学术论文4600字(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华文化素养培养探究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全球迎来了“汉语热”。

与此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开始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任务是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这对汉语国际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日益重视中华文化素养的培养。

因此,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华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该专业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中华文化素养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素养;培养途径1绪论新时代以来,随着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升,我国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文化强国。

许多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由此开辟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天地。

因此,全国各大高校逐步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学士和硕士专业,着力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人才,使其为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

然而,综合历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外任教的汉语教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相对于专业知识而言,中华文化素养薄弱,在培养全方位人才这个目标之下,我们做得有些欠缺。

本文将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出发点,突出对中华文化素养的培养探究,从各个方面切入分析中华文化素养,找寻其提高的途径,为我国培养出更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而不断努力。

2中华文化素养概述2.1文化素养的内涵文化素养的概念是多元的。

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言谈举止、说话办事等方面的涵养。

具体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文化品味;二是知识视野;三是情感态度,人文情怀;四是审美情趣;五是思想观念;六是道德修养;七是胸怀境界;八是传统习俗;九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文化素养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

因此,对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更有利于汉语及中华文化的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国际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作为一门外语。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汉语学习的国际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李睿(2016)在其研究中指出,近年来,汉语学习已经从传统的“汉字和语法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实践教学。

另外,李亮(2018)的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汉语在线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然而,尽管汉语国际教育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王晓曦(2019)在其研究中指出,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教材资源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凸显出来。

同时,彭伟(2020)的研究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的评估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和需求,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王颖(2017)的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另外,谢小丽(2018)指出,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专注于研究特定汉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陈健(2019)的研究表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特别重要,因此,交际法应该成为教师的首要教学方法。

同样,张丽(2019)的研究发现,个性化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既涉及到语言教学,也涉及到文化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2700字-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2700字-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2700字_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文2700字(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与实践论文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汉语教育蓬勃发展。

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助于增强汉语学习趣味性,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塑造学习者的品德。

本文结合国际汉语教学实践,提出多种方法将传统文化因子融入教学中,对提升学习效果,推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国际汉语教育实践一、引言“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国家未来的总体规划与新兴国际关系的战略布局,也是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支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国民选择学习汉语,汉语国际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

汉语与中国文传统文化是血与肉的关系,彼此相得益彰、生生不息。

正因为有了汉语,才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同时,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才使得汉语有更多的内涵、更强的活力。

两者如此紧密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还要使之紧密结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优势[1]。

本文结合淄博职业学院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国际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深化。

二、传统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价值1.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

例如汉字书写笔画繁多不易记忆,我们提倡以“字”为单位进行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汉语国际教育专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汉语国际教育专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专题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如何写作?相信在工作中很多人都是需要写作相关的论文的,而且不同的专业的论文写作也都是会有不同的要求的,本论文分类为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论文4000字(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试题库建设研究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试题库突破了试题库仅为教师考核使用的狭窄格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扩展为师生互动的媒介,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学、自测,补充课堂有限的教学内容,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态。

试题库建设将为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学;试题库[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22-0018-02试题库建设并非一个新课题,许多高校已有多层面、多角度的尝试,并在实践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出现了很多学校联合发展试题库建设,并已建成多学科的试题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也致力于各类考试系统、网上教学的开发研究,为试题库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目前,试题库已逐步扩展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众多课程中,中国古代文学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门课程目前在考核测试环节仍沿用传统的出题组卷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同时,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师少,教师团队组建存在较大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考核改革势在必行,建设互动式的试题库是较理想的一种选择。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一)课程教学时数较少新疆師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有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基础课还有占比较大的俄语课程:基础俄语、俄语听说;其他课程有中华系列才艺课程,包括:武术、戏曲、舞蹈、乐器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一、新型汉语教材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所以,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

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助性表达手段。

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升教学效率。

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所以,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使用外语讲授汉语的水平,也提升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合水平和讲解水平。

另外,因为专业课内容实施了双语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就能够减少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时数,从而把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训练和实习,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同时,掌握了专业的外语词汇,对于学生日后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都将有一定的协助。

所以,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水平。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能够提供双语教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

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使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实行得很顺利。

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我国某汉语国际教育项目为例,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实践;问题;对策一、引言汉语国际教育是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汉语交际能力的国际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汉语国际教育项目的实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部分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教学内容上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

2. 教学方法落后部分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师资力量不足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师资力量上存在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

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项目的考核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考核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等。

这使得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难以准确把握,不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5. 文化交流不足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影响到汉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三、对策建议1. 丰富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同时,增加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改进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

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汉语国际教育语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汉语国际教育语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语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也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写作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很多人对论文的写作没有什么相关的经验,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也会觉得迷茫无措,本论文分类为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语法论文2000字(一):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高校随之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这类专业的汉语语法教学与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语法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体系、语法教学内容、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高校“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法课程的特点。

关键词:语法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教学的对象上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一类是指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汉语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都集中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上,而对高校“对外汉语”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来说,此类研究还不多。

1对外汉语专业语法教学体系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语法应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基础,突出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为依托。

“对外汉语”专业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专业”,它突出强调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的汉语基础及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语法这一门课程时,应该对汉语语法体系作全面而细致的安排。

一般来说,汉语语法体系主要包括词汇语法、短语语法和句子语法。

但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色,语法教学还应当加入语音的部分,应该着眼于汉语的语音、词汇、短语和句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一、简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汉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其国际地位日益凸显。

本篇论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视角,探讨汉语的国际地位、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并旨在分析提高汉语国际教育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和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汉语,促进文化交流。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丰富世界多元文化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对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为国际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将融合定量与定性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本论文将对全球汉语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梳理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成功案例;结合实证研究方法,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国家进行深入调查,以揭示汉语国际教育的成功要素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语言之一,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汉语基础知识、熟悉国际汉语教学规则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设计与写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水平,还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本研究的背景在于,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强,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一趋势下,如何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成为当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该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以期探索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吕旭东学号*********院(系)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 1202 班指导教师冯晟时间2016年 6月 18日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textbook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studie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aiming at applying TBLT in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textbook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interest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se textbooks. Meanwhile, by sorting and analyzing statistics of survey “Foreign students’Interest on Regional Culture”, the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Moreover,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aper is a sample design of a text. The author exemplifies an unit of the cultural textbook, featured with Xi’an regional cultures. Last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limit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 Cultural Textbooks Of TCSL,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致谢四年前,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腔的壮志跨入了建大的校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论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家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防实力增强,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引起了的全球“汉语热”,使汉语老师在国际上的需求大增。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现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

孔子学院的开办与其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是中华文化逐步走向世界的最有力的证据。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教学渠道。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3年9月,全球已建立435所孔子学院和644个孔子课堂,共计1079所,分布在117个国家(地区),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那么,又谁来传播中国文化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个培养汉语教育专业人才的新兴专业应时而生。

二、专业认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主要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的高级人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以及能在涉外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1.专业背景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所整合设立的专业,自2013年起,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合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专业介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既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应用性、职业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可以报考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经继续深造可在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经国家汉办的考试和选拔,可以志愿者和汉语教师的身份去国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国内汉语培训机构、汉语学校及国际中、小学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其他部门从事文员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引言: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国际传播与教育越发受到重视。

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专业逐渐兴起,并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主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主题多种多样,与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教育技术与教学法等领域相关。

其中,以下几个主题是较为常见的:1. 汉语教学法研究:该主题关注以提高汉语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开发、评估方法等。

2. 跨文化交际研究:该主题关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策略、语用习惯等。

3. 汉语教师培训与发展:该主题关注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发展问题,包括教师素质标准、培训内容和方式等。

4. 教育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该主题关注教育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在线教育平台、虚拟教室等。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

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汉语学习者的意见、经验和反馈,从而获得一定的定量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研究对象的态度、看法和行为,为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记录来获取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

实地调研可以获得真实的情境和行为数据,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3.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掌握已有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化、全面的了解,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

4. 案例分析: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问题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案例分析可以突破传统的样本调查方法,对特定情境下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15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15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15篇汉语国际教育论文摘要:汉语国际教育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逐步发展和扩大规模,随着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多,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汉语国际教育口语教学的需要。

结合汉语国家教育口语教学的需要和内容,对情境创设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信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汉语国际教育必将逐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文化也将持续发扬光大。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育论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论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普适性与针对性摘要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中的关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中,如何理解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非常重要。

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是:普适性为第一性,针对性是第二性。

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培养汉语师资中才能处理好从培养理念到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师资普适性针对性一、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崔希亮(2010)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中,“教师”是问题的关键,解决了“教师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解决教师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事实上,教师问题也一直是汉语教学界关注的焦点,只是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如火如荼地展开,师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以至于它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时汉语教师问题也就成为热点问题。

几年以前,我们还在用“对外汉语教师”来指称针对母语非汉语教学的师资,现在人们日渐趋向于用“国际汉语教师”来指称。

在学界印象中,一般认为前者立足的是国内汉语教学,后者则是立足于国际视野,这样理解当然无可厚非。

吴应辉(2010)提出要建设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但是将汉语国际传播与之区分开来,指出国际汉语教育包括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瞧把你……的”的构式研究
中文摘要
“瞧把你……的”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虽然使用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对这个句式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已有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

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术界产生的争议对这个构式进行重新的研究,从句子形态,语义关系及语用功能上,利用对比、叙述等手法对“瞧把你……的”这个构式进行重新的界定。

绪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瞧把你……的”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总结,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本文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通过搜集的语料,对“瞧把你……的”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第三部分分析“瞧把你……的”中的“瞧”,通过对“瞧”的变化过程中的保留意义研究,解释虚化程度的变化,解释“瞧把你……的”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色彩。

第四部分分析“瞧把你……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结语部分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瞧+把+NP+X+的”;语用特色;构式研究
ABSTRACT
"Look at you ... ..." This is our daily life in the common language of a sentence, although the use of many people, but there is n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is sentence and research, although som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areas wher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need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hopes to re-study this structure from the controversy arising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aspects of sentence form, semantic rel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we use "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defined.
The introduction part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look at you",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si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llection of corpus, the "see you ... ..." for further descripti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look at you ..." in the "look", through the "look"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meaning of the retention study to explain the degree of change in the degree of explanation, "see you ... ..." in different The language of the language shown in the different word color.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see you ..."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Conclusion part of the summary analysis.
Keywords: "look at+ the + NP + X +" ;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
the type of stud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