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念下上海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流动人口救助管理与和谐社会

流动人口救助管理与和谐社会

流动人口救助管理与和谐社会流动人口救助管理与和谐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里的就业机会一直是吸引着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

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存在给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管理好这些流动人口,让他们在城市中得到照顾和保护,同时保证城市的发展和稳定,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推行流动人口救助管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和生计地不一致的人群,他们来到城市打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有一个基本的需求,那就是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他们需要在城市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照顾,同时也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和帮助。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流动人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和保护。

他们往往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处于较为贫困和边缘的地位。

他们的权益常常被侵犯,社会地位常常被忽视,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二、流动人口救助与管理的重要性流动人口的救助与管理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救助,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对流动人口的全面管理,有效地防止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和社会相对贫困,及时发现、解决、化解涉及流动人口的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三、流动人口救助管理的方式流动人口救助管理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政府官方救助。

政府官方救助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在城市中向流动人口提供实物资助和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救助措施。

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为流动人口提供住房、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必要的救助。

(二)商家帮助。

商家可以通过提供门店周边免费住宿和膳食,帮助流动人口过渡生活和就业安置,共创良好商业氛围和消费环境。

同时,商家可以通过招聘流动人口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让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感受到温暖和人间关怀。

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

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

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流动人口是指在社会上频繁变动居住地的人群,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与困境。

然而,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态度和方式,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共融程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对待流动人口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权益保障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流动人口同样享有人权和基本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医疗保障、劳动权益等。

然而,由于其流动性和身份不稳定性,流动人口常常面临着这些权益的侵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权益的保护;其次,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系统,便于对流动人口进行精准服务和管理;最后,加强流动人口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二、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是社会对待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

目前,户籍制度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限制和不公平的地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逐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户籍限制,使得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平等的待遇。

同时,还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三、就业机会流动人口常常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机会而面临生计问题。

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首先要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建立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教育公平流动人口的子女常常面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居民相同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此外,推行“阳光教育计划”,提供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经济补贴,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五、社会融入流动人口常常面临着社会融入的问题,他们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隔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融入和交流,宣传流动人口的正面作用和贡献;同时,鼓励与流动人口共同生活的本地居民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未来中国将向世界展现更为多元化、开放化的发展格局,同时随着我国户籍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到农村人口将进一步向大城市迁移,在许多一线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本地人口的数量,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和运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流动人口涌向城市中,给许多城市也带来的一定的压力,资源的稀缺性导致许多外来人员无法平等得获得教育、医疗等资源,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管理上的漏洞,许多流动人员犯罪案件频发,这是流动人口给城市治安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新时代、新环境下流动人口呈现出的新特点,不管是政府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公安人员都应当深刻认识这种变化,进而从实际管理角度出发,找出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有效措施。

1流动人口特点及社会影响1.1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走以发展为核心,以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改革道路。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度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市场资源空前丰富,各种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在地区和产业之间相互流动。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又是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国家,东部强而西部弱的情况长久存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长期存在,这是我国流动人口众多的一个客观原因。

在许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出外打工是许多年轻人的首选的生存方式。

另外不同地区享受的国家政策有所不同,农村收入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种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正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所造成的。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城市人口生活水平要高于农村人口生活水平。

为了追求更多就业机会、更好地生存环境,贫困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涌入,不同地域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员流动频繁。

流动人口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人们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幅员辽阔,国家领土约有960万平方公里,自古至今人们都希望能够自由地在祖国大地中穿梭。

上海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

上海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
上海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421寝室:谢志强、吴骏、张英 夫、刘博、肖聪、赵子鸣
大纲

• •
一、上海流动人口现状
二、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上海管理流动人口的措施
一、上海流动人口现状
•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规 模持续扩大。上海作为经 济发达的城市,近20年流 动人口更是迅速增多, 2008年底,上海市常驻人 口总量1888.46万人,户 籍常驻人口1371.04人, 外来人口总量64万外来常 驻人517.42,约占全市总 人口的三分之一。年均增 长30万,以农民工为主 。
• (三)进一步完善流动人 口管理体系
• 依法加强出租房屋管理
• 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有效 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减少 因房屋出租诱发的公共安 全和治安隐患,改善流动 人口居住环境。对不按规 定登记备案、将房屋租给 无证人员、违法建设房屋 出租租住人在租房内从事 违法活动,有关部门应依 法对业主进行查处。
二、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流动人口登记管理难度加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流动人口就业压力大
3. 现行法规及劳动合同尚无法有效地规范来沪务工人员的务工行为 4. 缺乏有效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手段和共享机制 5. 流动人口自身的权益保障仍存在缺失
三、上海管理流动人口的措施
(一)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谢谢

研究制定有利于人口规模 调控的现代服务业、高新 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 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现 代物流、金融、文化、科 技服务产业发展政策,调 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布局, 减少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 的需求。
(二)建立全面、互通的流动人口信息网络管 理系统

新形势下上海加强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上海加强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S OL U T I ONS
1 .外 来 流 动 人 口规 模 逐 年 上 升 ,占 逐次降低, 而租赁公有住房和 自 购房 的比
总 人 口的 比重 不断加 大 。上海 市统 计 局公 例依 次 上升 。调 查 数据 显示 ,在 外来 人员 布 的上海 第六 次 全 国人 口普 查数 据 ( 简 称 中 ,打算 在 沪长 期居 留的 比例 为4 1 . 8 %。。
本相对较低和交通相对便利等是吸引外来 海 女婿 ”的人 数 也 出现增 长 的势 头 , “ 本 外 地 郎 ”的现象 也 不 容 忽视 , 人 口居住 的 主要 因素 。近郊 区 和远 郊 区 已 地 女 ”嫁 “
住 人 口居住 最为 集 中的地 区 , 5 - t " , 区共 容纳 加 ,外来 女 性与 上海 本地 男性 联姻 的现象 外来 常住 人 口5 7 5 . 9 7 万人 ,占上海外 来常住 也在 增 长 ,女性 外 来人 口与上 海人 结 合 的
人 口的6 4 . 2 %, 就业 机会 相对 较多 、居住成 几 率要 远 大 于男 性 。另外 ,这 次普 查 “ 上
因素 。同时 ,外 省市 来 沪常 住 人 口也带 动 性 人 口比重 为7 0 . 5 %,女性 已婚 人 口占1 5 岁 了全 市常 住 人 口的年龄 构 成 、男 女 比例 、 及 以上女性 人 口比重为7 3 . 1 %。随着 人 口流 受 教育程度 和人 口分 布等方 面的变化 。
“ 六普”) 显示 , 上海常住人 口为2 3 0 1 . 9 2 由此 ,上 海市 保 障房政 策如 何有 效覆 盖外 万人 ,同2 0 0 0 年第 五次 全 国人 口普查 ( 简 来人 口将 是未来 上海 社会 管理创 新 的重要 称 “ 五普 ” ) 相 比共增  ̄ / 1 6 6 1 . 1 5 万人 , 增 长 议题 。 ‘

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研究内容城市流动人口,即在流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中长期或短期居住、工作、学习、经商等的人口。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当今城市社会中的一大特点和难点。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300万。

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治理一直是中国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长期难题。

由于流动人口一般没有居住证,就业和社保方面不得不依赖雇主,因此其权益、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受到严重削弱,容易成为社会问题的重要源头。

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拟从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角度出发,探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上海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方向和流动原因等的情况分析与研究。

2. 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社会保障、公共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3. 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治理的可行解决方案,包括政策建议、技术手段、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探讨。

4. 上述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并对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和分析与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报告、统计数据等。

2. 现场调查法。

根据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活动范围、生存状况、需求等。

3. 专家访谈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资历,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

三、研究意义城市流动人口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针对上海的城市流动人口的治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推进上海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改善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快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

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给城市管理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管理外来流动人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第一步是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外来人口的融入。

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外来人口的就业、居住、教育等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利,使他们在上海生活得更加稳定和舒适。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外来人口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外来人口生活质量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上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在上海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同时,还要加强医疗服务,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外来人口的健康权益。

三、加强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社区是外来人口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管理外来人口的重要基础。

我们需要加强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有序的社区环境。

可以通过加强社区警务力量,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社区治安防控,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活力,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在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外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外来人口的全程管理和监控。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各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外来人口的流动趋势和特点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些流动人口,通常是从农村迁徙至城市的农民工,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居住、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流动人口的治理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外流,是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低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迁徙至城市谋生。

此外,农民工群体也面临着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收入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治理,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背后的根本原因。

其次,城市流动人口的治理必须以保障基本权益为核心。

在城市中,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不高,他们只能选择居住在城市的廉价出租屋、集体宿舍等地。

这些地方的居住条件通常较差,存在着安全隐患。

因此,政府应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提供安全、卫生的住房条件,确保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权益。

在就业方面,城市流动人口通常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等低技能工作,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治理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政府应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杜绝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也是治理的关键。

另外,城市流动人口的医疗问题也亟待解决。

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就医时遭遇高医疗费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和保健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同时,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减少流动人口求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关键环节,然而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面临着接受教育的困境。

在城市的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限制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及以上阶段较为困难。

和谐社区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和谐社区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重要 意义 。 l 构 建和谐 社 区需 要加 强城市 流动 人 口管 理
容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善 居 民 自 治 , 证 居 民 群 众 依 法 完 保
居委会 工 作 队伍普 遍存 在知 识结 构较 低 、 龄结 构偏 大等 缺陷 , 年
针对 流动 人 口管理难 题 , 他们 也很 难想 到有 效 的解决 办法 , 阻碍 三是城 市人 口与流动 人 口“ 元社 区” 象存 在 , 利 于和 二 现 不
对州
2 9旬 I9 C 6 0 月刊 S— N1 1 ( ) S5 / 1 下 N0 1I 年 7 卜 11 0 0
和 谐 社 区 视 角 下 的 城 市 流 动 人 口 管 理 研 究
杨 文 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津 移 动 通 信 有 限公 司 北 辰 分 公 司 天 307 ) 0 2 0
区服 务 , 高 居 民群 众 生 活 质 量 ; 好 社 区 安 全 , 强 居 民 群 众 居 民 的生活 载体 , 提 搞 增 却依 然是 城 市人 口与 流动人 口相 分离 的“ 元 二 安 全 感 ; 荣 社 区 文 化 , 高 居 民 群 众 文 明 素 质 ; 善 人 居 环 境 , 社 区” 繁 提 改 。城 市居 民与流 动 人 口之 间 尚未 形 成 具 有情 感 支 持 和合
城 促进 人 与 自然 相 和 谐 ; 实 搞 好 社 区 党 建 , 建 设 和 谐社 区提 作 互助 取 向的互 动关 系 , 市 居 民 对 流动 人 口的排 斥 现象 也 依 切 为 然 存 在 。 “ 元 社 区 ” 存 在 , 方 面 制 约 了 流 动 人 口 在 城 市 里 二 的 一 供保 证 。 近 年来 , 随 改 革 开 放 的不 断 深 化 和 市 场 经 济 的 1 成 构 建新 的社会 网络和 更新 社 会 资源 , 们 对 以城 市 居 民 占绝 大 伴 3趋 他 从 熟 , 国在 社 区公共 服务 、 助和保 障 服务 、 民利 民服务 、 区 多 数 的 社 区 自治 组 织 往 往 置 之 不 理 , 而 阻 碍 了 社 区 基 层 民 主 我 救 便 社 组织 创建 等和谐 社 区建 设 方 面取 得 了一 定 的 成绩 。然 而 , 随着 的发 展 ; 另一 方面 由于 缺乏 居 民与流 动人 口的融合 , 区精 神 文 社 我 国工业 化 、 镇 化 进 程 的 加快 , 国 流 动 人 口管 理 在 和 谐 社 明 建 设 、 化 交 流 、 谐 邻 里 建 设 等 也 缺 少 了进 一 步 发 展 的 城 我 文 和

和谐社会背景下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

和谐社会背景下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
最 大限度 地预 防 和减 少违 法犯 罪 ,对 于促 进社 会和 谐稳 定具有 至 关重要 的作用 。本文 结合保 定 市流动人 口的现 状提 出一 些粗 浅想 法 。
关键 词 流动 人 口 流动 人 口管理 对 策 基 金项 目: 本 文 . 河北省保 定 市 2 0 1 2 年 社科 联项 目阶段 性成 果 。
汇 成一股 浩浩荡 荡的流动 人 口大 军, 为我 国城乡发 展带来 了勃勃 展为 中心 , 以群众 的需 求为 出发点 , 合 理地 利用 和配置社会 资源 ,
生机, 成为 支撑 我 国生 济持 续高速 增长 的重要 力量 , 也使我 国社 以适应 市场 的发 展和群 众的 需求 , 全 面提 高服务质 量 , 促进 人 口
这样 界 定的 : 暂 时离 开常住 地 的短期迁 移人 口。 国外一 般称 为人
( 一) 及 时准确地掌握 流动人 口信 息 , 是做好 流动人 口管理工
口流动 。但是 , 这 却 是对 “ 流动 人 口” 的 唯一定义 , 目前根 据各 作 的 前提和 基础 自的研究 角度 , 国内等 : 界对于 流动人 口的定义存在 不 同的 意见 : 有 的学者 从行政 管理 角度 出发 , 有 的学者 从发展经 济 学的 角度 , 有 的学者从 纯人 口学 的角度 着眼 , 还 有 的学 者从人 口地 理学 的角 流动人 口因为其 自身流动 性较 强的特 点, 加上有些人 员不及 时到公 安机关 办理相应 的手续 和证 明文件 , 因而很难 掌握 其准确 的信 息 , 在人 口的管理过 程 中容易成 为被 忽视 的群体 , 但 随着社
改革 开放 以来 , 流动 人 口已成为我 国社 会发展 变迁 中最 突 出 的社会 现象之 一 , 数 以千万 的农村 剩余 劳动力 挣脱 了土地 枷锁 ,

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上海市的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普遍。

大量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这对于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上海市已经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以应对这一问题,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深入分析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针对当前的政策和措施提出更为有效的管理对策和建议,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稳定。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研究目标是:1. 探究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包括管理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

2. 分析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挑战和难点,例如:社会融合、人口服务、低端人口治理等问题。

3.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建议,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来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定性研究将采用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互联网、巨头企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相关领域的多方当事人进行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 研究步骤(1)线上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的规模、组成等情况,以及他们在上海市生活工作的情况,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线下深度访谈:对互联网、巨头企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相关领域的多方当事人进行深入调查,探究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困境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3)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4)撰写研究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的论文。

流动人口论文:科学管理流动人口,促社会和谐发展

流动人口论文:科学管理流动人口,促社会和谐发展

保证原创精品已受版权保护
流动人口论文
科学管理流动人口,促社会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也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流动催生了“人口红利”效应,为中国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动人口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许多人在流动中获得了财富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催生了“人口红利”效应,为中国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然而,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低收入导致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下、得不到合理的劳动保障、生老病死听天由命、子女就学难、春节回家难,甚至因生存问题走上违法犯罪道理。

如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科学管理流动人口势在必行。

也唯有如此方能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科学管理流动人口,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权利。

首先,要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

上海市流动人口现状和管理建议

上海市流动人口现状和管理建议

上海商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论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所在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2班(完整)学号:10102040232姓名:殷飞涛上海市流动人口现状和管理建议当下,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人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业流型流动人口居于主导地位。

就业型流动人口对中国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和发展市场经济影响最大,其已经成为市政建设、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城市负担、增加了就业压力,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治安的隐患。

因此及时掌握和预测区上海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就业型流动人口状况,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一)我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现状1、当前管理体制目前的流动人口管理大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体制。

纵向是:各级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横向为:以公安机关为主,计生、民政、建委、规划、房管、教育、综治办、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2、流动人口基本特征(1)年龄以中青年为主,15-45岁大概占90%。

(2)教育程度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10829人,高中文化程度占56881人,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4642人。

(3)从业领域主要集中于建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居民服务业等条件艰苦、环境较差、待遇较低的行业。

(4)流动人口数量逐年递增。

(5)稳定性差。

除一部分在大中型企业就业以外,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与雇佣企业之间没有正式合同。

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劳务工、派遣工等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且流动人员短期行为性明显,主要体现为三个“多变”:一是从业场所多变,二是职业身份多变,三是居住地点多变。

(6)、工资待遇低。

相比具有上海市户口的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相差0.9-3.9倍。

(7)流动人口租住出租房屋数量逐年增加。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姓名:学校: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日期:目录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概述 (2)二、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现状特征 (3)(一)流动人口现状 (3)(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 (3)三、当前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4)(一)东明社区流动人口户籍管理 (4)(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4)(三)东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4)四、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原因 (5)(一)管理方法落后 (5)(二)社会保障不足 (5)(三)治安管理力量不足 (5)五、做好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建议 (5)(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服务意识 (6)(二)增强社会保障、注重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6)结论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化经济等诸多原因,社会上逐步形成一个倍受关注的群体:外来流动人口。

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以及研究学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随着外来流动人口引发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问题不断上升,如何对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及构建良好沟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为例,研究东明社区的流动人流人口管理问题,从分析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最后,重点就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概述外来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一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以及研究学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现存问题及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现存问题及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第一节 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人口流动是一种极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 济条件,而在人口流动的走向方面,市场经济规律在客观上起着支配作用。市场经济 是一支无形的手,它按照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配置社会资源,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 汰,使之达到最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商品经济将更加市场化, 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使生产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从而促进 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所以,人口流动形成本身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在起着 支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人口的频繁流 动不仅导致经济社会成本不断加大, 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到了非下大力气 全面解决不可的时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户籍 管理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人口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公民待遇公平性以及社 会稳定等方面的弊端日渐显现,具体表现为日渐扩大的城乡差距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生 存和就业成本[2]。流动人口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他们也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 也同样强烈渴望得到情感满足和受人尊重[3]。大量的流动人口从荒凉、偏远的农村走 向城市,举目无亲,一切都是陌生的。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都发生明显的错位, 感到生活在危机之中,城市没有立足之地,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流动人口置身 于城市,既是城市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消费者和各项设施的使用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潘淑敏
日期:2007 年 5 月 10 日
指导教师签名:郭庆松
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章 导论
人口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勿庸置疑,人口 流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人口流动,就其本质而言,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结构合理调整、社会可持续及和 谐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谐 相处”的论点。如何使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能忽 视的大问题。

论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流动人口社会权益保障问题

论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流动人口社会权益保障问题

论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流动人口社会权益保障问题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而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则是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因素。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妥善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权益保障问题。

本文拟从和谐社会理念的角度,研究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增进的紧迫性,分析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现状,探讨流动人口社会权益保障增进的路径,以期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流动人口的概念在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因故前往他地滞留暂住并不时回返的人口。

对中国所有流动人口来说,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婚姻迁移和随家迁移是人口迁流的主要原因。

粗略界定,90年代以来的流动人口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产类流动人口;二是消费类流动人口;三是中转类流动人口。

在生产类流动人口中,农民工或称为“农村外出就业者”占70%以上。

二、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一)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却不被承认是城市居民身份。

现行的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了城镇户籍人口,而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成为城市里的边缘人,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外,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参保率低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大多数流动人口一般享受不到这五大保险待遇,他们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

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流动人口买保险,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流动人口投保,要么避重就輕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他几个险种。

而且当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

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但流动人口却没有;在医疗保障方面,流动人口生病之后必须完全自费看病;再次,没有劳动保险。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论文: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论文: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论文: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严重束缚了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双重壁垒,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与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已成为人口流动强大的力量源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

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当给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因此,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传统观念、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本文就流动人口的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举措,使流动人口的管理更加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一、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

可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管理指的是对地方流动人口实行的一系列管理的办法,包括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社会权益的保障及管理。

二、全国流动人口及其管理的现状描述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

以杭州市流动人口现状为例,据“五普”资料,杭州市跨县(市)和原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的外来、外出流动人口总量约为126.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6.11万人,占总人口的13.97%,是”四普”时的4.8倍,占总人口比重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因此,应当更好地认识人口流动规律、合理调整人口流动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

和谐社会理念下上海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理念下上海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理念下上海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摘要当前,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

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无序流动使得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能力呈不断弱化趋势。

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当给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因此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传统观念、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关键字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the reseach about the mamangme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shanghai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abstract:presently, our country is experiencing the biggest scale of the population floating in the world.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decide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abor migration floating will be long-standing. however,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the massive and disorder population floating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supervis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the insufficiency management to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the safty of our society.it is an urgency task to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and to comcummate the current system.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floating population manangement;harmonious society引言近年来,随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在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理念下XX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摘要当前,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

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无序流动使得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能力呈不断弱化趋势。

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当给社会安定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因此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传统观念、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关键字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和谐社会the reseach about the mamangme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shanghai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abstract:presently, our country is experiencing the biggest scale of the population floating in the world.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decide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abor migration floating will be long-standing. however,under the background of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the massive and disorder population floating makes it moredifficult to supervis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the insufficiency management to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the safty of our society.it is an urgency task to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and to cummate the current system.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floating population manangement;harmonious society引言近年来,随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在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巨大的城市流动人口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要构建和谐社会,管理好流动人口是关键任务之一。

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XX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

它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无论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或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口这一要素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流动人口与社会的和谐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发展,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

现阶段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从公平XX、安定和谐的角度去管理流动人口,从而加深他们与社会的融合程度,从而促经和谐社会的建设。

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由于受国传统体制和具体国情的影响,存在着较多与和谐社会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加以改革完善。

根据这种流动人口管理的不和谐现状,本文结合和谐社会的理念,将XX市的实际情况作为研究视角,深入剖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现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和方向。

1. 流动人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们认真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的同时,应当注意到流动人口的现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影响。

以下就以XX的现状为例,剖析流动人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1 XX流动人口的现状XX作为一个沿海特大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XX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对XX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有关市政建设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管理问题。

1.1.1 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非本地户籍的人口都称为流动人口。

就XX而言,为了便于各地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可比性,并接近国际上有关人口迁移管理和研究的规X,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XX居留半年或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XX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根据XX有关部门组织的历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8年XX外来流动人口为106万人,到90年代前期已经翻了一番,1993年达到251万人。

1997年稍稍减少到237万人。

2000年底XX进行历史上第一次流动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外来流动人口共有387万人。

2003年8月,XX市公安局和统计局进行的全市19个区县332040个样本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全市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增长到499万人。

表1 1988~2005年部分年份XX市外来流动人口增长情况表(单位:万人)年份1988 1993 1997 2000 2003 2005人数106 251 237 387 499 581XX最近的一次人口调查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2005年流动人口总量达581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比2003年的增长了82万人,也就是说每年增长了40多万流动人口。

200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XX人口总量在高位继续增长,来沪流动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2005年末,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

2005年,来沪流动人口581万人中,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流动人口为43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24.6%。

19个区县中有3个区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户籍人口数。

有的街镇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已经高达5∶1,流动人口出生超过全市出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外来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徐汇和普陀等6个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占全市外来流动人口总量的59.4%。

由此可见,流动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是XX流动人口最大的特点。

1.1.2 文化素质普遍较低XX外来流动人口中,2000年和2003年2次调查结果都表明初中文化程度占5成以上,其次是小学和高中,3项合计达到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比例在缓慢增加。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外来人口只能从事较低技能要求的工作,与XX本地人口形成了互补关系。

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XX不但需要大量具有较低技能和文化程度的一般劳动者,也需要引进大量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技能的外来劳动力。

表2 2000年、2003年XX外来人口文化构成表单位:%年份文盲办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2000 5.3 24.6 55.2 11.2 3.72003 3.8 22.1 58.8 11.3 4.0表3 2003年XX市外来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一览表受教育程度人数百分比不识字或识很少字11786 3.79小学68705 22.11初中182782 58.81高中35203 11.33大专7279 2.34受教育程度人数百分比本科4550 1.46研究生482 0.16合计:310787 1001.1.3 居住时间日益趋于长期1993~2003年,在XX居住不满半年的流动人口比例大幅度减少,半年至1年的比例也在持续下降,而1年以上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在1993年只占28.9%,到2003年已经达到64.6%。

很明显,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长期在XX生活和工作的“准市民”。

表4 1993~2003年部分年份XX外来流动人口在沪居住时间表单位:%年份1993 1997 2000 2003不满半年50.7 28.7 21.0 23.2半年至不满1年20.4 19.5 21.6 12.21年至不满5年22.6 37.1 39.3 40.25年及以上6.3 14.7 18.1 24.4因此,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XX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1.2 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有利于XX构建和谐社会外来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反映了近年来XX经济发展较快,投资环境较好,社会生活稳定,对各类人员提供了较好的创业和生活空间。

同时,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外来人口的数量达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XX的生存情况直接影响着XX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是XX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2.1 有利于创建城市文明流动人口大幅流入XX,给XX的城市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冲击主要体现为影响了人口总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依照实有人口管理要求的概念,人口总体文化素质,不仅仅包括XX本地居民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包含外来流动人员的文化素质,后者的总体文化素质与XX 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相比,差距极大。

绝大多数外来流动人口文化层次很低,初中文化学历以下的占84.71%,与XX的城市文明很不协调。

伴随无序、低质的人口流动,一些消极的影响和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凸显,影响着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从一种文化背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

因此,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对XX人口总体文化素质的影响有着长远的影响。

尽管目前在XX有许多民工子弟学校,分布在各个区县,从表面上看这一做法似乎在缩小这种差距,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类学校绝大部分规模偏小,师资有限,生源不稳,频繁搬迁,很难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很难达到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程度。

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造成了XX人口总体文化素质的下降,不利于XX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国务院对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将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问题划归流入地负责。

大量民工子弟的涌入,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同时,也会大大降低现有的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