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引言1.1 目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内的技术管理,确保医疗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类医疗技术设备的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巡检、报废等各个环节。

二、职责与权限2.1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设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医疗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及时的修订。

2.2 技术设备采购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设备采购的程序和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权限,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采购。

2.3 技术设备验收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设备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2.4 技术设备使用管理各科室负责对所用技术设备进行日常的使用和管理,包括设备操作培训、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等。

2.5 技术设备维修与保养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程序和要求,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6 巡检和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设备巡检的程序和要求,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同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技术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2.7 报废处理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设备报废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三、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技术设备采购申请表2. 技术设备采购合同范本3. 技术设备验收记录表4. 技术设备使用记录表5. 技术设备维修记录表6. 技术设备巡检报告表7. 技术设备报废申请表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机构法:指对医疗机构的设立、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2. 医疗技术设备管理办法:指对医疗技术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的组织与领导,医务科具体负责相关内容的实施与落实。

五、各学科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能力相适应,应当是核准的诊疗范围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

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要与科室的人员资质、功能任务、医院核准的诊疗范围相适应,有严格审批程序,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与设施和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

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七、进行的医疗技术科学研究项目,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批准。

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八、各学科不得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对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特许批准范围的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必须遵循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医院与医师应按照法规要求报批,未经批准的医院与医师严禁开展此类技术服务。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九、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第三、第二类医疗技术)。

限制临床应用类医疗技术,其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要求和存在重大伦理风险,属于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实行限制性清单管理。

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一、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概念与意义(一)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概念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医疗技术使用和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规范的管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病人的权益和安全。

(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障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医疗技术的使用和实施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技术不到位导致的医疗事故和风险。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医疗机构的竞争力,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3. 保障病人的权益和安全。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4. 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能够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医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助力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概念与意义,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医疗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是医疗技术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规范文件。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规范文件,明确医疗技术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建立医疗技术档案。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技术档案,记录医疗技术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情况,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等信息,建立医疗技术数据库,为医疗技术的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

3. 进行医疗技术评估和监测。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技术评估和监测机制,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 加强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手段,其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规范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一、医疗技术分类与准入(一)医疗技术分类根据技术的难易程度、风险程度和对医疗机构的要求,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1、一类医疗技术:是指经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2、二类医疗技术:是指需要加以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3、三类医疗技术:是指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者高风险、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二)医疗技术准入1、医院成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准入评估和管理工作。

2、对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科室应提交申请报告,包括技术的基本情况、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材料。

3、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进行评估,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估通过后方可准入开展。

二、医疗技术人员资质管理(一)资质要求1、从事医疗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开展工作。

2、对于特殊医疗技术,如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等,医务人员还需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二)培训与考核1、医院制定医疗技术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技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3、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开展相应的医疗技术。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一)术前评估与告知1、在实施医疗技术前,医务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治疗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告知医疗技术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技术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对于复杂的医疗技术,应成立治疗小组,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医疗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医疗技术的应用和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应用的原则、程序、监管措施等,确保医疗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与分级管理第四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一)第一类医疗技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医疗技术的分类和分级,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对医疗技术实施严格的准入管理。

第三章医疗技术应用原则第七条医疗技术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决策机制,明确医疗技术应用的审批程序。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应用的原则、程序、监管措施等。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技术应用的认知和技能。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伦理审核制度,确保医疗技术应用符合伦理要求。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医疗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料。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指的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运行所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合规性以及质量管理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份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技术使用、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与医疗技术相关的工作,包括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与消毒、操作培训以及质量控制等。

第三条医疗技术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第四条本制度由医疗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及执行,并定期评估修订。

第二章医疗技术设备采购管理第五条医疗技术设备采购需经本医疗机构的设备采购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根据具体需求编制采购计划。

第六条采购委员会由医疗技术部门、财务部门、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医疗技术设备的需求调查、评估、招标和采购过程的监督。

第七条医疗技术设备采购需依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考虑性能、品质、价格等因素,并提供设备产品的注册证和相关许可证明。

第八条采购的医疗技术设备应当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并保存相关文件记录。

第三章医疗器械设备维护与消毒管理第九条医疗技术部门应制定医疗器械的维护计划,并设立专门的维修团队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十条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需遵循医疗器械厂家的要求,在维修过程中应使用原厂配件并保留相关的维修记录。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检测应按时执行,且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过程中,需要停机维修的,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安排合理的工作安排。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设备的消毒应符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安全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的消毒过程需按规定的程序和工作人员进行,且需要做好消毒后的记录和追踪。

第四章医疗技术操作培训管理第十五条医疗技术部门应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制定医疗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医疗技术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运用医学知识、技能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对患者实施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技术的准入、应用、监督和评价等工作,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合规。

第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合理、经济、伦理的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章医疗技术准入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准入的程序、条件和标准。

第六条医疗机构开展新的医疗技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评估和伦理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应用于临床。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类管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用,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和有效。

第三章医疗技术应用第九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应用,应当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用,应当注重医疗技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感受,及时调整和优化医疗技术应用方案。

第四章医疗技术监督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监督机构,明确医疗技术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监督制度,对医疗技术的应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技术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章医疗技术评价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评价制度,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

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涉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科室和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与管理第四条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1.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2.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3.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五条第一类医疗技术由我院自行审核管理,第二类医疗技术由我院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准入管理,第三类医疗技术由我院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准入。

第三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六条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委员会成员由相关临床、医技、药学、护理等专业人员组成。

第七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职责:1. 制定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2. 审议并批准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项目及新技术的开展;3. 对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管;4. 协调解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的重大问题;5. 承担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设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九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职责:1. 贯彻执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 负责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项目的审核、评估和日常管理;3. 组织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和考核;4. 协助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处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的问题;5. 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其他工作。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一、医疗技术分类管理根据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一类医疗技术是指经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这类技术通常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如常见的体格检查技术、一般的注射输液技术等。

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例如,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等。

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比如,克隆治疗技术、同种器官移植技术等。

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医疗机构拟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应当进行严格的准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伦理符合性以及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条件等。

对于一类医疗技术,由医疗机构自行审核管理,但应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类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准入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开展。

三类医疗技术由卫生部负责准入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向卫生部提出申请,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核和伦理审查,获得批准后才能实施。

三、医疗技术人员资质管理从事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职称和技术能力,并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对于一类医疗技术,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二类医疗技术的操作人员通常需要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并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证书。

三类医疗技术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同时要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造诣,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应制定规范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篇1一、医疗技术服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各临床医技科室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应当是核准的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

(二)不得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三)各科不得使用在临床应用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

(四)对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特许批准范围的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必须遵循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医院与医师应按照法规要求报批,未经批准的医院与医师严禁开展此类技术服务。

(五)进行的医疗技术科研项目,必需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批准。

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六)各科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二、各科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报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后方能实施开展,要求:(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与我院的等级、功能任务、核准的诊疗科目相适应;(二)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与设施及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三)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

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三、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一)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二)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

建立诊疗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新技术、新业务在临床正式应用后,医院及时制定发布临床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及质量考评标准,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提升医疗技术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

本文将从科室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三个方面,介绍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科室管理科室是医疗机构内进行医疗技术工作的基本单位,科室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患者安全的保障。

为确保科室管理的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室管理制度,明确科室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并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对科室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设备管理设备是医疗技术的基础保障,对医疗机构而言,设备管理是医疗技术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维护和及时修复。

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验收、验收登记、定期保养和维修记录等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评估和设备更新,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人员管理医疗技术人员是医疗技术管理的核心,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医疗技术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离职等方面的规定。

招聘时应注重人员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并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轮岗,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逐步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将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框架,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质量控制、流程标准化、医疗安全、病历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其执行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语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科室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是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1. 前言本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是为加强医院内医疗技术设备的管理,确保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水平而订立的。

2. 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部医疗技术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医疗器械、医用设备、医疗软件等。

3. 责任与权限3.1 医院管理负责人医院管理负责人应确保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组织人员订立和完善管理相关制度,并对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负有最终责任和管控权。

3.2 医疗技术管理人员医疗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医疗技术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维护和修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对设备的状态、维护和修理记录、维护保养等进行监管,并组织相关培训与考核。

3.3 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应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正确操作医疗技术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及时向上级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参加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 医疗技术设备的选购和验收4.1 选购医疗技术设备的选购应充分考虑医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订立认真的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质量标准等,并依据规定程序进行供应商的筛选和评估。

4.2 验收医疗技术设备的验收应由医疗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组织,严格依照医院的验收标准和程序进行。

验收结果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登记和评估,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退货或修复。

5. 医疗技术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和修理5.1 安装医疗技术设备的安装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依照设备的安装说明书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 维护和修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修理体系,设立特地的维护和修理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对于无法维护和修理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处理。

6. 医疗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6.1 使用管理医疗技术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本领和知识水平。

医院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重点医疗技术的管理,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开展的重点医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1. 新技术、新项目;2. 风险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3. 涉及重大伦理问题的医疗技术;4. 需要特殊管理或批准的医疗技术。

三、管理制度1. 医疗技术准入管理(1)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准入、评估、审批等工作。

(2)开展重点医疗技术前,科室需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审批意见。

(4)经批准的重点医疗技术,由科室负责组织实施,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2. 医疗技术培训与考核(1)开展重点医疗技术的科室,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

(2)医务人员需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独立开展重点医疗技术。

3.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1)医务人员在开展重点医疗技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3)科室应建立医疗技术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等信息。

(4)医院定期对重点医疗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医疗技术质量控制(1)医院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重点医疗技术的质量进行监控。

(2)科室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日常的质量监控工作。

(3)医院定期对重点医疗技术的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

四、监督管理1. 医院设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重点医疗技术的监督管理。

2.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重点医疗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医疗技术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定所开展的全院所有医疗技术及科目,科室主任负责各种医疗技术标准的落实。

医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执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指南等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价。

二、医疗技术的准入(一)所开展的各种诊疗技术必须符合诊疗技术规范。

不准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

(二)从事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执业证书,是经过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允许未取得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三)实行手术准入制(包括有创操作)。

将手术分为四个等级,手术者必须经考核合格授权后,才允许独立操作。

(四)各科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认真执行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布的有关诊疗技术规范和各种技术操作常规和程序,并做到人人应知、应会。

各种有创的操作技术项目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经过培训,经科室考核批准后,才能单独操作。

三、新技术准入、实施、评价(一)各专业新技术的准入,必须保障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效益性和合理性,同时符合伦理道德要求。

(二)各科拟开展新技术前必须填写新技术的申报表,有详细的论证报告(包括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论证),经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医院下达可以开展此新技术的审批同意书后,方能开展。

(三)在新技术实施的初期,医院各科室应相互配合、支持,在技术、设备上优先满足新技术开展需要;科室主任要对开展的每一案例技术、安全负责。

(四)新技术应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载,定期分析,为评价做好准备。

(五)在新技术开展一段时间和/或积累一定案例后,应写出阶段性总结。

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专门就此新技术效果和负面影响进行评价,决定是否终止。

决定终止应写出书面终止通知。

如果继续,可以进入医院常规技术继续开展。

但开展科室前两年每年应有一份总结汇报材料,相关职能科室有一份评价报告。

四、医疗技术损害的防范(处置)预案(一)临床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有完整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手术、有创操作)。

医疗技术管理相关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相关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相关制度一、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列入科研项目或已经科研成果鉴定需用于临床的诊疗技术。

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时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五、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相关管理与审批程序由医务科、科教科负责监督落实。

六、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审核。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需由医务科负责向卫生厅或卫生部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七、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手术、介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批、许可授权管理,八、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中涉及手术准入制,必须按医院规定将手术分为四个等级,只允许具有相应等级或以上资格的手术者独立操作(具体参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九、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诊疗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

从事临床科研活动的医务人员,必须是经过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允许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各种有创的操作技术项目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经过培训,经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考核批准后,才能单独操作。

十、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包括手术、有创操作)在开展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术前讨论,严格控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其他替代疗法实施的可行性。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医患沟通、患者的知情同意、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等。

十一、临床科研开展过程中,凡发生医疗技术损害的,操作人要立即报告科主任,在积极迅速进行补救的,同时须上报医务科,如需要,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力量进行全力补救,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医疗技术活动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医疗技术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医疗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四条医疗技术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医疗技术质量控制制度、医疗技术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技术培训制度、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二章医疗技术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医疗专家、医学伦理专家和法律专家组成。

第六条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发展规划;(二)审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请,确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目录;(三)监督、检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技术及时采取措施;(四)组织医疗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五)其他与医疗技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

医疗技术管理部门应当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负责医疗技术准入、质量控制、风险评估等工作。

第三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第八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要求。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准入条件、程序、标准和监督管理措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应当提交申请,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应用。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定期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技术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章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技术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规范、高效地管理医院医疗技术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技术工作,属于全院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医院医疗技术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医疗技术安全、精准、可靠。

第四条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应与医院的整体管理相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互为补充,互相提升。

第二部分医疗技术管理机构第六条为了保证科学、规范、高效的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必须设立医疗技术管理机构,实行专门领导的管理。

第七条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机构应由院内的医学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顾问。

第八条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机构应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部分技术保障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质量评估、监控、管理体系,对医疗技术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对医疗技术进行定期检测、检修、维护,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第十一条医院要采用先进设备,更新技术,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对病人的检查、治疗等工作进行记录和保存,保证病人的权益。

第十三条医院必须按照标准建立药品使用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保证使用安全性。

第四部分职业道德第十四条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遵照医疗规范执行医疗技术工作,保证患者的利益。

第十五条医疗技术人员应严守患者隐私,保守患者的资料,妥善保管、使用病人信息。

第十六条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应注重沟通,与医生、护士等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第十七条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增加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五部分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擅自修改医疗技术方案,保证患者的利益。

第十九条对医疗技术不规范、不合理使用等行为,医院将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障医疗技术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院医疗技术管理行为,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医疗技术工作者。

二、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5]39号); 2.《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 3.《医院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1号); 4.《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医疗技术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15〕26号)三、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防备为主;2.质量第一,科学规范管理;3.创新进展,不断提高;4.依法整治,严格执法。

四、职责与权限医疗技术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本岗位的技术管理、设备安全、医疗器械管理;2.负责本岗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3.参加相关安全制度订立,保证质量安全;4.整理相关记录,搭配工作上级查看。

医疗技术工作者职责1.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执行各种工作和培训计划;2.负责本岗位的技术管理、设备操作维护和修理等;3.反馈设备工作异常情况,寻求有关解决措施;4.维护设备的日常保养,并搭配相关部门的检查。

权限1.获得技术安全保障部门所颁发的培训证书,方可担负本岗位职责;2.在把握必要技术引导后,方可进行设备操作维护;3.对于工作中发觉的相关问题,有权进行记录,适时上报相关部门和工作上级。

五、工作流程与要求检查设备1.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状态良好;2.对于预警信号,应做好记录,做出相应处理。

处理如显现设备问题1.响应设备预警信号,适时处理异常情形;2.下线异常设备,并订立相关维护和修理计划;3.化验前必需进行设备检测确认,保障医疗技术结果正确性和有效性。

日常保养1.应当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备检测日常保养;2.工作记录应存储保管,并便利查找和审计。

安全操作规程1.充分贯彻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工作安全;2.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需在肯定的训练后方可执行;3.遵守手术中和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做好设备卫生和消毒。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通用13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篇1一、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二、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度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度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四、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五、医院由医务处牵头成立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及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及专家3—5人组成),全面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

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度使用技木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六、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管理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医务处审核和集体评估。

医疗技术质量管控制度

医疗技术质量管控制度

医疗技术质量管掌控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医疗技术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本医院订立医疗技术质量管掌控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涉及医疗技术的科室、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医疗技术质量管控以确保安全、准确、有效及时的医疗技术服务为目标,加强病例管理,优化医疗技术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科室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医疗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负责科室的医疗技术质量管控工作。

第五条科室负责人需要对所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推动全体医务人员共同提高。

第六条本医院将不定期进行医技人员的考核评估工作,定期组织医疗技术的培训和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依照相关规定参加医疗技术连续教育,不绝更新本身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全部医疗技术设备在进入使用前必需经过严格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医疗技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依照厂家指引进行,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和修理。

第十条医疗技术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依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的误操作导致医疗事故。

第十一条对于显现故障的医疗技术设备,应及时报修并做好记录,禁止连续使用有故障的设备。

第四章病例管理第十二条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准确记录病情。

第十三条医生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订立,并及时与患者沟通和取得其同意。

第十四条全部医疗技术操作应在医疗技术记录单上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准确、清楚、完整。

第十五条对于手术患者,应订立手术安全核查表,并依照核查表的要求进行核查,确保手术安全。

第十六条医疗技术工作完成后,医生应及时整理病历,以备日后的查阅和连续治疗需要。

第五章技术质量评价第十七条本医院将定期对医疗技术进行质量评价,包含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第四条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1、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管理。

2、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由省卫生厅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3、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目录由卫生部制定,需要经卫生部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五条我院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

第六条各科室不得在临床应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

第七条一类技术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在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前,应当经医院审核后报送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审核,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在我院实施。

开展三类技术和高风险技术须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献。

第八条各科室在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1、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
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4、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5、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九条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后30日内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

经登记后医疗机构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

第十条新批准开展的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在2年内须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第十一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
院医务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