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与程序
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一、医疗技术的分级根据医疗技术的风险等级和临床应用范围,将医疗技术分为三个等级: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高风险医疗技术:指对人的生命、身体安全有较大风险、要求操作人员具有特殊技能和高度的专业素质的技术。
如放射治疗、手术、麻醉等。
中风险医疗技术:指对人的生命、身体安全有一定风险、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的技术。
如输液、抽血、心电图等。
低风险医疗技术:指对人的生命、身体安全风险较小、操作相对简单的技术。
如口腔清洁、换药、采集标本等。
二、管理要求和措施1.高风险医疗技术管理要求和措施(1)明确责任: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学科团队和技术人员培训机制,明确技术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2)统一规范:制定操作规范、安全防护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技术人员操作规范、安全有序。
(3)持续监测:建立技术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技术人员的操作质量和临床效果。
(4)临床监护:高风险技术的操作应有专门的临床监护人员负责,负责术中观察、记录和处理突发状况。
2.中风险医疗技术管理要求和措施(1)技能培训:医疗机构应开展中风险技术人员的规范培训,确保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2)严格操作程序:明确操作步骤、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3)设备管理:对中风险技术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4)记录和回顾:对中风险技术操作进行记录和回顾,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3.低风险医疗技术管理要求和措施(1)规范操作:明确低风险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2)质控要求:建立低风险技术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操作质量,及时改进和提高技术水平。
(3)卫生消毒:要求技术人员严格遵守卫生消毒要求,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4)持续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高风险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与程序
高风险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与程序高风险医疗技术(以下简称“高风险技术”)是指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更快捷的医疗服务,但其使用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危害。
为了规范高风险技术的使用,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制度与程序。
一、分类管理制度1.根据高风险技术的特点,应将其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对应的风险程度依次递增。
2.对于不同等级的高风险技术,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
对于Ⅰ级及以下的技术,可以纳入医疗机构的常规管理体系;对于Ⅱ级及以上的技术,应当建立单独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并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
3.评估具体技术的使用风险时,应考虑技术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成本效益等因素,同时还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建立高风险技术使用的审批流程,明确审批的权限和程序,保证审批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二、程序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风险技术使用的管理委员会,由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专家组成,对高风险技术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2.对于需要使用高风险技术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开展相关诊疗服务。
患者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风险和效果、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风险技术使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位使用高风险技术的患者建立完整、准确的档案,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随访。
4.对于一些特殊的高风险技术,比如新药临床试验等,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
以上是高风险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与程序的简要介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只有制定合理、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并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我们结合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制度。
以下是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组织领导
高风险诊疗技术评估委员会负责全院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部。
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的有关规定
1.手术分级审批与管理按照[2009]2号《手术准入管理暂
行办法》执行。
2.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与管理按照医院[2009]1号《新技
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实施。
3.腔镜手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医院的《腔镜诊疗技术资质
评审办法》执行。
4.麻醉医疗技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麻醉医生资格分级授
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执行。
5.介入医疗技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介入诊疗技术资质评
审办法》执行。
三、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
1.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
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是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例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评定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
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本院医师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普通有创诊疗操作。
临床型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研究生科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记性普通有创诊疗操作。
2.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审批
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部审核。
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一、制度背景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高风险诊疗技术的操作成为可能,如手术操作、放射治疗、激光治疗等。
这些技术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特别授权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建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对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二、制度内容1.授权管理制度(1)明确授权管理的目的和原则,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质量。
(2)明确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范围和分类,制定相应的操作授权要求和流程。
(3)制定授权人员的条件和资格标准,包括医疗技术背景、教育培训、实习经验等。
(4)明确授权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操作前的检查和准备、操作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操作后的处理和记录等。
(5)建立授权人员的档案,包括个人资料、授权证书、培训记录等。
2.审批程序(1)由医疗机构设立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审批委员会,负责审批相关操作授权申请。
(2)操作人员按照申请操作授权流程,提交操作授权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的资格证书、培训记录等。
(3)审批委员会根据操作授权申请的内容和资料,进行初步审查。
(4)初步审查通过后,审批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实际操作技术能力的评估。
(5)评估结果和初步审查结果报审批委员会审议,决定是否授权。
(6)授权决定后,发放授权证书,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授权人员档案。
三、实施步骤1.制定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明确相关的政策、流程和责任。
2.设立独立的审批委员会,并成立专家组维护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3.培训相关人员,包括操作人员、审批委员会成员和专家组成员,培养其独立判断和专业能力。
4.开展申请和审批工作,确保操作人员的授权程序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5.定期进行授权的评估和复审,确保授权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状态的持续监测。
四、制度的意义1.提高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操作风险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保障患者的权益,确保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制度及医疗技术损害处置流程
一、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分级管理
1.1风险预警等级划分
根据医疗技术风险程度,将风险预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中等)、Ⅳ级(一般)。
1.2风险预警指标
制定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病情、手术难度、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技能水平等方面。
十一、质量控制
11.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11.2质量改进措施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提升医疗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
十二、患者沟通与告知
12.1患者沟通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十四、责任追究
14.1事故责任认定
在发生医疗技术损害事件时,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认定事故责任,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4.2教育与整改
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和整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总结教训,提升管理水平。
十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15.1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9.2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疗技术风险的能力和效率。
十、资源保障
10.1人力资源保障
确保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相关岗位的人员配置,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10.2物资设备保障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物资,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十、资源保障(续)
10.3经费保障
设立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的专项经费,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和应急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高风险医疗操作管理制度
高风险医疗操作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重要目的是确保医院高风险医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适用于医院内进行高风险医疗操作的各个科室和医护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高风险医疗操作:指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或并发症风险较高的医疗操作,包含但不限于手术、麻醉、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
2.医疗操作团队:包含主刀医生、助理医生、麻醉师、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三、职责和权限1.当科室计划进行高风险医疗操作时,科室负责人应组织相关医疗操作团队进行操作风险评估,并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流程。
2.医疗操作团队应依照操作方案和流程执行医疗操作,保证医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疗操作团队应定期接受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操作安全意识。
4.医疗操作团队在发现手术过程中显现风险或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和沟通,并采取必需的措施进行处理。
5.医院管理部门应建立高风险医疗操作的监管机制,对医疗操作团队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
四、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科室负责人应确保医疗操作团队成员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复审。
2.手术前,医疗操作团队应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手术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医疗操作团队应核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避开手术错误。
4.手术前,医疗操作团队应核对手术器械、药品等,确保完整和有效。
5.麻醉前,麻醉师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麻醉史,确保麻醉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五、手术期间的管理要求1.手术过程中,医疗操作团队应严格执行操作方案和流程,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医疗操作团队应做好手术过程中的记录和沟通,包含手术开始时间、手术进展情况、用药和用量等。
3.医疗操作团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医疗操作团队应做好手术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理,避开交叉感染的发生。
5.医疗操作团队应注意手术室气氛的凝集力和团队合作性,保证操作的高效和安全。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和避免医疗技术风险,加强高风险医疗技术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实施医疗技术之前、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
二、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根据各自职责分级管理医疗技术风险。
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
三、造成医疗技术风险的可能因素:(一)医疗技术设计:技术操作规范不成熟,技术操作流程不够科学或者过于复杂者。
(二)医务人员能力因素:应用新技术的经验、能力不足。
(三)设备因素: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不能正常运转等。
(四)管理因素: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知情同意书不规范等。
四、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流程(一)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操作规范为依据,查找实施医疗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二)任何人发现医疗技术风险时,应在第一时间提醒实施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或科主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风险,必要时中止实施医疗技术,避免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对发现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评估,查找原因,妥善化解,做好科室内部警示与培训。
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各分管部门。
(四)对于需要医院解决的问题,如设备设施的维修与更换、科室之间的配合、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等,科室应向职能科室提交情况说明。
各职能科室应根据职责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五)医务科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对科室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指导科室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和防范风险。
五、医疗技术风险的预防落实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等相关规定,医务科定期对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为了规范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高风险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高风险诊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许可授权范围:我院所有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的执业医师。
二、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目录:详见附件1。
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医生资质准入管理,参照《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涉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科室及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涉及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项目的科室对需要资格授权的操作项目要制定操作常规,并做好培训及考核。
四、由XXX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标人员必须经受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受权的人员不得开展响应操作。
(二)由医疗管理等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三)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科室制定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考核。
(四)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五)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真实,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留存备案。
五、审批程序- 1 -(一)各临床科室处置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实在际操作能力等条件,考核及格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申请操作权限的申报材料等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
(四)医疗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工作水平、操作能力、科室专业特色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六、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之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重症医学科高风险技术管理及流程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组织领导......高风险诊疗技术评估委员会负责全院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部。
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的有关规定(一)手术分级审批与管理按照[2009]2号《手术准入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与管理按照医院[2009]1号《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实施。
(三)腔镜手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医院的《腔镜诊疗技术资质评审办法》执行。
(四)麻醉医疗技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麻醉医生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执行。
(五)介入医疗技术的审批与管理按照《介入诊疗技术资质评审办法》执行。
三、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一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评定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
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本院医师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普通有创诊疗操作。
凡在医院学习的实习生、进修生均不得开展普通有创诊疗操作。
临床型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研究生科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记性普通有创诊疗操作。
二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审批。
1.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部审核,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2.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之治医师职称方可提出最低南孚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大多项目要求副主任及以上职称方可申请准入资格,申请前必须完整5例以上的一助和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1.通过实施本管理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2.医院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提高医疗质量;
3.面向未来,医院需紧跟国际医疗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引进、创新高风险诊疗技术;
4.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医院整体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全文总结:
本管理制度围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安全、有效开展,从管理机构、实施要求、不良事件处理、培训与准入、信息管理、设备与物资管理、跨科室协作、质量控制、风险监测、患者沟通、法律责任、学术研究、监督考核、应急预案、资源保障、宣传推广、国际合作、信息安全和反馈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医院将能够确保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规范运作,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涉及重要器官、组织的高难度手术;
2.具有较高风险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3.新开展或尚在研究阶段的医疗技术;
4.其他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认定的高风险技术。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
1.医院设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2.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操作规范和培训计划;
4.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严格遵守国际规范和我国法律法规。
二十二、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加强高风险诊疗技术相关信息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2.建立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3.对患者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隐私安全;
4.定期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整改,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3.对涉及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病历资料进行专档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医院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处理程序
医院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处理程序医院作为医疗机构,面临着各种医疗技术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一、医疗技术风险的预警机制1.医疗技术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医疗技术风险监测与评估组织,对医疗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定期、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监测指标,定期收集和分析医疗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评估风险的潜在程度。
2.技术文档、操作规程和培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技术文件、操作规程和培训体系,确保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医院应定期更新技术文档和操作规程,保持其与最新技术要求的一致性。
同时,医院还应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减少操作风险。
3.医疗设备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验收、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废弃处理等方面。
医院应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医院应及时排除故障,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4.技术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医院应建立起健全的技术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风险信息,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定期组织技术会议等方式,及时收集和交流技术风险信息,从而提高技术风险的预警能力。
二、医疗技术风险的处理程序1.风险评估和分类当出现医疗技术风险时,医院应立即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将风险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
对于高风险的技术风险问题,医院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危机管理和组织协调医院应成立危机管理小组,由医疗技术部门、护理部门、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负责危机的应对工作。
在出现技术风险事故时,危机管理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处理,尽快控制和解决问题,降低风险损失。
医疗机构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级医院、科室、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结合医院分级管理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范。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分为四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一)、住院医师1、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3年以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1、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3年以内。
2、高年资历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1、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1、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
2、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高风险手术程序管理制度
高风险手术程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高风险手术的执行流程,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利益,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涉及高风险手术的科室、医生和护士。
第三条高风险手术是指手术过程中存在较高风险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或危害患者生命和健康的手术。
第四条医院高风险手术委员会负责监督和管理医院高风险手术的执行和流程,并负责修改和完善本制度。
第二章应用范围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以下高风险手术的管理:1.大型器官移植手术;2.心脏血管手术;3.神经系统手术;4.肝胆胰脾手术;5.骨科手术;6.精神科手术;7.激光手术等。
第六条各科室应明确属于高风险手术的具体项目,并进行公示,保证高风险手术确实定性和统一性。
第三章术前管理第七条执行高风险手术的医生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在遵守本制度的前提下,应做到严格操作、娴熟技术。
第八条在高风险手术前,医生应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第九条医生在术前应自动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利益,明确告知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第十条针对高风险手术患者,医生应订立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进行合理的手术布置。
第四章术中管理第十一条高风险手术应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室应具备相关设备和药品,并配备专业的手术团队。
第十二条医生在术中应严格依照术前方案进行手术操作,不得随便更改操作方法和流程。
第十三条医生在术中应紧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问题,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四条护士在术中应帮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供应必需的器械和药品,并及时反馈患者的状态。
第十五条术中显现意外情况或并发症时,医生应立刻停止手术,并采取必需的紧急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第十六条术中医生应做好手术操作记录,包含手术过程、用药情况、术中处理措施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中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办法、审批程序
中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办法、审批程序中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办法(试行)为了加强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分级授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办法。
一、各科室根据本专业诊疗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相关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及专家组审核~制定《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
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变化~对目录进行定期更新。
二、高风险诊疗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高风险诊疗操作,护理,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无操作权的个人~除非在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高风险诊疗操作。
三、由医务科、护理部及专家组负责建立相应的高风险技术授权程序与机制。
1、由医务科、护理部、专家组组成考评组织。
2、提供需要授权的高风险诊疗技术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3、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4、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的授权实行动态管理~至少每2年复评一次~进行操作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主要依照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唯职称晋升而变动.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1、达不到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中医院医务科二〇一〇年七月二日关于公布中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授权人员名单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根据《中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通过科室综合评估及推荐~经医务科及专家组的审核~现将通过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授权的人员名单公布如下,详见附件,~并请遵照如下要求执行:一、各取得相应授权资格的的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技术的操作规范开展~保障患者安全。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本医院制定了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
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包括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和清创等操作。
执业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5例以上的操作并经科室质控小组审核同意后,可获得本项目操作权限。
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实生和进修生不得进行普通有创诊疗操作,但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高风险诊疗技术相对于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和难度,需要具备相应的准入要求。
各临床专业科室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确定本科室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并定期进行项目更新。
手术、麻醉、介入、腔镜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纳入高风险诊疗技术范畴管理。
执业医师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操作。
各科室需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并定期更新。
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按专业分别设制准入标准,各专业执业医师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按项目分别进行操作资质准入。
对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时,要进行科室讨论,综合评估病情,确立操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安排技术熟练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
手术分级管理和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也需按照相关制度执行。
七、腔镜手术的管理遵循医院的《腔镜诊疗技术资质评审办法》执行。
八、麻醉医疗技术的管理遵循医院的《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执行。
九、介入医疗技术的管理遵循医院的《介入诊疗技术资质评审办法》执行。
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权限的申请及授权1、申请者必须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才能申请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权限。
2、申请者必须担任申请项目的助手至少5次,并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成功施行5次。
经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审核同意,填写《***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处审核。
医院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高风险技术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风险技术定义高风险技术是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风险,可能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技术。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高风险手术技术;2. 高风险介入技术;3. 高风险放射治疗技术;4. 高风险药物治疗技术;5. 高风险器械使用技术。
三、高风险技术管理职责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高风险技术的审批、监管和评估工作;2. 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高风险技术的具体实施,确保技术操作符合规范;3. 医师负责高风险技术的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4.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高风险技术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四、高风险技术管理流程1. 申报审批:科室提出高风险技术申请,经医务处初审后,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2. 培训考核:医师需参加相关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高风险技术的操作;3. 技术评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高风险技术进行评估,确定技术实施可行性;4. 实施监督: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高风险技术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5. 信息反馈:医师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技术问题,应及时向科室主任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报告。
五、高风险技术质量控制1. 科室主任应定期组织高风险技术操作人员开展技术讨论,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2.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高风险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对高风险技术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本制度,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2. 对于未按规定开展高风险技术,造成医疗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3. 对于隐瞒事实、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医疗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
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度一、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1、管理机构:由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高风险技术管理;制定本院高风险技术目录;明确本院高风险技术质量管理要求;确定高风险技术授权程序;审批/取消高风险技术医师授权。
2、目录建立:手术、麻醉、介入、腔镜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等纳入高风险诊疗技术范畴管理,由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根据技术开展难易程度和风险程度确定医院高风险技术目录,新开展项目在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时注明是高风险技术,如为高风险技术,则补充至目录内。
3、管理细则:(1)从事高风险医疗技术实行授权管理,只有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授权的本院中级及以上的医师、护士才能从事高风险技术,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2)各科室开展的高风险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施、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3)医院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高风险技术目录»进行评估审核。
对技术已经成熟,风险程度降低的技术纳入普通医疗技术。
对因医疗技术原因造成每年两次以上纠纷的技术纳入高风险技术目录,按本规定管理。
(4)高风险技术医师授权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动态管理。
(5)对病人进行高风险技术诊疗前,有授权的医师必须履行告知制度.明确告知病人所存在的风险和可替代方法,签订«知情同意书» 。
(6)开展高风险医疗技术的科室,诊治操作项目必须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应制订急预案降低风险。
(7)在进行高风险技术进行诊疗出现预计以外的损害时,当事医师应采取积极补救措施,降低损害,同时报告科主任、医务部、业务院长。
医院立即组织专家进行救治。
二、医师授权审批程序1、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需填写《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部。
医疗技术科室高风险诊疗项目目录与管理流程
医疗技术科室高风险诊疗项目目录与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医疗技术科室在进行高风险诊疗项目时,为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规范高风险医疗技术的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科室开展高风险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
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二、各科室根据本专业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建立高风险诊
疗技术目录. (见附件《高风险医疗技术目录》)
三、依据我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的规定,高风险医疗技
术的开展资格授权于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并按照四级手
术进行审批管理,未予授权的人员将不得开展相应的手术及操作。
四、术者能力的评价,每两年评价一次。
评价规定依据我院
《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
再授权制度及程序》执行。
五、监督管理
(一)医务处(质控办)履行管理、监督、检查职责,对高风险
医疗技术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
(二)按照本制度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进行准入和动态管理 ;
(三)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其检查结果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项目中;
(四) 对违反本规范超权限手术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并按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法》的相关规
定处理。
附件:高风险医疗技术目录
一、内科
(一)心内科
1。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PCI)治疗术
严重成角 ( 〉9 0°) 、重度钙化、近端严重弯曲、彻底闭塞〉3 个月和(或者 )伴桥状侧支、左主干病变、累及不能保护的大分支、静脉桥退行病变; 及合并:年龄≥75 岁、LVEF 〈3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肾功能不良:血肌酐 >176。
8μmol /L ( 2 .0mg/dl )等临床情况
2.冠状动脉旋磨术
3.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
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5.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二)呼吸内科
1.支气管镜检查
2.TBNA
3.镜下治疗
4.电子胸腔镜
(三)消化内科
1.急诊胃肠镜检查
2。
内镜下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3.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
4.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5.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
6.诊断及治疗 ERCP 术
7。
内镜下胃肠道瘜肉切除术
8.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四)肾内科
1.肾穿刺活检术
2.腹膜透析置管术
3.深静脉置管术
4.动静脉内瘘术
(五)血液科
1.大剂量化疗
2.造血干细胞移植
(六)神经内科
1.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2.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3.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
4.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5.脑血管畸形栓塞术
6.脑动静脉瘘栓塞术
7.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
8.脑梗死动脉溶栓术
9.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溶栓及再通术(七)急诊科、 ICU
1.呼吸机辅助呼吸
2.气管插管术
3.纤支镜下吸痰
4.深静脉置管
5. 主动脉球囊反搏
6.腹膜透析
(八)肿瘤科
1.气管支架植入术
2. 小肠、结肠支架植入术
3.中心性肺肿瘤消融治疗术
4。
椎体骨水泥成形术。
二、外科
(一)肝胆外科
1.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2。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
半肝切除术
5。
肝癌破裂出血手术
6。
复杂肝外伤手术
7. 胰腺外伤手术
8。
复杂胆系结石手术
9. 门脉高压分流术
(二)胃肠外科
1.高龄>75 岁,合并有心、脑、肺部严重疾患的手术
2.合并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的急症手术
(三)骨关节科
1.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术
2。
髋膝关节翻修手术
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rowe3-4 型行关节置换术
4.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
5。
先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6.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四)脊柱外科
1.寰枢椎前路、后路减压融合术
2.寰枢椎先天性融合畸形、寰枢椎不稳后路减压(内固定)术3.重度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压缩大于 60%) PVP 或者 PKP 术4.上颈椎单间隙减压内固定术
5.胸椎黄韧带骨化后路减压术
6.多节段颈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
(五)创伤外科
1.骨盆开放性骨折抢救
2。
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内固定
3。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复位内固定
4。
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5.老年病人骨折手术治疗
6.骨折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六)手足外科
1。
断指(肢)再植技术
2。
皮瓣游离、修复技术
3。
游离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技术
4. 手部畸形矫形技术
5. 臂丛神经探查修复及神经转位技术
6。
人工小关节置换技术
(七)心外科
1.大血管手术(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2.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
3.重症瓣膜病手术
4.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
5.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八)胸外科
1.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
2.上腔静脉置换术
3。
隆突成形术
(九)泌尿外科
1.巨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2.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
3.前列腺癌根治术
4.巨大肾肿瘤切除术
(十)神经外科
1、高颈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
2、幕上脑深部肿瘤显微切除术
3、岩斜区、脑干及其附近肿瘤显微切除术
4、颅内多发或者较大动脉瘤显微夹闭术
5、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神经介入栓塞术
6、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十一)肛肠外科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十二)烧伤整形
各种烧伤晚期功能障碍、功能重建术,乳房再造术,面部轮廓改造术三、妇、产、繁殖科
(一)产科
1.羊水栓塞
2.肩难产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4.DIC
5.脐带脱垂
6.HELLP 综合征
7.胎盘早剥
8.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发生心衰
9.产后出血
10.妊娠并发甲亢危象
11.子痫并发脑出血
(二)妇科
1.腹腔镜下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2。
盆底重建术
3。
开腹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三)繁殖科
多胎妊娠减胎术
四、五官科
(一)眼科
1.所有内眼手术
2.涉及眼眶的手术
3.需全麻的手术
4.高龄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全身状况较差患者的手术。
(二)耳鼻喉科高风险手术目录
1.喉癌喉全切、部份喉切除术
2.下咽癌切除术
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4.人工耳蜗植入术
5.面神经减压术
6.乳突根治术
7.颞骨全切或者次全切术
8.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
9.复杂的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
10.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
11.紧急复杂的气管切开术
12.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
13.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14.鼻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15.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16.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眶减压术
17.各种原因引起的复杂外伤、喉外伤引起影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即将手术抢救者,高龄患者需要全麻手术者。
(三)口腔科
1。
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2. 自体骨移植修复颌面部骨缺损
3。
颌面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
4.正颌手术
5。
颌面部显微手术
五、麻醉科
1 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
2 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
3 肾上腺手术麻醉
4 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
5 高位颈髓手术麻醉
6 器官移植手术麻醉
7 高龄病人麻醉
8 新生儿麻醉
9 控制性降压
10 低温麻醉
11 有创血管穿刺术
12 心肺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