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复习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适用于朱卫国张政文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的《军事理论教程》和部分其他教材绪论1.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是什么?(P1-3)①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②重视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③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④开设军事课程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⑤军事课程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祖国需要,你愿意投笔从戎吗?论述题。

既要表达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思考,联系思想实际,阐述为什么要这样。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P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基本要素是什么?(P7)国防包含四个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③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有何基本特征?(P8-9)(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5.中国古代国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古代的兵制建设;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古代国防的兴衰。

6.简述中国近代五次较大的反侵略战争(P11-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13-14)(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8.何谓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什么时间审议通过的?国防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4—17)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中国国防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中国国防史的主要启示1 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2 发展武器装备,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3 树立科学的军事思想,尊重科学规律4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另:(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即:积极防御第二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时代性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战略环境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者尖端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力量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

军事理论课学习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课学习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课学习参考资料一、高技术与现代军事1.科学:科学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认识以及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揭示。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结晶。

2.技术:技术是人类运用对自然发展运动规律的认识,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包括物质存在形式(工具性能)和观念存在方式(人的经验和技能)两部分。

3.技术的基本形态:①潜在形态②物化形态③功能形态。

4.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也有力学。

技术产生科学,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科学也产生技术,著名例证如下所示:1831年发现内燃机原理 1882年生产出发电机1862年发现内燃机原理 1876年生产出内燃机1925年发现雷达原理 1935年制造出雷达1928年发现青霉素 1943年生产出青霉素1938年发现核裂变 1945年造出原子弹1948年发现半导体 1954年生产出半导体收音机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

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所以说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成的。

二者的综合,构成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认识和主观改造的全过程。

5.社会实践形式:①生产实践②生活实践③科学试验。

6.人类第一项技术发明:“钻木取火”技术。

7.高技术: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有着较大影响,能形成新兴产业、实现巨大社会效益的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

8.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一般高技术的特殊表现形态。

9.军用高技术种类:①军用微电子技术②军用光电技术③军用计算机技术④军用新材料技术⑤军用航天技术⑥军用生物技术。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 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5. 中国近代的国防:了解如下对外反侵略战争(书P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民国时期的国防: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思考题: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

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8. 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课教案

军事理论课教案

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系部人文社科系教研室(实验室) 军事理论教研室课程名称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适用班级2009级本科主讲教师刘新华职称副教授二○○九年九月一日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制首页注:表中()选项请打“√”课程教案(1)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课程教案(2)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课程教案(3)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课程教案(4)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课程教案(5)讨论、作业和思考题:1.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2.中国海洋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什么重要影响?3.根据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军事概况和国内安全环境,你认为应如何加强中国国防建设?4.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5.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说明了什么?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课程教案(6)参考书目:1.宋时轮主编:《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上、下册)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3.刘龙华主编:《高技术军事世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刘义昌主编信息化战争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5.张召忠著打赢信息化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6.张建昌著走进信息化战争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系部人文社科系教研室(实验室) 军事理论教研室课程名称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适用班级2009级本科主讲教师刘新华职称副教授二○○九年九月一日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制首页注:表中()选项请打“√”课程教案(1)注:课程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总复习参考资料(1)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总复习参考资料(1)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总复习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其基本要素是什么?(P13-14)国防,又称国家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国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三、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22-23)(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P25)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兵役法》。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有几种形式?(P29)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第三种,作为士官入伍。

5、“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P31)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6、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是什么?(P28-33)公民的国防义务有五个方面:(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7、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P43-45)国防建设的目标:到建国100周年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国防现代化是我国国防建设的总目标。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理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理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理绪论:1.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民族忧患意识提倡尚武精神提高责任意识普及军事知识,更新国防观念2.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加强国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防实力的有效途径国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目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2.国防法规的定义和特性定义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法律的一般性,即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对兵役制度、征兵年龄等条件的规定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家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权利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兵役制度、征兵年龄规定服现役——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

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现役是公民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

《兵役法》规定,不得征集正在受到侦查、起诉、审判或者被判刑的应征公民。

如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政府可以做出在两年内不得录取其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的决定。

预备服役——公民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18~35岁。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背兵员的形式。

《兵役法》规定,预备役分为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并分别区分为第一类预备役和第二类预备役。

公民服预备役主要包括三方面:登记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编入预备役部队。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整合版(1)写在前面先前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十分杂乱,不系统,故稍加整理,个人对课本认识较浅,且整理时间较短,难免错漏,如有发现希望及时补充。

此复习资料由老师列出的题目为主,附加上了网上一些资料、分授课章节整合而成。

如有材料题,涉及钓鱼岛、南海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关资料请自行阅读书本。

主要针对复习老师写出的题目(加粗显示的题目)比较好之前老师写出的国防与我、对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的理解这两道题重点关注比较好材料题:可以先分析材料,找出关键词,如主权、历史、领土、国防等等,然后找出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所代表的不同特征具体分析各特征对我们的意义总结总结时上升到:周边环境问题;全球战略问题;国防问题;国防教育问题(即涉及我们书本的几个章节内容)2014环艺四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与基本类型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手段: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社会形态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分为:互助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分为防御自卫型国防和侵略扩张性国防。

我国属于防御自卫型国防2.国防法规的定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3.国防教育法施行的时间与意义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意义: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国防思想、知识、技能等的普及教育。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专用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扞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编辑人:李刚第一章:中国国防思考题1.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基本类型?答: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

国防的基本类型:防御自卫型国防和侵略扩张型国防;互助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

2.国防法规的定义?答;国防法规是国家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3.《国防教育法》颁布施行的时间和意义?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 年3 月14 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1955 年7 月30 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 年4 月28 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4、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答:每年9 月第三个星期六。

5.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三结合的体制。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答:性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和任务答;组成:森林部队、交通部队、水电部队、黄金部队、警卫部队、消防部队、边防部队、内卫部队。

主要任务:1.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2.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3.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厦门大学出版社)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厦门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序篇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6.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7.什么是军事思想,什么是军事学术?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②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

第二章-第六章军事思想篇一、毛泽东军事思想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仅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考试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考试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军事理论部分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思想: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战争观:是人民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及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应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人民战争: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第六章侦察监视技术侦察卫星:使用人造卫星进行的侦查。

伪装:是为欺骗或诱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第十二章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力量: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第十五章国防概述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第十七章国防动员武装力量动员: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取的措施。

二、简答题(5题,每题6分)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理论体系。

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2)人民军队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2.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a)被压迫人民必须依靠自己才能解放自己b)被压迫人民要用革命战争才能解放自己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的最深厚根源a)人民群众是政治力量的直接拥有者b)人民群众是军力和经济力的源泉c)人民群众是战略战术灵活机动的基础4)兵民是胜利的根本a)军队只有团结进步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b)人民只有团结进步才能发挥出深厚的战斗伟力c)只有同人民团结的军队才是真正无敌的军队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a)人是武器的支配者,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b)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力量c)人心向背在战争中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第六章侦察监视技术1.简述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军理复习资料

军理复习资料

一、我国周边“热点”问题的特点?答:(1)全球的热点集屮于亚太,亚太的热点集屮于屮国周边,屮国周边的热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2)根源复杂,持续时间长,问题不好解决。

(3)“热点”不断出现,可谓是此起彼伏,不断以各种形式出现,可谓是目不暇接。

二、“南海问题”的特点?答:(1)从成因上看,有区内因素,也有区外因素。

(2)从内容上看,既有岛礁主权争议问题,也有海域利益划分问题。

(3)从斗争方式看,既有军事手段的博弈,也有和平手段的竞争。

(4)从解决途径看,既需要文化层面的支撑,也需要法律层面是支撑,更需要实力的支撑。

三、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答:开放式作答,参考新编大学军事教程第120〜133页。

四、日本现行的军事战略的名称是什么?其战略目标主要有那些?答:(1)日本现行的军事战略的名称是联合机动防卫,即机动防卫。

从而 1 )确保日本领域的绝对安全。

2)确保日本周边地区的安全。

3)确保日本在亚太及全球的安全利益。

(2)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有1 )强化威慑能力,避免和排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2 )依托同盟关系,尽早发现和消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

3)主导全球安全事务,谋求更大利益。

五、日本强化日美同盟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答:(1 )依靠日美同盟,确保日本安全。

(2)依托日美同盟,遏制地区危机。

(3)借助日美同盟,谋求全球利益。

六、如何维护我国在东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答:开放式作答,参考新编大学军事教程第120 - 133页。

七、什么是新型领域军事斗争?答:新型领域军事斗争是指国家维护太空、网络、深海和极地权益,综合运用国家军事力量和其他力量,在相关领域进行的各种军事活动的总和。

八、我国新型作战力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新型作战力量,是以新需求为牵引,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能力为标志的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力量。

九、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开放式作答,参考新编大学军事教程第70-73页。

大学生军事教程复习资料

大学生军事教程复习资料

大学生军事教程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革命军队和中国国防问题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2.坚实的实践基础3.丰富的理论来源4.毛泽东超人智慧和胆略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现实价值:人民战争是指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或抵御外乱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两性特征: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群众性四.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依据: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现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4.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五.必须解决好三个前提:1.增强全民的国防战略观念2.增强综合国力3.完善战时转向机制六.三种新战法的研究与应用:1.非对称作战理论:是指作战双方使用不同类型的作战力量所进行的战争2.强乱致命的弱点3.三种新作战样式七.美军最担心的三大手段:1.恐怖主义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信息战八.三种新作战样式:1.网络战2.特种战3.威慑战思考题:1.毛泽东军事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3.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具有的现实价值4.当代战争根源5.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什么九.中子弹:1.核含量较小2.产量高3.能量大拥有的国家:美国法国苏联中国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思考题:1.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2.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3.大学生参加军训的意义4.世界新军事变革5.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十一.“高技术”最早源于美国建筑业高技术的七大特点: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速度十二.军事高技术主要包括: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用航天技术3.军用新材料技术4.军用定向能技术军用微电子技术含义:电子原器件及由它组成的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2011二学期《军事理论教程》复习[学生]

2011二学期《军事理论教程》复习[学生]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提要第一章1.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基本特点及其主要任务?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联盟型扩张型国防是指:一些国家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为维护本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益,打住防御的幌子,对别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

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自卫型国防是指: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从而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联盟型国防是指:一些国家以结盟形式,联合其他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从联盟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一元体和多元体联盟。

一元体联盟是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从属于他;多元体联盟是各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

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于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2. 《国防动员法》的实施时间。

243. 公民国防义务。

25-264. 中国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315. 中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316. 国防建设目标。

35-367. 国防政策及其特点。

36-378. 我国制定国防政策的根本依据。

379.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任务和职能如何。

39翻倒4710. 中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方针。

5411. 中国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

55第二章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及《孙子兵法》。

61-62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633.文明冲突论。

64-654.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55. 邓小平提出的稳定世界局势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786.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

83第三章1.战略 912.国际战略环境。

923.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

93-954.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955.近年来日本的安全战略的变化。

将防卫厅改为防卫省。

1066.近年来印度的军事战略调整情况。

107-1087.中国周边存在的安全问题。

军理(高清晰完全版)厦大

军理(高清晰完全版)厦大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军事科学:Page1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践的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page2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page35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及去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积极防御:page93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亦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

人民战争page75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毛泽东关于战争的定义:page48“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际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中最高斗争形式。

战争观:page48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战争规律:page3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p57: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战争的性质:p3主要指战争的社会政治性质,如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或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或反人民的战争。

or(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战争本质的具体表现,以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来划分。

P54)军事学术p5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思想:page5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是军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军事战略、战术、军队组织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军事从业人员来说,熟悉和掌握军事理论是提高作战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

一、战略理论战略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和条件下,通过统一和协调各种军事手段和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战争胜利的一种计划和行动。

战略理论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资源的配置等内容。

在复习战略理论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战争背景下,决定军事行动目的和战争胜利的总体要求。

了解不同战略目标的特点和实现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战略计划。

2. 战略计划的制定:战略计划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全面部署和安排。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的战略计划制定方法和实际案例,了解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 战略资源的配置:战略资源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

复习时,可以了解不同战略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

二、战术理论战术是指在战斗中组织和指挥部队,以实现战斗目标和战斗胜利的一种行动方式。

战术理论主要包括战斗组织、战斗指挥、兵力运用等内容。

在复习战术理论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斗组织:战斗组织是指在战斗中将兵力、火力、装备等组织成各种战斗单元和战斗序列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战斗指挥:战斗指挥是指在战斗中对部队进行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一种行动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战斗指挥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

3. 兵力运用:兵力运用是指在战斗中合理配置和使用部队的一种方式。

复习时,可以学习不同兵力运用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在战斗中发挥部队的最大战斗力。

三、军队组织与管理军队组织与管理是指在战争和平时期,对军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厦门大学 xmu 2014军理重点

厦门大学 xmu 2014军理重点

军事理论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5*4=20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积极防御: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亦称之为攻势防御、决战防御。

凡以辅助进攻,或以转入反攻和进攻为目的而进行的防御,都是积极防御。

3.消极防御: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进攻的防御。

亦称专守防御、单纯防御。

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其结果很难达到防御的目的。

4.制导炸弹:制导炸弹是指投放后能对其弹道进行控制并导向目标的航空炸弹。

与导弹区别在于绝大多数制导炸弹没有动力装置。

主要类别有电视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

5.导弹: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飞行、导向目标,以其战斗部毁伤目标的武器。

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战斗部、弹体、推进系统和制导系统,缺一不可。

6.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7.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8.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隐身技术包括主动(有源)隐身技术和被动(无源)隐身技术两大类。

9.现代侦查监视技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10.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简称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有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是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二.简答题5*6=30一.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形态和科学技术形态综合演进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战争形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努力寻求战争目的和手段统一的必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复习参考资料VanishingTime2009福建师范大学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资料为本人收集的《军事理论教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仅作为复习参考使用。

该资料不一定与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高度契合,故不用作考试备考资料。

因不当使用(比如将它作为备考资料)而引发的考试不及格等事故概不负责。

一.军事科学概论序篇二.军事思想篇三.军事科技篇四.战略环境篇五.中国国防篇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学院Faculty of Softwa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VanishingTime 整理This is VanishingTime’s finishing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Thursday, April 16, 2009未命名-2.png福建师范大学副本.png军事理论复习参考资料免责声明资料为本人收集的《军事理论教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仅作为复习参考使用。

该资料不一定与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高度契合,故不用作考试备考资料。

因不当使用(比如将它作为备考资料)而引发的考试不及格等事故概不负责。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序篇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6.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第二章-第六章军事思想篇一、毛泽东军事思想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仅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一致性:战争就是政治(为阶级集团谋利)差别性: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

3.试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4.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对待不同属性值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拥护主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

5.如何认识战争的规律?所谓战争规律,就是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

它贯通于战争的全过程,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人类社会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认识一般战争规律,认识特殊战争规律)(一般规律认识:①战争实践②熟悉敌我情况③发挥自觉能动性)6.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树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三化”建设。

7.如何理解人民战争的基本精神?a.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b.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c.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d.兵民是胜利之本;e.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8.①战争观: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无产阶级战争观是指无产阶级对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②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内容:a.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b.人民军队思想;c.人民战争思想;d.用正义战争形式对抗非正义战争形式。

③战争起源: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④战争的本质:战争是解决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⑤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首先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其次取决于战争的阶级本质;又取决于战争的历史作用。

⑥人民军队思想: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⑦了解战略战术思想:a.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㈠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同一战争目的的两个方面;b.积极防御的战略知指导思想㈠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㈡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充分准备、后发制人、攻防结合、持久胜敌;c.歼灭战;d.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e.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法则㈡集中优势兵力,反映了克敌制胜的普遍规律: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争取和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二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体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根本指导思想㈢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原则的运用:一是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反对军事平均主义,二是拣弱的打,先弱后强,再及其余,三是采取围攻部署。

9.如何理解“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这一命题?①美苏军事力量大体均衡、相互制约力增大,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着重要的延滞作用;②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有力地遏制着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④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10.邓小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战争和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确定看国防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提出并实行国防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使国防与军队建设真正走上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国防建设、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原则;提出军事改革是国防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重新明确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12.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13.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才能保持自身的无产阶级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自己成为政治觉悟高、作风硬、纪律严、战斗力强的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14.如何理解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兵力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15.军事战略方针的四次调整:①积极防御,防敌突袭;②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③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④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6.新时期战略理论:①一是在现代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战争;二是坚持人民战争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相统一;三是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须发展人民战争理论;四是充分做好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准备。

②1.积极防御战争方针是贯穿我军作战和建设始终的根本方针:a.要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重视和平时期的战争准备,强调不吝在任何情况下军队还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b.在战略上要实行后发制人的原则,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他强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掌握后发制人的主动权;三是要坚持防御中有进攻,四是强调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敌人。

2.新时期贯彻积极防御方针的基本原则:a.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军事战略问题;b.要以遏制战争、维护和平为首要目标;c.要立足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d.实施灵活正确的战略指导。

17.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的具体含义:①政治合格,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模范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②军事过硬,就是要具有牢固的战斗队思想、精湛的军事技术、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快速高效的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的职责使命;③作风优良,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战斗作风和生活作风,做到实事求是,谨慎谦虚,学以致用,言行一致,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英勇顽强,雷厉风行,艰苦奋斗,勤俭办事;④纪律严明,就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部队的集中统一和高度稳定;⑤保障有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科学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及时、准确、高效地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

18.“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9.什么是军事思想?怎样理解军事思想的特点和意义?①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时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②特点: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③意义:军事思想在军事科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军事时间具有宏观和根本的指导作用:a.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b.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c.为从事各项军事时间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