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读书笔记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第1卷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第1卷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3d484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2.png)
3.2 锻造方法对 锻件结构设计工
艺性的要...
3.1 锻造方法与 金属的可锻性
3.3 模锻件结构 设计的注意事项
4.1 冲压方法和 冲压材料的选用
4.2 冲压件结构 设计的基本参数
4.3 冲压件的尺 寸和角度、形状 和位置的...
4.4 冲压件结构 设计的注意事项
5.1 金属材料的 切削加工性
1.8 型材
3 1.9 钢板和钢
带
4
1.10 钢管
5
1.11 钢丝
01
2.1 有色 金属及其 合金牌号 表示方法
02
2.2 铸造 有色金属 及其合金
03
2.3 变形 铝及铝合 金
04
2.4 加工 钛及钛合 金
06
2.6 加工 铜及铜合 金
05
2.5 变形 镁及镁合 金
2.8 铅及铅合金
2.7 镍及镍合金
02
4.2 表面 粗糙度的 术语、定 义及参数
03
4.3 表面 粗糙度的 参数及其 数值
04
4.4 表面 结构的表 示法
05
4.5 表面 粗糙度参 数的选择
06
4.6 其他 常见材料 制品表面 粗糙度参 数及...
第4篇 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 钢 铁 材 料
第2章 有色金属 材料
第3章 粉末冶金 材料
规定
2
1.2 图样画法
3 1.3 常见结构
表示法
4 1.4 CAD制
图有关规定 (GB/T 1...
5 1.5 产品图样
及设计文件有 关规定(JB...
2.1 尺寸精度基 本概念
2.2 极限与配合 基础
2.3 标准公差和 基本偏差系列
书作文之机械专业书籍读书笔记
![书作文之机械专业书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5ef34ac680203d8ce2f2428.png)
机械专业书籍读书笔记【篇一:机械设计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机械原理》主编:李杞仪,赵韩. 机械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主要知识点: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目的和方法;机械原理学科发展概貌。
基本要求:对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等方面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主要知识点: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与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的合理设计。
基本要求:明确机构组成的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和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主要知识点: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复数法或矩阵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基本要求: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Ⅱ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特别是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主要知识点: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质量代换法);运动副中摩擦的概念、摩擦力的计算和总反力方向的确定;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作用在机械中的力的分类,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主要知识点:机械的效率和自锁的概念;机械与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关于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1000字
![关于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616bb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f.png)
关于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机械创新设计是现代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机械创新设计的读书笔记。
1.什么是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在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以解决现有问题、改进产品性能或开发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
它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用户体验、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创新。
2.机械创新设计的意义机械创新设计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新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促进技术和产业的升级。
同时,机械创新设计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1)用户导向:将用户需求置于设计的核心,关注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多学科融合: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创新设计的综合性和协同性。
(3)风险管理: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考虑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和管理。
(4)可持续性:注重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工具(1)创新思维:包括设计思考、设计冲击等创新思维方法,鼓励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发现问题本质和突破口。
(2)人机交互:通过用户调研、人机界面设计等方法,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3)仿生设计:借鉴自然界的设计原理,将生物学特性应用到机械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性能和功能。
(4)模拟与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进行产品结构、性能和流程的模拟和优化,减少试错成本和提高设计效率。
(5)开放创新: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和合作伙伴,吸纳外部创新资源,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5.成功的机械创新设计案例(1)电动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改进,成功推出了具有高性能和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引领了汽车行业的变革。
(2)手机:通过整合多个技术和功能,打造了一款集通信、娱乐、工作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读书笔记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68bb7e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0.png)
7.1螺纹连接的基础知识 7.2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 7.3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7.4螺纹连接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7.5螺旋传动 习题7
8.1润滑剂及其选用 8.2密封装置 习题8
9.1带传动概述 9.2带传动的设计 9.3同步带传动 9.4链传动 习题9
10.1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10.2渐开线性质及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10.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10.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10.5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齿廓的根切 10.6齿轮的失效形式与材料选择 10.7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0.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0.9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1.1概述 11.2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11.3蜗杆传动的效率及热平衡 11.4蜗杆传动的润滑 习题11
12.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2周转轮系 12.3轮系的应用 12.4其他新型齿轮传动简介 习题12
13.1减速器箱体 13.2常用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13.3减速器附属零件 习题13
4
第14章轴和轴 毂连接
5
第15章轴承
第16章联轴器 和离合器
第17章机械的 平衡与调速
1.1力的基本概念 1.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 1.3平面汇交力系 1.4力矩和力偶 1.5平面一般力系 1.6摩擦 1.7空间力系 习题1
2.1轴向拉伸与压缩 2.2剪切与挤压 2.3圆轴扭转 2.4直梁的平面弯曲 2.5合成弯扭的强度计算 习题2
16.1联轴器 16.2离合器 16.3制动器简介 习题16
17.1机械平衡的目的与分类 17.2回转件的静平衡 17.3回转件的动平衡 17.4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习题17
读书笔记
这是《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工科论文读书笔记
![工科论文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20050f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8.png)
工科论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工业机械手设计基础天津大学《工业机械手设计基础》编写组工业机械手是近十几年出现的一种技术装备。
它能模拟人体上肢某些动作,在生产过程中代替人搬运或操持工具进行操作。
工业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因此,近年来工业机械手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特别在高温高压、多粉尘、危险、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以及在笨重、单调、频繁的操作中使用工业机械手更突显它的优越性。
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一章主要叙述机械手在生产中的作用,例如搬运、焊接、热处理等,涉及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等优点,然后讲述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等,机械手可以分为执行机构、驱动机构、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等四个部分最后就是讲述机械手的发展历史和其应用前景等。
第二章讲述手部结构,是直接用于抓取和握紧工件或夹持专用工具进行操作的工件。
机械手手部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钳抓式和吸盘式,并对钳抓式结构进行机构分析和驱动力计算,以及定位误差的分析等,吸盘式按所用作用原理不同的可以分为气吸盘式和电磁吸盘式,并对其工作原理和选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第三、四章讲述的是机械手的手腕和手臂结构的分析。
手腕结构分析主要叙述手腕的自由度、典型结构和驱动力矩分析。
手臂的结构分析主要叙述手臂的运动形式、导向装置和驱动力分析等,以及手臂的复合运动机构等复杂机构。
第五、六、七章讲述的是机械传动机械手、液压传动机械手、气动机械师等不同驱动形式的机械手,机械传动机械手讲的是其设计有关问题、自由度选择和过载保护等。
液压机械手讲的是液压机械手的液压系统、专用液压机械手的一般设计工作内容等。
气动机械手讲的是气动机械手的启动系统、气动基本回路和其定位缓冲的问题。
第八、九、十章分别将机械手的电气控制简介、工业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的应用和机械手的上料机构。
机械手的电气控制简介讲的是机械手的分散式控制器、用继电器组成的进步顺序控制器和顺序控制装置的常用的逻辑部件及电路等。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42cd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9.png)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流体力学 1
的研究任务与 研究方法
1.2 连续介质 2
模型
3 1.3 流体的主
要物理性质
4 1.4 作用在流
体上的力
5
习题
第2章 流体静力学
2.1 流体静压强特性
2.2 流体平衡微分方 程
2.3 重力场中流体静 压强分布
2.4 流体的相对平衡
2.6 液体作用在曲 面上的总压力
12.4 叶片式流体机 械的基本方程
12.6 叶片式流体机 械特性与特性曲线
12.5 叶片式流体机 械的效率
习题
第13章 容积式流体机械
13.1 往复式 流体机械
13.2 回转式 流体机械
第14章 其他流体机械
0 1
14.1 摩擦 式
0 2
14.2 涡流 式
0 3
14.3 射流 式
0 4
14.4 水锤 泵
2.5 液体作用在平 面上的总压力
习题
第3章 流体运动学
3.1 研究流体 1
运动的两种方 法
3.2 流体运动 2
的基本概念
3 3.3 连续性方
程
4 3.4 流体微团
运动分析
5
习题
第4章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4.1 理想流体 1
的运动微分方 程
4.2 伯努利方 2
程
3
4.3 动量方程
4 4.4 动量矩方
06 第5章 管路、孔口、 管嘴的水力计算
目录
07 第6章 相似理论与量 纲分析
08
第7章 理想流体动力 学
09
第8章 黏性流体动力 学基础
010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机械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3bd2605376baf1ffc4fadaa.png)
初中物理学生读书笔记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测量
1、长度L 单位:米(m)测量工具:刻度尺
2、时间t 单位:秒(s)测量工具:钟表、秒表
3、质量m 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天平(秤)
注:①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最大测量范围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长度,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误差: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
③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理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与否,我们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而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
三、运动的快慢
比较一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a、相同时间比路程。
B、相同路程比时间。
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速度。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则
v=s/t
速度的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m/s或m*s¯'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即v不变。
四、测量平均速度
我们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v,即v=s/t。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读书笔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65f82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png)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这本书,我了解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主要工作部件结构参数的选用方法,学会了如何选择农副产品加工机器系统与设备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
这本书使我对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使我对农业机械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物料输送机械物料输送机械属于通用机械,它可以将我们所需的原料、半成品或者成品在工序间进行周转,它的任务是:实现物料在工序间的转移。
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料需要输送,选择合理的输送方式和输送机械,可以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消耗。
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输送的物料为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固体物料主要是块状、粉状以及颗粒状的,液体物料主要是指液态流体。
由于物料的状态不同,所以输送机械也分为固体物料输送机械和液体物料输送机械,其中固体物料输送机械包括: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振动式输送机、刮板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气力输送设备等;液体物料输送机械包括:离心泵、齿轮泵、螺杆泵等。
下面简单介绍上述输送机械:1.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是用连续运动的无端输送带输送货物的机械,因此俗称它为皮带机。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主要包括输送带、驱动辊、从动辊、托架、料斗、卸料装置及张紧装置等。
带式输送机可以水平输送物料,也可以按一定的角度倾斜输送物料。
当倾斜输送物料时,其允许的最大倾角应小于所输送物料在输送带上的休止角。
带式输送机有以下特点:输送物料种类广泛;输送能力大;输送距离灵活;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工作平稳,运转连续;动力消耗少;输送过程中不损伤输送物料;可灵活地实现一点或者多点装料和卸料。
2.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是利用带螺旋叶片的转轴旋转推动物料运动。
可以利用它对磨搓性及粘结性小,不怕破碎的粉粒状和小块状物料进行短距离的水平输送、倾斜输送、垂直输送。
螺旋输送机主要由槽体、转轴、螺旋叶片、轴承- 1 -及传动装置组成。
机械制图读书笔记
![机械制图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fea97364a7302768e99395d.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机械制图读书笔记篇一:机械制图学习心得心得我很高兴自己能有机会学习机械制图,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有些基本体很难想象它的立体图,但通过逐渐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读图,怎样表达零件,进而使我的空间思维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现在我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感觉也不是特别难。
尽管有的时候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一道题目,但当做完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还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完成各种任务。
例如,对AutocAD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菜单栏的帮助来了解它的功能,然后通过参考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这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可以克服它。
学习这门课,让我真正领略到“反复实践”“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毅力。
作图时,经常需要我们反复尝试,理解每一条线代表什么,才能想出它的总体形状。
尤其是在学习AuTocAD时,更需要我们反复探索,挖掘它的功能,一步一步摸索,一次一次地失败后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没气馁,一如既往地坚持到最后。
此外,这门课还让我养成了一个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线形,尺寸标注等细节都是不能马虎的。
图纸中的规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做。
只有这样才能方便他人读图,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总之,严格要求自己,以高标准来衡量自己,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很感谢老师能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来出一套完整的考卷,出卷的过程,我先从书本看起,抓住主要知识点;然后通过大量习题来筛选出有代表意义的题目;最后通过AuTocAD 做出来,再到woRD中排版。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是它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是我在答卷的过程所学不到的。
制作这份考卷的过程并不是一路平坦的。
对这份考卷,我做过多次修改,最终才达到自己满意的地步。
在这份工作完成之后,我学会了如何来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如出考卷一样协调各题之间的比例,达到整体的统一性。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六版)》读书笔记模板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六版)》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ff10a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c.png)
2.1一般用钢 2.2铸钢 2.3铸铁
3.1钢板 3.2型钢 3.3钢管 3.4钢丝
4.1各国(地区)结构用钢钢号对照 4.2各国(地区)不锈钢和耐热钢钢号对照 4.3各国(地区)工具钢钢号对照 4.4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 4.5各国(地区)铸钢钢号对照 4.6各国(地区)铸铁牌号对照 4.7各国(地区)钢铁焊接材料型号与牌号对照
目录分析
1黑色金属材料的表 示方法
2钢铁材料的分类及 技术条件
3钢材
4各国(地区)黑色 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 照(参考)
钢铁产品牌号中化学元素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8)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221—2008、GB/T 700—2006等)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其含义
读书笔记
这是《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六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六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 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六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2有色金属加工产 品
1铸造有色合金
3各国有色金属材 料牌号近似对照
2.1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 2.2铅及铅合金加工产品 2.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 2.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 2.5变形镁及镁合金
1
1橡胶及其制品
2
2工程用塑料及 制品
3
3玻璃
4
4陶瓷制品
5
5石墨制品
1
62金属软管
1工业用
3粉末冶金材料
4磁性材料
5复合材料
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摘自GB/T 5330—2003) 合成纤维 蚕丝绢 机织热镀锌六角形钢丝 气液过滤 常用丝除沫器块结构 普通钢板(摘自QB/T 2959—2008) 预弯成型金属丝编织方孔(摘自GB/T —2012) 重型钢板
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
![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49570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7.png)
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机械设计也在不断地迭代和改进。
阅读《机械创新设计》这本书,我对机械设计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一、创新的重要性机械设计是一个十分实用的领域,创新是机械设计的灵魂。
创新可以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竞争优势。
二、创新的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竞争对手分析法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设计进行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并通过改进自己的设计来超越竞争对手。
2. 模仿法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产品的好处和优点,来改进自己的设计。
3. 聚焦法在设计之前,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和需求,集中精力在这些方面进行创新。
4. 改进法在原有的机械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其性能和功能。
5. 协同创新法多个设计团队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一个产品,汇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创意。
三、创新的挑战机械设计中的创新并不容易,需要面对以下挑战:1. 技术难题机械设计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技术难度较大。
2. 时间压力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设计。
3. 成本控制创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如何在保证设计质量的情况下,控制好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四、创新的实践机械设计中的创新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经验。
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尝试各种创新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以上是我的《机械创新设计》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基础》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机械设计基础》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80189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3.png)
3.3 平面四杆机构 的基本特性
3.4 平面四杆机构 的图解法设计
3.6 多杆机构简介
3.5 平面四杆机构 的解析法设计
习题
第4章 凸轮机构
01
4.1 凸轮 机构的应用 和分类
02
4.2 凸轮 机构从动件 常用的运动 规律
03
4.3 盘形 凸轮轮廓曲 线的图解法 设计
04
4.4 盘形 凸轮轮廓曲 线的解析法 设计
第1章 绪论
1.1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内
容
1.2 机械设计的基 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1.3 机械零件的主 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 则
习题
第2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1 机构的组成
2.2 平面机构的运 动简图
2.3 平面机构的自 由度
习题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3.1 概述
3.2 平面四杆机构 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03
9.9 斜齿 圆柱齿轮传 动
04
9.10 直齿 锥齿轮传动
06
习题
05
9.11 齿轮 结构
第10章 蜗杆传动
10.1 蜗杆传动的类 型和特点
10.2 普通圆柱蜗杆 传动的基本参数及 几...
10.3 普通圆柱蜗杆 传动承载能力计算
10.4 普通圆柱蜗杆 传动的效率、润滑 和...
10.6 齿轮传动和 蜗杆传动的润滑
10.5 普通圆柱蜗 杆和蜗轮结构
习题
第11章 轮系
01
11.1 轮系 的分类
02
11.2 定轴 轮系传动比 的计算
03
11.3 周转 轮系传动比 的计算
04
11.4 混合 轮系传动比 的计算
机械类书籍读书笔记‘’
![机械类书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57fe2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e.png)
机械类书籍读书笔记‘’一、书籍总体印象。
二、重点知识梳理。
1. 机构的结构分析。
- 书中首先介绍了机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构件和运动副。
构件是机械中的独立运动单元,而运动副则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
例如,转动副(如铰链连接)、移动副(如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连接)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机械结构的基石。
-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
通过公式F = 3n - 2PL - PH(其中F 为机构自由度,n为构件数,PL为低副数,PH为高副数),可以判断机构的运动确定性。
这一公式在分析各种机械装置,如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等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运动时非常关键。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速度瞬心法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平面机构速度分析方法。
它基于相对运动原理,通过确定机构中各构件的速度瞬心位置,可以快速求解构件上某些点的速度。
这种方法在分析连杆机构的速度特性时特别有用,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机构在不同位置时各点速度的变化情况。
- 相对运动图解法也是重要的分析手段。
通过矢量方程的图解,可以求解机构中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准确绘制矢量图是关键,需要熟练掌握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3.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对于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书中介绍了动态静力分析方法。
在考虑惯性力的情况下,将机构视为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建立力平衡方程来求解各构件所受的力。
这对于设计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机械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摩擦在机械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书中详细阐述了摩擦圆的概念以及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例如在带传动、螺纹连接等机构中,摩擦的存在会影响机构的传动效率和自锁性能等。
三、学习收获与感悟。
1. 知识体系的构建。
-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机械原理知识体系。
从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到机构的运动和力分析,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使我在面对实际的机械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现象。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连接与紧固 第六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连接与紧固 第六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c89c2fe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1.png)
1 胶黏剂的选择
2 粘接接头的设 计
3 粘接工艺与步 骤
4 粘接技术的应 用
3.2 胶液配制和 涂敷
3.1 表面处理
3.3 晾置与固化
参考文献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5 2.11 对边和
对角宽度尺寸 (摘自JB/...
3.1 螺纹连接的 基本类型
3.2 螺纹连接的 常用防松方法
3.3 螺栓组连接 的设计
3.4 单个螺栓连 接的强度计算
3.6 螺纹连接力 学性能和材料
3.5 螺纹连接拧 紧力矩的计算和
预紧力的...
3.7 螺纹连接的 标准元件
4.1 唐氏螺 纹连接副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连接与紧固 第六版 》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GBT
强度
要求
结构设计
人员
类型
第章
螺纹
特点
尺寸 材料
长度
设计
应用
标准
机械设计
连接
螺母
版
01 撰稿人员
目录
02 审稿人员
《机械设计手册》
03 (第六版)单行本卷 目
《机械设计手册》
02
1.2 胀紧 连接套的 型式与基 本尺寸 (摘自...
03
1.3 胀紧 连接套的 标记示例
04
1.4 胀紧 连接套的 选用(摘 自 GB/T ...
05
1.5 胀紧 连接套安 装和拆卸 的一般要 求(...
06
1.6 ZJ1 型胀紧连 接套的连 接设计要 点...
第6章 锚固连接 [注]
1 锚固连接的作 用原理
机械设计读书笔记
![机械设计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19e8e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c.png)
机械设计读书笔记在阅读《机械设计》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机械设计作为工程学科的基础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仅让我深入了解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也使我感受到了机械设计的魅力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首先,此书对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对于诸如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冲量等基本物理概念,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其定义,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插图,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这使我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许多重要的机械元件,如轴、轴承、齿轮、弹簧、液压等,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素和使用方法。
其次,书中详细描述了机械设计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再到制造和测试,这一系列过程不仅展示了机械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也强调了各阶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一点使我认识到,在机械设计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阶段,而应当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再者,书中详细讨论了一些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工具。
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还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分析(FEA)、优化设计等现代技术和方法。
这些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方法,无疑为现代机械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复杂的设计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外,《机械设计》一书还强调了机械设计中“安全”的重要性。
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应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防止可能的故障和事故。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满足某种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所设计的产品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最后,这本书对机械设计中的创新与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书中指出,创新是推动机械设计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优化则可以提升设备的性能、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一些实际案例,书中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和优化设计,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实现出色的性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读书笔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21ffe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5.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读书笔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术。
在我阅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书籍时,我收获了很多有关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之一。
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传感器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材料的可行性、成本、强度要求、使用环境等。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了机器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装配工艺以及测试和检验工艺等。
机械制造工艺需要考虑到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质量、减少工艺误差等。
在本章中,我学习了许多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例如车削、铣削、镗削、磨削、锻造、冲压以及焊接等。
第三章: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力学、运动学以及控制论等多个方面。
在本章中,我学习了机械系统的运动学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了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机理以及控制方法。
此外,我还了解了运动学链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学习了如何设计和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
第四章: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提供更高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在本章中,我学习了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第五章:机器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机器人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
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一些复杂、重复且危险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读书笔记模板
![《机械制造工艺学》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cd1fa3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6.png)
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问题 1.4工艺尺寸链 习题1
2.1概述 2.2定位原理及定位元件 2.3定位误差分析 2.4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 2.5机床夹具设计 2.6典型夹具应用实例分析 习题2
3.1轴类零件加工 3.2圆柱齿轮加工 3.3箱体加工 习题3
读书笔记
这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4.1概述 4.2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4.3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4.4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习题4
5.1概述 5.2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5.3影响表层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其改进的工艺措施 5.4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5.5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及其控制措施 习题5
目录分析
绪论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的制定
第2章机床夹具设计 基础
第3章典型零件加工 与加工方法
第4章机械加工 1
精度
第5章机械加工 2
表面质量
3 第6章提高劳动
生产率和技术 经济性分析
4 第7章机器的装
配工艺
5 第8章现代制造
技术的发展与 前沿
0.1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0.2内容和任务 0.3学习方法
6.1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6.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性措施 6.3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6.4高效及自动化加工 6.5机械加工的优化 习题6
7.1概述 7.2装配尺寸链 7.3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7.4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7.5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7.6机器装配自动化 习题7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机械制图 精度设计 第六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 机械制图 精度设计 第六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b84ad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1.png)
撰稿人员
审稿人员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 行本卷目
出版说明
第六版前言
第2篇 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
第1章 机械制图
01
1 图纸幅 面及格式 (摘自 GB/T 146...
02
2 标题栏 方位、附加 符号及投影 符号(摘 自...
03
3 标题栏 和明细栏 (摘自 GB/T 106...
04 出版说明
第2篇 机械制图、极
06 限与配合、形状和位 置...
目录
07 第1章 机械制图
09 第3章 几何公差
08 第2章 极限与配合 010 第4章 表面结构
目录
011 第5章 孔间距偏差
013 参考文献
012 第6章 产品标注实例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共16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 料》《机械制图?精度设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 《起重运输件·五金件》《润滑与密封》《弹簧》《机械传动》《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机械振动·机 架设计》《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本书为《机械制图·精度设计》。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规范 要求、图样画法和标注方法,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结构参数的基本知识和选择,孔间距偏差的计算,同 时还列出了相关产品标注实例。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 业师生参考使用。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机械设计手册 单 行本 机械制图 精 度设计 第六版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摘自选择结构Fra bibliotek偏差表示法
机械工程导论读书笔记
![机械工程导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c04bb27915f804d2b16c1d3.png)
机械工程导论读书笔记机自1304 陈佳希31303163毫无疑问,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这是目前中国机械的现状,但说实话,大部分人不是为了发展中国机械这一目的才选择的机械专业,包括我,也是非第一志愿进入的机自专业。
本来以为自己会反感这个过于男性化的专业,不过为期一学期的机械工程导论课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
在课程中,众多的教授、学者和老师用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为刚进入大学的我们初次打开了通往机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
我所学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未来的方向是汽车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这将在大三时开始分方向学校。
在此之前,我将首先学习微积分、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专业基础打好后我将有三个选择:1.汽车工程车辆工程的发展关系到了国家经济,农业建设,国防军事现代化,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汽车工程必将作为时代发展的发动机推动社会继续走向发展之路。
我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引进外国的技术,更应该提升自己的技术,研究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国家应该鼓励并且资助汽车研发企业的发展,并且着重发展发动机,汽车结构,汽车内部电子部件等汽车的重要组成,只有这样独立研发的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才有可能。
而我校参与比赛并研发出的“睿鹰”无疑给了我们这批城院机械人很大的鼓舞。
相信会有更多人走向这一方向。
2.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学习的《机械制图》就是在训练大家对于一些机械零件的感觉。
《机械设计手册》读后感
![《机械设计手册》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3bec70783e0912a2162a23.png)
《机械设计手册》读书笔记机械13403 刘凯看了这本书我感触良多,深刻的认识了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让我掌握了机械加工和装备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零件加工是的定位理论、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
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项因数,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
学会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部件、产品装配工艺过程的方法。
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认识制造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课程手册让我学会了怎么查找所需参考资料,并通过实例,说明选用这些资料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以及让我进一步学会了设计出更加能够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认识了过程卡主要是为列出零件加工所经过的步骤(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等)。
各工序的说明不具体,一般不用于直接指导工人操作,而多作为生产管理方面使用。
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是:所制订的工艺规程,能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快的素的、最少的劳动量和最低的费用,可靠地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尽力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通过读这本书我认识和了解了机械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机械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能正确选择和使用通用机械。
也进一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一般程序,掌握机械零件常用设计准则,以及常用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对机械动力学的某些基本知识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使我对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和维护等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一般简单机械及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现在,当前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在它的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运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在加工机理、切削过程乃至所用的刀具也无不渗透着当代的高新技术,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机械加工"了。
机械制造过程是一种离散的生产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是可以彼此关联或不关联的,难以用数学方法、规律、逻辑进行描述,以往制造机械制造过程的实施主要依赖个人的经验和技艺,使得机械制造科学难以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学院:学院课题名称: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专业(方向):班级: xxxxxxxxxxx 学生: xx 指导教师: xx日期:读书笔记一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连杆机构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共同的特点是原动件的运动都要经过一个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中间构件(称为连杆,couple)才能传动从动件,故称之为连杆机构(linkage mechanism)。
1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1) 连杆机构中构件间以低副相连,低副两元素为面接触,在承受同样载荷的条件下压强较低,因而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
又由于低副元素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如平面,圆柱面),故容易加工。
2) 构件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连杆机构中既有绕定轴转动的曲柄,绕定轴往复摆动的摇杆,又有作平面一般运动的连杆,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滑块等,利用连杆机构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运动,这在工程实际中具有重要价值。
3) 在主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改变连杆机构各构件的相对尺寸,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4) 连杆曲线具有多样性。
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可以看作是在所有方向上无限扩展的一个平面,该平面称为连杆平面。
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固接在连杆平面上的各点,将描绘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这些曲线称为连杆曲线。
2 连杆机构的缺点1) 不能满足高精度运动要求。
(累积误差大)2) 不适宜高速场合。
(运动复杂,惯性力难以平衡)3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1) 实现构件给定位置(刚体导引机构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机构能引导一个刚体顺序通过一系列给定的位置。
该刚体一般是机构的连杆。
2) 实现已知运动规律 (函数生成机构设计 )即要求主从动件满足已知的若干组对应位置关系,包括满足一定的急回特性要,或者在主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从动件能精确或近似地按给定规律运动。
(如车门开闭机构 ) 3) 实现已知运动轨迹(轨迹生成机构设计)即要求连杆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构件上某一点精确或近似地沿着给定的轨迹运动。
4 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某个转动副能成为整转副,则它所连接的两个构件中,必有一个为最短杆,并且四个构件的长度关系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1) 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双曲柄机构;2) 若取最短杆的任一相邻的构件为机架------得曲柄摇杆机构;3) 若取最短杆对面的构件为机架------得双摇杆机构;4) 如果四杆机构不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则不论选取哪个构件为机架,所得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
读书笔记二机械原理——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只要适当的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得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缺点是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凸轮的制造也比较困难。
凸轮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工作要求选定合适的凸轮机构的形式、推杆的运动规律和有关的基本尺寸,然后根据选定的推杆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应有的轮廓曲线。
当根据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和结构条件选定了其机构的型式、基本尺寸、推杆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的转向之后,就可以进行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了。
1 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1.1 多项式运动规律推杆的多项式运动规律的一般表达式为:s = c0 + c1δ + c2δ 2 + ? + cnδn 式中:δ为凸轮转角;s为推杆位移;c0,c1,c2,?cn为待定系数,可利用边界条件等来确定。
1.2 三角函数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推程时:s=h[1-cos(πδ/δ0)]/2,在始、末两瞬时有柔性冲击。
1.3 组合型运动规律组合原则:要保证在衔接点上运动参数保持连续;在运动的始末处满足边界条件。
2 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在设计凸轮廓线时,可假设凸轮静止不动,而其推杆相对凸轮作反转运动,同时又在其导轨内作预期运动,作出推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的一系列位置,则其尖顶的轨迹就是所要求的凸轮廓线。
这就是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反转法原理。
3 总结对于滚子推杆(或平底推杆)的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只要先将其滚子中心点(或推杆平底与其导路中心线的交点)视为尖顶推杆的尖顶,就可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来确定出凸轮理论廓线上各点的位置;然后再以这些点为圆心作出一系列滚子圆(或过这些点作一系列平底推杆的平底线),再作出此圆族(或直线族)的包络线。
即得所设计凸轮的工作廓线。
摆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与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基本类似,所不同的是将直动推杆的各位移方程中的位移s改为角位移φ , 行程h改为角行程φ,就可用来求摆动推杆的角位移了。
读书笔记三机械原理——槽轮机构及其设计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槽轮和圆柱销组成的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又称马尔他机构。
它常被用来将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成从动件的带有停歇的单向周期性转动。
槽轮机构有外啮合和内啮合以及球面槽轮等。
外啮合槽轮机构的槽轮和转臂转向相反,而内啮合则相同,球面槽轮可在两相交轴之间进行间歇传动。
槽轮机构结构简单,易加工,工作可靠,转角准确,机械效率高。
但是其动程不可调节,转角不能太小,槽轮在起、停时的加速度大,有冲击,并随着转速的增加或槽轮槽数的减少而加剧,故不宜用于高速。
普通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为k?1 2?1z,因为运动系数k应大于零,所以槽数z应大于或等于3。
槽轮的槽数越少,柔性冲击越大。
在设计计算中,首先应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槽轮的槽数z和主动拨盘的圆销数n;再按照受力情况和实际机械所允许的安装空间尺寸,确定中心距l和圆销半径r。
读书笔记四机械原理——直齿锥齿轮传动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锥齿轮是圆锥齿轮的简称,它用来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两轴交角s称为轴角,其值可根据传动需要确定,一般多采用90°。
锥齿轮的轮齿排列在截圆锥体上,轮齿由齿轮的大端到小端逐渐收缩变小,如下图所示。
由于这一特点,对应于圆柱齿轮中的各有关圆柱在锥齿轮中就变成了圆锥,如分度锥、节锥、基锥、齿顶锥等。
锥齿轮的轮齿有直齿、斜齿和曲线齿等形式。
直齿和斜齿锥齿轮设计、制造及安装均较简单,但噪声较大,用于低速传动(小于5m/s);曲线齿锥齿轮具有传动平稳、噪声小及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一般使用s=90°的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
直齿锥齿轮传动是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的。
在强度计算时,则以齿宽中点处的当量齿轮作为计算的依据。
对轴交角∑=90°的直齿锥齿轮传动,其齿数比u、锥距r(图<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分度圆直d1,d2、平均分度圆直径dm1,dm2、当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v1,dv2之间的关系分别为:为使锥齿轮不至发生根切,应使当量齿数不小于直齿圆柱齿轮的根切齿数。
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与当量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vmin的关系:zmin=zvmin cosδ。
篇二:机械设计之读书笔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课题名称:手推清扫车设计专业(方向):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班级:机械09-2班学生: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4月25日读书笔记一:《机械原理》主编:李杞仪,赵韩. 机械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第一章绪论主要知识点: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目的和方法;机械原理学科发展概貌。
基本要求:对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等方面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主要知识点: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与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的合理设计。
基本要求:明确机构组成的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和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主要知识点: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复数法或矩阵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基本要求: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ⅱ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特别是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主要知识点: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质量代换法);运动副中摩擦的概念、摩擦力的计算和总反力方向的确定;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作用在机械中的力的分类,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主要知识点:机械的效率和自锁的概念;机械与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基本要求:明确机械效率和自锁的概念,能确定机构的瞬时机械效率和机构的自锁条件。
第六章机械的平衡主要知识点:机械平衡的目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和动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实验;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概念;平面四杆机构平衡的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明确机械平衡的目的,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和任务和作用;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主要知识点:机械运转过程的三个阶段;机械上的驱动力与工作阻力的特性;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和求解;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的条件、程度描述及其调节方法;机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原理。
掌握建立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会求解力为函数时的运动方程式;了解飞轮的调速原理和特点,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了解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主要知识点: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条件、急回运动、传动角及死点、连杆曲线和运动连续性等;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用实验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运动(极位和极位夹角)和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及运动连续性,有明确的概念,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