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2.10《酬赠诗四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宿建德江)》名师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

高中语文 2.10《酬赠诗四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宿建德江)》名师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 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 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 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 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 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 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 吗?2本02来0/2/行13 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 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卒于柳州任所。
集。有《柳河东集》。
浩初上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
海畔:海边
尖山:山峰 似:如同 剑铓:剑锋 若为:怎能 割愁肠:刺痛愁苦的心愁肠
2020/2/13
海边的山峰如同剑锋, 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 愁苦的心肠。 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的话, 分散在峰头上定能看到故乡。
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2020/2/13
2020/2/13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 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 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 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 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

第二单元10酬赠诗四首

第二单元10酬赠诗四首

第二单元10酬赠诗四首10酬赠诗四首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

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

而这一类诗歌,就是“酬赠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美字体赏美文边官柳宗元王茂长广西柳州市的“柳侯公园”内有“柳宗元衣冠墓”,这一景观,把我带到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

这年唐代宪宗皇帝将柳宗元谪为柳州刺史。

身处逆境的柳宗元,四年之内,在柳州区域,解放奴婢,禁止巫术,兴办学堂,垦荒打井,推广医方,栽植树株,种植草药,修建船只。

我惊讶地发现,这位四十多岁的朝廷命官,竟是一个为民造福的实干家。

他教沙塘人栽柚子,他给柳江人打水井,他帮瑶山人觅草药,至今文艺界蕴承着他的书法艺术,文学界借鉴着他的文学造诣;医学界验证着他的神奇发现;他有资格在中国历史上有一辉煌席位。

他出身官宦门第,然而凭着他的谦逊好学,聪明才智,21岁即考得浮出边官柳宗元在南疆身先士卒,亲自动手惩贪官、治邪恶,栽树打井,行医垦荒催人泪下的画卷。

我似乎看到他给壮人韦中立悠悠谈论做人为师的场景,仿佛听见给好友韩愈风平浪静地阐明当官做事的原则标准和申述朝政如何选用人才和治国安邦的高见。

慢慢地,我的双眼湿润了,眼前竟出现当年柳州一方的百姓黎民面对失去亲人“愚人”的悲壮场面。

柳宗元在柳州: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

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

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

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

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

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

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

酬赠诗

酬赠诗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背景介绍
此诗作者朱庆馀在此之前已将自己的许多 诗稿“投献”给备受白居易推崇的水部员外 郎张籍,张籍看了他的诗稿,挑选了最好的 二十六篇广为推荐,这为朱庆馀日后登科及 第打下了基础。 临近考试,朱庆馀又想起了这位“恩公”, 还要请恩公多加关照,但又不便明言,于是 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自比将要见公婆的 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 尽管“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但见之前还是 有几分怯意和紧张的,“夫婿”终日和“舅 姑”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审美趣味是熟悉 和了解的,还是问问他吧。此诗含蓄委婉, 既表达了求助之情,又用比喻套了近乎,而 且还进一步表现了诗才。
鉴赏要点: 1.知人论世(作者身世、写作背景); 2.文表意思与实质内涵(写作动机); 3.比兴手法。
知人论世
◆张籍
(约766—约830)字文昌,苏州吴人。贞元 十五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有《张司 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 并称“张王乐府” 。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 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解题:什么是“节妇”?
立 节 完 孤

◆节,就是节操、气
பைடு நூலகம்
节。节妇就是守女性 之“贞节”的女子。 即女子对她所遇到的 第一个男人的无条件 的忠贞。不但丈夫生 前贞节,死后还要守 节。
我的课本我来读
1.自行阅读诗歌,体会酬赠诗的语言特点。 2.诗中以节妇的口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品读一:“君”对“妾”用情如何?从哪些 词语可以看出来?

语文:2.10《酬赠诗四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语文:2.10《酬赠诗四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小松:幼时被人们忽略,长大后才被人们称赞。 小松:幼时被人们忽略,长大后才被人们称赞。 感情:批判世人目光短浅,不识人才 不识人才。 感情:批判世人目光短浅 不识人才。
咏物诗小结
1、咏物诗作用: 咏物诗作用: 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讽喻等。 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讽喻等。 常见手法: 2、常见手法: 比喻、拟人、象征、烘托等。 比喻、拟人、象征、烘托等。 鉴赏方法: 3、鉴赏方法: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 通信不易) 山水万重书断绝, 通信不易) ( 念君怜我梦相闻。 心里欣慰) 念君怜我梦相闻。 心里欣慰) ( 写梦境手法独 我今因病魂颠倒, 凄苦处境) 我今因病魂颠倒, 凄苦处境) ( 到 惟梦闲人不梦君! 思念友人) 惟梦闲人不梦君! 思念友人) (
梦境—— 梦境—— 1、对友人深切思念 2、自己的凄苦处境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三年谪宦此栖迟, 秋草独寻人去后, 秋草独寻人去后, 汉文有道恩犹薄, 汉文有道恩犹薄, 寂寂江山摇落处, 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 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万古惟留楚客悲。 万古惟留楚客悲。 感慨贾谊悲惨命运) (感慨贾谊悲惨命运) 寒林空见日斜时。 寒林空见日斜时。 贾谊宅萧条冷落景象) (贾谊宅萧条冷落景象) 湘水无情吊岂知? 湘水无情吊岂知? 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怜君何事到天涯! 怜君何事到天涯! 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新茎未遍半犹枯,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添竹引龙须。 莫辞添竹引龙须。 志
人援
引的心情。 引的心情。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庭前芍药妖无格, 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少情。 池上芙蕖净少情。 真国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 、 唯有牡丹真国色, 1、侧面烘托 花开时节动京城。 拟人、 花开时节动京城。 、拟人、比喻 2、

【K12学习】.酬赠诗四首教案

【K12学习】.酬赠诗四首教案

.酬赠诗四首教案0.酬赠诗四首课文剖析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你明知我有丈夫,而送我两粒珍珠。

我感谢你的好意,而系在我的红裙上。

君:喻指藩镇李师道。

妾:是诗人自比。

罗襦:丝织成的短袄。

]首四句为层次,写接珠。

前两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

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

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可是我家的高楼连着内苑,我的丈夫在明光宫作侍卫,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光明正大,不过我和丈夫是誓同生死。

我决定还你两粒珍珠,可是我眼泪流了下来,为什么在未嫁之前,没有遇着你呢?良人:古妇女尊称自己丈夫为良人。

明光:宫殿名,即指唐朝的明光殿。

苑:园林。

拟:打算。

] 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还珠。

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

“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

《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

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

“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

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

“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名家赏评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作《节妇吟》一章寄之。

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妙!妙!酬乐天频梦微之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得信很难。

现在,好不容易得到友人的一首诗,诗说梦中见到了自己,心里非常欣慰。

山水万重:形容相隔遥远。

一在今四川,一在今江西。

]前两句,写两地迢迢千里,通信相当不易;收到老朋友的诗。

选1-10《酬赠诗》四首

选1-10《酬赠诗》四首
10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1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唱和诗,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当时,二人被贬官的通州、江州相隔千里,通 信不易,每接一次诗书,总经几许周折。元稹 在通州大病之后,身体虚弱,对得到友人信息 企盼之情尤甚。白居易有诗《梦微之》诗相送, 此诗便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 诗。
6
写作背景
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 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 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来,藩 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 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 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 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 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9
元稹简介

元稹 ,字微之 ,与自居易友好,同倡新 乐府,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 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 等诗,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有《元氏长庆集》 六十卷。 •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 是一对挚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 君,乃知定交难”。白居易上书追捕刺杀武元 衡凶手,被贬做江州司马,元稹听说后,写有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朗读诗歌,思考: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诗人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3
张籍简介
张籍,字文昌,贞元十五年进士,后任 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 等,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张籍乐府诗 艺术成就很高,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 府”。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 同情人民疾苦,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 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其诗平易流 畅,多有口语入诗。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 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 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10《酬赠诗四首》

10《酬赠诗四首》

◆节,就是节操、气节。
节妇就是守节操的女 子。即女子对她所嫁之人 的无条件的忠贞。
立节完孤
读一读
古代女子 的的谦称
节妇吟

张籍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仿一仿 如何说“不”,如何请托
情境一: 假设,有一个异性多次向你表白他(她)的心迹, 并且渴望你能够接受他(她)的请求。但是,因为种 种原因,你不能接受他(她)。那么你该怎么跟他 (她)讲,既不能打击或亵渎对方的真挚情感,也不 要给对方任何一点机会或幻想。 情境二: 你去面试一个心仪的职位,考官刚好是你的老乡, 你希望对方能客观考察你能力的同时,多给你一些信 任和机会。你该怎么表达这层心意?
•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思考题: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 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 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 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 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 画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 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酬赠诗最经典十首诗

酬赠诗最经典十首诗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赠汪伦李白〔唐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酬张少府王维〔唐代〕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4、赠卫八处士杜甫〔唐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赠花卿杜甫〔唐代〕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赠孟浩然李白〔唐代〕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8、赠范晔诗陆凯〔南北朝〕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9、赠梦得白居易〔唐代〕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10、酬高使君相赠杜甫〔唐代〕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10《酬赠诗四首》

10《酬赠诗四首》

新嫁娘词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娘词 》和《近试上张籍水部》 两首诗都是表现新嫁娘的生活的 吗?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新嫁娘词》的确是表现新嫁娘生活 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却不然,表 面的内容只是借喻以表现深层含义的 喻体。作者在临近考试时,担心自己 不一定符合主考官员的要求,而向张 籍征求意见。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
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
比喻
故旧能施援手,使自己
海畔尖山似剑鋩,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
蛮瘴之地。]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化用典故
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首诗用语险峻,比喻奇特,富有浪 漫的想像力。诗人以宏观的眼界,似 在俯视整个海滨之地,将一座座山峰 比喻成锋利的剑鋩,“肝肠”已愁, 还遭割断,可谓备受煎熬,这是拈连 的手法。诗中还化用佛典,佛祖释迦 牟尼能“化身千亿”,诗人明知己之 难为,仍作幻想散上峰头,可见对故 乡思念之深痛。

• 1、“读清”全诗 2、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
定的写作背景。 • 3、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
作的风格流派。 4、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
领悟诗词意境。 • 5、把握诗词的主旨。
节妇吟
节妇吟,乐府旧题, 题下原注:寄东平 李司空师道

张籍(约766—830),字文昌,原籍吴郡 (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 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 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 《张司业集》。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 与王建齐名。其诗平易流畅,多有口语入 诗。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 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王安 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酬赠诗

酬赠诗

• 赏析: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 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 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 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 身瘴疠之地。这首七言绝句,是寄怀之作, 通过登临所见,触景伤情,抒发怀念友人 和故乡之情,诗中熔情入景,用浅显的语 言来描写内心中隐情,表现得鲜明突出。 诗人跳动飞溅的情感波澜无法抑制,恰如 “山洪陡发,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 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酬赠诗简介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 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酬谢 之意,为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 诗就是酬赠诗。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 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 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 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 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 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 二者并称“酬赠诗”。
请说说《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表 请说说《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贬谪之恨,思乡之愁。
此诗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化典等手法 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首联把尖山比作剑 铓配用“割”字,把客观的山形特征展现得 鲜明突出,又把主观的思乡愁痛这种无形的 情绪表现得具体可感。第二联通过化用典故, 又配以“散”一字,不但把抽象的思乡愁绪 和热盼表现生动形象,而且把那种若能“望 乡”即便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怕的决心表达出 来了。
酬赠诗特色
• • • • • • • 以眼前之景起,以胸中之情结。 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诗歌内容丰富多彩: 或抒离别惆怅和别后相思之情 或抒写友情、勖勉志节 或告诫后辈、劝勉后学 或谈诗论文、或商榷时事
鉴赏步骤
• 一是反复揣摩诗歌的注解、题目、 诗中重要的词语及结尾的诗句,一 次帮助自己把握诗的主要内容。 • 二是考虑使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思 想情感表达出来

酬赠诗四首

酬赠诗四首

思考
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尖山喻成 剑芒,用“割”,形成比拟, 海边的尖 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 人愁苦的心肠。既把客观的山形特征展 示得那样鲜明突出,又把主观的思乡愁 痛这种无形的情绪表现得如此具体可感。
思 1.分析句中所蕴涵的情感,进
而分析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
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 ——为“良人”自豪——对“君”的 感激——对“良人”的忠贞——对拒 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 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 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酬赠诗: 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特点: 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 法
酬赠诗
(一)赠送诗 (二)酬答诗

2.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 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 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 恼羞成怒。
言辞委婉
3.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 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请你结合 诗句回答。 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 要守节。)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 里。(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思想感情归纳
A
表 谢 意 含 婉 拒 。
B
C
D
表 表 表 干 心 深 谒 志 情 ( 。 。 自 荐 信 ) 请同学们概括以下酬赠诗的思想感情.
( )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吴 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 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 名。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 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酬赠诗

酬赠诗

请翻译出下面诗句,并解释词语。
【韵译】: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内容】:
此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 的闺意图,写得优美动人。
然而,这又非作者本意。请解释标题“近试 上张籍水部”中“近试”的涵义。
临近考试
这里的“君”,喻指藩 镇李师道,“妾”是自比, 二字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古典诗词,传 统的以夫妇比 喻君臣,这两 句意谓自己是 唐王朝的士大 夫。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 此诗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 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还,藩 之诗,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 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 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 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 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 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 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 谓“一波三折”。 勾引而写的名作。
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
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临近考试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 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 的不安和期待。 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很有典 型性。一箭双雕。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酬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修辞特点

酬赠诗四首_实用 丹

酬赠诗四首_实用 丹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借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表达了诗人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 婉谢绝之意,同时也通过节妇的形象,表 达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 对藩镇割据。
质疑辩难


• 问一:你觉得诗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真的符合女性之“节”吗?从情感上讲, 她对这位第三者的求爱到底持怎样一个 态度? • 问二:进一步来说,张籍在拒绝藩镇首领 李师道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 他内心深处也乐于去做李师道的幕僚吗?
• 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诗中 描写的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辞严而又委婉得体 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在《陌上桑》之 后,又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 南洛阳)人。元稹与自居易友善,同倡 新乐府,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 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 和《乐府古题》等诗,借以“讽当时之 事,以贻后代之人”。但讽刺力度远不 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 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 庆集》六十卷。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 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 委婉,而意志坚决。
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 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 方,安慰对方;后一句 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 “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1、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叙述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 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男子的追求,守住了 妇道。
思考探究 1、这是一种迂回的写法

酬赠诗

酬赠诗

在此录入文字标题
谢谢聆听!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创作背景
•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 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 手可热。 •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 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 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 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 师。因此不为所动。 •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送给我一 对明珠。 •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 罗短衫。 •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 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 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 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 行卷,是古代科举习俗。唐代,科 举中的礼部试不糊名,糊名但用于 考中后在吏部的考试。 • 因此,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 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 去取。
• 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 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 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 谓之“通榜”。 • 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 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 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 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 尚,即称为“行卷”。
• 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 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 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课件粤教

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课件粤教

《夜泊牛渚怀古》解析
总结词
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停泊在牛渚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 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和追求。
《江亭夜月送别》解析
总结词
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思考,同 时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 度。
作者介绍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创作了《春望》、 《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创作背景
• 《酬赠诗四首》是杜甫在长安任职期间所作,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这组诗旨在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讨论成果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 ,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对《酬赠诗四首》进行全面 深入的解析,补充学生讨论中遗
漏的知识点。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 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
06
课后作业与拓展阅 读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教材 中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在江亭送别的场 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思考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 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美好事物 的欣赏和追求。
04
《酬赠诗四首》的 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优美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排比 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 象。
词汇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
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主旨)

Q: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 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 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艺术特点
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 人比较乐于接受。
比喻手法,形象委婉。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自放山泽间”---借山水以消遣愁怀; 然而却愁上加愁。
特别是那秋天季节,草木 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 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 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
把诗人埋藏在心底 的被贬远离家乡的 抑郁之情,不可遏 止地倾吐了出来。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作者由故乡联想到什么?
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寄乐天》
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去杭州》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沉痛心情。用语险峻, 富有浪漫的想像力。
诗人另有《柳州二月》诗:“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 啼。”写出了诗人在贬地无可奈何的心情,用意正同, 可以参看。
诗题标“寄京华亲故”,意在借此诗诉说自己迫 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援手,使 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
风流才子元稹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 阳(今属河南)人。数年后,妻亡。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 宰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 任上。
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 ,世称 “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 府》和《乐府古题》等诗,藉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 人”。
曲笔抒情
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二句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 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 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
元稹在通州因患严重疟疾,身体状况日下, 记忆力也大不如前。而“病”除了身体疾患之 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凄苦无比。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 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 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对人物心理描绘相当精细而逼真。
作者借新婚夫妇的生活,表现了什么?有何深意?
本诗是一首干谒请托诗。
干谒,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的人投 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
这首诗写得巧妙,绘声绘色,精细逼真。 全诗展现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令人过目 难忘。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妇 吟
嫁泪生日光苑。,。,
时垂死月里起
, ,
。,。 。

(赠珠)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 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 “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 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请抓住关键词分析。
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
等待天明,拜见公婆。
诚恳、娇羞
征求意见
重视
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水部即张籍,他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 名,合称韩张。朱庆馀平日行卷于他,已得其赏识,可是临近科 举,仍然心中忐忑,因而呈上此诗,以新嫁娘自比,以夫婿比张 籍,以舅姑比考官,就应试前景征询于他。诗中舅姑指公婆,唐 俗,新嫁娘在婚礼次日清晨拜见公婆。此诗抓住这一社会风俗中 的生活细节,刻画了新嫁娘自信而又含羞、期待而又迟疑的心理, 可谓体贴入微,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画面美、风俗美、 人情美,兼之言外有言、意外藏意,令人赏爱不已。难怪张籍特 别作了答诗《酬朱庆馀》.
酬赠诗
(一)赠送诗 (二)酬答诗
思想感情归纳
(
AB CD
表 谢 意 含 婉 拒
表 深 情 。
表 干 谒 ( 自 荐 信
表 心 志 。


)
张籍 (766?—830?)字文昌,苏州吴
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 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 名。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 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元稹听说后,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有《梦微之》诗相送,此诗便是诗人 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
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
梦微之(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通川湓水梦相闻 。 我今因病魂颠倒,
不知忆我因何事, 唯梦闲人不梦君。
昨夜三回梦见君。
应关系呢?
主人公:妾—— 张籍
第三者:君—— 李师道 皇帝(国家、 “我”丈夫:良人—— 国家的统一) 理由:节妇之节—— 臣子之节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追求者的婉言拒绝.
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 婉谢绝。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柳河东、柳柳州]
写作背景
• 此诗作于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 • 诗人时当壮年,正是大展宏图之际,
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使他忧危愁苦, 心情难平。
• 浩初上人,著名禅师龙安海的弟子, 时在柳州,与柳宗元友善。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máng,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 名可久,越州(今浙江 绍兴)人。宝历二年 (826)进士,官秘书省
校书郎。此诗约作于
宝历二年,诗题一作 “闺意献张水部”。
解题:
近试,临近考试。
唐代应试举子有向 名人行卷的风气, 目的是希望声名传 入主考官耳中。张 籍时任水部员外郎, 以擅长文学而又乐 于奖掖后进闻名于 士子之中。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 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 与丈夫誓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 志坚决。
(还珠)
思 Q:外在内容与实质内涵之间是怎么的对
•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好,歌喉好, 以暗示其不必为这次考试过分担心。朱庆馀是越 州人,当地多出美女,镜湖即鉴湖,为名胜之地。 二人酬答皆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坛千古佳话。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顺 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 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 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 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改任 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
《唐诗鉴赏辞典》: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 所常有,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 是事所罕有,人之至情!
主旨
这首诗通过
写不同寻常的梦境
表达
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 自己的凄苦处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
解题:什么是“节妇”? 读
节,就是节操、气节。
立 节 完
节妇就是守女性之“贞节” 的女子。

即女子对她所遭遇的
第一个男人的无条件的忠
贞。特别是宋代以后,至
于明清两朝,这种观念始
终是卡在我国女性脖颈上
的一道沉沉的枷锁。

何还事知良妾系感赠君
不君夫君人家在君妾知 节
相明誓用执高红缠双妾 逢珠拟心戟楼罗绵明有 未双同如明连襦意珠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同看山的浩初上 人,便是龙安海 禅师的弟子
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
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 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 诗人愁苦的心肠
通过奇异 的想象和 独特的艺 术构思道 出了原委
夸张 拟人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巧妙的双层面 的诗去回拒
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 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 名声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君子坦荡胸怀
慎作重者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 “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
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 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
此外,元稹还有传奇(小说)《莺莺传》问世,它成为后人 写作《西厢记》的蓝本。据传,这是他根据个人经历写作的 自传性小说。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这一年王 承宗、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 平藩的宰相武元衡。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 善大夫,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 使,被藩镇势力以“越职言事”之罪名,贬 为江州司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