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简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和留学生教育管理,集系统学历教育和留学生语言学习培训于一体的学院。

学院承传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与学风,坚持“内强素质,外求发展,资源统筹,开放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同时,高度度重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不断优化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自建院以来,共招收了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俄罗斯、乌克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秘鲁、巴西、澳大利亚、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等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年来,每年各类在校留学生均达800余人次。一些留学生在完成汉语语言的学习以后,继续留在我校攻读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等本科或硕士学位,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教育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化的办学水平。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立于2002年,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优秀人才。我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授权单位,本专业所属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博士、硕士一级授权学科。学院建立了多所海内外实习、实践基地。雄厚的学科实力和丰富的留学生教育资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强调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实施中强调语言与文化的互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班教学的模式,同时强调中外学生多层面的语言文化交流,是本学院鲜明的特色。小班授课为案例式、研讨式课程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学院还建立了国内本科生与留学生“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开展多种中外学生的合作联谊活动,使中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既提升了中国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又使他们得到教学实践的机会;此外,学院还着力促进各种交换生项目的发展,学生在交换生项目中可以真正进行异域文化体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院共有专业教师3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80%的教师具有在海外任教或学习的经历。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鲜明特色与国际化优势,为中外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将秉承推进我校国际化进程、塑造我校国际化形象的宗旨,积极营造跨文化发展的良性氛围,推动智力引进工程,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事业服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培养政治理想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专业能力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教学水平高的汉语国际教育高级人才。预期毕业生毕业五年后,职业发展状况良好,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够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或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成为基础师资或骨干教师。部分毕业生能够成为该领域中的佼佼者,获得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德修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立场坚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能把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因才施教,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沟通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中外方领导、同事、学生能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关系融洽。

终身学习:具有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积极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具备汉语言文学及中华历史文化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语言文字工作以及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基本能力。

针对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养、知识和能力:

1师德规范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

2教育情怀

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具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良好意愿与积极情感,尊重差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既做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3学科素养

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学和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运用它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4教学能力

具有初步运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解新知识。能发现并准确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偏误现象。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规范地使用汉字,能利用新技术手段查找、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5班级指导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班级集体管理的策略和技能,能够组织策划班级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文化沙龙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6综合育人

了解青少年成长和教育培养规律,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在讲授汉语的同时,也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积极引导。

7学会反思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了解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领域发展动态,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规划自己的专业提升与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教学反思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

善于沟通合作,具有良好的母语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外语口头沟通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知识与初步的实践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66学分(收费学分155学分,免费学分11学分素质类课程),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学士学位。

四、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