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

合集下载

浅议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

浅议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

浅议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的是如何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落实在行动中,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

因为任何课程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其效果。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

它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促使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一、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观念更新万象新,观念陈旧事依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行动具有统摄和指导作用。

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新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改革的困难也都圃于旧观念的束缚。

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观念更新问题,尤其需要强化课程意识,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一)重新认识课程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谈及课程,往往把它理解为“课”或“学科”,理解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娴熟于灌输知识的技巧,强调“熟记”、“掌握”,即使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内容也往往以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看材料的方式进行,学生失去了了解社会、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只能作为知识的“接收器”而进行机械的死记硬背,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况愈下。

(二)重新看待教学传统教学观把教学看做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新课程强调教学首先要有课程意识,教学与课程不可分离,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强调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师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探索者。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

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角色观念,必须实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换,以全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去。

一、变“传授者”为“促进者”在新课程的教改中,教师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一个质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传递知识到现在的激励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此,教师力求做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

二、变“权威者”为“合作者”过去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整个教学活动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学生不能破坏这个机械程序。

这样的教学活动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

教师应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长的导师、学生学习的首席发言者。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机械的参与学习,而是互教互学、互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变“批评家”为“赏识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然后批评、指责、写检查等,这样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2024年浅谈新课改下师生角色的转变

2024年浅谈新课改下师生角色的转变

2024年浅谈新课改下师生角色的转变1. 新课改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既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全面人才。

新课改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强调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的转变。

2. 传统师生角色概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更多是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其优点,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控制着知识的流向和节奏,而学生则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和潜能。

3. 新课改下学生角色变化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

他们被鼓励主动探究、积极发言、勇于质疑,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来。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变化与学生角色的变化相对应,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5. 转变的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新课改下师生角色转变的实践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具体的案例。

例如,在某些新课改试点学校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6.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虽然新课改带来了师生角色的积极转变,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一、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新课程作为我国根底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给教师的进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挑战,反思与重塑教师的自我角色,已成为我们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三个方面(一)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使用鼓励、赏识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感到“我能行。

”课堂上,努力转变居高临下的指令性口语习惯,常常使用“你有什么发觉”、“信任你能说的更好”、“你的想法真奇异”、“谁有不同意见”、“到现在为止你读得最好”、“你能超过教师吗?”鼓舞、关爱、求异、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极具亲和力的公平气氛中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时,积极融入到学生中,特殊是智力进展缓慢的学生,要舍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忱,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概括来说,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帮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正确途径;(二)教导学习策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展多元智能;(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四)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特殊是给学生供应“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五)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律力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六)和学生一道查找真理,并且能够成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由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教育教学的讨论者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假如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活动中或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它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价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点滴表达。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互动。

”因此,新课程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形成最佳的课堂结构模式。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消极的解释者和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中。

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地促进教师以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这样的新变化;(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2)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4)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5)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6)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则被称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 课 程 强 调 , 师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合 作 者 、 导 者 和参 与 者 , 教 引
教 学 过 程 是 师 生 交 往 、 同发 展 的互 动 过 程 . 倡 自主 、 作 探 共 提 合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 语 文 教 师 要 在新 的课 程 环 境 下 要 逐 步 从 所 谓 传 道 授 业 解 惑 的权 威 向 与新 课 程 同步 成 熟 的“ 等 中 的 首席 ” 根 平 作
第 9卷 第 4期
Vo. N . ]9 o4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 d rt rodia1 a an W iePe i c
Ul 二 - 千
斗 ,'
Ap i 2 2 r l 01
浅 谈新课 改背景 下农村 语文教 师 的角色转 变
周 建 友
( 疆博乐市二 中 新 新 疆 博 乐
剧 , 可 适 当 用 自 己 的语 言 当 台 词 . 发 了学 生 的 兴 趣 , 开 了 也 激 打
学 生 的 思 路 , 学 生 想说 话 , 有 话 可 说 , 课 堂 真 正 还 给 学 生 , 使 也 把 改 变 了过 去 课 堂 是 老 师 的 “ 言 堂 ” 种 老 模 式 , 师 生 关 系 发 一 这 是
是 对 陈 太 丘 失 信 , 对 陈元 方 失 礼 , 后 因此 , 人 应 该 先 向 陈 太 丘 友
道 歉 , 向陈 元 方 道 歉 。 还 有 的 说 … … 总 之 , 生 的 回答 各 具 特 再 ” 学 色 。 这个 问题 的设 置 一 石 激 起 千 层 浪 . 发 了 学生 的思 维 . 宽 开 拓
题 的抛 出 一 下 子 引 起 了学 生 的兴 趣 , 生们 议 论 纷 纷 , 的 说 : 学 有 “ 友人 应 该 先 承 认 自 己的 错 误 , 向元 方 道 歉 , 改 正 自己 的 错 误 . 再 元 方 才 会 原 谅 他 。 还 有 的说 : 友 人是 大人 , 方是 小 孩 . 人 先 ” “ 元 友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指的是教育领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和实施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课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教育机构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形式。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提倡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简单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传统教师,而是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也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新课程背景】的出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1.2 教师角色转变意义教师角色转变的意义在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信息,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和榜样。

教师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育本身的改革和进步,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教师角色的转变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和要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教师角色的转变意义重大,对教师个人、学生学习和整个教育系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可以说是相对固定和单一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灌输知识、传授技能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角色。

在这种传统的定位下,教师的权威性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通常是班级中的中心人物,学生们都会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来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提出和推行,教师的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摘要历时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显著成就。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者,教师们亲身经历了角色的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引导的领路人,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以教育和研究的眼光重新看待学生教育行为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角色转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自1999年实行以来,此项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在自我完善的同时,转变成新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教师们自觉的角色转变,更快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

一、教师在学生主体活动中由主导者转变为参与引导者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复合型人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很难产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其自身对于外部世界所特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就要求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改变单一传输知识的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源泉和各种理论的权威,学生所接受的只是填鸭式教育。

课堂气氛往往沉闷而缺少学习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教师的传授形式也多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学生的闪光点。

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权威角色中跳出来,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交流和互动,将教学变为一种双向的模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与教师处于平等的状态。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将学习知识变为一种自主的行为活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方向的引导者形象。

其次,传统教学的单一方向传播,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真正的引导向一种自主学习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们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自觉的利用各种书籍解决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之处。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价值、特点、角色、责任、素质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教师观在考试中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会考查单选题和主观题。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

中小学教师观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师角色转变,二是教师行为转变。

(一)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匹配角度: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对待学生;材料切入点:老师关注学习动机、注重人格养成。

2.从教学与课程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匹配角度: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材料切入点:老师灵活使用教材、补充教材内容、课程资源开发。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匹配角度:关键是教师怎么处理实际教学问题;材料切入点:老师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材料匹配角度:关键是教师怎么对待校外教育;材料切入点: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服务。

(二)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材料切入点:老师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依然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切入点:老师不断启发学生自觉,引导学生学习。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材料切入点:老师认识到自身或者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探索或及时向他人请教。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材料切入点:老师加强与同事、家长等人之间的合作。

【材料】多年来,徐老师一直坚持还课堂于学生。

他安排的“课前五分钟”深受好评。

其做法是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主要程序是:学生讲述—大家评论—师生共同给出成绩。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以前是师道尊严,教师神圣不可侵犯;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的观念要有大的转变。

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教师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传授知识观念(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教师重视的是对知识传授,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接受。

把所有要学的知识像打针一样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像硬邦邦钢铁一样不能接受、毫不反映。

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体验,理解知识,才能吸收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更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寻求真理。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

新课程理念之前教育忽略过程的理解,直接告诉答案,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知识出现断层,思维得不到锻炼,教学达不到根本的让学生具备学习的素质的要求高度。

二、教师自身发展观念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树立科研的意识,把科研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并养成学习、思考、总结的习惯。

一方面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有一定理论或实践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

三、教师的爱一切成功的教育,皆出于爱心。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者。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今天,教育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角色随着课改理念的变化也随之改变。

教师从昨天的“教书匠”要变为今天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必须扮演多个生龙活虎的角色。

因此,今天的教师与以前的不同之处是要唱好一出戏,赢得更多观众的鲜花和掌声。

一、教师由“饲养员”向“技术员”转变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因为新教材决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

对教学来讲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即“喂饱”不是“喂好”。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被定位于课堂的主宰,即“主演+导演”,此时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走下讲台不仅成为知识的讲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讲授“离心泵的构造和原理”时,首先提出同学们司空见惯的洗衣机,同学们一定兴趣很高,这时让同学们围绕洗衣机的烘干原理展开激烈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做一小实验,细绳系一小球,在空中做圆周运动,然后松手让小球飞出,结合讨论结果,联系教材,得出结论。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小球沿切线方向飞出,洗衣机的烘干正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这一知识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教师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学生需要的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一种个性张扬式的教育。

因此,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二、从“统治者”向“合作者”转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教师这样教,学生就不能那样学”的一种固定模式,教师完全控制着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成了教师控制下“固定生产流程”标准划一的“产品”。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教师即增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教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增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进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期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者。

强调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是因为: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进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刻里把所教学科的全数知识教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教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第二,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取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教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再也不是只教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学会如何按照熟悉的需要去向理各类信息的方式。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类能力和踊跃个性的培育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增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的增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以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缘,而且即便有机缘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和创造性出发 , 改善 和优化 整个教 学流程 , 使 每 个 教 学 环 节 和 片 段 都 充 满 生 机 和 活力 , 使 学 生 最 大 限 度 地 突 破 知 识 体 系 的 束 缚 而 焕 发 个 体 生命 所 特 有 的灵 气 和 才 情 。 2 由 课程 知 识 的施 与 者 变 为 合 作 者 新课程背景下 , 教师不再 是课程 知识 的唯一拥有 者 , 学 生也不是采纳课 程 知识 的容 器 , 正 如 美 国课 程 学 家 多 尔 认 为, 教师是 ” 平 等者 中 的首 席 ” 。为此 , 教 师要 转 变 传 统 角 色 , 努 力 使 自 己成 为 ” 真实” 学 习环 境 的 设 计 者 , 学 生 学 习 过 程 的 合作者 , 学 生 学 会 学 习的 指 导 者 , 创 设 基 于 师 生 交 往 的互 动 、 互 惠 的 教 学关 系 。新 课 程 强 调 师 生 之 间 的合 作 , 认 为 没 有 合 作 的 教 学 是无 法 体 现 新 课 程 理 念 的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从 讲 台 上走下来 , 成 为 学 生 的合 作 者 。不 仅 是 身 体 走 下 来 , 心 灵 也 要走下来 , 全 身 心 地 融 入 到 学 生 中 间支 。 与 学 生 一 起 交 流 , 与 学 生 一起 活动 , 与 学 生 一起 共 建 有 利 于 个 性 发 展 的学 习 氛 围 。教 师 还 要 重 视 学 生 之 间 的 合 作 和 交 流 , 做 学 生 之 间 合 作 的组 织 者 和 交 流 的 沟 通 者 , 使 课堂成 为支 流的” 沙龙 ” , 从 而 使新 课 程 的三 个维 度 得 到 整 合 。长 期 以来 , 教 师 只 把教 学 内容 作 为 自己 的认 识 对 象 , 只重视教 法, 而 新 课 程 要 求 教 师 把 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和过 程 也 作 为 自 己 的认 识 对 象 , 不 仅 看 重 学生” 学会 ” , 更看重让学生” 会学” 。教 师作 为 学 生 ” 会 学” 的 指导者 , 要 帮助 学 生 根 据 自 己完 成 学 习 任 务 的 水 平 , 能 力 和 实际效果 , 为 自 己确 定 相 应 的学 习 目标 ; 教 会 学 生 根 据 自己 的 学 习 目标 的要 求 选 择 适 当的 学 习 策 略 ; 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 能 力 。教会 学 生把 自己 的学 习过 程 放 到 自 己意 识 的 监 控 之 中 , 根 据 学 习过 程 中 出现 的 问 题 及 时 地 调 整 和 修 正 自己 的 学 习 策略 , 以达 到 预 期 的 目标 。 3 教 师 由课 程 分 数 的 评 判 者 变 为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的 促

新课改中农村教师角色调适的障碍及策略

新课改中农村教师角色调适的障碍及策略

广大农村地区 , 特别是 中西部相对贫困的农村 , 况可能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动机 , 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动学生 的 为学生创设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 注重培养学 不够乐观。农村教师不适应新课程要求 的现 实仍 非常明 学习积极性 , 指导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 然而很 显, 因课程变革带给广大教师的困惑和压力 与 日俱增 。 生的 自律 能力 ,
() 1 社会 对教 师 的期 望 偏差
当今社会正处于价值 多元化时代 ,各种新 观念层 出
了, 而事实上 , 对话教学包含着丰 富的含义 , 它是平等 的 ・ 不穷 , 教师在传承社会文化 、 增进不 同社会文化价值之 间
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 对话教学, 是沟通合作的教学, 是互动交往的教学等。建 l 立在对话沟通基础上, 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 , 成为 l 师在 当今社会 中的重要作用 ,使得社会对其期望也 日益
革 中步 履 维 艰 ,教 师对 新 课 程 的角 色调 适 为何 存 在 种 种 困难 ? 本 文 通 过 对部 分地 区农 村 中小 学 教 师 的走 访 和 广 二 、农 村 教 师 角 色调 适 的 障碍 性 因素 分 析
1 .内因 : 师 自身 因 素 教
泛 的了解 ,试图对影 响农村教师角 色调适 的主要 障碍性 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 出应对措施 以使新课程 改革在
色 调 适
八年前 ,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 试行 )正式颁布 , 数仍是 民办教师 。 》 因为没有受过专业教育 , 他们 大部分凭 拉开 了本次课程 改革 的序幕 ,这次课程改革提 出了六项 借 自己 日积月 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 , 教法陈旧 、 观念落 具体 目标 ,这些 目标构成 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的 后 、 年龄偏大 、 知识结构老化 、 知识 面狭窄等 , 他们很大一 总体框架。“ 概括 的说 , 这项课程改革 的根本任务 是全面 部分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或到外地学 习 ,面对新 他们 往往 力不 从心 , 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 ,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 课程 改革 中对教师角色转变 的要求 , 结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全篇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导者,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向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这一转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知识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及其转变的必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1.知识的引导者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知识的引导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的伙伴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共同探讨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课程开发者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4.教育教学研究者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还要扮演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要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中小学教师课堂角色转变的必要性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

只有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难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历史证明,教师精彩的“表演”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发展,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应是当务之急。

那么我们如何转变呢?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既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还有,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这一切都明确地告知我们,只有教师自己转变了观念,才能真正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

二、教师地位的转变。

曾经,我们是舞台上最精彩的表演者,但历史证明这只是重视了教师,而并非受教之学生。

现在我们知道只有执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教学活动应当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

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

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

三、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

由于新课程越来越走向综合化,培养学生教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目前教师基本上是分科培养出来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素质欠缺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决不能停留在教书的框架里,要树立育人的观念,从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来提高自己。

首先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

其次是专业素质。

一名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

因为学生常常把求知的欲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

当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与传统思想发生冲突,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引导他们去改变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试想没有共同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是无法奏效的。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些性 格 内 向 , 不敢 在大 众面 前不 敢 说 、 不敢 做 , 自我 封 闭 , 心 内
孤 独 的孩 子 , 们 渴 望 被 了 解 、 望 被 重 视 , 时 教 师就 应 该 主 他 渴 这 动 的 走进 这 些学 生 , 关 心和 信 任 他 们 , 为教 师对 他 们 的每 一 多 因
现 代社 会 的联 系 , 导学 生 主 动 参 与 、 倡 乐于 探 究 、 于 动 手 , 养 勤 培 学生搜集、 处理 信 息 的 能 力 , 流 与合 作 的 能 力 。 而 . 师 能 否 交 然 教
胜 任 教 学工 作 , 生 能否 全 面 、 学 主动 递 发 展 , 终 完成 学 习任 务 , 最 很 大程 度上 取 决 于 教师 的角 色扮 演 。
E uc t o s a c d a i n Re e r h
【 摘要 】 育是培 养人 的一种活动 , 育的过程是 最基 本的 教 教
认 识 和 实践 活动 . 师 生 共 同组 成 的 一 种 双边 活 动 在 这 种 活 动 是
生 这 个 特 殊 的群 体 , 师 只 有 了 解 学 生 的 社 会 背 景 、 庭 背 景 、 教 家
化 、科 学化 、传 统 的 以 教 师 为 主体 的 活动 舞 台 已逐 渐 被 学 生 占
领 , 学 生 成 为 教学 过程 的主 体 。因 此 , 课 程 改 革 的 实 施 更加 即 新 关 注 学 生 的 兴趣 和 能 力 ,更 加 注 重加 强 课 程 内 容 与 学 生 生 活及
个性差异、 趣爱好 、 理变化 、 展特点等等 , 兴 心 发 才能 与 学 生 相 处
的 和 谐融 洽 。 因此 , 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从 “ 一切 为 了每 一 位 学 生 的 发 展 ” 发 , 教 师 这 一 角 色 的 转 变 提 出 了新 要 求 。不 仅 要 求 出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农村教育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其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远远落后于城市,而这次新课程改革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来看,是基本上站在城市教育的起点上,农村教育相对而言较远,但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乡距离也在缩短,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紧随新课程改革而改革,在改革中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教育发展;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39-01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我们发现,在农村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是切实可行的。

而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这一点,是先决条件,这一点做不到,新课程改革就会是一句空话。

农村教师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问题。

尽管许多农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城市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农村老师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由其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道德、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构成。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意味着要强化其教育科研意识,完
善教育科研道德丰富其教育科研知识,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修养和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淡薄,一般全凭自己原有的文化底子和教育实践指导教学工作。

他们并没有正确意识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之间的重要联系。

在他们看来,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是各自独立的。

在实际工作中兼顾二者是比较困难的。

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

教育是一项使人聪明和睿智的工作,自己都缺乏智慧的人,怎能使人聪明起来呢?所以说,教育教学工作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更不是某种程式化成年累月的无效重复,而是一种日日教,日日新,时时充满活力的创新。

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有全新的发展,重塑面向中国农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角色,真正保持与新世纪课程同步成长,大力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具体要求如下:
1 教师由课程体系的顺从者变为参与者
在旧的课程模式中,处于国家意志之下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之间陷于各自疏离,缺乏互补的隔膜状态。

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被动地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
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步骤直至课程考评方法等。

而这次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课程表达的权利,其中包括参与新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实施。

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课程知识,增强主动参与新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意味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而对新课程做出适度调适,新课程是以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师应标举新的课程价值观,即从激发学生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段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而焕发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2 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合作者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也不是采纳课程知识的容器,正如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者,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认为没有合作的教学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支。

与学生
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做学生之间合作的组织者和交流的沟通者,使课堂成为支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得到整合。

长期以来,教师只把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只重视教法,而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也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不仅看重学生”学会”,更看重让学生”会学”。

教师作为学生”会学”的指导者,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能力和实际效果,为自己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放到自己意识的监控之中,根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学习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教师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纲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由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纲要》具体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必然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和过程性,并且要求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

为此,教师应当
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原则。

3.1 发展性原则。

即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

3.2 多样性原则。

课程评价理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个体差异和基础差异,进而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位置上逐渐发展和升华。

可以说,这样建立在共同的基础层面上的多样性评价尺度,正是学习主体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3.3 情感性原则。

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如同法官裁断那样铁面无私,应当以肯定和表扬为主,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克服一切困难而不懈努力,从而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新颖,个性鲜明,课程改革中所凸现出来的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等价值取向,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的同步。

不能单单地说城市教育更适应和接近它,农村教育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理解和弄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农村学校课堂实际,切实引发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会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全面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使农村教育有一个全新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