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 D )A. 艺术性、节奏性B. 感知性、随意性C. 活动性、艺术性D. 活动性、实践性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C )A. 音乐感的发展?B. 学习能力的发展C. 全面发展?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A. 舒曼B.圣桑C.丁善德 D.汤普森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 B )A. 肢体B. 动作C.情景 D.音域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A )A.目标和谐?B.过程和谐C.方法和谐?D.评价和谐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C )A.动作性B.思维性C.表现性D.抽象性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A.确定性B. 不确定性C.时代性D.不可塑性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A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C.铃木D.奥尔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D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A.理解B.表现?C.敏感D.创造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 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岁---5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岁---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岁---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国开2023秋学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2023秋学期-终结性考核(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终结性考试为开放性大作业形式,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一、考试目的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
二、命题原则考核内容覆盖教材全部章节;考核性质为标准参照评价。
三、考试方式终结性考核为开放性考核,每套试卷由论述题(30分)、材料分析题(30分)和活动设计题(40分)三道题组成。
系统自动从三个题库中随机抽取三题组成卷子,每个类型题库由六道题组成。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前独立完成课程考核任务。
终结性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50%。
四、题库组成(1)论述题,每题3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2)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3)活动设计题,每题40分,共6道题,组成题库。
五、组卷规则(1)每套试卷包括论述题(30分),材料分析题(30分),活动设计方案(40分)各一道。
(2)组卷方法:系统自动从三个题库中随机各抽取一道题组卷。
1.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硬纸板、挂历纸,想让孩子们通过画、剪、贴来创作作品,可结果无人问津。
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简答题 (30 分)答: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缺乏足够的宣传和推广:教师没有充分宣传和推广这个活动,以致孩子们不了解或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
(2)学生兴趣不高:孩子们对于画、剪、贴可能缺乏兴趣,或者他们对于这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解。
(3)教师的指导不够具体和激发创作的动力:教师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时可能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导致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提前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教师可以事先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工具,向学生及其家长宣传这个活动的意义、价值和可参与方式,加强活动的知晓度。
(2)设计更有趣、有吸引力的主题: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主题,例如与他们所学内容相关的主题,或者与当下热门话题相关的主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 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 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1. 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 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 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 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 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 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A.动作性B. 思维性C.表现性D.抽象性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4. 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 的是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 D.奥尔6分, 30分)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C.铃木二、名词解释(每小题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 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 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得分批改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C.铃木D.奥尔得分批改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得分教师签名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电大2024春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化(美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靠何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一线条、形体、结构和色调.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无趣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化思想及杜威的教化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接受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嬉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化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忱对视觉艺术教学所供应的艺术材料进行试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快乐和兴奋。
创建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美术也称C、D或F。
A、形体艺术B、影像艺术C、造型艺术D、视觉艺术E、民间艺术F、空间艺术2、学前儿童美术教化的内容涉及C、D和F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B设计、C绘画、D手工、E色调、F观赏3、美术教化史上第一个“发觉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A_: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4、1923年幼儿教化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一鼓楼无趣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化。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蔡元培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化的涵义?答:(1)通过美术教化,追求一般幼儿教化的价值。
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育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实力,意志品质以及创建性。
(教化取向为主)(2)美术取向为主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化是旨在持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化的最初环节。
幼儿阶段是实施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化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答:(1)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
常用的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的物质材料,如美术作品,实物教具,步骤图和示意图,演示和辅导等,还有电脑限制的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幻灯和摄像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得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就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得内容,我将作业中得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得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就是问题与答案,其她颜色就是解释与说明。
一、简答题lo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就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得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得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得发展答案要点:3岁-4岁得幼儿可以通过大量得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得节拍感.4岁-——5岁得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得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岁-——6岁得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得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得年龄特征就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得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得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得发展答案要点:3岁--一4岁得幼儿能够用简单得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得音乐。
4岁一一一5岁得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得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岁一—6岁得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得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得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得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得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得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 .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得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得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得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得再现性器乐曲;(2 )句式规整得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得再现性器乐曲。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张宗麟所著(《幼稚园的社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2.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思想品德发展,要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但也不能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品德涉及的是是非善恶的(价值问题),社会性涉及的是生存与生活的问题,一个是精神与道德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各有不同的指向。
3.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一般认知发展并非完全平行。
它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研究。
不少研究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
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5.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
6.根据(时代性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7.(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2023年电大春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小朋友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一、填空题:1.美术形象旳存在方式依赖_空间___。
2.美术旳基本体现形式和手段是__线条___、形体、构造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 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 福禄倍尔、__蒙台梭利旳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旳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就造型美术教学措施而言, 当时重要摹仿采纳旳是经由日本传来旳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旳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旳美国《艺术教育国标》指出: “年幼旳小朋友以极大旳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旳艺术材料进行试验, 对多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旳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发明是这种教学旳关键。
”1.陈鹤琴把小朋友绘画旳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__象征期、__定型期、写实期。
2.里德生平著作等身, 最重要旳著作是《通过艺术旳教育》_。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成果不尽相似, 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涂鸦线、单一线、__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体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旳亲密程度为原则, 幼儿对色彩旳运用可以分为__涂抹___、__装饰__、__再现和体现__三个阶段。
1.学前小朋友美术教学活动旳目旳是小朋友美术教育旳目旳和规定旳归纳, 是学前小朋友美术教学活动旳详细原则和规定。
2.在幼稚园, 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3、技能技巧旳形成需要有一定旳练习, 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4.学前小朋友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旳角度看, 大概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体现这样一种流程。
5.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美术作品、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旳互相作用与互相交流。
6.手工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 弄清原理和环节, 以协助小朋友形成技能, 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学前小朋友美术旳评价是一种整体旳评价, 不仅包括对小朋友美术__成果和发展____和__小朋友美术____旳测量和评价, 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旳评价。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答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答案(第1至2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答: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答: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答: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得分第 1 次平时作业(绪论、第 1 章)教师签名得分批改人3 分,共 12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 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C)的特点。
A. 动作性B. 思维性C.表现性D. 抽象性3 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
A. 美的教育B. 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 基本素质的教育4. 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 达尔克尔兹B. 柯达伊C.铃木D. 奥尔得分批改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 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孩子的智力B.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C. 让孩子学会画画D. 让孩子认识各种颜色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A. 音乐欣赏B. 舞蹈动作C. 科学实验D. 绘画创作答案:C3.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技能的示范者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B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________,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答案:审美情感2.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孩子________,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答案:自由表达3. 艺术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________、游戏化教学等。
答案:情景教学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答: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如何平衡教师的引导和孩子的自主性?答: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材料,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和表达。
同时,教师应该在孩子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但避免过度干预,以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答: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艺术教育:首先,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比如挂上艺术作品,播放优美的音乐;其次,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中的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再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拓宽孩子的视野;最后,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创作,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指导(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评讲(1)(第1至2章)责任教师洪雅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统设必修课程。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 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 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其他颜色是解释和说明。
一、简答题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二)节奏知觉与身体动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 岁---4 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 岁---5 岁的幼儿可以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 岁---6 岁的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二节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特征(三)音色、力度、速度知觉与制作的发展答案要点:3 岁---4 岁的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偏慢、中速稍快的音乐。
4 岁---5 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的音乐,并能够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 岁---6 岁的幼儿能够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化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征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二)学前儿童再现特性音乐作品的类型答案要点:(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国开2023秋学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2023秋学期-终结性考核(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1.试论述音乐区域活动中教师四步指导策略。
答:第一步,观察先行: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步调,提升活动选材的适宜性。
观察要点:计划性、全面与个别观察相结构;观察策略:采用便携小本。
第二步,分析制订:制订每个幼儿的发展计划,提升活动内容的操作性。
发展计划分为长期、中期与近期。
第三步,介入指导:走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历程,提升活动操作的实效性。
(1)教师的介入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
(2)教师的介入是受幼儿求助或邀请而开始的。
(3)教师的介入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
第四步,反思调整:挖掘每个幼儿的发展潜能,提升活动延伸的层次性。
教师要分析思考,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音乐区域中所提供的材料,深化音乐教学内容,帮助每个幼儿发展其潜能。
2.1.材料:为集体舞《库企企》设计的上肢动作是:A句:双手握拳曲臂在胸前做轱辘转动作。
B句:双手轮番作“爬壁”动作。
C句:按“×××××”节奏型,右手握拳做单手振臂动作。
2.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你认为这套动作有什么特点?2.阐述集体舞动作设计的原则。
答:1.这套动作简单、常见、易操作、提炼出节奏型。
2.集体舞动作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两个:(1)简单原则。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每句音乐维持1-2个动作;每段音乐形成一个动作模型。
(2)层级原则。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保留一套上肢动作;保留一套下肢原地动作;明确队形变换动作(舞伴交换动作);明确动作即兴段音乐的动作模型。
3.请为音乐《超级玛丽》设计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图像谱和教学环节。
乐谱见教材。
答: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如何在打击乐器上演奏音乐《超级玛丽》,培养他们的打击乐演奏技巧和协作能力。
教学环节:1. 乐谱介绍:让学生熟悉音乐《超级玛丽》的乐谱。
解释音符、节拍、速度和动态标记。
您可以投影乐谱,以便学生可以看到并理解乐谱中的要点。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歌词方面)如何选材?答:(1)首先,其歌词应当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
(2)其次,歌词的结构应相对简单,含有一定的重复部分。
对于语法简单、词汇较少且句子间长度相等(或相近)的歌词,儿童可以很顺利地将自己感到有趣、喜欢的新词编入曲调中,自由地歌唱。
(3)再次,应尽量注意歌词的内容宜于动作表现。
学前儿童的活动尚有未完全分化的特点,边唱边做动作是他们很自然而直接的一种音乐表现活动。
2. 简述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画发展阶段答:罗恩菲尔德在1947年出版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儿童画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涂鸦期:2——4岁从无目的乱画到有目的涂鸦;(2)图式前期:4—7岁象征性地用图式、记号表现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3)图式期:7——9岁用固定的图式重复表现视觉对象,强调其特征及主观性;(4)写实萌发期:9—11岁脱离固定图式,转向自然描绘;(5)拟写实期:11—13岁从自发的艺术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阶段,此时已注意到比例、明暗、透视等,试图精确地表现实物,自我批评能力增强。
(6)青春危机期:13—17岁从自己的艺术活动的结果格外挑剔,常表现为“眼高手低”状态,大多数对自身的美术才能失去兴趣和信心,也是绘画的危机时期。
3. 简述傣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答:傣族民间音乐和旋律比较平稳、优美恬静,有较强的律动感。
傣族舞蹈具有优美、朴实、灵活、矫健、感情内在含蓄的特点,傣族舞蹈主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提胸和头部的巧妙配合使其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舞蹈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舞蹈”,这三种是傣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但傣族舞形式颇多,如《花环舞》、《蝴蝶舞》、《腊条舞》、《长甲舞》等。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任务是什么?答:(1)使学前儿童喜欢美术活动,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2)丰富学前儿童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3)发挥美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学期儿童健全人格形成5.音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材料的特殊性。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形考任务一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A. 审美能力B. 创造力C. 表达能力D. 观察力答案:B2.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A. 强调技能的培养B. 注重艺术作品的欣赏C. 尊重儿童的自发表现D. 强调艺术的规范性答案:C3. 儿童绘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A. 绘画技能B. 审美能力C. 创造力D. 观察力答案:C4. 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唱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A. 音乐节奏感B. 音乐欣赏能力C. 音乐表现力D. 音乐知识答案:A5. 儿童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A. 舞蹈技能B. 身体协调能力C. 创造力D. 表现力答案:B6. 以下哪种艺术教育方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表达的方法()A. 示范法B. 情境创设法C. 游戏法D. 评价法答案:B7. 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对儿童作品的评价应该注重()A. 艺术性B. 技巧性C. 创造性D. 规范性答案:C8. 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儿童()A. 模仿B. 创新C. 竞争D. 合作答案:B9. 儿童艺术教育应该在()的环境中进行A. 自由B. 约束C. 严肃D. 欢乐答案:A10. 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A. 绘画B. 音乐C. 舞蹈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答案: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
2. 请简述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
答案: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包括示范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和评价法。
示范法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儿童学习;情境创设法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游戏法是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评价法是通过评价促进儿童的自我表达。
3. 请简述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
答案: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C )的特点。
A.动作性B.思维性 C.表现性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D)。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 C.铃木D.奥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幼儿因素的调节(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1)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2)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
4.如何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1.对幼儿进行评价(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2次平时作业(第2--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2.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理解B.表现C.敏感D.创造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C. 感觉、知觉、想象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4.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 )。
A. 动作、音乐、道具B.音乐、道具、舞蹈C. 动作、歌曲、道具D.学生、音乐、道具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接近联想:接近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又可以称作“时近联想”或“邻近联想”。
指的是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联系,互相结合。
往后,当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时候,另一件事情自然会浮现在脑海中。
2.构思:构思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
构思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3.歌曲: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词曲一一相应。
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先有文辞后据以谱写乐章,一曲专为一词而作,只为一词所用;二是先曲后词,依声填词4.韵律动作组合: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自娱舞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的原则?(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2.集体唱歌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自己参考书本】3.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1)从动作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模仿时,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
第二,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
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
(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提供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用边唱歌边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
第二,教师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幼儿园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景。
(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表演,用动作表述歌词的内容。
第二,教师邀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做一套动作。
(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讲故事,但需要使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独白的方式。
第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
(6)从游戏开始设计。
(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
(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
(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4.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1.正确的歌唱姿势;2.正确的发声方法;3.正确的呼吸方法;4.正确的演唱技能;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3次平时作业(第4--6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B )。
A.确定性B.不确定性C.时代性D.不可塑性2.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3.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音乐感的发展B.学习能力的发展C.全面发展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意愿画意愿画是孩子自己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最喜欢的人和物记忆下来,通过想象,运用画的形式表示事物或情节。
这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极好方式,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益处。
2.装饰画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 )是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一般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等。
3.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指在美术活动中,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
4.击节奏型指挥法节奏指挥法是对节奏的每个音都逐音提示的方法,节奏指挥法的优点在于直观,缺点在于不能明晰地表现节奏与节拍的关系,节奏指挥法一般应用于幼儿打击乐的初期训练阶段。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
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