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经验

合集下载

上海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历史学专业及考试科目

上海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历史学专业及考试科目

上海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历史学专业及考试科目(一)上海大学历史学科简介上海大学历史系现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并为上海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近年来,本系立足于学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致力于提升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目前本系有教师33人,其中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4人,博导1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曙光学者2人、晨光学者2人。

近五年来,本系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3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4项。

出版学术专著5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9项,被学界称为上海新兴的史学研究重镇。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有计划的学科建设,本系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了学科的布局与结构,形成了与上海、乃至全国兄弟院校同类学科错位发展的优势,在中国近现代宗教史、中国近现代民众生活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中国古代文明史、西方社会文化史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其中尤以陶飞亚教授为带头人的“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以忻平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近现代民众生活史”和以张童心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三个方向最具特色与优势。

上海大学历史系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注重同国内外学术界的交往与交流,并形成了良好的机制。

近年来,先后引进八名留学归国的学者,与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五年来,共计派出教师14人/次前往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高校、科研机构访学,并与旧金山大学、美国宗教学会、纳粹大屠杀教育国际行动委员会、旅美华人历史学会、韩国高等宗教研究所等合作举办了1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

上海地区历史学考研的情况

上海地区历史学考研的情况

上海地区历史学考研的情况勤思1061422049·4分钟前今天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上海地区历史学考研的情况。

更多信息可以加老师Q1298367045上海地区总共有8所院校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华大学。

除了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是自命题之外,其他院校都是参加全国统考。

历史学统考考的是31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和世界史都要考。

复旦大学的自命题考的是741历史学综合、上海大学的自命题考的是623历史学综合,也是中国史和世界史都要考。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考到上海,不管是考哪一所院校,中国史和世界史都要复习。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每一所院校的招生情况。

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985,也是211,它是自命题自划线的院校。

复旦大学在历史学系招收中国史和世界史方向的研究生。

15年简章上写的中国史招24人,世界史招9人,两个方向加在一起总共推免28人。

最终中国史方向招4人(1人322分破格录取,2人是由文史研究院的考古学方向调剂361分和359分,1人由文史研究院历史地理学调剂343分),世界史1人344分。

如果是小语种,可以用日语、德语和法语参加考试。

2、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一所211高校,它是自命题的。

上海大学是在文学院招收历史学研究生,有中国史方向和世界史方向的招生。

其中,中国史方向招收了25人,世界史方向招收了17人,上海大学是按照国家线来走的。

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985、211,并且是师范类非常好的院校之一。

华东师大是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招收历史学研究生,有中国史和世界史方向招生,是参加全国统考,考的是313历史学基础。

其中,中国史方向招收38人(中国近现代史18人,中国古代史10人,历史文献学4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人,海外中国学1人),世界史方向招收17人(专门史5人,世界断代史5人,地区国别史7人)。

招收历史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院校名单

招收历史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院校名单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1117)扬州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 (1037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福建: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河南: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湖南: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陕西: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8)景德镇陶瓷学院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1066)烟台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湖南: (10533)中南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56)西南民族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吉林: (10200)东北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23)中国海洋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6)西北师范大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319)南京师范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湖南: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 (10656)西南民族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陕西: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10742)西北民族大学青海: (10748)青海民族学院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5 专门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11)北京工商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32)北京语言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1417)北京联合大学(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27)内蒙古科技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1)北华大学(10203)吉林师范大学 (10205)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878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272)上海财经大学 (10280)上海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07)南京农业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320)徐州师范大学 (10332)苏州科技学院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 (10346)杭州师范大学 (10353)浙江工商大学(10351)温州大学 (11646)宁波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 (10378)安徽财经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85)华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3)南昌大学 (10408)景德镇陶瓷学院 (10414)江西师范大学(10418)赣南师范学院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 (11065)青岛大学 (11066)烟台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64)河南科技大学 (10465)中原工学院 (10475)河南大学(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489)长江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10512)湖北大学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8870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1)吉首大学 (10533)中南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11078)广州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 (10608)广西民族大学海南: (11658)海南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10656)西南民族大学 (8910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10657)贵州大学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西藏: (10695)西藏民族学院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10742)西北民族大学青海: (10746)青海师范大学 (10748)青海民族学院宁夏: (10749)宁夏大学 (11407)北方民族大学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6 中国古代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10280)上海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3)南昌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贵州: (10657)贵州大学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青海: (10746)青海师范大学宁夏: (10749)宁夏大学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0053)中国政法大学 (80000)中共中央党校(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10232)齐齐哈尔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55)东华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280)上海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6)杭州师范大学 (11646)宁波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 (10421)江西财经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497)武汉理工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3)中南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900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8890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10719)延安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8 世界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6)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1)北华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878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10280)上海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0332)苏州科技学院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新疆: (10762)新疆师范大学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601 历史学北京: (10002)中国人民大学060120 当代中国史(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060121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060122 夏商周考古060123 中国现代化史060124 中外关系史060125 中国当代史(10028)首都师范大学060120 全球史060121 国际关系史天津: (10055)南开大学060121 环境史吉林: (10200)东北师范大学060120 亚洲文化研究060121 东北民族民俗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060120 文物学(10269)华东师范大学060120 历史社会学(060120 历史社会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060120 海洋史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060120 中外关系史湖北: (10486)武汉大学060120 中国文化史060121 中国经济史060122 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060123 地区国别史(10511)华中师范大学060120 国际关系史060121 经济-社会史060122 区域文化史广东: (10558)中山大学060122 文化遗产云南: (10673)云南大学060120 社会史陕西: (10697)西北大学060120 文物保护学。

上海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情-0603J2 全球学

上海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情-0603J2 全球学

0603J2 全球学全球学旨在以综合性、多学科与跨文化的视角,探索和理解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研究诸如环境恶化、粮食安全、流行疾病、毒品走私、人口迁徙、身份认同、和平与冲突、全球贸易与经济联系,乃至人类精神归属等全球性或跨国性问题。

通过经济、社会、历史、环境、文化、生物、政治及其他视角来分析全球现象,“全球学”试图推动世界上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培育全球意识,消除人类因地理、文化、语言与政治的差异而产生的隔阂。

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是国际全球学高校联盟的创始成员。

与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荷兰、奥地利、波兰、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40余所高校的全球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同时还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奥法利全球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土耳其海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阿根廷国家科技委员会、乌拉圭拉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秘鲁天主教大学等有着直接的学术合作关系。

自2017年始,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与上海研究院(Shanghai Academy) 合作进行全球学博士研究生招生。

上海研究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研究机构,坐落于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北大楼,于2015年6月5日正式成立。

上海研究院的宗旨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方面的优势,立足上海,着眼全国,努力建设成为“四个高端”:高端思想库(智库)、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高端国情调研基地。

上海研究院研究生培养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院所为依托,研究生导师均为中国社科院相关院所研究人员,授予上海大学相关学科博士学位证书。

欢迎来自世界史、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法学、外语等领域的优秀硕士生报考。

本研究领域将授予“历史学”学位。

备注:本专业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培养一、研究方向:01全球化与区域社会发展1。

上海大学中国史世界史复试题

上海大学中国史世界史复试题

2014上海大学中国史世界史复试题(回忆版)
题目如下:
商鞅变法
三省六部制
摊丁入亩
新学伪经考
资政新篇
华北事变
论述:
一评王莽改制
二、玄学及代表阶段和主要人物和思想
三、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整体来说题目还是很适中的华北事变偏了一点所幸长孙博的书里都当重点基础名词来背的毕
竟复试题目往往回归基础就是字还是挺多的
世界史听同学聊的
就三道论述题:
一、亚历山大西征的意义
二、论述基督教二次大分裂、
三、论述大国兴衰的原因题目挺少难度适中含钙量挺大的特别
是最后一题能写快一千个字吧。

2019-2020 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

2019-2020 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

2019-2020 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最全备考指南一、上海大学历史学院简介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第一任校长是新闻界老前辈、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第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

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

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中文、历史、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

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被批准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社会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被批准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世界史是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等学科是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2015年,创意写作、艺术考古与文物修复专业开始招收专业硕士。

二、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目录(1)06020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本硕士点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注重传统学术与当代史学理论结合,本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3年研究方向:01.(全日制)史学理论02.(全日制)中国史学史03.(全日制)中国学术史指导教师:刘长林、陈德军、杨雄威、张呈忠等教师数名。

招生人数:2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19中国史综合4.复试科目:中国通史060204 专门史本硕士点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近现代史是历史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从近代到现代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演变过程。

对于考研的历史学专业考生来说,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的重点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进行梳理。

一、中国近现代史重点事件梳理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近代民主政治的起步。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爱国运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近代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4. 南京大屠杀(1937-1938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惨痛事件,它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发动的最为残忍的一次大屠杀行动。

南京大屠杀使得中国人民深切认识到抵抗外侮的重要性,也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仇恨与矛盾。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为中国人民夺取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二、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世界史是考研历史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熟悉历年的考试真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道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并给出详细的解析和答题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题目如下:(请根据题目的特点和格式,编写对应的文字)【真题部分】题目一:关于近代欧洲国家的建立,以下哪个国家的建立最晚?A.法国B.英国C.西班牙D.德国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给出解析。

【解析部分】本题考察的是近代欧洲国家的建立时间,要求考生对欧洲历史有一定了解。

我们逐个选项进行解析。

A.法国: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国家,但是其建立时间早于其他选项国家,不符合题意。

B.英国:英国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国家,但是其建立时间早于其他选项国家,不符合题意。

C.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其建立时间较晚,符合题意。

D.德国:德国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国家,但是其建立时间较晚,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西班牙,其建立最晚。

【答题技巧】1.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将问题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分析。

2.借助历史知识:通过对历史的了解,选项之间进行对比,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逻辑推理:使用逻辑推理,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背景进行判断和推断。

4.审题细节:注意题目中可能存在的细节,如关键词、时间线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总结】上述是一道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的解析和答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真题并进行认真分析,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非常有帮助。

祝愿广大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经验
国际史是归于前史专业,上一年我报考国际史专业时,也犹疑过,由于2010年上大国际史方向比国家线高出25分,归于抢手专业了。

可是2011年也即是本年国际史专业是压着国家线来的,反倒是我国近现代史专业对比高。

所以每年分数线不一定,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国家线是一个总的杠杆,然后是这个专业本年报考的人数,接收的人数,假如报考的人数多了,分数线肯定会高。

所以请学弟学妹们不要忧虑分数太高,我考不上怎么办,你既然决议了要考,那么就尽力一搏,至于成果就留给下一年谜底揭晓的那天,我一向觉得只需尽力,总会有成果的,所以,加油!
关于初试:
英语
我是前史科班出身,可是我前史专业不好,在班里也是中等水平。

可是从上大学开端我就没有抛弃对英语的学习,不管是白话仍是听力,仍是阅览。

温习英语是个慢功夫,当然你假如是如今预备也不迟。

咱们只对于考研英语,我上一年是从8月1日开端做英语真题的,我手上的材料很有限,仅仅一本真题,真题+答案,没有讲解啥的。

做第一遍真题很重要,不是光做完就没事了,你要把阅览的文章自个翻译出来,由于有些单词它和咱们素日学的不一样,这有可能是完型的命题点,比方doctor是医师,可是在真题里它出现过“篡改”的意思,假如你不知道它有这个意思,那么肯定是不知道这个语句在说啥。

这些都是要自个做真题自个总结的。

真题的要害就在阅览,价值很大。

我把真题一共做了3次,最终有些阅览文章是能够背下来的,由于有些语句很美,能够用在咱们写作中。

然后说说翻译,一样的,每一个语句先自个翻译,然后对着答案看看正确的,看看它的语序,比方说英语喜欢用长难句,可是中文咱们习气简略扼要,即是简略的主谓宾等。

真题做10年的就够了,渐渐自个就会探索出道理。

单词,是每天要背诵的,由于这几年都有背单词的习气,所以上一年考研单词我即是拿考研词汇书背的。

写作,我是背范文的,然后自个总结了两套模版,一个是消沉方面的,一个是活跃方面的,至于词汇自个总结,找一些长单词,牢记不要拼错了哦!完型咱们能够经过阅览来训练语感。

或许你会说英语怎么能这么学呢?我仅仅共享我自个的一个应试经历,期望给咱们一些主张。

政治
我政治是11月份报了个冲刺班,听课,然后即是依照冲刺班的教材背那一本书,由于是前史专业,所以政治中的史纲一部分对比轻松。

咱们要认真对待选择题,占50分,大题也是50分,可是一般人距离不会太大,可是字迹要规整!很占优势的。

专业课
前史是统考的,满分300分,就一张卷子,不存在业务课一,二之分。

我国古代史大致占30?国际古代史20?我国近现代史30?国际近现代史20?但这也不是肯定的。

我用的教材即
是咱们大学的讲义,我国古代史是朱绍侯编写的我国古代史,赤色大本,国际史6本是吴宇谨主编的,我国近现代史基本就没用教材即是山东大本——前史学根底,我上一年预备时刻不太够,可是假如你们时刻多,主张仍是把中近多看看书。

我上一年由于支教回来已经是7月中旬了,所以整体从8月1日开端预备,教材大致过了两次,首次过教材,要预备一个笔记本,你要把每章的结构拉出来,然后是名词解释,一些论述题,这个山东大本上都有题,不要忧虑,过书要过一遍顶一遍,得详尽!自个总结的笔记本即是精华,不要信任啥参考书,那些仅仅一个辅佐。

我上一年即是教材+山东大本一本,话说山东大本用的仍是09年的。

有同学问我前史真题重要吗?这个怎么说呢,看自个吧,首要是依据自个的时刻,我上一年是在12月份书,笔记都弄好的情况下,看真题的,首要也是一个趋势,做一次真题让自个心里有个底,也可探索一下它命题的走势。

在考试的时分,总会遇到咱们没见过的,没温习过的,怎么办呢?俩字——淡定!不会也不必空着,规整的写,名词解释命题有次序的,你发现了吗?所以大体推一下是前史哪个领域的?国际史仍是我国的?古代仍是现代的。

复试
考研本来不算难,即是拖的时刻对比久,对心态是一种磨炼,特别是等分数,国家线,然后复试分数线这个进程,很折磨,期望童鞋们能够坚持,一定要信任自个!这前后两个月的时刻预备复试是满足的。

上大国际史复试分为体检,专业面试,专业书面考试,前后一天半。

上午8点是专业面试,大致20-30分钟,阵型即是导师们+一个秘书,导师们会对你的专业进行发问,千万不要严重,有些疑问假如真的不知道就宛转而委婉的通知导师,他们大多很和蔼的。

我复试那天导师问了我几个疑问,咱们大学前史专业是怎么设置的?咱们大学前史专业的研讨方向?我是来自哪儿的?有啥前史文化奇迹?我的论文问的对比久,比方论文的开题含义,论文的结构,学术含义,参考文献之类。

然后即是我想从事的研讨方向。

然后即是很重要的前史专业英语,由于是国际史,所以很重视英语才能,专业英语和英语有差异,许多专业英语单词是平常堆集的,两个月预备复试的时分,就能够看看《前史专业英语》,有这本书,能够协助你许多。

体检即是一个流程,跟着来就行了。

第二天下午是专业书面考试,一共4道论述题:
一、关于轴心年代的一个疑问,引用了一大段文献,问“轴心年代”指的是哪个年代,谁的啥作品
二、是给了一段话,不一样文化间彼此学习、取长补短的,要求联系详细史实进行剖析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前史研讨的影响
四、列出5本国际近现代史专著(作者,出书时刻,出书社,大致内容),详细概述其间一本。

书面考试两小时,时刻满足,字迹明晰,尽可能的表达明白。

然后一个小时今后即是发布谁被选取,谁被刷掉了。

办事效率很高。

如同考验大致就这么多了,纯属自个一些皮裘主张,咱们不要抨的太狠就行了,打字打的手都累了。

期望学弟学妹都能如愿,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