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_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功能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4.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5.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和造字法二、词语的基本知识1.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词语的构成和形义关系3.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词语的辨析和运用5.词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三、句子的基本知识1.句子的定义和分类2.句子成分和语序3.句子的结构和功能4.句子的语气和语调5.句子的连接和转折四、段落的基本知识1.段落的定义和要素2.段落的结构和功能3.段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段落的铺垫和承接5.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和夸张2.对比和排比3.比较和类比4.借代和典故5.反问和设问六、修辞方法的运用1.描写和抒情2.叙事和议论3.议论和推理4.推理和判断5.主观和客观七、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文言文的翻译和鉴赏5.文言文的应用和写作八、现代文的基本知识1.现代文的特点和风格2.现代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现代文的写作和发表5.现代文的赏析和评价九、阅读理解的基本知识1.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解题步骤3.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4.阅读理解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5.阅读理解的应用和拓展十、作文的基本知识1.作文的目的和要求2.作文的主题和材料3.作文的结构和内容4.作文的标题和起承转合5.作文的语言和修辞十一、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1.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3.古代文学的背景和意义5.世界文学的传承和影响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语言文字、词语、句子、段落、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成绩和培养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份知识总结能够帮助到你。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字音字形1. 职称用字2. 构词法:字义、词义及词类的互换、词语的义项3. 同音字和近义词的选用二、词语运用1. 实词与虚词的区分2. 常用词义辨析3. 词义拓展与词义收敛4. 词性转化与句法功能5. 习惯用语、惯常用词的辨识和运用6. 词语搭配与习语的运用三、句法1. 句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2. 句子的类型和句式变换3. 句子成分的相关概念与辨析4. 重要从句的辨识与运用5. 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的衔接手法四、修辞手法1. 常用修辞手法的辨识与运用2. 修辞手法与表达手法的差异五、作文1. 写作体裁与写作要求2. 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组成要素3.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4. 明确文章写作的目的与观点5. 填补句子的办法与技巧6. 创新式叙事的运用7. 文章结构与条理的安排8. 逻辑关系的使用与转换六、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组织3. 解读重要词语与短语4. 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5. 指代关系和逻辑推理6. 细节与主旨之间的关系7. 文章的主题七、写作规范1.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2. 笔画结构和章法3. 字体笔顺规范4. 笔画构造基本形5. 笔画的基本动作与笔划的横竖撇捺点八、古代作家名言警句1. 作者和作品的关系2. 名言的特点与运用3. 名家名言的辨析与思辨九、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2. 夸张与对偶3. 排比与对称4. 反问与设问5. 以小见大6. 类比推理与因果推理7. 反讽与夸张十、文学常识1. 文学主题与情感2. 文学形式与结构3. 文学的目的与功能4. 集一篇文学作品一词引出单篇解释时常见的篇幅专有名词5. 读音与解释:口语词、结构体和口语词解读时的专有名词6. 理解:读音总结、同义词、反义词、高频词的思考和局限性7. 寓言与笑话8. 人物形象与寓言寒假联欢会的高频英文词汇:音形都发生变化的词和结构体变化的词。

以上是____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的总结,内容涵盖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法、修辞手法、作文、阅读理解、写作规范、古代作家名言警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点。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掌握好汉字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部首、笔画、构造和基本读音等方面。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认识生僻字、解释词义、查字典等。

2. 词语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常用词的词义和用法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词语考点主要涉及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熟语搭配等方面。

3.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句子结构对于正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句子结构考点主要涉及句子的成分、从句的引导词、句子成分的位置等方面。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修辞手法考点主要涉及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方面。

二、阅读理解考点1. 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等。

2. 图表阅读理解图表阅读理解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填空、解释图表意思等。

三、写作基础知识考点1.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考点主要涉及词语搭配、句子成分、语法错误的改正等方面。

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考点主要涉及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的写法等方面。

3.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

考点主要涉及如何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过于简单、乏味的表达方式等方面。

四、语言运用考点1. 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求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主题写出一篇说明文。

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观点表达、论证和辩论的一种写作形式。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议题或材料写出一篇议论文。

3. 小说或故事写作小说或故事写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来叙述故事。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具有广泛的知识点,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语法知识点1. 词类知识1.1 名词:人称、数、格、性、类别等1.2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1.3 动词: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等1.4 形容词和副词:程度、比较、最高级等1.5 介词和连词:常见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和搭配2. 句子结构2.1 五种基本句型:主谓、主谓宾、主宾谓、主系表、动补2.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等2.3 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3. 修辞手法3.1 比喻和拟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表达3.2 夸张和反问:通过夸张和反问增强修辞效果3.3 排比和对偶:使用排比和对偶对修辞进行加强 3.4 比较和象征:运用比较和象征手法进行修辞表达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知识点1. 题型解析1.1 主旨题: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1.2 细节题:寻找文章中具体的细节信息1.3 推理题: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1.4 观点态度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 阅读技巧2.1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整体印象2.2 精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和逻辑关系2.3 空读:通过填写空缺的词语来检验对文章的理解2.4 推读:根据已有信息推断未提及的内容3. 文章类型解析3.1 说明文:理解作者提供的说明和解释3.2 议论文:分析作者观点并提供相关论据3.3 小说、故事和议论文的区别与联系3.4 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的特点与写作手法第三部分:作文技巧与范文1. 写作方法1.1 议论文写作: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对比观点、得出结论1.2 图表作文:描述图表数据、分析原因和趋势、给出结论1.3 应用文写作:书信、通知、便条、邀请函、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1.4 小说写作:塑造人物、布局情节、设置悬念、展现主题2. 作文范文2.1 议论文范文:展开论点、层层递进论证、明确结论2.2 图表作文范文:客观描述数据、合理分析原因、明确观点2.3 应用文范文:规范格式、语言得体、信息准确、内容完整2.4 小说范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合理、主题突出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语文的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篇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

这就是情感思维。

难以望其项背的出处篇二望其项背,出自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

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译文:气味浑厚,音调又和谐,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手能。

近来作者虽然多,终难望其项背部罢了。

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百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度对象有一定差距。

望其项背造句1、你能想象会什么望其项背声像,玛丽感觉还是要有深入的弟子都感到悲伤,那黑暗的日子。

2、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3、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4、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电影,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大全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想要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点,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整理。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回顾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语文的基础知识1、语文基础概念:语文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产物。

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2、汉语拼音:拼音是汉字音节的拼写符号,属于音素文字。

汉语拼音是中国通用的罗马字拼写汉字的方法,是学习汉语的必备工具。

汉语拼音共有26个字母,每个字母有其特定的读音和用法。

3、汉字的基本概念: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形文字,是一种古老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分为横、竖、撇、捺、点、折等六种类型。

汉字的构成是由部首、偏旁、笔画和组词规则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二、词语基础知识1、词汇:词汇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语言组成单位,是汉语的基本构成要素。

词汇分为实义词和虚词,实义词指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虚词指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等。

2、词形、词义、词性、词组、词语等概念:词形是指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变化的形态,如变态词和词根。

词义是指一个词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义和音两种。

词性是指一个词在语言中所属的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词组是由2 ~ 3个词组成的连通表达单元,如主语和谓语。

词语是指那些由1个或多个字构成,有自己的解释和用法的语言单位,如“请问”。

三、语法基础知识1、句子的分类和成分: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一组单元,句子可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等。

句子成分指的是组成句子的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2、主谓一致、语态、时态、语气、句子的结构等:主谓一致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语态指的是动词的谓语结构中表示动作主体在该动作中的作用和位置的语言形式。

2023年高考语文常备知识点总结

2023年高考语文常备知识点总结

202X年高考语文常备知识点总结语文在高考科目中可以算是很好学习的,但是要想拿高分也是非常的难的,但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语文最不能却的就是烂笔头。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关于202X年高考语文常备知识点总结,欢迎浏览!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

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年龄》。

简称《诗》、《书》、《礼》、《易》、《年龄》。

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取南方民歌的艺术情势创作出来的新体诗。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年龄》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年龄传》,简称《左传》。

《年龄》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6,《国语》是第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判《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

10,《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水经》作注,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11,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女闺情769首,高中课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自该集。

12,《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人刘勰著成。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第一篇: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的鉴赏一般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的思想感情往往寄寓于诗词的字里行间。

要把握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浏览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春夜别友人》中的“别”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咏怀古迹》中的“古迹”,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作答时就有了针对性。

2.分析。

知人论世是鉴赏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则。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想抱负都各有特点,比如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李煜的亡国之痛等。

了解这些对把握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3.品味意象。

意象是饱含情感的物象。

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月亮,常寄托思念;梅,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表现凄苦。

平时可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另外还有很多诗歌意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诗人的形容和描绘来判断。

4.重视小注。

诗歌后面的小注,有的介绍与朝代,有的交代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抓住小注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能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可以暗示相关问题的答案。

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后面的小注。

5.联系时代。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

每个时代的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它的痕迹。

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豪迈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感慨深沉。

6.提取关键。

要抓住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一般是抒情或议论性的,在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只要抓住了“何日是归年”,就很容易得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第二篇: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积累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古代文学1. 文言文基础知识1.1 词性1.2 基本句式1.3 修辞手法1.4 文言文阅读技巧2. 古代诗歌2.1 五言绝句2.2 七言绝句2.3 音律格律2.4 诗歌鉴赏3. 古代散文3.1 隋唐散文3.2 宋代散文3.3 元明清散文3.4 散文鉴赏4. 小说与戏剧4.1 四大名著4.2 明清小说4.3 传统戏曲4.4 剧目鉴赏二、现代文学1. 白话文基础知识1.1 词性和句法1.2 清新文风与新感觉派1.3 先锋派与后现代派1.4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2. 新时期文学2.1 新时期小说2.2 新时期散文2.3 新诗与新长诗2.4 新时期剧本3. 先锋作家与作品3.1 鲁迅与《狂人日记》3.2 茅盾与《子夜》3.3 丁玲与《叶落风》3.4 钱钟书与《围城》4. 现代戏剧与电影4.1 现代戏剧派别4.2 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4.3 现代电影鉴赏三、修辞与修辞手法1. 名词与动词修辞1.1 比喻1.2 拟人1.3 夸张1.4 比拟2. 形容词与副词修辞2.1 夸张与象征2.2 拟声与拟态2.3 顺畅与凝滞2.4 温柔与尖刻3. 句子修辞3.1 反问与排比3.2 双关与隐喻3.3 倒装与省略3.4 讽刺与幽默四、阅读理解与应用1. 阅读技巧1.1 主旨概括1.2 段落写作意图1.3 推理判断1.4 引用理解2. 文学鉴赏2.1 作品分析与解读2.2 语言风格把握2.3 艺术特点理解2.4 审美价值评析3. 写作与应用能力3.1 文章结构与段落拟定3.2 信息整合与论证3.3 题材选择与文风固定3.4 内容魅力与文采展示五、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诗词欣赏1.1 选读古体诗1.2 名句背诵与解读1.3 诗歌创作与仿写1.4 诗词意象与音律感悟2. 古文阅读2.1 文言文选读2.2 句式结构解析2.3 古文名篇赏析2.4 古文名句默写3. 古代散文鉴赏3.1 隋唐文选读3.2 汉魏六朝散文3.3 元明清散文作品3.4 散文名篇赏析六、写作规范与技巧1. 写作基础知识1.1 作文思路构建1.2 文体选择与运用1.3 开篇与结尾写作1.4 段落过渡与衔接2. 议论文写作技巧2.1 议题确定与立意2.2 论证方式与方法2.3 举例与引用运用2.4 总结与观点表达3. 说明文写作技巧3.1 定义分类与分析3.2 过程与方法阐述3.3 事物特点与比较3.4 结构合理与语言准确4. 故事与描写写作4.1 细节描写与场景刻画4.2 人物塑造与形象描绘4.3 情节安排与节奏掌控4.4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总结:以上是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与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与应用、文言文阅读与分析以及写作规范与技巧等内容。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完整版)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完整版)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完整版)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成语积累: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拼写等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2. 句法结构:了解主谓宾、并列句、复句等句法结构,能够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手段,需要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需要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5. 文言文常用结构:认识到古代文言文的常见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于古代文学阅读理解有很大帮助。

6. 语文规范:包括标点符号的用法、语法错误的纠正等,是书写和表达中的重要基础。

二、古诗文知识:1. 唐诗宋词:了解唐代和宋代的代表性诗人及其著名作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古文观止:熟悉古代散文作品,包括《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理解其内涵与写作特点。

3. 诗词鉴赏:对一些著名的古代诗词进行鉴赏,包括《静夜思》、《水调歌头》等,理解其中的意境与表达方式。

4. 古典文学知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包括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代表作品及其作者的生平等,有助于全面理解古代文学。

5. 古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三、现代文学知识:1. 主要作家及作品:熟悉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对一些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鉴赏,理解其中所体现的现代社会现实与精神内涵。

3. 文学流派:了解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流派,如现代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理解其文学特点。

1. 比喻: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能够分析诗文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象征意义。

2. 拟人: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能够理解诗文中拟人手法的深层含义。

3. 对偶:了解对偶的运用方式与效果,能够分析和理解诗文中的对偶手法。

4. 排比:理解排比的表达形式和效果,通过分析诗文中的排比手法,领略其艺术魅力。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喻证法D 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G 反复F 设问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6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listenB 看到lookC 写到writeD 说到speA 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

初高中衔接语文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字音。

- 字形。

- 初中注重对常用字字形的正确书写,像“斑斓”“取缔”等易错字。

高中则会涉及一些在文言文、文学作品中容易混淆的字形,如“暮霭”的“霭”与“和蔼”的“蔼”的区分,还有古文中通假字的字形记忆,如“说”通“悦”时的用法和意义。

- 词语辨析。

- 初中对近义词辨析有一定基础,如“必须”和“必需”。

高中会加大难度,包括一些成语的辨析,如“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不仅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还要结合语境准确使用。

2. 语法知识。

- 词性。

- 初中简单介绍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性。

高中在此基础上,会深入学习虚词的用法,像“之”字在古文中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不同词性,“而”字作连词时表示并列、承接、转折等多种关系。

- 句子成分。

- 初中了解了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句子成分。

高中要掌握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分析,如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的多层修饰关系,例如“在那片茂密的森林里,可爱的小鸟快乐地歌唱”,要能准确分析出各成分的作用。

- 病句类型。

- 初中学习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常见病句类型。

高中除了巩固这些内容外,还会涉及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较难辨析的病句类型,像“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就是句式杂糅的病句。

3. 标点符号。

- 初中学习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

高中会涉及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如破折号的多种作用(解释说明、递进、转折等),例如“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还有分号的用法,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像“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二、文言文知识。

1. 实词虚词。

- 实词。

- 初中学习了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如“之”作“的”讲(“水陆草木之花”),“其”表示“他的”(“其乡人曰”)等。

高中则要积累更多实词的不同义项,如“绝”字,有“断绝”(“而绝江河”)、“极”(“绝巘多生怪柏”)等多种义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特点:华丽、精练、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用标点符号。

2. 文言文的排比和对仗:相邻的句式和词语的结构应该对称,形成韵律和美感。

3. 古诗词常见韵律:平水韵和叶希尧韵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两种韵律。

平水韵是唐代杨凭创设的韵律体系,一般分为仄平平或仄仄平平(四句并列)。

叶希尧韵则是宋代叶梦得创设的,多用于七言诗,分为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或者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四句并列)。

4.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总称。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

5. 文言文的常见写作手法:比兴、夹叙夹议、排比、对仗、典故、比拟等。

6. 句式和成语: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式和成语常被引用,比如“左右逢源”、“胸有成竹”、“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要注意熟记和巧妙运用。

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 语法知识:汉语语法包括词汇、词序、句法、篇章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词性、结构和语境。

2. 词语搭配:汉语中拥有很多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需要注意掌握其固定搭配形式和意义。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等,运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常用谚语、俗语、成语:这些语言固定搭配既可以刻画具体事物,又可以表达抽象概念,需要注意熟练掌握其中的用法和意义。

5. 基础词汇:在各个场合中,掌握一些基础的词汇非常有必要,比如数字、颜色、时间、方位、量词等等。

三、阅读技巧1. 阅读速度和理解:在阅读时,需要控制好阅读的速度,尽量不要出现漏读或重读的情况。

不同的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特别是理解度和速度之间要达到平衡。

2. 标注笔记:在阅读时需要标出重点和难点,并且记录下来,方便之后复习和整理。

3. 阅读思路:在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路,第一次阅读时可以浏览全文,梳理出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第二次可以重点阅读段落和具体语句,掌握更多细节;第三次可以进行总结和提取。

新高考语文初中必备知识点

新高考语文初中必备知识点

新高考语文初中必备知识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科目逐渐摆脱传统的重复记忆和机械应试,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这些必备的知识点。

一、文字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单位,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数量相对较多。

在学习文字时,首先要了解字的构造,学会识别并正确书写不同字体的字。

同时,还要掌握常用字的释义和用法,熟练运用字形、字义、字音和字的用法进行单字、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二、词语词语是语文表达的基本单元,掌握词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文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词语种类和用法更加丰富。

首先要学会基本词汇的拼写和积累常用词语。

然后要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注意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变形。

此外,还要学会运用词语进行句子的构建和段落的组织。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了解修辞手法的用法和效果,学会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升语文表达的水平和艺术性。

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初中语文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对于理解文言文章和正确回答问题至关重要。

在学习文言文阅读时,首先要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

然后要学会分析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意图和文化内涵。

最后要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作文写作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叙事、描写、议论等写作技巧。

此外,还要学会分析作文题目,明确写作内容和结构的安排,并且多进行写作实践,通过不断地修改和改进提高写作水平。

总结起来,语文学习中的必备知识点包括文字、词语、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023高考语文常考的知识点归纳

2023高考语文常考的知识点归纳

2023高考语文常考的知识点归纳高考语文的基础知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著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高考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考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的考察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复习语文知识,在这里我将对初中语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古代文言文和古代诗词。

对于古代文言文的复习,需重点掌握文言词汇及常用句型的用法;对于古代诗词的复习,则需熟悉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的特点等。

现代文学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主要涉及新闻、散文、小说、戏剧等现代文体的学习。

在复习现代文学时,需要理解文本的情节、主题思想和结构,并能正确地分析、解读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

二、古代修辞与现代修辞修辞手法在语文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古代修辞主要包括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而现代修辞则更加多样,如排比、设问、舒缓对比等。

在复习修辞手法时,要能正确理解和分析句子和段落中的修辞表达,同时掌握相关的应用技巧。

三、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是语文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文化主要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哲学等;而现代文化则涉及诸多方面,如电影、音乐、流行文化等。

在考试中,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之相关的文本;而对现代文化的了解,则有助于学生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把握。

四、古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古文阅读涉及到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而现代文阅读则需要学生对文本中的细节、观点、情感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复习阅读理解时,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要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五、写作技巧与范文赏析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度以及观点的合理性。

同时,多读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语文中高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语文中高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语文中高考知识点归纳整理语文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高考语文的考试成绩都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高考语文,下面将对语文中高考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之一。

古代文学的篇目繁多,包括诗、词、赋、曲以及演讲等文体。

其中,古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部分。

同学们需要熟悉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掌握古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

同学们需要熟悉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还要掌握文学常识和相关术语。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同学们需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同时,要能够鉴别和解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

四、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

同学们需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分析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同时,还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展开合理的推理和阐述。

五、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好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思路,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语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六、名著导读高考语文考试中通常会有名著导读的题型。

同学们需要熟悉名著的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名著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要掌握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能够对名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七、词语运用词语运用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考查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常用词语的词义、用法和搭配,避免误用和滥用词语。

同时,要积累和运用一些高级词汇,提高文章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以上归纳了高考语文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_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初中语识文基础知识之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契诃夫论文学》)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初中英语。

5、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

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总结: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初中语文阅读题之秋天的怀念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初中历史,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跟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第①自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根据是什么?2.“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总结:《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总体认知法1、总体认知法在题目中的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在审题时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再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的宾语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

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

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要全面地进行分析。

2、捕捉题眼法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

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但是有时也有中心词作题眼的,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在进行写作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捕捉题眼。

3、题意引申法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如《路》、《小草》、《雪花》、《春天》、《牵牛花》、《落叶》等,这类自然景物往往与人的某种主观感觉相契合,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 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

此外,还可以采用作文给定的提示标记进行审题,即所谓标记法或采用求异的思维进行审题,即所谓化凡出新法等,总之审题的方法很多,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依据写作的内容与表达思想等需要,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具体做法是:先符合题意。

若是话题作文,则围绕话题立意。

若是命题作文,则分清类型,题目即观点,铺展成文即可;题目为论题,确立自己观点;比喻类比型,联想社会人生。

再选择角度。

话题作文,角度众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点深入即可;命题作文,就自己初步形成的观点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答案,从中确立的新观点便有了新意。

如还有余力(时间),便可入室详察,无论何种文体,都对已经有新意的观点再作深究,从两个角度去想:“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吗?”,往往,“别样的风景”会扑面而来。

总结:以命题作文“打开另一扇窗”为例。

入门者只空谈“打开另一扇窗能有新的发现”,登堂者会把另一扇窗的内容具体化,入室者则想着从这一扇窗和另一扇窗的比较中探出新意和深意。

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标题(1)标题的含义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并结合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

如“2006年河北中考记叙文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有一题: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从故事情节来看,问题中的“河”是实实在在的,“我”看到了它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呢初一?结合原文可知,“我”把它当成了最后的机会,坚信自己能赢,并两次强烈要求停车,这些都能体现我乐于寻找挑战的特点,所以说,“河”比喻的是机会,题目的含义是:“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2)题目的作用记叙文,有的交代主要内容,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有的揭示(或暗示)主旨,如《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中考语段);有的点明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交代描写对象,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的交代故事发生环境,如孙犁的《芦花荡》;有的设置悬念,如《城市给了我们什么》(中考语段)等。

总结:题目往往揭示(暗示)论题或论点;说明文的题目往往交代说明对象或对象的特点。

搞清楚词语的本意,二是分析这些词语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内涵。

初二语文学习方法一、读的习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可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首要条件。

(1)养成泛读的习惯——产生追求。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有人戏称为“随手翻翻”,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开拓视野。

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的美文,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你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

(2)养成精读的习惯——咀嚼书中精华。

浩瀚书海中,真正值得精读的书不在少数。

一篇文章读一遍,虽能读出大概,但还会有不少遗漏之处,如果多读几遍,就能咀嚼出更多的东西。

对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精华部分,一定要细读,反复读,字斟句酌,才能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3)养成背诵的习惯——打下文学功底。

时代,是力的黄金时期。

如果能在此期间背诵上百篇优秀的古文、现代文,就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背诵,应当自然成诵,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只有自然成诵,才能把书上的营养真正化为自己的血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自然成诵的过程就是不断体验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过程,不断领悟名家名篇语言魅力的过程。

自然成诵的名家名篇多了,你的思想境界、语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写的习惯:(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的。

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和词汇的积累,对于来说,做笔记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2)养成写随笔的习惯。

同学们平时要注意观察、感悟生活,有感而发地记随笔,和同学、交流,这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3)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时应先梳理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再做作业。

平时不要过于依赖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教辅书,放弃思考,抄袭答案只会让你的语文学习能力下降。

作业书写要清楚,如犯错误一定要认真订正,切不可忽视。

三、说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同学上课都不愿发言。

上课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连贯地表述一个话题,这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当老师的问题提出之后,不要急于回答,要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之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到哪里,语文就到哪里。

我们应该热爱生活,这样才会有一双聪慧的眼睛,一颗好奇的心去看世界的美妙与神奇。

再然后,就用我们学习的语文知识去展现那自然界的草长莺飞、宇宙间的斗转星移。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测试一、选出下列各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A.矍(jué)铄翔(xiáng)实觅(mí)B.琼(qióng)枝聆(lín)听杞(qǐ)C.丞(chēng)相嗟(jiē)舔(tiǎn)D.獗(jué)气馁(něi)趸(dǔn)二、用自己的话译出下列语段。

(要求不失原意)(8分)1.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2.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三、《谈骨气》引用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请按以下要求填空。

(8分)1.这三句话,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2.文中着重证明“富贵不能淫”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着重证明“贪贱不能移&rdquo 初中生物;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着重证明“威武不能屈”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四、给下列各句中的“者”选择相应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