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合集下载

第八章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

第八章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

柳宗元和他的山水游记特点
❖ 1、柳宗元的生活体验 ❖ 家庭不幸: ❖ 政治上的不幸: ❖ 永贞革新,“二王(王伾、王叔文)刘柳”
集团
2、柳宗元山水游记选讲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本篇为永州八记之首,作于元和四年(809)。西山,在今
湖南省零陵县西湘江外二里,俗称粮子岩。
❖ 《始得西山宴游记》
士?代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可以出来为国效力
了。”
五、柳宗元散文创作
❖ 柳宗元像
柳州柳宗元塑像
❖ 1、政论文:《封建论》、《天说》等。
❖ 2、传记文:《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等
❖ 3、寓言散文:“三戒”等
❖ 4、山水游记:“永州八记”(809---812):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 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一、古文运动的起因
❖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老蕃 滋,国家内忧外患。一部分士人欲变革时 政,以期王朝中兴。于是产生复兴儒学的 思潮,以儒家思想拯救时局。宣传儒家思 想需要有适合的文章体式,而当时却是骈 体文统治文坛。骈体文讲对偶,讲声韵, 讲四六句型,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因此 必须将其破除。韩柳古文运动由此发生。
❖ 是岁,元和四年也。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 有邱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 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 下者,若牛马 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 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 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 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 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 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邱之下。枕席而卧,则清 泠之状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 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 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4、传记散文: 传记散文: 传记散文
15篇 大多数写于永州。 15篇,大多数写于永州。如《童区寄传》、 童区寄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散文流露出悲苦、孤寂形象, 柳宗元散文流露出悲苦、孤寂形象,是我国著 名的散文家,以卓有成效的创作, 名的散文家,以卓有成效的创作,壮大了古文 运动的声势,奠定了古文的基础, 运动的声势,奠定了古文的基础,在古文中仅 次于韩愈,而在文学成就上与韩愈并驾齐驱。 次于韩愈,而在文学成就上与韩愈并驾齐驱。
文笔之辨
南北朝:文笔之辨(文笔之争或文笔论) 南北朝:文笔之辨(文笔之争或文笔论) 刘勰《文心雕龙》 今之常言 有文有笔, 今之常言, 刘勰《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 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 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 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萧绎《金楼子·立言 立言》 至如不便为诗如闫纂, 萧绎《金楼子 立言》:至如不便为诗如闫纂, 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 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 风谣,流恋哀思者谓之文。 至如文者, 风谣,流恋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 至如文者 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刘师培:文可该笔,而笔不该文。 刘师培:文可该笔,而笔不该文。
一、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一、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1、复古思想的发展 、复古思想的发 2、重振儒学的需要 重振儒学 3、文体变革的需要 体变革的需要
1、复古思想的发展 、复古思想的发
唐初陈子昂又大张复古旗帜。 唐初陈子昂又大张复古旗帜。 张复古旗帜 至天宝 独孤及等人 及等人, 至天宝以后,李华、元结、独孤及等人, 更大力倡议古文 议古文, 为韩、柳古文运 更大力倡议古文,成为韩、柳古文运的 先驱。

第八章散文文体文风改革

第八章散文文体文风改革

• ②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作不 平之鸣,如《师说》、《进学 解》、《送穷文》等。
《进学解》
• 《进学解》作于元和八年(813),时 韩愈任国子博士。进学,意谓勉励生徒 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 辨析。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 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 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 课文分析:本文可分为三段: • 第一段写国子先生正面向学生劝
学。
• 第二段写学生的辩驳。 • 第三段写先生的自我解嘲。
• 此外一些议论性的短文,带着 充沛的感情,写得真挚动人。 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 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 2、杂感(杂文)。近乎寓言锐 利尖刻、生动形象,往往一针 见血,而又不动声色。如《杂 说一·说龙》、《杂说四·说 马》、《获麟解》
• “写叔侄之关切,无一语不从至性 中流出,几令人不能辩其是文是哭, 是墨是血,而其波澜之纵横变化, 结构之严紧浑成,亦属千古绝 调。”——清.余诚《古文释义新 编》
• (三)、记叙文。有碑志、传记等,如 《张中丞传后序》、《毛颖传》、《柳 子厚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 铭》
•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 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 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 为之泣下。
本章要点
1、了解古文运动的背景,掌握韩 柳古文运动的主张
2、在熟读韩柳散文代表作的基 础上,掌握韩柳散文的艺术成 就及对散文的开拓;
3、了解晚唐小品文的特点
第一节 古文运动
• 一、古文的性质:所谓“古文”, 是韩愈等人针对“时文”即魏晋以 来形成、至初盛唐仍旧流行的骈体 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先秦两汉 时单行散句、没有规定形式的文体。

08唐代散文

08唐代散文

3.閎中肆外,氣盛言宜。
• 韩柳非常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
• 作家的品德是根本的,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
• 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以行 为本,在先诚其中。”
• 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柳宗元《与京兆杨凭书》:“凡为文,以神志 为主。”
2.不平則鳴,窮言易好。
• 韩愈的“道”指儒家之道,当他联系到当时知 识分子的不公平待遇时,又突破儒家的“发乎 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的观点,提出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把明道与批评社会不公,抒发郁愤结合起来。
• “窮苦之言易好”的可贵之处在于揭示出作家 身世遭遇、真情实感对文学作品的决定性作用。 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越强烈,郁积越深厚, 他的鸣声也就越高。作家的责任就是要反映时 代和社会生活的矛盾。
赠序、祭文墓志、寓言游记,应有尽有。
1.韓愈古文體式與代表作p452
⑴議論文,重在宣揚道統和儒家思想的《原道》 《原人》《原毀》等結構嚴謹。另一類或多或少 存在明道傾向,但重在反映現實的值得重視《師 說》x297。近乎寓言的雜感雜說,短小精悍、內 容豐富,行文不拘一格。《說馬》通篇以馬喻人, 嘲諷現實、議論尖刻犀利
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思潮. 韩柳将其推向高峰,韩愈主张重新建立儒家的 道统,他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并 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着眼点是 解救现实危难。柳具有通经以致用的治学特点
中兴的愿望促成儒学的复兴,也促成政治改革 (永贞革新)。它虽失败,但致力于王朝中兴 的内在精神,却直接影响到此后的政治方向。 宪宗元和一朝,继续推行永贞时期的一些改革 措施,有力促使唐王朝走向中兴,极大地鼓舞 了民心士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改革 高潮到来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古文的衰落:韩门弟子片面地发展韩愈的创
新观念,追求奇异怪僻,使得散体文的道路 越走越窄,逐渐丧失了生命力。 晚唐小品文的特点: 1.篇幅短小精悍。2.多为刺时而作,批判性强。 3.情感炽烈,生气贯注。
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词藻、
典故、声韵、偶对,词采繁缛,风格华丽浓 艳。对北宋初期的西昆体产生影响。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 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 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 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 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 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 (chuàng)幽邃(suì)。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 古,余弟宗玄。隶(lì )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祭文是祭奠亲友的文辞,
也有祭神祭物的,但不多见。 韩愈以前的祭文,内容多是赞 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以寓哀 悼之意;形式一般都是骈文或 四字一句的韵文,比较呆板。 韩愈这篇祭文,通篇用散体, 全篇都叙写他和十二郎的情谊 和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在祭 文中是首例。 全篇写情,而且写得非常真、 非常深,历来被称为 “至情” 之文。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游记文
字,其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生动传神;而且可以见出作者观 察之细,用笔之妙。开篇未见小 潭,先闻水声,转觅小潭,即表 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 清却于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底, 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 匠心独具。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 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更隐 然展示出被贬者清楚悲苦的心态。
(1)文以明道、不平则鸣 (2)闳中肆外、气盛言宜 (3)文章的语言方面:唯陈言 之务去,辞必己出,文从字顺, 要求从字句到文章的全面革新 (4)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 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 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的遗产。

20 隋唐五代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20 隋唐五代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三、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
所谓“杂文学” 是相对于 纯文学而言的。纯文学指非功利、 重抒情的美文 ; 混美文与非美文 为一的 , 我们称为杂文学。我国 早期文学与非文学是不分的。齐 梁之际 , 有文、笔问题的讨论 , 各人看法不同 , 但一种要把美文 与非美文区别开来的意向却清晰 可见。这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 , 就文学自身的演进而言 , 这一观 念更重视文学的特质, 意在把 “文学” 从杂的境地纯化出来。
三、文体与文风改革
由此可见, 出于相同的政治目的, 韩、柳二人 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以文明道、反对不切实际的文体 文风的路途。他们将文体文风的改革作为其政治实 践的组成部分, 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 现实品格, 去其浮靡空洞而返归质实真切 , 创作了 大量饱含政治激情、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感召力的古 文杰作。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行霈 主编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第三节 韩愈、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一节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一、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 西魏的苏绰和隋的李谔, 都提出过文体复古的主 张, 但都未曾产生多少实际的影响。初唐陈子昂提倡 风雅兴寄, 在唐代影响很大, 但其时并未形成文体文 风改革的普遍风气。文体的由骈而散, 在开元时期已 有相当的发展, 而作为一种改革思潮出现, 则是在安 史之乱以后。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 使盛唐时代强大 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 代之而起的, 是藩 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 以及吏治 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 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 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
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 越过 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围绕这一核心, 韩愈 撰写了以《原道》为代表的大量政治论文, 明君臣之 义, 严华夷之防, 对藩镇尤其是佛、老进行了不遗馀 力的抨击。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8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8.1 复习笔记一、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1.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安史之乱以后,社会上有了藩镇割据、佛老蕃滋等一系列问题。

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

2.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1)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

安史之乱后,儒学开始出现一种新倾向,就是重大义而轻章句。

(2)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

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

柳宗元也是重新阐发儒家义理的重要理论家,他更重视的,乃是源于啖、赵学派不拘空名、从宜救乱的经世儒学。

3.文体与文风改革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二、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1.唐代的骈文唐代骈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

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

这种愿望,也表现在理论批评上。

2.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1)萧颖士、李华倡导宗经,提倡走向文学上的复古。

(2)独孤及在宗经之外,主张“先道德而后文学”。

(3)柳冕的理论较前二人更为系统:一是以文明道,极力突出文章的教化功用;二是由教化论出发,对文学史上与教化无关的文学作品一概否定。

(4)韩、柳的古文理论①内容a.“文以明道”,反对不切实际的文体文风。

将文体文风的改革作为其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品格。

这是韩、柳理论主张的核心。

b.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c.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d.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第八章 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

第八章 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
17
(三)寓言文 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如 《三戒》 、《蝜蝂传》等。 (四)传记文与抒情文 传记文如《捕蛇者说》、《段太尉逸 事状》、《童区寄传》、《宋清传》、 《种树郭橐驼传》等。 《祭吕衡州温文》是柳宗元抒情文中最 动人的一篇。
18
(五)山水游记 代表作“永州八记”。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 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1、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作者笔下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 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将自己被贬的 悲情不露痕地融注其中,形成了柳宗元山 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19
2、 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 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展现出高于自 然原型的艺术之美。柳宗元用自己的全副 精力和才情,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愚溪诗序》),借以安顿他那颗悲哀 苦闷的灵魂,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的怡悦。
20
第三节 晚唐古文衰落、骈文复兴 和异军突起的小品文
一、古文衰落 二、骈文复兴 重要作家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 成式等。 “三十六体”。
一、韩、柳之前唐代散文的发展 二、韩、柳对散文的重要开拓 其一,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 文美学规范。 突破一切文体界限和陈规旧制,把大部 分应用文写成了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散文。 在无法与有法之间,创立了一种与上古 文判然有别的新的散文规范。
11
其二,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韩文如长江大河,澎湃流转,气势奔 放。 柳文如崇山峻岭,简古峭拔,立意精 警。
21
他们大力提倡四六文,重辞藻、典故、 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 将骈文广泛应各种文体中。 在创作技巧和文风上,雕镂精工,用 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更为 华丽浓艳。 其中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

文、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裴度 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改革愿望。 • 与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 重大义而轻章句。独孤及、柳冕、权德舆 都持这种主张。这种倾向的代表是啖助、 赵匡、陆质的《春秋学派》。他们对《经》 的理解是越过传注而回归《经》本义。从 章句之学回到义理的探讨,促进儒学的复 兴和致用。
• 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形式。到 开元末的一百一十余年间,策论全是骈体 不过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自初 唐四杰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 丽的词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 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如王勃《腾王阁 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落霞孤鹜之景,一抔六尺之情,已成千古 传诵。进入盛唐,骈体文风有了更大改变
• 因素,又有精神气质、情感力量。由此出 发,韩愈进一步强调“郁于中而泄于外” 的“不平之鸣”。 • 韩柳理论主张的核心是“文以明道”说, 他们倡导的文体文风改革也是以这个口号 为主要标志的。从这一主张与现实政治紧 密关联的实践品格看,无疑有积极意义; 但就这一主张尤其是韩愈“明道”说的内 涵来看,却没有比它之前的理论家提供更 多的东西
• 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 • 韩愈论说文从内容上分为两类,一类重在 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等,过 去评价很高,“大有共鸣教之文”,因思 想陈旧且缺乏文学色彩,价值不高。另一 类也多少存在明道倾向,但重在反映现实, 作不平之鸣,不少篇章还有反流俗、反传 统的力量,值得重视。《师说》最有代表 性针对明确,多方位对比,提出崭新的师 道
召,以古文创作为旨归,从文体的角度倡导 改革。 • 萧颖士、李华都倡导宗经,因宗经自然走 向文学上的复古。 • 独孤及在宗经之外,主张“先道德而后文 学”其门人梁肃主张的重心是在强调文章 的内容、气势和骨力,对时空洞浮靡文风 提出批判。它的提出,对其弟子韩愈的文 气说

古代文学复习题(含答案)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古代文学复习题(含答案)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出题:15语教2姜梦圆20151201210一、填空1、“三十六体”是指晚唐影响较大的骈文作家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

2、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3、在韩柳以前,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元吉,中唐的柳冕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

4、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儒学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

换言之,是经世致用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

5、韩愈的杂文《杂说四》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是柳宗元所作的《小石潭记》一文中的句子.7、晚唐讽刺小品继承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其主要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

二、选择1、在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诸种因素中,更为直接的原因是(D )A.受萧颖士、李华、梁肃和柳冕等古文家的影响B。

受中唐儒学复兴的影响C.受中唐社会政治的支配D。

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2、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人是(C)A.陈子昂B。

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3、“永州八记”的作者是(B)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4.被鲁迅评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D)A.晚唐诗歌B.晚唐无题诗C。

晚唐词 D.晚唐讽刺小品文5.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C)A.杜甫B. 白居易C。

李商隐D。

杜牧6.在唐代,一生被卷入“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是(C)A.李白B. 李贺C。

李商隐 D.韩愈7.著名讽刺小品文《读司马法》的作者是( A )A.皮日休B.元稹C. 陆龟蒙D。

韩愈8。

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C)A.宗经尚简B。

文以明道C。

批判性强D。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创作,实现了自己的 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 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 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 有卓越的成就。
1、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1)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 《原道》、《论佛骨表》、《原性》、 《师说》等;
(2)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 短篇:《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 寄慨深远; 长篇:《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 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
(三)韩愈散文的艺术特点:
1、注意语汇的创新。
从前人的语汇中推陈出新,从当时的口语中提炼 新词,创造出不少新颖的语汇。 2、注重句式的设计。
极善于交错运用各种重复句、排比句、对仗句, 来增加文章的变化与气势。 3、极为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
二、柳宗元
(一)柳宗元的创作主张:
1、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 “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 “永州八记”:
1、观察细致,善于模山范 水。
2、写景记游中寄寓着作者 的人格形象和绅士悲哀。
3、“凄神寒骨”的情调氛 围。
5、骚赋:独具特色。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 《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 语,深得屈骚精髓。
《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 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 奥。
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 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
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4、碑志:
碑志早在汉代开始流行,其主要特点是在不 太长的篇幅内历叙传主德行、事迹,而多有谀美 之词,久而久之,便形成空洞呆板的格套。
韩愈的碑志在写法上不拘格套,尤重细节描写, 借一二琐事,即将传主的性格、心态巧妙地展现 出来,使之成为一篇篇生动的人物传记,从而一 举打破了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

第八章 中唐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八章  中唐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艺术特点
文笔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不但善于描写山水景物,而且能将强烈 的自我感情融入其中,物我合一,达到了游记文学的高峰,被后人称为 “游记之祖”。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晚唐古文的衰落
晚唐古文以杜牧、刘蜕成就较高。
晚唐的小品文放出了光彩,代表作家有皮日 休、陆龟蒙、罗隐。
晚唐骈体文回潮,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 等人的骈文。
《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 说》等
※柳宗元散文
四、游记文学
多集中在被贬永州时,以《永州八记》为代表。 元和四年游永州西郊作:《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 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元和七年秋游永州南郊三处和西北郊小石城山后作:《袁家渴记》《石 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杂说四首龙说医说貌说马说师说进学解二记叙文张中丞传后序柳子厚墓志铭毛颖传等三抒情文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能深于立意结构严谨而又曲折多变甚至怪怪奇奇善于戏谑1韩文众体兼长有理论有见识善议论富于逻辑力量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唐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 观念的复归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① 韩柳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统一。
② 重道而不轻文。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文”的作用, 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③ 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对前人文学遗产采取“师其意不 师其辞”的态度。 “唯陈言之务去”,但又必须“文从字顺”。
④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主张 “气盛而言宜”、“不平则鸣”。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改革
德宗朝的税赋改革
德宗
顺宗朝的永贞革新
德宗
宪宗朝的军事行动
宪宗
政治社会情况推动文学更具实用功能
8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一、唐代的骈文创作 唐前期公文皆以骈文为主
四杰的骈文创作
盛唐骈文文风变化明显
张说、苏颋的骈文创作
中唐骈文接近散体文特点
陆贽等人的骈文创作
12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24
罗隐 《说天鸡》
狙氏之子不得父术,而得鸡之性 焉。其蓄养者,冠距不举,毛羽不彰, 兀然若无饮啄意。及见敌,则他鸡之 雄也,伺晨,则他鸡之先也,故谓之 天鸡。狙氏死,传其术于子焉。乃反 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咀距銛利者, 不与其栖。无复问何时伺晨之俦、见 敌之勇。峨冠高步,饮啄而已。吁! 道之坏也,有是夫!
14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四、对中唐古文理论之评价 与当时政治社会结合紧密,实质 是为政治服务。 故不合于文学本位,而是退后到 杂文学观。 留下重道轻文的不良影响。
15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柳创作的背景
•隋唐之际,散体文开始发展。
(回顾:西魏、北周所提倡的文风 P149)
18
附:关于韩愈的人品
韩愈奉行儒家思想,也算“醇乎 醇者也”。但这也导致他偏于保守。 他反对永贞革新,在编史时痛诋二王 等人。一方面,为维护儒统不惜冒掉 脑袋的危险,如作《谏迎佛骨表》。 另一文献,又有他热心权势的记载, 如冒籍昌黎事,及李商隐《齐鲁二生 ·刘叉》讽刺韩愈“谀墓”,引发后 人不断争论。
此篇唐赋有骈偶特点,辞藻华丽,但 非严格的四六文。抒情、叙事、议论结合。
25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三、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代表作家:李商隐,令狐楚,温庭 筠,段成式。 主要特点:提倡四六句式,重辞藻、 典故、声韵及对偶,向唯美主义发 展。骈文应用范围扩大。
三十六体:指晚唐影响较大的骈文作 家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因三人 排行同为十六,故有此名。
26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23
陆龟蒙 《野庙碑》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 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 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 之暍,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 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 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 ,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 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 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 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诗略)
22
皮日休 《原谤》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 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 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 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 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 乎?况于鬼神乎?……殊不知尧慈被天下, 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 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 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 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笔锋犀利,形式活泼,短小精悍。
•赠序、祭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言简意赅,情深意浓。
•传记文
《张中丞传后叙》等
叙事笔法巧妙,人物描写逼真。
17
韩愈的《杂说》
《杂说》共有四篇:《龙说》《医 说》《崔山君传》《马说》。
《医说》(节选):善医者,不视 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 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 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 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 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 ,其知所以为天下乎!……
20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一、古文的衰落 •社会政治形势变化
社会矛盾突出,文人生活改变。
•古文创作理论的不足
与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不符。
•后学之偏颇
韩门弟子的僻涩之风。
21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二、晚唐小品
• 由韩柳杂文、寓言发展而来。 • 特点:短小精悍;刺时之作,批判
性强;情感强烈。 • 代表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罗隐。
隋唐五代文学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一、中唐形势与士人心态
藩镇势力日强
藩镇
藩镇图
宦官干预军政
监军
官僚朋党之争
朋党
回纥吐蕃坐大
外患
“宪宗中兴”
希望
士人的盛世梦
士人的悲凉感
2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二、儒学思潮与文体文风改革
儒学的积极意义符合时代需要
儒道释思想的消长与影响
李商隐骈文创作 传记类 《李贺小传》 公牍类 《为濮阳公陈情表》 哀诔类 《祭小侄女寄寄文》
不足:部分作品“以磔裂为工,以
纤妍为态”,重用典而伤自然,重辞 藻而乏真情。
27
附:杜牧《阿旁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 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 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 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二、唐代的古文作家 参看第三节散体文的发展
唐初史家
倡导诗文改革者
•魏征、刘知几 王绩、陈子昂
天宝中期以后
•元结、李华、萧颖士
•独孤及、梁肃、柳冕、权德舆
为韩、柳提出系统的古文理 论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积累
13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 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三、韩、柳的古文理论 “文以明道” 兼重文采 “推陈除新” “气盛言宜”
•初、盛唐时期散体文应用渐为广泛。 •天宝以后散体文声势日盛,以元结、 李华等人为代表,始与骈文相抗衡。
•韩柳的开拓:1.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 范;2.强化作品抒情特征与艺术魅力。
16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韩愈的古文创作
•两类论说文 《原道》《师说》
情感强烈,气势夺人,重实用。
•议论性杂文 《杂说》
19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二、柳宗元的古文创作
•哲学论文
《 封 建 论 》《 贞 符 》
内》《 三 戒 》
善用反语,短小隽永,语精警而意深远。
•传记与抒情文 《段太尉逸事状》
情感随行文起伏跌宕,叙事生动形象。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情景交融,“凄神寒骨”,突出自然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