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脉穴位全图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2abc8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十四经脉_循行路线(图文并茂,精炼易记)
![十四经脉_循行路线(图文并茂,精炼易记)](https://img.taocdn.com/s3/m/e3a576da52ea551811a6878a.png)
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下品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行于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的前面,过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内侧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概要】主治喉、胸、肺病,如咳嗽,气喘,胸部胀满,胸痛,喉痛,肩背痛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1、2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部(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合于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并转折向下进入锁骨窝(缺盆),联络肺脏,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于大肠。
分支:支脉从锁骨窝上行,经过颈部至面颊,进入下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水沟穴。
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交于足阳明胃经。
【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
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痛,齿痛,鼻塞或鼻衄,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等。
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沿鼻外侧(承泣)下行,向下沿着鼻柱外侧,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面部分支: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乳中线下行,向下挟脐旁,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内侧支脉:从缺盆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再由此向下至髀关,直抵伏免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
《黄帝内经中的经脉穴位(图文)·灵枢·经脉第十》
![《黄帝内经中的经脉穴位(图文)·灵枢·经脉第十》](https://img.taocdn.com/s3/m/8f1402614afe04a1b071dee3.png)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 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 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 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 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 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 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 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 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 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 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 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 于寸口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 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 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 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 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 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 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 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 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 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d568ca3169a4517623a369.png)
最全的人体穴位经络图(动画效果)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全屏欣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https://img.taocdn.com/s3/m/008f24ca87c24028915fc3fe.png)
.~1.保心护主的安脉.心包经天池穴:按天池远离亚健康..天泉:腋下横纹两寸。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
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治心血的供应。
保肝护肝的重要穴位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 5 寸处。
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
按这个穴必然要用大拇指按住,尔后手段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惹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治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
可治压力惹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胃部不适找内关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
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
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
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1.手少阴心经:调神理智的心脉..2.极泉穴:快乐生活,近离抑郁症的困扰.,在腋窝终点。
可以探查可否存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尔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3.青灵穴:今后远离止痛药.4.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
是心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治很好。
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扎实不下来。
可调治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5、灵道穴 : 腕横纹下 1.5 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宁静心神。
对慢性心脏病的人特别重要。
6、阴郗穴:腕横纹上 0.5 寸。
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扎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骨缝中间,点按要往里掐。
7.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
穴位深。
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
就是安放心神的门户。
增强睡眠。
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
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
还可防范老年痴呆。
一安放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
二增强胃动力。
三防老年痴呆。
四治疗晕车。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图文并茂精炼易记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图文并茂精炼易记](https://img.taocdn.com/s3/m/750f5868f111f18582d05a10.png)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图文并茂-精炼易记)————————————————————————————————作者:————————————————————————————————日期: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下品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行于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的前面,过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内侧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概要】主治喉、胸、肺病,如咳嗽,气喘,胸部胀满,胸痛,喉痛,肩背痛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1、2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部(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合于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并转折向下进入锁骨窝(缺盆),联络肺脏,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于大肠。
分支:支脉从锁骨窝上行,经过颈部至面颊,进入下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水沟穴。
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交于足阳明胃经。
【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
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痛,齿痛,鼻塞或鼻衄,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等。
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沿鼻外侧(承泣)下行,向下沿着鼻柱外侧,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面部分支: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乳中线下行,向下挟脐旁,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0c22b4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c.png)
十四条经络高清详解图(果断收藏)一、膀胱经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
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人体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穴位:晴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攒竹穴: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
小技巧:1、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2、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二、胃经天天培育我们的后天之本。
胃经畅通无堵,让人睡的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可以让人返老还童。
胃经是管理肠胃功能的,肠胃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
太阳高高照,胃经送福到,足阳明胃经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经络上共有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则胃经经络不通会整个经络的部位感觉不舒服,胃经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经不通的症状者,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来按摩。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图)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图)](https://img.taocdn.com/s3/m/70c0b543a98271fe910ef9f0.png)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乳上三肋间中府,上行云门一寸许,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后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鼻衄喉痹刺可已。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寻来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间,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肘纹头尽,肘髎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真,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髎水沟旁五分,鼻翼中点外迎香,大肠经穴是分明。
(三)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仓挟吻四分近,大迎颔前寸三分,颊车耳下曲颊陷,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五寸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气舍突下穴相承,缺盆舍外锁骨上,相去中线四寸明,气户锁骨下缘取,库房屋翳膺窗近,均隔寸六到乳头,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第五肋间细扪循,不容巨阙旁二寸,以下诸穴与君陈,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下一寸无多少,共去中行二寸寻,天枢脐旁二寸间,枢下一寸外陵安,枢下二寸大巨穴,枢下三寸水道全,水下一寸归来好,共去中行二寸边,气冲归来下一寸,髀关髂下对承扶,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记,膝髌陷中犊碧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胫外一指需细温,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位,膝下九寸下巨虚,条口之旁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五寸唤,陷谷跖趾关节后,内庭次趾外间陷,厉兑大次趾外端。
(四)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寸歌(21穴)大趾内侧端隐白,节前陷中求大都,太白结后白肉际,结后一寸公孙呼,商丘踝前下陷逢,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阴陵下三地机朝,胫髁起点阴陵泉,血海膝髌上内廉,萁门穴在股肌尾,冲门曲骨旁三五,冲上七分府舍求,舍上三寸腹结算,结上三寸是大横,却与脐平莫胡乱,建里之旁四寸处,便是腹哀分一段,中庭旁六食窦穴,膻中去六是天溪,再上一肋胸乡穴,周荣相去亦同然,大包腋下有六寸,渊腋之下三寸悬。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210a7f202020740bf1e9b23.png)
十四经络图讲解明一.肺经(手太阴肺经)在中医醫學的領域中,以为肺不但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更是全部呼吸体系的统称.肺经乃以肺为中间,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呼吸体系受到伤害时,查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应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肺部的功效主如果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派至五脏(内脏),以保持生计.若此机能产生平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消失.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段痛及麻木等.随著身材机能下降,皮肤呈现湿润.没有光泽的现象.神色惨白.声音微弱.元气损掉,并连带地掉去耐性.精力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境阴暗.呼吸体系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偏向,故请进步警醒.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当身材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请刺激肺经上的穴位,负气血流畅顺畅,身材便能敏捷恢复轻松高兴.肺经的重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二.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平常亲密的经脉.呼吸体系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应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端,经直肠纵贯肛门的全部体系.大肠经产生平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消失.若榨取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痛苦悲伤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消失惨白湿润.掉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遂输送,精力有不安定.轻易烦躁的偏向.榨取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痛苦悲伤感.身材消失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应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材也会以为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喷鼻.水沟.颈项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三.胃经(足阳明胃经)胃经是有关于消化体系平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端,经颈项.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平常长的经脉.消化体系有障碍时,会消失疲惫.身材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轻易决裂,有纵形皱纹,唇边轻易溃烂.发声无力,发音隐约.精力不振,迟疑不决,怏怏不乐,经常忧?,是以加倍重消化体系的累赘.有喜吃甜食的偏向.此外,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保持统一姿态,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静下来.因为胃经的平常,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忧?.消失前头部和眼睛的痛苦悲伤.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以为衰弱.麻木.消失以上所述的症状,请刺激位于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良.胃经是平常长的经脉,但重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具体情况请参阅图解.四.脾经(足太阴脾经)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效;特殊和胃有深挚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其重要的机能是暖和五脏,并接收输送胃部消化,完成之营养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材须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接收的功效.是以,脾经一产生平常,身材各类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邻近会有重压感,消失痛苦悲伤.恶心.打嗝等现象.轻易下痢或便秘,身材瘦削下去.尿量少,有时甚至完整无法排尿.脚部轻易冰冷.浮肿.身材有倦怠感.因为经常掉眠,故身材感到不适,不活泼.若消失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只要刺激经上的穴道,就能改良不适的症状.脾经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个,列举如下:胸.腹部分有大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大横.腹结等.下肢部分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等.五.心经(手少阴心经)心脏在中医医学中是属于五脏之一:位于肺之下,横隔阂之上,状如莲花一般,且附著于胸椎的第五根肋骨邻近.和现代医学所以为的心脏机能大致雷同,是保持性命运动的重要组织.心经是保持心脏功效的经脉,借使有任何伤害的话,机能便会下降或亢进,并呈现出各类不适的症状,如眼睛带黄并有充血的迹象.喉咙痛.由手臂开端,经肘部到手掌.小指为止.有痛苦悲伤.冰冷及麻木的感到.或者是相反地有热感.脸部发烧,有如上火一般.讲话的声音晴明,比较爱好措辞.笑.精力兴旺.富有同情心,有时也会情感用事.食物则偏好辣味,但体力却不太好.可以在位于第五胸椎邻近的…心俞穴位处压看看,会感到到似乎有硬块.心经的穴位包含有极泉.青云.少海.灵道.进里.阴刹.神门.少府.少卫等九个穴位.心经产生平常时,身材会有各类不舒畅的感到,此时请刺激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能减轻了.六.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现代医学而言,是位于胃和大肠之间,长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整的食物一进入小肠,小肠即渗出肠液并混杂其他的消化液,将食物完整融解为渺小的分子,最后由小肠壁接收.但在中医医学中,其所以为的小肠机能则稍有不合.小肠连接胃,胃部的水分和固态物会进入小肠;小肠门于肚脐以上邻近的一个小洞,水份会由此流入膀胱,固态残余则进入大肠,而须要营养由脾膜所接收.小肠经在消化机能中占领相当重要的地位,小肠经的机能阑珊,会使身材不折衷,并消失各类不舒畅的症状.如眼睛带黄.耳朵重听.面颊.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呈现麻木.榨取痛苦悲伤的症状.头重.头痛的感到.若小肠经有平常时,榨取后背腰部的小肠俞穴位,会感到到似乎有硬块.榨取此处真的发明有硬块时,可以刺激小肠经上的穴道,以减轻不高兴的症状.小肠经重要的穴位共有十九个.七.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膀胱经中的穴位都平常重要,毫不克不及疏忽它.现代医学中,膀胱具有积压肾脏制作出来的尿液的功效,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即经由尿道排出体外.而中医医学却以为,膀胱是当小肠把无用的固态物和水份离开后,水份流入的重要器官.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平常长的经脉,故此经脉产生平常时,会影响全身,而呈现各类症状.如头痛.头重.眼睛疲惫.流鼻血.鼻塞等症状会消失于头部.又会产生肩.背.腰.臀.胫等部的肌肉痛苦悲伤.轻易产生股关节痛.痔疮等.脸部皮肤带黑,掉去光泽.轻易造成耳鸣,听力不佳.声音微弱,不轻易听到.轻易疲惫,精力欠佳.食物方面偏心咸食.以季候而言,冬天发病的机遇较大.若消失以上所述的症状,是因为膀胱经的平常所引起的,请刺激膀胱经上的穴位,即能缓和不舒畅感.膀胱经上有六十三个穴位.八.肾经(足少阴肾经)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过剩水份和代谢废料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效;但在中医医学的范畴中,肾脏包含着性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是以,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邻近.副肾是小型的内渗出器官,是掌握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因为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一旦产生平常,便会激发各类不适的症状.如脸部皮肤带黑,掉去光泽.口干舌燥,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殊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轻易疲惫.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烧,有倦怠感,腰痛.精力弱退.精力弱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肾是健康.性命之源,但会跟着年纪的增加而逐渐衰弱.若消失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良.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请参阅图解.九.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现代医学并没有心包这个名词.古时刻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以为心脏外有一层膜呵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是以,心包有呵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效.心包经是经由过程火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经由过程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向中断下来.心包经包抄心脏,有呵护感化,如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痛苦悲伤.麻木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烧等症状.心包经有平常时,榨取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到有硬块.心包经的穴道包含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平常时,请应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良.十.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现代医学并没有三焦这个名词.中医医学则言:[司掌后天元气之源].肾是人禀赋[先天之气]的发源地,而三焦乃是人出生后,将经由食物而获得的[后天之气]接收体内,并让其轮回内脏的机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上焦由颈项根部开端纵贯心窝处,包含重要的呼吸体系和轮回体系.中焦由心窝开端至肚脐为止,包含消化体系.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包含泌尿渗出体系.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重要义务.三焦经的穴道于心包经中已有说起,而上焦的膻中.中焦的中脘.下焦的阴交都是调节机能的重要穴位.三焦经的经脉产生平常时,身材会消失各类症状,如重听.眼角痛.喉咙或面颊痛.颈项.下巴.肩膀.手臂痛苦悲伤.又,中焦部分的心窝至肚脐的肌肉发硬,则是生殖器.泌尿器平常的征兆.三焦经的重要穴位有二十三个.十一.胆经(足少阳胆经)[肝胆照人]是一句平常著名的成语,也泄漏出肝.胆统一体的深挚关系,而胆其实更居于帮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材正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平常长的经脉.胆经产生平常时,会消失眼睛带青.缺乏活气.手段.脚踝莫名的痛苦悲伤等症状.食物方面比较偏好油腻的食物.情感虽轻易高兴,却比较有耐烦,做任何事能长期中断.轻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消失侧头部至颈项.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痛苦悲伤有症状.脸部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元气.疑惑胆经有平常时,可以榨取胸部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若消失柔软.痛苦悲伤感,就可以判断胆经确切有平常.胆经的穴道散布于头部.脸.身材侧部.下腹侧部等,是以,头部和侧部是呈现症状的重要地带.胆经产生平常时,会对肝经有不良的影响,故身材消失不适的症状时,请早期治疗胆经的穴位,以便谋求症状的改良.属于胆经的穴位有四十三个.十二.肝经(足厥阴但经)肝脏经现代医学而言,具有解毒和储藏养份的感化,并且是保持性命不成或缺的脏器之一.然而,在中医医学的范畴中,肝和肾一样,担负着保持人的性命机能的重要义务.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带领着抵御外敌的部队,肩负消除体内.体外不竭拢击的毒素的义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肝经产生平常时,身材即会呈现各类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定夺力.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端,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经由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然后再由此地经由第九肘骨的前端,经由过程肝.胆等内脏.肝经由此中断往上行,并在眼下分为阁下两条,一条纵贯头上的肾脉,一条绕往唇部终止.肝经在第九肋骨处固然有一个分叉,但是和十二经脉的肇端肺经相连接.是以,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形成性命永久的轮回通道.十三.督脉以上介绍从肺经开端至肝经为止的十二经脉,除此之外,还有称为奇经的经脉,它是连接十二经脉的经脉.奇经不但将十二经脉连接起来,且有调节能量,使其流畅顺畅的功效.奇经八脉中,最重要有从人体前头部至臀部,贯串前身的任脉,和从后头部至臀部,贯串后身的督脉两条经脉.督脉是运行人体后部的脉,取其在后面监视的意思.从头部往背部正中线纵行.通晓牙齿.鼻.脊椎.肛门.性器等部位,只要督脉一产生平常,身材各部位就会有症状产生.如:从下腹真心窝有痛苦悲伤感.喉咙痛.痔疮.夜尿症.不孕症等也与此有关.产生此类疾病或症状时,请应用督脉的穴位加以治疗,必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对患有变形性脊椎症的患者而言,督脉的穴位具有很好的疗效.特殊头部的疾病,督脉的穴位实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督脉的穴位共有二十七个,请参阅图解.十四.任脉任脉是位于身材前面纵走的经脉.取其身材前面任你医疗的意思.脸—前颈—胸—腹,如斯运行,并以耻内为终点站.又,中医医学的古籍中有[任为妊也]此话,足见任脉和怀胎的关系亦平常亲密.是以,经常应用以治疗女性身材方面的疾患.由会阴部的会阴穴开端,往上经曲骨.中极.中脘.鸠尾.膻中等穴位,最后以下巴的承桨穴为终点.会阴.曲骨.中极穴对生殖体系.泌尿体系的疾病具有疗效.如不孕症.心理痛.肠内胀气等,或对男性的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都能改良其症状.此外,任脉的穴位更具有调节全身机能的重要功效.任脉的二十四穴都平常重要,最好能默记下来,以便暂时要用时能派上用处.以下列举任脉二十四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等.。
2021年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2021年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206a856569dc5022abea0060.png)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经络与调病欧阳光明(2021.03.07)一、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
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经络的功能:1、沟通上下内外。
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
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另外,心包(脏)和三焦(腑)相表里。
心包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其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五、经络的分布1、分布规律:四肢:内侧为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外侧为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躯干:足三阴在腹面,足三阳:太阳在背,少阳在肋,阳明在胸腹。
头面:为诸阳经之会。
2、循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这三阴,从足走腹。
3、流注交序:(顺时针方向。
起止点:肺寅)4、十四经循行及其主要穴位:(见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六、穴位的基本知识;穴位,正名为“输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点。
1、穴位的分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全息穴。
2、穴位的体表定位方法:(见附录二、输穴体表定位说明)七、气功调病的基本原则:1、必须首先达成和病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整理)十四经络循行原文(附图)
![(整理)十四经络循行原文(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8fa9b9a5240c844768eaee46.png)
*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颊,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十四经络循行图示及病症歌诀
![十四经络循行图示及病症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4bb944462cc58bd63086bd51.png)
十四经循行、穴位歌1:任脉循行: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穴位:任脉穴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
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
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里。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止。
2:督脉循行:脉起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
穴位:督脉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上中枢。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周。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13:手太阴肺经循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穴位: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白肉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4: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穴位: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迎香列。
2循行: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叁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十四经脉361个穴位的详细定位(最新版)
![十四经脉361个穴位的详细定位(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5c60e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e.png)
十四经脉361个穴位的详细定位(最新版)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定位手太阴肺经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共11个穴位。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中府: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针灸甲乙经》: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
2.云门: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针灸甲乙经》: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
3.天府: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
4.侠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针灸甲乙经》:在天府下,去肘五寸。
5.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肘中横纹上动脉。
6.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针灸甲乙经》:去腕七寸。
7.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针灸甲乙经》:去腕上一寸五分。
8.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针灸甲乙经》:寸口陷者中。
9.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针灸甲乙经》:掌后陷者中。
10.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针灸甲乙经》: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11.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针灸甲乙经》: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定位手阳明大肠经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经脉穴位全图
经穴是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脉穴位全图一套共14张,每条经脉一张。
每图配以穴位位置、名称。
图片下方标注经脉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以下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全部14张图片在经穴穴位图条目。
十四经脉穴位图14张全套彩色大图
人体穴位功能说明图
人体穴位功能说明图最大的特色是在穴位图上直接标注了穴位的功能主治。
方便直观。
人体穴位功能说明图全套大图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
采用flash动画技术制作的互动版人体穴位图,点击图片中穴位名称会动画提示穴位的位置。
注意,此套图片需要浏览器的flash支持。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全套大图
彩色版人体穴位图
彩色版人体穴位图。
图片比较大,包含正面背面和侧面三张大图。
带有辅助找穴的定位比例尺。
点击图片看大图:
正面背面侧面
人体穴位图黑白大图版
点击穴位名称进入相应的穴位条目。
穴位条目里大多都有穴位功用,穴位位置,取穴方法等内容。
头部正面穴位图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神庭穴承光穴当阳穴五处穴曲差穴眉冲穴素髎穴兑端穴龈交穴上迎香穴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穴强间穴脑户穴目窗穴正营穴率谷穴承灵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天冲穴颔厌穴头临泣穴悬颅穴悬厘穴听会穴耳和髎穴角孙穴颅熄穴玉枕穴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膻中穴中庭穴鸠尾穴巨阙穴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水分穴神阙穴阴交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会阴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赝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日月穴期门穴天池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中府穴云门穴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肩井穴天髎穴曲垣穴秉风穴天宗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
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腰俞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白环俞穴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曲垣穴秉风穴巨骨穴肩髎穴肩髃穴臑俞穴肩贞穴臑会穴臂臑穴消泺穴手五里穴清冷渊穴肘髎穴天井穴小海穴曲池穴手三里穴上廉穴下廉穴四渎穴支正穴温溜穴三阳络穴支沟穴会宗穴偏历穴外关穴养老穴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腕骨穴后溪穴中渚穴前谷穴液门穴少泽穴关冲穴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
下肢内侧穴位图
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
下肢外侧穴位图
居髎穴环跳穴髀关穴风市穴中渎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膝阳关穴犊鼻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丰隆穴外丘穴阳交穴飞扬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跗阳穴解溪穴冲阳穴丘墟穴太冲穴陷谷穴足临泣穴第五地穴内庭穴行间穴大敦穴厉兑穴足窍阴穴至阴穴侠溪穴足通谷穴束骨穴京骨穴金门穴申脉穴仆参穴昆仑穴。